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举例(张章金)
最新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一、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步骤1.明确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2.识别出每一过程中的环境因素;3.明确每一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4.根据每一影响的大小,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5.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制定控制措施。
二、环境因素的识别依据ISO14001关于环境和环境因素的定义,环境因素可理解为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从环境的索取或输入”和“向环境的排放或输出。
”这些“索取”和“排放”或“输入”和“输出”必然造成环境影响。
1.所谓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也就是指与组织有关的环境因素,一是指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二是指组织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
①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有能力直接加以管理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该组织自己的工作及运行现场的环境因素,或组织的活动和产品及服务直接产生的环境因素。
包括设计、生产、搬运、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可能造成向大气、水体土壤的排放,对固体废物的管理、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对当地环境及社会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这类环境因素,组织可通过建立环境目标等手段加以控制和改进。
②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为组织提供原材料、外协件等的供应商和为组织提供服务的承包商的环境因素,甚至包括用户。
如供应商所供产品使用的包装物,运输公司在给组织运输化学品时发生的泄露等。
这类环境因素,组织不能通过行政或财力等手段加以解决,而只能通过与相关方的沟通施加影响。
2.环境因素的三种情况、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
①三种情况:活动、产品、服务;②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A.正常状态:在日常生产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B.异常状态:在开关机、停机检修等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环境问题。
C.紧急状态:如火灾、洪水、爆炸、设施设备故障、大规模泄露、台风和地震等突发情况带来的环境因素。
③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④七种类型:A.大气排放。
如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B.水体排放。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识别1.1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b)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c)相关方有要求的;d)负面或正面地对环境有影响的。
1.2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包括公司办公区和施工场所以及与施工有关的所有活动、设施等。
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查阅资料法、检测测量法、专家咨询法。
1.4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环境因素识别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司、项目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同时应考虑时态、状态、类型,以及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a)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涉及环境因素的七个方面: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废物污染和管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社区的影响、其他当地环境问题;d)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工程物资在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副产品;产品使用和储运时环境的影响;工程垃圾的产生;新产品及其开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e)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应予以识别,如外部劳务的环境问题、工程物资的运输和储运等。
2.三因子综合分析法用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属性(对环境或人身危害程度)、程度(排放量大小)、频率(发生频率)。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分值等于或高于9分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量化分值标准表。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1)

点击数: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现有的和潜在的环境因素,并从环境的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不能缺漏。
一般而言,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LEs.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LEs.四)环境因素的类型LEs.对环境因素的识别通常考虑以下问题:LEs.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能量放射,即热、辐射和振动;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即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
LEs.五)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LEs.1 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LEs.2 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LEs.3 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LEs.六)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LEs.1 问卷调查法;2 面谈;3 检查表;4 直接检验和测量;5 记录评审;6 基准参照;7 物料衡算法 8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LEs.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LEs.一)不存在惟一的、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LEs.环境因素识别之后,需要评价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可以自己决定哪些环境因素对本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原则。
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各自的环境状况、所在地域和社会条件、适用的法律法规、自身的环境要求等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
LEs.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LEs.尽管各企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LEs.1 环境基准(如影响的规模、严重性、持续时间、环境因素的类型、规模和频次);LEs.2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排放限制和法规);LEs.3 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如与组织价值观、公共形象、噪声等有关内容)。
LEs.上述各种评价依据,但以使用很难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选择几种结合使用。
LEs.三)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LEs.评价方法应能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是非判断法、对比法、打分法等。
环境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

三种状态
正常(N)
normal
指固定、例行的且计 划中的作业与程序
指在计划中,然而 不是例行性的作业
异常(A)
anomalous
紧急(E)
emergency
指可能或已发 生的紧急事件
02 环境因素识别-考虑因素
三种时态
过去(P)
preterit
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 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环境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
培训讲师:
培训日期:
案例
永安药业被环保部督办后再排污 整改不利或被关闭
“不仅是污水,永安药厂每天晚上放出的气味我们都受不了。”潜江市泽口开发区沙岭村的一位村民 告诉记者,“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得把鼻子用被子捂住,要不睡不着。”
