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是指在商品或服务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来应对这一问题,而我国也正在加大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1.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例如,2013年,爆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导致许多婴幼儿和成人感染;2018年,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长春红原肠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春长生牌“复转安”疫苗因质量问题被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不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食品生产者责任意识不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其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形式主义,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过于强调形式,导致监管效果不理想;最后,食品安全立法存在滞后,很多法律法规仍停留在纸面上,难以实际操作。
3.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高我国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人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误区。
例如,许多人认为食品添加剂就是有害的,而事实上,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品质,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三、我国食品安全对策建议1. 提高食品生产者的责任意识政府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食品生产者的责任意识。
食品生产者要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诚信生产、销售的观念,对食品质量安全负责。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优化监管方式政府部门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严格执法。
同时,要优化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实现从传统“头痛医头”的监管方式向现代化、科技化、源头管理的转变。
3.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完善法规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力度,完善法规体系,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浅谈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文献综述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文献综述随着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国内各种食品安全文献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国内食品安全监管。
一、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在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基于全过程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这个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管理:制定标准、规范流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2.生产环节监管:质量管理、厂房设施、生产工艺、原料采购、物料进出、质量控制等。
3.流通环节监管:管理进货、物流、存储、展示、销售、保质期、移交等过程。
4.供应链管理:针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追溯,确保食品安全。
然而,尽管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食品污染、虚假标注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仍有不足和盲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监管措施不强有力:目前主要的措施是食品抽检、处罚等,但食品抽检与新的食品添加剂审核制度脱节,对于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的检测不多,只能预警少部分危害。
2.监管机构缺乏实力:虽然现有监管机构从数量上来讲较多,但由于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监管机构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3.参与企业的监督不够: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主要以监管部门的行为为基础,而没有足够的公民监督,企业也不太愿意配合政府的监督。
二、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问题1.制度和法规不完善:国内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问题比较严重。
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之间存在重复和冲突,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还未完全实现。
2.危害高风险产品管理不力:在普遍企业产品监管的情形下,婴幼儿配方奶粉、食用植物油、农药残留等这些高风险食品的管理还不够完善。
3.监管力度不足: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存在不足,管理体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

食品安全管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关注,于是我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数量也持续增长。
本文将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食品安全是一个涵盖+分广泛的概念,其不仅提出了对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的要求,还包括了食品加工的用具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谈及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现状分析食品包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分析食品安全中包含的有害物质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实践调查,食品中较为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内生毒素。
内生毒素是动植物为了应对外部不利环境因素而分 泌出的物质,植物的内生毒素大多是 由碱类、酚类、氨基酸类以及蛋白质 类物质构成。
动物的内生毒素中比较 常见的种类包括蛇毒、蜂毒等。
由于 内生毒素的识别较为困难,因此常常 出现因内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事件。
内生毒素会对人体部分器官的正常工 作产生影响。
其二,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_些不科学的加工方法会使食品中包含的 蛋白质以及脂肪的结构发生变化,产 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如长期食 用由腌制、烟熏等方式加工的食品很 容易引起消化道癌症。
其三,农药。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过量使用或是不当使用的情况十分 常见,一些农药成分会进入到农作物内 部集聚起来,人在食用之后会引发多种 慢性疾病,对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其四,重金属。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部分重金属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行 循环,最终通过食物进入到人体内,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其五,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用于防腐或是改善食品品质的物质,例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等。
很多不法分子在食品加工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会使用国家明文禁止的添加剂,从而对大众健康产生危害。
了解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范文

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并对个人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食品安全现状分析1. 食品安全现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包括疫情期间黑心商家借机售假等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一些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不法商家利益驱使、监管不力、技术手段不足等。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1. 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很可能会忽视一些食品安全隐患,比如农药残留、添加剂过多等问题。
一些快餐店和小餐馆的卫生条件也难以保证,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2. 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非常重要,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食品,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
三、个人研究成果1.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我曾经对某些餐馆和快餐店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食品卫生问题的确存在。
这些研究结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食品安全教育在一些社区和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并学会如何保障自己的健康。
结语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
唯有加强监管、加强教育,才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我的个人研究成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共同为食品安全问题做出努力。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运行、食品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等。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食品添加剂滥用、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微生物污染等,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食品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指导,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共同推动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食品生产总体上是安全的,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者是守法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在稳步提升;二是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食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诚信意识有待提高;三是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多,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不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在食品生产领域,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食品安全,采用不合格原料、滥用添加剂等手段,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最终5篇)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最终5篇)第一篇: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
