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分析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doc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486974f90f76c660371a21.png)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生学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 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用物理方法测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重力位理论、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确定理论、重力场模型的构建、重力场结构分析以及重力场在测绘科学、地球科学及国防与军事科学中的应用等。
2、卫星大地测量研究利用人造卫星及空间探测器解决大地测量学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框架、卫星导航定位理论、卫星轨道确定、卫星重力及重力场时间变化、地球动力学和海洋环境变化等。
3、行星测地学利用大地测量手段和方法研究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的几何与物理特性、内部结构及演化规律等理论与方法。
4、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现代测量平差方法及其模型误差分析,大地测量反演理论与方法及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等。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6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申请延期毕业须按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6c27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e6b1d6c85ec3a87c2c5d5.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当前国内外本学科最新前沿,具有从事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安防应急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6个二级学科、专业。
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1)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研究新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包括量子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
2)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并行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行与分布程序设计语言及算法、并行与分布系统模拟的方法与技术、多核CPU计算、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及程序设计、多平台的并行计算及多处理器程序设计、云计算等。
3)大规模信息存储技术主要研究分布式存储、存储局域网(SAN)、IP存储、面向对象存储、集群存储、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
4)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人机交互系统、嵌入式通信技术、嵌入式分布并行计算、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及应用等。
5)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研究后IP网络基础理论、各类无线传输技术,高速交换与路由的理论与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等;计算机网络的工程化问题,尤其是大规模网络,包括网络需求、规划与设计、网络服务器设计与管理、网络管理和维护等。
6)物联网系统主要研究各传感网、物联网等新型网络的工作机理、组网技术,包括物联网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同、大规模终端防碰撞接入、实时数据搜素引擎、物联网相关协议与标准、超高频远距离高移动性RFID、智能卡、专用传感器技术、网络检测设备等。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e9871a227916888486d731.png)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230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7a7e0b14e852458fb57ec.png)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电气工程学科从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一级学科点:电气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执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
四、培养方式1、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
2、鼓励学生走出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课程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在二年内完成,这由导师和学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自由确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有效期五年。
课程设置见附表。
1、总学分≥28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
在自选课中,至少选修一门数学课。
自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从一级学科的课程内选择。
2、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每次听取学术报告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
学术报告记载表由导师签字,待全部完成后,将小结和记载表交到院研究生办公室记载成绩。
3、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优秀,或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达到学校规定免修标准的可申请“公共英语”课程免修。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https://img.taocdn.com/s3/m/a7e939647fd5360cba1adb5b.png)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掌握1至2门外语,对于其中的一门外语,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而且还要具备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4.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是构成现代大地测量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化。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给物理大地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的结合开创了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新阶段,使大地测量学有能力深入地球科学,在更深层次上参与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精细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将为测绘科学、国防与军事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地球空间信息,在高程基准的统一、空间飞行器的精密定轨、资源勘探、灾害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卫星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是现代大地测量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任务是研究利用卫星技术,获得距离、距离差和角度等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从中提取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建立坐标系和参考框架、确定地球重力场、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必不可缺的基础。
除此之外,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当代高新技术在测量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出现给大地测量,乃至其它诸多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延伸和拓展。
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硕博连读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3d9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b.png)
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硕博连读培养方案1. 概述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旨在为有志于深入学术研究和成为学科专家的研究生提供一条高效、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养路径。
通过连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深入和广泛的学术知识,提升研究能力,以及增强学术影响力。
2.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3. 方案安排1.选课阶段:学生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均需参加一系列核心课程,包括学科前沿讲座、研究方法论等。
硕士阶段的选课突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博士阶段的选课则注重学术研究和领域创新。
2.导师指导:学生在硕博连读期间,将得到一位导师的长期指导和支持。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提供学术指导、研究项目选择等方面的帮助。
3.研究项目:学生在连读期间将参与一到多个研究项目,从而提升研究能力和学术实践经验。
研究项目的选择将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决定,旨在拓宽学生的研究领域,并为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学术交流:学生将被鼓励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的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学术合作。
学生还可以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分享研究成果等方式提高学术影响力。
5.学位论文:学生需要按照学院要求,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需在第三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则在第五年完成。
4. 培养效果硕博连读培养方案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培养出具备较高学术实力和影响力的博士研究生。
在学术界和相关领域中,硕博连读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往往更容易获得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的聘用和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的邀请。
5. 结语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为有志于深入学术研究和追求学科专业发展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学习和成长路径。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b4e836d15abe23492f4d27.png)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方案LT234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成绩优异且完成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者,可以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1.课程设置见下表。
