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化时代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2a0da7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9.png)
信息化时代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摘要: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门强力推行课程改革,其目的是希望可以培育出更多的优质人才,为民族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则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对教学质量做出全面的提升。
此时,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得以发挥,并在历史教学改革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本文将以信息化时代为视角,阐述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并指出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教育信息化助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提升历史教学品质。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历史;策略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发现,在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需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具体而言,需要使得学生具备明确的唯物史观,清楚一切历史事件的根源都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有客观的规律。
若想达成上述目标,只依靠教材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对历史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和扩充,而信息技术自然成为最有力的辅助手段。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学科由于具有人文性与艺术性,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充分彰显出历史学科的魅力与特征,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历史故事与传统文化,从而对其精神、思想、心灵进行熏陶与浸染,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得到升华。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于此时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若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好奇心与探究欲,那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会远胜过于教师的监督与嘱托。
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生动、便捷、灵活、覆盖面强,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材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兴趣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唯有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心,才能够使其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当中。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d8e2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3.png)
2021年03月(总第403期)No.03,2021Serial No.403文理导航■文科指导/历史Liberal Arts Guidance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研究郑彩君(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了,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寻找新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们的课堂需求。
随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五个部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但是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他们更多的是想追求学生分数的提高。
因此,为了能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等应用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可以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数字信息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善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求高中历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相比枯燥、单调的白纸黑字的历史课本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的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活动中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399a8ff4856a561252d36fdf.png)
2017/012017/03SANWENBAIJIA Ң教学研究ҢSANWENBAIJIA电教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力度㊂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㊁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必须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㊂把电教多媒体引入课堂,可以是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㊂因此充分运用电教多媒体,实现中心历史课的最优化㊂总结自己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做法,它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㊂一、巧妙运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或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性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㊂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㊂因为鲜明㊁形象㊁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㊁投影㊁录像㊁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㊂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历史知识利用图㊁文㊁声㊁像等多媒体播放功能,快捷㊁明了㊁高效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知识信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发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㊂例如:南京大屠杀,这框内容以铁的事实㊁大量数据,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南京人民的屠杀㊂揭露了六十年前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㊂学生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影片‘南京大屠杀“中 草鞋峡大屠杀 的片段截取出来组合到课件中,导课时放给学生看,凝重的背景音乐,再配上这样的画面:随着一阵阵枪响,人们纷纷倒下㊂镜头定格,有的双眼圆睁,有的血肉模糊,死人堆里还有人挣扎 