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公共管理 一、学科概况 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 ...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它涉及公共机构、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管理,旨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众需求。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共管理的范围广泛,涉及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私营部门等各种组织形式。

它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

在这些领域中,公共管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公共管理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效率、透明和责任。

公正意味着公共资源的分配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效率要求公共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透明要求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和行为对公众透明可见,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

责任要求公共管理者对公众负责,为公众利益服务。

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公共管理者需要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组织管理和决策分析的技能。

他们还需要具备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具备道德和伦理的约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众利益。

公共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和创新。

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体系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监督机制。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创新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公共服务的提升。

公共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系统可以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反之,如果公共管理不善,将导致资源浪费、腐败和社会不公平。

因此,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涉及到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共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公正、效率、透明和责任的原则。

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可以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管理学_01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学_01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 学什么? 共
如何学?
管 理 怎么考? 学
如何做案例分析题?
人生极为重要的三件事 公 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 共 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
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公 [1] 张成福,党云秀主编.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
共 大学出版社,2001 [2] 杰克.雷斌等主编.张梦中译.公共管理学手册(第二 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公共管理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理性经济人假设
经济市场:
商品
服务
货币
顾 客
政治市场:
纳税
人选
选票

官 员
公共管理学
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一样,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政府官员在追求权力的最大化;追求本部门的 预算最大化;力图逃避责任。政府官员在追求 权力的最大化的时候,可能导致政府管理的无 效性。
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6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6
公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四章 公共管理职能
2 2
共 第五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绩效
2 2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2
管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第九章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6 2
理 第十章 公共物品管理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史
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行政或公共行政,就是管理公共或国家事务
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 国外行政思想
公共管理学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时间。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Leonard D. 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定位于行政组织,重点对行政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原则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第二个阶段(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

为了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注重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对政策制定和政策设计进行研究。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从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出发,注重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共政策和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超越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来改进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对于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问责的政府,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通过组织、协调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社会目标和公共利益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已成为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的核心领域之一。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概念,也是公共管理实践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从公共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对公共管理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意义及影响。

一、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公共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对象、目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公共性质的特征。

公共性包括政府、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共决策和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管理的对象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资源、社会问题、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

这些对象的特点是公共性,即它们不仅关系到个体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利益,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来统筹管理。

公共管理的目的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等,这些目的的实现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协调和管理。

公共管理的过程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政府和公共机构通过组织、协调和管理社会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公共目标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进行公共决策、公共参与和公共监督,确保公共管理的透明、公正和效能。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责任和使命,也决定了公共管理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主导和规范。

在当代社会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特征更加凸显,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作用和责任更加重大。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推动公共管理向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方向发展。

二、社会性社会性是指公共管理活动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影响具有社会性质的特征。

社会性包括社会需求、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管理的社会需求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这些需求是社会的需求,是人民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1.概念解释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等各种参与主体,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公众利益。

2.内涵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公共目标导向: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追求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公共管理活动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公平、公正和效率。

2.2 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3 公共参与与治理:公共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公共治理的理念,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和管理中,通过信息公开、民主讨论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透明和民主化。

2.4 绩效导向:公共管理需要以绩效为导向,强调成果导向和责任考核,注重管理的结果和效率,促进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

3.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共性: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

3.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

3.3 多元参与:公共管理不仅仅由政府单一主体来实施,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专业团体、公民等,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3.4 法治原则:公共管理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尊重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权利和义务,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我的观点和理解:从内涵和特征上来看,公共管理是一种复杂而多维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在于服务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在实践中,公共管理需要坚持公正、效率和责任,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

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

第一篇公共管理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社会活动。

虽然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公共事务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对公共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公共管理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极其重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兴起,学习研究和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学科范式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解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这一概念给出了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和手段,它们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我们在第二节介绍。

要深入理解这些要素,首先需要了解构成公共管理内涵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性概念,为此,本节对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公共权力(public right)、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

一、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特性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故公共事务构成公共管理概念的客体内涵。

公共事务是相对于私人事务而言的。

私人事务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自然人或法人进行自主决策的各种事务;相对而言,公共事务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团体(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根据社会利益通过公共选择而进行决策的各种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是由“公共的”和“事务”两词组成,准确地理解这两个词汇,才能充分理解公共事务的内涵。

