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条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

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阔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阔读习惯与趋势探计》)材料二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虽然精神食粮不再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

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日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

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金民阅读更应该从娃蛙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陶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考。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2021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1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1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最新】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

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

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碟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

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

”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

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

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20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

内容:网。

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

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

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

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

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2021学年安徽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docx

2021学年安徽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docx

2021学年安徽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姓名:班级:学号:一、名句默写(共1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2)王勃《滕王阁序》中"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苏轼“宣昆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的诗句,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 ”。

二、语言表达(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 、紧密相连。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

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

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

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 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同声相应艰苦卓绝箪路蓝缕集腋成裘B.同日而论艰苦卓绝栉风沐雨集腋成裘C.同声相应艰难竭蹶箪路蓝缕众擎易举D.同日而论艰难竭蹶栉风沐雨众擎易举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9分)①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

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

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

逻辑上讲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

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

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

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

”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

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

“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

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

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

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

②真正掌握归纳的方法,不那么容易,但我们要尽可能运用归纳的方法做科研工作。

清代王引之,可以说是掌握了归纳的方法,尽管当时没有归纳的说法。

他的一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一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古人对某一个问题解释的错误。

《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韩诗》说:“终风,西风也。

”王引之认为这个讲错了,是缘词生训,现在我们叫望文生义。

从这句话看,“终风”解释为“西风’’是讲得通了,但别的地方“终”都没有这个意思,所以你这一个地方讲通了也不能算数。

王引之用大量《诗经》中“终”和“且”对称的例证来证明,“凡”这样的“终”字都作“既”讲。

我们做科研工作,就要达到一个“凡”。

③跟归纳相反,就是所谓的孤证,只有一个例子来证明,完全没有归纳,它跟科学方法是违背的。

前些日子看,一些字典的稿子,这里就很有一些孤证的问题。

“信”字,它讲做“媒人”,举的例子是《孔雀东南飞》的“自可断来信”。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

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②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

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

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

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

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③“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

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

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熊芳芳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

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研究显示其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只是其传播力较弱。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可能比较少,传播力会较弱,多是在和病人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感染比较明显。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也不例外。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治愈者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詹庆元指出,从一般规律看,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但有的抗体持续时间不长,痊愈的人仍应加强防护。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指出,从临床经验来说,康复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出院的病,人没有传染性。

(摘编自《新冠肺炎的30个真相》,《人民日报》2020年2月7日)材料二:下表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的存活时间。

存在物品(物质)环境温度存活时间空气10-15°C4小时25°C2--30分钟飞沫<25°C24小时鼻涕50°C30分钟液体75°C15分钟无纺布10-15°C<8小时不锈钢10-15°C24小时75%酒精品任何温度<5分钟肥皂水任何温度<5分钟(数据源自《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能存活多久?》,微信公众号“大医同盟”2020年2月12日)材料三: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2日6时,该国共确诊了1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有5例已被治愈。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大众知识分子,是指随着教育普及、文化普及以及大众文化渐渐成为社会文化主流而产生的新型知识阶层。

其主要特征不在于他们的平民出身,也不在于他们无权无势的实际状况,而在于他们的言说立场与文化认同——真正的平民立场以及对大众文化的认同。

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早已习惯了主流文化创造者、引领者的身份和权威发言人的地位,所以他们对于自觉放弃这一身份与地位的大众知识分子的抵制与对不受自己引领的大众文化的抵制是同步的。

对于大众文化的抵制是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19世纪后期,出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英法等发达国家的政府致力于教育普及,一般民众也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以前只有精英知识分子才与“读者”这个概念相关联,一般社会大众是与之无缘的。

现在“读者”群体扩大了,阅读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特权,差不多成了全民性的能力与习惯。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报刊和书籍之书写方式的变化,这对于精英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据尼采说,贱民“吐出他们的怒气,称之为报纸”,“我们蔑视所有与读报、更不要说为报纸撰文之类相一致的文化”。

然而,无论精英知识分子如何抵制与否定,大众文化依然以无比包容的态度吸纳着以往一切文化形式中有价值的因素。

基础教育的普及造就了能够欣赏大众文化的庞大无比的群体,商业运作和科技推动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驱动力,于是大众文化就势不可挡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在拥有巨大整合能力的大众文化面前,精英知识分子开始认真关注大众文化现象,而且许多人已经置身其中了,成了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实际上也就等于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精英立场,而这种情形正预示了“大众知识分子”的出场。

