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与安全
速行驶与行车安全
超速行驶与行车安全超速是指在一定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超过了该段道路所规定的行车速度。
在、二、三级公路上,小型汽车超过60公里/小时,载重汽车超过l了50公里/小时,在一些限速的窄路、急弯、陡坡、桥梁、交叉路口、繁华街道等处,超过其限速规定时,都称为超速行车。
所谓超速是相对的,是按车型、任务、道路、气候和交通情况而言的。
汽车在一定道路、一定条件下,超过《交通规则》中所规定的行驶车速,即达到超速行驶。
同其他事物运动一样,超速行驶使第一种状态中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十次车祸,九次快。
”那种不顾情况盲目开快车的现象非常危险。
一、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及时感知各种交通信息。
根据统计分析,各种感觉器官给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的比例如下:视觉80%,听觉l0%,触觉2%,味觉2%,嗅觉2%。
可见,视觉是驾驶员信息输入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所谓视觉,就是外界光线经过刺激视觉器官在大脑中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视觉在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形状等物理特性,以及在区分物体的大小、远近等空间屙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视敏度视敏度是人们视觉器官辨认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临床医学中称为视力。
它表示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一个人能辨认物体细节的尺寸越小,视敏度就越高,反之视敏度就低。
通常人们用视力来衡量视敏度。
根据眼睛所处的状态和时间不同,又有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之分。
1.静视力静视力是站在视力表前5m处,依次辨认视标测定的视力。
视力共分l2级。
我国驾驶员的体检视力标准为两眼的视力各应在0.7以上,或裸眼视力0.4以上,矫正视力达到0.7以上,无红、绿色盲。
军车驾驶员要求两眼裸视力在1.0以上。
2.动视力动视力是处在运动中观察物体的视力。
动视力与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随着车速的提高,视力明显下降。
此外,动视力还随驾驶员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年龄越大,动视力低落的幅度越大。
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一、行车注意事项 1.正确控制车速 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所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还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 (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汽车载重量轻、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降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2.减递会车 车辆在没有设置中心分隔护栏的道路行驶,与前方来车交会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选择比较空阔、坚实的路段,靠路右侧缓行交会通过(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会车时,要降低车速,开近光灯,即使是在路面较宽的双车道,也应该慢车交会)。 如果在行驶前方的道路右侧有障碍物时,要根据已车距障碍的距离、速度以及道路状况,决定是加速越过障碍后会车还是减速慢行甚至停车让对方车先行,以错开两车越过障碍物的时间,避免在障碍物处会车;如果对越过障碍的判断没有把握,则应降低车速,缓行至障碍物近处,不要忙于超过,让对面来车通过障碍后再继续行驶;如果估计两车要在障碍物处会车时,应主动减速、停车、调整车体位置或倒车让路,不要抢行堵住来车行驶路线;如
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
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
摘要:使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所提供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和安全评价方法对黄祁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保证路线线形设计的安全并提出优化线形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运行车速;安全性评价;优化
线形是整个工程设计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采用运行车速对设计成果进行检验。
检验其几何要素的连续协调性。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给出了评价方法,本文对黄祁高速公路K0+000K~K103+183.30进行运行车速计算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
1对指南的解析
1.1名词术语
(1)同一路段《指南》中同一路段的定义为:设计速度、平纵面技术指标及横断面相同的路段。
在附录又提到,运行车速计算时,将整条路段划分为直线段、纵坡段、平曲线段和弯坡组合段等若干个分析单元。
可以看出,同一路段即为附录中所说的同一分析单元。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整条道路存在2种不同的设计速度时,则在设计速度分界的位置应划开,前后处于不同单元,即使该位置前后属同一种单元类型。
②当若干大半径曲线(R>1000m)依次相接,设计速度一致,则可合并为一个单元,定为同一路段直线段,尽管其平面指标略有不同。
(2)相邻路段及相邻路段之差。
机动车行驶速度有那些限制
机动车行驶速度有那些限制?机动车行驶速度要求有:限速/安全车速/降低行驶速度/低速行驶。
一、限速要求: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二、安全车速要求:1.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2.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A.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B.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2)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A.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B.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三、降低行驶速度要求:1.夜间行驶;2.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3.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
四、低速行驶:1.低速行驶法定情形:(1)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2)掉头、转弯、下陡坡时;(3)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4)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5)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6)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
2.低速行驶的时速要求:A.机动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B.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法条链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第四十六条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初驾车辆如何控制车速与安全驾驶_百度文库重点
初驾车辆如何控制车速与安全驾驶
开好安全车是每个驾驶员的共同愿望, 但由于新驾驶员缺乏必要的行车经验, 车速把握不准。
即在不该快的时候快了,以至险情迭起;在不该慢的时候慢了,因而增加了耗油量。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控制车速、安全驾驶呢?下面介绍,供新驾驶员朋友参考: 1、选择好自己的安全车速。
