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历年试题 1

合集下载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

他的名字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罗开富D.郭超人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A.埃德加·斯诺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A.循环日报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中外纪闻D.申报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A.做好调查研究B.核对新闻事实C.做好群众工作D.做好传播工作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A.《塞上行》B.《中国的西北角》C.《赤都心史》D.《旅欧通讯》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1A.专业记者B.地方记者C.机动记者D.特派记者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A.报道方法B.报道手段C.报道艺术D.报道思想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A.典型人物B.知情人C.一般报道对象D.特定报道对象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A.新闻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接近性11.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A.普遍意义B.知名度C.接近性D.典型意义12.不以某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称为( )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平时准备D.临时准备13.通常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为( )A.报告会B.记者招待会C.座谈会D.调查会14.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一条或几条新闻,称之为( )A.蹲点采访B.交叉采访C.异地采访D.巡回采访15.从新闻形成的过程看,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写作的( )A.特殊规律B.基本要素C.表现艺术D.基本内容l6.新闻的主题真实的基础是( )2A.善于策划B.事实真实C.新闻价值D.要有好“点子”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 )A.真B.快C.活D.短18.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报道了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这是我国中文报纸的第一则( )A.新闻特写B.新闻电讯C.通讯D.记者来信19.新闻语言孕育发展的主要渊源是()A.评论语言B.文学语言C.事务语言D.诗歌语言20.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的报道是( )A.特写式消息B.目击新闻C.解释性报道D.背景报道21.经验性消息所反映的事实变动,往往是个渐进变动的过程,因此它多属于( )A.事件性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动态新闻D.一事一报22.消息体裁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23.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导语,称之为( )A.直接性导语B.间接性导语C.延缓性导语D.引用式导语24.消息中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史实、轶事等是( )3A.历史背景B.人物背景C.知识背景D.社会背景25.消息的写作要领是要有时效观念,运用客观手法,增加信息量和善于运用( )A.记者的评论B.心理活动描写C.文学语言D.概括和直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要建设高素质的记者队伍,首先要提高的素质是( )A.业务素质B.心理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D.身体素质2.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 )A.骨干材料B.背景材料C.第二手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A.采访决定写作B.写作决定采访C.采访与写作分离D.采访与写作同等重要5.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 )A.创新性B.求实性C.政策性D.针对性6.要达到新闻的最佳选择,必须是( )A.新闻的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B.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C.新闻的快速和准确的统一D.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统一7.记者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A.多搜集材料B.多跑领导机关C.多结交朋友D.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8.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A.邹韬奋B.戈公振C.黄远生D.范长江9.采访中召开座谈会是因为它可以( )A.谈话有针对性B.抓住主要矛盾1C.各方摆出事实了解全面情况D.了解的情况深入细致10.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想谈,而记者需要,此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直接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1.顾客对某商场的意见很大,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去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蹲点采访B.易地采访C.隐性采访D.巡回采访12.因事件访问与因人物访问的区别是( )A.是否了解新闻五要素B.是否有一定的准备C.能否随机应变D.以了解人物还是以了解事件为中心展开13.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A.采访反面问题B.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C.写批评性报道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记者在某公路国道沿线进行采访,这一方式叫( )A.易地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15.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别人意见B.具体事物具体分析C.与采访对象讨论D.与其他记者讨论16.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 )A.邵飘萍B.范长江C.邹韬奋D.张季鸾17.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 )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人18.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它被称为( )A.动态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解释性新闻D.非事件性新闻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 )2A.事物特写B.事件特写C.场景特写D.风光特写20.人物通讯写作中,在运用人物语言再现人物形象时,人物的语言要求( )A.反映事物本质B.可以适当渲染C.可以适当虚构D.必须是实有其言21.导语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分别属于哪两大类( )A.直接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B.叙述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C.叙述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D.叙述式导语和评述式导语22.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新闻写作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的最显著标志是( )A.用事实说话B.立足总体真实C.宏观真实D.事件真实23.报纸上的“电讯”开始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载在1874年1月30日《申报》上的( )A.巴黎电B.伦敦电C.柏林电D.纽约电24.从新闻事实中筛选材料从而组成新闻的过程,属于( )A.新闻选材过程B.新闻采访过程C.新闻调查过程D.新闻核实过程25.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这种新闻体裁是( )A.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工作研究D.调查汇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A. 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A. 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A. 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A. 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A. 新鲜性C. 重要性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A. 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A. 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A.速写C.巡礼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218. 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 采访札记B. 采访杂记C. 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 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 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 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 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 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 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4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1分, 共2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旳首要任务是()A. 理解新状况, 发现新问题B.发现新闻, 报道新闻C. 发现新闻并采集有关旳新闻材料D. 采集新闻材料2.事实与新闻之间旳关系, 是一种()A. 流与源旳关系B. 源与流旳关系C. 并列关系D. 等同关系3.新闻采访和一般旳调查研究相比, 具有鲜明旳特点, 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 尚有()A. 求实性B. 多变性C. 灵活性D. 公开性4.1958年11月,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 “记者旳头脑要冷静, 要独立思索, 不要人云亦云。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5.新闻线索旳作用, 表目前可以触发记者旳新闻敏感, 指明采访旳去向, 还可以()A. 决定报道旳质量 B. 赢得采访旳积极权C. 提高采访旳工作效率D. 把采访引向深入6.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 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旳“尺子”, 这就是()A. 新闻意识 B. 新闻价值C. 新闻头脑D. 新闻政策7.记者要对旳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原则, 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 全面权衡新闻政策原则, 还要()A. 考虑社会形势发展旳需要B. 考虑人民群众旳精神需求C. 对旳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旳关系D. 对旳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也许旳关系8.记者在确定采访计划时, 重要考虑明确采访目旳, 确定采访旳重点, 设计采访旳重要方式, 以及()A. 选择采访旳时机B. 选择采访旳突破口C. 选择采访旳场所D. 选择采访旳基本点9.在采访中, 记者“故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旳。

