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第三编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政策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的功能?答:(1)社会保障的含义在美国,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在英国,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并辅之以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福利性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①保障基本需求的功能养老保险的出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工伤和失业保险为市场经济中的广大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保障了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福利在慈幼安老、助残帮困、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会保障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网。

②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使大多数人能够安居乐业,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或减震器。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解除劳动者对未来风险的后顾之忧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推动金融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安全和福利提供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为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健康运转和协调发展也提供了保证。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促使遭受不幸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政治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具有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基础,它是各党派、各利益集团和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结果,也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十三章 撰写研究报告)【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十三章 撰写研究报告)【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一、研究报告概述1.研究报告的含义研究报告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将社会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社会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社会研究的结果和发现表现出来所形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2.研究报告的类型(1)根据目的和面向的目标对象不同,分为普通研究报告与学术性研究报告。

普通研究报告主要以描述社会现实状况,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为目的;学术性研究报告的目的主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并通过对实际调查资料的分析与归纳来检验理论或建构理论。

(2)根据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报告和解释性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展示描述性研究的发现和结果,其功能在于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解释性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展示解释性研究的发现和结果,其功能在于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深入的解释,阐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明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的问题。

(3)根据研究的性质,分为定性研究报告和定量研究报告。

定量研究报告是以调查研究的统计资料或其他数据资料为基础撰写的研究报告;定性研究报告是以实地研究资料为基础撰写的研究报告。

(4)根据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分为综合性研究报告和专题性研究报告。

综合性研究报告主要用来展现综合性调查的结果与发现,内容通常涉及到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的状况,通过报告能使读者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专题研究报告主要用来展现专项社会研究的结果和发现或综合性社会研究的某一方面的结果与发现,内容通常只涉及研究对象的某一个方面的状况,通过报告能使读者对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有一个深入的、透彻的理解与把握。

二、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和要求1.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1)确立主题。

(2)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与报告主题相关性原则;②精炼、典型与全面的原则;③事实、分析与讨论、建议相结合的原则。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代码630)考研真题及详解(文法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共用)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630 试题名称:社会学研究方法适用专业:社会学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同期群研究2.古典实验设计3.表面效度4.中介变量5.多元回归分析6.阐释模式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举例简述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2.简述集体访谈的原则及其优缺点。

3.举例简述理论检验的步骤。

4.根据下面列联表数据,计算χ²值三、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请根据问卷设计的相关知识找出下面这份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

同学:您好!我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工科硕士从事科研事业的意愿调查,该问卷所有选项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仅供此次研究使用。

我们将采用匿名方式,绝不泄露您的隐私,也不会对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对本研究很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2012年10月22日学院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1)您是通过何种方式读研的?A.保研B.考研C.委培生(2)您觉得目前的学习生活与当初对研究生的期待是否一致?A.完全一致B.比自己想象的忙碌辛苦C.比自己想象的轻松自由D.完全不一样(3)您认为国家培养工科硕士对国家科技力量的增强能否起作用?A.起到决定性作用B.会有很大的作用C.只能起到一点作用D.完全不起作用(4)作为一名工科硕士,您是否考虑过继续从事科研工作?A.自己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B.看情况吧,有机会的话还是愿意的C.顺其自然D.完全不考虑从事科研工作(根据第4题的选择来填写以下两道题,任选其一)(5)假如您继续从事科研,您会选择以下哪个单位?A.企业的研发部B.科研院所C.大学D.政府的科技部门(6)您不打算继续从事科研的原因包括哪些?(可多选)A.能力不足B.太辛苦C.家人不同意D.没兴趣2.如果要研究民国时期人们婚姻观念的特点,你认为最佳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该研究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科目配套的题库-第一~五章【圣才出品】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科目配套的题库-第一~五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一、简答题1.述评实证主义方法论。

(云南大学2016年研)答:在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同时也是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即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观点①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②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则认为,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

由于这种定性研究方式来自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理论假定,因而在实践中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2)二者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都会实实在在地对社会研究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

比如,它们将形成社会研究者关于社会现实的性质的种种假设,形成他们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形成他们对于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的选择,形成他们分析资料和解释结果的方式等。

2.简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关系。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相关试题:结合你个人的经验或者实例,阐释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研究中基于不同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研究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三种研究类型的含义①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需要进行这种探索性研究的要求,经常出现在下列两种情况中:a.当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b.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一~十三章【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一~十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1)概念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2)特征①目的性。

