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2.5 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2.5 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答案

5 荆轲刺秦王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翦.(jiǎn)燕.国(yàn)拜谒.(yè)涕.泣(tì)B.骨髓.(suǐ)袒.护(tǎn)顷.刻(qǐnɡ)衣冠.(guàn)C.切.齿(qiē)慷慨.(kǎi)目眩.(xuàn)叱.责(chì)D.兴.兵(xīng)蛮.夷(mán)惶.急(huáng)箕.踞(jī)解析:A项,“燕”应读“yān”;B项,“冠”应读“guān”;C项,“切”应读“qiè”。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白天黑夜。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陵:被欺侮。

C.以试人,血濡缕..濡缕:沾湿衣缕。

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解析:A项,“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告别。

B.恐惧不敢自陈.陈:陈述。

C.比诸侯之列.列:行列。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最终。

解析:D项,“卒”通“猝”,突然。

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顺承。

③④句中的“以”,都是介词,表凭借,翻译为“用”。

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愿足下更.虑之更:更加。

②人不敢与忤.视忤:迎着目光看。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⑤给贡职.如郡县职,职任,职责。

⑥乃欲以生劫.之劫:强迫,威逼。

⑦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感谢。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同步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同步训练(含解析)

5荆轲刺秦王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卿.岂无意哉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

D.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思路解析:C项,“币”,礼品。

答案:C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③偏袒扼腕而进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⑥进兵北略地⑦唯大王命之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⑦D.①②④思路解析:①“卒”通“猝”;②“反”通“返”;④“振”通“震”。

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递进。

B项,①介词,表被动;②动词,召见。

C项,都表“……的原因”。

D项,①连词,来;②介词,因为。

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可以.解燕国之患②日以.尽矣③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④以.次进⑤而乃以.手共搏之⑥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④/②/③⑤/⑥思路解析:①⑤介词,用;②副词,通“已”,已经;③目的连词,来,用来;④介词,按照;⑥相当于“而”,表顺承。

答案:B5.对下列加点的“为”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乃令秦武阳为.副③为.变徵之声④又前而为.歌曰⑤嘉为.先言于秦王曰⑥愿举国为.内臣A.①/②③④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思路解析:①读“wéi”,表被动;②读“wéi”,动词,做,担任;③读“wéi”,动词,发出;④读“wéi”,动词,作;⑤读“wèi”,介词,替;⑥读“wéi”,动词,做。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10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习题 必修一第二单元 5.荆轲刺秦王

人教版高一语文习题 必修一第二单元 5.荆轲刺秦王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 又前而为歌曰③ 乃朝服,设九宾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 使使以闻大王⑥ 箕踞以骂曰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6.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5【同步练习】《荆轲刺秦王》(人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5【同步练习】《荆轲刺秦王》(人教)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樊於期..(wūqī)忤.视(wū)提.轲(tí)谒.见(yè)B.夏无且.(qiě)戮没..(lùméi)揕.击(zhèn)唱和.(hè)C.瞋.目(tián)惊愕.(è)中庶.子(shù)被八创.(chuànɡ)D.箕踞..(jījù)目眩.(xuàn)贻.笑大方(yí)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谒,拜见。

②.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惧怕。

⑤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职,职任、职责。

⑥.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⑦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谢罪。

⑧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就,成功。

A.①③⑤⑦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②④⑥⑧3.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此臣拊心日夜切齿也,乃今得闻.教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②燕王拜送书于庭,使使以闻.大王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闻”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闻”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闻”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闻”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4.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有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解释:知道荆轲出使目的的太子和他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丧服来给荆轲壮行。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解释:今天前去不讲信任,那么秦王就不可能亲近。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解释:今日前行却不能好好活着回来复命的人,是没用的无能鼠辈。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解释: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5.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项是()A.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期年(jī)忤视(wū)提秦王(tí)谒见(yè)B.苑囿(yòu)戮没(lù)揕击(zhèn)唱和(hè)C.俟机(sì)目眩(xuàn)惊愕(è)中庶子(shù)D.箕踞(jíjù)被八创(chuānɡ)贻笑大方(y í)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答案:B3.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答案:B4.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

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答案:B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答案:D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doc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doc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高中语文知识的记忆需要通过做题来巩固,通过做题才能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重点学习这些内容,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做这些题。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王必说见臣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拜谒( )督亢( ) 戮没( )淬火( )忤逆( )拊心( )瞋目( ) 箕踞( )目眩( )创伤( )三. 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参考课后习题二)(1)偏袒(2)郎中(3)穷困(4)涕(5)币(6)提(7)股(8)左右既前,斩荆轲(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⑨进兵北略地( )五.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人不敢与忤视(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六.以的用法(部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4)同已,相当于已经。

