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1)(1)(1)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1)(1)(1)
LOGO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公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张亮
提纲
❖ 一、阿片类药物概述 ❖ 二、阿片类镇痛药物作用机制 ❖ 三、阿片类药物分类 ❖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物 ❖ 五、阿片受体拮抗剂
一、概述
什么是阿片?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一、概述
❖阿片(opium ,阿拉伯语 Afyūm) 又叫鸦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

应激反应的作用强于芬太尼抑制循环系统:最稳定;对心肌抑制作用轻,不

引起组胺释放 ●对呼吸影响:①与芬太尼相比呼吸抑制少而短; ②抑制呼

吸的时间比镇痛时间短●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比芬太尼更少



◆1996年→人工合成了最新的芬太尼家族成员→“瑞芬太尼”



●起效更快,镇痛作用为芬太尼1.3倍
芬太尼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地左辛
诺扬 纳布啡 丙烯吗啡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1806年→法国泽尔蒂纳从鸦片分离出睡眠之神
Morpheus →吗啡→“临床新纪元”




●镇痛作用强,但思维和记忆障碍并出现幻觉→谵


的 临
●呼吸抑制尤其是延迟性呼吸抑制→ 死亡

●身体和心理上严重依赖→成瘾性
④ICU气管插管病人的镇静和镇痛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的共同问题
①全身肌肉强直,舒芬太尼发生率低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 ②肌肉紧张性震挛 ③呼吸抑制,与剂量有关;呼吸遗忘! ④大剂量静脉应用可导致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⑤麻醉恢复期发生恶心呕吐 ⑥ 椎管内应用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瘙痒、头晕,偶 尔有尿潴留发生.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课件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课件
阿片类镇痛药及 其拮抗剂课件
目录
• 阿片类镇痛药概述
• 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案例
阿片类镇痛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阿片类镇痛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 阿片受体,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阿片 类镇痛药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和合 成阿片类。
药理作用与机制
药理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通过与中枢阿片受 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发挥 镇痛作用。
02
案例分析:一位接受腹部手术的 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疼痛,使用 阿片类镇痛药后,疼痛得到明显 缓解,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创伤性疼痛治疗
创伤性疼痛是指由于外伤、骨折等因素引起的疼痛,阿片类镇痛药对创伤性疼痛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分析:一位车祸伤患者,多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后,疼 痛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创伤的恢复。
阿片类镇痛药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 依赖性,表现为强烈的用药欲望和焦 虑、烦躁等戒断症状。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需要 不断增加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镇 痛效果。
身体依赖性
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会导致身体对 药物的适应性,一旦停药,会出现戒 断症状,如疼痛加剧、失眠、恶心等。
戒断症状与治 疗
戒断症状
机制
阿片受体有多种亚型,其中μ受体是阿 片类镇痛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此外还 包括κ和δ受体等。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如术后疼痛、癌症 疼痛等。
注意事项
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应遵循剂量个体化原则,密切关注不良 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成瘾性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阿片类镇痛药的药理学特 性
纳洛酮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断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逆转阿片类药物 的抑制作用。