“现在永安药业排出的水量不算大,比原来小,但是你往它排污口附近一站,眼泪都被污水的味道熏 得掉出来。”泽口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3.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包括组织提供的服务和使用相关方的服务,如:运输、仓 储、能源动力提供、销售和维修;废物处理、企业外协加 工服务各环节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
03
PART 01
第三部分
环境因素的评价
03 环境因素评价-概念
环境因素 评价
环境因素
依据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 行分析和考虑,从而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排出优先次序,作为下 一步工作控制的重点。
2.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
01 环境因素理解-关系图
来源
途径
目标
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结果
环境影响
01 环境因素理解-关系图(举例)
产品/活动/服务
复印机的使用
化学品运输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举例(张章金)解析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一、 环境因素识别范围 1、体系覆盖的范围体系覆盖的范围考虑以下几方面::组织的管理权限,组织的现场区域,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覆盖的相关场所。
要特别关注厂地或作业场所环境敏感程度。
2、要覆盖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和体现覆盖范围内所有部门和人员的活动影响,包括设计,生产,动力设备,采购储运,销售服务行政服务以及污染物的处理与环境管理等部门。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有过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标准比对、现场观察等,并考虑产生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过程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考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可能影响,主要是原材料选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使用或回用,废弃或再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单位产品的能耗、使用物质或材料的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如汽车每吨公里的耗油量、尾气排放状况、是否使用氟里昂等。
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如货物运输、仓储中可能发生的泄露、火灾;装修过程产生的垃圾、噪声、油漆废气等。
产出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 噪 声 辐 射 其它污染还要考虑相关方的可能影响,主要相关方有:供应商、原辅材料运输方、现场工程施工方、废弃物处理方等。
三、环境因素识别时考虑的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时主要根据组织的规模、性质、区域环境特征、主要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对污染物的排放与处置等,对照相关环境法规、标准、环境方针和相关方的要求进行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大气排气、水体排放、噪声、固体废物管理、土地污染、能源及原材料消耗与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及社会敏感程度等。
四、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有矩阵表法和打分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使用。
1、矩阵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法根据组织的环境特征,将所列环境因素分为六类,其中,一类为违反法规要求;二类为污染物排放;三类为节能降耗;四类为安全隐患;五类为组织形象;六类为绿色产品的使用。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批准:审核:编制:安全监察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为了更全面的识别和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对其加强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1、识别范围:(一)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二)本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对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三)为充分识别出环境因素,还应考虑:1).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2).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包括当前和过去的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和服务,以及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电能活动及电能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中的环境因素。
3).造成环境影响的八个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土地使用和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大小、颜色等)。
4).还应考虑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包括管理与后勤活动、设计和开发、生产与辅助活动、包装和运输、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以及生态保护等。
2、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采用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并结合问卷、座谈和现场观察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个作业区内物流的投入、输出、流动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二)座谈法: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分析出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环境因素。
(三)现场观察法:各单位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到现场,根据现场发现确定存在的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识别步骤(一)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识别出本部门活动、电能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根据识别情况填写《环境因素排查表》,同时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二)公司安全监察部进行环境因素收集和汇总。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1.评价原则(1)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社区范围、社区强烈关注、对公司形象有影响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标准引言:环境因素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是制定有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识别和评价的角度,探讨环境因素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因素是指能够对某地区的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元素和因素。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全面、系统地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资源等。
识别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关键是进行详细的环境勘测和调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 人为环境因素:人为环境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
识别这些人为环境因素的关键是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区域和产业结构分析,了解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3. 生态系统因素:生态系统因素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境质量等。
识别这些生态系统因素的关键是进行生态学调查,了解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栖息地状况、食物链关系等。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基于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量化,从而得出环境质量的综合判定。
