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可重用性和可 移植性
本章重点: 重用的概念; 可重用的软件成份; 重用对可维护性的影响; 重用的障碍; 可移植性的概念; 实现可移植性的技术。
4.1重用的概念

重用也叫再用或复用,是指同一事物不作 修改或稍加改动就多次重复使用。在软件 工程中,重用是指使用一个产品中的组件 来简化另一个不同的产品的开发。
1.软件构件的生产 开发者获取并生产可重用的构件,其基础工作是建立可重用构件库和构 件分类检索方案。软件构件的生产步骤如下: 领域分析:分析和抽象该领域的通用成分和应用体系结构; 基准模型:构建领域基准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应具有可扩充性; 寻找构件:在基准体系结构模型基础上寻找和确定可能的构件; 性能分析:挑选具有特殊性的构件,并从通用性和局部可修改性(通 过消息传递、继承等方式)进行归并、扩充和完善; 创建构件:建立可重用构件; 构件测试:严格测试,提高可靠性。其测试用例可以与构件一起被重 用; 商业包装:特征描述,以方便客户对测试过的构件存储和检索,存入 构件库。
4.1.2 典型的可重用软件成分





(1)项目计划。跨项目重用软件项目计划的基本结构和 许多内容,可以减少用于制定计划的时间,降低与建立进 度表和进行风险分析等活动相关联的不确定性。 (2)成本估计。不同项目中常含有类似的功能,只做极 少修改或根本不做修改就重用对该功能的成本估计结果。 (3)体系结构。很少有截然不同的程序和数据体系结构, 有可能创建一组类属的体系结构模板,把那些模板作为可 重用的设计框架。 (4)需求模型和规格说明。用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的 分析模型,是可重用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类和对象 的模型及规格说明也是经常被重用的对象。 (5)设计。用传统方法开发的体系结构、数据、接口和 过程设计结果,是重用的候选者;系统和对象设计也是可 重用的。
2.软件构件的使用 软件构件的使用步骤如下: 体系结构:以构件生产者提供的基准体系结构模型为基础,经裁剪或 扩充而成。 寻找构件:从构件库、遗留软件或构件供应商中查询适合待开发软件 要求的构件。 筛选构件:从寻找到的构件中进一步比较,挑选出最适合待开发软件 要求的构件。 修改构件:调整和修改选中的构件,使之完全满足系统要求。 软件开发:对新的软件系统中不能重用的部分进行开发。 组装构件:将调整后的构件和新开发的部分组装成一个新的软件系统。 集成测试:对新组装成的软件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构件评价:对可重用构件提出改进意见,发现新的可重用构件并向生 产者推荐。
高级(重用)经理
部门经理 系统开发部门 创建者
部门经理 支持部门 支持者
部门经理 应用开发部门 重用者
系统地进行软件重用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各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1.系统开发部门:可重用构件创建者。其职能是创建高质量的可重 用资产,为众多重用者服务;与应用开发部门(重用者)并列,集中 精力设计和创建可重用构件;尽量接近重用者,以保证其生产的可重 用构件符合实际需要。 2.应用开发部门:可重用构件使用者。其职能是更多、更快、低成 本地利用可重用资产完成应用项目的开发;将软件重用时发现的问题 与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系统开发部门,完善可重用构件。 3.支持部门:用来完成前两个部门不能涉及而又必须作的工作,为 可重用资产的获取、管理、维护提供全面的支持,与系统开发部门和 应用开发部门并列。 4.高层经理:在3个职能部门之上。其职责是关注总体目标,从总体 目标高度上权衡创建者和重用者的得失;协调3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 作,仲裁3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发生的冲突;对于大公司,可设立重用 管理委员会,设经理、体系结构设计师等职位,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和 仲裁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最早的软件重用技术:人们建造了子程序库, 开发成运行时支持程序,使用时只需要调 用相应的函数或方法即可,而不用从头开 始建造相应的程序。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软件重用 技术的需求,又提出软件构件和软件构件 库的概念。