这种原则区别集中体现于()A. 与否服从报道需要 B. 与否完毕采访任务C. 与否尊重事实D. 与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10.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 可以让采访对象旳回答()A. 思想愈加开放B. 有思想活动C. 有细节与故事D. 不受答案旳限制11. 有多种访问类型中, 因争论访问旳重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 理解各方旳不一样见解B. 简介某首先旳经验和成就C. 体现人物旳精神面貌和成绩D. 尽快反应世界新旳变动状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 把自己写旳稿件请其订正。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

他是A.王中B.周光象C.王金风D.郭超人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A.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艺术学科D.新兴学科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A.瞿秋白B.林白水C.邵飘萍D.斯诺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A.新闻理论B.创作能力C.坚强的意志D.评论手法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A.报道思想B.新闻线索C.新闻观点D.新闻主题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A.地方政策B.国家政策C.编辑方针D.新闻政策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A.宣传方针B.内容重点C.指导思想D.采写要求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A.因争论访问B.因事实访问C.因政策访问D.因采访对象访问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A.记者编辑B.客观事物C.主持者口.目击者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A.现场采访B.交叉采访CH击采访D.隐性采访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

自考 新闻采访写作 0810版

自考 新闻采访写作 0810版

2008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654 新闻采访写作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2000年宣告启动的国内第一个新闻网站是()A.新浪网B。

搜狐网C。

千龙新闻网D。

中国新闻网2.狭义的广播新闻专指()A.现场报道B。

同期声C。

广播消息D。

通讯3.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表观点、意见,作出分析、说明和评论的新闻形式是()A.电视直播B。

整点报道C。

电视评论D。

电视专题4.电视新闻向观众提示新闻事件,主要通过活动的()A.主持人形象B。

字幕C。

画面形象D。

声响5.记述社会风貌,描绘地域风情,或介绍旅途见闻的通讯是()A.工作通讯B。

人物通讯C。

风貌通讯D。

事件通讯6.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必须忠实地报道事实、如实的反映实际,并依靠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A.用事实说话B。

人物新闻C。

人物专访D。

特写7.事件通讯记叙事件多用()A.横式结构B。

纵式结构C。

纵横交叉式结构D。

并列式结构8.对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大小事件和活动的报道是()A.人物消息B。

