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王昌龄诗选_唐诗三百首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唐诗三百首》出塞篇之王昌龄
王昌龄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品之一便是《出塞》。

这首诗描述了士兵出征前的无限感慨和牵挂,以及他们在边塞上的艰苦生活和战斗的残酷现实。

这首诗实际上是为奉命出征的王昌龄同僚刘永之赋诗。

王昌龄《出塞》的诗歌风格恢宏雄浑,气势磅礴。

诗中直抒胸臆,感叹边塞的险恶和艰苦,同时也展现了士兵的不屈精神和坚韧意志。

首篇四句刻画出深情的别离,然后进入描绘出战士的艰苦模样,最后颂扬了他们的志向不息。

全诗通篇铿锵有力,语言朴实无华,不禁让人想起唐诗名句“威猛千军士,如磐石岩山”。

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铭刻在国人心中。

作为唐诗三百首当中的一篇,这首诗曾被宋代赵善括称为“千古绝唱”。

其对后人的影响至今仍在。

虽然历经了很多年,它依然让人们感受到那场边疆战事的残酷和英勇的士兵们的坚定果敢。

总之,王昌龄的《出塞》写得深情而落寞,刻画了士兵惆怅无限、出征艰辛的画面,给人一种跋涉边塞的苦楚和历程,体现了对祖国的深
厚情怀和忠诚。

这首诗表达了中国古代士兵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也启迪着现代读者传承创新,勇做时代先锋的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开
拓进取,不断前进。

出塞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出塞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出塞王昌龄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出塞王昌龄的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塞王昌龄的诗1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王昌龄的诗2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下曲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出塞王昌龄的诗3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补充:文学成就成就综述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唐-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原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的全诗解释

出塞的全诗解释

出塞的全诗解释《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文译: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出征万里长的人马尚未回归。

假使龙城飞将在的话,不会让外族的军马度过阴山。

欣赏:首联,互文起句,技巧非凡,时间从秦到汉到唐,空间拈出明月照边关近景景象,时空一路延伸,雄浑里含凄清,百感交集,令人浮想联翩。

次句拓写,万里,极言其遥远;长征,极言征途凶残险恶;人,包含将士全体;未还,极言其旷日持久,虽说未,实际上很多人是没还,不得还,不能还,没法还,战死在沙场。

明月边关自秦未变,含物是人非之意。

尾联,利用假设句,提出愿望,有一威武英勇的飞将镇守边关,就能实现理想,外族就不敢侵犯,不仅不用长征,人也能还,那时的明月边关,就是一幅和平的安居乐业景象了。

细释:本诗题在唐《才调集》为《塞上行》,宋初《文苑英华》为《塞上曲》,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为《从军行》,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为《出塞》,明郭茂倩《乐府诗集》为《出塞》,又作杂曲歌辞盖罗缝。

唐宋没有王昌龄集,直到明代才出现其诗歌的几本专辑,才逐渐定名为《出塞》。

本诗为完全正宗的七绝格律诗,但在唐乐府里其音调题为盖罗缝,详见集评《升庵诗话》,难怪《唐诗三百首》将本诗纳到七言绝句后的乐府。

明月、关,乐府《横吹曲辞》里有《关山月》,《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

征人思乡思家,思妇怀人怀远,都是仰望明月,浮现边关景象。

也有人把首句翻译为秦时明月秦时关,汉时明月汉时关。

类似的诗句还有:云想衣裳花想容、烟笼寒水月笼沙、秦家御史汉家郎等。

龙城,一解是当年匈奴祭拜祖先处,位于今蒙古国境内;二是指卢龙城,汉右北平郡所在地,在现河北省境内。

也有说与卫青、李陵有关。

飞将,《史记》:(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魏志吕布传》:(吕布)号为飞将。

也聊记一笔。

龙城、飞将、阴山,《史记匈奴列传》:自马邑军后五年之秋,汉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

王昌龄《出塞》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译文及赏析《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译文编辑[词句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奇袭龙城的西汉名将卫青,后来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人。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还:回来[译文]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征万里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

只要有卫青将军守卫在龙城,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创作背景]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是乐府旧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

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

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古诗《出塞二首》(作者王昌龄)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诗《出塞二首》(作者王昌龄)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出塞二首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标签抒情、写景、叙事、边塞、战争、组诗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其一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

唐代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王昌龄《出塞》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原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唐王昌龄的古诗

出塞唐王昌龄的古诗

出塞唐王昌龄的古诗
出塞二首⑴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⑵,万里长征人未还⑶。

但使龙城飞将在⑷,不教胡马度阴山⑸。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⑹,战罢沙场月色寒⑺。

城头铁鼓声犹震⑻,匣里金刀血未干⑼。

白话译文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万里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其二
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战场上只剩下月光清寒。

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创作背景
《出塞二首》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出塞》是乐府旧题。

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

诗人关心边
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问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此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

其中第二首诗在《全唐诗》中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军行》。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1【作品介绍】《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爱国诗歌——《出塞》