第三章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第三章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调节心血管、胃肠、免役、内分泌功能。
μ受体激动药——镇痛最强
κ受体——与内脏化学刺激疼痛有关;参与吗啡依赖
δ 受体——参与吗啡的镇痛
σ受体激动——幻觉、烦躁
阿片受体功能
OFQ——痛觉调制有双重作用 在脑内——痛觉过敏、异常疼痛 在脊髓——镇痛;参与吗啡和电针耐受 OFQ功能:参与痛觉调制、学习记忆、运
内源性阿片肽
亮啡肽——δ 受体内源性配体 强啡肽——κ受体内源性配体 内吗啡肽——μ受体内源性配体 σ受体内源性配体未明确 孤啡肽(OFQ)——孤儿阿片受体内源性
配体, OFQ与经典阿内阿片肽可能作为神经递 质、神经调质或神经激素
内阿片肽+阿片受体——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止泻药) 后来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东方 1803年 首次分离出mophine 1939年 人工合成哌替定 1943年 合成烯丙吗啡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发现:
1973年,提出存在阿片受体 1975年,从脑内分离出内源性配基; 1980年,人工合成许多阿片肽物质; 1993年,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1994年,克隆出孤儿受体ORL-R; 1995年,克隆出内源性配体孤啡肽FQ;
图片
吗 啡morphine
吗 啡 morphine
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 基本骨架:氢化菲核
镇痛药分类
镇痛药:为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 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对其它感觉无明显 影响,并保持意识清醒的药物。镇痛作用 强,用于剧痛。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 芬太尼、埃托啡、美沙酮
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丁丙诺啡 其他镇痛药:强痛定、曲马朵
镇痛药发展简史
公元前 古巴比伦人已知其精神作用 4000年前 古阿拉伯医生已用其治病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30
吗啡还是治疗左心衰竭所致肺水肿的综合措施之一, 对肺水肿患者, 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促进肺水肿的消退,其机理可能有两方面: a、降低呼吸中枢对肺部刺激的敏感性 减少呼吸的过度兴奋。 b、吗啡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 使心脏的前负荷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下降,心脏向肺 输送的血量也减少。
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由于受分布容积 和清除率的 共同影响,并不能直接反映机体中药物的清 除速度。如异丙酚最初的分布半衰期为2~8分钟,消除半 衰期为1~3小时;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0~70 分钟和2~24小时不等。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43
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 sensitive Half time,T1/2CS),动态半衰期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36
芬太尼对心肌收缩力无抑制作用,但可引起心 动过缓, 心内直视手术时,芬太尼为主要的麻醉药物
芬太尼无组织胺的释放作用 芬太尼的成瘾性小 芬太尼可引起恶心呕吐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37
2、pharmacoknietics of fentanyl
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 但静脉给药后发挥最大药效则需5-8分钟后。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6
脊髓敏感化示意图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7
(四)脊髓水平上调节机制(中枢敏感化)
脊髓水平上的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层等均参 与疼痛的调节机制,其通路更复杂,也需要多种 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在这些部位,阿片受体分布极为丰富,是阿片样 物质参与调节疼痛的重要基础。
这些部位的阿片样物质对疼痛信号的传递是抑制 作用。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课件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课件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05
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急性疼痛治疗
手术疼痛
阿片类镇痛药常用于手术后的 疼痛治疗,以缓解术后疼痛和 不适感。
创伤疼痛
对于急性创伤引起的疼痛,阿 片类镇痛药具有较好的镇痛效 果。
急性疼痛发作
如头痛、牙痛等,阿片类镇痛 药可以作为缓解急性疼痛的药 物。
慢性疼痛治疗
80%
阿片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
阿片类药物可与其他镇痛药、抗炎药 、抗惊厥药等联合应用,以提高镇痛 效果,减少药物剂量和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的风 险。
阿片类药物的替代疗法与非药物治疗
替代疗法
对于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和成瘾问题,可采用替代疗法,如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认知行为疗法等。
纳洛酮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断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逆转阿片类药物 的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
纳洛酮可以通过注射或鼻喷雾给药,起效迅速,是阿片类药物过量的标准治疗药物 之一。
纳美芬
纳美芬是一种长效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主要用于逆转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 用。
纳美芬可以口服或注射给药,作用时 间长,可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过量或 成瘾。
合成阿片类镇痛药
盐酸芬太尼
一种强效镇痛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常用于手术麻醉和 短时间疼痛治疗。
盐酸瑞芬太尼
一种超短效镇痛药,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适用于手术麻 醉和短时间疼痛治疗。
03
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与风险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镇痛药最常见且危险的副作用之 一,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

