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语文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鳌亚洲论坛会即将举行,而博鳌各主要路段被装扮一新,路面干干净净,路
旁三角梅等花朵鲜艳绽放,彩旗花枝招展,迎接博鳌亚洲论坛会的到来。
B. 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C. 听完演讲后,王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
D. “3•15”晚会上曝光的辣条工厂苍蝇乱飞,原料脏乱不堪,观众无不义愤填膺。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淮剧,原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盐城、淮安等地。
B. 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开展并策划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的活动。
C. 教育部向社会公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
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D. 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4.古诗文名句默写。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
______ ,吹面不寒杨柳风。
乡书何处达?______ 。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______ ,天涯若比邻。
但愿人长久,_____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______ ,______ 。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______ ,______ 。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大自然生生不息,景物多姿多彩:我喜欢春天,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qīng ______ 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我也喜欢夏天,那热烈而又粗犷______ 的雨,一到冬天,就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______ 临人间。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秋天的怀念》里,史铁生竟来不及与母亲最后的诀______别;莫怀戚对散步时分qí ______ 化解,亦能让人感到爱的责任重大;冰心说母亲就是一直荫蔽我们的荷叶。
所以,好好去珍惜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着的人吧。
6.综合性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
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口语交际】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班主任王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王老师这样说:“______ ”。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
活动二:______
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7.根据名著内容,写出下面内容各出自《朝花夕拾》的哪一篇文章。
A、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
着,--而且要背出来。
______
B、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我
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______
C、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
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______
8.《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请结合你熟悉的文章,写
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各一处。
温馨的回忆:______
理性的批判:______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甲】【乙】两文分别入选《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和《方正》篇,请分别分析原因。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3.0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感受春天
徐斌①春天不过是太阳入射角度和地球轨道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过程,却在万物中引发出如此巨大的震撼。
冰封的大河悄悄炸开了裂缝。
阳光从此不再苍白,而是带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橙色,一次次照临世界。
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
一直在地下冬眠的蛙,忽然感到内心的躁动,夜雨之后,它从泥土中弹跳而出,并情不自禁地“哇”地大叫一声;垂柳的枝条却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那些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布满柔枝,却不敢一下子绽放开来,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试探着往前走,惟恐走快了跌上一跤。
随后,节令的鼓点却始终不肯停歇,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个个粉墨登场,像赴一个隆重的约会,生怕稍一疏忽,便错过了好时刻似的。
②春天,我的老朋友,你就这样不请自来了吗?
③我不知道我的琴弦中有哪一根被触动了,竟然特别留心这季节的细微变化。
惊蛰
那天,我骑上单车,远远地抛开城镇,独自来到河边,坐在河岸上,我希望看到有一只甲鱼经过我的身旁,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生灵缓缓地拱出地面,像一朵出水芙蓉一般缓慢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甚至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倾听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啊哈,都惊蛰了,冬眠的万物一定都在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拱出来吧!
④春天的行走,信马由缰。
我刚刚还穿行在麦田之间,不知不觉地已经走到河岸。
也好,在大面积麦田的绿意洗过我的眼睛之后,听听哗哗的流水声,也是一种享受。
河坡上有蓝色的花朵悄然绽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丛丛绿叶之上,嫩嫩的生命让人顿生爱意,在河谷总有一些花儿最早来报告春天的消息。
还有一片巴掌大的油菜田,在万千蓓蕾之上,先放了点点的黄花,竞然有那么多的蜜蜂前来,忙忙碌碌地采撷着。
它们是触角灵敏的记者,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兴奋不已,蜂拥而来。
它们一个个都挺着肚子,那是在吸吮了相当多的蜜汁之后才有的富态相,来来去去的蜜蜂在采撷了它们认为足够多的春的消息之后,又匆匆飞去,四处散播信息了。
⑤随手掐了一片青叶,放进嘴巴咀嚼,这些汁液饱满的叶片顿时在我的口腔中扩散
出清新的绿意。
已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带着孩子在河谷寻找野菜,她们倒占尽春机,已经不满足于听春声,赏春色,而是要亲口品尝黄花地丁面条菜的春天味道了。
⑥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
(选自《青年文摘》)
面对“不请自来”的春天,作者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
感知全文,根据下列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感受春天”的。
①聆听春声:______
②观赏春色:______
③品尝春味:______
第①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逐一描写大河、阳光、小草、蛙、垂柳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品味。
“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
”请把你在春天里的心灵感受表
达出来吧。
(40字左右)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
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
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
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
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
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
母亲过去
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
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
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
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
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
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
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
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
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
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
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
母亲也
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
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
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
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
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
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
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
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
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
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
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
母亲开始独自生活。
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
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
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
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
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
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
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
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
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
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
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
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
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
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体现母爱的事?
请赏析文中的下列语句。
①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
一片云。
(结合语境赏析句中加点的词语)
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3.请以“我对自己说:加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班名、人名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迎风摆动。
多用来形容女孩子,和语境不符。
B.有误,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与“所以有一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语意矛盾。
C.有误,“抛砖引玉”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
D.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2.【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策划并开展”。
故选:B。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
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答案】D
【解析】“的确”体现了与语境的紧密联系,④可为第一句;
先小后大,先个人,后国家,先具体后宏观,可辨析①②的先后顺序;
③通过句意理解,此句为小结句,是末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①②③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此题可通过读,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4.【答案】【小题1】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2】沾衣欲湿杏花雨
【小题3】归雁洛阳边
【小题4】枯藤老树昏鸦
【小题5】海内存知己
【小题6】千里共婵娟
【小题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题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2)沾衣欲湿杏花雨
(3)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4)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
(5)海内存知己
(6)千里共婵娟
(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答案】【小题1】清,guǎng,莅
【小题2】jué
【解析】答案:
(1)清guǎng莅;
(2)jué 歧。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题,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
6.【答案】【小题1】王老师,您好!我是×班的同学××,我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大家想邀请您参加,为同学们的交友做相关的指导,可以吗?
【小题2】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
【小题3】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解析】答案:
(1)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班的同学××,我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
题的班会,大家想邀请您参加,为同学们的交友做相关的指导,可以吗?
(2)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二: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
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
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1)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
解答此题首先由题意可知,是邀请老师去参加活动。
所以
开头要有合适的称呼及问候语,然后表明邀请的事由,以及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最后以征询式结束,或是以“期待您的到来”结束即可。
要注意语言简明得体。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
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
选择两个以“交友”为主题来拟写名称即可。
(3)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
表达观点类的题一般比较灵活,即根据材料或题目要
求针对某一现象、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题答案不唯一,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如:认为网络交友有利,可从交友的地土域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网上交流的自由、不拘谨等方面来阐述理由。
情境表达题的答题技巧:
1、说话要讲究文明和修养,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2、说话要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3、说话要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努力使对方理解。
4、说话要围绕话题,简洁明了。
7.【答案】《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解析】A.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出自《五猖会》
B.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C.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出自《二十四孝图》。
答案:
A.《五猖会》。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
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这类题目,要熟读原著,了解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尤其是每个人物的主要特点要熟知。
多读多背多积累,解答难度并不大。
8.【答案】温馨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理性的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解析】温馨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和雪地捕鸟: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理性的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答案:
温馨的回忆: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