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04章-中药药理作用特点与研究思路-2015-农大

中药药理-04章-中药药理作用特点与研究思路-2015-农大
4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种属差异 个体差异
▲大多数中药对人和动物的作用基本一致: 黄连对实验动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 也有效; 丹参对人和动物抗血栓作用一致 ▲种属差异性:动物实验结果不能完全显示中药对人的作用。 茯苓煎剂:人口服有利尿作用,家兔、大鼠灌胃无明显的 利尿作用; 丹皮酚对动物有降压作用,但对人却未见降压作用。
▲提示,动物与人的种属差异
5
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 与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理论特别强调人的体质对用药的影响。
如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
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之药。
6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由于方法学等问题,大多数中药尤其是粗制剂的有效剂量的 范围往往较窄,量效关系很难表现。 ▲某些中药有效成分作用的 量效关系比较明确 附子强心作用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强心 作用,浓度在 1×10-8~5×10-6g/ml范围内,心肌收缩力增加达
▲证的动物模型
大黄脾虚模型
氢化可的松肾阳虚模型
冷水浸泡加肾上腺素肝郁气滞模型
▲证的动物模型的缺陷 动物模型少,研究难度很大,认同度差
人和动物在生理生化机能等方面尽管有许多相同
之处,在形体、语言、反应等有很大差别。
17
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按传统分类的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利水药、活血化瘀 药、补益药等的药理作用已基本清楚。 ▲对每一类药中的分类药的对比研究不够,尚需研究和归纳。 辛凉解表药与辛温解表药的药理作用的异同 清热解毒药与清热泻火药的药理作用的异同 凉血止血药与温经止血药的药理作用的异同 平肝息风药与平肝潜阳药的药理作用的异同 补气药与补血药的药理作用的异同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专家讲座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专家讲座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7页
四、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成份复杂性导至作用多效性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Hale Waihona Puke 页调整机体截然不一样两种病理状态
当归 子宫平滑肌痉挛—舒张 子宫平滑肌舒张—加强收缩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9页
中药成份复杂,量效关系不 明确,无一定规律性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10页
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应在 中药原药材、有效部位、有效成份 不一样层次上进行,才能靠近中药 理论,全方面而合理地说明中药功 效产生作用机理。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21页
6.中药毒性研究
经过对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研 究,以形成对中药正确、全方面
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1、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研究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 病基本标准,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 一,建立不一样证动物模型是证药 结合研究前提。
证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
要做到与证研究结合尚存
在困难。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17页
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15页
二、复方药理研究方法
1、整方试验
主要说明复方作用、作用机理,创制新 方及新药临床前药理研究等,但机制研究 较困难。当前复方研究大多发限于对临床 疗效验证。
2、拆方试验
研究药品组方标准、说明各药味间关 系,寻找最正确组方。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16页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绪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中药是指从自然界中提取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物质,经过加工和制备而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特点,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思路。

首先,中药是复方药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相对于西药中的单一分子药物,中药中常含有多个有效成分,并且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靶点发挥药理作用。

因此,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需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复杂性,通过分离纯化和有效成分的研究,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

其次,中药具有多靶向、综合调节的作用特点。

中药往往通过多个分子靶点来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多个生理过程。

这种综合性的调节作用是中药独特的特点,也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现代药理学技术手段,如高通量筛选、基因芯片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中药的多靶向、综合调节作用。

再次,中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特点。

中药具有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治病的方法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干预,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因此,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的研究思路。

可以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中药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机制。

最后,中药研究还可以借鉴现代药物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如药物靶标的筛选和验证、药物-受体的结构与作用关系等都是中药研究可以借鉴的内容。

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中药传统的“整体观念”,可以更好地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需要考虑到多成分、多靶点、多靶向、综合调节以及个体差异等特点。