在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时,应遵循以下标准和方法:1. 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环境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是环境评价的基础,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环境因素的相关数据非常关键,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实地监测、统计数据等多种途径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判断环境因素的状况和趋势。
3. 评价方法:常用的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4. 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将评价结果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制作图表、制作地图等。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ppt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组织所处行业不同;活动、产品、服务的特点也不同, 各个组织识别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下面是产品制造业 环境因素识别含盖的内容:
4
1)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2) 生产工艺设计过程; 3) 原材料采购过程; 4) 设备维护修理过程;
5) 产品售后服务过程;
6) 产品和原材料的仓储、运输过程; 7) 产品制造过程; 8) 产品使用过程;
28
2) 对污染物及噪声的评价需考虑: · 造成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造成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污染物排放对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情况;
6
组织所识别的环境因素包含可以控制的和可望施加影响的
可控制的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处理、处置的环境因 素。如组织的生产活动、营销活动、办公活动、后勤服务活 动等方面存在的环境因素。 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不能直接加以管理的, 但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施加影响,改善其环境行为。如组 织的原材料供应商、工程合同方、运输公司、清洁服务公司 等相关方的环境因素。
合考虑,通过污染物转化规律全过程的分析,找出环境因
素。
2
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第一步 选择 活动、过程、 产品、服务Fra bibliotek第二步
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过程、 产品、服务的有关环境因素
第三步
识别每个环境 因素的有关环 境影响
第四步
评价每个环境 影响的重要程 度
第五步
确定重要环境 因素,排定优 先次序
3
7
识别环境因素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
类型” a.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过去时:指以往产生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如化学 品泄漏造成的土地污染。
如何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

管理目标
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识别和评价 制定合理的环境因素管理计划 提高环境因素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降低环境因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管理流程
识别环境因素:识别可能 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
评价环境因素:对识别出 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 定其影响程度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评价 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计 划
报告结果:将识别结果整理 成报告,供决策参考
识别范围
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 人为环境因素:如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 社会环境因素:如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等 生物环境因素: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
识别工具
环境监测仪器:如空气质量监 测仪、水质监测仪等
遥感技术:如卫星遥感、无人 机遥感等
提出建议:根据评价结果, 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建议和 措施
跟踪反馈:对实施建议和措 施的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 不断优响环境的各种因素 评价方法:采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得出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Part Three
环境因素应对措施
应对策略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环境进 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措施
制定环境政策:制定符合国家 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环境政 策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员工环保 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采用环保技术:采用环保技 术和设备,减少环境污染
应对措施实施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环境因素 的影响程度和 范围,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
济影响等
评估方法:实 地考察、数据 收集、模型模
拟等
评估结果:改 善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平衡、 促进社会经济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定义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壤、自然资源、职务、动物、人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理解组织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要素管理体系控制对象、主体和核心二环境因素的细分识别环境因素需要考虑的事项: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八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料属性)三环境因素的识别的三种状态现在时:组织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有的、现存的环境因素,一般是组织关注的重点。
如组织在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资的排放、生产设备使用过程中油类物资的泄露;有毒有害化学品潜在的环境风险事故的预防;产品维修过程中的噪声污染等。
四环境因素的识别的三种时态过去时:组织在以前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
如以前组织所产生的瓷器,如对其堆放时不加以妥善管理,可能照成铬、铅等金属的渗漏,污染水体、土壤和地下水等;或组织所在地一起时电镀厂,曾经受到铬等重金属污染,也要防止重金属被重新淋溶出来形成二次污染。
环境因素的识别的三种时态将来时:组织应考虑其生产的产品使用、废气及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奖励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及其更改,奖励的环境规划、总量控制计划,组织计划中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将会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这些环境因素虽然现在不表现出来。
单组织应对之加以识别并才却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措施,预防其带来不利影响。
六环境因素的识别的三种状态正常状态:组织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处于正常情况下的环境因素,如化工企业一直运行着的生产线上的污染物质的排放问题;设备开始后油类物资的跑、冒、滴、漏问题;农药、花费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有机污染物质等。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ppt课件

1 、环境因素的术语 2、环境因素的标准要求回顾 3、环境因素的识别考虑项 4、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方法/准则 5、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步骤
1-1环境因素的术语
3.6 环境因素
范围 范围对象源自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 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 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提示表--您所在的岗位是否存在以下环境因素?
资源的消耗或浪费 含XX废水的排放,或废水超标排放 含XXX粉尘的污染;气体、或粉尘的无组织排放; 含XXX有害气体的挥发,如苯;
噪声污染,对社区/周围组织的影响是否严重? 本地区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如是否酸雨区?是否环
保局有总量限制的要求?
•这些影响是否带有某种 规律?
•我们的相关方特别关心 这些环境影响吗?