驾驶员应根据自己所驾车辆的车型及性能,通过实践笔摸索,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安全车速。
习惯性地按此速度稳定行驶、既安全,又节油。
2、控制必要的随车速度。
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的情况下,要努力使自己的车速能跟随车流速度,既不要急于超车,也不要一味退让。
3、根据路况及时变换车速。
不同地区,不同路况,需要不同的车速相适应。
驾驶员若经常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可适当调整车速。
使之适应高速行驶;若长期在简单公路或山路上行驶,同样应调整车速。
让车辆适应中速或低速行驶。
4、保持合理车距。
一般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公路上的行车间距应保持在 30米以上,在市区道路上保持 20米以上;繁华地段保持在 5米以上;在雨水、泥拧道路上,车距在 50米以上较为安全;冰雪道路上车距应保持在 80-100米为宜。
保持合理的车距,是防止车辆碰撞的有效保证。
5、注意道路交通标志。
行车中要注意观察道路的交通标志,对限速标志,一定要严格遵守,绝不可视而不见。
6、自定车速警戒线。
驾驶员平时行车应为自己定一条车速警戒线,即使在特别好的交通条件下, 最高车速也不能超过此警戒线,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开“英雄”车和开情绪车。
车速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车速与事故关系
车速是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 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车速都 可能导致驾驶员反应不及时,从
而引发交通事故。
研究意义
通过分析车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 影响,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 科学合理的限速措施提供依据, 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
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速能力。
车辆制动性能
02
制动器的类型、制动距离等制动性能参数对车速控制至关重要
。
车辆操控稳定性
03
车辆的操控稳定性直接影响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04
车速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限速措施
设定合理限速值
根据道路设计、交通流量和事故历史等因素,设定合理的限速值 ,以减少超速行驶带来的风险。
限速标志和标线
车速与事故严重程度关系
车速越快事故越严重
一般来说,车速越快,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冲击力越大,事故后果也越严重。因此 ,高车速往往导致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不同车型事故严重程度与车速关系
不同车型在发生事故时,由于车辆结构、质量等因素的差异,事故严重程度与车 速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大型货车在高速行驶时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更 严重的后果。
城市道路车速管理策略
区域限速
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流量和道路设计,制定合理的限速标准, 确保车辆在城市道路中安全、顺畅地行驶。
交通信号控制
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合理控制车辆通过路口的速度,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公共交通优先
在城市道路中设置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信号,提高公共交通 的运行效率,减少私家车超速行驶的现象。
车速对道路交通安全 影响分析
行车八大安全要点
行车八大安全要点一、控制好车速对于一个驾驶员来说,掌握好行车的速度是安全行车的关键。
一是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二是尽量保持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过和低速慢行;三是在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
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的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四是不要去追求限速牌上的限制车速而超过自己的控车能力,最好让车速低于自己控车能力的80%;五是不要开英雄车、堵气车。
路况好时不要盲目加速,遇有别人超过自己的车,不要堵气非要超回来不可,否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二、转弯时的安全驾驶车辆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向弯道外侧偏斜,有可能被甩出道路外,发生倾翻和测滑事故;而且转弯时的速度越快,弯道半径越小,离心力就越大,危险也会越大。
为了避免转弯撞到保护栏上或飞出路外,当发现弯路标志、城镇的直角转弯路口或急转弯时,应及时充分减速,并根据弯道的情况确定车速;遇视线不良的弯道,应减速、鸣喇叭、靠右行;通过急转弯路时,必须低速,尽量沿弯道外侧平稳缓慢行驶;设有弯道镜的路口,还要仔细观察镜中的影像。
转弯过程中,避免使用紧急制动;同时注意观察对面有无车辆,严禁在弯道超车。
三、切忌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极易引起交通事故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
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
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四、切勿超限超载超载大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由于超载,车辆控制能力降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注意行驶速度速度是安全的保证
注意行驶速度速度是安全的保证注意行驶速度——速度是安全的保证行车安全是每个驾驶人士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虽然安全驾驶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行驶速度。
适当的行驶速度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注意行驶速度能够成为安全的保证,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驾驶人士正确掌握行驶速度。
1. 速度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行驶速度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统计数据显示,高速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速驾驶不仅增加了紧急制动的距离,还削弱了驾驶人的反应能力,使得驾车变得更加危险。
此外,高速驾驶还会增加失控、翻车和侧翻的风险。
因此,适当的行驶速度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2. 速度对行车视野的影响行驶速度的快慢不仅会影响驾驶人的反应时间,还会对行车视野产生影响。
高速行驶时,周围环境会以模糊、快速的形象出现在驾驶人面前,使其难以准确判断前方道路状况和障碍物。
而适当的行驶速度可以给驾驶人提供更充足的反应时间,使其能够更好地观察前方道路情况,并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3. 如何正确掌握行驶速度为了正确掌握行驶速度,驾驶人士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3.1 遵守交通规则和限速标志首先,驾驶人士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限速标志。
不仅要根据路况合理控制车速,还要遵守不同道路的限速要求。
限速标志的设置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考虑的,遵守限速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3.2 根据道路情况调整速度其次,驾驶人士需要根据道路情况及时调整车速。
在拥堵路段、弯道、施工区域或恶劣天气下,合理降低车速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管理好自己的驾驶情绪此外,驾驶人士还应注意管理好自己的驾驶情绪。
