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级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级题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分为四个层次:改革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公众参与层面。
在改革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理念。
我们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决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在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建立环境损害的赔偿机制,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监测评估工作,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
在技术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要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公众参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动员和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
我们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的能力,培养绿色生活的习惯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促进环境民主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在改革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公众参与层面多方面加强工作。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这些措施,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试卷
2. 经济、社会、生态
3. 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5. 生态知识、生态技能、生态行为
6. 绿色、和谐、可持续
7. 互动、促进、共同发展
8. 经济
9. 国际环境保护、生态科学研究、技术交流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四、判断题
1. ×
B. 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C. 提高违法排污的成本
D. 强化环境执法监管
17. 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的科研作用包括( )
A. 生态保护技术的研究
B.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C. 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
D.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
18. 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A. 公平性
B. 共享性
D.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____人才。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____、____和____的协调发展。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____,关键是____。
4. 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____、____和____的作用。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它在科研、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生态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高校可通过开设生态课程、实践教育、环保活动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这对其未来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 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 13 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 O.Yanitsy(1984) 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 1990B. 1991C. 1992D. 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 2 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 : ()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 判断题【本题型共 5 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1. 环境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在不断深化和提升,其中我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取得的成就为()。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掀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o B. 解决了环保的法制和基本政策问题o C. 开始较全面和系统阐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o D. 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和统一的科学体系2. 生态文明是以()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为基础的和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开发自然和保护环境o B. 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o C. 开发自然和可持续发展o D. 尊重自然和可持续发展3.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演进中,征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体现了()文明的特征。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原始o B. 农业o C. 工业o D. 生态4. 国家领导人()同志做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单选题 3 分)得分: 3 分o A. 毛泽东o B. 邓小平o C. 江泽民o D. 胡锦涛5.2005 年开始的()评选活动,对NGO、环保人士等民间机构或个人给予认可和表彰。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o B.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o C. 品牌中国年度人物o D. 环保中国年度人物6. ()决定了环境问题的特征。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社会演变规律o B. 时代更替规律o C. 经济发展特征o D. 人类发展特征7. 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使目前人类社会的文明难以为继,需要一场以协调()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文明变革和转型。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人与人o B. 人与自然o C. 人与文化o D. 人与社会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单选题 3 分)得分:3分o A. 发展o B. 以人为本o C. 全面协调可持续o D. 统筹兼顾9.生态文明,是以()相关内容为特征或标志的、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小学语文生态文明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A. 发展绿色能源B. 推广垃圾分类C.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 提倡低碳出行2.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生态文明用语?A. 绿色B. 可持续C. 污染D. 环保3. 以下哪项行为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 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B.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C.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D.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表现?A. 森林减少B. 水资源短缺C. 海洋生物种类增多D. 森林火灾频发5. 下列哪个行为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A. 使用煤炭作为主要能源B. 大量焚烧垃圾C.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D. 长期使用化石燃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________为核心,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支撑。
2. 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________减少、________污染、________破坏等问题。
3. 绿色出行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要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可以减少________,保护________。
5.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3. 如何保护水资源,你有哪些好的建议?4. 生物多样性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5.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四、作文(30分)题目:我为生态文明做贡献要求:以第一人称叙述,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行动和感悟,字数不少于400字。
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试卷
C.降低环境污染
D.增加居民负担
14.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
A.减少野生动植物制品消费
B.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活动
C.遵守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
D.任意捕捉野生鸟类
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噪音污染?()
A.城市绿化
B.限制高噪音活动时段
C.使用隔音材料
D.提高车辆喇叭音量
A.环境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B.环境治理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C.环境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D.环境治理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
20.以下哪个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绿色发展
C.资源利用最大化
D.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环境影响评价仅关注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
B.环境影响评价无需公众参与
C.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制度
D.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项目经济效益
16.以下哪个不是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
A.填埋
B.焚烧
C.堆肥
D.回收利用
17.关于循环经济,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4.请论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C
4. A
5. C
6. D
7. D
8. C
9. C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
4.生态文明建设中,__________是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__________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生态文明建设强调__________,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之一是__________,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
