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doc 6页)

合集下载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毕业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学生姓名谭向飞学号20XX309232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20XX3092 指导教师陈春海评阅教师完成日期20XX 年11月6日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课题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谭向飞陈春海 110kV 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专业指导人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号 20XX3096 课题概述:一、设计任务 1.选择110kV变电站接线形式; 2.计算110kV变电站的短路电流;3.选择110kV变电站的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校验。

二、设计目的掌握变电站一次电气设计的计算,能选择电气设备。

三、完成成果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接线及设备选择。

I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 1、110kV渭北变所设计最终规模为两台110/10kV主变,110kV两回进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线,10kV8回馈线,预计每回馈线电流为400A, 2、可行研究报告中变压器调压预测结果需用有载调压方式方可满足配电电压要求,有载调压开关选用德国MR公司M型开关,#2主变型号SZ9-40000/110, 5×110+-32%/,YNd11,Uk%=。

3、110kV配电装置隔离开关GW5-110ⅡDW/630;断路器3AP1-FG-145kV, 3150A﹑40kA;复合绝缘干式穿墙套管带CT 2×300/5;中心点隔离开关GW13-63/630,避雷器HY5W-108/268及中心点/186。

4、出八回线路、10kVⅡ段母线设备﹑变二侧开关分段以及电容补偿。

10kV断路器选用ZN28E-12一体化弹簧储能操作,支架落地安装;主变10kV 侧及分段隔离开关用GN22-10G手动操作;10kV线路及电容器隔离开关用GN19-10Q手动操作;出线CT两相式,二组次级绕组,用作测量和保护;电容器回路三相式;变二侧CT 三组次级用作测量﹑纵差﹑过流及无流闭锁。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学号:同组人:时间:2011 __大学__学院电光系一、原始资料1.负荷情况本变电所为某城市开发区新建110KV降压变电所,有6回35KV 出线,每回负荷按4200KW考虑,cosφ=0.82, Tmax=4200h,一、二类负荷占5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另外有8回10KV出线,每回负荷2200KW,cosφ=0.82, Tmax=3500h,一、二类负荷占3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2.系统情况本变电所由两回110KV电源供电,其中一回来自东南方向30Km处的火力发电厂;另一回来自正南方向40Km处的地区变电所。

本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图附I—1所示。

图附I—1 系统示意图最大运行方式时,系统1两台发电机和两台变压器均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时,系统1投入一台发电机和一台变压器运行,系统2可视为无穷大电源系统。

3.自然条件本所所在地的平均海拔1000m,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年最热月平均气温30℃,年雷暴日为30天,土壤性质以砂质粘土为主。

4.设计任务本设计只作电气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①主变压器选择;②确定电气主接线方案;③短路电流计算;④主要电气设备及导线选择和校验;⑤主变压器及出线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⑥所用电设计;⑦防雷和接地设计计算。

二、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主变压器的选择(组员:丁晨)本变电所有两路电源供电,三个电压等级,且有大量一、二级负荷,所以应装设两台三相三线圈变压器。

35KV侧总负荷P=4.2×6MW=25.2MW,10KV侧总负荷P=2.2×8=17.6MW,因此,总计算负荷S为S=(25.2+17.6)/0.82MVA=52.50MVA 每台主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全部负荷70%的需要,并能满足全部一、二类负荷的需要,即S≥0.7 S30=0.7×52.20MVA=36.54MVA 且S≥(25.2×50%+17.6×30%)/0.82MVA=21.80MVA 故主变压器容量选为40MVA,查附录表Ⅱ-5,选用SFSZ9—__/110型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变压器,其额定电压为110±8×1.25%/38.5±5%/10.5KV。

110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

〔一〕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通过对系统及负荷分析,进行了电气主接线选择。

110KV通过对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和单母线接线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双母线接线方式。

10KV通过对单母分段接线和双母接线方式比较,选择单母分段接线方式。

根据电气主接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本次电气设备选择采用无油化、少维护、安全可靠的设备,110KV选用LW35-110六氟化硫断路器,主变压器选用SSZ10-M-6300/110型号的变压器,10KV选用真空断路器。