愤怒、疲劳、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和驾驶技能,从而增加驾车事故的风险。
因此,保持冷静和良好的驾驶状态是正确掌握行驶速度的关键。
4. 补充:其他与行车安全相关的因素除了行驶速度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将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
车速与行车安全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 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 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 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 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 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 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 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遇有前款规定情形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显 示屏等方式发布速度限制、保持车距等提示信息。
视觉80% 闻觉、听觉、触觉
4、超速行驶延长车辆的停止距离
车辆的停止距离公式: 停止距离=感知距离+反映距离+制动距离 一般来说,车辆速度越快,制动距离延长,停 车距离也就延长,制动稳定性越低。由于超速行驶 会使制动距离延长,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往往难以 控制,极易发生因制动不及时而引起的行车恶性事 故。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路路面性 质、干湿程度、附着系数、行驶速度、制动性能、 驾驶技术、驾驶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
车速与行车安全
制 度 保 安 全
管 理 出 效 益
前
言
据调查统计,因车辆超速行驶、疲劳 驾驶、客车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而导 致的事故明显增多,其中由于因驾驶人超 速行驶而诱发的占总数的80.5%,“十次事 故九次快、一次超速有十害”,如何预防 因车辆超速行驶而诱发的行车事故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车辆的事故是 可怕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它同其它 事物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真正 掌握了安全行车的规律,就能有效地避免 车辆事故的发生。
汽车行驶速度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标准版)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汽车行驶速度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标准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汽车行驶速度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标准版)汽车行驶速度的快慢与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
合理掌握汽车行驶速度,接受“十次肇事九次快”的教训,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环节。
一、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是本着行车安全、节约燃料和发挥辆效能的原则,根据车型、道路、气候、任务、拖载、视界以及当地的交通情况和人员、车辆的流量等条件来确定的。
驾驶员应严格按照《交通法》中规定的车速行驶。
《交通法》所规定的最高车速,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行驶的极限车速。
实际上行车速度应由驾驶员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但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前进的一段路程内,有无突然出现障碍物的可能,尤其是行车中视线盲区较大的地方。
第二是有了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制动)时制动非安全区能有多少。
一句话,所选择的行驶速度必须既能保证及时发现情况,又能迅速安全地处理好情况而把车刹住。
能见度的好坏对行车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天之内,驾驶员的视力与空气的透明度变化也很大。
如拂晓时候,天气明朗,空气清新,驾驶员能力敏锐,路上车辆和行人较少,车速可以达到最大允许值;而傍晚时,空气浑浊,驾驶员视力衰减,来往车辆和行人又多,车速就应降低。
下雨、下雪、下雾的天气或刮大风在沙石、土路程上行车,尘土过大,能见度很差,所以时速不应超过20公里。
在光滑的道路上,路面附着系数大大下降,汽车制造非安全区加大,车速必须降低。
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中安全车距与车速分析
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中安全车距与车速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人驾驶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无人驾驶车辆编队技术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和行业的重视。
无人驾驶车辆编队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高效合作和协同行驶,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编队行驶过程中,纵向控制器的设计对于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车距和合适的车速至关重要。
研究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纵向控制器,使得无人驾驶车辆在编队行驶时能够保持安全距离和适当车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针对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中安全车距与车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车辆间的安全性和效率。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无人驾驶车辆编队已经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而纵向控制器作为无人驾驶车辆编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车距与车速的控制对于整个编队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深入研究安全车距与车速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为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缩短车辆之间的距离,提高编队的效率和容量。
通过对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中安全车距与车速的分析,不仅可以提高编队车辆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为未来城市交通管理和智能化运输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概述无人驾驶车辆编队纵向控制器是一种关键的技术,用于实现多辆无人驾驶车辆在纵向方向上保持安全距离并协同行驶。
该控制器的设计和优化对于确保车队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编队纵向控制器通常包括车距控制和车速控制两个主要部分。
车距控制主要负责调节车辆之间的间距,保证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
安全驾驶 和良好驾驶习惯
10、过路口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减速,脚放在刹车上。不管是不是绿灯,至少不能再加油了,尤其是没有交通灯的路口,防止行人和车辆闯
11、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点,向路的中间靠,因为对面的来车会躲你,而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说不定还会向你晃动,得给他们留出余地!
