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简答题

合集下载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 7小时B. 8小时C. 9小时D. 10小时答案:B2.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哪几种类型?A. 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B. 长期、短期、中期C. 一年、两年、三年D. 月度、季度、年度答案:A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多少?A. 50%B. 60%C. 70%D. 80%答案:D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自劳动者到岗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完成?A. 15日内B. 30日内C. 45日内D. 60日内答案:B5.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随时B. 需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C. 需要提前60日通知用人单位D. 不能解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B.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C. 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D.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答案:A、B、C7. 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有权要求经济补偿?A.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B.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C.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续签D.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答案:A、B、C8.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哪些社会保险?A. 养老保险B. 医疗保险C. 失业保险D. 工伤保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答案:×(错误)10.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有哪些?答案: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解决、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

《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2.集体合同3.劳动纪律4.工资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法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2.劳动合同的履行应遵循哪些原则?3.工会如何参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代表)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雇主组织)就各项内部劳动关系问题进行集体协商而缔结的协议。

3、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制定的、旨在保证劳动过程的有序进行、要求劳动者遵守的关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程序、质量和方法方面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4、工资:工资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法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一、劳动法对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1、劳动者范围的限制。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怀孕7个月以上和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延长工作时间。

2、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限制。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特殊情况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用人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5、延长工作时间支付补偿待遇标准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6、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法律特征:答:1、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以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为目的。

2、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是对各种劳动条件和生产设备的安全与卫生规定。

3、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具有突出的技术性。

2、特殊群体劳动保护的意义:答:对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劳动者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重要意义:1、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有利于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兴旺发达。

3、我国社会保险法律调整应遵循的原则:答: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2、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3、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4、与其他社会福利项目相比较,职工福利有哪些特征?答:1、职业关联性。

2、普遍性。

3、功利性。

4、集体性。

5、效益性。

5、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有哪些?答: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中“三方原则”的主要内容:答: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坚持“三方原则”,即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三方原则”明确了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地位和职责。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有利于在仲裁过程中反映职工的利益要求,发表工会的意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争议公正合理的解决7、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哪些?答: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基层人民调解组织3、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8、工会法的特点?答:1、工会法的本质属性或内在特点,是调整工会关系、体现国家意志的。

2、工会立法的基本目的是保障工会权利,确定工会的义务。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为什么不直接通过诉讼解决而必须先进行仲裁?我的答案:这是法定的程序,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于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款赋予了当事人如果对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第5、47、48、49、50条对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情形做了不同规定,区分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不同主体所享有的不同诉权,也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对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平衡划分,从程序上给予当事人权利以公平、有力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的几种情形分别在该法第48、49条中作出了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不同主体所享有的不同诉权的划分。

该法第48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款赋予了劳动者对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但此处仅限于劳动者为适格主体。

对于单位能否向法院针对于第47条的规定的仲裁裁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问题,该法作出了第49条规定该条款赋予了用人单位针对六种法定情形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用人单位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同时,该法第五十条赋予了劳动争议双方平等的诉权,即当事人对本法第47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解释的方法之一即为体系解释,从上述法律规定上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总则中第5条规定的“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1、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

2、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3、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

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章。

当代各国劳动法的发展:(1)世界各国普遍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5)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最低劳动标准(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的影响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1.普遍性。

也称为全面涵盖性。

2.高度权威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既然是“法律原则”,就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地位”。

3.相对稳定性。

4.一般规范性。

5.独有性。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1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2 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3 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4 劳动者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 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的权利6 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则7 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要履行的义务2.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因为一定的劳动关系最直接地联系着一定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而劳动法律关系则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依据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而形成,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第二,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

劳动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有共同劳动存在就会有劳动关系的存在。

劳动法律关系则是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所以它的形成必须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劳动法答题

劳动法答题

1、《劳动法》适用于 ( )。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B、国家机关、事业组织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C、社会团体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D、所有中国公民。

2、劳动者享受的权利是(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 )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A、职工大会;B、股东大会;C、职工代表大会;D、董事会4、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

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八5、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 )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A、劳动者B、当事人C、法人D、公司6、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 )A、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C、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D、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7、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个月。

A、六B、十C、十二D、十八8、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 C )。

A、 10B、 20C、 30D、 60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A、在试用期内的;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D、劳动者者不满意。

10、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 )。

A、元旦、春节;B、中秋节;C、国际劳动节、国庆节;D、端午节。

11、劳动者连续工作( )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A 、 1B 、2C 、 3D 、 512、劳动者在(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法简答题重点加名词解释

劳动法简答题重点加名词解释

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1)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提供劳动能力(智力与体力),用人单位拥有生产资料,提供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了劳动关系。