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食品安全现状对策解决一.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
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
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
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
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

“ 民以食为天, 以安为先 。 食品作为人类社 食 ”
会生活的必需品 , 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 保护食品安全 即保护人类 自身 。 然而遗憾的是 , 近
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从阜 阳劣质奶
货, 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障碍 。[ 6 1 再次, 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 的公信力 。 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经济领域 中, 不安全食品造成 的重大损失 , 必将蔓延到政治领域。 中国共产党作
为执政 党 ,赋 有 维护 人 民群众 利益 的重大责 任 和
刊网近十年的统计 , 目前仅篇名包含 “ 食品安全”
使得食品原料 中化学药品出现残留。倘若农 民使 用不合格农药 、 有害添加剂或操作上的不规范, 则 还会进一步导致各类不安全因素。 另一方面, 从整
个大环境来看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 生态 污染现象在某些地方开始加重 ,工业三废中的一 些有害物如砷 、 、 汞 铬等重金属不可避免地渗透到 食品原料 内部 ,导致食 品原料 中各种毒 素的增 加。 【 1 ] 其二 , 半成 品食 品加工环节。 食品原料收集和 整理之后 , 只能算是半成 品食品 , 其需要深加工。 半成 品食 品 的加 工 阶段是 产生 食 品安全 问题 的主 要阶段。 由于加工过程中有各种设备 、 配料等辅助 元素介入 , 食品物质构成开始复杂化。这期间 , 如 果生产设备和配料含有有害杂质 ,车间未清理干 净, 其都可能造成食 品安全问题 。 加上食 品加工类
一
甲醛化学药品进行处理 , 延长腐败期 , 造成毒害物
质残留, 使食品在流通环节受到二次污染 , 加重食 品安全 隐患 的发生 。 圈 其 四, 食品消费环节。 品消费意味着食品被 食 人体的吸收。 在现代社会 ,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和 人 口流动性的增大 , 人们的食品消费呈现出多样
了解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

了解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
近年来,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个人研究综述如下:
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保存期限、改善味道和外观等而添加的物质。
然而,过量或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个人研究表明,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致癌和促进肥胖等问题。
因此,应当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2. 农药残留:农药是农田中用来防治害虫和病原体的化学物质。
个人研究指出,农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农药残留在食物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中毒和慢性疾病。
因此,应加强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监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3. 饲料安全:饲料是家禽、牛、羊等家畜的主要食物来源。
饲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个人研究发现,非法添加禁用药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饲料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应加强饲料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
4. 食品伪造:近年来,食品伪造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
个人研究表明,一些食品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使用低质量原料或者采用不合法的处理手段,对食品进行伪造。
这些食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添加违禁药物、填充剂和劣质原料等。
因此,消费者应警惕食品伪造问题,并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购买食物。
综上所述,日常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饲料安全和食品伪造等方面。
相关的个人研究表明,这些问题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提高警惕,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食品品牌。
食品安全及其治理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及其治理文献综述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治理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含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不含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质,不含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营养成分和食品标签标注的内容。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添加剂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2.食品污染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在食品中添加一些有害物质,导致食品污染问题。
3.食品质量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在食品中添加一些劣质原料,导致食品质量问题。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2.加强食品安全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3.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研究。
加强对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食品安全技术水平。
4.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研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领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领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隐患。
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任务。
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1. 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和污染物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也逐渐兴起,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当前,各国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标准与法规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同时,国际间也在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广食品安全标准,促进全球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当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三、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科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难题。
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努力,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研究分析

当代中国食品安全研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梳理相关数据和信息,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存在的风险以及解决措施。
一、食品安全形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食品抽检合格率近年来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1年合格率达到98.77%,较20年提升了0.56个百分点。
而且,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转基因食品等问题时有发生。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二、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生产环节问题:部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度,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
2.加工环节问题: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大量的添加剂,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和保存期限而对食品进行过度加工,使得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
3.流通环节问题:食品流通环节存在假冒伪劣食品,部分商家为了获得暴利,不惜采用劣质原料制作食品,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
4.消费环节问题:部分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盲目追求价格便宜的食品,选择来源不明的食品,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
1.影响公众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
一些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社会不稳定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和不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
3.影响经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会影响农产品出口,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质疑,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1.加强监管:政府应当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生产绿色化,推广现代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少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发生,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震惊人心。