18
活动与环境影响
活动 1 锅炉运行排放烟尘
\SO2\NOX\CO2
2有害化学品的溢出和泄露
环境影响 •空气污染\对当地居民呼吸的 影响\酸雨对地表水的影响\全 球变暖与气候变化 •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有害危险废弃物对河流的排放
4.3.1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别不充分,考虑过去、将来、异常、紧急不够、 遗漏某些过程或服务(如相关方、后勤服务、售 后服务等);
当外部条件变化时,不能及时更新; 判定准则设定不适宜; 主观判定重要环境因素,未按判定准则; 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
因素考虑不够(关联性);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把握不当。
物管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如火灾、危险品泄露事故等; —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课件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一、术语定义二、环境因素识别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一、术语定义1 环境ISO14001:2004标准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2 环境因素ISO14001:2004标准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 环境影响ISO14001:2004标准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理解强调要素活动——环境——作用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二、环境因素识别1 为什么要识别环境因素环境风险的系统管理图2 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4.3.1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1确定主管部门,编制准备相关的表格;2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工作活动、区域进行划分;3分解落实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任务;4责任单位组织相关岗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如现场巡视、座谈交流、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等;5责任单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报主管部门;6主管部门汇总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确定公司及部门、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在网络上公示,并在随后的体系策划中考虑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4环境因素覆盖范围及环境影响体系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组织自己的活动;能够施加影响——相关方活动,如合同方和供方的活动;已纳入计划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1活动、产品、服务活动:1主过程: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实验/试验、包装和运输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2辅助过程:办公区域及生活的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1使用的原材料导致的资源消耗;2产品本身的资源消耗、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服务:交付后服务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2覆盖所有生产、生活活动、工作场所1按照位置划区识别,如:生产现场、加工车间、食堂、员工宿舍、库房、办公室等;2按照部门活动识别,如:公司职能部门、生产车间、运输、贮存等辅助部门;3按照产品形成过程识别:设计、采购、制造、包装、运输、原材料和资源的获得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报废、动植物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可画流程图,按照流程图识别3环境因素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现在时:现场的、现有的正在发生的污染及能源资源消耗问题;过去时: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将来时: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已经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正常状态:组织日常运行中持续存在的状态,如连续生产情况下的持续或频繁地排放生产废水、废气等;异常状态:不是组织日常运行中持续存在的状态,但该状态一定存在,如生产车间的开机、停机、检修、维护保养等情况下的泄漏油品、排放废气等;紧急状态:组织不一定会发生的状态,但该状态发生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大,如锅炉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环保处理设施故障等情况下排放废气、废水、固废等;4活动、产品、服务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活动存在的环境影响包括:——水、气、声、渣排放导致的污染——能源资源消耗1水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有害物物质的水域迁移;主要污染物:铅、砷、汞、镉等重金属;酸、碱度PH值~;油、有机农药、多氯联苯PCB、生物性污染;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2大气污染:SO2、CO2、H2S、NO、粉尘、烟尘、苯、二甲苯、甲苯、石棉、苯并a芘;3土地污染,如电池;4固体废弃物及副产品的排放污染,如:煤渣、有色金属渣、铬渣;5原材料和自然资源消耗,如:水、电、木材等;6能源的消耗:石油;7能量释放如噪声、电磁辐射、热辐射等;8 物理属性,颜色、光;9 