动态消息C。

特写性消息D。

新闻述评9.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中最常见的一种新闻体裁是()A.消息B。

通讯C。

广告D。

专题10.第三代导语也称()A.全型导语B。

延缓式导语C。

部分要素导语D。

流线型导语11.我国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是()A.《中国报学史》B。

《实际应用新闻学》C。

《新闻学》D。

《应用新闻学》12.记者深入现场可以直接获取有价值的()A.新信息B。

新事实C。

普遍兴趣D。

采访对象13.“优秀的新闻作品诉求的是读者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读者能够随记者的文字看到现场的画面、感受到记者的感觉。

”这个观点出自当代新闻学家()A.李希光B。

李良荣C。

孙旭培D。

魏永征14.在采访关系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挑选处于()A.被动状态B。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 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釆访D.浮光掠影2. 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 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 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釆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 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 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Z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 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釆访形式是A.现场釆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 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 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釆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 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 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 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 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 有很强的指令性B. 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 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 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 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 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 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 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 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 分析判断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随机应变能力D. 多谋善断能力3.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 全面地看待事物B. 运用“两点论”C.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 防止片面性4. 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 创造性思维活动B. 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 思想认识的飞跃5.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 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 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 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 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 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 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1A. 隐性采访B. 易地采访23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C. 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B. 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D. 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 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A.实事求是原则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D.内外有别原则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A.采写人情稿B.拿原则作交易C.见利忘义D.有偿新闻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A.搜集创作素材B.采风问俗C.取得人证物证D.识别和获取新闻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A.广泛地接触群众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A.认真做好记录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B.思想更加开放C.有思想活动D.有细节与故事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A.蹲点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交叉采访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B.提高采访效率C.记者工作顺手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16.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A.黄远生B.邵飘萍C.林白水D.徐宝璜17.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

10套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10套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原则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D.内外有别原则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A.采写人情稿B.拿原则作交易C.见利忘义D.有偿新闻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A.搜集创作素材B.采风问俗C.取得人证物证D.识别和获取新闻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A.广泛地接触群众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A.认真做好记录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B.思想更加开放C.有思想活动D.有细节与故事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蹲点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交叉采访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B.提高采访效率C.记者工作顺手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16.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林白水D.徐宝璜17.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 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釆访D.浮光掠影2. 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 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 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釆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 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 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Z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 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釆访形式是A.现场釆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 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 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釆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 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 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 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 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 有很强的指令性B. 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 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 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 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61年5月,有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

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2.记者培养训练新闻敏感的途径,除了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要懂得新闻价值、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外,还有()A.增强社会责任感B.养成随时随地采访的职业习惯C.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D.接触实际,注重实践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除了要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外,还要()A.坚持深入实际B.坚持从实际出发C.尊重事实D.遵纪守法,坚持原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5.1916年,受上海《申报》派遣常驻北京,给《申报》发专电、写通讯的特派记者是()A.梁启超B.邵飘萍C.张季鸾D.戈公振6.新闻记者能不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并采访到新闻,关键就在于记者有没有()A.理论水平B.社会责任心C.新闻敏感D.新闻功底7.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新闻采访比一般的调查研究有着更大的难度,更应当()A.明确采访的思路B.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C.了解采访对象D.拟定采访计划8.人民日报记者到某高校去了解合校后的情况,准备写成新闻。

这个行为在新闻采访学中是()A.咨询B.写作C.访问D.寻找新闻线索9.新闻记者采访中最基本与最常用的观察是()A.同步观察B.事前观察C.现场观察D.闯入性观察10.在公安部门成功地破获一个抢劫案后,记者去采访公安部门的负责人及其他当事人,了解发生的事情及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这是()A.因经验访问B.因问题访问C.因争论访问D.因事件访问11.记者在报道长江三峡建设新进展时,了解到了许多素材,但有些问题涉及施工、监理、保险、贷款银行等,需要去核实,这是()A.物证核实B.技术检验C.多方核实D.找本人核实12.记者问一外地游客:“请问你对北京的印象如何?”这是()A.激发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闭合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3.新闻采访中记者重视抓问题,是因为()A.抓问题的报道指导性强,社会影响大B.抓问题有利于上下结合C.抓问题有利于反映民情民意D.抓问题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4.新闻写作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要处理好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另一个是要处理好()A.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B.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的关系C.新闻真实与新闻报道的关系D.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5.一条消息只报道一件事实或事件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这种报道方式称为()A.集纳B.述评C.简讯D.一事一报16.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人17.在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并成为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依据的是()A.新闻导语B.新闻标题C.新闻主体D.新闻主题18.下列新闻报道中,属于事件性新闻的是()A.深度报道B.突发事件报道C.调查性报道D.解释性报道19.融合多种语言成份而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其最基础的构成部分是()A.事务语言B.文学语言C.评论语言D.群众语言20.二十世纪30年代初黄天鹏在《新闻文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定义和写作特点的新闻写作体裁是()A.报告文学B.新闻特写C.新闻评论D.特约通讯21.近年来风行一时的如“大透视”、“大聚焦”、“大扫描”之类的新闻体裁,其题材大、篇幅容量大,把所写人物、事件或问题置于广阔的时代背影下去展示和描绘,情节引人,气势恢宏,思辩色彩浓。