爱国诗歌——《出塞》

爱国诗歌——《出塞》《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高适、、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

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出塞》简介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

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导读: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只要。

阴山:阴山山脉。

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

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

王昌龄《出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②,不教胡马度阴山③。

注释:①出塞:乐府旧题,原作二首,本篇为第一首。

②但:只要。

龙城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

他曾屡次打击骚扰的匈奴,武帝时任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龙城,应为卢龙城,当时为右北平辖地。

③阴山: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山脉,是古代中国北方的天然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赏析:这首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心理刻画;既表露了对边防战士的同情,又委婉讽刺了朝廷用人不当,同时表达了对平息边塞战事的美好愿望。

诗人把边境战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从而丰富了诗的内涵。

“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开始就创设了一个雄浑苍茫的特殊境界。

声调高昂,气势博大,耐人寻味,统摄全篇。

边关月色,常为触发征人思乡的景物。

边塞诗中写到“关”“月”的不乏其例。

但本诗在“明月”与“关”前分别冠以“秦时”和“汉时”,把空间景物融入时间因素,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其意义便不仅限于表明在悠长的历史岁月里战争从未休止,而且还别有一种苍茫雄浑的意境,令人产生厚重的历史感。

表现了诗人对秦代筑长城以来朝朝御胡,世世守边,征人不还的深广悲慨,希望“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不只是当代,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民的共同愿望。

因此在发出“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慨叹之后,却无沮丧之意而有慷慨之气。

三、四句“但使”和“不教”在引导读者思考、体悟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了主题思想,流露出无比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有李广那样的将领,才无愧于明月和雄关,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历史。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1.《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从军行・其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从军行・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三》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6.《从军行・其四》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7.《从军行・其五》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8.《从军行・其六》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9.《从军行・其七》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10.《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落叶人心断,寒云路悄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江城如画里,汉水摇玉笙。

山行本无路,南北为径心。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遥踏石瀑布,轻抚尘桥茅。

黄尘未扫尽,毡房空复寒。

三径就荒僧,五云初晴岛。

飘飘与九霄,是处一何远!背白茅千秋,上石有感而叹。

登石逾千尺,隐云多耳岩。

山前日欲暮,天上月相先。

饮马长城窟,啜茶阴山岚。

山前长石雨,笠畔短篱烟。

镜湖五百里,菡萏发荷花。

龙山隐於云,碣石结绮楼。

晚云一曲钢琴曲,春草十步琵琶声。

请长缨何用,只在山巅见。

高文庙堂看碧鸟,白日照松林。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

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塞(sài):边关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8. 度:越过【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属西安市)人。

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天宝元年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

安史之乱起,他避乱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杀敌卫国的热情;或描写长期征战怀乡思亲的“边愁”,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一部分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也很有名。

他的诗意境开阔,精神昂扬,语言流畅,言简意深,当时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著有《王昌龄集》。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译文】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

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

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视野开阔。

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

空间横跨万里。

气象苍凉雄浑。

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

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

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古诗出塞全文

古诗出塞全文

古诗出塞全文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著名诗作,全文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哎呀,你想想看,这“秦时明月汉时关”,那明月还是秦朝时候的明月,关塞还是汉朝时候的关塞,时间仿佛在这儿停滞了,这得是多么沧桑的画面呀!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熟悉的那条老街,多年后再回去,还是那些房子,可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万里长征人未还”,那些出征的战士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他们的家人该有多担心、多思念啊!这难道不像我们盼着远方久未归家的亲人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是当年的龙城飞将还在,绝对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这多像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希望有个强大的依靠,能帮我们挡住所有的困难和危险啊!
我觉得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英雄的渴望,还饱含着对和平的期盼,真的是太妙了!。

【唐诗三百首】出塞 王昌龄诗选

【唐诗三百首】出塞 王昌龄诗选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诗选
【唐诗三百首】出塞王昌龄诗选
在秦朝,月亮是明亮的,汉朝是封闭的,长征的人没有回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于河套西北,穿过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以北。

它是中国北
方的屏障。

译文
它仍然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界,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如果龙城的飞行将军李光还活着,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欣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
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王昌龄《出塞》全诗赏析】。

出塞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的 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 互文 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 坐我东阁床” (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 开我西阁门”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 “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 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 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只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
就不让匈奴的骑兵南下入侵了。 就不让匈奴的骑兵南下入侵了。
• 诗句中的“飞将”是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愿望? • “飞将”指李广。李广 李广(?—前119年), 李广 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做过骑郎将、 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抗击 匈奴杀敌 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李广镇守边 关,使匈奴多年不敢侵犯,故被称为“飞将军”。 像李广一样抗击匈奴的名将还有:卫青、霍去病 等。 愿望: 愿望:作者希望朝廷能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来镇 守边关,抵抗外敌,使国家安定, 守边关,抵抗外敌,使国家安定,人民生 活安稳。 活安稳。
《出塞》 出塞》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 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 之一,王昌龄的诗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 首是他的代表作。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 高适、 王昌龄等。 王昌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王昌龄诗选_唐诗三百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来自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