社会研究则是为了了解某一方面的社会状况,或解决某一理论和现实的问题而有目的地进行的社会认识活动。

②经验性。

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③理论性。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

④社会性。

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2.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研究主体、社会研究对象、社会调查内容和社会调查方法等。

(1)社会研究的主体。

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

①社会研究主体的类型。

首先,当代各国绝大多数的社会研究活动都是依托一定的组织来实施的。

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一般扮演以下几种角色:a.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b.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c.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d.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其次,除了一定的组织之外,社会研究者个人也是社会研究的主体。

(2)社会研究的对象。

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他社会单位。

①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的区别a.社会研究的对象在概念上不同于研究内容。

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而研究的对象则是指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范围中的人和社会单位。

b.“社会研究的对象”与“社会调查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概念。

由于社会研究是以揭示某类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为目标,因此,其对象应该是社会中某类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社会调查对象”是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单个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

也就是说,社会研究对象是一个总体的概念,而社会调查对象则可以是单个的概念。

c.在进行社会研究时还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以及调查对象的范围和规模。

《社会研究方法》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10:ABBCA BBCAB11-20:DDBBC ACADD21-30:AACDB AABDB31-40:AACCC BCCBD二、多选题1-5:ACD,BCDE,BCE,AB,ABCD6-10:ABCE,BCD,ABC,CE,AB11-15:BD,ABD,ABDE,CDE,BCDE16-20:BCD,AD,BCD,BCDE,BDE21-23:ACDE,BCD,ABCD三、填空题1.宏观理论;中观理论2.自杀研究3.人的特殊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经验概括;假设。

5.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6.解释性研究7.“是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的问题8.定类尺度9.总和量表法10.调查总体11.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12.问题有双重含义13.开放问和封闭式14.非结构访问15.反向头脑风暴法16.名称的抽样;期号的抽样;内容的抽样。

17.阅读—感受—分析—理解18.逻辑推理;重复验证19.信度;内在效度20.实验刺激21.标准差22.学术研究报告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名词解释1.社会研究: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作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2.托马斯·库恩:范式是共识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 ,科学家集团的基本研究假设、理论视角、概念术语、解题模式、研究方法的综合。

3.文献研究是历史学的主要方法,它利用现存的第二手资料,侧重从历史资料中发掘事实和证据。

在社会研究中,文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指在初步探索阶段需查阅文献,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做准备,而且指在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

2007年中山大学41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7年中山大学41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7年中山大学41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中山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17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简单随机抽样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

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

常用的办法类似于抽签,即把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编号,将这些号码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然后放入一容器(如纸盒、口袋)中,搅拌均匀后,从中任意抽取,直到抽够预定的样本数目。

这样,由抽中的号码所代表的元素组成的就是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对于总体元素很多的情形,我们则采用随机数表来抽样。

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的具体步骤是:①先取得一份总体所有元素的名单(即抽样框);②将总体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顺序编号;③根据总体规模是几位数来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码;④以总体的规模为标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进行衡量并决定取舍;⑤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择出足够的数码个数;⑥依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数码,到抽样框中去找出它所对应的元素。

按上述步骤选择出来的元素的集合,就是所需要的样本。

2.实地研究答: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有的研究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实地研究区分为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

实际上,“参与观察”首先强调“参与”,即研究者必须深入其中,深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所处的真实社会生活中。

“观察”也并非只是狭义的“用眼睛看”,而是指广义的“了解”,它包括看、听、问、想,甚至还有体验、感受、理解等。

而“个案研究”强调的则是“个案”,即仅仅只对一个对象进行研究。

当然这种研究往往也要求研究者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生活于这一对象的环境中。

实地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有观察和访谈两种。

社会研究方法202210试题及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202210试题及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202210试题及答案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代码03350)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D)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D)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C)A.“是什么”的问题B.“为什么”的问题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

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B)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C)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B)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A)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A)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设会研究方法试卷第1页共6页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A)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C.假设一检验原则D.抽样一推理原则10.报社要求读者剪下报纸刊登的闻卷,填完后寄回去。

社会研究方法历年试题及答案(2004—2017)