4、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时,应停在紧急停车带内,及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距故障车后方150米外,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并迅速报警,司乘人员应在故障车的前方隔离栏外侧等待救援
5、在行驶中突遇暴雨,无论白天或黑夜突降暴雨时,天特别黑、雨特别大又不能停车,此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以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引起注意。 此时打了双闪,尽量不要变道行使,因为转向灯此时后方车辆看不到.
5、会车时,自觉做到礼让“三先”,即“先让、先慢、先停”。遇到难行之处,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6、正常行驶时,前车突然并线给你让路,最好马上松油预备刹车,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后视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八成前面有情况。即便你是新手,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的很慢,在路况较好的非高速公路也一样,太慢其他车辆会想方设法超车,会容易发生危险
18、路上提前做判断,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减速。这一条很多司机都爱犯,尤其在这个急躁的社会,路怒症可能随时都在你周围。急加速急减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有这个陋习尤在高速行驶非常危险,可能你觉得你车子好无所谓,但是万一后面停不下来发生追尾事故呢?或者后面是辆大货车呢?急加速急减速同时会影响其他驾驶员的判断,从而发生事故。
16、油门刹车勤切换。这里的勤切换,指的是右脚放在油门上一定要加油,不加油就把脚从油门上移开放到刹车上。很多人开车很懒,不管加不加油,右脚都一直放在油门上。这是一个不好的驾驶习惯,在全国已经造成很多起事故。这个习惯的致命点就是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的时候误把油门当刹车踩,车辆直接冲了出去!
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及技巧
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及技巧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自己的座驾,但是在享受驾车乐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不少车祸是由驾驶员驾驶不当或不遵守交通规则所造成的,因此,提高安全驾驶的意识和技巧是每个驾驶员都必须注重的。
一、安全驾驶的重要性1、避免车祸发生安全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驾车时,不仅关注自身情况,还要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尽量减少车祸的发生。
无论是小型车辆还是大型车辆,只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行车安全,才能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2、保证自身安全驾车出行时,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行驶,都存在被疲劳驾驶或突发状况干扰的可能。
安全驾驶不仅仅是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从而保证自身安全。
3、减少经济损失车祸不仅会造成人身伤亡,还会对车辆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安全驾驶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损失和修理费用,降低经济损失。
此外,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被交通部门罚款,也是安全驾驶的好处。
二、安全驾驶技巧1、注意车速驾车过程中,车速的控制非常重要。
车速过快会加大刹车距离,增加刹车的难度,容易产生意外。
此外,过快的速度还会增加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加大受伤的风险。
因此,驾驶员在行车时要注意车速,合理控制车速,以免发生车祸。
2、保持距离车辆之间的保持距离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保持车距是非常重要的。
跟车距离太近会增加刹车难度,而距离太远则会影响自身行车速度,拖长行车时间。
因此,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和车祸的发生,应当注意保持车距。
3、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前提。
驾驶员应当熟悉各种交通规则,并且遵守交通规则,例如在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不擅自变道、不酒后驾车等等。
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
4、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的行车会让驾驶员感到疲劳。
疲劳驾驶给驾驶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容易出现司机视觉朦胧、暂停记忆等情况。
驾驶员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驾驶员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资料驾驶员应该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有哪些,平时交通安全知识的积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很大的作用的哦!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驾驶员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供大家参考。
驾驶员交通安全知识一、正确控制车速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
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还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
汽车载重量轻、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通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