A.资源产权制度
B.环境保护制度
C.政绩考核制度
D.财政税收制度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坚持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__________明显改善。
A.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加速城市化进程
2.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A.生态平衡
B.绿色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
D.环境保护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A.优化产业结构
B.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C.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A.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B.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C.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D.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扶持
5.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A.制定环保政策
B.加强环境监管
C.提供环保资金支持
D.直接参与环保项目
6.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B.1991C.1992D.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
B.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研发
C.限制高污染行业技术进步
D.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15.以下哪个组织是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平台?()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16.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A.伦敦
B.纽约
C.东京
D.斯德哥尔摩
A.清洁能源技术
B.资源循环利用术
C.环境监测技术
D.化石能源开发技术
11.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哪些指标?()
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资源消耗强度
C.环境污染指数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2.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合作机制?()
A.巴黎协定
B.生物多样性公约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A.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B.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C.加大化石能源开采
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生态学原理
B.环境伦理学
C.经济增长论
D.可持续发展论
5.以下哪个国家被誉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巴西
6.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
2.实践途径:
-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成效案例: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升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绿色发展。
2022年广西公需科目广西生态文明试卷答案(4套)
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满分答案案1、广西拥有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占全国的8.9%,居全国第(C)位。
A.7B.4C.6D.5A.南宁市B.梧州市C.桂林市D.柳州市3、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应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D)制度。
A.“三条红线”B.“四同时”C.“四项制度”D.“三同时”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满分答案4、广西湿地主要保护形式有(A)、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它保护形式的保护。
A.生态保护区B.基本农田保护区C.湿地保护区D.自然保护区5、《“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22-2022)》提出要按照清洁乡村、(B)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持续推进“美丽广西”建设。
A.绿色B.生态C.优美D.富裕6、广西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把(C)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技改、扩建的“两高”项目坚持“等量置换”。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淘汰落后产能C.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满分答案D.开发布局调整7、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A)。
A.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B.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C.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D.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8、广西的制糖业做到了把甘蔗从头到尾“吃干榨尽”,实现了(C)。
A.固体废弃物较多排放B.固体废弃物多排放C.固体废弃物零排放D.固体废弃物少排放9、广西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氮氧化物减排,在全区14个设区城市成立了(D),建立了广西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A.淘汰老旧机动车监管机构B.重型汽油车限行管理机构C.淘汰黄标车监管机构D.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机构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满分答案10、到2022年,力争广西1/3以上地级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废弃物分类收运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D)。
A.25万吨/年B.10万吨/年C.15万吨/年D.20万吨/年11、(C)是指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
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考核试卷
C.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生态保护红线是指()
A.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实行严格保护的政策
B.划定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生态保护区域
C.规定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触碰的底线
D.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实施限制开发
3.以下哪种做法有利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B.资源节约利用制度
C.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D.所有上述内容
2.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A.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B.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
C.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D.减少环保投入
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3.分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请谈谈你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理解,以及你认为在试验区内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D
6. C
7. B
8. C
9. D
10. A
11. C
12. C
13. A
14. C
A.长江经济带
B.珠三角地区
C.海南省
D.京津冀地区
13.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A.明确赔偿范围和标准
B.加大处罚力度
C.减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D.限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14.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一、单选题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环境质量以维持(A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为原则。
2、(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3、(D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
5、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A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农业。
6、人口问题本质上是(D发展)问题。
7、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B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8、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C生命共同体)。
9、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D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中都有很多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C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张、“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11、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B土地)。
12、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B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
13、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筹协调产业结构布局和(D人口)结构区域分布。
14、(D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不能缺失的灵魂。
15、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
16、“以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属于(D完善补充机制)。
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试卷
C.地方政府意愿
D.社会舆论
7.以下哪个区域不适宜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A.滨海湿地
B.高原草甸
C.城市建成区
D.森林公园
8.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核心指标是()
A. GDP
B.绿色发展指数
C.人口数量
D.工业产值
9.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于违规开发活动的处罚措施包括()
A.限制贷款
B.限制一切开发活动的区域
C.确保GDP增长不受影响的界限
D.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指标
