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合集下载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

这些资源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同时也是地理实践力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地理实践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能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资源的自然方面乡土资源的自然方面包括自然地貌、气候、水资源、土壤资源以及野生动物和植物等。

这些资源对于乡村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乡村旅游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它所依托的是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资源。

对于这方面的资源,地理实践的关键是如何保护和利用它们。

在保护方面,应该采取科学且可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采和污染等。

在利用方面,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价值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乡土资源的人文方面则包括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特色食品等。

这些资源是乡村文化的瑰宝和珍贵遗产。

对于这方面的资源,地理实践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和发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挖掘方面,应该注重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固有价值,以实现文化的自我展示和推广。

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注重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整体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

乡土资源的社会方面包括人口、劳动力、社会组织和乡村建设等。

这些资源是乡村社区的基础和动力,对于推动乡村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方面的资源,地理实践的关键是如何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合理配置方面,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手段,全面提高乡村社区的人口和劳动力素质。

在优化利用方面,需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增强乡村社区的组织和凝聚力,加快乡村建设和政策落地。

综上所述,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对于乡村社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全面重视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格局。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摘要】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设计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法等内容,分析了地理实践活动对高中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加强高中生地理实践教育的建议,为未来地理教育提供参考。

通过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促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实地考察、调研、培养方法、影响、教育建议。

1. 引言1.1 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乡土地理资源是指特定地区所拥有的土地、水资源、人文环境等资源。

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也是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对象。

通过对乡土地理资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地理学习中,更体现在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上。

通过深入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在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通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理论与实际生活和实地调研结合起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参与实地考察和调研,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理学科不仅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更是一门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

在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认识乡土地理资源乡土地理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文地理要素,如历史、人文风貌、民俗风情等。

乡土地理资源是高中生地理实践的重要依托和材料基础。

通过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识,能引导学生走到自然之中,感受自然之美,感受自然的力量。

二、实地考察与调查实地考察与调查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

在乡土地理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实地进行考察与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与调查,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环境,了解地理要素的实际情况,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山区、湖泊、河流、田野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村庄、农田、工业园区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人口分布、经济活动、文化特色等人文地理要素的情况。

三、地理实践活动在乡土地理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文化节日、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感受地理环境的变迁。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在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

可以教授学生地图阅读、制图技能,让学生学会通过地图找到实地位置,理解地图上的地理元素;可以教授学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让学生学会通过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展示;可以教授学生遥感技术,让学生学会通过卫星影像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译。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学课程资源第5期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设与地理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乡土课程资源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也随之升高。

为了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师应重视这项工作,以生活为基础,以地理学科体系为支架,充分挖掘身边的地理事物,使乡土资源与地理知识交相呼应,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当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成果甚少,效果欠佳,所以教师更应该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探析。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可以将其总结为一个区域在长久的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自然财富与社会财富。

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的一切。

由此得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指乡土课程资源中对地理课程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内容。

二、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基础课程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乡土课程就成为地理学科新的探究方向。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展现出区域的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弥补基础课程过于普通的缺点,同时能够达到展示地方独特风采和实现个性教育的目的。

地理教师应当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地理教材的建设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使用的地理教材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

各种版本教材中所设的自学窗、案例分析、自主活动仅能体现特定地区的特点,对于全国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相对困难。

地理乡土教材是地理教学中很重要的工具,既有助于增加地理教材的版本,使全国地理教师在教学时有更多的借鉴资源,又有助于地理教材适应本区域的教学,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

各地区可依照自身情况,或编写整本地理乡土教材,或以现存某种版本的地理教材为主体,对其中的活动、案例进行修改,使其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教材。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教材支撑,乡土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资源开发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加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乡土地理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是指那些与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等紧密相关的地理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以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人文地理等形式存在,还包括方言、民俗、传说、历史遗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深入地理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挖掘和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资源。

同时,还需要广泛借鉴相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研究成果,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二、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是指将开发出来的地理资源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故事讲解等。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地,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特点,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在实验观察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和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在故事讲解中,教师可以根据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讲述有关的历史事件、传说和民俗,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土地理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和地域认同感。