2022年10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2022年10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下列属于通讯社创办的媒体网站是
A. 新华网
B. 腾讯网
C. 央视网
D. 人民网
2. 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注意
A. 千方百计了解、掌握事实材料
B. 无需思考新闻写作问题
C. 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D. 某些时候允许“妙笔生花”
3. 长期报道政法领域的记者属于
A. 特约记者
B. 特派记者
C. 专业记者
D. 驻外记者
4. 消息中交代事物新变动的结果或新闻事件的阶段性结果,属于
A. 何时要素
B. 何人要素
C. 何地要素
D. 何事要素
5. 新闻报道注重时宜,意味着
A. 新闻时效高于一切
B.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
C. 选准新闻发布时机
D. 要抢发新闻
6. 对他国元首日常生活的报道,首先具有
A. 新鲜性
B. 显著性
C. 重要性
D. 接近性
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第1页(共6页)。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采访的首要目的是()A. 传播信息B. 教育公众C. 娱乐大众D. 引导舆论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简洁性答案:C3. 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Who(谁)B. What(什么)C. Where(哪里)D. Why(为什么)E. When(何时)答案:D4. 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A. 记者的写作技巧B. 新闻事件的影响力C. 媒体的传播范围D. 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答案:D5.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A. 预设立场B. 深入挖掘信息C. 保持中立D. 收集多方观点答案:A6. 新闻报道中,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应该()A. 忽略不报B. 直接报道C. 标注为“据传”D. 进行核实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A. 倒金字塔结构B. 时间顺序结构C. 并列结构D. 问题-解决结构答案:D8. 深度报道的特点不包括()A. 信息量大B. 角度新颖C. 时效性要求高D. 分析深入答案:C9. 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记者应该()A. 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B. 使用专业术语C.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D.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C10. 新闻评论的主要目的是()A. 传播事实B. 提供娱乐C. 表达个人观点D. 教育公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包括()A. 确定采访主题B. 设计采访问题C. 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D. 准备录音设备E. 预测可能的问题答案:ABCDE1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加报道的吸引力?()A.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B. 使用第一手资料C. 包含冲突和争议D. 使用煽情的语言E. 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答案:ABCE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A. 记者的个人偏见B. 媒体的所有制结构C. 报道的时间限制D. 受众的预期反应E. 广告商的压力答案:ABCDE14.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应该()A.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B. 尽量使用直接引语C. 保持事实的完整性D.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E. 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答案:ABCE15. 新闻评论的功能包括()A. 对事件进行解读B. 对公众进行教育C. 对政策提出批评D. 对事件进行预测E. 对事件进行道德审判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

XX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1)1.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是( )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d.点与面的关系2.按照新闻写作要求,新闻的第一生命是( )a.时效b.新鲜c.准确d.真实3.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是( )a.进行社会活动b.开展调查研究工作c.搜集新闻素材d.采访报道新闻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讲出这句至理名言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刘少奇5.在新闻单位,有些记者是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他们在平时没有固定的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去,主要担负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访报道任务。