地方或社区的环境问题;5环境因素识别需考虑活动、产品、服务中的:(1)污染水、气、声、渣;(2)资源消耗:原材料的使用,自然资源的使用;(3)生态保护等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课堂练习一:2人一组,选择一个活动区域,参照案例在填写3个以上的环境因素,内容包括: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等;5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过程分析法;物料衡算法;产品生命周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观察法查看和面谈等;1调查表法: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总量是多少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总量是多少使用哪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数量是多少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水、电、油等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有否居民投诉情况有否做调查产生哪些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法是直接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现场拍摄照片环境因素识别总结: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现状描述活动: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污染、减少现状描述:按照实际情况评价现有的管理状况,确定责任部门及人员,以便在随后的控制策划;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1评价目的及步骤目的:通过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步骤:1组成评审小组;2编制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表;3编制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4组织各部门填报并汇总整理;5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开展风险控制的策划;2、评价方法专家判断法——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是非判断法——直接用“是”与“非”判断,如未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可直接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对比判定法——针对能源、资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与同行业、与本企业的历史数据对比,考虑本企业的技术经济能力可控,具有节约潜力的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多因子评分法——针对污染物排放及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打分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放浓度与标准规定值的对比;环境因素评价依据环境方面:环境影响规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环境法律法规、发生的概率;商业方面: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力、相关方利益、组织公共形象、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改变其它活动和过程将带来的效果;1专家判断法:对产品、采购、外协环境因素识别可直接采用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2是非判断法直接用“是”与“非”的方法来判断;是非判断标准1达不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规定的;2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评价其他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容易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污染物排放接近允许限定值允许的5%以内;可能引起爆炸、火灾和污染事故;排放的废气中含有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33种大气污染物之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3种污染物之一;相关方对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关注程度;组织的环境方针明确要求的;改变环境影响后对公司公众形象有影响的;其它,本公司认为应加以控制;3ABCD多因子评分法A 发生的频率B 环境影响规模范围C 环境影响的持续性和可恢复性D 公众及社会对其影响的关注程度多因子评价得分计算总评价分值 M=A+B+C+D若单因子分值等于5分或总分值M≥15分的,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ABCD 打分评价标准4对比评定法能源、资源消耗类环境因素评价该方法一般用于对能源、资源消耗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等的评价;式中: X —— 环境因素得分;F —— 年平均单位产量消耗量因子得分;G —— 可节约潜力因子得分;① 当X ≥ 8或F 因子达到5分时,可初步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② 当X < 8可初步确定为一般环境因素 ; 5等标污染负荷法 见教材 课堂练习:结合练习表中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含多因子打分、是非判断、对比评定法能源、资源的消耗3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及分级1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是”并且多因子评价打分法M ≥12或B 因子或C 因子达到4分及以上,或X ≥ 8或F 因子达到5分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为集团公司级重要环境因素;2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是”或多因子评价打分法 8≤ M <12或6 ≤X <8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为部门级重要环境因素;3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否”并且多因子评价打分法 M <8 或X < 6的环境因素,确定为一般环境因素;4 重要环环境因素控制策划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应用在: 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与应急准备与响应; 监测与测量;合规性评价;半年以上可以恢复 4 1周至半年内可以恢复 3 1天至1周内可以恢复 2 1天内可以恢复 1 社会极度关注 5 地区性极度关注 4 地区性关注 3 地区性一般关注 2不为关注 1环境因素识别更新时机:新项目、新活动、新产品……;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更新时机:环境因素变化时、评价准则变化时;通常企业每年要结合内审、合规性评价及环境绩效结果对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的重新评价以确定新的重要环境因素,明确明年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序号 活动/产品/服务
环境因素
年使用/年消耗量 发生频次
/排放量/排放浓度
环 水气
境 影 响类 别
环境状态
环境时态
管理状况 备注
声
废物
土壤
能源 资源
其他
正常
异常
紧急
过去
现在
将来2021/3/21 Nhomakorabea表 2: 能源资源类环境因素调查登记表
(水、电、煤、蒸汽、原辅材料、化学品等)
工序/设施 序号 名称 单台功率 年消耗量 定额消耗量 改进潜力