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二、减递会车车辆在没有设置中心分隔护栏的道路行驶,与前方来车交会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选择比较空阔、坚实的路段,靠路右侧缓行交会通过(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会车时,要降低车速,开近灯光,即使是在路面较宽的双车道,也应该慢车交会)。
如果在行驶前方的道路右侧有障碍物时,要根据离车距障碍物的距离、速度以及道路状况,决定是加速越过障碍后会车还是减速慢行甚至停车让对方车先行,以错开两车越过障碍物的时间,避免在障碍物处会车:如果对越过障碍物的判断没有把握,则应降低车速,缓行至障碍物近处,不要忙于超过,让对面来车通过障碍物后在继续行驶:如果估计两车要在障碍物处会车时,应主动减速、停车、调整车体位置或倒车让路,不要抢行堵住来车行驶路线:如果可能在路面较窄或道路两侧均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会车时,则应该根据对方来车速度和道路条件预选交会路段,正确控制车速,以保证两车在选定的路段交会。
安全行车有六个要素
安全行车有六个要素:观察清楚+正确判断+遵守交规+提前预防+安全车速+注意距离=安全行车。
第一章安全行车六要素第一节安全行车要素之一:提前预防1.对付突然横穿公路的方法在不太宽的公路上,前方路旁的自行车和行人,这可能是驾驶员朋友比较头疼担心的问题。
他们开始走得好好的,但当我们驾车临近时,他们突然之间看也不看就猛然拐向路中间、或者是看也不看就突然横穿公路,怎么办?前面路旁有自行车和行人,在这种路面上,实际上正确的行车方法是:(1)提前多响喇叭。
(2)提前减点速,一定要减速。
(3)尽可能拉开横向间的安全距离。
(4)加强注意观察。
(5)随时准备停车。
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付和避免横穿公路一类的事故。
这五点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减速鸣号‟这四个字,天然简单。
不过这五点在开车时要多多使用,养成习惯,对安全行车是很有好处的,这五点其实也就是开车时的一种正确的操作程序。
有许多驾驶员朋友在不太宽的路面上行驶时,遇到前面有自行车或行人在正常通行时,都懒得响喇叭,还是按原速前进,但事实上,因非机动车或行人猛然拐弯或突然横穿公路而发生的事故非常多。
有许多事故,自行车或行人横穿公路时,有的差不多跑到路中间又突然返回,有的返回以后又突然回到路中间。
总之,各种情况都有得出现。
作为驾驶人,只有减速鸣号小心预防,待明确的确定对方去向后,才可正常前进,这才是正确的安全行车方法。
2.一路预防开车中最重要的是预防。
开车中最怕的是不懂预防或不去预防。
一个驾驶员在开车中知道预防,并积极将预防措施做到位,这样开车比较让人放心。
预防工作做得不怎么好的话,即使持有全国通行的机动驾驶证,还不能算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驾驶员。
许多人夜晚开快车,这里面已没有了预防意识。
驾驶员最好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开车时的主要任务是用心去预防,开车时的主要重点就是用心去预防。
以前向一个老师傅请教:“怎样开车不出事故?”那个老师傅回答说:“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事故开得快是抢来的,开得慢是等来的”。
室外停车场车速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室外停车场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车辆提供便捷的停放服务。
然而,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室外停车场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车速控制是确保停车场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阐述室外停车场的车速法律规定,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停车场运营者和车主提供参考。
二、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概述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旨在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室外停车场的车速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限速标志:室外停车场出入口、通道、转弯处等关键位置应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
2. 限速标准:室外停车场的限速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出入口限速:室外停车场出入口的限速标准通常为30公里/小时。
(2)通道限速:室外停车场的通道限速标准通常为20公里/小时。
(3)转弯处限速:室外停车场的转弯处限速标准通常为15公里/小时。
(4)其他区域限速:室外停车场的其他区域限速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超过30公里/小时。
三、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实施与监督1. 实施主体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的实施主体包括:(1)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监督实施情况。
(2)停车场运营者:负责按照规定设置限速标志,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车速符合规定。
(3)驾驶员:自觉遵守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确保行车安全。
2. 监督检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的监督检查,主要措施包括:(1)定期开展现场检查,核实限速标志设置情况。
(2)对违反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的停车场运营者和驾驶员进行处罚。
(3)宣传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四、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法律责任1. 违反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的法律责任(1)停车场运营者:未按照规定设置限速标志,或者未加强现场管理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2)驾驶员:违反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的,由交警部门依法处罚。