(一)“公共的”内涵“公共的(public)”是与“私人的”相对的概念,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在现实中很难准确界定,因为很多事务是在两者间经常的转化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划分,理论的界定是对现实状态的抽象思维,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事务的本质和品性。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责任是指政府等公共组织在 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应当承担的 职责和义务。
公共责任的特征
公共责任具有法定性、公益性、 约束性等特征,其目标是保障公 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公共权力定义
公共权力是指政府等公共组织为 实现公共目标、提供公共服务而 拥有的权力。
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为了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 制,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 媒体监督等。
定期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调整战略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总结词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它涉及到 对公共问题的认知和判断。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 性质和范围等步骤。这一阶段需要收集相关信息,进行问题 诊断,并评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制 定相关政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
人员激励方法
人员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种方式,如薪酬体 系设计、晋升机会提供、表彰和奖励等。
培训与发展
培训与发展是提升人员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岗前培训、 在职培训和专业进修等形式,涉及课程设计、培训方法和 评估体系等方面。
公共管理的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概述
领导职能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环节,旨在引导组织成员实现目标、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领导职能涉及领导者与被领 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行为的过程。
行政策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06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概述
01
02
03
战略管理定义
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为实 现组织目标,制定和实施 战略计划的过程。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概括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概括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概括公共管理,这可不是个陌生的词儿!它就像一个大管家,操心着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大事小情。

公共管理到底是啥?简单说,就是管理公共事务,让咱们的社会能更有序、更公平、更高效地运转。

这就好比一个巨大的机器,公共管理就是保证每个零件都能正常工作,让整个机器顺利运行。

比如说,城市的交通管理。

想象一下,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道路上是不是会乱成一锅粥?车挤车,人堵人,那得多糟心呐!公共管理就得站出来,规划道路、设置交通信号、调控车流量,让大家出行更顺畅。

这就像一位聪明的指挥家,让交通这个大乐队奏出和谐的乐章。

再说说公共服务。

教育、医疗、社保,这些都是公共服务的范畴。

公共管理要确保这些服务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就好比分蛋糕,要分得公平、合理,让每个人都能尝到甜头。

公共政策的制定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一环。

这可不能拍拍脑袋就决定,得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权衡。

好比盖房子,得先打好坚实的基础,设计出合理的蓝图,才能盖出坚固漂亮的房子。

政策要是不好,那可就像盖歪了的房子,住起来不舒服,还可能有危险。

公共管理还得处理好公共资源的分配。

资源就那么多,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这可真是个技术活。

就像一碗水,要端平可不容易。

要是分不好,就会有人觉得不公平,闹意见。

还有公共危机的应对。

像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时候公共管理就得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救援、调配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官,要冷静、果断,带领大家战胜困难。

公共管理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得靠一群专业的人,他们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

这就像一支足球队,每个位置的人都得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才能赢得比赛。

总之,公共管理就像是社会的“定海神针”,有了它,咱们的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发展,咱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难道你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里吗?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咱们都应该多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就能为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呢!。

公共管理学概述[精编版]

公共管理学概述[精编版]

公共管理学概述[精编版]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学概述1.1.1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1.1.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1.2.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它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1)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2)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3)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1.1.2.2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1.1.2.3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它们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区别:(1)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

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概述

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概述

第一章公共管理学概述一、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哪个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以及规律的的研究,或定义于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

1、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民主和科学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力,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2、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1)公共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即公共管理必须致力于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而非某一特定阶级和群体实现其利益的工具。

二是公共参与性,即公共管理活动是由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来完成。

(2)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即公共管理的所有活动的价值取向都应当服务于整合和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政府与公民合作的共治性。

即公共事务管理中必须通过实现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合作来进行治理。

政府并非全能,其受到自身或是外部条件的影响,必须通过发挥社会中其他资源的作用来对政府的功能不足或是失效进行调整,这些重要的资源就是社会中应当同样可以成为权利主体的其他公共组织、民间组织和公民的力量。

3、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必然会有主体和客体。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他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人类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与此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度和规范,以及主权范围内的全体公民。

主体:公共管理者、公共管理部门(1)在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各种非盈利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构成了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者。

其体现了“公益人”的角色,代表公平、正义和自由等规范性的价值追求,是定位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其应具备一定的政治、道德、心理素质,掌握相当的知识,有管理者需要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能力。

为此,公共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便能正确而高效地进行公共管理活动。

1204公共管理专业

1204公共管理专业

1204 公共管理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1.本学科研究方向与特色公共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公共管理学科主要以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为对象,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公共组织的权力、结构、过程、功能、行为、规则以及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公共组织、宪法与行政法、公共伦理、公共经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管理学既研究抽象理论,也研究具体问题,并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

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安徽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始终紧跟安徽省改革开发的步伐,我校将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培养方向定于满足安徽省乃至全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人才需要。

同时,依托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针对公共管理教育偏重人文社科背景的特点,整合全校资源,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培养方向,现有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四个培养方向。