这些记者被称为( )a.专业记者b.机动记者c.特派记者d.特约记者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 )a.能够采访到什么算什么b.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c.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d.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7.新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 )a.新闻审美标准b.新闻评优标准c.新闻政策标准d.新闻管理标准8.一名合格的记者,为了建立自己的“新闻信息网”,应该结交方方面面的朋友,把新闻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使自己成为真正的( )a.社会活动组织者b.信息社会的使者c.消息灵通人士d.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9.记者采访中问“请问您多大年纪了?”这是( )a.诱导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闭合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0.斯诺前夫人韦尔斯在采访毛泽东前,把一张斯诺当年拍摄的毛泽东的照片交给了他,使毛泽东产生了丰富有趣的联想,谈话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这在采访中属于( )a.合作b.融洽c.激发d.接近11.下列采访活动中经常运用事后观察的是( )a.采访重大庆典b.采访重要会议c.采访运动会开幕式d.采访交通事故12.记者在采访中和查阅的可能对报道新闻有用的种种材料,叫做( )a.新闻题材b.新闻素材c.新闻背景d.新闻依据13.新闻报道过程中思考主题的较好时机是( )a.采访前b.采访中c.采访后d.采访中、后14.在采访艺术中,“吃透两头”的“上头”指的是( )a.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b.国内大局。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要建设高素质的记者队伍,首先要提高的素质是( )A.业务素质B.心理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D.身体素质2.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 )A.骨干材料B.背景材料C.第二手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A.采访决定写作B.写作决定采访C.采访与写作分离D.采访与写作同等重要5.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 )A.创新性B.求实性C.政策性D.针对性6.要达到新闻的最佳选择,必须是( )A.新闻的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B.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C.新闻的快速和准确的统一D.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统一7.记者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A.多搜集材料B.多跑领导机关C.多结交朋友D.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8.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A.邹韬奋B.戈公振C.黄远生D.范长江9.采访中召开座谈会是因为它可以( )A.谈话有针对性B.抓住主要矛盾1C.各方摆出事实了解全面情况D.了解的情况深入细致10.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想谈,而记者需要,此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直接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1.顾客对某商场的意见很大,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去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蹲点采访B.易地采访C.隐性采访D.巡回采访12.因事件访问与因人物访问的区别是( )A.是否了解新闻五要素B.是否有一定的准备C.能否随机应变D.以了解人物还是以了解事件为中心展开13.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A.采访反面问题B.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C.写批评性报道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记者在某公路国道沿线进行采访,这一方式叫( )A.易地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15.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别人意见B.具体事物具体分析C.与采访对象讨论D.与其他记者讨论16.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 )A.邵飘萍B.范长江C.邹韬奋D.张季鸾17.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 )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人18.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它被称为( )A.动态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解释性新闻D.非事件性新闻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 )2A.事物特写B.事件特写C.场景特写D.风光特写20.人物通讯写作中,在运用人物语言再现人物形象时,人物的语言要求( )A.反映事物本质B.可以适当渲染C.可以适当虚构D.必须是实有其言21.导语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分别属于哪两大类( )A.直接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B.叙述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C.叙述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D.叙述式导语和评述式导语22.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新闻写作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的最显著标志是( )A.用事实说话B.立足总体真实C.宏观真实D.事件真实23.报纸上的“电讯”开始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载在1874年1月30日《申报》上的( )A.巴黎电B.伦敦电C.柏林电D.纽约电24.从新闻事实中筛选材料从而组成新闻的过程,属于( )A.新闻选材过程B.新闻采访过程C.新闻调查过程D.新闻核实过程25.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这种新闻体裁是( )A.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工作研究D.调查汇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敏感本质上属于一种( )A.采访能力B.推理能力C.鉴别能力D.顿悟性思维活动2.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 )A.报道思想B.采访计划C.新闻敏感D.新闻线索3.采访计划是指( )A.采访的平时准备B.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C.背景材料的收集D.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4.记者招待会又称( )A.新闻发布会B.座谈会C.调查会D.讨论会5.深入采访中要学会抓问题,所抓的倾向性问题是指( )A.被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掩盖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B.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C.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D.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6.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采访中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材料属于新闻采访特点的( )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广泛性7.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中,有时候会出现“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要求在采访中(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B.讲究唯物辩证法C.有历史发展观D.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8.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属于记者的( )A.业务素质B.心理素质C.政治素质D.身体素质9.访问的心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A.融洽、沟通、接近、激发B.接近、融洽、沟通、激发C.激发、接近、沟通、融洽D.沟通、激发、接近、融洽10.记者经过询问采访对象的家乡,谈起了双方共同的经历,从而打开话匣。