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人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都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可以说人人都是知识分子,区别只在于程度的深浅高下与专业的差异而已。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节选自《荷塘月色》)1. 第一段有哪些语言特点?请简要指出。

2. 结合文本,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隆隆炮声中传来一曲《高山流水》【注】徐怀中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要报考边区政府开办的太行第二中学,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女学生自告奋勇,由她来演奏一曲古琴,让“一号”首长颇费斟酌。

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齐竞已经下令部队解散,并且也已经在队前宣布,要用一段时间来整顿纪律,否则这个部队今后可怎么带?“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考虑到古代兵法有这句格言,齐竞实难接受这位古琴姑娘的提议。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山东省发布的《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成为国内首个餐饮业分餐制省级地方标准,其中专门明确了公筷公勺设计标准,让顾客面对两双筷子时不再“难辨雌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教授萧放介绍,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在汉魏之前都是分餐制,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饮食简单,就是一锅煮,一个人就有一个小陶鬲。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人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

无论是《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记录,还是东汉晚期壁画《宴饮观舞图》里一人一案、踞坐宴饮的描绘,都清晰可见分餐制在古代饮食礼仪中的主流地位。

随着农业社会的进步,同时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分餐与共食开始并存。

正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既有分餐,也有共食的座次安排。

(摘编王君平《分餐是个好习惯》,《人民日报》2020.05.02)材料二:近日,张文宏医生提倡“分餐制”:传统中餐,大家习惯于用筷子在公共莱盘里夹菜,其优点是进餐气氛亲密、其乐融融;而缺点是一双筷子既夹菜,又直接进口,在每次夹菜之余,都会有少量唾液沾染在筷子头上,然后进入公共莱盘。

现代医学证明:唾液中有大量细菌,在患流感之类病毒性疾病时,还会有病毒等病原体,尤其是引发胃溃疡的幽门螺旋菌,通过口口相传的概率相当大。

事实上,“分餐制”,对时下在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启经济,尤其是重振餐饮业的意义很大,我们每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当然,也应该对餐饮行业提出运营管理规范:在保持传统中餐的圆桌式聚餐、向心式布菜、觥筹交错式取菜宴饮等习惯的同时,推广“两级取菜”,杜绝唾液交换,使中餐餐饮不但美味,而且更加卫生、健康。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在19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灰姑娘、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

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

但是在20世纪初,“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人学”成为“自我学”。

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

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

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成为某种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人学”成为“人民学”。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

后来,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

不过,即便是《双城记》《复活》,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和“人民学”,构成了20世纪两大文学遗产。

正常情况下,“自我”与“人民”,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

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各题爹的丧事周福书记对着话筒大声喊,架在大树上的四个大喇叭把他嘶哑的声音传遍全村:“老少爷们儿,疫情严重,大家不要惊慌,科学预防很重要,要做到不串门拜年,不聚会;出门戴口罩,进门勤洗手……”周福的手机响起,他摁了电话,把要宣传的事项讲完。

周福把电话拔过去,弟弟周禄慌张地说:“哥,你赶紧回家,爹病重了!”周福给村主任刘军山交代完事情,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爹睡在火炕上。

