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注,以下范文为创作,不是网上下载的原创文章)。
课例研究范文。
一、引言。
课例研究是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本文将以一节高中数学课为例,展开课例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例描述。
本次课例研究的对象是一节高中数学课,教学内容为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设计,包括PPT课件、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等。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知识讲解和练习。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出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教师进行了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和板书,详细介绍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包括顶点、对称轴、图像特征等内容。
最后,教师安排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例分析。
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入的例子虽然生动有趣,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不够紧密,导致部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虽然使用了PPT课件和板书,但内容安排有些繁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部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理解不够透彻。
最后,在练习环节,教师布置的练习题难度不够适中,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影响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例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选取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可以简化PPT课件和板书的内容安排,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一些巩固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例研究教研活动_点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期,我校组织了一次课例研究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环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点评。
二、活动过程1. 观摩环节本次活动以“一堂优质课例展示”为载体,由我校优秀教师承担展示任务。
展示课上,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示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2. 研讨环节观摩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首先,由展示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接着,其他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反思环节在研讨的基础上,教研组要求教师针对本次课例研究活动进行反思。
反思内容主要包括:本次活动的收获、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方向等。
三、活动点评1. 活动目标明确,组织有序本次课例研究活动紧紧围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一目标展开,活动组织有序,流程清晰。
从观摩、研讨到反思,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确保了活动效果。
2. 教师参与度高,研讨氛围浓厚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观摩、认真研讨、认真反思。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良好的研讨氛围。
3. 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进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 互动交流,共同进步本次课例研究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在活动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不足及改进措施1. 不足之处(1)部分教师对课例研究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小学语文课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文课例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文课例的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多个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教授语文课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例。
2.2 数据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了各种不同的课例设计和教学方法。
3. 课文课例研究3.1 课文内容选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小猴子和小鼠》这一课文作为研究对象。
该课文内容简单有趣,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3.2 课例设计与教学实践基于课文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课例,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实践:3.2.1 词语理解在第一个课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课文中生词的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并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的生词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2.2 阅读理解第二个课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3.2.3 语言表达在第三个课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些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 教学效果评估我们对于上述课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以下的结论:4.1 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例和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活动,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材研究所>>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研讨会论文集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松摘要: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其主要特征包括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间接性。
课例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等至少五个步骤。
关键词: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概念;课例研究特征;课例研究步骤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jugyokenkyn或じゅぎょけんきゅう),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1],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Jugyokenkyn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jugyo,意思是“课”;另一个是kenkyn,意思是“研究”。
“授业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始于1995年和1999年的TIMSS(第三次数学与科学课程国际研究)[2],斯蒂格勒和黑波特(Stigler& Hiebert)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课堂教学录像之后,认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相关,即课例研究(Lesson Study)。
[3]随后,斯蒂格勒和黑波特对课例研究进一步展开了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二人的著作《教学的差距》。
至此,课例研究才引起人们对的普遍兴趣。
[4]图1“课例研究”检索论文的时间分布笔者以“课例研究”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网上的论文进行了统计。
截止到2010年5月共搜集到149篇标题中包括“课例研究”的论文,其中146篇为期刊论文和3篇为硕士学位论文。
如图1所示,国内自2002年起,标题中包含“课例研究”一词的论文数量逐年呈稳步递增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课例研究正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在文献阅读和整理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对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以及步骤等缺乏统一的定义,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导致许多研究者和教师难以与其他概念相区别,难以实践操作等问题。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们经常进行的教研活动大概就是观课、议课、了。
