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和汉字形体的演变

合集下载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飛飞 鑿 凿
●用新造汉字的办法 竊 窃
简化汉字:
礎础 態 态
●用同音代替法来简 鬭 斗 裏 里 穀 谷 麵 面
化汉字:
升 升 量器 昇 升起 陞 提升
干 干 干戈 乾 干湿 幹 才干 榦 树干
汉字简化给阅读古籍带来的应注意的问题:
公孙丑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


杜甫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煙 烟 堃 坤 喆 哲 埜野
旹 時 淚 泪 傑 杰 點点
异体字产生并存在的原因:
♣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 ♣用字求新求奇的心理。
♣用字追求简便的心理。 ♣古代无严格的正字法。
古音不同、意义有异的不是异体字:
寘 章母锡部 放置
寔 禅母锡部 确实
置 端母职部 放置;买 实 船母质部 确实;果实
古音相同、意义有异的不是异体字:
雲云
●采用古代笔画简单 的异体字:
爾尔
從从 氣 气 無无
●采用古代笔画简单 的通用字:
個个
纔才
●采用古代笔画简单 的俗体字:
亂乱
軆体 萬万
●采用现代大众创造 隊 队
的简化字:
階阶 擊击
●采用草书楷化法简 書
书爲
为長

化汉字:
●采用简化偏旁的方 法简化汉字:
歡欢
鷄鸡
轟轰
趙赵
●用字的一部分代替 全字简化汉字:
父爹 解懈田 佃
6、假借
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長是也。” 依据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借原有字形,表达新的意义。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字形特点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字形特点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字形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约三四千年的商周时期,汉字的演变过程非常复杂,经历了多个阶段,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字形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它的字形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

金文是铸刻有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

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楷书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草书和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写速度更快。

楷书是一种规矩、规模的意思,从殷商至清末,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汉字的字形逐渐由象形性向抽象性过渡,笔画结构越来越简省,形状趋于抽象且越来越规整,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

总的来说,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逐渐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字形特点都有其独特之处。

汉字的字形特点主要包括:1.汉字是表意文字,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目的。

2.汉字的笔画和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元素。

3.汉字的笔顺和书写规则是汉字书写的基础要求。

4.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平面组合的特点,以点、线、面组成方块形。

5.汉字的字体种类繁多,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总之,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字形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

汉字的起源及结构

汉字的起源及结构
• 2、今天繁体字使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弄清楚繁简 字的对应关系。如:
• 皇后发廊——皇後發廊 古人云——古人雲 姓范— —姓範
•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古今字
• 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是文字学上对同一个字
的初期字形和后起字形的称呼。先出现的为古字, 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字合称“古今字”。
• 2、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1)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增加了意符或改换了意
符。如莫暮、孰熟、反返、说悦。

(2)古字和今字古音相同或相近。如:昏婚、
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 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 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 史文物。
2、西周 金 文
铜器 范铸
3、战国 大篆和六国古文 简牍、帛 毛笔写
4、秦 小篆
(二)过渡阶段:汉代:隶书 纸出现
• (三)今文字阶段:汉代:草书—— 楷书——行书
• [注意]:
• 1、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形体。 • 2、商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但用毛笔写
的字很少保存下来,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不容 易腐朽,所以保存下来的较多。 3、从小篆到隶书,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的一 次深刻变革。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4、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不是结构的变化, 而是笔势的变化。
益溢、县悬、知智。
• (3)今字仅有古字多个义项中的某一义项。如今
字“避、譬、僻、嬖、闢”分别具有古字“辟” 的一个意义。
• (二)异体字
• 1、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 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不同汉字形体。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
汉字演变是指汉字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可以从形体、结构、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形体方面,汉字的演变可以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等阶段。

在象形阶段,汉字的形体更加具象化,通过简单的线条或图案来表达事物的外形或特征。

而到了会意阶段,汉字的形体逐渐抽象化,不再直接反映事物的外形,而是通过组合或改变象形字来表示含义。

现代汉字形体更加简化,许多繁体字被简化,形体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

其次,在结构方面,汉字的演变也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趋势。

古代汉字的结构较为复杂,包含许多笔画和部首,而现代汉字的结构更加简化,简化了许多繁体字的结构和部首,使得汉字书写更加便利和简单。

最后,在用法方面,汉字的演变也呈现出扩义、引申等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许多汉字的用法和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汉字从原本的特定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用法,有的汉字从特定领域的专有名词逐渐引申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总的来说,汉字的演变总体趋势是由复杂到简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趋势既反映了汉字书写的规范化和简便化需求,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当然,汉字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还存在许多具体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因素,但总体
来说,汉字的演变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文化传承的特点。