2021/3/21
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1)评价的方法类别
1)专家判断法 2)跟踪环境影响 3)是非判断法 4)排放量对比法 5)水平对比法 6)纵向对比法 7)相关方投诉或要求 8)频率对比法 9)等标污染负荷 2021/3/1201 )权重法
(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1)环境方面的评价依据 ◆环境影响的规模
2021/3/21
(1)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3)明确每一个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 某一个因素可能产生若干种环境影响
a、尽可能全面明确 b、积极的或负面的
2021/3/21
(2)环境因素/影响类别
1)大气排放――大气质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恶臭、酸雨等 2)水体排放 3)废物管理 4)地域和社区问题--噪声、振动、景观、生态等; 5)土地污染 6)能源、资源、原辅材料等自然资源使用消耗 7)其它;
2021/3/21
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因子:c
等级 I II III IV V
发生频次 一年以上可恢复或不可恢复 半年至一年内可恢复 一周至半年内可恢复 一天至一周内可恢复 一天内可恢复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人类和自然生物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因素的总和。
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对于保障环境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是指对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监测:人们呼吸的空气中常常包含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通过对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空气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2.水质监测: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则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噪声监测:噪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
4.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是植物和动物生存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则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对环境因素的危害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进行评价: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同。
对这些污染物的毒性进行评价,可以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价:环境因素不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以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对环境因素的整体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对环境因素的整体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可以为政府和公众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对不同人群的敏感度进行评价:不同的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敏感度也不同。
对不同人群的敏感度进行评价,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保护措施。
环境因素评价的意义环境因素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为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依据:环境因素评价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政府和公众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一、前言实施ISO14001EMS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继而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
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EMS的基础和关键。
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足: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等,这样会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缺乏有效性。
因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EMS的关键一步。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1、识别全面: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到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别人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1.1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如生产连续运行、原材料的入库、保管、出库、通常的生产活动、搬运、处理等的通常状态。
异常状态:如生产设备的开机、关机,设备检修、故障状态维护、装配、拆卸,带病运行。
紧急状态:环境设备运行中止,非计划故障停机,事故排放。
非预见性:火灾、水灾、地震、洪水,意外泄露。
1.2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
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如石棉防火墙)1.3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氟利昂挥发、炉窑排放、锅炉燃煤、车间排风口、烟尘、喷涂的油漆中甲苯、焊接中产生的SF6。
废水排放: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清洁废水、绿化废水,洗手间、食堂的动植物油、剩饭、清洗剂和消毒剂、车辆清洗水噪声排放:锅炉、车间设备运行。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举例(张章金)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紧 急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 √ √ √
√
√
√
钢材的消耗