在教研中,我们常常带领教师反观课堂现象,追忆课堂环节,回望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和教师们一起提出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仔细想想,由于我们听课时间比较随机,听哪位同志的课也常常受制于学校的安排。
这样,我们的教研活动大多就变成了“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显得不够明确。
那么,怎样引导教师借助课例开展校本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效益倍增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话题,分别是:《似曾相识燕归来——走近课例》《纸上得来终觉浅——怎样进行课例研究》《绿阴不减来时路——怎样撰写课例》第一个话题《似曾相识燕归来——走近课例》一、什么是课例“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 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 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1.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的区别课例与教案的显著区别是,教案是预案,借用英语中的说法是“将来时”;课例是已经发生过的,是“过去时”。
课堂实录是对实际发生的课堂进行客观地、逐字逐句地文本记录,是真实的课堂再现。
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 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思路、想法、理由和认识, 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2.课例与案例的区别课例仅是教育案例的一种。
课例和教育案例有一个相同点——均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课例是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具有某个研究主题的教学实例,而非一般性的教育问题。
其中“主题”正是课例所要表达的灵魂( 研究的成分) ,“载体”正是课例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媒介。
3.课例与思辨或经验论文的区别这一种情况很容易甄别。
需要说明的是, 课堂实录片段配以点评类型的文章不是课例。
对同一节课的不同片段做出点评时, 往往对每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评析, 如果从全盘来看, 则发现这类文章分析课堂的视野比较宽泛、点评比较发散。
还有的文章是具有一个大的研究观点, 但选取了不同的课堂片段每次从一个更小的视角加以剖析, 就每个片段而言, 读者无法了解这个片段对应的原课究竟具有怎样的一个整体授课思路。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3篇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3篇很多的老师其实对于课例研究报告也都是会有一个比较完整计划去进行。
这课例研究报告需要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准备充足之后,在写完报告也是需要进行一定反思。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探究课例研修报告本次青年教师园丁工程基地研修活动的重要研修理念是让园丁学员以课例为载体,完整亲历从理论学习到行动研究,连环改进的全过程,成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者。
而我们作为青年教师园丁工程的学员,在这次研修中有三大目标:第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堂观察诊断与现场指导、扎根课改现实问题的课例研究等活动,提高我们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持续改进各方面的能力;第二是增强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行动学习、行动研究,提高学科素养、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在听中学、做中学;第三就是积累一批有价值的课例研究成果,即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力求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独立撰写一个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报告。
而我所主要研修的课例是口语交际,在这次研修中,我呈现的课例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百花园四的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一、研修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虽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意义非凡,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重视这块内容的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
一到百花园的地方,除了提醒学生背诵积少成多,其他的内容几乎让学生自己看看就算了。
所以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期中期末检测中口语交际部分几乎很难过关,可想而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口语交际教学也成了盲区。
二、研修的方法与过程在这次研修中,我的主要研修方法是实践、反思、导师引领、自主整改、再次实践;研修过程是:第一步,教学实践,发现问题也就是第一轮上课,导师们观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步,反思交流,导师引领,进行细致的评课;第三步,整合资源,调整方案,再次备课,修改教案和课件;第四步,再次实践,逐步完善,根据修改后的教案上好第二轮课,再评课总结。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对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特定课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课例主题本次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乘法运算的应用”,选择这一主题是因为乘法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1、乘法的概念引入通过展示多个相同数量的物体组合,如每行有 5 个苹果,共 3 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总数,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2、乘法算式的书写和读法教授学生乘法算式的正确书写格式,如 5×3=15,并正确读出“5 乘 3 等于15”。
3、乘法口诀的学习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如三五十五,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乘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买物品的价格计算、排队人数的计算等,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练习巩固法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果园的图片,其中每行有 5 棵苹果树,共 3 行,问学生:“如果要知道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新授(1)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5 + 5 + 5 = 15(棵),然后指出当相同的加数较多时,用加法计算比较麻烦,从而引出乘法。
(2)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用乘法算式 5×3=15 来表示,读作“5 乘 3 等于15”。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一堂小学数学课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报告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课堂环境的准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和总结。
二、课堂环境准备在课堂环境准备上,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互动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室内的物品布置整齐、有序,并贴满了学生们完成的数学作业与数学题目的图纸。
其次,教师在课堂前准确地准备好了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数学题目、活动工具和学生作业。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三、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教师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物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其次,教师倡导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置自主探究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师注重多元评价,采用了讨论、问答、小组活动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五、评价和总结通过观察和分析,本文认为这堂小学数学课例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准备充分,课堂秩序井然;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活动和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一、引言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几个小学语文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有益研究成果。