对直流及所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进行了配置,并对避雷器进行了选择。

〔二〕AbstractThe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tentative electric desibn about 110KV transformer station , which selects the main electric wiring by analyzing the system andload .After comparing the wiring way of unit wiring and single bus bar of transformer , 110KV is suitable for using the later .After comparing the way of single bus bar and double wiring ,10KV is suitable for using the former . People calculate the electric current of short circuit according to main electric wiring . The safe equipments are used , which have no oil , don’t need repair . 110KV selects lw 35-110 circuit breaker , while 10KV selects vacuum one . It deploys the direct current and its system , automatic deic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so on , and selects the proper lightning arrester .〔三〕前言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所是电能输配的中心环节,变电运行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份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份初步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份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学部(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2020 年 12 月 29 日目录一设计目的及其要求2 课程设计要求二设计基础资料三主变压器的选择四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五短路电流的计算六电气设备的选择1设备选择原那么参考文献附图一课程设计目的1.) 温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2) 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习和把握变电所电气部份设计的大体原理和设计方式1 设计内容(1) 主接线设计(2) 主变压器选择(3) 短路电流计算(4) 要紧电气设备的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避雷器等(1)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信电气主接线。

(2) 短路电流计算(3) 选择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一样按变电站建成5-10年的进展计划进行选择,并应考虑变压器正常运行和事故时的过负荷能力);(4)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5) 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6)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7) 选择电压互感器(8) 选择电流互感器(9) 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10) 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11) 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12) 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1. 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1) 变电站类型:110 kV 降压变电站(2) 三个电压品级:110 kV、35 kV、10 kV(3) 110 kV:近期进线2 回,出线1 回;远期进线1 回,出线2回35 kV:近期3 回;远期3 回10 kV:近期5 回;远期4 回2. 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形(1) 变电站在系统中地位:中间变电站(2) 变电站仅采纳110 kV 的电压与电力系统相连,为变电站的电源3. 待建变电站负荷(1) 110 kV 出线:负荷每回容量8000 kV A,cosφ=0.9,Tmax=4000 h(2) 35 kV 负荷每回容量6000 kV A,cosφ=0.85,Tmax =3800 h;其中,一类负荷1 回;二类负荷 2 回(3) 低压每回负荷2000 kW,cosφ=0.95,Tmax =4500 h;其中,一类负荷2 回;二类负荷 2 回4. 环境条件本地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20℃;本地海拔高度:600m;雷暴日:15日/年。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

1 设计说明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1 设计说明1.1 环境条件⑴变电站地处坡地⑵土壤电阻率ρ=1.79*10000Ω/cm2⑶温度最高平均气温+33℃,年最高气温40℃,土壤温度+15℃⑷海拔1500m⑸污染程度:轻级⑹年雷暴日数:40日/年1.2 电力系统情况⑴系统供电到110kv母线上,35,10kv侧无电源,系统阻抗归算到110kv侧母线上U B=Uav SB=110MV A系统110kv侧参数X110max=0.0765 X110min=0.162⑵110kv最终两回进线四回出线,每回负荷为45MVA,本期工程两回进线,两回出线。

⑶35kv侧最终四回出线,全部本期完成,其中两回为双回路供杆输电Tmax=4500h,负荷同时率为0.85⑷10kv出线最终10回,本期8回Tmax=4500 h,负荷同时率0.85,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70%,备用回路3 MW,6 MW,cosφ=0.85计算电压等级回路名称近期最大负荷(MW)功率因数cosφ回路数线路长度(km)供电方式35KV 1# 12 0.85 1 25 双回共杆2# 10 0.85 1 25 双回共杆3# 20 0.85 1 23 单回架空4# 10 0.85 1 19 单回架空10KV 1# 3 0.85 1 5 架空2# 4 0.85 1 4 架空3# 2 0.80 1 6 架空4# 3 0.80 1 5 电缆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⑸负荷增长率为2%1.3设计任务⑴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⑵主变压器的选择⑶短路电流计算⑷主要电气设备选择⑸主变保护配置⑹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⑺无功补偿装置的形式及容量确定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电气主接线概述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成主电路。