重用不但可以缩短开发过程、降低开发成 本、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减少维 护的时间和降低维护成本。



(6)源代码。用兼容的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经过验证 的程序构件,是重用的候选者。 (7)用户文档和技术文档。即使针对不同的应用,也有 可能重用用户文档和技术文档的大部分。 (8)用户界面。GUI(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可占到一个 应用程序的60%代码量,经常被重用,重用的效果非常显 著,这可能是最广泛被重用的软件成分。 (9)数据。在大多数被重用的软件成分中,被重用的数 据包括: 内部表、列表和记录结构,以及文件和完整的数 据库。 (10)测试用例。如果设计或代码构件被重用,相关的测 试用例也会一同被重用。

为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尽量使软件与 具体的设备无关,即提高软件的设备独立 性。 可移植性还意味着能够容易地修改文档以 反映目标配置,而不需要重新写一个新的 文档。

分析软件的可移植性需要考虑: 不同的体系结构之间二进制形式的应用软件是不 可移植的,如果是源程序,必须对其进行重新编 译才可以在新的环境中运行。 相同体系结构的硬件平台上,如果操作系统也相 同,二进制形式的应用软件可移植,否则必须对 源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后重新编译链接生成新的 可执行文件才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 对于同一种语言编写的程序在不同版本编辑器之 间的可移植性,取决于该语言的标准化程度和编 译器实现时对语言标准的严格遵守程度。
4.2软件重用的实施与组织

系统地软件重用实施是指有目的地创建、 管理、支持和重用软件资产。
软件资产是那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软件 工作制品、工具、模型、过程步骤、算法 等。在系统地软件重用描述中,经常用软 件资产代替构件。

管理 计划、资金 协调、培训
创建 领域分析、工具 体系结构、构件
支持 维护、分类、文档 包装、验证
4.3重用的障碍
重用会面临这样的一些障碍: 1.很多软件专业人员宁可自己从头编写一个程序,也不 愿重用别人编写的程序。 2.重用的对象最好自身没有错误也不会给相关程序带来 错误。 3.可重用的组件很多,如何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进行检 索去重用? 4.对于合同软件会产生司法问题。 5.重用的对象是现成的软件产品组件时,相应的源代码 对软件开发组织来说是保密的。 6.重用会增加成本。 这些障碍只是一些主要的障碍,在原则上是可以克服的。
3.根据重用方式划分 (1)黑盒重用:对可重用的构件不加任何 修改,直接重用。 这种重用的构件为通用型可重用构件,具有 良好的封装性和标准的接口,并具有高可 靠性和质量保证,因此这种类型构件重用 率很高。 (2)白盒重用:对可重用的构件进行部分 修改,以适应新系统的要求。
4.1.5可重用软件构件的生产和使用
4.4可移植性