二、课例一:《小猫钓鱼》《小猫钓鱼》是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在课前选择了一幅画面生动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描述画面中的事物。
通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观察、思考和描述能力。
其次,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要细节。
同时,教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以促进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最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语言的力量。
通过齐读、反复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其语感。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例二:《草房子》《草房子》是一篇叙事性作品,常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
这个课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
首先,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读难点和重点内容,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作品。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考,拓宽视野。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例三:《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经典课文。
对“课例研究”的关注与思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对“课例研究”的关注与思考对“课例研究”的关注与思考张东兴作为教研人员,我参加过很多的“听课”“评课”活动,并对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听课”和“评课”多数仍然处于“原始”状态,层次非常低,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有的教师听了不少课,可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和提升。
我觉得要想转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听课”“评课”进行反思,实现从原始的“听课”“评课”向高层次的“课例研究”转变。
一、对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反思1.传统的“听课…评课”的“四多”“四少”。
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归纳起来,可以用“四多”和“四少”来概括。
(1)随机听课多,整体考虑少。
很多情况下,教师听课是为了达到学校规定的数量,或是同事间的随机交流,而带着明确的研讨目的和方向进行听课的情况还不够多,在“一盘棋”整体研究思路下听课的情况更是欠缺。
在一些基层学校,经常见到用于公示的黑板上以“临时通知”的形式告知哪些老师去什么地方听课,也经常遇到听课的老师直到听课前还不知道“要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的课”这样的情况。
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规定学校要有明确的教研活动计划,要按照计划去组织听课、评课,提倡学校构建自己的教研文化。
比如,除了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外,执教者还可以准备好研讨课,发布邀请他人听课的海报,通报自己现场授课要突出体现的教学思想和要解决的问题等。
这样的研讨活动就上了层次,就更有品位。
(2)感性了解多,理性思考少。
我参加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较多,通过研讨或是查看教师们的听课记录,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在谈论一些感性的环节或现象,经常是就事论事。
这样的研讨活动,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形容: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是哪儿;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其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会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
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
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
一、开始:面对一个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
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沈老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
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
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
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课例研究的起点。
借此也可以引发更多的人的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并且更具健全、更有意义的教师的“实践团体”,匡正过去长期存在缺乏沟通与交流问题,重构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而带动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的进步与一致。
二、过程:教师集体学习和变化的过程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
“谁再来说一遍”是沈老师上课的一个片段: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秋游你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学生回答:47,37)。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4篇)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例研究成为了教师们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积极参与课例研究并开展实践,通过深入研究其他教师的优秀课例,我不仅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在课例研究中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课例研究让我重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
在观摩和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因材施教。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讨论、协作解题,不仅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也开始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课例研究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注重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通过组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授《红楼梦》。
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受到这个课例的启发,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效果明显。
另外,课例研究也让我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在观摩和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价值引导,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方式。
他们注重评价结果的多样性和客观性,不只是看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一堂物理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通过实验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情 顺学而“导”
步 完 善 教 学 设 计 。 第 三 轮 研 讨 : 长 期 的 目标 ,促 进 关 注 学 生 学 习 课 习 ,帮 助 教 师 获 取 学 生 的学 习信 息
的 同 时 ,也 促 使 学 生 关 注 自 己 的 学 习 状 态 ,反 思 自己 的 学 习 , 间接 地 .
邀 请 专 业 研 究 人 员参 加 ,授 课 教 师 例 研 究 的 顺 利 推 进 , 从 而 促 进 学
次 。三 轮 研 讨 结 束 后 ,授 课 教 师 进 点 的 学 生 课 堂 学 习评 价表 和 学 生 学
行 全 面总 结 ,形 成 书 面材 料 , 与 其 习 自我 反 馈 表 学 生 课 堂 学 习评 价 ~ 能 力 ,从 而 使 课 堂 学 习面 貌 焕 然 流 他 教 师 分 享 研 讨 过 程 。 三 轮 研 讨 , 表 从 课 前 准 备 ( 括 预 习活 动 、学 包
会 ,将 省 下 的 时 间 用 于 关 注 学 生 学 学 生 学 习 的 课 例 研 究 提 供 专 业 支
习的 课 例 研 究 活 动 ,切 实保 证 研 究 持 。 其 一 ’ 加 强 教 师 的 理 论 学 习 , 内容 来 关 注 学 生 的课 堂 学 习表 现 。
活动的顺利推进。
gnul uz{ ahl 》 l i i l
2为 关 注 学 生 学 习 的 课 例 研 究 使 教 师 走 出传 统 教 研 关 注 个 人 已 有 .