这些事件不仅使人们对食品质量失去了信心,而且重创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农产品的不合格率也一直较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作坊更是被治理得十分困难。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造成了监管的漏洞。
此外,监管部门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对现有的法规和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
2、企业质量监控不到位。
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控不到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省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测,质量检测不严和数据造假。
3、不规范的食品生产流程。
许多不规范的食品生产流程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一旦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食品的污染和质量不合格。
例如在肉制品的制作中,如果生产线上的生产员工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健和消毒,就容易引起微生物的污染,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监管体系。
需要加大监管部门的力度,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和能力,完善制度建设,摒弃一切不规范和无效的监管手段。
2、加强企业质量监控。
需要强制企业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检测,加强对食品工业的质量监控,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
3、规范食品生产流程。
要加强对食品生产流程的管理和控制,完善食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小作坊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
4、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3篇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3篇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我国食品行业的规模众多、品类繁多,监管难度较大。
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在监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54.92万家次,检验食品样品878.36万份,其中不合格样品4.03万份,不合格率为0.46%。
虽然不合格比率相对较低,但是检查不到位和食品流通环节不完善等原因都导致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二、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食品添加剂过多过杂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调整食品口感、色泽、稳定性等性质。
但是,过多过杂的食品添加剂会引起人体不适,如人们常听到的食品“过甜、过咸、过辣、过硬、过软”等。
长期食用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食品谣言、欺诈等问题近年来,虚假食品宣传、食品欺诈等问题愈演愈烈。
特别是在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伪造食品信息简单便捷、形式多样,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3.农药残留严重在我国,大量的农药被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当中,农药残留问题会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而上医院的病人数量近30万,其中严重中毒的超过2500人。
三、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的生产、加工、商贸环节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商家对食品进行欺诈行为。
2.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食品的生产、鉴定、检测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提要]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及社会危机。
本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希望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综述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问题,由于它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并逐渐往更高层次发展。
但是随着世界各地食品安全事件的时有发生,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达到一个新的层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对于我国来说也更加完善。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卡斯威尔的《在市场的消费需求中:与食品安全、质量以及人类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卡斯威尔等人以他所主持的美国地域研究项目(NE165)“企业战略、公共政策及食品体系的绩效”为基础,对食品行业的体系以及政府对食品行业的政策等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成果为后来学者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强的借鉴意义。
Vetter立足于消费者,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出发探讨了食品行业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近些年,学者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角度也更加丰富,既有从经济学、生态学角度来探讨食品安全管理的,也有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出发来探讨政府监管体系的,理论基础越来越趋于成熟。
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外由于科学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国外的食品安全管理拥有一套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
科学、风险管理、全程管理是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值得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借鉴学习的地方之一。
二、国内研究状况(一)同国外食品安全管理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法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对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中,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对比借鉴,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孙娟娟的《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和实践》(2008)从法律法规、机构组织和原则、措施三个方面介绍分析了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比照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借鉴和经验。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涉及到国家的战略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并且要求提高食品质量已经成为重要议题。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1.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类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硫磺熏蒸、动物药残留、病菌超标等问题。
其中,兽药残留问题属于物质性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及其后代。
病菌超标问题则属于微生物污染,能导致肠胃疾病等。
因此,如何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剧,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人们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来保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并且,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导致社会不安定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3.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从监管上加强管理、从技术上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来保障食品安全。
例如,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监控系统的建设,提高食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未来研究方向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获取的是食品的成分和营养价值,但其中还需要检测它的安全性,包括污染物、细菌、病毒等。
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提高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应当研发出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的食品检测技术、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产业标准化体系以及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
2.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完善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让食品安全保障成效更加显著。
在这个方向上,需要继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
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人员队伍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经济管理漆雁斌,等: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概要介绍了国外的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方面介绍了国内的研究。
从管理体制、信用管理、监督检查和科研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国外研究对我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食品安全立法;信用管理1国外研究综述1.1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构成、运行机制和可能的失效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构成的研究通常分两个角度。
一是从构成要素来分析,例如,Whitehead,A.(1995)提出了食品控制体系包括六个要素。
二是从控制体系的监管主体来分析,例如,DeWaal,C.(2003)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指出,建立单一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会促进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带来更为理性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