社会研究方法历年试题及答案(2004—2017)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卷(课程代码03350)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淘宝自考赢家1.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体现出社会研究的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社会性2.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3.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批判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规范性研究4.关于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面窄 B.多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C.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D.可以直接论证社会变迁5.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开始于A.抽样 B.选题 C.资料分析 D.理论建构6.某种研究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

这一研究方式是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7.在选题过程中,考虑研究题目是否可以对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补充不同的研究内容,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前人尚未发现的问题,并丰富人们对有关问题的知识。

这遵循了选题的A.重要性标准 B.可行性标准 C.新颖性标准 D.多元性标准8.用于提供对普遍性命题进行经验检验的条件,并且将经过检验的命题扩展到更广泛和具体的应用领域的社会研究科学逻辑是A.经验归纳原则 B.演绎推理原则 C.假设一检验原则 D.统计性原则9.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社会学家A.韦伯的经典论述 B.涂尔干的经典著述C.齐美尔的社会思想 D.孔德的经典论述10.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与其关系的再现,属于理论基本形式中的A.理论模型 B.理论命题 C.变量 D.概念11.抽样调查中,评估样本的目的是A.防止样本偏差过大 B.防止样本规模过小C.防止统计有误 D.检验抽样方案12.在总体规模或范围很大的情况下,会遇到无法获取抽样框和样本过于分散的问题,实地调查的成本极其昂贵,这时需要采用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13.社会测量的第一步是A.将概念操作化成指标B.对测量对象形成一定的概念C.判断测量质量并评估D.将指标设计成调查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提问14.信度指的是测量的A.正确性 B.可靠性 C.完整性 D.标准性15.关于三种效度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效度是最难评估的效度类型B.表面效度的随意性比内容效度小C.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都是通过主观判断来测定D.测定效标效度时,所选择的效标是非常客观的16.关于问卷中问题的排序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序设计会产生一定的顺序效应,即一定的问题顺序影响了被调查者对有关问题的回答B.需要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后面C.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打乱,防止这些问题相互提示D.被调查者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可推动被调查者坚持填写完问卷17.通过互联网对青年网民进行的访谈,是A.直接访谈 B.访谈 C.焦点访谈 D.间接访谈18.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A.1个小时 B.2个小时 C.3个小时 D.4个小时19.下列关于访谈调查员应具备的特殊条件中,属于由研究主题的性质、社区类型与调查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条件是A.诚实与精确 B.兴趣与能力 C.语言与社会背景 D.勤奋负责20.对观察的情境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操纵,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客观和可重复验证性,可以用来研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第三编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政策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的功能?答:(1)社会保障的含义在美国,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在英国,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并辅之以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福利性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①保障基本需求的功能养老保险的出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工伤和失业保险为市场经济中的广大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保障了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福利在慈幼安老、助残帮困、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会保障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网。

②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使大多数人能够安居乐业,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或减震器。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解除劳动者对未来风险的后顾之忧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推动金融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安全和福利提供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为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健康运转和协调发展也提供了保证。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促使遭受不幸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政治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具有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基础,它是各党派、各利益集团和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结果,也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三角检验
2.回答率
3.泊松分布
4.度量单位
5.个案访谈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什么是立意抽样,研究中哪些场合可以采用立意抽样?
2.一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有哪些属性?
三、论述题(共35分)
试论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的关系。

四、问答题(共35分)
一个因变量y和一个自变量x的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如下:
请用上述输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和x之间的拟合的回归方程。

(2)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是多少?
(3)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4)用你最熟悉的一款统计软件,写出得出上述结果的程序命令。

2006年中山大学43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6年中山大学43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6年中山大学43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中山大学2006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34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法部分(75分)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分析单位”和“抽样单位”,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何在?答:(1)分析单位和抽样单位的含义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称为分析单位。

换句话说,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

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的类型,这就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都具有下列特点:①研究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

②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

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2)分析单位和抽样单位的区别与联系①二者的含义不同。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而抽样单位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研究单位在社会研究中是固定的,而抽样单位在进行调查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抽样单位,二者有时可能不同。

②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单位与分析单位有时是相同的,即分析单位有时是最终的抽样单位。

比如,从某省总数为12.8万人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单个的大学生既是构成某省12.8万名大学生这一总体的元素,又是我们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1000名大学生的样本时所用的抽样单位;但是,当我们从这一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我们的样本时,抽样单位(班级)与构成总体的元素(学生)就不是一样的了。