惨不忍睹的场面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更激起了他们对日寇罪行的愤恨㊂很快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教学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㊂因此,把电教多媒体引入到历史课教学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深化㊂二、运用电教多媒体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电教多媒体来复现历史,生动形象,感染力强㊂学生易懂好记,这就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㊂同时,运用投影,能把预先准备好的板书提纲㊁图表,重复反射到屏幕上,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楚,鲜明生动,从而节省了许多板书时间㊂另外,还可多次重复某些部分的录相㊁影片㊁幻灯片㊁录音,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㊁难点,这些都能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㊂再者,制出的幻灯片㊁电视片㊁录音磁带等,可以多次反复使用㊂教学人员制作时虽需要花去一些时间,但随着使用的次数多,时间长,实际上省了教师的许多时间㊂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时间的价值倍增,电化教学的这一优点,更能显示其重要性㊂同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复现大量历史事物和现象,特别是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难于表现的历史现象㊂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甲午海战,汀泗桥战斗等战争的场面和过程,谭嗣同狱中题诗和就义前奋笔疾书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的悲壮场面,秦陵兵马俑,崇圣寺三塔,库斯科的太阳庙等名胜古迹,斯大林格勒㊁遵义等地的革命遗址,古今中外的自然地址环境和风土人情,古代疆域的变迁等㊂这些内容,正好有利于补充教材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和开拓学生视野㊂三、电教多媒体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平台学习历史对思想品德的培养,有重要作用㊂历史学科内容浩繁,每一段历史都涉及到一些生动㊁感人的事例㊁掌故,我们可以提取出来,精心选择作为好的素材,设计成课件,为我所用㊂执教‘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设计了电脑动画 卧薪尝胆 ㊂在观看这部动画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从勾践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勾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㊂历史材料上能够给予学生启发的事例举不胜举㊂像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这类人物及其事迹通过音频㊁动画展示给学生们,比起空洞地说故事,讲道理行着更强的感染力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㊂电教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㊂注意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转化,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㊂参考文献:[1]王文静,浅谈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J].学苑教育,2015(6):83-83.[2]秦贺男,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旬刊,2012(3):42-4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邓薇江西省万载县万载中学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如今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应用电教手段已成为时势所趋㊂电教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㊁陶冶学生情操的平台,利用这一个平台我们不仅能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这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质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品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都会发挥出独特的效果㊂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实效与质量231。
信息时代初中历史老师的课堂教学
![信息时代初中历史老师的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540fd47f1922791688e858.png)
面对 网络及各 种媒体 如潮水般 的信息 .帮助 学生理 清 各 种信 息 , 让学 生学会 辨别 真伪 , 辨 别善 恶美 丑 , 明辨是 非 笔者认为也是 我们 中学 历史老 师课堂教 学的另一 个重要 任 务 。随着经济 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 , 人们 的思想本该更 加进
件与现实相结合 。 以史 为鉴突 出当代人物 的使 命和责任是信
息时代历史老师从事课堂教学应该首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同
时这也符合 素质 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 素质 、能力培养 、 个 性发展 、 身体健康 和心 理健 康教育的要求 。比如当我们 在讲 抗 日战争 时可以把我们 先辈 的抗 日活 动和前段 时间发 生的 制止 日货活 动相结合 . 让学 生们 自己去思考什 么样 的爱国行
确 的人生观 、 世界 观和价值 观 。 培养学生 养成 良好 的思 想道 德 品质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 长的重要时期 ,不 仅是学知识 、 学
话可能会 降低学生学 习的积 极性 以及他们 的求知欲望 , 从而 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 为一 个优 秀的历史教育工作者
理所 当然应 当高度关注 中学 历史教学质量 , 这是让 中学生接 受 良好历史教育的起 点 提高中学历史 教学质量 的关键之一 是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 自觉性 .提 高他们 的求知欲 , 提 高和增 强课 堂教学 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 如何将历史人物和事
步 可看看如今 的社 会潮流都 向着拜金 主义方向发展 , 本该
这些人 物的思想和活动 中的教育因素 。每位历史 人物都生活
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 . 他们的所作所为 给历 史以或大或小 的 作用 与影 响。老师们在讲这些人物 的时不仅要把他们放在其 特定 的历史 条件下去考察 。 对 他们作 出正 确的评价 , 而且还 要将 他们 的事迹和现实结合 起来 . 以史为鉴 . 教育学 生如何 学会反思 . 吸取历史 的经验救训 。 以便更好 地把握 自己 , 走正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187cf981d0d233d4b14e69f4.png)
行 )》 中提 出: “ 大力推进信 息技 1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信 息技
术在 教 学 过 程 中 的普 遍 应 用 ,促 进
术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信 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的整合 ,逐步 11历史 教师 对 中学 历史教 学 与信 息 学的思考力度不够 . 实 现 教 学 内容 的呈 现 方 式 、 学 生 的 技术 的整 合 的 内涵 认识 特别 肤浅 以教 学课 件为主 的教 学资源越 学 习方 式 、教 师 的教 学方 式和 师 生 他 们认为只要把计 算机应用 到 来 越 开 放 ,教 师往 往 直接 运 用 从 网 互动方式 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 息技 教 学 中就 可 以 了 ,认 为 所 谓 的整 合 络上下载 的资源 ,从而忽视 了资源 术 的 优 势 ,为 学 生 的 学 习和 发 展 提 就是做个PT P 课件或者只是 片面追求 的真 实性 和可 用性 。 供 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 的学 多媒 体 效果 。 15教 师对 于 信息 技术 的教 学模 式 的 .
以通过 市场购 买、网络下载和 师生开发获得。 源,教师也可 自己开发这些资源。
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2 世纪,教育环境 的信 息化 ,这是 一个 1
除 了努力搜集 、整理和利 用因特 网上 的现有资 23师生 共 同学 习。提高 信息 化能 力 .
