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抵抗日本真相

合集下载

九一八事变中的顽强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中的顽强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中的顽强抗日英雄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东北地区制造的一系列军事挑衅和侵略行为。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让中国人民面临了严重危机。

然而,在这困难的时刻,有一些顽强的抗日英雄挺身而出,奋勇抵抗日本侵略,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抗日英雄张作霖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中国东北地区是张作霖将军领导下的东北护国军掌控的。

张作霖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日信念,他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迅速组织抵抗,争取时间给中国其他军队做准备。

虽然最终不敌日军的强大实力而牺牲,但他的英勇牺牲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成为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

二、抗日英雄抗日阵亡将士在九一八事变中,许多普通士兵和干部也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他们在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英勇抗敌,抵御日本侵略。

虽然他们的名字可能无法记载在史册上,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永远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他们是九一八事变中的众多无名英雄,他们的壮举让我们追溯历史时充满敬意和敬畏。

三、抗日英雄孙传芳在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将军带领东北军与日军进行多次激烈战斗,展现出坚定的抗日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他高举着抗日的旗帜,心怀国家的希望,为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孙传芳将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九一八事变中备受尊敬和崇敬的抗日英雄之一。

四、抗日英雄东北抗联九一八事变后,一些积极分子和志士纷纷组建了抗日武装力量,其中著名的是东北抗日联军。

该联军由共产党领导并且与其他抗日武装合作,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抗联成员经过艰苦的斗争,建立和发展了根据地,发动了一系列有效的抗日行动,对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力,成为九一八事变中的顽强抗日英雄。

五、抗日英雄英勇牺牲的烈士九一八事变中,许多烈士将自己的生命付诸祖国的解放事业。

他们舍己为人,坚守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为维护国家利益付出了最高代价。

张作霖的报复

张作霖的报复

龙源期刊网
张作霖的报复
作者:萨沙
来源:《爱你·心灵读本》2017年第04期
1902年,张作霖率领数百名手下,在八角台地方士绅的具保推荐下,由新民知府呈请盛
京将军增祺批准收编,增祺任命他为巡防马步游击队管带(营长),他开始了正规军的生涯。

尽管张作霖此时已是官身,但暴烈的脾气却没有改变。

当时张作霖的队伍和同样驻扎在新民府的日本兵发生了冲突,他的两名部下被日本兵打死。

张作霖闻讯后勃然大怒,立即找到日军军官,要求杀人者偿命。

日本军官却说日本兵是“正当防卫”,只愿意赔偿1000两白银了事。

张作霖当时没有作声,默默地拿着1000两银子回去了。

回到府邸以后,他召集手下,说:“你们马上上街去,给我打死三个日本兵。

”于是他的部下冲上街头,打死了三个日本兵。

很快,之前那个日军军官怒气冲冲地找到张作霖,逼迫他严惩凶手。

张作霖冷冷地回答说:“根据你们日本人的习惯,500两银子一条命,我这有1500两银子,你拿走吧。

”日军军官哑口无言,一时又奈何不了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只得拿着银子灰溜溜地走了。

事后,日本人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张作霖的队伍只好离开新民府,前往其他地区驻扎。

张作霖是民族罪人

张作霖是民族罪人

提起张作霖,这位“东北王”在大家脑海中的印象大概是他理应利用日本日历又坚决不卖国的种种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张大帅不断用玩小聪明加耍赖皮的方法,从日本人手中骗取了援助又坚决维护了中国利益。

可惜,现实的世界不是传说。

“精明狡黠”的张大帅正是对日本人出卖中国利益造成最大危害的一个卖国贼。

[详细]张作霖之前的东北:日本在东北最初的势力及图谋请大家记好这个“除了辽东半岛租借地和(半条中东)铁路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张作霖上台之前日本势力进入东北后的实际情况。

日本势力最初进入东北是“日俄战争”的战果。

张作霖之前日本势力只有两地一路张作霖曾经慷慨激昂的对亲信说:“我张作霖受日本人的好处,只有拿出我自己的财物报答他。

我将日本银行的存款,全数赠送,表示我的全心全力,日本人如果另有要求,只要是张作霖个人所有,我决不吝啬,但国家的权利,中国人共有的财产,我不敢随便慷他人之慨,我是东北的当家人,我得替中国人保护这份财产,不负他们的所托!”话可谓掷地有声,但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不妨从张作霖上台前后日本究竟在东北得到了哪些权利来看。

1904 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

俄国被日本打败。

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政府在清国政府的承诺下,将旅顺口、大连及其附近领土的租借权并与该租借权相关的或其组成部分的一切权利、特权让与、转让给日本政府……俄国政府约定,将长春(宽城子)到旅顺口铁路及其一切支线,连同在该地区所附属的一切权利、特权及财产……转让给日本政府。

1906年1月23日,《日清关于东三省条约》签订,日本实现了进入中国东北的目的。

日本占领旅顺大连后,延续了俄国“关东州”的叫法。

1906 年 8 月,日本政府在关东州设置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

陆军部设参谋长,辅佐关东都督掌管军事,关东军即脱胎于此。

另外,日本政府还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经营从俄国接收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的一切权益,满铁成为日本在中国东北侵略的经济机构。

