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工作接地)
发电机中心点接地变压器的作用

为什么要装设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变压器1.高电阻接地,可以限制接地电流,还可以适当减少接地过电压,但是没有必要弄一个很大的高电阻直接接到发电机中性点与大地之间.而是弄一个小电阻,再弄一台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的原边接中性点与地之间,副边接上一个小电阻即可,根据公式,一次侧呈现的阻抗等于二次侧电阻乘以变压器变比的平方,所以有接地变压器,可以用一个小电阻来发挥一个高电阻的作用.2.发电机接地的时候,中性点对地有电压,这个电压等于就加在了接地变压器的原边,那么副边自然能感应出一个电压,这个电压可以做为发电机接地保护的判据,即可以用接地变压器抽取零序电压.我本来的意思时,高阻接地方式,比中性点不接地的过电压要小,但相比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话,短路电流小了,所以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这里短路电流小是相对与直接接地方式来说的.楼上师傅批评的是,如果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来讲,中性点经高电阻构成了回路,电阻再高也有了回路,所以肯定比中性点不接地时接地电流要大了,但是为了限制过电压,也只能这样.总之,过电压和过电流总是相互矛盾的.但也许限制过电压和限制过电流都是相对与中性点不接地的时候来说的,也就是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小弟受教了,谢谢师傅!~经sutsosth师傅的批评,反省一下自己不大严谨的毛病, 阅读了相关专著,作个总结:对于各种接地方式的接地短路电流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大小,一目了然,和大家分享.,.自己也学习了,..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直接接地经高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短路电流: 较小最大较大最小(同脱谐度有关)接地弧光过电压: 最大最小较小较大(但过电压概率不高)关于PT开口三角电压对于中性点接地的110kv和220kv的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开口三角的电压是100v,虽然电压都仍为相电压但开口三角的pt变比是110kv/1.732(根3,根号不好打)/100/3;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是100v;对于10kv和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他的开口三角pt变比是10kv/1.732/100/1.732,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压也是100v。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下面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电路中的第三个接线点,也称为零线,用于将电路的中性与大地连接起来。
中性点接地在保证电路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性点接地可以提供电气系统的保护。
当电路中出现故障或过载时,中性点接地可以有效地将电流地回路的电位调整到零,从而防止电压过高而损坏设备。
此外,当电路发生故障时,中性点接地还可以在电路上形成短路,通过自动跳闸或熔断器断电,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的发生。
其次,中性点接地还可以减少电气干扰。
在电气系统中,由于电气设备的运行和互连引起的电磁干扰是很常见的。
使用中性点接地可以将这些干扰的电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引入到大地上,从而减少对电气设备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中性点接地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三相电源系统中,中性点接地可以平衡三相电流的负载,减少对电源和设备的不平衡和过载。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电路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中性点接地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在系统中存在电流不平衡时,中性点接地可能无法完全实现电流的分流,并可能导致电路不平衡和设备的过载。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中性点接地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电路的特性和负载的平衡,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总之,中性点接地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够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和设备要求来设计和实施中性点接地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要接地

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要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就构成了大电流接地系统。
大电流接地系统有什么好处?1,发生单相接地时就构成单相短路,故障电流可以足够大,保证继保装置可靠动作跳闸。
2,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中性点过电压,变压器可以采用“半绝缘”结构,节约成本。
所有的变压器中性点都接地行不行?当然可以啊!可是这样有几点坏处:1,多一个中性点接地就相当于多了一个“零序电源”,会使接地短路电流数值增大,增大故障点的破坏性,增大断路器的灭弧负担。
2,零序电流保护定值是根据零序电流计算结果整定的,如果变压器中性点都接地,那么如果停用一台变压器,就相当于少了一个“零序电源”,就要调整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值,这样做很麻烦。
所以实际运行中采取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为了防止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先跳闸而失去接地点,在实际运用中将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投用“零序过压”保护,发生接地故障时,让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投用的“零序过流”保护带延时后跳闸。
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每一段母线都要有,防止母线之间分开时都有各自的中性点接地点。
当一条母线上变压器较多时,通常就不止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这是为了增加零序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运行中,当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退出运行之前,必须先合上容量相当的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闸刀。
这样经过中性点调整,保持数量不变,就省去了更改定值的麻烦。
配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重要性