在乡土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其次,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基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子课题组长乐第一中学地理组一、课题的产生㈠课题产生的背景1.新课改“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学习的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要求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

2.本校是课程改革实验校。

要求每位教师以研究来带动教育改革。

为了把握学生学习地理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的改进地理教学,本课题研究前设计一次专题学生问卷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以定量的方式获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了解当前我们的地理教育以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育的现状,以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和从中得到启发,尤其是对于在当前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改进地理教育的思考。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高一年4个班学生作为调查的样本。

学生基本状况如下:4个班共有学生221人,学生地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0份,男女学生基本各一半,所有问卷都是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基本上是健康的。

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 重视思维的激活与训练练;强调情感激发;重视人格构建、方法适宜等。

以便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某种高尚的地理学习动机,使这些内在的动机与个人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自动性,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地理教学效果。

同时调查显示,此前有71%的学生没有听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说法,有85%的学生没有上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读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书籍的只有25%,有7 6%的学生渴望了解家乡的地理概况,对于增设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赞同的则有68%。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三、研究问题和假设
本研究旨在解决如何开发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 源这一问题。我们假设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 识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收集与高 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研究现状。其次,通过 实地调查,掌握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最后,运用实验研究,对比分 析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存 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计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二是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缺 乏有效整合;三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一是细化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 性的教学方案;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提高实践效果;三 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优化后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学生在 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比分析显示,优化后的 课程资源开发在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六、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 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的选取可能存在偏差,实验时间较 短可能影响结
果的稳定性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长期追踪实验 效果,从而得出更为可靠的研究结论。
此外,本研究主要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有益 的借鉴。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地理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探讨。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的一门学科。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首先需要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地理资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资源,比如地形、气候、植被、农田、村落、文化遗产等,使其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还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采集地理数据、制作地理实景模型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通过地理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深入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的价值,充分展示地方的魅力和特色,提升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中,应该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首先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梳理,将各种地理资源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中,形成系统完整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

还要注重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提升,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还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乡土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创新中,应该注重地方特色的发掘和利用。

地理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该充分反映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地理教育的亮点和特色。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乡土地理资源的独特性乡土地理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内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合体。

这些资源不仅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在乡土地理资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壮丽。

山川河流、植被动植物、气候变化……这些都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形成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乡土地理资源还包含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例如乡村田园风光、古老民俗习惯、传统手工艺技等等,都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宝贵素材。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1.实地考察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气候环境、植被动植物等,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地考察还可以激发我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升我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我们可以建立起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2.调研实践在乡土地理资源中,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调查当地的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状况、乡村发展问题等,从而了解地理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拓展我们的地理视野。

3.参与社会实践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还可以促进我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参与当地乡村的文化活动、生态环保活动、社区建设活动等,从而感受到地理资源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加深对地理资源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从而培养我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乡土地理资源是我们学习和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宝贵财富。

通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我们可以实现从课本到实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提升我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乡土地理资源是指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地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在中国乡村地区,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为地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土地理资源丰富多样,如山川地貌、农林牧渔资源、文化习俗等,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观实践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本文主要从地理实践的重要性、乡土地理资源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作用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实践的重要性地理实践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在教室中学到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地理实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丰富的地理资源为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乡村地区,丰富的地理资源为地理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山区的地貌特征、乡村的人文风情、农田的耕作方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2. 强化地理实践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地理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乡村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参与田野调查,进行地理勘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 结合地理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

在乡土地理资源丰富的地区,学校可以结合地理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山地考察、田野勘测、地图制作、田间作业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文档资料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文档资料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前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校师与生所处的某一具体区域内的科技人文、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反映人们文化心理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文化习俗、物种生态、人物风情、地理、历史、社会科技与生活生产经验等所有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因素[1]。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程都在使用国家制定的教材,在地理课程的教学中严重缺少对区域性教材的开发应用,并且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区域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教材版本,这就是地理教育的弊端所在。