汉字的发展规律

汉字的发展规律

汉字的发展规律引言概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汉字的发展规律是指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律和原则。

了解汉字的发展规律,不仅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还可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汉字的发展规律。

正文内容:1. 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1.1 汉字的象形演变汉字最早是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直接描绘而形成的,这种形式被称为象形。

例如,汉字中的“日”字就是太阳的形象,而“水”字则是水流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象形特征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象形元素。

1.2 汉字的指事演变指事是指通过一种符号来指代一种事物或者概念的形式。

例如,“上”字就是手指向上的动作,表示“在上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指事形式逐渐简化,但仍保留了一定的指代意义。

1.3 汉字的会意演变会意是指通过两个或者多个意义相近的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字,表示一种更为复杂的概念。

例如,“休”字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在树下歇息”。

会意形式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合并意义。

2. 汉字的音韵演变规律2.1 汉字的声旁演变汉字的声旁是指汉字中表示音节的部份,例如“木”字的声旁是“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声旁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音节特征。

2.2 汉字的声调演变汉字的声调是指汉字在发音时的音调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声调逐渐变化,但仍保留了一定的声调特征。

3. 汉字的结构演变规律3.1 汉字的摆布结构演变汉字的摆布结构是指汉字中摆布两个部份的组合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摆布结构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组合特征。

3.2 汉字的上下结构演变汉字的上下结构是指汉字中上下两个部份的组合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上下结构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组合特征。

4. 汉字的意义演变规律4.1 汉字的义项演变汉字的义项是指汉字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义项逐渐增加或者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基本意义。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分析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分析






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 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分别——凴凭、嶽岳、淚泪、巖岩 意符不同的异体字——詠咏、睹覩、嘆歎、駆敺、雁鴈 声符不同的异体字——线線、煙烟、蚓螾 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剩賸 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慙慚、和咊、鵝騀鵞、襍雜 3、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字合称为“繁简字”。汉字形体的 繁简问题自古就存在,我们现在所说的繁简字,繁体字指的 是解放之前通行的繁体字,简体字指的是解放之后公布的简 体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也是异体字的关系。 简体字排印古籍的影响: 《史记· 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 前后:1、前一个皇后。2、前前后后。




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结构——六种形体结构: 左形右声——江棋诂超(基本结构)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 内形外声——辩闷问闽 内声外形——阁國固裏 特殊结构:勝、徒、寳、裁 2、汉字的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 首。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 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 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 “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 “古字”。 例如《史记· 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 尽王矣。” 又例如《左传· 昭公二年》:“既成昏,晏子受礼。” 莫——暮 其——箕 要——腰 2、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完全同音同义,就叫做“异体 字”。异体字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而形成的,异 体字的存在也与人们写字时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有关。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 如“章”字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 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 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
• 2、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结构 1.分析汉字结构,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字 的本义。如: “集”,本作“雧 ”,群鸟在木上也 。 “景”,从日,京声,本义是日光。 “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旦”,明也。从日見一上。
• “右文说” • 右文即形声字的声符,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 侧 。字的意义与形符有关,有时声符与意义也 有关。 • 宋人王圣美首倡“右文说”。认为,声符相 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 由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 事类范围。 • 举例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 曰钱,歺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 为义。” •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比如:线、笺、践。
捕取也。从又从耳。 逮也。从又从人。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从羊,从大。
• 出
• 根据会意字构件组合的方式也可分为两 种: (一)“以形会意” • 指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在形 体上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构件的画面特 征起着重要作用。 (二)“以义会意” 指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在意 义上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构件的意义关 联起着重要作用,画面特征的作用较弱 或不起作用。(战国秦汉以后)
• 形声字的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 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同是从 女的字: • 姚、姬、姜,表示原始姓氏; • 姊、妹、姑、姨,表示亲属称谓; • 婚、姻、娶、嫁,表示婚姻; • 妊、娠、娩, 表示怀孕生育; • 娇、好、妩、媚,表示体态美好; • 嫉、妒、妖、佞,表示丑恶的品德; • 奴、婢、妃,表示身份地位。
• • • • • • • • •
其次,还有一些特殊结构 ①形符和声符位置反常 视 祁 钊 到 锦 孟 笃 冯 ②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的 A.形符偏于一隅 a.形符在右下角 腾 滕 勝 條 倏 修 脩 賴 b.形符在左下角 裁 載 栽 穎 潁 疆 穀

