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面料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面料常识
发布时间:2009-1-5 17:12:16 来源:本站原料常识
1:柞蚕茧丝的理化性质
柞蚕茧丝是由横断面呈钝角三角形的两根扁平纤维并合而成。
丝素的含量高达85%左右,在皂碱液中反复精炼,失重仅为10—11%。
柞蚕茧丝含较多的色素,常呈淡黄色以及浅褐色,部份色素与丝素结合牢固,在漂白中不易除去。
柞蚕茧丝比较粗,常用的条份为35D以上,因而织物的强力高,且湿态时高于干态,表现为耐穿、耐洗、耐用,但吸湿后容易伸长,故柞丝润湿后重新干燥时,仅有2.5%的收缩。
同时,柞丝纤维还将发生卷曲,其程度随温度而异,温度愈高则弯曲愈明显,在常温下一般为4%左右,这种因润湿后干燥时产生的“卷曲”是与“收缩”表现不同的两种状态。
因为卷曲是使纤维产生了波纹外观,以至在精炼后也不能消失。
柞蚕茧丝的耐热性强,高温水中加压处理时,仅有部份丝胶分解,丝素耐热不受损伤。
在140℃烘30分钟,强力才慢慢减弱,200℃以上烘燥,强力才锐减。
柞蚕茧丝的耐酸、耐碱能力较强,对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也较稳定,但在加压蒸气长时间处理下则不够稳定。
正因为柞丝对化学溶液处理不能发生敏锐反应,所以给炼漂、染色工艺带来很多困难。
光对柞蚕茧丝的氧化作用比较剧烈,使纤维脆化,强伸度降低。
2:水渍、起毛和泛黄
长期以来,柞蚕茧丝及其织物存在着局部着水干燥后形成水渍印以及使用起毛和日久泛黄的先天性缺陷,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服用的美观。
柞蚕茧丝水渍的表现为局部遇水干燥后,呈现与未着水部份对光线反射程度上的差异,形成所谓水渍斑。
其成因一般认为:柞蚕茧丝纤维易于吸湿,湿处理时有较大的伸长,当重新干燥时,除了产生较大的收缩(约2.5%)外,还产生约4%左右的卷曲,构成了纤维的多变性能。
于是当织物局部着水时,纤维因吸湿膨胀而蠕动,改变了它在纤维或织物中的排列角度,先前因机械应力而产生的局部变形随之消失,当干燥后,纤维虽经收缩,但已不能回复到原来的排列状态,加之柞蚕茧丝断面特别扁平的形态特征,当光线照射时,形成局部与整体的反射差异,表现为光泽不同,造成水渍斑。
水渍印与缫丝方法有关,干缫丝因为缫丝时受力大,伸长厉害,因而形成水渍印较水缫丝严重。
同样,缩水率大的织物,水渍印严重;着水后自然晾干的织物,因纤维得到充分的自由回缩和卷曲,因而比高湿强制烘干的织物水渍印为轻。
此外,织物丝织结构及染色深浅亦对水渍印有一定影响,平纹织物较斜纹织物为轻,厚实织物较薄织物为重,深色织物较浅色织物为重。
但是,随着服用期的增长,洗涤次数之增加,以及纤维性能的衰退,水渍印现象将渐次减轻。
水渍印形成后,若将织物全部回水再均匀干燥,则可使水渍斑消失,但再遇水即能复生。
采用上浆等机械性填充的方法,虽能阻塞纤维间孔隙,但不能有效防止纤维的蠕动与卷曲,因而无助于水渍印的消失。
采用热固性树脂处理的方法,可钳制纤维的变形,从而降低了纤维因受湿而产生的蠕动和卷曲,可以防止和减轻水渍印的发生。
柞蚕茧丝的起毛,是因为纤维的抱合性差,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纤维间相
互或与外界摩擦而使纤维末梢外露,在织物表面形成毛茸。
柞蚕茧丝的光致泛黄现象,大致与下列因素有关:
1)泛黄与光波波长有关,最大泛黄波长在304—822纳米之间。
2)泛黄为氧化过程,空气中的氧气在光照作用下引起了纤维的泛黄现象。
3)柞蚕茧丝的泛黄与柞蚕茧丝纤维中色氨酸的高含量有密切关系。
4)丝胶含量与泛黄程度成反比,丝胶对丝素起保护作用,不使其氧化;而柞蚕茧丝中的丝胶含量少。
实施树脂处理,对防止和克服泛黄有较好的效果。
3:常用的柞蚕茧丝的条份规格:
柞蚕茧丝的纤维条份规格即纤度,采用的是定长制,以单位长度丝线的重量来表示,单位为D(旦尼尔),即丝线长9000M,重1g为1个旦尼尔,如丝线长9000M重35g,则为35个旦尼尔。