周福半跪在爹身旁,握住爹鸡爪样的手。

爹的脸白着,有点儿肿。

周福眼睛发红:“爹,您要好好活着,抱重孙于。

”爹咧嘴笑,声音低沉地说:“你放心,我这老病不咋的,立了春病就缓了。

”周福的手机响起。

刘军山语气很急地说:“书记,你快来第九检测点,几个外地来的人,不听劝阻,硬要进村。

”爹抬起手摆摆:“你去忙吧,挑好村上的担子,你照顾好自己。

”周福掖好爹的被子,掉头出门。

三叔跟出来,叫住周福:“大侄子,大哥这病危险呢,你可要早想办法。

”周福说:“叔,我明白哩,明早带爹去城里医院。

”说着,骑上电动车去了村东头。

一个留平头戴墨镜叼烟卷的胖子高声跟刘军山和两个值班员吵嚷,周福认出是王老二的小儿子王小柱。

这小子在外地搞工程,听说挣了很多钱。

胖子吐一口烟:“我一切正常,回家看我爹,还不行了?”周福说:“大侄子,非常时刻,不行。

村里在西沟口设了隔离室,准备好了米、油、肉。

你们在那儿隔离观察十四天,才能进村。

”胖子狠狠地踹一脚挡路的杆子,跳上越野车,隔窗骂道:“老犟牛!”周福跺脚:“这年轻人,咋这样子呀?”刘军山“呸”一口:“平时对王老二不管不问,过年来显摆了。

”俩人赶往西沟口。

那儿是个养鸡场,年前鸡出栏了,十几间房屋空闲,做了隔离室,从外地来的三家十一口人分开住在里面。

周福和刘军山走进暖烘烘的屋中,男人、女人、小孩和老人像见了亲人般亲热,周福问了他们的吃住,扯了会儿家常,询问还有什么困难。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先生一家钱钟书一天,周太太太跟鸿渐说,有人替他做媒,就是有一次同席一位姓张的女儿,鸿渐有点儿战前书人的标劲,记得那张的在美国人洋行里做买办,不愿跟这种俗物往来,但转念一想,反正去一次无妨,结婚与否,旁人勉强不来,答应去张家吃晚饭。

这位张先生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

他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手里着实有钱,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地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所能制造的洋时髦、洋姿态,无不应有尽有。

方鸿渐马路上经过一家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

他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可是东挪西凑四百元,一股脑儿花在这件外套上面,不大合算。

国难时期万事节约,就省了罢。

到了张家,张先生热闹地欢迎道:“Helo!Doctor方,好久不见!”张先生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装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谈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声音活像小洋狗在咕噜。

鸿渐寒暄已毕,瞧玻璃橱里都是碗、瓶、碟子,便说:“张先生喜欢收藏磁器?”“Sure!”张先生打开橱门,请鸿渐赏鉴。

鸿渐拿了几件,看都是“成化”、“宣徳”、“康熙”,也不识真假,只好说:“这东西很值钱罢?”“Sure!值不少钱呢。

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

”关上橱门,又说:“咦,headache”便捺电铃叫用人。

”鸿渐不懂,忙问道:“张先生不舒服,是不是?”张先生惊奇地望着鸿渐道:“谁不舒服?你?我?我很好呀!”鸿渐道:“张先生不是说‘头痛’么?”张先生呵呵大笑:“headache是美国话指‘太太’而说,不是‘头痛’!你没到States去过罢。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枝头消息朱以撒①在悠长的公路上奔驰,风从车窗外挤了进来,呼呼直响。

路两旁的杨树、悬铃木度过了漫长冬日之后,应和这个已经到来的春日。

枝头漫出鹅黄,很嫩,似乎吹弹即破。

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

这是多么有诗意的色泽啊,很含蓄、阴柔,同时又有一缕开张之气正待散发。

刚刚好——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情态。

再往下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疯狂地展开、伸长,就像一个大姑娘,深闺再也藏不住她的情怀了。

②太泛滥了,不免俗气。

③植物与人不同,是无所谓制约的。

在适宜生长的天候下,很快就会染绿一条大道,或者一个公园。

阳光、雨露、土地,这些条件具备了,它的趋势就是向上。

④春日里盎然的气息也悄然地潜入了我们的肢体,许多欲望勃发而起,笔下想作许多的錦绣文章,下笔迅疾,骎骎驰骛,不觉一又一篇。

⑤我是比较关注节气的人,这和我当过农民有关,虽然最终弃农进城,节气的特征还是让我深刻记取。

我会发现节气到来的这一天的确有许多不同,有时很微弱,不易捉摸,我还是会从一些景物、植物上挑出来,相应地做一些应和。

老百姓觉得最简单有效的就是食补,使人在这一天里安然度过。

时间在人的眼中,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无形无色,一日连着一日,匆匆而过,没有茬口。

总是会在一些时间点上,时间被格外注视,立夏了,立冬了,当放则放,当敛则敛。

适时顺生,说的就是先从情绪上遵从,然后是肢体。

如果从季节上划分,立秋之前都属于情调高涨时节,就连那些细微的鸣虫,肉眼看不到,却积极地发出声响,不愿停歇。

在这个时段,什么都是向上的、开张的。

我动手批改几个小青年的随笔,文辞不能说不顺畅,就是写得太华丽了,让人阅读中感到腻味。

我原本想提笔叉掉一堆词藻,使其变得质朴素淡一些。

才下笔就停住了,自觉不妥。

在这个年龄段,恍如初夏,无论是个人的情怀,还是情怀之下的笔调,都是蓬勃不可遇,他们的表达,也就更充足和饱满,饰而无节。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常的铃声赵华伟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