8,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8,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
二、漢字形體演變的幾個階 段
• 古文字:秦以前的小篆和小篆以前 的字體。
• 今文字:漢代的隸書和隸書以後的 字體。
• 秦隸(古隸):介於古文字和今文字間 (秦漢之際)
1.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卜辭、殷虛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鍥刻在龜
甲獸骨上的文字 。如:
§甲骨文的發現及特點
清代以后,对于六书一般采 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
P90汉字形体结构
• 六书:传统文字学上讲的六书是指古人分析汉 字的形体结构而归纳出来的创造汉字的六种基 本条例,
• 即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四体二用”说
• 班固《艺文志》中称六书为“造字之本”。 清代学者戴震就提出了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造字之体也
象形字1,纯象形(独体象形)简单明了的象形字
(日) (月) (水) (火) (山)
(屮)草 (木)
(户) (门)
(矢) (戈)
(贝) (阜)
(皿) (弓)
(斤)
(牛) (羊)
(行)
《诗经·豳风·七月》:“女执 懿筐,遵彼微行。”
(川) 《尚书·禹贡 》:“奠高山大川。”
合体象形:与关联的物体也画出来:眉,石,向
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é qū,日 月是也。”
•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
•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
•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 是也。”
• 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 意义的指向 。
•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

汉字的形体与结构分解

汉字的形体与结构分解

5.转注
❖ 六书中争论最大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至今无法统一。
6.假借
❖ 是指古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 另一个字的含义。
❖ (1)本无其字的假借。 ❖ (2)本有其字的假借。
(1) 本无其字的假借(虚词最多) “我” “而”
❖ (2)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 畔——叛 蚤——早
原因: ①古人写的白字 ②各地方的不同习惯。
“返”。

指出古今字的关系,通常用“A,古B
字”或“A、B,古今字”等说法。
2.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 ①词义的引申
同一字形表示的义项众多,为区别词义 而另造新字,分担原字的部分意义。
责,债的本字。 引申为责求、责备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 另早债字表示本字。
❖ ②用字的假借。 假借义与本义共用一个字,为使假借义
1.甲骨文: 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现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王懿荣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遗址
2.金文:
是刻在钟鼎一类金属 器皿上的铭文。
❖ 3.籀文: 是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的一种文字,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篆。 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发明的。
❖ 4.古文: 战国时期通行于东方六国的文字。
❖ 7.楷书: 是源于汉末而通行于魏晋以后的一种字体,
是隶书的变体、简体。
楷书的形体特点是彻底摆脱了象形文字的束缚。
二、汉字的构造
❖ 六书 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
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 体分类。
“六书”一语最早出现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 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其中有“六书”:
关,例如: 除、险、陟
左阜右邑

简述汉字形体演变历程及其形体特征

简述汉字形体演变历程及其形体特征

简述汉字形体演变历程及其形体特征汉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六国文字→隶楷→简化。

具体如下:1、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2、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3、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周宣王的史官)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

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4、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

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

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5、六国文字: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

6、隶楷: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

这就是“隶书”。

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7、简化:汉字中许多字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

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笔画少的叫做简体字。

扩展资料: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

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

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

4. 汉字的部首 (1)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 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 只是形声字。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 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 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
(2)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 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 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 整个字作为部首;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 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 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 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声符或意符挤占一角
形占一角:腾、颖、颍、裁、栽、修、脩、倏、佞、 疆…… 声占一角:旗、施、徒、徙……
省形和省声
省形 星,从晶省,生声;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亭,从高省,丁声 省声: 毫,从毛,高省声。 童,从辛,重省声。 炊,从火,吹省声。
2. 形声字的意符 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应该是有联系 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 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 “船”、“爹”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 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 声字的绝大多数。
汉字的结构
古代汉语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一)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和 小篆 甲骨文:商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战国文字:包括六国古文和秦国文字;六国古文是指 秦以外齐、燕、楚、魏、韩、赵等各诸侯国的文字; 秦国文字主要有大篆和小篆;秦大篆保存至今的有籒 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简述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回复

简述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回复

简述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回复
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代文字形态。