这种情况属于( )A.第一印象效应B.异己人效应C.自己人效应D.晕轮效应1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家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发回现场采写的报道,这主要体现了媒体的( )A.冒险意识B.竞争意识C.好奇的心理D.坚强的意志12.中宣部组织对某省某市乡村小学教师郑琦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这主要反映了新闻宣传价值中的( )A.一致性要素B.时宜性要素C.针对性要素D.典型性要素13.记者到食品工厂采访,在观察的过程中用手摸、鼻子嗅、亲口尝产品,这体现了新闻观察的( )A.直接性B.综合性C.客观性D.经常性14.新闻的生命是( )A.形象B.及时C.真实D.具体15.记者对已占有的新闻素材再认识、再鉴别,从而确定材料的取舍及使用过程属于( )A.新闻采访过程B.新闻选材过程C.新闻立意过程D.新闻布局过程16.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称为( )A.新闻结构B.新闻层次C.新闻排列D.新闻组合17.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消息是( )A.经验消息B.综合消息C.述评性消息D.动态消息18.报告文学与文学作品最主要的区别是( )A.真实性B.艺术性C.形象性D.文学性19.新闻写作中“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是指( )A.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求活求变B.语言要准确规范C.语言要平实简明D.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严谨完整20.新闻的开头“描写环境,引出人物”属于( )A.开门见山法B.开篇点题法C.人物描写法D.形象导入法21.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下面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中哪一项相符( )A.幽默B.通俗C.朴实D.生动22.西方新闻界把对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称为( )A.软新闻B.纯新闻C.事件新闻D.硬新闻23.就某些片断展开描述,或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的通讯称为( )A.速写B.记事C.侧记D.散记24.报纸上的“电讯”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中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载在1874年1月30日《申报》上的( )A.巴黎电B.伦敦电C.柏林电D.纽约电25.对“上头下头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A.新闻主题的确立要考虑“上头”的方针政策B.新闻主题的提炼要倡导时代新风C.新闻主题的表现要针对“下头”的民情民意D.新闻主题的表现要将“上头”的政策、意图与“下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黄远生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A.骨干材料B.概括性材料C.间接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A.语言表述能力B.职业的敏感性C.人际交往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A.关心该事件的人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A.准确全面B.积极主动C.熟悉消化D.兼顾文史哲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A.“天生”的B.性格决定的C.别人教出来的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A.找物证材料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D.找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闭合式提问B.直接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巡回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A.写批评报道B.采访反面问题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他人意见B.与采访对象讨论C.与其他记者讨论D.具体事物具体分析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A.交叉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要建设高素质的记者队伍,首先要提高的素质是( )A.业务素质B.心理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D.身体素质2.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 )A.骨干材料B.背景材料C.第二手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A.采访决定写作B.写作决定采访C.采访与写作分离D.采访与写作同等重要5.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 )A.创新性B.求实性C.政策性D.针对性6.要达到新闻的最佳选择,必须是( )A.新闻的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B.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C.新闻的快速和准确的统一D.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统一7.记者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A.多搜集材料B.多跑领导机关C.多结交朋友D.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8.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A.邹韬奋B.戈公振C.黄远生D.范长江9.采访中召开座谈会是因为它可以( )A.谈话有针对性B.抓住主要矛盾C.各方摆出事实了解全面情况D.了解的情况深入细致10.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想谈,而记者需要,此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直接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1.顾客对某商场的意见很大,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去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蹲点采访B.易地采访C.隐性采访D.巡回采访12.因事件访问与因人物访问的区别是( )A.是否了解新闻五要素B.是否有一定的准备C.能否随机应变D.以了解人物还是以了解事件为中心展开13.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A.采访反面问题B.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C.写批评性报道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记者在某公路国道沿线进行采访,这一方式叫( )A.易地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15.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别人意见B.具体事物具体分析C.与采访对象讨论D.与其他记者讨论16.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 )A.邵飘萍B.范长江C.邹韬奋D.张季鸾17.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 )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人18.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它被称为( )A.动态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解释性新闻D.非事件性新闻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 )A.事物特写B.事件特写C.场景特写D.风光特写20.人物通讯写作中,在运用人物语言再现人物形象时,人物的语言要求( )A.反映事物本质B.可以适当渲染C.可以适当虚构D.必须是实有其言21.导语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分别属于哪两大类( )A.直接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B.叙述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C.叙述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D.叙述式导语和评述式导语22.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新闻写作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的最显著标志是( )A.用事实说话B.立足总体真实C.宏观真实D.事件真实23.报纸上的“电讯”开始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载在1874年1月30日《申报》上的( )A.巴黎电B.伦敦电C.柏林电D.纽约电24.从新闻事实中筛选材料从而组成新闻的过程,属于( )A.新闻选材过程B.新闻采访过程C.新闻调查过程D.新闻核实过程25.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这种新闻体裁是( )A.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工作研究D.调查汇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26.访问中的记录应当( )A.记主要的内容B.记采访对象的话C.记提问提纲D.记典型情景E.记自己易忘的内容27.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是( )A.新闻性B.突击性C.多变性D.灵活性E.持续性28.作为报刊记者在采访中应选择的采访对象,主要包括( )A.最熟悉情况的人B.多层次多方面的人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善于谈话的人E.同一类对象中的典型人物29.根据通讯所反映的题材内容,通讯分为哪几种类型( )A.人物通讯B.经验通讯C.事件通讯D.风貌通讯E.工作通讯30.从新闻写作实践看,常用的消息结构方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式结构C.金字塔结构D.悬念式结构E.散文式结构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31.新闻要素32.交叉采访33.综合消息34.采访对象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采访中记者进行现场观察有什么意义?36.简述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的基本特征。