习 用 具 准 备 、 情 绪 等 ) 学 习情 绪 、
提 供 相 应 的 组 织 制 度 保 障 。 为 了打 经 验 的教 学 行 等 ) 主 动 参 使 包 、
堂试 讲 课 。 第 二 轮 研 讨 :试 讲 课 后 员 可 以 对 课 例 研 究 小 组 的 研 讨 提 出 同 组 教 师 进 行 集 体 研 讨 ,从 学 生 学 不同的见解 ;另一 方面 ,他们 也可
大班案例:走进课堂做研究
大班案例:走进课堂做研究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发现,近期孩子们对动物的认知兴趣逐渐增强,他们喜欢观察、讨论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决定组织一次“走进课堂做研究”的活动。
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提高孩子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制作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2.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确定研究的动物主题,如“鸟类”、“昆虫类”等。
3.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标本等。
4. 教师提前联系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动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然后,教师提出本次研究的主题,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
2. 观察与记录: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
同时,教师指导孩子们学会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3. 分析与讨论:回到课堂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分享观察记录,引导他们分析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探讨其原因。
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或家长参与讨论,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4. 实践操作:根据孩子们的研究主题,教师设计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如制作动物标本、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动物的认知。
5. 成果展示: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将研究成果以展板、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和家长参观,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活动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2. 通过孩子们的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成果,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
课例研究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以“课例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策略的探索,以及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2. 促进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前,各学科组针对所选课例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各学科组的一节优秀课例进行观摩。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思考教学效果。
3. 课后研讨观摩课后,各学科组组织教师进行课后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1)各学科组针对所选课例,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2)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3)各学科组负责人对备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2. 课堂教学观摩(1)教师们认真观摩优秀课例,记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思考教学效果。
3. 课后研讨(1)各学科组组织教师进行课后研讨,分享观摩感受。
(2)针对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3)学科组负责人对研讨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
2. 教师们在教学策略上有了新的探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 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遭遇教师对学生学习缺乏了解的瓶颈“以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即“为学而教”是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决策,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但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侧重于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教师并未积累起充分的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学习缺乏了解这一事实造成其无法践行为学而教,课堂转型因而面临瓶颈问题。
2.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忽视对学生学习的考察由于以往教学成功的基础往往被归结为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淡忘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中小学的教研活动由此形成单看“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局面。
事实上,教学是否成功或教师“教的怎样”只能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出发加以考察。
为此,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实现教学研究重心的转移成为课堂转型的必然要求。
3. 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学习亟需方法论层面的支撑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转移期待教师掌握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积累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
但现实是教师普遍缺乏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工具与策略,因而为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提供恰当的方法论支撑乃当务之急。
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换言之,教师开展的学生学习研究是一种嵌入教学的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规划的迭代改进,因而是一种适应教师现实需求的恰当方法。
基于上述动因,本研究试图建构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为教师和教研员在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中研究学生学习、积累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提供方法论的支撑。
这一努力有助于改善以教为中心的教研局面,为提升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实现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自2008年以项目形式在浦东新区开展课例研究以来,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经历模式探索、模式成型和模式推广三个阶段,业已步入十年之期。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课例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实践案例,揭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界定,阐述其核心理念和特点。
接着,将介绍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包括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展示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协作者。
在这种理念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进行改进和提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强调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重视评价与反馈的教学理念。
课例研究:从关注“教”转向“学”
教 师一味追求热 闹 、 活跃 的气氛 , 出现 了重 现象不 重 本质 、 重形式 不重 实质 的情 况 。我 国的评 课标 准更
多指 向课堂上一 些表 面 因素 的评价 , 如课 堂气 氛是 否热烈 、 间分配是 否恰 当 、 外作 业量 是 否适 度 、 时 课
在 我们 M常的教 研 活动 中 , 在着 过 分关 注教 存 师教 的行为 、 忽视学生 “ 的行 为 的情况 。这样 就 学” 导致 了研究 问题 的片 面性 , 蒙蔽 了我 们对 课 堂教 学
课例研究 是一 种课 堂行 动研 究 , 提 升教师 教 是 学专业水 平的重要方式 。由于这一研 究行为较 为复 杂 , 实施过程 中存 在不少问题 。因此 , 在 我们有必 要 在实践 中不 断加强研究 、 深化认识 , 高对 这项研 究 提 的重视程度 , 把握其 实施方 向。
一
了 , 要 的 点 拨 和 矫 正 少 了 , 意 的批 评 几 乎 在 课 堂 必 善
取 得 了 较 为 理 想 的效 果 。
1 关注学生 学习活动确 定主题 .