(推荐课件)阿片类镇痛药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阿片类镇痛药PPT幻灯片
痛 与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神经松弛镇痛效果
24
美沙酮 Methadone
临床可用于各种剧痛,镇痛效价强度与吗啡相当, 有镇咳、呼吸抑制作用。
欣快作用不如吗啡,本药的成瘾性产生较慢,程 度较轻。
亦用于吗啡和海洛因的脱毒治疗。
25
喷他佐辛 Pentazocine
苯丙吗啡烷类衍生物,为κ受体激动药和μ受体 弱拮抗药和部分激动剂。
该方法有一定危险性,一些戒断症状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好比雪 上加霜,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该方法戒断后,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复吸问题,戒断的痛苦有时会 使吸毒者对戒毒产生恐惧,拒绝配合戒毒。
s:与致幻作用有关
5
阿片受体作用比较
受体 m d k s
镇痛 ++
+ + +
呼吸抑制 ++ ++ + +
精神情绪 欣快,镇静,成瘾 欣快,镇静,成瘾
镇静 欣快
瞳孔缩小 + - + +
6
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 1、激动剂
吗啡 -m受体 脑啡肽-d受体 内啡肽-m受体 强啡肽-k受体
2、拮抗剂 纳洛酮,拮抗以上三种受体
激动阿片受体
脑啡肽 作用于传入神经的突触前膜减少介质的释放 吗啡: 激动阿片受体
11
呼吸抑制:作用于脑干呼吸调节中枢,使呼吸频 率减慢,潮气降低,使中枢对CO2反应性降低。 是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镇咳: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作用于延脑的孤束核 的阿片受体
其它中枢作用: 缩瞳:作用于中脑前盖核的阿片R,兴奋动眼神 经缩瞳核 兴奋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镇痛的效价强度为吗啡的1/3,呼吸抑制的效价 强度为吗啡的1/2,且抑制作用不随剂量增加而 增强。
本药无明显欣快感和成瘾性,但对吗啡成瘾者本 药有催瘾作用。

阿片类药物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ppt课件

9
Company name
药代动力学——分布
理化性质
非离子化百分比:
阿片类药物呈弱碱性,溶于溶液时解离为质子化和游离 碱(非离子)成分,其相对比例取决于pH和pKa,游离 碱的脂溶性较高
脂溶性
高脂溶性有利于阿片类药物转运
蛋白结合力
非离子化、未结合的药物易向组织弥散
脂溶性和蛋白结合力影响阿片类药物起效速度
红霉素可抑制阿芬太尼的生物转化,使其作用时 间延长,但对舒芬太尼无此作用
34
Company name
谢谢
35
Company name
17
Company name
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瑞芬太尼
高脂溶性,起效快 与血浆1酸性糖蛋白高效结合 生物转化及消除
血和组织中特异性酯酶水解 代谢产物的效力为瑞芬的0.001~0.003倍 经肾脏消除 肝肾功能不全对其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18
Company name
常用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阿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不适合持续静脉输注
芬太尼 吗啡
22
Company name
阿片类药物对各系统的作用
23
Company name
心血管系统
心肌收缩力
大多数阿片类药物对心肌收缩力影响不大 哌替啶存在负性肌力 瑞芬太尼可降低心肌收缩力
心率
哌替啶
• 增加心率 • 与阿托品有相似
大剂量吗啡、芬太尼族药物
14
Company name
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芬太尼
高度脂溶性,肺脏首过摄取75% 80%与血浆蛋白结合,且很大一部分(40%) 被红细胞摄取 在肝脏生物转化

《阿片类镇痛药》课件

《阿片类镇痛药》课件

抑郁症治疗
总结词
阿片类镇痛药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用于 治疗抑郁症。
详细描述
一些研究表明,阿片类镇痛药中的某 些成分具有抗抑郁作用,可以用于缓 解抑郁症状。但目前该领域的证据尚 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疗效 和安全性。
PART 03
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镇痛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是由于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 所致。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合用
01
阿片类镇痛药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如镇静剂、催眠药)合
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嗜睡,甚至昏迷。
避免与抗惊厥药合用
02
阿片类镇痛药与抗惊厥药合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
避免与抗胆碱药合用
03
阿片类镇痛药与抗胆碱药合用可能导致尿潴留和便秘。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过度镇静
阿片类镇痛药可能导致过度镇静 的症状,使患者出现嗜睡、头晕
、乏力等症状。
过度镇静在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 患者中更为常见,可能会影响他
们的日常生活和康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药物剂量,并告知患者在用药期 间避免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或操作的活动。
PART 04
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注意 事项
按摩
通过按摩肌肉和穴位来缓 解疼痛,有助于放松身体 和缓解紧张情绪。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电疗等,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血 液循环。
药物治疗
非阿片类镇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等,可用于缓解轻度疼痛 。
抗炎药
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 炎药等,可用于缓解炎症 和疼痛。
抗抑郁药
某些抗抑郁药具有镇痛作 用,可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