软件可移植性指的是把程序从一种计算环 境(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转移到另一种 计算环境并使之正常运行的难易程度。可 移植性有时也被描述为跨平台性。它从软 件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这一方面反映了软件 的质量。
好的软件产品可以在它的整个生存期间,在三个或 更多的不同的硬件配置上实现。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购买向上兼容的硬件,这样做仅需要 花钱购买相应的硬件产品,而不需要对软件作变 动。 另一种方法是把与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其他外部 设备有关的程序代码集中放到特定的程序模块中, 把因环境变化而必须修改的程序局限在少数程序 模块中,从而降低修改的难度。
大量使用可重用的组件来开发软件,可以从下述两 个方面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第一方面,通常可重用的组件在开发时经过很严 格的测试,可靠性比较高,且在每次重用过程中 都会发现并清除一些错误,随着时间推移,这样 的组件将变成实质上无错误的。 第二方面,很容易修改可重用的组件使之再次应 用在新环境中,因此,软件中使用的可重用的组 件越多,维护也就越容易。
2.根据实现重用的途径划分 (1)组装(集成)式重用:建立可重用构件库, 开发新的软件时从构件库中选取合适构件组装 (集成)成新系统。 这种重用的基础是一个逐渐完善、高效率的构件库 系统。在这种重用方式中,可重用的构件应该有 简明的特征描述以便检索,并有标准接口;并且 着重源代码的重用。 (2)生成式重用:通过形式化语言描述,利用程 序自动生成器生成相应的软件系统。
4.1.3软件成分重用的过程
系统集成 目标软件
实例化
软件成分
软件成分 抽象
检索 软件成分
可重用软件构 件库
软件成分
4.1.3软件成分重用的过程
软件重用的一般过程如下: 抽象:对一个可重用的软件成分,首先要对其进行“抽象” 概括,即描述该软件成分的本质、功能、适用范围和特点, 以此作为关键字,方便使用者在调用时进行检索; 存储:以关键字作为索引,放置在“可重用的软件成分库” 中备用; 检索:在组建(集成)新系统时,利用关键字,根据需要 从可重用的软件成分库检索挑选适合新系统功能要求的软 件成分; 实例化:对选取的软件成分进行简单的修改调试,变成完 全适合新系统要求的软件成分; 系统集成:最后进行系统集成,完成新系统的组建。
4.1.4软件重用形式的划分
1.根据重用跨越的问题领域划分 (1)垂直式重用:在同一应用领域中重用。 采用这种重用方式的各个应用系统具有共性或相似性。对于 这种形式,便于获得通用模型,重用面广;大多数软件组 织采用这种重用形式。 (2)水平式重用:在不同领域中重用通用的软件元素。 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一般差异较大,可重用的构件较少。常用 的通用软件元素有数据结构、算法、人机界面等。现在互 联网中的中间构件及各种应用平台已经变成水平式重用的 发展趋势。
重用 选择、集成、修改 建造、测试
软件产品
系统地软件重用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4个并发过程




1.创建过程:其目标是标识和提供可重用软件资产。此 过程的活动包括清理分析遗留的软件资产、领域分析、重 用客户需求分析、定义体系结构、构建构件、测试和包装 软件资产。 2.支持过程:对可重用资产的获取、管理和维护提供全 面支持。涉及的活动包括验证和分发可重用资产,为构件 分类编目、提供附加文档、收集反馈信息。 3.重用过程:利用可重用资产生产应用软件产品。涉及 的活动包括验证领域模型和用户需求、选择和修改可重用 资产、组建和测试应用软件。 4.管理过程:对系统地软件重用全过程进行统筹、计划 和协调。涉及的活动包括制定和协调进度计划、安排资金 使用方向和额度、组织培训等。

软件的可移植性是软件共享的源程序文本 资源的一个特性,它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原程序可以从一台处理机转向另一台处理 机,从一个编译程序转向另一个编译程序, 只需要很小的改动或根本不需要修改;源 程序模块只需要很小的改动或不需要改动 就可以集结到不同的软件包中。
4.5实现可移植性的技术

源自文库
对于可移植的系统软件,一种技术是可以 隔离任何必须依赖于实现的程序段,而不 是禁止所有依赖于实现的特性方面。 另一种有用的技术是使用抽象层次来实现 可移植性。

领域知识
问题领域分析
客户需求
软件开发与软 件构件开发 软件构件
目标软件
理解
软件构件 确认
检索 软件构件
可重用软件构 件库
软件构件
图4-1面向软件构件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
4.1.1软件成分的重用级别
软件成分的重用划分成以下3个级别: (1) 代码重用 调用库中的模块。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源代码剪贴:缺点是复制或修改原有代码时可能出错。 源代码包含:许多程序设计语言都提供包含(include)库中源代码的机制。 继承:重用类库中的类时无须修改已有的代码,就可扩充或具体化在库 中找出的类。 (2) 设计结果重用 重用某个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型(即求解域模型)。 (3) 分析结果重用 重用某个系统的分析模型。适用于用户需求未改变,但系统体系结构发 生了根本变化的场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