与任何 研究一 样 , 课例 研 究要 有一 个 主题 。随 着新课 程的推进和 实践 , 多典 型课 例在 不 断地演 许
课 例来 源于 课堂 教学 的真 实生 活 , 这对 教师来
要把“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的学 习 方式 看 作是 对 传 统
的学习方式 的完 善 , 时也要 看 到新 课程 所提 倡 的 同 学 习方式也可能有 缺陷 ; 一方面 , 另 我们也要 意识 到 教 师应有 的主导 地位 在弱 化 , 必需 的引领 和告 诉少
综上所 述 , 么课例研 究局 限于教 师 的“ ” 那 教 的
原因是什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一、课例研究重心的转移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
在中国内地,“课例研究”一般称之为“教学研究”,简称“教研”(teaching study)。
从上世纪50年代教研体制的确立开始,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研究活动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
由于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强调的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教学方法的改变有时又被狭义地理解为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技巧的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退缩为教师调动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
中小学的教研活动由此形成单看“教师的教”而不顾“学生的学”的局面。
教学成功的基础往往被归结为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遗忘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是否成功或教师“教的怎样”只能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出发加以考察。
当前,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例研究作为倍受关注的教学研究策略和教师培训策略,在中小学获得广泛地推展。
但受制于传统的研究思路,教师在研讨教学时仍习惯于把评议的重点放在上课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讲授、如何提问、如何指导等这些“怎样教”的行为上,没有关注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学生的发展与表现。
许多国家在课例研究的开展中对此都有所反思。
日本的课例研究有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传统,美国的研究者也反省认为:“一系列改革文献关注‘好教师’的行为和特征,缺乏有利的背景条件的支撑,背离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目标。
课堂观察仅仅评价教师的行为,忽视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和评判。
”1基于此,课例研究的研究重心期待转移——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二、关注“学生的学”的条件在课例研究中,要放弃教学研讨中的熟悉的话语,去探索自身并未有多少知识基础的学生学习领域,对教师而言并非易事。
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保障,更需要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双重变革。
1. 课例研究需要吸收异质人员的参与。
为打破学校内部封闭的以“教师的教”为核心的研讨文化,课例研究有必要吸收学校教师之外的人员(如教研员、大学研究人员、校外专家教师、家长等)参与。
外部人员的参与有助于改变传统教研活动的封闭性、松散性或保守性,使教研活动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成为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的专业研究行为。
更重要的是,外部人员能够扭转课例研究小组的研讨主题,引导教师把课堂观察的视点转向学生,从而使教师在与异质人员的思想碰撞中,在多元声音的交响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学研究重心的转移。
*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2008年第11A期。
1Stigler, J. W. & Hiebert, J. (1999).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Summit Books, pp107-108.2. 提升学校行政人员的专业领导能力。
学校行政人员通常控制着重要的资源(时间、经费和政策等),他们的领导方式可以成就课例研究,亦可以摧毁课例研究。
比如,如果学校行政人员认为课例研究的价值就是发展一套教学的手段和策略,从而使教师一劳永逸地开展“高效的教学”,那么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是控制取向的,它只能使教学退化为一种技术性实践,而技术理性的原理是从不考虑教学中学生的存在状态的。
作为专业的领导者,学校行政人员应成长为“做正确事情的人”,而非“做事正确的人”。
这意味着课例研究如果不以“学生的学”为重心,即使形式上经历了教学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研究品质的正确性。
因此,在课例研究中,学校行政人员的专业领导能力就体现为使教学超越技术熟练的领域,引导教师从理解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课堂的观察、描述和反思解读教学对儿童的意义所在。
3. 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发生转变。
教学对每一位教师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教学仅是把真理以合意的方式传递给无知者(学生),那么学生当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递的方式(教学的方法)。
但如果教学是以精神成长和意义创生为主要目的的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生当然是教学的核心。
因此“怎样看待教学”成为教学研究是否关注“学生的学”的前提。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只要把课堂观察的视角转向学生就能够实现课例研究的重心转移呢?没有那么简单。
教师还必须把学生视作完整的人加以对待。
倘若教师仅仅视学生为一个问题解决者,一个证明教师教学有效的工具,那么学生并未真正进入课例研究的视野。
比如在课堂中我们没有耐心去倾听学生个体的观念,而是急于让其他学生验证其观念的正误;再比如我们仅仅关注儿童的发言内容是否正确,忽略儿童语言表达背后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都表明我们并没有接纳儿童的整体存在。
正如在传统教研中,人们也会讨论全班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但这只是为了确定教学的底线,并未真正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并未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因而只有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体的、完整的人,在研究课上注意搜寻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的信息,特别是未被充分关注的学生非语言方面的信息,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才能有更多机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
否则,即使表面上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可能对教学作出相悖的理解。