焊接烟气排 放 焊接 废焊渣、焊 条的排放 焊接噪声的 排放 火灾爆炸事 故的发生 热 热处理油雾 处理 的挥发 废热的排放 酸雾的挥发
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六类 分级 一级 ▲ ▲ ▲ ▲ ○ ○ 二级 ▲ ▲ ▲ ▲ ○ ○ 三级 ▲ ○ ○ ○ ○ × 四级 ▲ × × × × × 根据组织的环境特征,将所列环境因素分为六 类,其中,一类为违反法规要求;二类为污染物排 放;三类为节能降耗;四类为安全隐患;五类为组 织形象;六类为绿色产品的使用。 根据环境因素活动的难易程度、技术改造、经济 投入的可能性以及强化管理和运行控制的可能性, 将环境因素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不需要或仅需 要少量投资或通过管理即可控制;二级为改进技术 可行、且有投资保证;三级为近期(一 二年内)改 进技术上有困难,投资较大;四级为近期技术经济 均不可行,只能列为远期目标。 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顺序对应地与矩阵表对号, 列入“▲”栏的为重要环境因素,列入“○”栏的为一 般环境因素,列入“╳”栏的为未来改进环境因素。 1、 打分法与是非判断法 ⑴ 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a 实测值与法规规定值之 分数值(a) 比 5 Ⅰ 很差
活 动/ 环境因素 产 品/ 服务 影 响 对 象 状 态 排放 源或 主控 部门 大 气 机加工设备 噪声的排放 机加 工、 废弃冷却液 冲剪 的排放 砂轮粉尘的 排放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 √ 水 体 声 环 境 √ 土 壤 能 资 其 源 源 他 机加 工设 备 √ 机床 砂轮 评 估 值
污染环境 污染环境 污染环境
的容器 16 使用热燃煤 17 排放燃煤废气 锅炉供热 18 排放燃煤炉渣 19 排放锅炉废水 20 汽车运煤产生 的扬尘、尾气 21 原煤贮存自燃 消耗能源 污染大气 环境 污染环境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环境 消耗能 源、污染 环境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示例

1、水污染物来源、分类及其特征石油化工水污染主要来自生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生产过程除间接冷却用水可循环使用外,其余都作为工业废水排放。
排放的废水按其化学物料接触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物科直接接触的工艺废水;二类是与化学物料间接接触的,或称非工艺水。
2、工艺废水工艺废水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1)工艺过程投加的水如氯乙烯乳液聚合制聚氯乙烯、乳液或悬浮法生产合成橡胶等,均需将单体分散在水中才能进行聚合反应。
(2)原料中带水有些化工原料是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如液体NaOH、盐酸、酒精等;有时水本身就是化工原料,利用它进行水解反应,如以环氧乙烷制乙二醇。
(3)化学反应生成水在某些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原料通过反应,生成产物的同时也生成一定量的水。
例如尿素合成。
4、化学反应的不完全性而产生的废液5、副反应所产生的废液例如丙烯腈生产中产生的副反应产物氢氰酸和乙腈,环氧丙烷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二氯丙烷等。
这些副反应产物是生产中所不希望的,虽然有的可以回收,但也有很多是以废液排出。
6、原料的预处理和产品的后处理过程必需用水许多化工原料在使用前,化工产品在出厂前需新婚用水或有水的化学药剂进行洗涤、溶解、萃取、吸收、精馏等操作,有时还要用水或蒸汽对化工物料进行直接加热和冷却。
这些工艺过程引进水,在制得取终产品前,必须要求与产品分离,从而形成工艺废水排放。
7、设备清洗合成橡胶和塑料生产中,有些间歇反应设备,为了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在完成生产周期后,需要用水进行清洗,除去残存的物料所形成的废水。
8、在生产过程需用蒸汽喷射泵、水喷射泵、水环泵等设备,在以水为介质与物料相接触后,所产生的废水。
9、采用湿法除尘、净化废气和废渣,所排放的废水。
二、非工艺废水1、厂区生活污水。
生活设施排水。
2、间接冷却水。
正常情况下,这种水未受化学污染。
但一量设备腐蚀发生渗漏时,也可被化学物质污染。
3、地面冲洗水。
这种水一般未受化学污染。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示例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示例1、水污染物来源、分类及其特征石油化工水污染主要来自生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生产过程除间接冷却用水可循环使用外,其余都作为工业废水排放。
排放的废水按其化学物料接触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物科直接接触的工艺废水;二类是与化学物料间接接触的,或称非工艺水。
2、工艺废水工艺废水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1)工艺过程投加的水如氯乙烯乳液聚合制聚氯乙烯、乳液或悬浮法生产合成橡胶等,均需将单体分散在水中才能进行聚合反应。
(2)原料中带水有些化工原料是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如液体NaOH、盐酸、酒精等;有时水本身就是化工原料,利用它进行水解反应,如以环氧乙烷制乙二醇。
(3)化学反应生成水在某些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原料通过反应,生成产物的同时也生成一定量的水。
例如尿素合成。
4、化学反应的不完全性而产生的废液5、副反应所产生的废液例如丙烯腈生产中产生的副反应产物氢氰酸和乙腈,环氧丙烷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二氯丙烷等。
这些副反应产物是生产中所不希望的,虽然有的可以回收,但也有很多是以废液排出。
6、原料的预处理和产品的后处理过程必需用水许多化工原料在使用前,化工产品在出厂前需新婚用水或有水的化学药剂进行洗涤、溶解、萃取、吸收、精馏等操作,有时还要用水或蒸汽对化工物料进行直接加热和冷却。
这些工艺过程引进水,在制得取终产品前,必须要求与产品分离,从而形成工艺废水排放。
7、设备清洗合成橡胶和塑料生产中,有些间歇反应设备,为了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在完成生产周期后,需要用水进行清洗,除去残存的物料所形成的废水。
8、在生产过程需用蒸汽喷射泵、水喷射泵、水环泵等设备,在以水为介质与物料相接触后,所产生的废水。
9、采用湿法除尘、净化废气和废渣,所排放的废水。
二、非工艺废水1、厂区生活污水。
生活设施排水。
2、间接冷却水。
正常情况下,这种水未受化学污染。
但一量设备腐蚀发生渗漏时,也可被化学物质污染。
3、地面冲洗水。