2.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含义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2022年10月真题解析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2022年10月真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
10、属于定序测量的是 A、性别 B、婚姻状况 C、籍贯 D、健康程度
单项选择题
10、属于定序测量的是 A、性别--男、女--定类 B、婚姻状况--已婚、未婚--定类 C、籍贯—xxx市,xx省内,xx省外,非国--定类 D、健康程度--优、良、中、差--定序 答案 【 D 】
单项选择题
A、四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后测设计
D、前测后测设计
答案【 A 】
解析:四组设计的优点。四组设计又称所罗门设计,是指将
被试随机取样, 并随机分为四组,两组为实验组,两组为控制组,
两组中一组有前测,一 组无前测,这实际上是将以上两种设计方
案合并在一起。它的优点是可以将前测的反作用效果分离出来,
使实验效应更加清晰。
单项选择题
13、从“所有动物都会死”和“鳄鱼是动物” 得出“鳄鱼 会死”的科学逻辑是
A、假设一检验原则 B、经验归纳原则 C、抽样一推论原则 D、演绎推理原则
单项选择题
13、从“所有动物都会死”和“鳄鱼是动物” 得出“鳄鱼 会死”的科学逻辑是
A、假设一检验原则 B、经验归纳原则 C、抽样一推论原则 D、演绎推理原则 答案:【 D 】 解析 演绎推理是指按照人们的思维逻辑从一个(或多个)命题 推导出另一个新的命题。例如,我们可以从“所有的人都是要 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来推导出“张三会死” 的新命题。
单项选择题
7、关于记录观察资料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和记录不要同时进--可以 B、事后记录可获得最真实的资料—当场记录 C、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相结合 D、当场记录不会引起观察者的猜疑—可能有顾虑 答案【 C 】
单项选择题
8、按照调査的主要目的来划分,小组访谈可分为了解情况为 主的小组访谈和

2006年浙江大学408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6年浙江大学408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人们的行为。
4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第二手分析的步骤。 答: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总是在取得资料之前就明确要研究什么问题。但在实际中, 却往往总是先发现一组特别令人感兴趣或特别丰富的数据资料,然后再构想出一个能利用这 些资料进行研究的问题。为了叙述方便,在此还是按“正常”的顺序来介绍。 (1)选择研究的主题 适用于第二手分析的主题是相当大的,在主题与资料的关系上,第二手分析往往要求主 题去适应资料。 (2)寻找合适的资料 由于第二手分析所用都是原始调查或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因此要对这种资料的主要 来源有所了解。 (3)对资料的再创造 ①从资料中寻找或重新定义所要研究的变量; ②仔细地研究这些变量; ③可以只取样本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 (4)分析资料 第二手分析的最主要也是最大量的工作,就是对资料的重新分析。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06 年浙江大学 408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浙江大学 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研究方法
一、概念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库恩的“范式” 2.因变量 3.追踪研究 4.重测信度 5.抽样框 6.相倚问题 答:略。
例如,国外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丢失邮件或物品”的观察;他们在不同城市、不同时
间将一些标有地址的信件或物品丢失在街上;然后统计这些信件被寄回或物品被送回的比
率,不同的比率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居民的助人程度,它反映了人们在互助行为或社会
道德观念上的差异。这种方法还可以验证其他方法的结果。这个例子说明,间接观察有助于
(2)定理(theorem)是由公理推导出来的,它可被经验事实来检验。由公理和定理还 可推导出其他更具体的命题。公理式的理论是以演绎三段论为基本形式的,例如: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十章 实验法)【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十章 实验法)【圣才出品】

第十章实验法一、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1.实验法的相关概念(1)实验法的概念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2)实验方法相关概念有:①实验者。

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②实验变量。

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③实验对象。

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④实验检测。

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2.实验法的特点(1)人为设定观察情境。

实验法则要求对研究对象实施某种干预,使其处于不同于先前的状态,在受到干预了的非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

实验法通过控制外部变量,直接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这种假设是否成立。

(3)检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

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①实验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注意那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与假设不一致的现象,从而造成研究结论不全面或不真实;②实验人员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向。

二、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1.实验法的基本原理(1)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假设第一次测量值为b1,第二次测量值为b2,则A的效应为a=b2-b1。