产生于有偿职业活动,与劳动密切相关。

(2)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自有其经济利益。

劳动者要求获得报酬和工作条件;用人单位要求获得经济利益,如降低人工成本。

(3)劳动关系具有法律地位的平等性,经济利益的一定对立性。

(4)劳动关系具有劳动过程管理的隶属性、从属性。

(5)与工厂立法密切相关、从民法中分离的独立法律部门,是工业化的产物。

2、简述劳动法对我国那些人发生法律效力(即对人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2条:增加了民办非企业组织。

第96条把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纳入到适用范围中。

3、简述我国劳动自由在劳动法的体现:择业自由:双向选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辞职自由:辞职可提前30天申请;试用期期间则可无条件辞职。

反对就业歧视: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传染病院携带者)、农民工而受歧视。

歧视一般源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社会偏见、家庭误导、个体思想和成长沉淀。

禁止强迫劳动: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在非自愿情况下从事劳动。

4、简述五项劳动者的权利与五项劳动者的义务:(重点)劳动者的权利:就业、报酬、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休息劳动者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5、填空: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6、简述劳动法所指的劳动者具体是哪些人?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的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勤人员);其它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等。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劳动法的范畴?A.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B.工资和福利C.社会保险和福利D.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答案:C.社会保险和福利。

2、根据劳动法,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职工有权要求什么?A.赔偿损失B.经济补偿C.经济赔偿D.支付违约金答案:C.经济赔偿。

3、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电子邮件形式D.录音录像形式答案:D.录音录像形式。

二、简答题1、请简述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其适用范围。

答案: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适用于一般情况,综合计算工时制适用于因工作性质需要连续作业的情况,不定时工时制适用于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工作情况的情况。

2、请简述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

答案: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为一个月,支付日期为每月的至少一日。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支付周期或者按照周期支付工资,则按照约定执行。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则视为拖欠工资。

三、案例分析题某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

在工作三个月后,公司突然宣布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请问该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该公司的行为不合法。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审查,以确保该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规定。

如果公司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员工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严重违反公司的规定,则不能随意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因此,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法期末考试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法的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本次期末考试将围绕劳动法展开。

一、选择题1、在劳动合同中,下列哪一项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A.按时支付劳动报酬B.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C.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D.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2、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A.协商B.调解C.仲裁D.审判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劳动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多少小时内因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A. 48小时B. 24小时C. 12小时D. 6小时二、简答题1、请简述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签订的书面形式是:A. 劳动合同B. 劳动协议C. 工作协议D. 雇佣合同答案:A2.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A. 50%B. 60%C. 70%D. 80%答案:D3.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任何时候B. 用人单位违法C. 劳动者自愿D. 双方协商一致答案:B4.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A. 工作满一年B. 工作满两年C. 工作满三年D. 工作满五年答案:A5.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B. 劳动者自愿C. 用人单位经营困难D.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劳动者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C. 劳动者个人原因D. 用人单位变更工作地点答案:A B2. 用人单位在以下哪些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B.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C. 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D.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答案:A B C3. 劳动者在以下哪些情况下享有带薪年休假?A. 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B. 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C. 工作满二十年D. 劳动者自愿放弃年休假答案:A B C4. 劳动者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A.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B.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C.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答案:A C D5. 劳动者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A.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B.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C. 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D.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答案:A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由谁确定?- A. 企业自行决定- B. 地方人民政府- C. 国家统一规定- 答案:B2. 根据劳动法,以下哪项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 工作内容- B. 工资待遇- C. 劳动者的籍贯- 答案:C3.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续签,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A. 是- B. 否- 答案:A## 二、判断题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答案:错误2.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 答案:正确3. 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在工作日加班,但无需支付加班费。

() - 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1. 简述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2. 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特点是什么?-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

其特点是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除非有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否则可以继续工作,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期满后,公司决定不再续签。

张某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拒绝。

张某随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问题:张某是否有权要求经济补偿金?为什么?答案:张某有权要求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张某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因此有权要求公司支付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五、论述题题目:论述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答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失职、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条件,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简答

劳动法简答

一作用类简答题:1劳动法的作用:1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2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3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4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是指导着劳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2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劳动法律法规,解决各具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3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3劳动合同的作用:1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2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3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7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重要意义: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3协助劳动报酬分配和促进就业。

12对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意义:1有利于增强各种劳动法主体的法律意识,尤其是用人单位的依法用工意识,避免和减轻违法行为的发生。

2有利于维护劳动秩序和劳动力市场的秩序3有利于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

14劳动争议处理的意义:1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2有利于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提高双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自觉性3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各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权利义务类试题:1劳动权利主要包括: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结社权9集体协商权10民主管理权劳动者的基本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国家和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主要表现为:(一)促进劳动就业:国家通过专门的立法和运用行政监督等手段,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实行宏观调控,促进劳动就业。