以下简述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1. 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是商代末期至西周初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字形多为象形,即通过直观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概念。

2. 金文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世纪):金文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刻写在金、银器上的文字。

金文字形逐渐从直观的象形演变为象声、指事和会意等形式,即通过字形本身或其组合来表达含义。

3. 小篆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小篆是秦汉时期的一种书法形式,广泛用于官方文件和碑文。

小篆字形相对规范,简化了许多复杂的形状,并开始出现了许多规律性的笔画构造。

4. 隶书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隶书是秦汉时期的一种书法形式,主要用于行书和碑文。

隶书字形更加简化和规范,整体结构更加统一,笔画更加工整,开始出现了一些常见的构造形式。

5. 楷书时期(公元3世纪至今):楷书是自汉朝以来主要的书法形式,至今仍然广泛应用。

楷书字形相对规范,结构清晰,笔画匀称,规模协调,构造整齐。

总体来说,汉字形体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从直观的象形逐渐演化为更加规范和结构化的形式,字形趋向于简化和规范,并且逐渐发展出一些常见的构造形式,对于今天的汉字书写和阅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汉字结构与汉字演变一.汉字的结构1.汉字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按照表达形式的不同,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表音文字)和构意文字(表意文字)。

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属于前者,后者主要包括古埃及圣书体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和汉字,而汉字是目前唯一被广泛使用表意文字。

2.汉字的产生:据典籍记载,汉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双瞳四目)所造。

《说文解字·序》:“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古人非常看重文字的识读书写,汉朝律令规定,能背诵、读写九千个汉字的人才能做书史小吏;官吏的公文、奏章,文字写得不正确,尚书史可检举、弹劾他们。

古人十分看重文字的作用,甚至上升为治国层面:“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可以视为是“上帝的秘符”。

3.汉字的结构:传统文字学用“六书”来解释汉字的构造。

“六书”的名称最早载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最早对“六书”进行明确定义并举例说明的是东汉的许慎(字圣)的《说文解字·序》。

他先对“文”和“字”进行区分:“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即,“文”是独体结构,“字”是合体结构,“字”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

“六书”中,根据“象形”“指事”造出的属于“文”,都是独体结构,根据“会意”“形声”造出的属于“字”,都是合体结构;而“转注”“假借”属于“用字法”,专门给汉字做减法。

“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转注、假借”(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图画甲骨文图画甲骨文人体动物器物(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和象形字的关系:①共同点是,都是独体结构。

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一、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

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

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1、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2、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3、河图洛书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

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

4、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5、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

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汉字演变、构成、部首

汉字演变、构成、部首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草书和行书(魏晋)。

甲骨文: 线条细瘦,大小不一、生动逼真、浑厚自然,容易理解。

金文: 笔道肥粗、粗壮丰满,笔势圆转、结构匀称;篆书: 匀称齐整、体正势圆,瘦劲挺拔隶书: 字形扁方、左右舒展,生动活泼、风格多样。

楷书: 形体方正,笔划平正,结体整齐,苍劲有力,笔势刚健。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豪放,潇洒飘逸、奔放雄壮、气势宏伟行书: 遒劲有力,灵活舒展雄健洒脱、酣畅浑厚、遒劲流利二、汉字的构成——六书“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现在通行的汉字绝大部分是用形声法构成的,即形旁加声旁的方式,形旁表示意义或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用形声法造的字使汉字突破了纯表意文字,向表音化迈进了一大步。

1. 象形用文字的线条描画事物形象的造字法,只有一个组成部分,是独体字州”, 例如:2. 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例如: 上下 亦 本 末3. 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是合体字 例如: 休 牧 武 从 众 伐 劣 信莫 步4. 形声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表意,叫形旁或叫意符。

一部分表读音,叫声旁或叫音声符。

1、左形右声:红 棋诂超种编框矿 挤记2、左声右形:攻 期胡剔影领3、上形下声:宇 雾草景霖4、下形上声:想 梨裳盒掌5、内形外声:问 闻闷辨6、外形内声:圆 阔阁固7、形占一角:疆 腾栽裁8、声占一角:旗5. 转注同意部首内读音相近且字义基本相同的字互相解释、 互相借用。

如“老”“考”;“巅”“顶”6. 假借指本来没有这个字,按它的读音,借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通论:关于文字的知识,很重要。