2.学分:总学分为15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政治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专业必修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共11学分。
本专业实行学科综合考试制度,3学分。
3.授课方式: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读书报告、课题研究等方式。
考试采取笔试、面试或学期论文等方式。
4.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至少补修2门本专业的硕士生学位课程。
具体补修课由指导老师决定。
五、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于第二学期,应向导师提出学位论文的初步设想,并于第三学期开始提出论文写作计划,报请导师审定。
5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拟订论文的详细提纲,经导师认可后,到校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和实际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公开作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五至第六学期集中精力撰写学位论文。
其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开拓性,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并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担任与同研究方向相关部分的教学实习,承担同专业研究方向相关部门的工作实习,教学实习时间不超过一学期,工作实习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可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或博士点基金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非经导师的同意和允许,博士研究生不得私自承担任何影响学习、科研及论文进度的其6他工作。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指定范围的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否则不能申请学位。
学术论文所署作者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作者单位署2个以上的,则第一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
七、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独立研究为主,导师作必要的专题讲授和辅导。
博士研究生对指导教师指定阅读的书籍资料,必须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5b6359e314332396893ed.png)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编2012年9月目录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2.系统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7)3.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1)4.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5)5.水工结构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9)6.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4)7.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3)9.水信息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7)10.水务工程及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4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i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工程湍流研究工程湍流的特性和湍流理论的工程应用,为工程流动的模拟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48a2be009581b6ad9eb00.png)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504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本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地下水、土壤水资源与环境本方向研究地下水土壤水运动,溶质运移,土壤盐碱化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农田排水及再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等。
2.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本方向研究土壤、作物、大气水分转化规律,节水灌溉方法与技术,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等.3.水资源利用及水利水电系统规划管理本方向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及其效应,水资源利用模式及其优化配置方法,水资源利用工程优化规划与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理论与技术。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可靠性本方向研究水电站地下洞室与压力管道等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理论与生态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与安全风险控制等。
5.水力机械及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本方向研究水力机械及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控制策略,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水机电耦合过渡过程与控制,泵及泵系统优化设计与调控,水力机械及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等。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_武汉大学考研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_武汉大学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896f02f99e31433239689328.png)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各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以及《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科合并与调整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对我校各学科、专业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含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下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一、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一)正确把握各学科、专业的内涵,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专门入才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反映国家、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单位和本学科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三)遵循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入才的需要。
(四)认真总结本单位、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培养方案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充分反映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学科的发展走向。
(五)要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回旋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有特色的安排。
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按照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制订。
二、修订培养方案应处理的几个关系(一)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关系培养方案原则上应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制订;已获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可以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统筹考虑,结合本单位和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制订。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26ac53c1ec5da50e270fe.png)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编2012年9月目录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2.系统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7)3.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1)4.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5)5.水工结构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9)6.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4)7.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3)9.水信息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7)10.水务工程及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4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i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工程湍流研究工程湍流的特性和湍流理论的工程应用,为工程流动的模拟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电站过渡过程、瞬变气液两相流、水电站全流道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施工导截流、裂隙岩体渗流以及水工水力学等问题。
3.工程流动模拟研究工程中流体流动模拟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两相流理论及其数值模拟、高精度数值方法的理论研究等。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75f0a03fff00bed5b9f31d55.png)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3 授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 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多维动态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泛在动态观测信息的接入处理与时空配准,时空索引,组织管理,可视化和应用服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2. 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研究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开放地理信息服务框架、地理表达与语义建模、地理信息服务智能发现与组合、地理信息服务任务描述和建模、服务质量、空间关系语义推理、空间数据起源信息等。