九一八事变简介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简介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简介是什么九一八事变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受蒋介石之命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

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

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

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

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九一八事变背景时代背景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中国背景皇姑屯事件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曾有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发起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

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等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联名通电全国称:“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

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是日起,东三省一律改悬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为东北易帜。

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

国民党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中东路事件1929年6月15日至20日,辽、吉、黑、热四省及哈尔滨特区军政大员齐集沈阳,参加张作霖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并讨论中东路等有关问题。

7月7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介石晤谈;10日,南京政府外长王正廷亦被召至北平;同日,张学良贸然派军占领“中东路”,并将苏联的商船贸易公司、国家贸易公司等驻华机构同时查封,搜查苏联职员·,逮捕200余人,此为“中东路事件”7月13日,苏联政府照会表示强烈抗议,并限期答复举行和谈的建议;7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复照苏联外交部;苏方认为不能满意,于7月17日向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断绝外交关系;7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中苏绝交问题发表对外宣言;7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苏联事发表《告全国将士》电和《告东北将士》书;7月23日,国民政府关闭驻苏使馆。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背景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

9月4日沈阳两万人示威游行,高呼"打倒田中内阁"。

在全国反帝浪潮的冲击下,以及张作霖本人的民族意识,奉系政府未能满足日本在"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并有所抵制,这为日本内阁所不能容忍,日本关东军则断定东北人民的反日游行系张作霖煽动所致,对他恨之入骨。

1928年4月5日,蒋介石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在徐州誓师,对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方旧军阀举行"第二次北伐"。

4月9日,第一集团军发起全线进攻。

4月30日,各路国民军对济南发起总攻。

这天夜晚,张宗昌率残部弃城北逃。

5月下旬,国民军已逼近京津地区。

盘踞北京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在6月2日发出"出关通电",宣布退出北京回东北。

这次张作霖回东北,日本提出了最后通牒,胁迫他同意日本的要求,张作霖却仗着自己手里还有几十万军队,不肯松口。

于是,日本关东军决定在张作霖回东北的路上除掉这个眼中钉。

当国民军迫近京、津之时,日本"惟恐战乱波及满洲",一面增兵青岛,威胁南军北进;一面按其"东方会议"的决策,对张作霖施加压力,迫张及早离京。

1928年5月18日,日本对交战双方发出警告,声称:"动乱行将波及京、津地方,而满洲地方亦有蒙其影响之虞。

夫满蒙之治安维持,为帝国之所最重视,苟有紊乱该地之治安,......帝国政府为维持满洲治安计,不得不取适宜且有效之措置。

“九·一八”张学良“不抵抗”真相

“九·一八”张学良“不抵抗”真相

与此同时,蒋氏又特别强调:“危害生存之赤匪必须根本铲除。”狡诈成性的蒋介石,在公开讲话中,尽管搞了许多弯弯绕绕,但最终也不敢把“不抵抗”三个字公然讲出来。
自“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每当日侵略军前进,张即电请示,蒋都复电令张不准抵抗,继续后撤。直到张学良被舆论扣上“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迫于舆论和民愤的压迫,不得不下野出洋考察为止,共收到蒋及军事委员会这样不准抵抗的电令、函件共十余份之多。
“九·一八”张学良“不抵抗”真相
1931年7月中旬,在北平的张学良得到一个重要情报——日本关东军将要在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即通过电话向蒋介石告急:“日寇并吞我东北之野心早存,现又处心积虑挑起事端。”特向蒋介石请示应变对策。
蒋介石这时刚当上国民政府主席不久,正下令中央军三十万进入江西,发起了第三次“围剿”共产党的战役。岂知蒋也运交华盖,“剿共”未捷又后院起火,国民党内众叛亲离,汪精卫、陈济棠大闹独立,石友三在河北挑动叛乱。蒋介石焦头烂额,顾不得理睬张学良的告急,于7月23日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说:“我全国同胞当此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者联合进攻、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以忍辱负重之毅力,雪党国百年之奇耻。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之后,蒋介石在顾维钧就职外交部长时又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但当看到从南京转来的张学良的报告后,“感慨”即刻化作了“不抵抗”。
于是,在北平的张学良,首先得到的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来的复电:令张学良严饰东北军驻沈阳的将军王以哲、荣臻等绝对不准抵抗,违者以军法从事。并令驻辽宁的陆空军继续后撤,以不与日军接触为原则。沈阳事件听候中央处置。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为何不找日本人报仇?_趣史_名人简历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为何不找日本人报仇?_趣史_名人简历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为何不找日本人报仇?_趣史_名人简历张作霖自由出生贫苦,但就因为敢打敢拼、手段过人,最终也有所成就,成为了掌握整个东三省的“东北王”!手中掌握着几十万精兵强将的张作霖,却让日本人十分头疼。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日本人就开始对他们眼前的这块“沃土”,开始垂涎欲滴。

但又十分忌惮张作霖的东北军,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对他也是各种巴结,要啥给啥。

对此张作霖心中也跟明镜儿似的,所以对于日本人,他就采用“只拿钱不办事”的方式!但后来,时间长了日本人就觉得他一点都不可靠!不能为自己卖命不说,有朝一日还有可能成为“他们计划中”的最大障碍。