麻醉性镇痛药与其拮抗药PPT课件

麻醉性镇痛药与其拮抗药PPT课件

非阿片受体拮抗药
苯二氮卓类拮抗药
苯二氮卓类拮抗药可以逆转苯二氮卓类 药物引起的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等 症状。
VS
巴比妥类拮抗药
巴比妥类拮抗药可以逆转巴比妥类药物引 起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症状。
其他拮抗药
氟马西尼
氟马西尼是一种苯二氮卓类拮抗药,可以逆转苯二氮卓类药物引起的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等症状 。
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
01 02
呼吸抑制
麻醉性镇痛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呼吸抑制,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和 死亡。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和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 洛酮)。
恶心和呕吐
麻醉性镇痛药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止吐药和预防性 治疗。
03
成瘾性
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可能导致药物成瘾。因此,应采取措施避免药物
美沙酮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的脱瘾治疗。
03 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药
CHAPTER
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以快速 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意 识障碍和欣快感等症状。
纳美芬
纳美芬是一种长效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用于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 制和欣快感等症状。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疼痛,如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
效果
多数麻醉性镇痛药在适当剂量下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长 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成瘾等问题。
02 常用麻醉性镇痛药
CHAPTER
阿片类药物
01
02
03
吗啡
是最常用的阿片类药物, 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同 时也存在一定的成瘾性。
芬太尼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阿 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手术 麻醉和术后镇痛。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共57页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共57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阿片类性镇痛药及拮抗药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神经末梢的递质(P物质、Ach、NA、
DA等)释放减少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 产生各种效应
Image 阿片类作用于CNS阿片受体,抑制P物质 的释放,产生镇痛作用。
痛觉传导及阿片类的镇痛作用
中 枢
No 脊髓接
受神经 元
脊髓后根 痛觉传入 神经元
Image P物质
脊髓中 间神经

脑啡肽
No Image
镇痛药分类
镇痛药:为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
No 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对其它感觉无明显
影响,并保持意识清醒的药物。镇痛作用 强,用于剧痛。
Image ❖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 芬太尼、埃托啡、美沙酮 ❖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丁丙诺啡 ❖其他镇痛药:强痛定、曲马朵
镇痛药发展简史
动调控Image
作用机制
❖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与不同部位
No 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阿片肽发挥作用。
❖脑啡肽通过抑制脊髓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 物质→干扰痛觉冲动传入中枢
Image ❖疼痛时,外周感觉神经的阿片受体上调, 内源性阿片肽可由免疫细胞释放,产生局 部镇痛。
作用机制
阿片类作用于阿片受体膜电位超极化
❖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胃肠活动
阿片受体分型:、 、、
受体
作用
内源性配基 代表药物
No 脊髓以上镇痛、呼吸抑制 β-内啡肽 心率减慢、欣快感、依赖性
脊髓镇痛、镇静、缩瞳
强啡肽
吗啡、 哌替啶 喷他佐新
轻度呼吸抑制
丁丙诺啡
Image 调控受体活性
亮啡肽
烦躁不安、瞳孔散大、幻觉、 ?