公共管理是一门以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为支撑,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

其核心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政治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等。

同时,公共管理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公共管理的知识内容和学术形式具有包括多个学科和跨越多个学科的特点。

2.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学分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为全面和扎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人文历史知识。

应熟悉本专业的重要研究成果,仔细研读本研究方向若干经典著作和重要理论著作,较全面的把握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

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掌握继续研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途径,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及其分支学科研究、宣传和实际工作。

1204公共管理学基本要求

1204公共管理学基本要求

1204公共管理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主要以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的结构、过程、功能,及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公共组织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领域,都是公共管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等6个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科起源于公共行政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学科体系。

同时,这个学科也是随着社会实践及需要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目前,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表现出“大公共管理”的趋势,即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把人口、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与资源、科技、教育、文化、财政与预算等内容纳入进来。

另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政府的角色及其组织形式,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如何与这些社会变化相适应,并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公共管理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今后在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为支撑、具有科际整合特点的学科,其核心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公共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

同时,公共管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学术组织形式具有包含和跨越多个学科组织的特点。

在国外,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大多分布在大学内不同名称的院系中进行,如公共事务学院(school of public affairs)、公共政策学院(school of public policy)、政府管理学院(school of government)以及其他学院的相关系(所)和项目中,如政治学系、公共卫生系、教育政策与管理系等。

公共管理知识

公共管理知识

公共管理知识公共管理知识是指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中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导向,系统管理公共事务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通过介绍公共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对公共管理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政府及相关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调节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公共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种公共机构。

二、公共管理的特点1. 公共性: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与个人私利无关。

公共管理涉及的资源和决策是公共的,应当为全社会所共享。

2. 政府性: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制定政策和规划,并对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3. 复杂性: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和不同层级的决策,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

4. 长期性: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机制和体系,以提供持续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公共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源配置、决策分析、评估监督等方面。

1. 政策制定: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调整社会关系和解决社会问题。

2. 组织管理:公共机构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以提高效能和责任担当。

3. 资源配置:公共管理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 决策分析:公共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决策分析,通过科学评估和权衡各项利益,做出最优决策。

5. 评估监督:公共管理需要对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

四、公共管理的应用领域公共管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政策管理: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0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 释,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特点及规 律。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政策进行比较 研究,以发现其异同点、特点和效果。
历史研究法
规范研究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公共管理的发 展历程、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
公共管理与私营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不同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 益的最大化,而私营管理的目标是 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管理性质不同
公共管理具有强制性和社会性,而 私营管理则具有自愿性和盈利性。
管理范围不同
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全社会,而私营 管理的范围是特定的市场和顾客。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管理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 手段,而私营管理主要运用经济手 段和法律手段。
3
城市公共服务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满 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教育等方面。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包括道
路、水利、电力等方面。
农村公共服务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电 子政务也将不断升级完善,向更加智 能化、移动化、云端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组织与公共管理
社会组织的定义
指由社会力量自愿组成,旨在实现社 会公共利益和多元化需求的非营利性 组织。
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中 的作用
社会组织能够承担部分公共管理职能 ,减轻政府负担,提高公共服务的效 率和质量。

公共管理学1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1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16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 ) ---- P途径
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 -----B途径
17
公共管理研究途径
P途径
强调与政策分析的关 系,认为公共管理必 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 与制定紧密相关,但 又不满公共政策分析 所强调的计量分析和 经济学应用的思路, 而是更看重政治和管 理层面。
4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1. 管理 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
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 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2.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 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 能活动。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 “公共”是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 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公共管理的 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 公共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21
一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22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8
3.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开展的管理活动。

它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导向的行为。

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公共管理的范围1. 经济领域:包括财政预算、税收征收、金融监管等方面,以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平稳。

2. 社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承等方面,以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3. 环境领域: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以保障人类生存环境。

4. 政治领域:包括选举投票、司法审判等方面,以保障民主法治。

三、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概述公共事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给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如水电煤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公共安全等,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2.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公益性:公共事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

(2)政府主导:由于公共事业服务涉及到国家和民众利益,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

(3)市场化:公共事业服务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但市场化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规范性:公共事业服务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

3. 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1)投资不足:由于公共事业投资需求巨大,但受到财政收入限制等因素影响,投资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2)资源短缺:一些地区存在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给公共事业管理带来了困难。

(3)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地区公共事业服务质量不高,存在滞后、缺乏竞争等问题。

(4)监管不力:一些地区公共事业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影响服务质量和安全。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公共管理学科 介绍