所以,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日本人便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在那一刻,张作霖传奇的一生戛然而止了!所以,张作霖在死前还将所有期望寄托在儿子小六子(张学良)身上。

之后张家顶着巨大的压力,全面了封锁了张作霖去世的消息。

这一切,就只为了能够替张学良争取到回来掌控大局的机会。

后来,在家人们的努力下,张学良接下了这个担子,成为了“接班人”。

其实,这一切张学良心中也清楚,就是日本人搞的鬼,将父亲给害死了。

可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为何还不去找日本人报仇呢?最后,他临终前说出了答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啊,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谋略和才智啊!虽说当年张学良手中接管了几十万精兵强将,而日本方面驻扎军队的人数大概也不到三万人。

但他依旧不敢往这方面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手底下有些精兵强将不服他!再者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日本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都是较为精锐的部队。

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据说,当时他们还配备有生化武器!所以,这一点也是张学良思量再三的地方。

若是将这些人给逼急了,到时候使用了这些“丧尽天良”的生化武器后,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那或许是灭顶之灾!所以,在他明白了日本人的野心时,一刻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样一系列的考量下,他选择了冷静。

哪怕是面对父亲之死,他也要做到顾全大局。

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挑起事端,寻找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借口而蓄意制造的。

日军利用侨居在长春附近万宝山的朝鲜人与当地农民因租地挖渠引起的冲突,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打伤多人。

日本事后反而颠倒事实,在朝鲜大肆宣传华人排斥朝鲜人,在朝鲜煽动了一场骇人的暴动排华事件。

一、历史背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1927年4月20日,日本以“中国征服派”闻名的田中义一为首相,和以力主“对华强硬派”知名的森格为外务省次官等军国主义分子组成了新内阁。

田中内阁一上台,就“刷新”日本对华政策,确定了以武力入侵中国的方针,制定了武装侵占东北的“积极政策”。

从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政府为讨论对华政策,田中主持在东京召开了“东方会议。

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明确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路线。

纲领重申了所谓“满蒙特殊论”:“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非支那特殊区域”。

并提出“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在日本的“国防上及国民的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不能不负有特殊的责任”。

并叫嚣“作为国内外人士安居发展的地方,应决心不失时机的作出适当的措施”。

这就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可以随时借口保护其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和权益,以武力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

“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将会议策划的侵略路线,以《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为题,于7月25日密奏天皇裕仁,即后来称之为《田中奏折》的秘密文件。

并于8月13日,又在大连召开了一次大连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外务省次官森格主持的,以进一步具体贯彻“东方会议”的方针,对东北地区的铁路开发与控制、经济掠夺、所谓“治安”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策划。

此后,日本不断向东北政府提出种种侵略要求,叫嚣要解决“满蒙”的“一切悬案”。

令人心酸的历史真相

令人心酸的历史真相

令人心酸的历史真相一、一些张作霖的地盘,日军杀死一名中国士兵,他亲自同日本领事馆交涉,日本领事随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的支票交给他。

张作霖回来后,立即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

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

日本领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领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政治家阿道夫希特勒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当今中国大学里无论什么专业,英语都是必修课,汉语却不是。

1921年,彭德怀认识了一个13岁的青楼歌女月月红,本名张素娥,因为坚持卖艺不卖身遭受毒打。

彭德怀当即跟朋友们凑了170块大洋给月月红赎身。

月月红见彭德怀没有相好的,情愿伺候他一辈子。

彭德怀却施恩不图报,给素娥买了船票送她回家了。

彭总此举,真乃大丈夫。

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战期,国军陆军有321万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41名、71名。

国军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谨此,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尊严而战的人们致敬。

罗伯特卡帕的这两幅作品,记录了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武汉的情景。

我在课堂上讲解,为什么人们神情一点都不慌张的时候,是解释为对日军的轰炸,后来史料,才明白,是因为由于国军空军的英勇,日军的战机有来无回,图片反响的其实是市民争相跑出来看日军战机是如何被击落的场面。

吴其轺,1943年参加飞虎队,击落5架日本战机,他自己也被击落3次,幸死里逃生。

1948年西点军校学习后留在台湾;49年,已是的他在父亲的感召下回大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随后,父亲被枪毙,他被监禁20年。

1974年出狱后以蹬三轮车维生,一天挣1元2角。

2022年病逝于杭州。

至此,飞虎队中国成员全部离世。

他曾率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代价消灭日军10.9万人。

《智取威虎山》背后的历史真相

《智取威虎山》背后的历史真相

《智取威虎山》背后的历史真相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早已成为一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

而今,著名电影导演徐克又将昔日的红色大戏搬上了3D电影的银幕。

革命的主旋律依然令人热血沸腾,英雄情怀和英雄传奇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清末以来,动荡不安的东北地区匪患猖獗。

尤其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满洲国”土崩瓦解,东北出现了政权真空,各地土匪乘乱而起。

他们利用山险地偏拉杆子、抢地盘,打家劫舍,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国共两军角逐的“第二战场”就是这样一群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却在日本投降后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的部队。

为了争夺地盘,国民党将这些土匪收编为所谓的“忠义救国军”“先遣军”“保安军”等,企图阻止共产党的军队进入东北。

实质上,国民党对他们的任命不过是一纸空文。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仅“总司令”就有32名,“军长”33名,“师长”158名。

