武汉大学管工、情报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高素质的高层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3.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信息系统支撑技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2.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运维、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技术与团队、信息技术与组织、信息技术与市场、信息技术与社会等。

3.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主要研究信息的交流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计量、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知识资本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的组织行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知识管理的应用等。

4.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主要研究供应链与物流的作业流程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系统的规划与控制、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统等。

5.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

主要研究管理建模、管理优化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库系统等。

6.商务智能

主要研究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Web挖掘、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商务智能技术、商务智能系统、商务智能应用、竞争情报等。

7.竞争战略

主要研究竞争力分析、产业环境分析、产业结构分析、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战略决策等。

8.项目管理

主要研究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IT项目管理等。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学位论文10学分。

本学院开设的所有硕士研究生课程及全校开设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均可作为选修课,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B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基础学历为相关专业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经审定可免予补修。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须与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相关,具有丰富、详实的资料,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对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大参考或应用价值。

2.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开学七周内进行,指导小组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撰写计划的可行性做出评议。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5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专题研究、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导师应不定期检查论文进展情况。论文应资料详实、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文字通顺、论证充分,且具有创新性。论文必须恪守严格的学术规范和伦理,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论文评阅人须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论文评阅为合格及以上的,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在公开学术期刊(CSSCI、SCI、SSCI、A&HCI、EI,其中CSSCI不含增刊)或高水平学术会议(论文被国际权威机构检索)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至少发表1篇论文。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学位课成绩在B及以上),创新能力强,并在信息管理学院指定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或在学校奖励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指定学术期刊暂定为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不含增刊)收录的期刊(以入校时和发表年份的版本为准)、SSCI、SCI和EI收录的期刊(以入校时和发表年份的版本为准)。提交论文答辩时学术论文以在相应期刊正式发表(已见刊或在期刊网站上online)为准。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11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更多的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每门课程要求学生提交研究报告或实践报告。加强实习实践管理,切实执行学校关于学位管理的规定,严格考核,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