我国地域辽阔,且各个区域的教育发展程度、社会条件及自然条件等均不相同,无法适应按照一个标准进行统一教育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案例、材料、手段及条件,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开发了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意识,这都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代替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是通过挖掘大家所熟悉的现象及事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这些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提高地理教学的关注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对地理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很好的宣传了地理教学,使其得到社会各界、家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领导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让人们对当地的人文、自然有更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地理学的规律、原理,可以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提高地理学科与地理教师的地位。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渴望认识世界、力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意识倾向,此倾向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它不仅是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2]。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甘肃省漳县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甘肃省漳县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甘肃省漳县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文|史文慧1,石彦2,李维国3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养离不开对乡土资源的挖掘运用。

乡土地理资源包括已经存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人为改造的社会经济资源。

本文涉及的乡土地理资源主要指存在于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资源,并且能够为地理教学所服务的资源,其主要包括甘肃遮阳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地理实践力的定义为“指人们在野外考查、观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学科能力”。

依据这个概念可知:地理实践力与地理实践的能力从含义上相差较大。

地理实践力的范畴更为宽泛,指学生基于已有地理知识储备,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策划、加工、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以及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求真务实、敢于探索、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坚定品质。

挖掘和探究乡土地理资源对落实地理实践力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此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天气、交通、路线规划等影响,可能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故而具备优秀地理实践力的学生在挖掘乡土资源时可以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

敢于探究、吃苦耐劳、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在研学团队中可以抵御一切未知因素。

而野外研学探究完毕,对所采集数据的处理加工以及对信息的整合需要学生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野外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成因,锤炼热爱生活、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怀,同时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这一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地理人格的培养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甘肃省漳县遮阳山景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与归纳(一)遮阳山概况遮阳山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基地、国家攀岩基地主要景区之一而享誉全国。

景区主要包括西溪、东溪和夷门山三个景区。

《2024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地域性。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实施策略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源和教学活动。

这些资源具有地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1. 提高学生兴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调查、分析等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涉及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4. 促进地理知识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1. 整合乡土地理资源:教师需要整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源,形成乡土地理教学材料。

2. 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实践技能。

3. 结合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4.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乡土地理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缺乏相关资源。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家育人方式的转变,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如何开发和利用好乡土地理资源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提升教师地理实践力,用教师的实践精神感染学生,其次巧用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最后引导并指导学生课外调查和考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学生;地理实践力地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既是落实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国家育人的需要,提升课堂效率的需要。

但是现实的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安全的片面解读和量化升学指标的压力下,对培养学生课外地理实践力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

地理实践力是……开发利用好乡土地理资源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中和身边的地理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分析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联系,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强化地理知识的运用,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一、转变观念强化教师实践意识学校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安全第一为前提,很多教师片面认为只有学生在校园内就是安全的。

让老师不敢也不愿给学生带到野外探究。

同时学校领导看重的是中考高考的绝对数字,认为野外探究会耽误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会让学生思想放松,难以收心等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式和认知缺陷,地理实践力不仅仅是野外的调查和考察,同时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存在很多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关键在教师,提升教师地理实践力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地理实践力不仅仅是野外的调查、考察、研学探究活动,而是贯穿我们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课堂地理模拟实验,校园观测都是很好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途径。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以“农业区位选择”为例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以“农业区位选择”为例