2.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3.以下哪项不是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基本原则?()
A.科学合理、适度开发
B.优化布局、分级管控
B.退耕还林还草
C.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D.城市绿化工程
18.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的应用包括()
A.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依据
B.用于环保资金分配
C.作为项目审批的参考
D.用于环保宣传教育
19.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调整?()
A.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B.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C.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需求
C.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D.两者之间无明确关系
18.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结果?()
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B.环保意识普及程度
C.城市绿化面积
D.以上都是
19.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实施对于以下哪个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
A.环境质量改善
B.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C.城市பைடு நூலகம்口密度
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考核试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面临挑战: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解决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绿色经济。
5.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6.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大绿化面积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生态红线政策、资源税改革
9.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10.新闻媒体、社区活动、课堂教学
10.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防治大气污染?()
A.严格控制工业排放
B.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C.加大煤炭消费比重
D.减少绿化面积
11.以下哪个不属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A.工业废水排放
B.生活污水排放
C.农业面源污染
D.地下水超采
12.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土壤环境?()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大量使用地膜
C.严格限制野生动物贸易
D.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6.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气候变化?()
A.人为排放温室气体
B.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C.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D.大气层臭氧减少
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B.1991C.1992D.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B.1991C.1992D.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试卷
C.监测污染源分布
D.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2.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
A.大气质量监测
B.水质监测
C.人口普查
D.土壤污染监测
3.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A.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B.单纯追求经济发展
C.限制人口增长
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4.以下哪个指标不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
A.环境保护法
B.森林法
C.水污染防治法
D.专利法
17.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方式?()
A.环保宣传
B.社会监督
C.环保志愿服务
D.环保教育培训
18.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A.随意丢弃塑料制品
B.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C.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
D.所有以上选项
19.以下哪些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任务?()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发展绿色交通
C.严格环保法规
D.增加工业生产规模
5.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
A.资源消耗强度
B.环境质量指数
C.生态保护红线
D.人均GDP
6.以下哪些是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煤炭
7.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保护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高中地理高考热点04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04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①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①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
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
生物塑料()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D.适应市场5.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①生态宜居①农业高产①绿色发展①农民增收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①为梯田提供养分①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①为梯田涵养水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8.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暖温带半湿润一中温带半干旱区。
继续教育作业生态文明建设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
(填空)2. 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填空)3.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填空)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5.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6.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填空 )7.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
(填空 )8.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填空 )9. 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10.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填空 )1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
12.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文明的生态化过程。
13.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1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现象。
(填空 )15.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16.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张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填空 )17.生态农业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自然生态资源。
(填空 )18.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填空 )19.生活垃圾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四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单选题1.()等部门规章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A《环境保护法》 B《刑法》 C《民法》 D《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要认真执行()中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污物工,使污染受害者得到合理的赔偿,使污染者付出应有代价。
A《环境保护法》× B《侵权责任法》 C《环境影响评价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3.下列不属于工业“三废”的是()A 废水B 废气C 废渣D 废土4.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标准以上。
A 一级 B二级 C 三级× D 四级5.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仍有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
A III类B IV类C V类 D劣V类6.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导致大中型城市空气中的()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高,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大气灰霾频繁发生。
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氢氧化物D 氮氧化物7.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包括四大方面,下列错误的是()A 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B 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C 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新体系(预防体系)D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B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和亲水性的特点C 我国也存在核与辐射安全隐患问题D 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9.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B 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C 环境投诉将成为社会投诉的热点之一×D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标准和产品的环境属性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会日益减少10.新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工具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环境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确定性B 一些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存在风险C 有些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 大量的“现代垃圾”和电磁污染,可能造成新的危害11.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之一是坚持(),依据生态规律,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的矛盾。