公共管理学科 介绍

公共管理学科介绍公共管理学科介绍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学科。

它涵盖了公共部门的组织管理、政府决策、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的效率和效益,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公共企业等公共机构,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这门学科的核心目标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和公众福祉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

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政策制定、决策分析、资源管理等。

在组织管理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如何提高公共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绩效评估等。

在政策制定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政策沟通等。

在决策分析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如何进行决策分析和决策支持,包括决策模型、决策方法等。

在资源管理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公共资源,包括财政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案例研究、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目的。

公共管理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广泛,涉及到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政府管理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帮助政府提高效能和效率,推动政府改革和优化公共服务。

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帮助非营利组织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社会影响力。

在公共企业管理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帮助公共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旨在提高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效率和效益的学科。

它涵盖了组织管理、政策制定、决策分析、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应用广泛,对社会发展和公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 公共管理学概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 公共管理学概述

3、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 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 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 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 织更有效的提供公物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 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品的学问。
(2)私人管理(Private Management)与公共管理

管理的目标不同; 自主性不同; 判断方式不同; 管理机制不同; 拥有的资源性质不同; 受政治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2、公共物品



布坎南的界定:任何由集体或社会集团决定,为了任何 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斯蒂格利茨的界定: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 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 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 巨大的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7) 世界银行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共物品是指非 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 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 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 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 而私人提供者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2、公共管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续)
(5)实践抽象 实践抽象法是指对公共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一些较为 定型化的操作程式或思考方式,加以总结、概括和抽 象,最终形成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方法。实践抽象 法是一种从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的过程,体现了 公共管理的实践性特征。
2、公共管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续)
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学科

公共管理学学科

公共管理学学科摘要:一、公共管理学学科概述1.公共管理学的定义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二、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公共部门管理2.非营利组织管理3.公共政策分析4.公共财政管理三、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与挑战3.我国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四、公共管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提高公共部门效率2.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3.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正文: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的学科,涉及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公共部门。

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一、公共管理学学科概述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研究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实现公共利益。

它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二、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部门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财政管理等。

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1.公共部门管理: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非营利组织管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和评估方法,以促进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实现其社会目标。

3.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过程,以期提高政策质量和政策执行效果。

4.公共财政管理:分析公共财政资源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以实现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着研究水平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公共管理学需要加强理论体系建设,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广泛,包括政府改革、公共政策制定、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4公共管理
一、学科概况
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 Leonard D.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
( William F.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1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侧重政府,目标主要是提高行政效率,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领导、人事行政、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行政监督等。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和部门行政管理,包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与资源、科技、教育等领域。

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到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会自主治理。

强调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让市场和社会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突出公共服务中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公民选择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提倡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技术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

公共管理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80年代中期少数高校设立了行政管理系,21世纪初各重点院校陆续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

该学科与中,国的改革发展、科学管理、城市化进程、现代政府和公共决策息息相关。

对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负责任
的政府,形成公共管理多元主体共治的新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内涵
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政府等公共组织及其管理活动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过程、功能、行为,及其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管理、司法行政、政企关系、社会保障、教育行政、土地政策、电子政务等。

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是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公共管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与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包括管理学其他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

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既涉及一般性的管理知识,也与公共活动本身的知识内容有关,比如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土地管理等。

公共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o研究人员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在特定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指导下,从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方法中,选择比较适当的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以促进知识的增长和实践的改善。

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验一实证研究、历史一诠释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等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具体包括: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假设检验、实验、演绎论证、哲学批判、行政和政策过程分析、调查、资料(内容)分析、统计计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仿真模拟等方法。

三、学科范围
公共管理活动涉及的范围广泛,从教育、文化、卫生、科学技术到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等。

与此对应,公共管理也有不同的分支学科。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包括以下6个学科方向:
1.行政管理以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

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以医疗卫生服务的组织者、提供者、支付者和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生物、行为,医疗卫生的基本结构和服务过程,以及医疗卫生体系对改善社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3.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研究教育系统、教育制度、教育行政、教育政策、学校制度、学校组织管理、教育评价等问题。

4.社会保障研究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探索科学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土地资源管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探索土地资源的特性、区域差异、配置规律一等'探讨产权机制、经济机制、政策措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管理技术。

6.公共政策研究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和政策的效果评估等公共政策过程环节,探索有关公共政策的规律,以提高政府公共政策质量。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级专业工作的能力,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

2.博士学位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与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

五、相关学科
管理学其他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统计学、心理学等。

六、编写成员
陈玉琨、陈振明、邓大松、郝模、纪宝成、娄成武、马骏、闵维方、曲福田、王晓初、张成福、赵沁平、阎凤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