工. 2 0 1 2 ( 4 ) .
[ 2 】 徐 增 福 ,变压 器 中性 点 接地 方 式分 析 [ J 】 . 中 国新技 术 新产
品. 2 0 1 1 ( 1 5 ) .
( 1 > 冼点①供电可靠性较高。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三相线 电
更困难。④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互感器的谐振过电压 。
为完成正常的工作或为保证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 将 电气设备的带 电
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 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 陛点直接接地或经
三. 对 变 压 器 中 性 点接 地 的分 析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原则是 :变电站 只有一台变压器 、自 耦变压器 及绝缘有要求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变电站有两台变压器 的,
防雷接地是将雷电流泄人大地而做 的接地。变电站的避雷针 ,线路 和配电变压器台架上的氧化锌避雷器及配 电柜中的低压避雷器 的接地 , 都属于防雷接地。
4 . 检修接地
升高 ,这样可使整个系统绝缘水平 降低 ;另外,单相接地会产生较大的
短路 电流, 从 而使保护装置( 继电器 、 熔断器等) 迅速准确地动作 , 提高了
内过电压又有特殊要求的电网才可考虑采用。
( 1 ) 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切除空载线路 、空载线路合闸 、系统解列 、
电弧接地或者变压器的上一级线路或者本变压器的开关不同期合闸 ,在 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处产生操作过电压 。
( 2 ) 断线产生 的过电压。由于 电力线路断线而造成变压器非全相运行
应只将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1 . 在变压器 中性点接地 系统 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有 三种( 1 ) 不接 地 ;( 2 ) 直接接地 ;( 3 ) 经电抗器接地。再分细些,则直接接地可分为部份
主变压器35kV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

主变压器35kV中性点接地⽅式分析三相交流电⼒系统中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连接⽅式,称为电⽹中性点接地⽅式。
中性点接地⽅式对电⽹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有很⼤影响;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平的选择、过电压⽔平及继电保护⽅式、通讯⼲扰等。
⼀般来说,电⽹中性点接地⽅式也就是变电站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式。
以电缆为主的配电⽹,当发⽣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残流较⼤,运⾏于过补偿的条件也经常不能满⾜。
我国ll0kV及以上电⽹⼀般采⽤⼤电流接地⽅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式 (在实际运⾏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不接地⽅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
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升⾼不会超过1.4倍运⾏相电压;暂态过电压⽔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平降低,从⽽⼤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般采⽤⼩电流接地⽅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式。
包括中性点不接地、⾼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式等。
在⼩电流接地系统中发⽣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有效接地,故障点不会产⽣⼤的短路电流,因此允许系统短时间带故障运⾏。
这对于减少⽤户停电时间,提⾼供电可靠性是⾮常有意义的。
⼀、分析35kV侧中性点接地⽅式。
根据DL/T620—1997 交流电⽓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程中3.1.2条规定:⾦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35kV、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时,应采⽤消弧线圈接地⽅式。
建设容量49.5MW,35kV侧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约为24A,且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采⽤架空线为主电缆为辅的混合输电⽅案,因此5kV侧中性点采⽤经消弧线圈接地⽅式。
当35kV侧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线路发⽣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瞬时跳闸,⼀般允许2h持续运⾏,以便寻找和处理事故。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安工程师考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

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工作接地就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
其主要作用是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于一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并能防止绝缘击穿。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金属导体与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当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就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零线回路,而不经过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以保障人身安全。
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零一般和低压配电系统的形式相对应,保护接地对应IT系统、工作接地对应TT系统、保护接零对应TN系统。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1.TT方式供电系统。
低压配电网都是采用的三相四相制,而中性点的接地就是工作接地,中性线就是工作零线。
2.TN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
它的特点如下:(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和TN-S等两种。
3.TN-C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现在广泛使用的三夏天四线制供电系统,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一般是直接接地的,这种接地叫工作接地.从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引出一线叫中线(亦称工作零线).这种三相四线制的三个线端之间电压为220 伏,叫相电压,供照明或小型单相动力用. 为什么三相四线供电系统的中性点一般要与大地连接呢?其作用是这样的: (一) 可迅速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代电系统中,一相发生接地, 接地电流很小,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设备.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将引起较大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能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除故障设备. (二) 减低人体所承受的触电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 而人身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随的电压为380 伏的线电压.但对中性点接地的系统来说,当人身触及一相时,所随的电压为220 伏的电压. (三) 减低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成本.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每相对地的电压是相电压,因此这种系统的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其导电部分对地或者对金属外壳的绝缘水平可按相电压来设计,成本降低.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绝缘则要按线电压来考虑.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