2 创 新 信 息化 学 习方 式 。如果 说 信 息化 学 ) 不可逆转 的趋势,虚拟 学习对传统教学的颠覆 习的支持环境是路 ,信息化学习资源是货 ,那 已经 初 现 端倪 , 一个 教 育 跨 越 式 正 在进 行 中。 么信 息 化 学 习方 式就 是 车 ,不 同 的货 需 要 不 同 教 师 必 须 重 视 迅 速 提 高 学 生 的 信 息 化 能 力 , 的车 来 装 。这 种 学 习方 式 有 别 于传 统 教 学。 学 从 而 以此 作 为 渗透 整 个 素质 教 育 的重 要 因素 之 生学 习依 靠 的 不仅 仅 是 教 师 和教 材 ,还 可 以利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1f0f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8.png)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历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整理与共享随着大量历史文献、图片、录音和视频等资源的数字化整理与共享,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和下载相关历史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到的历史图片,通过电子白板或PPT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云盘或在线教育平台,共享教案、教学视频等资源,方便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授课。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生动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将历史事件还原或模拟出来,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比如,在教授二战历史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展示各个战场的位置,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战争的激烈场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虚拟实境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三、开展网络互动学习活动网络互动学习活动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区、网络社区或电子期刊等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和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后发布一些历史问题供学生进行在线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在线互动游戏,通过竞赛和合作的形式,在增加学生趣味性的同时,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发布历史学习材料、作业和学习任务,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教育应用程序的学习,如历史知识的闯关游戏、学习卡片等,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信息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
![信息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95249fdaef5ef7ba0d3c77.png)
信息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一)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
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
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
新课标下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思考论文
![新课标下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0eba8e71fe910ef12df876.png)
新课标下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摘要】信息化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使历史教学方式产生全新的变革。
如何使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专题课标三维目标的实现,我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联系,注意事项四个方面思考的。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应用新课标中学历史课程的专题结构,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保障,也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极大地空间。
在教育变革的新时代,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在新课标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则是一个新课题。
经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这几方面的思考:一、新课标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能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标志新课标下教育改革,是教育理念的改变,是以实现“情感思想与价值”,“学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的改革。
由此,教学过程由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这是在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因此,不能把新课标下的教学创新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课标中学历史专题教学实施以来,教育者依据新课标中学历史专题课标的不同结构内容,探索出问题探讨法,情景模拟法,专题研讨法,辩论法等全新的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探究学习,而每一教学方法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不具备教学过程的内在功能的,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多媒体技术作为载体,能展现历史资料,为教学开辟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但不是特定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创新中,我们应清晰地认识这一点。
否则,教学创新就会偏离方向。
二、新课标中学历史专题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有利于诠释专题目标,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有益于学生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资料及课件展示提供了快捷的手段。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5d08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5.png)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黄土梁子初级中学《有关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整合旳探究》开题汇报一、课题提出旳背景和意义目前旳中学生面对旳是一种飞速发展旳信息时代,大量旳信息通过多种传播媒体进入校园,它不仅会变化人们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也会变化人们旳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这种状况下,时代旳社会向我们提出了一种亟需处理旳问题,即怎样提高学生旳信息处理能力,深入完善素质教育。
在课程旳实行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旳意识和能力,已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旳重点。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旳普遍应用,增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旳整合,逐渐实现教学内容旳展现方式、学生旳学习方式、教师旳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旳变革,充足发挥信息技术旳优势,为学生旳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旳教育环境和有力旳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历史学科之中去,以历史学科旳学习过程为载体,到达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旳目旳。
1、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旳整合是知识经济时代旳规定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伴随知识经济时代旳到来,信息社会旳文明使知识旳发明存储,学习和运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乃至主线性旳变化,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关键旳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旳作用。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尤其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旳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旳新起点,是改革老式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旳重要途径。
对它旳研究与实行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发明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步也可以全面增进素质教育旳实行。
因此,面对初中课程改革,怎样实行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旳整合成为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一种现实而重要旳课题。
2、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旳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旳爱好。
对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的几点认知
![对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的几点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f93f2a29482fb4daa58d4b6a.png)
阿络 教 学 .必 须 提 供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学 习小 组进 行西 作学 机会,让他们在同上探索新的想法 .模仿
习 .有 利 于促 进学 生 高 专 家 在 体 验 中 如何 分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膊 , 级 认 知 能 力 的 发展 ,有 问 题 的 设 计 .要 从 学生 的实 际 水 平 出 发 ,
协作通过共同的研究项 耳来实现 .这需要 整合 。
3网络 课 堂 中呈 现 给学 生 的教 学 信息
2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展示历史事件的 进行 紧密的合作 或分工才 有可能解 决问 间接或 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 质,提高 题 。
课堂 时 效 。 利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在 开 放 的 渠 道 中增 量 .在 教 字 .扩 展 为 声 、像 、 文 并 茂 . i 维动 画等
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 教育手段和理念来 提高自己,充实 自己 ,
的 状 态 ,而 使 学生 处 于 只 有 这 样 , 才 能 真 正 发挥 历 史 教 师 在 网 络
积 极 主 动 的 地 位 . 因此 教学中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 网络在历
、
中学 历 史信 息
能 有 效 地 激 发 学 生 的学 史 教 学中 的作 用 。 习 兴 趣 和创 造 性 。
发 或 提 示 。 这 种 学 习 模 的 语 言 交 流 。 而 要 充 当好 这 些 重 要 角 色 .