2. 交通事故责任(1)室外停车场车速规定违反者发生交通事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车速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车速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1、引言在高收入国家,车辆超速以及速度不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大约占到有人员死亡交通事故的30%,南非约50%的交通事故与车速有关。
多个国家的经验表明,平均速度增加1km/h,交通事故伤害就会增加3%,死亡性交通事故就会增加4~5%,反之亦然。
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当车速大于60km/h时,车速每增大5km/h,交通事故危险性为原来的两倍。
1996年美国警察局报告表明,交通事故中有12%是因为速度原因引起的,而在所有致命撞车中有31%是因为速度原因且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240亿;30%城市道路事故与36%公路事故是与速度有关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204人因车祸死亡,2001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受伤人数高达50多万人,占所有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77.09%,经济损失达30亿元。
等于我国每年发生一次唐山大地震,每年新建3个东营市。
中国2000~2005年车辆超速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状况(下表)十次事故九次快,车辆超速以及速度不当已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车辆速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1车速对驾驶员生理影响(1)对视力的影响车速增加时,驾驶员的视力要比静止状态时的视力下降,车速越高,视力下降就越大。
引起驾驶员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汽车行驶中驾驶员与道路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眼睛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发生变化:相对运动速度增大,眼镜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也随之增大。
以驾驶员辨认道路交通标志为例:当汽车行驶速度为20km/h,其视力比静止状态时衰减19.7%;当汽车行驶速度为40km/h,驾驶员视力比静止状态时衰减34%。
速度越高驾驶员视力下降速度越快,这将严重影响驾驶员对道路上信息的接收。
因此,为了安全行车,驾驶员应控制车速,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辨别前方障碍物。
(2)对注视点和可视范围方的影响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注视点远移,双眼可能看到的范围缩小,引起驾驶员视野变窄。
实验证明:当车速为40km/h,驾驶员注视点在车前约180米,可视范围为95度角;当车速增至70km/h,驾驶员注视点在车前约360米,可视范围为65度角;当车速增至100km/h,驾驶员注视点移至车前600米,可视范围只有40度角。
驾车时的速度控制与交通安全
驾车时的速度控制与交通安全驾车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在驾车过程中,速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对驾驶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从速度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适当的速度控制与交通规则以及常见的驾驶误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醒驾驶者正确控制速度,确保交通安全。
一、速度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道路上行驶,适当的速度控制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之一。
过高的速度容易导致事故发生,而过低的速度又可能引起交通堵塞。
合理的速度控制可以提升驾驶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此外,适当的速度还能减少刹车距离,规避紧急情况下的碰撞风险,保护驾驶者和其他路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二、适当的速度控制与交通规则1. 遵守道路限速规定:道路上设置了不同的限速标志,驾驶者应该遵守这些规定。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车辆类型有着不同的限速要求,驾驶者需要根据道路环境和自身车辆情况来控制速度。
2. 根据天气和路况调整速度:在不同的天气和路况下,驾驶者需要适当地调整速度。
例如,雨天路面湿滑,驾驶者应该减慢速度,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
在繁忙的交通拥堵时,驾驶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车速,避免堵塞交通。
3. 注意特殊道路情况:一些特殊道路要求驾驶者特别谨慎。
例如,学校周边或者住宅区的限速要求更严格,驾驶者需要减慢车速,以确保学生和居民的安全。
在山区或弯道处,驾驶者也需要谨慎操控车辆,控制好速度,以防发生意外。
三、常见的驾驶误区1. 超速驾驶:超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驾驶者由于急于到达目的地或过于自信,往往会选择超速行驶,但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驾驶者应该根据道路情况和限速要求,合理控制车速,避免超速驾驶。
2. 高速行驶与变道忽视:一些驾驶者在高速公路上容易出现高速行驶和变道忽视的问题。
这样的行为不仅危险,还容易引发连锁交通事故。
驾驶者应该保持文明驾驶,遵守变道规则,并提前打转向灯示意其他车辆。
3. 不合理的加速与急刹车:一些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常常急于加速或急刹车,这样的操作容易导致车辆不稳定,容易出现侧滑、碰撞等事故。
驾驶员应注意减速慢行
驾驶员应注意减速慢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车辆的普及和交通流量的增加,驾驶员应当时刻保持警觉并且遵守交通规则。
减速慢行是驾驶员在道路上必须要时刻注意和遵守的一个重要规则。
本文将介绍驾驶员应注意减速慢行的原因和措施,以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意识和技巧。