3. 时空统计与数据挖掘针对地学领域相关的数据-信息-知识转化机理关键问题,研究时空统计学与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研究对象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4. 地理认知与过程分析研究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等涉及地理知识的获取、存储和使用过程的地理信息科学核心内容,针对地理空间、地理梯度、地理流和空间关系等关键要素开展过程分析研究。
5. 多源信息融合与应用以地球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集成3S技术、数值模拟、数据同化等手段,研究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多源、多尺度、多粒度科学数据融合,解决空间信息科学在大气、水体、陆地生态环境灾害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武汉大学外科博士培养计划
![武汉大学外科博士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1ee5d64028915f804dc23c.png)
外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愿为医疗卫生事业及科学研究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熟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并能应用到本学科的研究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相当水平的写作能力及一定的听、说能力。
能用英文独立地撰写科研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完成所担负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1、泌尿外科泌尿系肿瘤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尤其是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治疗措施,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男性不育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2、胸心外科复杂疑难食管疾病;气管肿瘤、肺癌、胸外伤(血胸、。
气胸等)的发病机理、诊断与防治措施;复杂疑难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及心肌保护问题、、重症肺动脉高压的处理;大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终末期的心衰治疗及心脏移植。
3、普通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腹腔镜外科、血管外科的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及外科治疗、器官移植与肝胆外科的发病机制等。
4、骨外科脊柱及脊髓损伤的机理及基础实验研究、临床分类、临床诊治措施;骨关节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及临床诊治措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骨肿瘤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等。
5、神经外科脑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颅脑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颅内压增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
武大博士培养方案
![武大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d70d6b14e852458fb57e4.png)
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流体机械及工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坚实宽厚的数学、高等流体力学理论基础,以及高等材料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的专业知识与专门训练。
能熟练进行喷射技术、流体输送与流体过渡过程、流体机械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实验。
精通流体机械实验的测试技术,能够独立进行博士论文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安装、测试、数据分析与处理。
熟练运用先进理论及工具进行博士论文的计算分析与理论研究。
3.掌握两门外语,其中第一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第二外语要求能初步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喷射技术研究喷射式流体机械的传能、传质理论;研制和开发各种新型、高效率的喷射装置。
2.流体输送及流体过渡过程研究流体输送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流体过渡过程及其控制理论。
3.流体机械及装置流体机械模型的研制和开发,流体机械装置的优化设计及优化运行。
4.流体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水力机组的运行状态监测以及神经网络理论、小波分析等理论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中的应用。
5.流体机械的监控技术研究流体机械的自动控制及仿真技术。
6.流体机械新材料及加工主要研究流体机械耐磨、耐气蚀及耐高温新材料;研究流体机械表面涂层材料等;研究先进材料的连接原理、纳米材料制备和加工、电脉冲加工原理及应用。
161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五、学位论文第四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75f24c7102de2bd96058890.png)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一、基本思路实行硕博连读1+4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博士生的研究水平。
当前,博士教育的质量问题和结构问题都很突出。
结构问题主要在于专业博士生比例小。
对博士的新增需求更多地来自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等实践领域,特别是大型高科技企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要求企业拥有强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学术型博士难以适应应用领域的职业需要。
质量问题主要在于博士毕业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度不足,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专业博士的培养方案还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较长时间的硕博连读方案主要是2+3方案。
一般是缩短硕士教育学制,免除硕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总学制为5年。
这种模式减少了科研训练的时间,往往造成硕博连读生的科研能力降低和科研兴趣减少。
同时,总课程也减少了,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宽度和系统性方面存在不足。
针对博士教育的结构问题和质量问题,针对硕博连读2+3方案存在的问题,我们实行硕博连读1+4方案。
基本思路是:第一,将30-50%的博士指标用于硕博连读,使硕博连读作为一种主要学制,而不仅仅是一种补充;第二,在第一学年整合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后四年强化研究训练,将两个阶段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培养方案,着力优化博士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博士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明确区分学术博士(PHD)与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实行分类培养,利用1+4方案整合两个教育层次时间资源的优势,探索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研究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专业博士按照技术开发、经营管理、职业实践的要求培养,按学科分别授予相应的专业博士学位,如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法学博士、管理博士、教育博士等等。
二、学生与导师的遴选(一)学生的遴选博士生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广博、专深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研究素养(如洞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实际研究能力(如选题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验证假说的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504 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本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地下水、土壤水资源与环境
本方向研究地下水土壤水运动,溶质运移,土壤盐碱化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农田排水及再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等。
2.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研究土壤、作物、大气水分转化规律,节水灌溉方法与技术,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等。
3.水资源利用及水利水电系统规划管理
本方向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及其效应,水资源利用模式及其优化配置方法,水资源利用工程优化规划与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理论与技术。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可靠性
本方向研究水电站地下洞室与压力管道等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理论与生态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与安全风险控制等。
5.水力机械及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本方向研究水力机械及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控制策略,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水机电耦合过渡过程与控制,泵及泵系统优化设计与调控,水力机械及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等。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参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直接
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可在本专业课程设置范围内选修专业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开出的课程。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
所有课程成绩必须达到C-及以上。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六、学位论文
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此外,还有以下相关要求:开题报告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主题等信息提前一周在学院网上公开发布。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3-6月内重新做开题报告。
预答辩时间、地点、预答辩人等信息在学院网上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