A 和谐原则B 循环原则C 协调原则 D适度原则12.江河湖泊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要让江河湖泊修养生息、恢复生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行最为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依据,减小发展B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C 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尽快步入)D 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长期积累的水环境问题13.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保护环境应与经济增长并重B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发展同步C 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综合运用行政办法解决保护环境问题D 将环境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14.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贸易结构中资源、能源和()产品比重较高,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A 劳动密集型B 低技术含量型×C 低附加值型×D 污染密集型15.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在人均GDP达到()美元的时候;韩国等新兴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7000美元的阶段,环境质量开始好转。
A 10000B 11000C 12000D 1300016.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作用,利用金融危机和危机后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环境保护的()作用。
A 先导B 优化C 助推D 增殖17.我国把发展()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A 循环B 低碳×C 节能D 绿色1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起正式施行。
A 2008/1/1B 2008/12/1C 2009/1/1D 2009/12/119.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时,可以利用()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依据区域排污总量,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做好对参与排污权交易企业的监测和执法,规范交易秩序。
A 市场机制B 绿色信贷政策C 排污权交易D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 PM2.5是指()A 土壤酸碱度B 城市细颗粒物C 水质指标D 氧气饱和度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可以走“边污染边治理”的环保道路B 中国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措施C 中国可以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道路D 中国可以走“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22. 2000-2009年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约是法国的()倍。
美国的4倍,是日本、法国、德国的6倍,是印度的1.3倍.A 2B 4C 6D 823.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A 11%B 21%C 31%D 35%24.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世纪以来,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
A 18B 19C 20D 2125.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A 寂静的春天B 增长的极限C 我们共同的未来D 资本论26.()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
A气候变化问题 B 酸雨 C 土地沙漠化 D 水污染27. 利用()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
A 考核机制B 市场机制C 用人机制D 评优机制28. 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事件是“八大公害事件”之一A 多诺拉B 烟雾C 哮喘病D 水俱病29.1987年,()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A人类与环境会议 B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C联合国环境组织 D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30. 以解决工业文明所固有的环境与发展矛盾为目的新的文明形态是()A 信息文明B 科技文明C 生态文明D 政治文明31.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要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A 科技创新B 制度创新C 环境法治D 生态法治32.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不包括()A 资源能源短缺B 生态环境破坏C 环境科学落后D 污染严重3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A 15%B 25%C 35%D 45%34.我国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B 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C 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D 生态灾害不断加重35.为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等要实行生态优先战略。
A 严重退化的森林B 严重退化的草原湿地C 生态极敏感区D 超出生态承载力的地区36.在资源开发的同时要开展生态保护,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要充分考虑()。
A 生态系统B 用水定额C 贮水环境D 生态用水37.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分工作要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建设和保育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A 海岸带生态区 B天然林保护区 C 草原和湿地 D 生态脆弱区38.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增强科技支撑,优先安排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与()科研课题。
A 关键技术B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C 土壤污染防治D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经历了()A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与过程控制和强调预防的转变B 从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向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转变C 从主要关注国内环境问题向跨界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转变D 从对立到共赢的转变40.下列关于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发展态势和全球环境治理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全球环境问题有所改善B 工业化和全球化仍对全球环境变化保持较高的压力C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益优关方、政府以及地区间更多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来解决D 我国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关键利益攸关者多选题41.我国环境形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Ps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耦合型A 压缩型B 复合型C 叠加型D 全能型42.在体制机制上,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A 激励约束机制B 干部考核机制C 公众参与机制 D齐抓共管机制43.要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下列适用“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是()A新建项目 B 改建项目 C 扩建项目 D 原有项目44.我国环境利益分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下列属于不得利一方是()A流域上游 B自然保护区 C农村 D污染违法企业45.为抓好污染防治工作,国家先后出台了()A污染集中控制 B排污许可证C排污收费 D排污公示制度46.为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大力推进()等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
A京津冀 B长三角 C珠三角 D雄安新区47.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包括四大方面,下列正确的是()A 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B 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C 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新体系(预防体系)D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48.从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的轨迹看,()A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B经济结构调整 C环境经济政策D科技创新49.广大公众要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努力成为环境保护的()A 旁观者B宣传者 C参与者 D监督者50.以()为标志,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战略和实践。
A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B 2000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C 1996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D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51.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坚持()A和谐原则 B循环原则 C协调原则 D发展原则(适度原则)52.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对()等问题突出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
A 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B 环境违法严重C 超过总量控制指标D 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滞后53.下列属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措施的是()A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B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C 部署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开展低碳经济示范点D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5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抓好节能减排 B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C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D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55.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