Image ❖ 1993年,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1994年,克隆出孤儿受体ORL-R; ❖1995年,克隆出内源性配体孤啡肽FQ;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而不均匀,
No ❖主要分为 μ、κ、δ 及 σ 型
❖脊髓胶质区、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内 侧、中缝核、边缘系统、蓝斑核、纹状体、
Image 下丘脑——均有高密度的阿片受体
公元前 4000年前
古巴比伦人已知其精神作用No古阿拉伯医生已用其治病(止泻药)
后来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东方
Image 1803年 首次分离出mophine
1939年 人工合成哌替定
1943年 合成烯丙吗啡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发现:
No ❖ 1973年,提出存在阿片受体
❖ 1975年,从脑内分离出内源性配基; ❖1980年,人工合成许多阿片肽物质;
疼痛分类
按痛觉的发生部位 ,可分为:
No 躯体痛somatic pain ❖快痛(剧痛)——定位精确、发生快短 Image ❖慢痛(钝痛)——定位不精、发生慢长
内脏痛visceral pain
神经痛neuropathic pain
与疼痛有关的递质
快递质:Glu
No ❖ 释放后仅局限于突出间隙内
❖ 作用的发生和消除均很快
OP3
MOR β-内啡肽
内源性阿片肽
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与阿片生物碱相似的肽类
No ❖主要有: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亮 啡肽、内吗啡肽
❖在脑内分布与阿片受体一致,与阿片受体
Image 结合产生吗啡样作用,可被纳洛酮拮抗。
❖各种内阿片肽对不同类型的阿片受体亲和 力不同
内源性阿片肽
❖亮啡肽——δ 受体内源性配体
【作用机制】
第二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指主要作用于μ受体的激动药,典型代
No 表——吗啡,临床麻醉应用最广泛的—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麻醉性镇痛药主 要指此类。 特点:
Image ❖镇痛作用强大,
❖反复应用易成瘾, ❖呼吸抑制。
需按《麻醉药物管理条例》严加管理。
阿片
阿片源于希腊文opium------意为“浆
❖孤儿阿片受体:一种新型的与阿片受体结构 类似,但功能特性不同的阿片样受体,与经 典阿片受体的各种配体结合能力均很弱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分布:
No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 质 ——与疼痛有关 ❖边缘系统、蓝斑核——与情绪及精神活动有关
Image ❖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
❖孤束核——与咳嗽反射、呼吸中枢、中枢交感 张力血压有关(↓)
No ❖强啡肽——κ受体内源性配体
❖内吗啡肽——μ受体内源性配体 ❖ σ受体内源性配体未明确
Image ❖孤啡肽(OFQ)——孤儿阿片受体内源性 配体, OFQ与经典阿片受体无高亲和力
阿片受体功能
❖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内阿片肽可能作为神经递
No 质、神经调质或神经激素
❖内阿片肽+阿片受体——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No 汁”, 指罂粟果实浆汁的干燥物,内
含20多种生物碱中,仅有吗啡、可待因、 罂粟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喷他佐辛
兴奋、呼吸和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阿片受体命名
1996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提出,
No 受体按其内源性配基命名,并按通过克隆化
和氨基酸序列证实其存在的时间顺序用数字
角码表示。
IUPHAR命名 药理学命名 分子生物学命名 内源性配基
Image OP1
OP2
DOR KOR
脑啡肽 强啡肽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优秀 课件
第一节 概述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
No 产生的痛苦感觉,为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
生的一种防御反应,伴有紧张、不安的主观感 觉。不仅使患者感受痛苦,而且可引起生理功 能紊乱,甚至休克。是一种主观感受。
Image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特异性症状,疼痛的部位, 性质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诊断未明 的疼痛不宜先用药物止痛,以免掩盖病情,贻 误诊断。对于诊断清楚的疼痛,也应合理用药。

调节心血管、胃肠、免役、内分泌功能。
Image μ受体激动药——镇痛最强
κ受体——与内脏化学刺激疼痛有关;参与吗啡依赖 δ 受体——参与吗啡的镇痛
σ受体激动——幻觉、烦躁
阿片受体功能
❖OFQ——痛觉调制有双重作用
No ❖在脑内——痛觉过敏、异常疼痛
❖在脊髓——镇痛;参与吗啡和电针耐受 ❖OFQ功能:参与痛觉调制、学习记忆、运
慢递质:神经肽类,如SP
Image ❖ 释放后扩散同时影响多个神经元的兴奋性 而使疼痛信号扩散 ❖作用缓慢、持久
缓解疼痛的药物分类
广义镇痛药:
No ❖ 镇痛药:又称“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 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中枢性镇 痛药”
Image ❖ 解热镇痛抗炎药
❖ 局麻药 ❖ 部分抗抑郁药 ❖ 对某些特殊疼痛状态有效的药物(卡马西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