表1 “农业区位选择”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
培养目标
目标分解
通过分析中山市神湾镇菠萝种植和沙溪镇城郊农业类
型的变迁,初步明确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 人地
农业活动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律,尊重自然环境的 协调观
客观规律。同时,人类通过技术手段改造不利的自然
因素,以达到人地和谐发展。
综合分析影响农业发展与变化的各个要素,并且通过 综合思维
区域差异有所认知。人地协调观方面,具备一定环保意 识,能够分析和认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心理特点: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表现欲比 较强烈,思维活跃,通过地理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印象深刻,能把相应的地理原理运用于具体案例中并且 通过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中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本课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目标设置如表1所示: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实践力;农业区位因素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课标解读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 因素”[1],这里面包含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 不仅记住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还能结合案例,找 出案例中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二是能结合案例,分析 农业区位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是能结合案例分 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并且能评价 区域农业发展的前景或现状。
三、教学过程
1. 前期准备 教师提前两周布置学生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并 且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前调查活动任 务,调查任务的内容如下: ⑴ 小组一:中山市神湾镇菠萝种植业的调查 ①实地走访神湾菠萝园,采访果农,了解菠萝的 生长习性和神湾镇菠萝种植地丫髻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②访问果农和政府相关人员,了解神湾菠萝的宣 传、销售、运输保存、种植技术等。 ③网络资料搜集和查询。 ④学案预习,掌握农业的区位知识。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 制作课件和视频。 ⑵ 小组二:中山市沙溪镇近40年农业类型变迁的 调查 ①寻找身边祖辈级的资历深的老农人进行深入的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拓”与融合,通过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地理知识不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促进学生从乡土地理中多角度、多层次对课程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了解和掌握,促发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态度的“迸发”,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与记忆,促进学生地理专业水平的全面“攀升”,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发育”和发展。

对此,本文将围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祖国文化,促进学生文化涵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课程。

同时,高中地理课程包含着宇宙、海陆空、自然景观、地域文化等多种类型的知识,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教师要重视地理课程的教学,挖掘多样、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在乡土地理的“启蒙”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地域的良好学科“习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齐步发展。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一)以乡土地理创设知识情境乡土地理教学是落实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更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成长”与日益成熟,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打破“古老”的教学形式,开创更多样、丰富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积极的作用,在教育体系的变革历程中,信息技术更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结构”。

教师要改革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单一的传播方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地理知识更加生动、灵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主题课件,以乡土地理资源为知识“背景”,将乡土自然环境的不同面貌运用到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件,更加真实、清晰的观察到乡土地理自然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憧憬、兴致与好奇心。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新课改的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提出是本轮地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亮点,因此,高度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必将对促进地理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
1.2研究意义
一、培养家国情怀乡土地理教学目的是“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 21 世纪培养合格公民,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更易让学生在认知周围社区、地方、国家的地理特征基础上,树立国家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对此,我国的教育部门针对初中地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2001年、2003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不同的内容纲要,在这一系列文件纲要中均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中提出:“要丰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就要充分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全日制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颁布)中也有所体现:“要合理的开发利用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界就要不断加强沟通与联系,寻求多各方面的合作”,并且在这一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只有构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教育出发点才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这样也才能反映地理这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 》(2010年颁布)中也要求:“学校必须开展拓展性和实践性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从多方面来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课堂教育是实施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课程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实施的好坏或者课程实施的质量是衡量学校甚至衡量教育部门教育实力的核心。课程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担任重要的角色。特别在当今社会中,不论是科技、经济还是知识都在飞速的发展,而世界各国的竞争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为此世界各国针对教育问题掀起了改革的狂潮,以期提高自己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之下,也倡导和实施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被视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旅行设计——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旅行设计——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旅行设计——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136000)叶夏玲[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文章基于旅游业发展与地理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乡土研学旅行资源,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设计乡土研学旅行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乡土;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苏家山[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34-0085-032016年11月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1]。

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教育的新形式,很好地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

地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实践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

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与实践活动课程,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一、乡土研学旅行的设计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与家长最关心与在意的问题。

许多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因此,研学旅行的开展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保障师生安全的行前准备。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

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力中的探讨乡土资源是指以自然环境及其物质、能量和生命为基础的,形成于特定乡土文化环境中的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在地理实践中,乡土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的本质、乡土资源分类及乡土资源的地理实践力三个方面来探讨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中的作用。

首先,乡土资源的本质是地理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

资源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活动所依存的物质基础。

乡土资源是指在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类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这些资源包括土地、水源、动植物等,它们构成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但是,任何资源的本质都是人的需要和利用,因此乡土资源的本质也是为人类服务的。