1.汉字的结构与演变2.汉字的结构与词义探索3.古书的用字。

本课常识共讲三个大问题:一、汉字的性质。

二、汉字的结构。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二个问题最重要。

重点提示:一、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口语的要素有两个:语音和语义。

文字也有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

最早是象形字,手段不断增多,又有了指事,会意字。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来反映词义,这就是形声字。

汉字是因义构形,它所记录的词义,可以从字形中来探求。

这是就是汉字的形义统一规律。

二、汉字的结构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才能通过字形分析本义。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分析造意的方法。

重点是前四书造字之法。

后二书一般了解。

每一书的定义要理解记住,例字更要记住。

(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犹言直、曲,是说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图形,随着物体外部的轮廓而确定线条的直兴曲。

(二)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所谓指事,含有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指事字所记录的词义无法用单纯的象形手段构拟字形,因此用指事性或区别性符号来提示。

(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问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风指撝,武信是也。

”“类”指事类,“谊”同“义”,“指撝”的意思是“旨意”。

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新义的造字法,这种组合造字,在造字法上是一种进步。

会意字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形合会意字;第二种是义合会意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 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 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 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 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 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 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 (3)形旁和声旁的配置方式 ▪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而形旁和声旁的配
置方式多种多样,有8种类型:
▪ 左形右声:河板祥织 右形左声:故期邹领
▪ 上形下声:宵葛霜筒 下形上声:贫柴烈恕
▪ 外形内声:闺衷術围 内形外声:哀辩闻鳳
▪ 声占一角:旌徒聽寐 形占一角:疆腾荆赖聖 颖
▪ 以上配置方式,前4种常见,其中“左形右声” 结构尤为普遍;后4种比较少见。
▪ 四、 汉字的性质 ▪ 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通行看法)
▪ 2 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裘锡圭《文 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 “表意体系文字”理由:
▪ (1)世界上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法不 同分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不 属于表音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 (2)早期汉字表意性质很明显。
▪ 一、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主要书体
▪ 1 甲骨文和金文
▪ (1)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商周(主要是西周春秋)时代铸造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二者大致属于一个系统。
▪ (2)甲骨文和金文的主要特点