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具有足够的透明性。
典型的如Adrie,J.(2005)发现,要保证链条上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使供应链有效的运行,而建立利益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操作一致;国际间交流;信任;透明性;与行政过程相分离;以结论为中心。
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失效。
Rolf,M.(2007)对欧洲未来食物链的发展远景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三种最有可能对食物链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的不确定性;行政上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1.2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有:食品安全HACCP全程监控体系、风险分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
HACCP是针对食品安全卫生的一套科学、经济、有效的管理系统。
Romano等人通过对意大利、英国、荷兰的肉类和牛奶部门试验性的研究实例,说明了执行HACCP的效果,并提供了第一手依据成本大小的次序来评估和定性地说明要由生产者来感知主要利润。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历程,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评估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运行效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揭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源头污染、添加剂滥用、假冒伪劣等。
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科普宣传等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提供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仍然存在。
从食品生产源头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问题时有发生。
同时,工业污染也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农产品受到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在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用非法添加剂、劣质原料等行为,严重损害了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健康。
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卫生管理不到位,导致食品微生物污染等问题频发。
再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虽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监管盲区。
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存在人手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同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长。
然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就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1.1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中国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如奶粉添加有毒物质、瘦肉精超标、地沟油回收等,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也造成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安。
1.2 监管体系不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不够紧密,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存在瑕疵。
同时,一些监管人员缺乏足够的执法能力和执行力,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1.3 缺乏科学技术支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撑,但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缺乏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限制了食品安全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二、中国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2.1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中国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准确划定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
2.2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中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作。
同时,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加强监管手段和方法的研发应用,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2.3 推动科技创新中国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技研究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发展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管理,推动绿色、可追溯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4 加强社会共治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的生活健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共治。
中国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同时,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和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食品安全问题的格局。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报告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一、现有食品安全问题概述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添加剂滥用:一些食品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货架期,故意滥用食品添加剂,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2.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缺陷,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食品市场乱象丛生。
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以次充好、掺假等行为屡禁不止。
3.农药残留问题: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4.食品安全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相对滞后,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
5.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缺乏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食品生产者的首要目标,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惜冒险以次充好。
2.监管机制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滞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密切,难以形成合力。
3.信息传递不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足,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传递不畅,阻碍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正确认知。
4.耕地资源减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用地被用于非农业用途,导致农业生产状况不佳,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给社会经济和民众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不信任: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使得社会对食品行业产生了不信任感,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度降低,造成消费者对市场的观望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李倩倩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重庆 40246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质量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全球的关注。
伴随着“激素门”,大米石蜡,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的发生。
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促进食品贸易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
[1]本文从食品安全的问题,因素,原因等方面介绍,寻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以促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得以改善。
关键词:食品安全;成因;对策;Overview on Chinese food safety issuesLI qianqian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Rongchang Campu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2460,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material quality level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 food safety issue has been a global concern. Along with the "hormone", rice paraffin, tonyred, malachite green and other events occu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has becom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promoting food trade and maintain the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factors, introduces the reasons, seek the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d safety. In order to promote in China's food safety problem can be improved.Key words:Food safety; cause; countermeasure;一引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由关心吃饱,吃好变成关心吃得科学,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