(二)保障劳动就业:1没有劳动就业歧视2保障男女劳动者就业的平等权利3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权利,保障其实现就业。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请问,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在何时完成?- A. 劳动者开始工作前- B. 劳动者开始工作后一个月内- C. 劳动者开始工作后三个月内- D. 劳动者开始工作后六个月内答案:A2.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多少? - A. 50%- B. 70%- C. 80%- D. 90%答案:C3.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多少倍的工资报酬?-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答案:C4.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 B.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两年- C.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三年- D.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五年答案:B5.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办理解除或者终止手续?- A. 15日内- B. 30日内- C. 45日内- D. 60日内答案:B二、判断题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则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对/错)答案:错2.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

(对/错)答案:错3.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的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

(对/错)答案:对4.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对/错)答案:错5.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决定不续签劳动合同。

(对/错)答案: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答案: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一般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阶段。

首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2、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3、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以商品关系为主的财产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则是劳动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3)调整的原则不同: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商品关系,财产转移依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而劳动法中调整工资的是按劳分配原则。

4、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

(2)任务不同。

5、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1)调整的对象不同。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3)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不同。

6、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亦称我国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指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

(1)我国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2)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适用于基于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我国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劳动法生效的时间,劳动法失效的时间。

7、劳动法的作用:(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2)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2)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5)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6)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7)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简述《费城宣言》的原则P33(1)劳动不是商品;(2)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不断进步的条件;(3)任何地方的贫穷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威胁;(4)反对贫困的斗争既需要在各国内部坚持不懈的进行,还需要在国际间进行持续一致的努力。

2.简述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P54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的特征:(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属性和财产关系属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5)它是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3.简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56劳务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约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并获得劳务报酬的关系。

即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劳动关系的客体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劳务关系的客体是作为产品的劳务,即运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品)(2)劳动关系属于生产要素组织关系,即用人单位组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关系,劳动者的劳动被用人单位纳入其生产(业务)系统;劳务关系属于产品(劳务)交换关系,劳务行为独立于接受方生产(业务)系统以外。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成员而与用人单位有组织(人格)上的从属关系;在劳务关系中。

劳务提供方不是劳动接受方的成员,与劳务接受方无组织(人格)上的从属关系。

(4)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义务转让劳动力使用权,一般表现为给付劳动行为,有权获得劳动力再生产条件(如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等);在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有义务给付劳务行为的成果或使用价值,有权获得劳务费。

(5)劳动过程和劳务过程的风险承担主体、劳动报酬和劳务报酬的确定规则也有所不同。

劳动法简答题[全]

劳动法简答题[全]
1. 劳动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生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法学的一个分支。劳动法学的研究对象与劳动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劳动法学就是以劳动法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意个独立部门,因此劳动法学在我国法学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9.劳动法与经济法有什么区别?
劳动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不隶属于经济法,二者是平等的两个独立的法律独立。
1)调整的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以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为主和与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而劳动法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发生是基于双方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横向设定的。
17.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相同和区别?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立法文件,一向采取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两种形式。一般来说,对同一问题要同时通过一个公约和一个建议书,公约包括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规定。建议书则包括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和补充的规定,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又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其效力的不同,公约是提交会员国批准的,在会员国批准该公约后,就对其具有约束力,会员国负有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义务。对未批准的会员国,虽然尚未产生约束力,但是会员国有义务向劳工局提交为什么尚未批准的报告,而建议书对会员国并没有约束力,只是供会员国制定法律和采取其他措施时参考。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但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公民。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3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答: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 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它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 第一要素。) 32.标准工作日 答:指在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我国现行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不超 过 40 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33.无效劳动合同 答: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它从订立的时候起, 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34.社会保险? 答: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疾、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失去职业岗位等客 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 5.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及其主要机构有哪些? 答:一、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组织上的三方原则。即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 各国代表团必须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组成,参加讨论,进行表决。?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 (1)国际劳工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理事会;是执行机构; (3)国际劳工局是常设秘书处。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还设有许多产业性、专门性、地区性的委员会 36.什么是劳动合同?它有哪些特点? 答: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 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特点有五: (1)劳动合同主体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7.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依考核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可分为以六种: (1)录用考核; (2)转正定级考核; (3)上岗、转岗考核; (4)本等级考核; (5)升级考核; (6)技师任职资格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劳动法的特点?P18-19
①私法与公法相兼容。

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门法,突破单一私法理念束缚,注入一系列公法理念和调整方法;
②自愿约定与强制标准相结合。

在劳动法强制性标准面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收到限制;
③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统一。

劳动法是综合性的部门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许多实体性劳动法权利义务,必须依赖程序性规定才能将其界定清晰。