通过分离纯化和有效成分的研究,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通过高通量筛选、基因芯片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中药的多靶向、综合调节作用;结合现代药物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 路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一、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中药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发挥疗效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二、中药药理作用的差异性: • 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大多一致,但也存
在差异性(部分是由于改变了给药途径 产生的新作用)。 • 另外存在种属和个体差异。
第一节
• 功效与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的抗菌、 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 实验与临床作用一致:如葛根对心血管 系统的作用、黄连抗心律失常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三、中药作用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 中药粗制剂的量效关系不具有规则性;
但某些有效成分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明 确。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四、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五、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 同一种药物可产生相反的作用 不同剂量有关:人参 不同有效成分:人参、当归 机体不同状态:当归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六、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 •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思路
• ⒈ 与证的研究结合 • ⒉ 分类对比研究 • ⒊ 功效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 ⒋ 重新价性研究 • ⒌ 毒性研究 • ⒍ 作用机理的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同类药之间药理作用的异同
3.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中医的痰
狭义:有形之痰即呼吸道分泌的痰液
广义:无形之痰即水湿停聚于体内的各种病证 心-------- 心悸、神昏、癫狂、失眠 四肢------麻木、疼痛 咽喉------梗噎
目前只重视对呼吸道祛痰作用 的研究,而对呼吸道外由“痰 浊”引起的证的作用研究很少
6、动物实验与人体效应的差异: 7、药理实验用剂量与临床用量的差异: 8、整体与离体实验的差异:
四、中药药理研究为中药的现代表述起 沟通作用并促进中药功效内容的发展
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功效 的科学内涵将会得到更明确的阐明。
看待中医的功效要从历史和临床的角度
中药药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目前 还没有证明的内容不通轻易否定,药理作 用最终要由临床验证。
是经典的天然药物的研究方法。 提取―――分离―――合成―――改造 特点:目标明确,研究较多。 成果:青蒿素、靛玉红、元胡索乙素、川蕴嗪
1 、从中药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发展为化学药物
2 把中药当作植物药,套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医药(西药)的研 究思路与方法
3 利用西医“病”的研究模型(包括动物、实验模型、实验设计 与实验方法、实验指标的选择等)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
2)精简处方更适合于临床运用
方法
1、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 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建立不同证的动物模型是证药结合研究 的前提。
证的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 要做到与证的研究结合尚 存在困难。
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4.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医学课件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医学课件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4月2021/4/102021/4/102021/4/104/10/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4/102021/4/10Apr il 10,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4/102021/4/102021/4/102021/4/10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4/102021/4/10Saturday, April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102021/4/102021/4/104/10/2021 2:17:59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4/102021/4/102021/4/10Apr-2110-Apr-21
3.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1)种属差异 (2)个体差异 4.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1)粗制剂量效关系规律性差 (2)有效量范围窄 5.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 (1)中药粗制剂时效关系难揭示 (2)通常3天5次给药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1.中药复方药理的基础研究 配伍规律,多靶点作用机制。 2.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 (1)中医辩证施治需证药结合,以药探理 (2)辩证施治与动物证模型的局限性。 3.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4.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5.中药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 6.中药毒性研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4/102021/4/102021/4/10Satur day, April 10, 2021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调节机体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理状态
当归 子宫平滑肌痉挛—舒张 子宫平滑肌舒张—加强收缩
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中药成分复杂,量效关系不 明确,无一定规律性
作用相对缓慢,温和性
中药与化学药品相比,一般起效较 慢,作用温和,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
与产地、采收、贮存、炮制等因素有关
第三节 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
目前中药药理研究存在的两种思路与方法
中药的药理学研究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以方探理,阐 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的实质。 阐明复方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 理运用 阐明中医药理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寻找先导化合物) 方法:按照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中药, 是经典的天然药物的研究方法。 提取―――分离―――合成―――改造 特点:目标明确,研究较多。 成果:青蒿素、靛玉红、元胡索乙素、川蕴嗪
中药药理
借助现代科学知识与手 段药对中药功效的再认识。 以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药的 作用及其机理。
临床经验
药理作用
中药 的功效
功效是临床用药验的高度总结 药理作用是对功效的再认识
一、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麻黄:宣肺平喘------平喘作用 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镇痛作用
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 *药理作用是古代医籍中并无明确的记载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
(解决中医问题,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中医用药的规律与特点研究中药。 复方研究、配合关系研究、治则研究 特点:困难较大,研究较少,近二十年来兴 起,重要。 成果:活血化瘀的研究、清热药的研究、袪风 湿药的研究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第一节
• 功效与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的抗菌 、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 实验与临床作用一致:如葛根对心血管 系统的作用、黄连抗心律失常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三、中药作用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 中药粗制剂的量效关系不具有规则性;
但某些有效成分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明 确。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 研究思路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一、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中药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发挥疗效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二、中药药理作用的差异性: • 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大多一致,但也存
在差异性(部分是由于改变了给药途径 产生的新作用)。 • 另外存在种属和个体差异。