老常生得黑,整张面皮犹如锅烟抹过,凭借与校长的故旧关系,在镇中学谋到了一份打铃的职事。

当最早的一道铃声响起时,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黑乎乎的天空,会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给老常:真是个催命不休的黑无常啊!老常并不受我们爱戴,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没老婆。

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被称为“打寡汉”,被视为这个乡村社会的底层。

老常并不顾及这些,只将一挂铃铛敲得有声有色。

胆大的孩子从值班室门前走过时,会高声问一句:老常,你是不是北京大学打铃系毕业的?老常翻翻眼皮,恶狠狠地回着嘴,脸色也更加阴暗。

调皮的孩子还会趁晚自习时将铃绳扯断,或者打成死结系在树干上,为老常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因此,就算深更半夜,也依然能看到老常抱着树身折腾的情景。

老常的饭量很大,一顿能下六个馒头。

饭点一到,他先去教师伙,将馒头一拿,打碗稀饭赶紧回屋,随后再奔学生伙,零星饭票出一点,又抱回来一堆馒头。

三两天一过,等馒头积攒得差不多,他就悄悄地装进蛇皮袋,送到公路边的饭店里。

几名馋嘴的学生在饭店开荤时发现了老常的秘密,老常很爽快,二话没说就帮他们结了“狗肉账”。

然而还是有学生嘴碎,让老师们也知晓了老常的秘密,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校长把头一晃说:吃不掉的馒头都喂猪了,他讨个巧事也没啥。

既然连校长都这么纵容他,别人也就点不起火了。

老常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就算看不到他的影子,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铃声中,感知到他的存在。

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铃声突然中断了。

老常被派出所抓啦!有人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传话的人只说了结果,没给出原因,我们议论纷纷,一致归结为男女之事。

镇子是个大天地,老常连几个毛头学生的嘴巴都堵不住,更管不住镇上的风言风语。

政教处的马主任负责处理老常的事,走得急匆匆宛如火燎一般。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不是就是超越小知小年,冲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那么咱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但是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当中。

而所有现实存雀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以为,逍遥之义必需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活着界的经历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那么“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那么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那么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但是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成心举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鴳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郭象以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低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咱们故意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那么小年固然不及大年,但是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较,那么大年亦成小年了。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杜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

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

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

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碟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

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

”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

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

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20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

内容:网。

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

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

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

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

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

内容:生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21世纪的生活比诗更有想像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

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

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30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

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

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

用不懂传统来指责作家,是个“好办法”。

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唐诗完了还有宋词。

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

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

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

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

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电脑,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

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的殖民”是指强国的综合优势使得自己的文化也呈现出向外扩张的趋势,这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平等性。

B.“话语权”简单地说就是说话的权利,在文中具体指文学创作上所表现的主流趋势。

C.“这样的写法”是把丰富的东西写成了一种简单的“网”字。

D.“网上生存”是新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上网。

2.(小题2)“强势并不等于优秀”,下面的表述中不是说明这一观点的选项是()A.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B.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

C.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

D.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3.(小题3)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化会从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推进,这些推进的文化有些是优秀的,有些则不然。

B.中国唐代的诗人们的作品流传到外国,是强势经济与文化推进的结果,对外国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C.对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要认真继承,否则无法写出好作品。

D.作者同意学作诗的人学国学,但不能沉迷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因为这样会使我们在“换档”中落后于其他国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奥地利]斯·茨威格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4.①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②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5.划横线的句子“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了什么作用?7.本文题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的墓是世间“最美的”,请结合全文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悟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①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②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③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

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

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梁孝元④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

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

”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

孝元尝遣典签⑤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

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于是闻者稍复刮目。

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

及西台⑥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注]①比膊:指肩并肩。

②较:明显。

③颜、闵:指孔子的弟子颜回、闵损。

④梁孝元:指梁朝孝元帝。

⑤典签:官职名。

⑥西台:古时指江陵。

(节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工:擅长B.无友不如己者友:朋友C.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傥:假如D.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湮:埋没9.(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C.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遂见用于小邑D.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0.(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引用古人的话强调圣贤难得,为文章的中心“慕贤”作了铺垫,接着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环境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交友须谨慎。

B.第二段作者批判了“贵耳贱目,重遥轻近”的流俗,并以孔子、宫之奇为例,指出这种流俗必会造成亡国的后果。

C.第三段通过记述“颇善属文,殊工草隶”的平民出身的丁觇不被重视的事例,揭露了封建士族等级制度下,贤才常被埋没的社会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