常用的柞蚕茧丝品种包括柞水丝、药水丝和灰丝三种。
柞水丝是柞茧经漂解处理后,不去水份,在水缫机上用温水缫制而成的,规格主要有33/37D。
药水丝是柞茧用过氧化钠或硼酸钠漂解后缫制而成,丝色呈淡黄色,规格有50/70D、80/90D等。
灰丝是柞茧用氢氧化钠煮炼处理后缫制而成的,丝色呈灰褐色,规格为85/90D。
品质以柞水丝和药水丝为好。
4:原料的回潮率:
丝线有吸收水份的特性,其吸收水份的多少,可用回潮率表示,回潮率是指纤维所含水分的重量对纤维干重的百分比。
纤维含水量
回潮率(%)=------------------------×100
纤维干重
纤维吸收水分的多少,同周围空气的温湿度高低有关,在同一温度下,空气相对湿度大,纤维吸收水分就多,反之则小,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5+3%,一般称标准状态。
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称标准回潮率。
在贸易和成本计算时,纤维并不都处在标准状态,为使计价合理公平,贸易时对各种纤维的回潮率作了统一规定,叫做公定回潮率,公定回潮率接近于标准回潮率,但不等于。
柞蚕茧丝的标准回潮率为8-9%,公定回潮率为11%。
空气之相对湿度和纤维的回潮率之间有密切关系,标准状态下的纤维同生产车间的空气接触时,会吸收水分或放出水分,在同一温度下,纤维放湿后的平衡回潮率比吸湿后的平衡回潮率要大。
原料的回潮率和织物的测试回潮率基本相同,其计算公式亦相同。
第二部分:山东绸的生产加工
丝织物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丝线,按一定规律互相交织而成的。
在织物内,与绸边平行排列的丝线称为经线,与绸边垂直排列的丝线称为纬线。
织物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1:丝线的制作
先把原料丝进行顺色调配,使之粗细、色泽大体一致,然后劈丝成排,入缸浸泡12小时左右。
出
缸拧干后,置于开水中加双氧水药丝,使纤维充分膨化,时间亦为12小时左右。
然后在浆丝盆里机械性填塞土粉浆料,形成“牛尾巴”条,再加豆浆使纤维收缩成形,最后置于晾丝杆上顿丝自然晾干成条。
顿好的丝条,按所织织物的工艺规格要求,络丝并丝后,在牵床上退卷拉成柳子即为经线;在拧穗车上拧为穗子或蝼蛄即为纬线。
上述工序所需要的生产工具主要包括:大铁锅、药缸、浆丝盆、豆浆机、浆丝棍、顿丝棍、晾丝杆、丝篮子、拧穗车子、牵床等。
经丝在织机上要受相当大的拉伸和无数次的摩擦运动,易分裂起毛而断裂,为减少断头等疵点的产生,拉好的柳子还需要上浆刷机,所需要的生产工具包括盛匙子、草根刷子、机杈子、拖把、刷机杼等。
刷机上浆率,要求骨胶3%、面粉5%、豆汗8%。
2:织绸
经纬丝线制作完毕,即可缯机织绸。
织机是古老的脚踏板手扔梭小木机和手拉梭小木机,主要部件包括:机框、机楼子、压轴、盛框、蚂蚱腿、倒床、元宝轴、座板、线综、盛匙子、小压刀、幅丈、脚踏板、机耳子、比廷、梭子、织杼等。
织造过程中,要求把好三口:即绞口(开绞程度)、水口(穗子之干湿程度)和饭口(松紧程度)。
即“不织稀,不织欠,不织底漏和反线。
大成色,好边道,底漏差梭也不要。
”
手织柞绸的组织结构为简单的平纹组织。
由经线和纬经一隔一交织而成。
经纬浮点排列稠密,织物外观紧密平挺,手感较硬,质地坚牢。
大部份的手织柞绸是经细纬粗、经密纬疏、质地厚实的府绸结构。
坯绸规格指标包括重量、幅宽、疋长、密度。
重量:指丝织物单位长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重量。
常用单位有:公斤/疋、克/平方米、姆米等。
公斤/疋单位表示的是绸缎的实际重量。
传统的柞丝绸,以其重量可区分为轻绸和重绸两类。
轻绸是指平方米克重110(25.5M/M)及以下者,重绸是指平方米克重110(25.5M/M)以上者。
平方米克重g/m2是织物质地的主要计量单位,计算公式为:
成品疋重(kg)×10000
平方米克重(g/m2)
=-----------------------------------------------
成品疋长(m)×成品外幅(cm)
外贸业务中常以姆米数(m/m)表示。
计算式为:
每平方米绸克重
姆米数(m/m)=--------------------------------
4. 3056
幅宽:是指丝织物横向两边最外缘经丝之间的距离,分内幅宽和外幅宽。
表示单位有:cm、m、in等(1cm=0.394in、1m=39.37in)传统的幅宽表示单位为市尺,规
格主要有:1.6尺(52.8cm)、2.15尺(70.95cm)、2.45尺(80.85cm)、2.75尺(90.75cm)不等。
2.7
尺者谓之“老宽”,2.15尺者谓之“二宽”。
幅宽的测定,一般是在距绸头3米以外量三处,取中间值。
长度:指疋绸两端之量数。
表示单位有:m、y(1码=0.9144米、1m=1.0936y)。
传统的表示单位为码,普遍的重绸为三十码,轻绸为五十码,间有二十码者。
密度:指丝织物经向及纬向单位长度的丝线根数,经密是指丝织物沿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经丝根数;纬密是指丝织物沿经向单位长度内的纬丝根数。
密度的单位一般用根/10厘米或根/英寸表示。
传统的“成色”说法,即指密度而言。
如:传统的L6342宁海绸,幅宽2.15尺,匹长20码,一匹绸用丝70两(16两为1市斤),L6384南山绸,幅宽2.6尺,匹长50码,一匹绸用丝70两,练后重量120两。
3:织造效果
1)边道
2)织纹
4:炼绸
传统的炼绸方法是先用纯碱、肥皂煮炼,俗称炸绸。
用碱量的多少和煮绸时间的长短,视坯成
色来定,既要求成品柔软、又要求包住浆。
然后置于蛋白酶浴液中浸泡。
为了改善手感和增进光泽,有时要加用红油。
之后清水洗绸、脱水、晾干,最后进行润绸、平绸工序,自然晾干即得漂炼成品。
润绸是在两层柞绸之间平幅插入夹皮(含湿率在60-70%的湿织物),自然平摊堆放10分钟左右,用包袱包好以脚踏绸,使干燥的柞绸均匀变湿,然后用木轴平床平绸打卷存放两天两夜,以使柞绸各处的含湿率均匀一致。
5:炼整效果
1)色泽:正常、无霉斑,或与样品相符。
2)炼度(手感、身骨):正常,或与样品相符。
第三部分绸面疵点解释
纬丝因张力过大发出亮光者为亮纬,不起亮光细而紧者为紧纬。
2:纬档
纬档是因纬丝的色泽、捻度、粗细或稀密不同所造成。
3:碎亮纬、反线、二印线
碎亮纬因各股纬丝张力不匀所造成;反线因部份经丝过松,致纬丝有凸出现象,程度较轻者为二印线。
4:跳丝、破洞
一根或二根经或纬跳过二根及以上的纬或经者为跳丝;经纬互相跳过三根以上或因损伤冲断经丝或纬丝二根以上者为破洞。
5:轧梭
因织梭夹在扣与织口间所造成的断经。
6:少捻、多捻、紧经、松经、松纬、多股、少股、疙瘩松紧经、穗皮:少捻因捻度不足,在绸面有粗而白的现象;多捻因捻度过大在绸面有粗而黑的现象;紧经因张力过大有与多捻相类似而紧缩的现象;松经松纬因经丝或纬丝过松而呈拳曲现象;多股因股数太多,有粗凸现象;少股因股数缺少,色显淡而质稍薄;疙瘩松紧经,因经疙瘩勉强通过扣齿所造成松紧不匀现象。
7:断经、断纬
经或纬丝单根中断的欠缺部份。
8:顶绞
经丝的疙瘩所造成。
9:破边
边丝或纬丝过松或切断所造成。
经纬丝沾有油污,在绸面呈现灰黑色的渍线或密接连续渍点。
11:污渍
绸面被污染所造成,颜色浅淡易洗去者为轻微,颜色明显不易洗去者为严重。
12:绉痕(包括折痕)
由漂炼时的折叠所造成不能处理平复的折绉痕迹。
13:水花、滚花
水花是润绸不匀受水湿所致;滚花是因润绸水分大,或平绸过紧等原因所致。
14:错边
是织绸时,纬线在绞口内未经伸直,踏绞过急所致。
15:破裂
用物撮伤未成破洞使经纬脱节或纬线严重倾斜等现象。
16:擦伤
因磨擦使纤维受伤所致。
17:花经、筘路
花经系经丝颜色、条股或捻度不同所造成的条纹;筘路系筘齿疏密不匀造成的经丝稀密不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