4.教师教学观察的方位必须予以纠正。
尽管改变教师在教室中的观课位置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变化不重要。
我们已经习惯了坐在教室的后面观课,而这种习惯的结果必然是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无法全面的描述学生的课堂表现。
日本的教师在观课时是站在教室前方的两侧的,这使得他们面对学生,能够全面、仔细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进而把对学生的详细观察信息反馈给执教教师。
因此,改变课堂观察的方位也是课例研究转向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的条件之一。
5. 教师有必要开发一些关注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工具。
在传统教研中,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作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只能是三言两语,就课论课,潦草结束。
这一方面表明传统教研活动太过随意,缺乏规范;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有效的课堂观察工具不可或缺。
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在课前就应由观课教师确定观察学生的观察点,进而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分析观察点的要素,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或记录工具,而后进入课堂,试用修正,并最终使其定型,形成科学的观察学生的工具。
借助有效的观察学生的工具所开展的课例研究不仅能够实现其研究重心的转移,亦可凸显其所具有的问题解决的性质,提升其实践品质。
6. 教师需要不断吸收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
虽然课例研究提倡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发展自身的“实践性的理论”,反对单方面的体现“理论的实践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学习在课例研究中不重要。
恰恰相反,没有理论作为教师思考与行动的“框架”在课例研究内部发挥作用,课例研究只能限于经验的层面,在低水平上重复,难以获得深入的发展。
课例研究重心的转移不仅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对儿童的理解,而且需要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广泛吸收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在内的学术领域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提供课例研究的重心转移所需要的知识基础。
三、怎样关注“学生的学”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重申的是课例研究关注“学生的学”的本义是去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进步,而非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那么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关注“学生的学呢?1. 课例研究要设定面向学生的长期目标。
传统教研活动总是急于实现学生学习的短期目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发展学生能力等长期目标的思考和关注,这使得教研活动无法以学生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
在课例研究中,要时时谨记学生,就需要教师对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愿景,一起反复讨论,制定学生学习的长期目标,从而作为课例的研究方向加以秉持,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并在研究中始终将教学的短期目标与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相联系,使每一次课例研究活动都具有广泛的意义背景。
同时,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在课例研究内部作为一个统一的引导性框架还有助于把研究成员凝聚在一起,结成课例研究的共同体。
2. 在课例研究中全面收集反映学生学习的证据。
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行为是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重要职责。
在课上,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收集教学现场中有关学生表现的数据和材料。
一旦教师确定了观察学生的观察点,他们就必须把学生在课上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详细记载下来(有时可借助观察工具进行),包括学生说了什么,写了什么,遇到怎样的困难,得到怎样的帮助,精神状态怎样等等。
总之,要把学生对授课教师课上各阶段的教学反应、思路变化等一一记录下来。
除了课上的详尽观察外,课例研究还有必要在课前和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比如,为更好的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或访谈,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理解和信念,从而确立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后测或访谈,了解学生学习的结果,反思教学改进的内容和策略。
不仅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全程收集反应学生学习的证据,课例研究亦需收集包括录像带、文本、照片和学生作业等在内的多种材料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3. 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研讨的重点。
日本东京大学的佐藤学教授在谈到校本教研的原则时曾强调:“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
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
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2在课例研究的课后研讨中,教师应基于所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的证据,再现学生学习的状况,提供教师同学生学习情境进行对话的机会,直面自身对学生学习的应对是否恰当的问题,并由此出发确定教学改进的方向。
四、研究重心转换的意义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论成果中,儿童学习的面貌几乎是看不到的。
然而,不了解儿童,便不会有好的教学。
教学研究必须联系儿童的学习加以考察。
课例研究尊重儿童,坚持不懈地对儿童的体验、思想和观念进行研究,因而有助于改变教师教学的习惯态度,即总是假设学生理解教师教学的方式,与教师所预期的是一致的。
而事实上,在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中,总是存在着双方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
一旦教师面对与自己的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耐心地询问学生:“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你的想法从哪儿来的呢?”,教师也便成为儿童研究的专家。
因为他了解了“这一个”或“那一个”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知道了他们为何如此思考、为何这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