辅助资料(4)环境因素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的调查和识别1.1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类别、施工工序以及从事活动的区域等不同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1.2环境因素的调查和识别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2.1考虑自身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如物资供方、设备租赁方等相关方)的环境因素;1.2.2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的情况;1.2.3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的情况;1.2.4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⑴水体排放:生活污水,如食堂、厕所的污水排放;生产污水,如清洗搅拌机的污水排放等;⑵大气排放:废气,如施工车辆尾气、食堂油烟的排放;粉尘,如施工便道、土方施工扬尘、水泥粉尘的排放等;⑶噪声排放: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如推土机、打桩机;电动机具噪声,如振捣棒、电锯等;施工噪声,如模板、脚手架的拆除等;⑷固体废弃物管理:生活、生产垃圾,办公消耗品如色带、墨盒等有毒有害物品的处置;⑸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如生活、生产用水、用电等;⑹土地污染:如油品、化学品的泄漏。
1.3环境因素的调查和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过程分析法和专家评议法,根据需要单独或组合使用。
1.3.1问卷调查法以《环境因素调查表》的形式,针对项目各层次管理人员、岗位工人(包括劳务协作队伍)以及相关方进行调查,集思广益,广泛收集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
1.3.2过程分析法以施工过程为对象,根据施工工序以及从事活动的区域进行划分,针对每一施工过程、工序或活动区域由相应的职责部门对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分别进行识别确定。
过程分析法示意图1.3.3专家评议法组织项目部具有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和岗位工人等,集中按照过程分析、不同的时态、状态、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等思路进行会议评审,识别确定项目部存在的环境因素。
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2.1项目部应在环境因素与适用法律法规识别的基础上,针对已识别出的全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一、 环境因素识别范围 1、体系覆盖的范围
体系覆盖的范围考虑以下几方面::组织的管理权限,组织的现场区域,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覆盖的相关场所。
要特别关注厂地或作业场所环境敏感程度。
2、要覆盖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和体现覆盖范围内所有部门和人员的活动影响,包括设计,生产,动力设备,采购储运,销售服务行政服务以及污染物的处理与环境管理等部门。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有过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标准比对、现场观察等,并考虑产生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过程分析法:
生命周期分析:
考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可能影响,主要是原材料选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使用或回用,废弃或再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单位产品的能耗、使用物质或材料的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如汽车每吨公里的耗油量、尾气排放状况、是否使用氟里昂等。
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如货物运输、仓储中可能发生的泄露、火灾;装修过程产生的垃圾、噪声、油漆废气等。
还要考虑相关方的可能影响,主要相关方有:供应商、原辅材料运输方、现场工程施工方、废弃物处理方等。
三、环境因素识别时考虑的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时主要根据组织的规模、性质、区域环境特征、主要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对污染物的排放与处置等,对照相关环境法规、标准、环境方针和相关方的要求进行识别。
产出
水污大气
污染固体噪
辐
其它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大气排气、水体排放、噪声、固体废物管理、土地污染、能源及原材料消耗与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及社会敏感程度等。
四、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有矩阵表法和打分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使用。
1、矩阵表
根据组织的环境特征,将所列环境因素分为六类,其中,一类为违反法规要求;二类为污染物排放;三类为节能降耗;四类为安全隐患;五类为组织形象;六类为绿色产品的使用。
根据环境因素活动的难易程度、技术改造、经济投入的可能性以及强化管理和运行控制的可能性,将环境因素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不需要或仅需要少量投资或通过管理即可控制;二级为改进技术可行、且有投资保证;三级为近期(一二年内)改进技术上有困难,投资较大;四级为近期技术经济均不可行,只能列为远期目标。
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顺序对应地与矩阵表对号,列入“▲”栏的为重要环境因素,列入“○”栏的为一般环境因素,列入“╳”栏的为未来改进环境因素。
2、打分法与是非判断法
打分法
是非判断法
1、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而没有回收利用的;
2、有毒有害化学品没有作到妥善保管或处置的;
3、大量废弃物(固废和液废)没有作到妥善处理或处置的;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5、没有满足法律与其他要求的;
6、各类环保装置以及有关设施停用或发生事故的。
统计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a+b+c+d
重要环境因素判断
凡符合下列任何一条的就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⑴综合评分≥15
⑵法规符合性判分 a=5
⑶是非判断中的任何一条
环境因素调查表(一)
编制:审核:
环境因素调查表(二)
编制:审核:
编制:审核:日期:
编制:审核:日期:
注:
1、控制措施
填写有关管理制度的条款号
2、控制方法
指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目标、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或它们的组合。
环境因素识别举例一、通用环境因素识别
二、火电厂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批准:审核:填报:日期:三、某机加工厂环境因素
某金属零件生产厂一般环境因素登记表(部分)
续表
注:上表列举示例来说明某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情况,登记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四、某水泥厂环境因素
水泥厂环境因素识别登记一览表(部分)
五、某合成氨厂环境因素
某合成氨工厂环境因素识别清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