一、减速慢行的原因1. 道路交通状况:道路交通状况是决定驾驶员是否需要减速慢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道路上交通流量较大、拥挤时,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速慢行,以确保安全行驶。
2. 能见度低:雨雾天气或是夜间行驶时,能见度通常较低。
这时,驾驶员需要减慢车速,以增加安全距离和避免潜在的危险。
3. 曲线和坡道:道路上的曲线和坡道是需要特别留意和慢行的区域。
减速慢行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学校或繁忙区域:当驾驶员经过学校或繁忙区域时,为了确保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驾驶员应减速慢行,并保持警觉。
二、减速慢行的措施1. 控制车速:减速慢行的首要措施是控制车速。
驾驶员应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合理调整车速,并确保始终保持在合适的速度范围内。
2. 保持安全距离:在减速慢行时,驾驶员应该保持与前车充足的安全距离。
这样可以为紧急情况留出反应时间,并减少追尾事故的风险。
3. 遵守交通标示:道路上的交通标示是驾驶员减速慢行的重要提示和指引。
驾驶员应该准确理解并遵守各种交通标示的规定,以确保行驶安全。
4. 注意道路状况: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道路状况。
如发现道路有障碍物、坑洼或其他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应及时减速慢行,并避免危险。
5. 尊重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驾驶员在道路上应尊重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权益,给予他们足够的优先权和安全距离。
此外,驾驶员应当及时使用喇叭或其他方式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自己的存在,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结论驾驶员应注意减速慢行是一项关乎交通安全的重要规则。
在道路上,驾驶员应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合理调整车速,并保持安全距离。
安全车距的规定车速(3篇)
第1篇在道路交通中,安全车距和规定车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安全车距和适宜的车速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交通事故,还能确保道路的顺畅通行。
本文将从安全车距的定义、规定车速的设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调整安全车距和车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车距的定义安全车距是指在道路上行驶时,为避免与前车发生碰撞而在行驶中与前车所保持的必要间隔距离。
安全车距的设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刹车距离: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从发现危险到完全停止所需行驶的距离。
2. 车辆速度:车速越快,刹车距离越长,所需的安全车距也就越大。
3. 车辆类型:不同类型的车辆,其刹车性能和操控性能不同,所需的安全车距也有所差异。
4. 道路状况:道路的宽度、路况、交通流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安全车距的设定。
二、规定车速的设定规定车速是指国家或地方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因素设定的最高行驶速度。
规定车速的设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道路状况:道路的宽度、路况、坡度、弯道等因素都会影响车辆行驶的速度。
2.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大时,为保证道路畅通,需要设定较低的车速。
3. 安全性: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需要设定合理的规定车速。
4. 环境保护:较低的车速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三、安全车距与规定车速的关系1. 车速与安全车距成正比关系:车速越快,所需的安全车距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车速越快,车辆的惯性越大,紧急制动时所需的刹车距离也就越长。
因此,在高速行驶时,保持安全车距至关重要。
2. 车速与规定车速的关系:规定车速是根据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因素设定的,一般情况下,规定车速应低于或等于安全车距所需的车速。
当车速超过规定车速时,应适当减速,以保证安全车距。
3. 车速与安全距离的关系:车速越快,安全距离所需的时间越长。
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安全距离。
四、如何合理调整安全车距和车速1. 关注道路状况:驾驶员应时刻关注道路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车速和车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05/2007
道路交通管理■ 文/袁永安
■ 文/白雪
司机开车如果习惯了城市道路,偶到乡下,特别是行驶在土路时,一时难免会不适应。
下面就介绍几点乡村土路的行车经验,供同行参考。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凹
凸不平。
晴天,特别是久旱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车轮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碎石或小坑。
雨天,特别是连阴雨时,路面上泥泞不堪,土壤被浸泡成饱和状态,甚至会造成路肩塌
土路开车经验点滴
陷。
因此,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要了解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才能确保安全。
控制车速 路上小坑、碎石等障碍
较多,行驶速度不能快,否则震动加剧,不仅增加车辆底盘磨损程度,而且威胁行车安全。
特别是雨天在有积水和泥泞的路段行车,要稳住油门,控制车速,用中低挡通过。
在通过溜滑地段时,不得加减挡位和紧急制动,即使须减速也
要靠减小油门来控制。
选择路面 躲避小坑、乱石时,方向盘要轻打轻回,以防失控。
在通过松软、泥泞、积水路段时,应特别谨慎,必
要时应下车观察,判明车轮确实不会陷
入泥水中时,方可挂低挡,缓行一气通过。
新开通的土路,若路面有车辙,应尽量沿着车辙行驶,不可盲目冒险,另
辟“新”路。
谨慎下坡 下坡时应选择中低挡
众所周知,限速是为了行车安全,可有人说,在限速公路上,汽车的“最高时速”无法施展,是一种浪费。
既然是为了安全,汽车在设计时为什么要定如此高的最高时速呢?