甲骨文
金文

图画性强
图画性强

不够定型
较为定型

笔画细瘦
肥满匀圆

广用假借
形声渐多
▪ 三、汉字的产生
▪ 1、汉字产生前 的记事方式和形 式
▪ 积石记事,结绳 记事,刻划记事; 记事岩画;表意 纹文;符号纹记。
积石记事
结绳记事
刻划记事
记事岩画
记事纹文·陶文
记事纹文·族徽
记事纹文·图腾
符号纹记·记数符号
▪ 2、汉字产生的传说及通行的看法
▪ (1)结绳说。 ▪ 上古结绳而治,后之圣人易之以书契。
头部造字
山川造字
动物造字
植物造字
▪ (4) 汉字产生和汉字体系形成的大致 时代
▪ 产生:汉字产生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村 陶器刻符(汉字 性质) 距今约6000年;大汶口文化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 灰陶缸4个符号 (汉字) 距今约5000年
▪ 体系形成:汉字体系的形成约在夏代
汉字的结构和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概说
▪ 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二、“文”和“字” ▪ “文”为“纹”之本字 ▪ 有文在其手曰“友”。(《左传·闵公二年》) ▪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
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序》) ▪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合而成字。” (《通志·六书略》)
▪ 假借字的特点:
▪ 1)本无其字,即用假借字表示的词,事先 一定没有表示它的本字,这是造成假借的原 因;
▪ 2)假借字的读音与所需要表示的语词的声 音相同或相近,只有“依声”,才能“托 事”,这是造成假借的条件。
▪ “假借”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还有一种所谓本有其字的假借,又称通假。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 记·项羽本纪》)中的“蚤”通“早。(详 后)
▪ 例——
▪ 4、形声。 ▪ (1)什么叫形声 ▪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根
据要表示的事物类别特点确立一个意符,再取 一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与意符相 结合,构成一个新字。“江”“河”就属于这 一类。(“事”是指字所要表示的事物特点, “名”即字,此指意符,“譬”指譬况,汉代 表示音读的一种方法,声符表示形声字的音读 也是譬况性的。) ▪ 形声是用表意偏旁与表音偏旁两部分相结合而 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意符也叫形符。 ▪ (2)形声字的形成方式。字例——
▪ 书与画同出。(宋·郑樵《通志·六书略》)
▪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 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 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按, 裘先生认为称作“文字画”比较恰当。
▪ 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表意字的产生,有助于 使那些本来跟图画分不出明确界线的象形符 号,逐渐跟图画区分开来。(同上)
编排法(540部,按,《说文》的部首是文字学 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参见 教材168-169页。);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 (6)《说文》四大家。(79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
▪ 自系统的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000多年 的历史,其间汉字的形体有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等主要书体,秦隶是形体演变的转折点。 由此分为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 段。古文字阶段起自殷商,迄于秦代,包 括甲骨文、金文和篆书;隶楷阶段起自汉 代,一直延续至今,包括隶书、楷书以及 与之并行的草书和行书。
▪ 人 日 射 一 二 三 □○
▪ (3)汉字进入隶楷阶段以后,表音趋势增 强,字体的符号化增强。但是并没有根本改 变汉字的表意性质。
▪羚 梅 洋 沐 江 河 日 月 水 肉
▪ “语素-音节文字”的理由:
▪ (1)文字的性质是由这种文字使用的符号 的性质决定的。
▪ (2)汉字里有很多意符,也有很多音符; 意符重在记录意义,音符重在记录音节。
▪ 应该指出的是:《说文》并没有指出一个转 注字来。
▪ 6、假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语言中有些词,没有用以记录的字,就根 据这个词的声音找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 托它的意义。“令”“长”就属于这一类。
▪ 如,“我”本是一种有锯齿形刃的斧形武 器,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焉”本表示 一种鸟,《说文》:“焉,焉鸟,黄色, 出于江淮,象形。”“焉”借用作虚词。
▪ (4)省形、省声、亦声
▪ 《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常见的说解体例是 “从某,某声”,如“河,从水可 声”“旭,从日九声”。可是还有一些 “省形”“省声”“亦声”的字,说解体 例有所不同。如:
▪ 省形的:“耆,从老省,旨声”;“屦, 从履省,娄声”。
▪ 省声的:“珊,从玉,删省声”;“齋, 从示齊省声”。
▪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前四个属于造字法,后两 个属于用字法)
▪ 通行的“六书”名称其来由、内容和顺序 的确定:名称来自《周礼》,内容依许慎, 顺序依班固。
▪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 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 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 南子·本经训》)
▪ (3)通行的看法
▪ 汉字由劳动人民创造;汉字起源于图画。
▪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解蔽篇》)
▪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 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划一些画,心 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 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 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 外文谈》)
▪ 局限性: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无形可象, 有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虽有形却难以取 象:如刃、本、末等。
▪ 2、指事。
▪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了 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可以明白意思所在, “上”“下”就属于这一类。
▪ 指事是指用抽象的线条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注 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抽象概念,表示难以取象的具 体事物的一种造字方法。
▪ 二、“六书”解析
▪ 1、象形。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描画出事物的形态,随着事物形体曲折变 化,日”“月”属于这一类。 象形是通过 描绘事物的形状来构造字形以体现词义的 造字方法。
▪ 象形字的特点:直观性;整体性;纯表意。
▪ 例——
▪ 象形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 重要性:居六书之首,是很重要的造字方 法,是大多数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的 构造元件。(参考教材162-164页)
▪ 三、“六书”简评 ▪ 1、六书是前人归纳的汉字构造与运用的条例,
并不是先有六种条例再来造字的。 ▪ 2、六书中前四书是造字规则,后二书是用字规
则。戴震说:“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四者, 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这就是“四体二 用”之说。 ▪ 3、六书中最重要的是象形、形声、假借:象形 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形声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 方法;假借扩大了汉字的使用范围。 ▪ 4、六书中问题最大的是指事、转注。后世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指事易同象形、会意混淆;转 注义例不清,是六书说的主要不足。 ▪ 5、六书涉及汉字的产生、演化和运用等重大问 题,从而构成了汉字形体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周易·系辞下》)
▪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孔 颖达《周易正义》引郑玄语)
▪ 结绳记事在文字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图:
▪ (2)仓颉造字说
▪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 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 字·叙》)
▪ 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 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吕氏春 秋·审分览·君守》)
▪ a 象形、指事、会意字;形声字形旁; 各种记号(日 射 一 十 年 “特”之“牛”)
▪ b歪 甭 ▪ c 假借字;其 花 我 ▪ d 形声字声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