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给各用户。

它表明各种一次设备的数量和作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此次设计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主要任务是根据变电所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确定主接线方案;根据35kV侧和10kV侧的负荷算出变压器容量选择主变压器;画出短路图,计算出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计算各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熔断器、母线等设备,并通过短路计算结果校验所选的设备;最后对主变压器进行了继电保护并计算出了整定值,使变压器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与校验;继电保护目录前言 (3)设计任务书 (4)第一章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5)第一节主接线设计原则 (5)第二节本变电站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5)第二章主变压器选择 (7)第一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7)第二节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7)第三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9)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基本假定 (9)第二节基准值计算 (9)第三节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9)第四节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12)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5)第一节断路器的选择 (15)第二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19)第三节互感器的选择 (21)第四节母线的选择 (25)第五节避雷器的选择 (29)第六节熔断器的选择 (30)第五章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继电器保护设计 (33)第一节变压器瓦斯保护整定 (33)第二节纵联差动保护整定 (34)第三节变压器过负荷保护整定 (37)第四节变压器零序过电流过电压保护整定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前言“工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电能作为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以成为我国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并广泛应用到一切生产部门和日常生活方面。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中型地区终端变电所,它的任务是将系统所送的110KV电压降为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供给附近用户和企业用电。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该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建设此变电站是为了满足该地区输变电的需要。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高压侧从相距 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经过降压后分别以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输出。

它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网环节,可以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主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降为低压电,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1.1 建站规模(1)、变电站类型:待建电站属于11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3)、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4)、进出线:待建DK110kV变电站从相距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线径 LGJ-240;变电站进出线 ( 全部为架空线 ) ,110kV共 2 回;35kV 共 4 回;10KV 共16回。

(5)负荷情况:待建 DK110kV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 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6)无功补偿:待建DK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两组,容量为 2×3000kvar 。

(7)建站规模:待建DK110kV变电站所占地面积可采用半高型布置。

1.2 、短路阻抗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归算到本站110kV 侧母线上的阻抗标幺值X1= X 20.06 , X 00.154 (取 S B100 MVA, E S 1.0 )。

1.3 、地区环境条件待建 DK110kV变电站所在地区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 15℃,年平均气温 15℃。

第 2 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

某市110kV中心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某市110kV中心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某市110kV中心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XX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110kV中心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日期 2012年 2 月29 日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一次设计XX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本任务书要求一式两份,一份打印稿交教研室,一份电子稿交系办。

附页:110kV一次降压变电所技术设计技术参数与条件一、给定参数1.设计变电所建在城西2KM 处,建成后,除向周围地区负荷供电外,还输送部分系统的交换功率。

2.系统电源情况如下:综合小水电:S∑=24MVA ,L1= 20KM ,35kV 双回送入变电所,丰水期满发电,枯水期只发三分之一容量,近区用电及站用电占发电容量的10% ,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综合电抗折算至S J=100MVA 时,X J*=3 。

本市火电厂:发电机两台,Pe=5MW ,cos Фe=0.8 ,X d″=0.18, 经一台双绕组变压器SL7—12500kVA ,6.3kV/35kV ,Ud%=8 ,L2= 5KM 用架空线输入变电所,其厂用电占5%,近区用电占15% 。

省电网:由西南方向经110kV ,L3= 65KM 的输电线路与变电所相连,对本市的发供电起综合平衡作用。

3.变电所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6000h, 同时率取0.9。

4.10kV 用户负荷资料如下表所示:变电所建成后第五年总负荷增加到30.6MW ,建成后第十年总负荷增加到49.3MW。

5.变电所自用负荷以2 台100kVA 考虑。

6.气象及地质条件:设计变电所地处半丘陵区,无污染影响,年最高温度40 度,最热月平均温度34 度,年最低温度40 度,最热地下0.8M 处土壤平均温度30.4 度,海拔高度为50M 。

二、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摘要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前言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

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1原始资料 (4)2原始资料分析 (6)第2章负荷分析 (6)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2 设备的选择 (19)结束语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一:一次接线图第一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1。

原始资料待建变电站是该地区农网改造的重要部分,预计使用3台变压器,初期一次性投产两台变压器,预留一台变压器的发展空间。

1。

1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10kV。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

设计任务书一、基本资料1.设计变电所在城市近郊,向开发区的几个企业供电。

2.本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110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35KV和10KV是二次电压。