在地理实践中,人类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乡土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人文资源则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地理实践中各有作用。

自然资源往往是乡土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资源,它们包括了人类所需的各种能源和原材料。

比如说,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则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材料基础。

人文资源则包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习俗等,它们不仅是当地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表现,更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资源。

在地理实践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推动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最后,乡土资源的地理实践力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乡土资源在地理实践中最具实际意义的方面之一,因为乡土资源纵向和横向上的利用与开发,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作者:李俊材,李小倩,苟明忠,陈秋艳,罗培
来源:《教师·中》2018年第05期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并提倡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爱国情怀。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载体。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文章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以培养地理实践力为目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乡土课程资源;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地质公园次生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14ZA0129);西华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团队(CXTD2016-4);国土资源厅级项目“基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实证研究”(KJ-2017-8)。

作者简介:李俊材(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一、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过渡区,系乌蒙山山脉北端,因地表怪石嶙峋,地下洞壑连襟,故有“石海洞乡”之誉,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久远、最全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公园的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6.5℃~18.3℃,年日照时数1043.0小时;年降水量1199.2mm,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园区内有地上河5条,地下水子系统2条,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自园区中部仙峰山向南北两侧倾斜;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发育了数量庞大的石林、漏斗群、溶洞等。

二、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笔者对园区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考察,根据公园的基本情况,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具代表性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见下表)。

地质公园既可为四川省兴文县乃至宜宾市周边的学校提供大量乡土课程素材,又可作为周边学校天然的校外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生地理夏令营、春秋游和地理实践活动,如游览自然和人文景观、地质科普活动、生物多样性专题活动等,为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服务。

三、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建议
1. 政府要转变观念,统筹规划,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1)政府统筹规划,从制度层面给予适当支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增强乡土地理资源开发能力,改革考核制度,增加奖励机制,提高乡土地理在考试中的分值比重。

(2)政府加快利用地质公园乡土课程资源推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包括图书馆、地质博物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建设。

(3)政府加紧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邀请专家学者实地开展科研考察,发掘公园的教育科普价值。

(4)政府组织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为四川省兴文县周边中小学和高校提供课外实践学习平台,发挥地质公园的教育作用。

(5)政府加大对乡土课程资源投入,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建设四川省兴文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站。

2. 学校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逐步开发地区特色乡土课程资源
四川省兴文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暂不具备大力开发的条件,该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如园区内的褶皱山、岩溶地貌、僰苗文化、红色文化等就是极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课程资源。

(1)学校应以地质公园为依托,与其加强合作,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和课外实践活动。

(2)学校改革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将乡土地理教学纳入评价考核体系。

(3)教研室应成立资源开发小组,组织师生收集乡土案例,编写乡土地理教案和教材。

(4)学校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为师生开展讲座,组织地理教师开展假期培训学习活动。

3. 教师要勇于探索,寓教于乐,通过乡土教学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
乡土地理教学以大自然为教科书,要求教师要发掘能反映出实际社会问题、提供较多知识增长点的素材和案例作为课程资源,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1)教师要勇于探索,积极参与乡土教学实践研讨和培训活动,挖掘当地乡土素材,增强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意识和技能。

(2)教师要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组织学生参加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如绘制地图、制作地理模具、模拟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课本知识。

(3)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或社会调查来考察和分析各类地理问题。

4. 学生参与,投身实践,推动乡土地理实践课程活动形式多样化
乡土课程有明显实践性特点,分为课内和课外实践活动,建议如下:
(1)学生在深化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要注意联系实际,观察周边乡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积极参与乡土地理课内实践,如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绘制图件、社会角色扮演和演讲辩论等。

(2)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走出课堂,利用地质公园天然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课外实践活动,如参与野外考察与观察、社会调查、地理科普、地理夏令营等,善用课本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参考文献:
[1]陈祝清.开发地方性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以《镛城旅游》中探究性活动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9):69-70.
[2]张文杰.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地理必修三教学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3]税伟,张斌,戴林冲,等.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分析与创新对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