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语言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的语言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甚广、被中华民族视为金
科玉律的古训,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应遵循的心理和行为规范,这句古训反映出这
样一种教育思想:只要目标正确,可以不管言语是否中听。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或许
还有一定道理,但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就值得商榷了,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1,忠言也应顺耳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工具,是人类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对教师而言,更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武器。师生间的交流取决于
交流的双方是否有交流的兴趣,交流的兴趣来自于交流双方的关系、交流的内容、交
流的技巧、交流的心理压力和环境压力的解脱等。最基本的交流的技巧,即语言的艺
术性。简单说来,就是在交流中要说真话、善话、更要说美话。这种美不是奉承,而
是对语言的艺术包装,因为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语言的净化、美化。人的本性也愿
意接受真的、善的、美的语言。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其《立论》中就曾举过这样的例子: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全家万分高兴。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一个客
人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大财。”于是这位客人得到了一番感谢。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大官。”于是他得到几句恭维。另一个客人则说:“这孩子将来是
要死的。”他得到的则是大家的一顿合力痛打。
鲁迅先生的文章,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真话善话如果不中听,别人也很难接受,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爱美和追求吉祥如意的正常心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
耳利于行”在教育中不可取之处就在于此,这是一种浅近的直接的教育方式,是一种
只重目的、不重教育方法的一种教育思维,因为直诉固然是一种美,但委婉、含蓄更
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智慧、更情趣更高层次的美。我国历来推崇“人贵直、言贵曲”“语贵含蓄”“言已尽,而意无穷”“以迂为直”就是这个道理。据此而论,既
然苦口之药和逆耳之言不符合人们的接受本意,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而造成
交流障碍,作为教育者,为什么不可以在不影响目的和内容的前提下,变换语言的修
辞方式,变苦药为甜药,变逆耳为顺耳,使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呢?我们相信既然良
药家一层薄薄的糖衣都既能治病又能顺口,那么忠言经过美的包装后也一定能既顺耳
又宜行。
2,美在语言的内涵和形式之中
教育语言的美体现在内涵和形式两个方面。内涵美指语言的内容要真、目的要善、情感要切,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搞好教育的基本准则。
教育语言的形式美是内涵美的表达方式,是教师运用幽默、比喻、委婉、含蓄、暗示等方法来包装语言的技巧的展示,是教师语言经过艺术包装后美的体现,强调忠言也要顺耳是在语言具备内涵美的同时,对语言形式的强调。如果说无教育语言内涵美难以为师,那么,有内涵美而封锁形式美就虽能为师,但却难为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