课中引入信息化教学 ,
具有 很 多 优势 .但 也需 要 正 视 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一
式 彻 底 改 变 了 传统 教 学 必 须 要 求 我 们 历 史 老 师不 断 的 用 现 代 化 的
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0e79f5a8114431b90dd8f7.png)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王迎利学科:中学历史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
把电脑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信息化教学。
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飞速发展、积极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3baa680b1c59eef8c7b427.png)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两着的整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具有如下特点: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充实了教学内容。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f97b516bec0975f565e285.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题报告作者:袁玉娟来源:《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20年第06期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是历史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途径,是初中历史课堂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B-0065-02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强调,“教育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指信息技术、资源方法等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改变知识呈现、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发展。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史料丰富,图文并茂,容量大,问题探究、知识拓展、课后活动多,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教学,创造图文音像仿真的教学情景,能够再现历史过程,活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历史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是学校课堂建设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93年,美国率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强调加强信息教学技能培训,2007年开始推广“翻转课堂”。
英国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共享,据统计,2000年,有65%的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我国1986年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与国际互联网接轨。
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丰富资源。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应用更广泛,融合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建设成为现实。
深度融合教学成为各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热点问题。
趋利避害利用信息化推进历史教学
![趋利避害利用信息化推进历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a881aa879563c1ec5da71d3.png)
教学篇•教育技术_____趋利避窖利用信息化推进坊史教学孙永垣(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三中学,山西晋中)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凭借自身独特的教学优势,已经成为课堂上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在改善传统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多方面意义重大。
然而,信息技术也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要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整合,科学利用,更好地服务课堂。
简单分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解决策略,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现状;对策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都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这样的方式虽然师生之间的联系频繁,有利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方法,但是相比较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方式来说,单调、被动、一味的灌输,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的引入,不仅拓展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对信息化的应用艺术和能力,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1.信息化课件制作注重形式,忽略内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来说,信息化课件更加直观、生动、丰富是其优点,但是实践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注意力放在如何让课件美观、生动、形象,而忽略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这些“装饰性”的存在对教学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缤纷的颜色、活泼的动画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其片面的存在就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关注点会从教学内容转移到这些“形式”上,喧宾夺主,导致课堂上学生虽活跃、积极,但是学习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没能将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更不要说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2.信息化教学途径滥用,影响学习兴趣信息化教育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是当多媒体进入教室之后,它就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往常教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多媒体的“主秀场”,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好像例行公事一样,节节课都要用,不然这节课好似就不那么完整了。
中学历史教研目标及措施(3篇)
![中学历史教研目标及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eb68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9.png)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中学历史教研的目标和措施进行探讨。
二、中学历史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教师对历史学科理论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对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学生历史素养(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促进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学科教学。
(2)挖掘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丰富教学内容。
(3)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推动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1)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动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历史教学模式。
(2)加强历史教育评价研究,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3)推动历史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历史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中学历史教研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与培养(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历史学科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3)选拔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示范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优化历史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2)开发与利用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doc
![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9e257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b.png)
