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装备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装备发展趋势
文 MaryShepherd 译文王建鹏
【字体:大中小】【关闭】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方针与政策影响着农民、装备销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生活和生计。
由农业装备制造商协会组织的“农业经理人研讨会”,是对影响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的年度回顾,会上的一些相关信息能被用作很多农业生产部门的决策依据,诸如:在农业上已经发生了什么,正在
发生什么,将会发生什么?
Phillip Shull是美国农业外事部的高级官员,他认识到农业的政治价值超过了它的货币价值。他所在部门的目标就是增加美国农业出口的机会,帮助减轻世界范围内的饥饿和粮食短缺问题。最近,他正在同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所认定的主流市场圈内的国家进行沟通,这些国家包括:中国、俄罗
斯、印度和巴西。
据Shull称,在积极的一方面,这些国家都具有大量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基础。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存在着阻碍FAS农业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包括:文化抵制、公司管理、法律法规的问题以及地方官员的集权。众所周知,良好的国际市场的形成需要靠产品需求者、购买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中国:农业装备改善成为世界关注的原因
Shull说,“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国家所有制,个人只有使用权。农民的土地是从政府手里租赁的,多数农田大小不超过1英亩,因此规模效益就不是特别明显。”
Shull提供的数字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增长驱动点,在2002-2004年度,全美出口额增幅的一半应该归功于中国,这三年间中国农业进口高达100亿美元。对美国而言,中国是继加拿大、墨西
哥、日本和欧洲之后的第五大农业出口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也已成为美国第六大产品供应国。2004年.中国出口额的28%归功于美国,中国的农业常量已经大幅度增长,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业生产国。另据美国小麦协会主席Alan Tracy 介绍,2004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小麦进口国,充分表明中国在世界小麦市场的重新崛起。
Shull还说,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采后处理和流通得到了很大改善,农产品加工和装备正在大幅度更新,生物工程技术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这些现状都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原因。
俄罗斯:不存在提高农机化的需要
Shull说:“俄罗斯呈现出了不同的问题和机会,如果你在俄罗斯做贸易,你必须认识到在销售链
的某一个环节,黑手党会介入贸易。”
尽管有大量的作物农田,俄罗斯的许多农场管理不良,没有熟练的和经验丰富的农场工人。就像某些西方国家和一些移民国家一样,年轻人不断地脱离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更扩大了农场无人管理的问题。Shull预言:“其结果就是,在俄罗斯根本不存在提高机械化的需要。”
俄罗斯10%的农业机器需要进口,其中多数是从美国和西欧进口。Shull介绍,尽管已有很多公司与俄罗斯进行合资,但俄罗斯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合作限制和国家法规限制,需要不断去克服。
印度:农业大国呼唤农机化
印度不但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也是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人均耕地3.6英亩。印度虽然不是世界农机生产大国,但它生产了世界三分之一功率为40马力左右的拖拉机,绝大
多数印度农场都采用这种型号的拖拉机。
在过去的10年里,印度的农业出口量增加了一倍,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国家拥有并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物技术。另外,印度超过半数的面积是可耕地,主要用于水稻、小麦、栗(小谷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现在,印度的耕作面积已经超过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可灌溉耕地。
印度是大面积作物的三大生产国之一,包括小麦、水稻、豆类(小鸡豆、鸽子豆、扁豆、干豆等)、棉花、花生、水果及蔬菜。印度有世界最大的牲畜生产商,最大的牛奶生产商,拥有最大和生长最快
的家禽生产基地。
Shull总结时说,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印度十分需要农业机械化,十分需要与世界的合作与交流,美国一定会尽力做好两国间农机与农业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巴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足
巴西的市场需求使得巴西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巴西是咖啡、糖、冷冻浓缩橙汁、热带水果和蔬菜的最大生产国,它有世界最大的牲畜农场。巴西在大豆生产上得益于美国。当前,6200万公顷的土地面积生产农产品,并计划在未来的50年内将3000万公顷的牧场改变成作物农田。
Shull说,尽管现在巴西的土地比较便宜,但还需要考虑别的费用,诸如:土地很贫乏,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用于农业生产,政局不稳定,官僚主义盛行。
注:原文发表在美国出版的2005第8期《机具与拖拉机》杂志
(信息来源:摘自2006年第5期《中国农机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