3.待建变电所的电源,由双回110KV线路送到本变电所;在中压侧35KV母线,送出2回线路;在低压侧10KV母线,送出6回线路;该变电所的所址,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4.35KV和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见表2-1和表2-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5500h,同时率取0.9,线路损耗取5%。

二、电气部分⒈选择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类型;⒉选出数个电气主接线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论证,确定变电所电气的主接线型式;⒊合理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主要电气设备。

⒋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配置电压,电流互感器,并确定其型号,变比和接线方式等。

⒌选择自用变压器台数,容量及连接地点及配电方式。

⒍初步规划二次回路的基本方案;合理进行变电所平面布置。

7.进行防雷保护规划设计。

成果要求⒈编写计算说明书共一份,采用A4打印稿左装订。

⒉要求计算准确,层次清晰,公式系数选择正确合理并标明依据。

⒊说明要论证充分正确,结论清楚。

⒋图纸符合标准,主要图纸选择一张采用A1图手绘,其它采用A4计算机绘制。

⒌说明书附英文标题与摘要。

6.条件不充分时可以合理的假定条件。

摘要电力的发现和使用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先进。

变电站是电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起着电能传递与电压转换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变电站的改进越来越迅速,由最先的传统化变电站和电压等级不高,到现在的GIS站、数字化变电站,以及高压变电站等,变电站的发展越来越先进,对变电站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变电站仍在电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一个包括2台主变压器的110kV传统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110k 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城镇用电量呈大副增长趋势。

随之带来一系列在网运行问题,其中在网负荷量不足尤为重要,为保证城镇正常用电,配套变电站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今拟建一座110KV变电站,向该地区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

设计110KV线路2回、10KV线路10回,架空出线。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计参数计算设备选择第一篇前言总则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得确定设计方案;同时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电的原则。

绪论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初步体现了工程设计的精髓内容,如根据规程选择方案,用对比的方法对方案评价等。

教会了我们在工程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锻炼了我们用实际工程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一)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要满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二)可扩性的具体要求:扩建时,可容易地从初期接线过度为最终接线二、设计原则(一)本地区电网规划、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规划和通信规划,根据电网结构、变电站理环境、交通、消防条件、站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设计方案;(二)除按照电网规划中规定的变电站在电网中地位和作用考虑其控制方式外,其与电网配合、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等均应能满足运行方式的要求;(三)自动化技术装备上要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正确地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关系,做到远近结合;(四)节约用电,减少建筑面积,既降低电网造价,又满足了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五)对一、二次设备及土建进行必要简化,取消不必要措施;(六)应满足备用电源自投、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

110kV变电站的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110kV变电站的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目录设计任务书 (4)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5)第一章主变容量、形式及台数的选择 (6)第一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6)第二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7)第三节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8)第二章电气主接线形式的选择 (10)第一节主接线方式选择 (12)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3)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5)第一节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5)第二节断路器的选择 (18)第三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19)第四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0)第五节互感器的选择 (20)第六节母线的选择 (24)第七节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4)第八节站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25)第九节10kV 无功补偿的选择 (26)第五章10kV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6)第二部分计算说明书附录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27)附录二短路电流计算 (28)附录三断路器的选择计算 (30)附录四隔离开关选择计算 (32)附录五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4)附录六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附录七母线的选择计算 (36)附录八10kV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37)(含10kV 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三部分相关图纸一、变电站一次主结线图 (42)二、10kV 高压开关柜配置图 (43)三、10kV 线路控制、保护回路接线图 (44)四、110kV 接入系统路径比较图 (45)第四部分一、参考文献 (46)二、心得体会 (47)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钢厂搬迁昌北新区,一、二期工程总负荷为24.5 兆瓦,三期工程总负荷为31 兆瓦,四期工程总负荷为20 兆瓦;一、二、三、四期工程总负荷为75.5 兆瓦,实际用电负荷34.66 兆瓦,拟新建江西洪都钢厂变电所。

本厂用电负荷设施均为Ⅰ类负荷。

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本次110kV 变电站的设计,经过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了当前我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向,按照现代电力系统设计要求,确定设计一个110kV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采用微机监控技术及微机保护,一次设备选择增强自动化程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突出无油化,免维护型设备,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二次设备。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
1.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接线方案,确定主变压器和输入输出回路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核心主接线方案有单/双母线方案、双重供电方案和进出线盘式等。