2、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P20-21
①主体资格法定;
②产生于社会化生产过程中
③具备财产与人身双重属性
④平等性与从属性相互交织
3、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P25-29
①劳动自由原则。

劳动者按照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劳动以及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劳动者权益保障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劳动立法的宗旨。

③劳动协调原则。

劳动协调原则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准则。

4、简述集体劳动权P49
集体劳动权是劳动者集体享有并通过劳动者组织行使的权利,包括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与资方进行集体协商以改善劳动条件的权利以及为实现正当集体协商或其他权利进行
罢工的权利。

在权利构成上,一般以团结权为基础或前提、以集体谈判权为核心、以集体争议权为保障,由此形成有机的权利统一体。

5、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P64
国际劳工组织机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②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③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
6、简述就业歧视的认定P79-80
就业歧视主要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其认定需同时具备六大要素:①歧视原因;②歧视行为;③歧视类型;④歧视领域;⑤造成歧视后果;⑥歧视例外。

7、简述就业歧视的救济P82
(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外国的实际经验:①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制
②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③强化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
8、简述劳动合同的特点P91-93
①从属性合同
②继续性合同
③不完全合同
④关系性合同
⑤符合合同
9、简述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定环节P98
①职工参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②报送有关国家机关审查或备案
③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10、简述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制P131
①裁员规模:一次裁减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员总数10%以上
②许可条件: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③程序: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④优先留用:在选择裁员对象和安排裁员顺序时,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将特定类型的人员优先留用,即将其安排在裁员的较后顺序(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


⑤裁员后优先录用:用人单位在裁员后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11、简述惩戒性辞退的法定事由P130
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④因劳动者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简述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P151-153
①集体劳动关系调整实现了劳资意思自治的力量对等性,是劳动者提高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的重要手段;
②集体劳动关系调整通过确定合法产业行动的边界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
③集体劳动关系调整可以有效缓和劳资冲突,促进劳资合作。

13、简述集体协商的原则p168
①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4、简述我国职工民主参与机制p184
我国职工民主参与机制,是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以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为补充的制度体系。

15、简述劳动基准的特点p191
①底线性。

劳动基准是由国家直接规定或授权规定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最低标准;
②法定性。

劳动基准由国家法律、法规或规章直接规定;
③强制性。

劳动基准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凡是违反劳动基准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都应受法律的追究。

16、简述管理类的劳动安全之制度p218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劳动安全教育与培训制。

③劳动安全认证。

④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7、简述工资支付规则p213
①工资法定货币支付规则。

②工资定期支付规则。

③工资支付凭据。

④直接支付规则。

⑤足额支付规则
18、简述劳动监察的特征p227-228
①法定性。

劳动监察必须依法实施,行使劳动监察权的主体为法律明确授权的主体,劳动监察主体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在法律规定的监察范围内,依法实施劳动监察;
②行政性。

行使劳动监察权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是行政权力对劳动关系的介入;
③专门性。

劳动监察是法定的专门机关、人员,依据法定的专门程序,针对劳动法的遵守所实施的专门监督。

19、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p234
①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准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②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根据事实,忠于法律来处理争议。

③及时原则。

劳动需要劳动才能维持生存,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争议得不到及时解除,会影响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

④注重调解原则。

在劳动争议发生后,采用调解方式处置双方的矛盾和纠纷,既有利于快捷地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也有利于维系和稳定劳动关系。

20、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p250
①安全性。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社会成员在遭受意外和风险时免除生活之虞,从而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
②强制性。

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强制性规范,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等各方在社会保障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社会性。

社会保障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社会风险问题。

④互助性。

社会保障是借助国家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间的转移。

21、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p256-258
①生存权保障原则。

②普遍性原则。

③可持续原则。

④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⑤强制性原则。

22、简述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p279
①运行机制上的代际性。

养老保险是现代社会代际养老关系法治化的需要,是代际公平在养老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功能作用上的养老性。

养老保险能为依法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具有直接的养老保障功能;
③法律事实上的退休性。

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前提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与用人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

23、简述工伤保险的特点p311
①责任性质的无过错性。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工伤事故的构成与雇主和受害劳动者的主观过错无关;
②覆盖主体的特定性。

工伤保险仅覆盖劳动者;
③补偿内容的有限性。

工伤保险补偿仅限于明确经济损失。

24、简述社会福利的特征p372
①保障对象的普遍性。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具有普惠性;
②保障水平的高层次性。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普遍提高生活质量,使国体国民在既有生活水平上锦上添花;
③待遇标准的一致性。

社会福利待遇的给付标准,与国民个体劳动贡献、经济状况等无太多联系,而是全民保持一致,强调公平和人人有份;
④保障方式以提供服务为主。

社会福利的保障方式具有多样,大多是通过提供福利设施和相应服务来提升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