(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5.使工以药淬之( )6.日以尽矣( )7.皆白衣冠以送之(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9.使使以闻大王( )10.以次进( )11.以故荆轲逐秦王( )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3.而乃以手共搏之( )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5.遂拔以击荆轲( )16.箕踞以骂( )17.乃欲以生劫之( )18.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9.以其无礼于晋( )20.敢以烦执事( )21.越国以鄙远( )22.焉用亡郑以陪邻( )23.阙秦以利晋( )24.以乱易整( )七.填空。

最新-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1

最新-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5课(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6~20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函⎩⎪⎨⎪⎧ 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荆轲奉樊於期头函.B .陈⎩⎪⎨⎪⎧ 恐惧不敢自陈.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轲自知事不就.D .兵⎩⎪⎨⎪⎧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解析】 A 项分别是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名词,匣子;B 项分别为陈说/陈列;C 项分别为上/成功;D 项皆为“兵器”。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荆轲刺秦王.docx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荆轲刺秦王.docx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秦王必说见臣答案 C解析 A 项反—返。

B 项还—环。

D 项说—悦。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答案 D 解析 ①②“微”,没有。

③“顾”,只是。

④“顾”,回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愿大王稍假借..之 C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D .恐惧..不敢自陈 答案 D解析 A 项“穷困”,走投无路;今常指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B 项“假借”,宽容、原谅的意思;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C 项“所以”,表原因;今义表结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B .士皆垂泪涕.泣 C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答案 A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

B、C、D三项为名词作动词。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4分)(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瞋目(2)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二、文本训练(课内精读)(15分)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币B.唯.大王命之唯:希望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先后顺序答案 A解析币:礼品。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荆轲刺秦王习题含解析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荆轲刺秦王习题含解析1

5 荆轲刺秦王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假使。

C.秦之遇.将军遇:会面,碰到。

D.今闻购.将军之首购:重金征求。

项,“遇”,对待。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卿”,古代高级官职或爵位的称谓.文中称荆轲为“荆卿”是对他的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D。

“长者”,我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对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称“长者”。

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

其他儿子称“皇子".《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太子”为“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人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及答案目录1-1《沁园春-长沙》2-1《雨巷》1-1-2-2《再别康桥》1-3《大堰河一我的保姆》2-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2-2-6《鸿门宴》3-7《刘和珍君》3-8《小狗包弟》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10《别了,“不列颠尼亚”》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4-11《包身工》4-4-12《飞向太空的航程》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1i a o k u d)百舸(k&)碧(bi)透B.苍茫(can g man g)沉浮(f u)携(x i e)带C.峥蝶(z hen g r on g)遒(q i u)劲挥斥(chi)D.惆怅(ch6u c han g)遏(仓)阻激(ji)扬橘(j11)子洲竟-(j i n g)自由岁月稠(c h6u)万户侯(h6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峰/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5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5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5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的确,实在C、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D、沛公起如厕如:如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群臣侍殿上者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的一项是( )A、①当(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②用(因为)心一也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B、①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②缘(沿着)染溪,斫榛莽③盖(用在句首,表推测大概)失强援,不能独完C、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②苏子愀然,正襟危(端正)坐③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D、①直走咸阳(趋)②士大夫之族(家族)③使秦复爱(爱护)六国之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遍赞宾客(赞扬)B、亦已罢极(同“疲”)C、而公子亲数存之(问候)D、不矜其能(夸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大块假我以文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王必说见臣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D、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5荆轲刺秦王(课时1)(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5荆轲刺秦王(课时1)(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荆轲刺秦王(课时1)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樊於期(wū)骨髓(suǐ)揕胸(zhèn) 淬火(cù)B.濡缕(rú) 忤视(wǔ)变徵(zhǐ)瞋目(chēn)C.厚遗(wèi) 拊心(fǔ)创伤(chuānɡ)箕踞(qī)D.戮没(lù) 卒起(zù) 陛下(bì) 拜谒(yè)2.给下面句子中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A.忽微B.即使没有C.微小D.略微(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A.穷苦困难B.贫穷困苦C.走投无路D.处境危险(3)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A.提出B.携带C.提着D.掷击(4)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捉拿B.携带C.提拔D.掷击3.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下列与例句中加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5.下面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B.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C.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D.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单元5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单元5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解析

5荆轲刺秦王唱一曲别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揾一把英雄泪,“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你作别了白衣冠的太子丹,踏上了无归期的秦国路,丢开生死,守住承诺!壮哉,荆轲!你是一名剑客。

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

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

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

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

太子丹的嘱托,樊於期的信任,燕地百姓的希望,使你坚定信念:刺杀秦王,别无选择。

你正是循着这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英勇地捍卫着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皆白衣冠”为荆轲君送行,亦可见荆轲君刺秦王未遂,喋血秦廷箕踞而骂,惨烈之至!壮哉荆轲君,悲哉荆轲君。