每年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公众优先考虑的问题,全球每年发腹泻的病例数高达15亿,由此造成300万儿童死亡,其中70%的病例归咎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
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薯条致癌等等。
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已不容乐观。
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食品数量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从数量上反映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品安全是人类基本生存权利。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要求。
[2]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部门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定和管理方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程度。
我国的食品生产和供给中还存在着食品制成品的合格率不高,食品中毒及食源性疾病没有得到控制,一些中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艺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检验手段不起,法律意识不够,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条例、标准的自觉性和力度不够,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队伍力量与所担负的工作量相比还不足,执法水平还需提高等情况。
这些问题在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导致我国目前食品不安全状况的存在。
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成因很多,从原料的生产、制造、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
3.1对非正常利润的追求。
非正常利润是通过非正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是非法利润。
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利润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生产技术比较落后。
与国外食品加工业相比,我国食品加工业自主研发投入少,科技创新严重滞后。
据统计,我国食品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5%(且包含占较大比例的外资企业),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
这是我国食品加工业在品牌上、生产技术上与外国食品加工企业相比,处于相对劣势。
二是食品行业价格竞争激烈。
我国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由于进入此行业的门槛低,是行业中企业数目多,规模小。
在由于食品产业由同质化高特点,使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以上两点原因使我国食品加工业利润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由于食品加工企业长期处于低回报的状态中,在无法通过正常生产经营提高利润的背景下,部分生产者用非法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实现非正常利润,主要表现在:一是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
如“瘦肉精”、“红心鸭蛋”、“有毒奶粉”等。
二是利用劣质原料生产食品。
比如“地沟油炸食品”、陈馅月饼等。
三是减少灭菌过程,或不设检测程序。
有些大企业利用免检制度,降低灭菌,检测环节降低成本。
这就使得原本在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产品出厂等环节中应该实时的监测手术被忽视,从而必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4]3.2食品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媒体首先曝光后,广大消费者才知情。
我们不能否认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对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食品生产的分散性,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从而出现了监管盲区使食品监管不到位。
食品监管的不到位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监管部门人员不够专业。
食品安全监管应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机构。
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为例,其员工三分之一以上为科学家,全国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各类实验室。
而我国食品监管体系总体上是一些行政机构如农业、卫生、质量检疫、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
高知识专业人员少,正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食品安全检验常常是走过场。
二是部门地方化严重。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该是国家机构,对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
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分支机构与行政区划无关。
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中农业、卫生属于地方组成部门,由于食品监管部门与大企业同属于地方政府,在维护地方税收的情况下,容易使监管不到位。
三是食品监管体系不顺,职能重复交叉导致执法效能不高。
我国现行食品监管体制是“以分段监管为主,以品种监管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产生责、权、利脱节,多家食品监管部门由于责权难以明辨,又有部门利益,一方面难免出现重复和交叉监管;另一方面因工作“扯皮”而发生行政行为错位甚至缺席,造成“大家都在管,大家都难管”的局面,从而导致食品监管出现空白点,影响了食品安全执法的整体效率。
[5]3.3 媒体误导草木皆兵有些事件发生以后,一些媒体不经调查片面报道,由此引发的轩然大波,闹得人心惶惶,最后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权威数据来消除,不良影响是国家间的贸易受到巨大冲击。
例如:“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
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
[6]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4.1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由于食品企业是有限理性的,具有经济人思维,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在进行食品的供给时,拥有较大的信息成本优势,如果对违法后果的预期成本低于违法利益,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不惜损人利己,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食品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行业违法,违规问题不同于其他行业,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不法者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
4.2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综合体制一是建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委员会,成员由农业、卫生、质量监督、检疫、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组成,全面负责指导、协调、调度各具体部门的工作;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各级食品监管部门的分段管理,明确责任;在实际操作上实行各部门的集中执法、联合办公等机制。
二是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总负责的要求,健全并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增强食品监管部门的责任心。
三是建立统筹协作的技术监测系统。
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设备,实施食品质量抽检工作计划、项目安排、部门分工、采样方法和结果分析、资料汇总、信息发布相统一。
[7]4.3 引导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加强舆论引导,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专版专栏,介绍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诚信企业和食品放心的企业,准确曝光食品违法案例,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和食品检测信息。
设立食品安全专业网页,介绍食品放心工作的进展动态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对食品安全问题实行网上举报。
通过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监督环境,使食品放心工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4 加强新闻自律,正确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食品安全事关众生,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客观事实、透明公开、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媒体在此问题上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正常的评估风险的尺度,再传达警示性信息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的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
[8]五结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关乎生命,安全重于泰山”。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从根本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杜绝违法乱纪现象,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打击投机倒把的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杜绝拜金主义,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还人民百姓一个真真正正的食品安全环境,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刘为军,潘家荣,丁文峰.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42.侯俞.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J].食品研究与开发[J].2008.13.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J].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2002.24.杨欢进,牛建青.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9.55.李长健,张译.“社会性监管模式:中国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广西人民学报,2006年第五期6.张新联.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食品科学,2005.47.林闽钢,许金梁.中国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十期8.陈君石.国外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法制,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