生产商:我们只提供可能
日本车的限速在时速180公里,与日本的交通法规有关。
日本的交通法规规定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是180公里,厂家在车内的行车电脑中把最高时速限定在180公里,超过这一速度发动机就自动断油,这样就不会造成超速,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而德国
的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厂家
把时速限制在250公里只
是为了保护发动机。
出
于成本的原因,与
力给车辆设定了250公里的时速限制。
当然,欧洲人的驾驶技术也是一流的,他们的安全观念也比较好,道路设施水平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是国情的不同。
如果购买进口车,你就得让爱车忍受“差别待遇”。
但现在很多国产车,也把最高时速设置在200公里以上,致使很多司机忍受不了在宽敞的大道上低速行驶的做法。
难道限速真是对汽车的设计、机械配置的巨大浪费吗?某汽车制造厂负责人说:“我们只是提供可能性,用不用在你。
”实际上,超速行驶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大了车辆的工作强度和负荷,加剧了机件的磨损和损毁。
特别对车轮更是不
专业赛车相比,普通车辆的发动机承受不了高速带来的问题,比如刹车等,厂家按照发动机的
承受能
71
05/2007
道路交通管理
位,缓慢而行,不得空挡溜坡。
特别是有些坡路有急弯,若空挡溜坡,制动时极易造成车辆跑偏、横甩甚至翻车事故。
安全会车 行车中要适当拉大车距,以免晴天被前车扬起的灰尘或雨天溅起的泥水遮挡视线。
会车时,应注意观察路面。
特别是雨后不要太靠近路肩,必要时停车避让。
交会时不要急打方向和踩制动,以免车辆碰撞。
遇滑别慌 在泥水路遇到车辆打滑时,方向盘要顺侧滑的方向转动,以免车辆打横。
下坡中后轮侧滑时,可适当
利,轮胎极易老化和变形,引发爆胎,导致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死亡事故中有50%是由于超速行驶引起的。
安全专家:超速的三大危害
降低反应能力。
据测算,时速40公里时,驾驶人可以观察到90度至100度(视野度)范围内的物体;时速为105公里时,就只能观察到40度以内的物体了。
超速行驶时,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妥善处置。
增加事故发生机率。
如果道路上车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后驶入原路线,就增加了一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车辆一般都占据在中线位置,有的还占据在道路的左边,超的车越多,与对面来车交会时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从安全角度来说,车速越快,车距应越大,但超车时车距却不断减少,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加大事故的严重程度。
在车辆发生
撞击的过程中,车速、车型、时间是影响安全的三大因素,而车速起着重要作用,撞击程度、损伤情况与车速快慢成正比,车速越快,撞击力造成的破坏越大,引发的交通事故越严重。
专家指出,汽车的最高时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但这并不表示汽车在最高时速的时候是最合适的。
一般情况下,汽
车的行驶速度要比最高时速低20公里,汽车的各种机能才算发挥得比较稳定。
交管部门:限速与道路设置有关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没有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公路限速每小时70公里是《道
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是根据道路设置
情况来定的,
与汽车最高时速无关。
超速行驶越多,安全系数越小。
超速行驶增加了汽车转向的离心力,离心力是随着车速以平均关系增加的,车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汽车转弯时极易发生横向翻车事故。
相应的,汽车的制动距离是随着车速增加的,超速行驶时,其制动距离可比平时增加约4倍,易发生追尾或碰
撞等事故,
尤其是拖挂车辆,常会因此发生主挂车折叠、
侧滑、甩尾等。
另外,汽车不可能在踩下刹车时瞬间就完全停下。
试验显示,在干燥路面,时速低于60公里,驾驶人在离行人12米处踩下刹车,则可避免与行人相撞;如果时速达到80公里,车辆就会与行人相撞,这一速度足以把行人撞出很远,驾驶人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湿滑路面,时速低于60公里,驾驶人在离行人13米处踩下刹车,则可避免与行人相撞;如果时速达到80公里,就会与行人相撞。
◆
点一下油门,略提高车速,待侧滑消除后再按原车速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