2.变电站配电系统的设计
根据负荷需求和主接线方案,设计变电站的配电系统,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和中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负责分配供电,中压配电系统主要负责输配电和调节电压。

3.保护系统的设计
电气设备的保护是变电站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细心考虑各种故障情况,制定完善的保护方案和系统。

主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接地和过电压等保护。

4.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变电站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主要包括PLC控制、远动自动化监测系统、人机界面和远程通信等。

接地系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的关键性设计,需要根据国家电网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实施。

主要包括接地桩的设计和选型、接地系统的布置、接地阻抗的计算和实测等。

6.电缆设计
电缆是变电站电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考虑其容量、安全性、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多个因素。

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和回路进行电缆的选型和布置设计。

总的来说,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和因素,细致严谨地设计和实施,才能保证变电站的运行和供电质量。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课程设计DOC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课程设计DOC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 (1)第二章负荷分析及计算和主变的选 (3)第一节负荷计算的目的 (3)第二节负荷分析及无功补偿 (3)第三节主变压器的确定 (4)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 (6)第一节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6)第二节110kV侧接线的选择 (7)第三节10kV侧接线的选择 (7)第四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9)第一节计算各回路电流 (9)第二节计算短路点最大短路电流 (9)第三节计算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0)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1)第一节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1)第二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14)第三节互感器的选择 (17)第四节避雷器的选择 (17)第五节接地刀闸的配置 (18)第六章继电保护配置 (18)第一节继电保护的配置 (18)第二节变电所继电保护的配置 (20)参考文献 (21)附110kV地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及电气总平面图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某区110KV/10KV变电站设计二、设计的原始资料1 •建设性质及规模:为满足某区及相关单位用电,将新建一座110KV降压变电所。

该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对本区用户供电为主,尤其对本地区大用户进行供电。

改善提高供电水平。

2 •变电站负荷情况: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10。

变电站由两个系统供电,系统S1 为3MVA,容抗为0.38,系统S2为4MVA,容抗为0.45。

线路1为30KM,线路2为20KM 有关负荷资料见附表1。

即(1)110KV线路进线2回。

(2)10KV线路的同时系数为0.9,线损率5%。

(3)10KV线路8回,远期发展2回。

(4)待设计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如下图:3.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2)选择变电所主变台数、容量及型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一个最佳方案。

(4)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5)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6)进行继电保护的选择及整定(略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doc 6页)
2008级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一、设计目的
(1) 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的是一个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

本设计只做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 主接线设计
分析原始资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拟出各级电压母线的接线方式(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2) 主变压器选择
根据负荷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主接线最优方案;
(3) 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所确定的主接线方案,选择适当的计算短路点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表示出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
压熔断器、消弧线圈、避雷器等
(5) 编制设计成果
1)编制设计说明书
2)编制设计计算书
3)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纸1张(A2图纸)
2 设计要求
设计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有关设计技术规程进行,要求对用户供电可靠、保证电能质量、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运行灵活、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
且具有可扩建的方便性。

要求如下:
(1)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 短路电流计算
(1) 变电站供电范围:110 kV 线路:最长100 km,最短50 km;35 kV 线路:最长70 km,最短20 km;10 kV 低压馈线:最长30km,最短10km
(2) 未尽事宜按照设计常规假设。

四、要求
1.在资料一、二中任选一种情况作设计。

2.画图软件自选,手画也可。

4.主要参考资料
[1] 熊信银, 张步涵.电气工程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4] 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5] 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6] 陈跃.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7] 吴靓,谢珍贵.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 第一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 志溪.电气工程设计. 第一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张华.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陈慈萱. 电气工程基础. 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学部(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2011 年 12 月 29 日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4号宋) (1)
1.设计目的(4号宋) (2)
2.设计要求(4号宋) (3)
二.设计基础资料(4号宋) (4)
1. 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4号宋) (5)
2. 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4号宋) (6)
………………………………………………………………………
………………………………………………………………
........................................................................参考文献(4号宋) (15)
附录(4号宋) (16)
附图(4号宋)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