土匪势力达到25万人左右,是当时东北地区共产党军队的2.5倍。

这些土匪对共产党人进行了疯狂的攻击。

1946年6月,北满境内的“中央胡子”接连洗劫了萝北和依兰两座县城,城内大小商铺被洗劫一空,20多名共产党干部惨遭杀害,中共依兰县委书记的妻子遭土匪强奸后上吊自杀。

不剿匪,就不可能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面对土匪的猖狂进攻,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清除匪患。

剿匪大致经历了从清剿大股土匪、追剿小股土匪,到肃清残匪、散匪和捕捉匪首的过程。

从地区进展看,是按南满、西满、东满和北满的次序,重点则是在北满地区。

智斗“座山雕”――以少胜多的范例1947年1月下旬,海林县模范村农会主席贾润福突然接到土匪“座山雕”的一封恐吓信,要求送10袋白面、20件棉衣到指定地点,不然就要来村子烧杀抢掠。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被土匪尊称为“三爷”。

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他凭借山高林密的优势屡次脱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燃烧的民族英雄之魂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燃烧的民族英雄之魂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燃烧的民族英雄之魂九一八事变,即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件,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市(当时是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发动的一场侵略行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事件之一。

在这场侵略行动中,许多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他们以自己的英勇和牺牲,燃烧着民族英雄之魂,成为九一八事变中的闪光点。

一、张作霖:东北王,抗击侵略的领袖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张作霖作为中国东北的实际掌控者,时刻警惕着日本的侵略企图。

他曾多次忍辱负重,通过外交手段试图解决矛盾,同时也加强了东北军的军备建设。

当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发动侵略时,张作霖无畏地率领东北军与之抗争,并亲自坐镇东北抵御日军。

尽管最终因阴谋暗杀而牺牲,但他的抵抗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

二、邓宝珊:坚守炮楼,守卫国土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企图继续扩大侵略,向锦州推进。

在那场困难而艰苦的战斗中,中国远东铁路联办检修工程处经理邓宝珊率领的守军,在锦州炮楼中坚守,展现了坚韧不拔的英雄品质。

邓宝珊带领守军进行浴血奋战,保卫了锦州的尊严,他们用鲜血书写了民族英雄的篇章。

三、张学良:保家卫国,决不低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的辽宁省,并向着沈阳进发。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总司令,带领着他的部队与日军进行顽强抵抗。

尽管日军的优势压倒性,但张学良从未低头,他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国土,保家卫国。

他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赋予了整个民族信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四、于聪:浴血奋战,舍己为国于聪,是九一八事变中的一位普通士兵,他作为一名中国抗日志愿军队员,浴血奋战,在抵御日军侵略的战斗中英勇杀敌,最终为国捐躯。

于聪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九一八事变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人。

五、孙岩峰:无私奉献,守护无辜九一八事变中,许多平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孙岩锋是一位普通的社会志愿者,他怀揣着保护无辜平民的信念,毅然决然投身到救国救民的事业中。

皇姑屯事件对中日两国及其关系的影响

皇姑屯事件对中日两国及其关系的影响

的真正面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目前皇姑屯事件 仍然存有一些谜团, 如苏联在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 张学良为何没有第一时间 返回东北, 以及关东军的行动是否经过了日本军部的授意。 但我们看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以及对中日两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360 百科词条 张作霖 /doc/3124691-3293380.html#3124691-3293380-3 360 百科词条 皇姑屯事件 /doc/5401921-5639607.html 王希亮, 《“皇姑屯事件”:日本军权蔑视政权之肇始》 , 《东北史地》 , North-east History and Geography,2015 年 04 期 转引自崔艳芳,仲晨星,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武力解决 “满蒙问题” 的开始》 ,日重光葵, 《昭和の动乱》 ,原书房年 1998 版,第 154 页。 转引自崔艳芳,仲晨星,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武力解决 “满蒙问题” 的开始》 ,沈予, 《日本 大陆政策演变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 2005 版,第 248 页。 户部良一, 《日本陆军与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年 10 月版,第 273 页 李自强, 《张学良与中国近代史的关键时刻》 ,齐齐哈尔大学 中成网, 《张学良东北易帜》
事件
要了解一件事不能忽视它发生的缘由, 皇姑屯事件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 它的发生是日 本政府同张作霖积怨的一个爆发, 也是当时中日关系的一个小高潮。 这件事的发生与张作霖 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开的缘由。 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 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日本 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 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 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这也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其中一个原因,物极必反, 过于圆滑肯定招致所有人的不满。而他又被称为最有骨气的军阀,面对日本军方寸土不让。 面对张作霖的坚守领土不相让, 日本当政者肯定想要除去这个眼中钉, 此时祸根已经悄然埋 下。 1928 年 4 月 5 日,蒋介石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在徐州誓师,对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方旧 军阀举行"第二次北伐"。4 月 9 日,第一集团军发起全线进攻。4 月 30 日,各路国民军对济 南发起总攻。这天夜晚,张宗昌率残部弃城北逃。5 月下旬,国民军已逼近京津地区。盘踞 北京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在 6 月 2 日发出"出关通电",宣布退出 北京回东北。这次张作霖回东北,日本提出了最后通牒,胁迫他同意日本的要求,强索铁路