四、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五、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 同一种药物可产生相反的作用 不同剂量有关:人参 不同有效成分:人参、当归 机体不同状态:当归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六、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 •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思路
• ⒈ 与证的研究结合 • ⒉ 分类对比研究 • ⒊ 功效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 ⒋ 重新评价性研究 • ⒌ 毒性研究 • ⒍ 作用机理的物质基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一、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麻黄:宣肺平喘------平喘作用 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镇痛作用 二、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
*药理作用是传统功效中无记载的:
黄连抗心律失常,天花粉抗早孕与引产
*传统功效尚未能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支持:
2020/11/14
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同类药之间药理作用的异同
2020/11/14
18
3.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中医的痰
狭义:有形之痰即呼吸道分泌的痰液
广义:无形之痰即水湿停聚于体内的各种病证
心-------- 心悸、神昏、癫狂、失眠 四肢------麻木、疼痛 咽喉------梗噎
配合得当增强疗效,配合不当产 生不良反应如四逆汤、左金丸
2020/11/14
15
二、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1、整方实验
主要阐明复方的作用、作用机理,创制 新方及新药的临床前药理研究等,但机制 研究较困难。目前复方研究大多发限于对 临床疗效的验证。
2、拆方实验
研究药物的组方原则、阐明各药味间 的关系,寻找最佳组方。
2020/11/14
天麻素的镇静催眠作用
20
5.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应在 中药原药材、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的不同层次上进行,才能接近中药 理论,全面而合理地说明中药功效 产生的作用机理。
2020/11/14
21
6.中药毒性研究
通过对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的 研究,以形成对中药正确的、全 面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20/11/14
22
谢谢!
阐明复方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 理运用
阐明中医药理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2020/11/14
13
2、创制新方,开发新药
1)确定药效的强度、范围、特点、 与同类药或原剂型比较了解其优点、 特 色、有无实用价质及发展前景。
2)精简处方更适合于临床运用
2020/11/14
14
3,剖析复方的配伍关系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20/11/14
16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1、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 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 点之一,建立不同证的动物模型是 证药结合研究的前提。
证的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
要做到与证的研究结合尚
存在困难。
2020/11/14
17
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2020/11/14
7
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作用的多效性
成分的复杂性导至作用的多效性
2020/11/14
8
调节机体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理状态
当归 子宫平滑肌痉挛—舒张 子宫平滑肌舒张—加强收缩2020/11/ຫໍສະໝຸດ 49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中药成分复杂,量效关系不 明确,无一定规律性
2020/11/14
10
中药的运用是采用复方配伍的形式, 中药的功效多是在方剂中作用的体现。 药理研究多用单味药进行。
4
4、单一成分,组分与全方配伍的差异:
传统:复方,综合效应 现代:提取分离不同成分,再进行实验
中药有的成分或组分基本上可以代表全方或 全药的某一方面的作用(麻黄碱平喘、青蒿素 抗疟),但某些成分与全方配伍不同(乌头碱与 四逆汤对心脏的毒性)。
作用相对缓慢,温和性
中药与化学药品相比,一般起效较 慢,作用温和,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2020/11/14
11
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 与产地、采收、贮存、炮制等因素有关
2020/11/14
12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
一、研究复方的目的和意义
1、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以方探理,阐 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的实质。
朱砂解毒、生地清热 2
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尚存差异性的原因
1、使用术语的不同: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降压、镇静作用
葶苈子:泻肺平喘 强心作用
2020/11/14
3
2、药物的制作工艺 ,剂型,给药途差异:
青皮、枳实:破气消积 注射液升高血压、治疗休克
3、中药的功效多为在复方的用中得出:
2020/11/14
2020/11/14
5
5、动物的机能状态与临床的差异:
中药功效来源于临床的病理状态,强调 对证,而目前对证的本质尚未阐明,证 的模型建尚存困难,这是中药药理研究 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
2020/11/14
6
6、动物实验与人体效应的差异: 7、药理实验用剂量与临床用量的差异: 8、整体与离体实验的差异:
2020/11/14
目前只重视对呼吸道祛痰作用 的研究,而对呼吸道外由“痰 浊”引起的证的作用研究很少
19
4.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
由于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概 念、理论、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 补充、修正和完善。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重新评价中药的 某些基本作用也同样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