叩问天之苍苍,地之茫茫,堂堂荆轲君,你凛【课内挖掘】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英勇无畏的荆轲背负着燕太子丹的期盼进入强大的秦国,他明知成功的机会渺茫,但仍在易水边诀别众人。

在秦国的朝堂之上,他机智英勇,虽最终失败,却名传千古。

有人赞扬他,有人同情他,也有人认为他违背了历史的潮流,注定要失败。

[适用话题]①人生的选择;②不畏强权;③认清历史;④命运与时代;⑤性格决定命运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登山者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半途而废”也不悔,别人却认为他应该登到山顶。

但是说不定到了山顶这位登山者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所以登山者是明智的。

荆轲却不明智,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

他在卫、在榆次、在邯郸之时,人们对他的期待很低,卫元君不用他,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叱之”,这些人都看不起他,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平凡之人,整日与高渐离饮于市,歌于市,旁若无人,最后还真被太子丹看中,担负起刺秦的重任。

结果,秦王没死,自己这方先死了田光、樊於期,最后自己死了不算,还加速了燕的灭亡。

太子丹开始说他能刺秦时,荆轲还说“恐不足任使”,没想到,经不住太子的“固请”,荆轲竟不顾“此国之大事”而接了这个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练习
( 一下列各组对加点词本义和引申义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1 . 不得持尺兵 ( 武器,引申义不及召下兵 ( 士兵,本义
秦兵旦暮渡易水 ( 军队,引申义
2 . 图穷而匕首见 ( 穷尽,本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3 . 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 陈列,本义
恐惧不敢自陈 ( 陈述,引申义
4 . 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自己的,私人的,本义
乃遂私见樊於期 ( 私自,引申义
5 . 至陛下 ( 台阶下,本义
窃为陛下惜之 ( 对皇帝敬称,引申义
( 二阅读《荆轲刺秦王》的选择完成下面1 — 6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 . 下列句中加点字,有的是多音字,有的是异读字 ( 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 ,请按多音字和各种异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荆轲和而歌
b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c . 汝识之乎
d . 为变徵之声
e . 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f .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g . 沛公欲王关中
h . 君子生非异也
i .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 . a / bde / cfh / gi
B . ac / bf / deg / hi
C . ad / be / cfh / gi
D . ag / bc / edh / fi
2 .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 .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荆轲和而歌
A . 又前而为歌。

B .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 . 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C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D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 . 对下面几篇文章的标题作两次筛选,每次选出不同于其他几篇的一项 (
A . 《赤壁之战》
B . 《唐睢不辱使命》
C . 《窦娥冤》
D . 《邹忌讽齐王纳谏》
E . 《荆轲刺秦王》
第一次选 ( 第二次选 (
6 . 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子和宾客都“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 . “为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歌声,创造了悲怆的氛围。

C . “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

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 . 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参考答案:
( 一本义是词语本来的意义,如“兵”本义是武器。

引申义是 ( 字、词由原文产生新义,“兵”后又引申为战士,又如“鉴”字本义是“镜子”,后又引申为警戒或引申为教训的事。

故第1组误。

“士兵”是“兵”的引申义。

( 二 1 . C
解析:ad是多音字;be是古音异读;cfh是通假异读;gi是破音异读。

故选C。

2 . A 是名词话用作状语;B是名词活用作状语;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句中的“前”是名作动,故应选D。

3 . A项的“而”是表承接关系;B项是表修饰关系;C项是表并列关系;D项则是表转折。

例句中的“而”是表修饰,故应选B。

4 . A项是判断句;B 项是宾语前置,“言未发”应为“未发言”;C项是省略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因例句是定语后置句,“宾客知其事者”应为“知其事之宾客”,故应选D。

5 . 第一次应该选C;因为C是戏曲,其余为史料;第二次应选A,因为A出自《资治通鉴》,其余则出自《战国策》。

6 . 应该选D,因为选择是刺杀准备阶段的高潮,全文的情节高潮应该是行刺秦王。

【创新园地】
妙趣横生的避题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唐代诗人罗隐的《蜂》一诗。

我们可以根据这四句诗所描绘的内容猜出作者所咏之物是“蜂”。

这种有意避开题目中的字 ( 不犯题的诗叫避题诗。

这种避题诗差不多等于谜语,诗句是谜面,题目是谜底,人们读了诗句就能猜出题目。

这种诗读起来非常有趣,它能开发人的智力,让人在阅读中去思索分析。

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人们在经过一番思索以后,发现全诗都在吟颂山水画的内容,因此不难猜出题目是“画”。

避题诗常常出现在咏物诗中,诗人偶拈一物或一事为题,既非怀念人,又非叙述事,只是写诗时有意避开题目。

北宋诗人林逋有一首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唐代诗人贺知章也有一首极好的避题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亲爱的同学,您能猜出这两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 ( 同学们思考后,请你把你的答案反馈给我们。

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写的是“梅”,题目是《山园小梅》;第二首诗写的是“柳”,题目是《咏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