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

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

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华盛顿体系下的侵略:日本扶植代理人张作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势力在中国居于优越地位。

在军事上,它侵占着山东,军事势力扩及北满。

在经济上,日本对华投资达14.39亿日元,比战前增长2倍,对华贸易额为11.4亿日元,比战前增长2.6倍。

日本政府犹试图把由“二十一条”产生的1915年中日条约、换文作为独霸中国的蓝图。

但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美国为遏制日本而发起了一次凌厉的攻势。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提议:列强应承认在中国确立“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日本意识到美国提案旨在摧垮日本在华优越地位,于是在会上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要求美国尊重各国根据“现行条约”业己取得的在华权益。

美国为了实现确立“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同意各国“有效条约”及特权不受妨害,可以保留现存势力范围。

于是,《九国公约》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

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大体上从三个方面完成了东亚新秩序的构建:其一,各国承诺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在对华重大问题上奉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其二,实现门户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各国承诺不再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其三,中国政府承认华会制定的原则,即中外关系的改变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完成,并认同美国为中国设计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

《九国公约》第一条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第六条规定,“发生战事时,中国如不加入战团,应完全尊重中国中立之权利”。

这些规定并非完全是空头支票。

美国深刻意识到,华盛顿体制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衰弱、分裂的中国通过解决内部冲突实现稳定的能力。

只有中国实现稳定和统一,通过经济合作防止日本对中国进行政治干涉和军事掠夺的政策才能真正实行,并将使美国拥有中国的4亿顾客,从而极大促进美国商业的繁荣。

高中写作素材九一八事变真相

高中写作素材九一八事变真相

高中写作素材九一八事变真相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高中写作素材:九一八事变真相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

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

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

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

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

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

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

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皇姑屯炸车案内幕

皇姑屯炸车案内幕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第期(总第期):KY @文史哲学研究1928年6月4日早五时二十三分,在沈阳皇姑屯老道口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路口处,轰然一声巨响,黑烟腾空而起,一代枭雄张作霖被炸身亡。

这就是日本侵华史上举世皆知的重大事件——皇姑屯炸车案张作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传奇式人物。

从一介武夫,到国家元首,可谓平步青云。

纵观张作霖早期发迹,既有其“长于权谋数术”,也得益于日本的支持。

但张作霖羽翼渐丰后,则不完全听从日本摆布,逐步由以往的依靠日本变为独立自主,比如:铺设与南满铁路平行的打通、奉海线,企图抢南满铁路的生意;拒绝日本在帽儿山、临江等地设领;阻挠《盛京时报》的发行等等,特别是新五路协约的谈判,张作霖表现得更加狡诈,不守信用。

在对日关系上,由张作霖出身所决定的,他奉行的一贯是土匪式“赖皮”外交政策。

他的这种外交策略,对阻止日本贪得无厌的侵略行径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种下了皇姑屯炸车案的祸根。

兵败被迫离京出关1926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独立控制了北京政权,张作霖坐阵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任安国军总司令。

伴随着张作霖的崛起,日本人始终不离左右,支持其扩张行动,藉此谋取日本在东北的利益。

1928年4月,蒋、冯、阎、桂四派新军阀联合拉开了对抗奉军的北伐战争。

张作霖在京津战场不断失利,日本便想助他一臂之力,于是在4月下旬公然出兵5000余人进驻济南,目的阻止南军北上,并以此为条件,迫使张作霖签订新五路协约,然而,日本的出兵并没能阻止北伐军的北上。

眼看战势将发展到京津地区,日本政府担心战火进而延伸到东北地区,直接影响它的利益,于是向张作霖、蒋介石、冯玉祥同时发出“关于维持满洲自治方案”的觉书,警告双方,如果祸乱殃及满洲,帝国政府将不得不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

开始向张作霖施加压力。

5月17日深夜,日本公使芳泽谦吉面见张作霖,向他递交觉书,并劝他立即撤出关外,并保证他仍然统治东北。

芳泽还以此为条件,再次提出解决满蒙悬案问题。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东北地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他是否能够在历史上保住东北,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复杂的因素和变量,没有明确的答案。

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实际控制权,并通过与各方进行复杂的外交和军事博弈来保护东北的利益。

然而,他也面临了内外的复杂局势和挑战。

例如,他必须应对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力,以及与各方势力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斗争。

同时,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动荡也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挑战。

在历史上,张作霖最终在1928年因火车爆炸身亡,终结了他的统治。

如果他没有死亡,东北地区的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难以断言他是否能够长期保住东北。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通过简单的猜测来得出确定的结论。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需要参考广泛的历史文献和综合的历史背景。

浅析“东北易帜”

浅析“东北易帜”

浅析“东北易帜”一、皇姑屯事件1928年5月,张作霖在日军压境,北京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采取内结蒋介石,外联英美的办法,稳定北京,保住取得的地位,这个行动是日本不允许的,日本根据东方会以的精神,要使整个满洲和东北脱离中国,置于他的殖民统治之下,因而第二次北伐时,日本以一方面增兵,秦皇岛,一方面逼张作霖退回东北,张作霖在日本的逼迫下,被迫退回东北,提拔看到张作霖吃吃不愿意退回东北,预想到张作霖不愿为他们效力,决定卸磨砂驴。