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初中历史初中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信息化教案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篇一: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信息化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彻底的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两着的整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历史多媒体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新技术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心的教育亦受到了高科技和人口激增的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一)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浅析中学历史教育的信息化
![浅析中学历史教育的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c34fed80a0116c175f0e48a7.png)
5 5 3 6 0 0 贵 州省 水城县 阿戛镇 苏 田小学
《 数学课程 标准》 的实施为传统 的数学教学注 入 了活力 ,使 我们的教学 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但我们 不难发现 ,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 同, 致使各种 “ 推 陈出新”的数学课堂令人眩 目。当我们 静下心来反思这些课时 ,似乎少 了几分 “ 数学味”,有 的都不姓 “ 数 ”了 数 学课堂应该姓 “ 数”,如何把数学课上 出“ 数学味”来,结合我的实践教学,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生活味”与 “ 数学味”要辩证统一 《 数学课程 标准 》强 调数学课程应 当 “ 从学 生已有 的生活 经验 出发 ,让 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 问题抽象成数 学模 型并且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求 数学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 对 数学产生亲切感,能初步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 ,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 中的魅 力。这 一理念带来了数学教学的 “ 生活化 ”。具 有 “ 生活味 ”的数学教学不仅提高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且也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数学回归于生活。 但 是,在教 学实践 中却 有些认识上 的绝对化 ,数 学课与 “ 生 活化”的缘 分越来越深,甚至用 “ 生活 味”取代 了数学教学应具有 的 “ 数学味 ”。例如 , 位 教师在执教六年级复 习课 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直线 a 表示一条公路 , 要 为居民区 B( 直 线外)的人在 公路上 设一个车 站。 你认 为车站最好设在哪里 ? 为什么?按常规 的思考 ,标准答案是 :过 点 B 向直线 a 作垂线,垂足 c 就是 车站 的位置,因为垂线最短 。有个 学生提 出了不同的看法: “ 我认为车站应该 设在 小区往 外大路与公路 a交叉点处 , 因为有现成 的路 , 假如车站设在垂足处, 还 得修条路呢 。”停顿 了一下 ,他又补充 说: “ 我姑姑家小区的车站就是这样 的。”这个答案对不对 ?这位教师 的当时想法是这样的: 《 数学课程标准》强 调 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 已有 的生活经验 出发,这位 学生 以他独特的生活经验 , 给 我们指出了一条解决 问题 的新途径 。于是,当场 肯定 了这位学生的看法 。一 下 子,大家的兴趣就来 了,有 的说 : “ 车站 最好 设在公路环境最好的地方 。” 有 的说: “ 车站设在路边超市也不错 。”还有的说: “ 车站应该设在厕所旁 。” 而这位教师 一一作了肯定。 二、数学谭 堂的情境刨设薹适情适量 小学数学 中的创设 问题 情境,近年成 了课堂教 学中的一种 “ 时尚” 尤 其 是公开课首先考虑的就是创设 问题情境 ,评课时谈论的也是所创设的 问题情 境 。审视 、反思一些问题情境 ,存在着许 多误 区,片面追求现实性、宽泛性、 社会 性、外在的趣味性 、探索性 ,却忽视 了数学的逻辑性、数学的定 向性、儿 童 的承受性 、数 学的魅力性 、课堂的高效性等。 在 “ 周长”教学的案例中有这样 的问题情境:在多媒体上动态 演示 1号 、 2 号蚂 蚁分别沿着 同一 形状的两张树叶 的外 围跑 一圈 ( 1 号蚂蚁 中途 出局 ,2 号蚂 蚁跑完一圈), 问几号蚂蚁赢 ,为什 么?接着 是引出周长的概念 。在课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历史教育的信息化
摘要:我们都知道,二十世纪中叶开始至今,信息技术革命已经给人类革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称得上是未来人类发展大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
每一天我们都要要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化教学因运而生。
因此,本文试从作者所研究的历史教学领域对中学历史教育的信息化进行浅析。
关键字:信息化教育历史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以方便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的教育也就应运而生。
相比于传统的中学历史学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了信息化技术,采取了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相比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的传统教育手段,信息化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角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解析和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
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
并且板书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及时梳理与总结②老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与改正。
二、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情境的创设。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学生的信息源。
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情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加入,老师的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3.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4.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相互竞争或者分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三、中学历史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1.对教学设备资金及教师素质的要求。
现代化设备是进行信息化教育必不可缺的工具,虽然信息化教学好处多多,但推广其实施所需要的资金又远非大众所能够接受。
一整套的教学设备价格高达数万至数十万不等,这对于广大偏远农村教育是不可奢求之事。
其次信息化的教学离不开对技术的运用,而广大偏远地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的发展。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为主教学为辅“的观念,应该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尤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课件的大致内容,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这对于以教案和考试大纲为主、课堂上老师唱主角的传统
教学方式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对学生的要求。
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必须独立操作计算机,与老师进行互动。
同时在老师进行ppt展示的时候,拥有自控能力和对大量信息筛选和重点分析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要求是极高的,而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这些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中学历史教育信息化的改进
1.正确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设备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学历史老师可以在授课前,积极引导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做准备。
更可以提前设置问题,促进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和课程论坛,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提前搜寻相关资料,提前进入课程状态。
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视听感受多媒体素材提供的历史氛围。
2.营造历史氛围,促进学生思考与感受。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精简海量信息,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意识。
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的资料和素材可供选择。
如何在海量资料中
筛选出最有利于教学的资料,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本人看来,老师不能够一股脑把所有相关资料都强加给学生,而应该精简材料,整理出关键字、词、句与中心。
在网络条件下,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给学生自主权,使其产生一定的独立意识,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4.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在每个星期设置一定的讨论时间与小组总结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养成学生的写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并及时整理总结,多边协作,最后形成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