37.简述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五、简单应用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我国的环保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本报准备就本省(市)环保状况与今年新的环保工作打算采访有关人士,请你拟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39.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壮美的祖国山河又被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将退居次要地位。

六、综合应用题(共20分)40.依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遵循新闻工作规律,进行消息写作。

(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发稿,总字数:650—700。

)2002年11月份的《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把热带植物包括在内,全球濒临灭种植物的比例将高达47%。

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生物物种数量多,而且特有程度高,起源古老。

中国有3.1万种高等植物,约占世界总数的10%。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也正遭受着历史上最严重的威胁。

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5%~20%。

近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有大约200种植物灭绝。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物种面临退化和灭绝威胁,迫使人们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

植物园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我国实施大规模植物保护计划,将建世界最大植物园。

广泛的物种灭绝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据估计,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药物模仿天然植物合成,1/4的药物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制成。

农业也会由于生态系统活力的消失而受到威胁。

“一个物种可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比如野生稻本就是一根草,袁隆平院士发现了它并开发出了杂交稻,这根草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中科院植物所所长韩兴国说。

一个物种还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荷兰的郁金香;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如西双版纳植物园每年可以为当地带来20亿元的效益。

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黄宏文博士在2002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透露,中国科学院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000种增加到21000种。

目前,一场大规模的植物保护计划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在全国拥有12个植物园的中国科学院在这一行动中扮演领头人的角色。

中科院将和全国各地其他140多个植物园一起,共同保护中国本土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资源。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朱祯介绍,中科院的植物园建设计划将以华南、武汉、西双版纳、北京等几个地方为中心,以保护本土植物资源为主。

武汉将以亚热带的水生植物为主,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为主,北京则将立足温带,大量引种防治沙尘暴、荒漠化的植物。

今天,秦岭植物园园长、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的沈茂才,向记者介绍了建设中的秦岭植物园的最新进展。

沈茂才说:“秦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已经启动了。

在最近的普查中,我们就发现了20多种在《秦岭植物志》上没有记录的新植物。

秦岭植物园主要有四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和生态旅游。

秦岭植物园的植物保护项目是中国科学院整个植物园建设计划的一部分。

”秦岭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汇区,天然划分中国大陆南北气候。

这里的植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在全国首屈一指,具有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的良好条件。

秦岭植物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规划总面积将达458平方公里,比目前世界上最大植物园大4倍。

秦岭植物园内,将迁地保护的温带植物有900种;将迁地保护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有2000多种。

秦岭植物园内,将就地保护秦岭地区的3200多种植物。

目前,秦岭植物园正在建设10个迁地保护基地,选择关键地区,收集重要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和基因资源。

对植物进行移栽天然苗、收集种源,通过组织培养、扦插、播种等手段,解决其快速繁殖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