1928年6月3日晚张作霖从北京坐火车回沈阳,日本关东军参谋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埋下38袋炸药,6月4日早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华史上举世皆知的大事件,这些帝国主义分子炸死张作霖的目的是,引起东北政局混乱,趁机占领东北,是日本长期以来霸占东北的产物,也是日本东方会议的最高国策的产物。

(东方会议,即大陆政策)二、国内外竞相争取的人物张作霖死后,遗嘱东北的事,交付张学良家袭父业,接替张作霖,成为东北的最高统治者。

由于东北的换旗问题,张学良一时成了国内外竞相争取的人物。

面对风雨飘摇的现实,年仅28岁的张学良表现了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使东北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外有日本的虎视眈眈,一再在东北制造混乱,妄图趁机占领东北,现实“东方会议的最高国策” 关内有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的北伐,内有亲日分子的破坏,面对现实,展现了采取了几点措施:首先,选布停止内战和睦邻主义政策。

其次,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试探与威逼,杀父志仇暂隐心里。

虚以周旋,稳定东北的大局,等待将东北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后,蒋介石立即在沈阳设立政治分会,张学良任主席,给他统治东北的权利,张学良立即密电南京政府,易帜不难,暂缓时日。

三、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不顾日本的反对,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

服务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以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取代北京政府的红黄兰白黑五色旗。

表示规附南京政府,做了一件维护国家统一的好事,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官,从此北洋军阀成了历史名词,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与历史书上不一样的真相:汉人险被灭族

与历史书上不一样的真相:汉人险被灭族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事件都没记录下来,这些事件都十分惊人,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人的故事。

一、日军在张作霖的地盘杀死了一名中国士兵,后来张作霖亲自同日本领事馆交涉,日本领事随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支票交给他。

张作霖回来后,立即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

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

日本领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领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二、南京大屠杀时,她是金陵女子学校的主任,美国要求她离开,但她执意留下,她保护了1万余名难民免遭屠戮,她为了挽救成千上万名中国姑娘免遭侮辱,曾数度遭日军威胁殴打。

南京市民称其为"活菩萨",她的墓碑上写着"金陵永生"。

《金陵十三钗》不过是虚构的故事,而她却是真实的。

三、有位黑帮大佬,14岁赴美谋生并加入致公堂。

20岁时有白人流氓在其打工餐馆吃霸王餐,他几拳将之打死,被判死刑,经华侨营救后改判10个月。

26岁时创建除暴安良的安良堂,分舵遍美国,还请了法律顾问,也就是后来的总统罗斯福。

抗战时成立筹饷总会,筹得300多万美元。

回国后,日本人拉拢他,但遭拒绝,他就是司徒美堂。

四、张学良93岁作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

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

”他还说自己: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

呜呼!美人本是英雄墓,哪管东师入沈阳。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死亡率为12.5%。

当时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则高达45%。

按照常理,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为什么死亡率反而远高于一般士兵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对于他们来说,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

六、汉人几乎被灭族距今16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大地,一场空前的灾难降落在汉人头上。

在这次人口灭杀中,汉人几乎濒临亡族灭种的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帝王出现了,颁布了一篇不足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的入侵者赶出了中原,虽然他在位只有2年,却使汉人躲过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千古一帝”的称号实至名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作霖从全面投靠到产生背离从1911年11月到1919年8月,即张作霖崛起到统一东三省,张的对外基调是以亲日、争取日援以图自固。

张欲做“东北王”的心情迫切,困难重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帮助他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寺内正毅上台组阁时,张曾委托其日籍顾问菊池武夫转达亲日立场:“我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十分了解,对日本开发满蒙一事”,“抱欢迎态度”。

上一期《重读抗战•张作霖才是危害最大的卖国贼》一期中已经充分列举了张是怎样为了个人和奉系军阀集团的崛起用出卖国家利益的方式争取日本援助的。

当时的日张关系,用时任首相的原敬的一番话可以准确描述。

原敬首相在日记里写道:“张作霖试图以日本为后台扩展他的影响。

很好地对待张,以便我们在东三省进行扩张,对日本来说也是重要的。

这样,双方的利益恰巧能够协调一致。

”这一过程,到了20年代后,发生了一些改变。

20 世纪20 年代以后,一旦张作霖建立了对东北的切实有效的统治,他就不再甘心做一个“东北王”,而是野心勃勃地制定新的目标,那就是从地理上、经济上、军事上以东北为基地和跳板去控制整个中国,力图以东北为基地和跳板进行关内扩张,问鼎中央政权,从而与日本的对张政策之间发生根本性矛盾。

日本政府1921年5月17日制定了《关于对张作霖态度的文件》。

该文件强调:“张作霖期望在满洲维持和确保实际权力,进而向中央政界伸张其权势,这几乎不容置疑。

最近,张对我文武官员表示,需要武器及其它物质援助,对此人今后之活动,帝国之态度需要最为慎重考虑。

大体而言,对张作霖在满洲整顿充实内政及军备,在当地确立其牢固势力,帝国应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但其为了在中央政界实现野心而要求帝国帮助时,以不采取进一步帮助的态度为适宜之对策。

”日本政府采取这个态度,是因为,张作霖向外争权必然不利于东北的稳定,也就不符合日本的利益要求;再者,张的行为也会招致美英列强对日本在华权益的打压。

因此,日本对张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囿于一定的范围。

这表明,日本对其在华动作恐招致各方的不满而忧心忡忡。

这种“稳健”政策背后,则是日本根据自身实力认为需要对中国局面进一步发展进行观察后再作实质的判断。

张作霖试图引进美英势力平衡日本最终,张作霖不顾日本的反对走上关内扩张之路。

在继续争取日本援助的同时,开始在各个领域里或明或暗、或轻或重地抵制和排斥日本。

日、张之间矛盾叠加并日趋激化。

张作霖的奉系首先为美国资本的渗入大开方便之门。

奉系当局欢迎美国资本渗入的倾向在以下几件事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修筑吉海、呼海铁路所用建筑材料及车辆,主要从美国购买;张主动要求美英承建洮南至热河、齐齐哈尔至黑河两大铁路;答应美国,在接收中东铁路之后,吸收美国银行向该路投资;张与美英荷三国银行团议妥,由该银行团投资二千三百万元承建葫芦岛港。

同时,张作霖还吁请英国援助。

拉拢美英借以驱逐日本,建立新的外交均势,摆脱与日本过于紧密的捆绑关系,是张所追求的新的外交目标。

但张的吁请和他略带威胁的方式并不奏效,英国官方对张明显信心不足而且表示出一定的反感:英国官员对此的结论是“张元帅当初靠当土匪为生,现在并没有多大变化。

他可能比民族主义者更坏。

”在经济上,1920年代后,奉系军阀开始抵制“中日合办事业”,由于奉系当局采取抵制措施,1924 年以后东三省几乎没有新建的中日合办企业。

同时,奉系军阀还开始创办民族企业,发展地方实业,还收回关税主权,实行二•五课税,且严禁土地商租与日人。

在交通运输系统方面,奉系也采取了对日本具有抗衡性的举措。

20 年代以后,奉系开始积极酝酿自建东北铁路干线,计划于南满铁路两侧修筑东、西两大铁路干线。

除自建铁路计划外,另一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筹建葫芦岛港。

其计划是企图通过自建铁路,把奉、吉、黑以及内蒙联接起来,以葫芦岛做吞吐港,并在南满铁路沿线设卡征收货物税等,以此来限制日本利用南满铁路对东北财富的掠夺。

在最敏感的军事领域,张也表现出了排日自主的倾向。

在不放弃与日本原有联系的同时,张开始与西方各国广泛交往,进行军火和军械贸易,以减少对日本的依赖。

总之,为了维护奉系军阀集团的现有利益和未来野心,原本全面依靠日本成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在无法得到日本对其统一中国的支持后,表现出强烈的摆脱日本的倾向。

耍无赖背后:张作霖势力与日本紧紧捆绑挣扎乏力他依靠日本人的援助成为“东北王”的代价就是与日本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会儿想拆也拆不开了。

郭松龄的倒戈和失败让张作霖明白,能靠的只有日本。

郭松龄反奉事件凸显张作霖命运为日本所控虽然张作霖自觉羽翼丰满,想逐步摆脱日本的控制。

可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拉拢英国受挫,引进美国势力收效并不明显,他所能依靠以图逐鹿中原的外国势力,依旧只有一家:日本。

他依靠日本人的援助成为“东北王”的代价就是与日本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会儿想拆也拆不开了。

为了奉系军阀自身的利益,张作霖不时向日本的侵略要求耍无赖,但在这背后体现出的却是他无奈的现状:除了日本他再没有其他势力可供依赖,否则直接求别家即可,还用得着耍无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郭松龄反奉事件。

1925 年11月23日,手握重兵的奉系军事将领郭松龄在河北滦州发表反奉宣言,公开声讨张作霖,并将所属的奉系第三方面军改称“东北国民军”,声势逐渐壮大。

郭松龄发电要求张作霖下野,并由其子张学良任东北军总司令,提出在东北实行民主共和的主张。

起初进军顺利:27 日国军占领山海关,而后逐渐占领连山、锦州等军事要塞,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告捷,直逼奉天城。

张作霖惊恐万分,一度做好打算弃城而逃。

日本人在作壁上观良久后,最终选择了继续支持他们的“老朋友”张作霖,打着“不干涉”幌子,以各种方式较为隐蔽地支持了奉张,如当郭军一鼓作气直捣张作霖奉天老巢之时,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分别于12 月7 日和15 日发表名为不干涉实为偏袒张作霖的声明:“不准郭军通过南满铁路或在附属地二十华里以内作战。

”这极大地遏制住了郭军的进攻势头,给张作霖以缓冲和重新军事部署的时间。

在此情况下,郭松龄虽然发电抗议但仍然按照日本的要求采取了徒步行军绕远包抄奉天的军事战略。

18 日至20 日,郭军占领了白旗堡、柳河沟、新民等重镇。

22 日便发动了总攻。

不料,此时情势却急转直下,巨流河一战,郭军大败。

24 日早晨,郭松龄夫妇乘大车出逃,不幸被王永清部俘虏,在押解回沈阳途中惨遭杀害。

在郭松龄反奉的过程中,郭表态:“张作霖为了个人的权利出卖国家,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无论如何我是不能苟同的”,而与此同时,张作霖分两次与日本签下密约,一次六项:一、割让海城以南各县;二、承认二十一条中关于满蒙的部分;三、让与鸭浑两江航行权;四、东三省之铁路、矿山均为中日办;五、日人在东北三省及东部蒙古有自由居住权、土地所有权,遇有必要时设置警察权;六、参加奉军之日兵,有战死者,每人给恤金一万日元。

另一次五项:一、日本臣民在东三省和东部蒙古,均享有商租权,即和当地居民一样有居住和经营工商业的权利;二、间岛地区行政权的移让;三、吉敦铁路的延长,并与图们江以东的朝鲜铁路接轨和联运;四、洮昌铁路所属各线均准许日本人开设领事馆;五、以上四项的详细实施办法,另由中日外交机关共同协商决定。

这两个条约的卖国尺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当初日本逼迫袁世凯接受的《二十一条》。

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日本决定保张作霖,从而直接插手干涉反奉作战,最终保证张作霖得以逃出生天。

张作霖自己也知道这次卖国卖得太狠,因此,事件平息后,日本多次要求张履行郭松龄事件中所许的承诺,但张作霖却借词推脱,无限期地推延正式办理签约手续。

使出了惯常的耍无赖的手段,就是拖着不办。

但这件事已经清楚的表明,紧要关头,能够救张作霖的,只有日本人,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张作霖的命运实际上攥在日本人手里,张式耍无赖能否成功,决定的是日本人而非张作霖无赖耍得有多坚决。

小聪明的下场:张作霖命丧黄泉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张选择绑在日本战车上成为“东北王”后,所谓耍无赖也好,拖延也罢,不过是卖国的姿势做得更好看一些,尖叫两声以示自己是被强奸而非主动卖身而已。

张作霖无赖耍到最后还是被逼就范,自己不久后被炸死。

耍无赖被逼就范从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日本此时在东北的扩张还要大力借助张作霖的作用——日本在东北的扩张如太快太明显,将招致美英列强对日本在华权益的打压。

这也是张作霖得以耍赖的根本原因:那些太明显,步子太大的侵略条款,张耍赖了,日本碍于国际利益的牵扯,也只好听之任之。

但这让一些人造成了错觉,就是张的耍无赖是有效对抗日本人的手段。

事实如此吗?并非如此。

一方面,日本人在一些过分的侵略计划被张作霖耍无赖后会听之任之,但对于日本人认为在合理范围内的步步进逼和蚕食,任凭张作霖如何耍无赖,日本人都会逼其就范——而到最后张作霖也只能乖乖就范。

如日本谋划的奉海路与南满路联运计划。

自1926年2月起奉系与日本双方就联运事宜多次协商。

1927年6月双方意见接近,但因路局总理易人,交涉暂时搁置。

至1928年初,因奉海路车辆不足,计划向满铁租车,遂而联运之动议又起。

1928年2月8日,奉海与南满二路于大连召开联运会议,24日成立协定及细目,向南满铁路商借机车并订立20万元之联运合同。

奉海与南满铁路联运一项实已基本达成解决方案。

其后,日方只做承认,日后铁路协定必经中国政府批准乃为有效。

奉海一旦与南满铁路之联运,奉海路就成为南满铁路的培养线,中国名为自建实则徒增日本之功效。

但正在此时,张作霖派常荫槐新任交通部长兼奉海路督办,将奉海路改为国有,又以违背该路建设之原旨为由,废止此前与满铁订立之联运协议。

3月5日,奉海铁路公司称,奉奉天省省长令向南满铁路声明,联运合同立时废止。

中方单向“废止满铁与奉海之联络协定”,也就是所谓的“奉海路联运问题”。

可以说奉海路联运问题,是张作霖集团惯常的向日本耍无赖的行为。

但事情的发展如何呢?这次日本根本不给张作霖耍无赖的机会。

日本政府于1928年4月11日,令驻奉满铁事务所所长铃木二郎禁止满铁火车驶赴沈阳站及城根支线,停止供给京奉、奉海二路任何车辆,停止供给二路石灰,中止拨借京奉路城根线货车。

索回四洮、洮昂两路之本利,杜绝兵工厂互惠运输,并命令在奉天一切中国铁路上所有之日本货车一概停工。

当时,张作霖以关内战事紧张,令吉林奉军入关助战,吉林省驻扎农安长城岭的十六师十旅常尧臣部计士兵1820名,马1300头及迫击炮等,原定由长春出发入关作战,却因满铁以车辆不足为借口,拒绝提供长春、奉天间运输而被迫滞留于宽城子。

满铁方面声称,如果无效,该会社将采取更严厉手段,将所有中国铁路与南满路隔断交通。

同时,日本军部方面为确保万一,召秦特务机关长至旅顺,以村冈军司令官为中心,由关系当局协议中。

日本大使透露日本以不惜用兵解决。

最终,军情紧急,张作霖不得不妥协让步,4月30日下午三时,常荫槐部长批复准联运大纲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