如果确认a ≠0(b1≠b2),则A→B。

(2)有控制组实验原理。

在实验法中是通过引入一个控制组。

实验组:第一次测量值为b01,第二次测量值为b02。

控制组:第一次测量值为b11第二次测量值为b12。

则A的效应为a=a l-a2=(b02-b01)-(b12-b1l)。

如果确认a≠0(a1≠a2),则A→B。

(3)实施实验法研究的条件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②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③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④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⑤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六章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六章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一、测量的概念与过程1.概念测量是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程度的过程。

2.测量过程(1)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或者说对测量对象形成概念化认识,这就是“概念化”过程。

(2)针对需要测量的概念,构造相应的测量工具,这属于“操作化”的内容。

(3)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经验观察,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

二、概念化与操作化1.概念化的概念概念化是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

之所以要进行概念化,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概念是人们主观上对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括;②源于观察,但在现实中,又观察不到明确的对应物,也就是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概念定义;③另外还要注意,越是抽象概念,越容易对概念的定义产生歧义。

这里除了个人主观认识上的差异外,概念所依据的理论框架的差异,也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2.操作化的意义(1)操作化的概念要想具体测量概念,需要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操作化,即在经验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

(2)操作化的意义通过操作定义,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即转变成了能有不同取值的概念。

也就是说,变量是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在经验层次上观测,表明事物在数量、等级或类别上的变动状态。

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指标,它比变量更加具体,直接从经验层次反映出概念内涵中某个层次的内容。

(3)测量层次①定类测量,是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分类。

例如,您当前处于何种婚姻状态?答案可能会是“未婚”和“已婚”;②定序测量,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

例如,您的健康状况如何?答案可能会是“非常好”、“不错”、“尚可”和“不好”;③定距测量,是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标准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解释:社会研究方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它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A.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B.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C.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制定研究计划D.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解释: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确定研究问题,然后制定研究计划,接着收集和分析数据,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解释:社会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类型。

定量研究使用数学工具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而定性研究则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A.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B.是一种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C.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D.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解释:调查研究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它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

A.是一种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B.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C.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D.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答案:C解释:实验研究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变量来观察结果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简答题请简述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

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社会研究方法以经验事实为依据,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来探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采用科学方法:社会研究方法采用科学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等,以客观、系统、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中山大学2013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44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试题社会研究方法部分(共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情境中的人答:情境是指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

情境中的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他是他所处的环境,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中的人。

2.非评判的态度答:“非评判的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罗杰斯利用人们看日落的态度来形容这种心态“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着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左侧的天空呈橘红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

我们只能满怀敬畏的望着而已”。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都是能够接纳自己、好好爱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也势必能够接纳别人,爱好别人。

3.角色互换答:角色互换: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将各自扮演的角色互换,可以切身体会对方的感受。

4.社区睦邻运动答:社区睦邻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是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

社区睦邻运动的发起人是英国牧师巴涅特,并于l884年在东伦敦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并命名为“汤恩比馆”。

5.澄清答:澄清是个案工作方法中引领性技巧之一,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家庭子系统的构成。

答: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父母与子女)系统、手足(兄弟姐妹)系统。

(1)夫妻系统。

婚姻代表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作为社会设置,夫妻系统是指: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当事人的“婚”);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间的“姻”)。

(2)亲子系统。

家庭首先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未成年孩子和老年人口的供养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供养、赡养、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方法(代码814)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方法(814)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随机抽取
2.区群谬误
3.实地研究
4.连续接近法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图是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示变量的分布,可以用直方图和折线图来刻画定类变量的分布。

2.中位值是用来度量变量的离散趋势的。

3.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管总体分布如何,当样本规模n扩大时,抽样分布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4.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就是假设检验。

5.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越大,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越大。

6.定距变量和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具有消减误差比例的性质。

7.在研究两个定序变量之间关系的时候,使用的检验方法是t检验。

8.显著性水平表达了在抽样分布中接受域面积所占的比例。

9.在实验研究方法中,索罗门三组设计可以排除实验之外因素的影响。

10.群内的差异程度高而群间的差异程度低,最适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问卷调查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哪些?
2.简述定性资料中的比较分析法的定义和类型。

3.简述纵向研究的定义与类型。

4.简述测量中的信度与效度。

四、操作设计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果你要研究一项关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居民生活质量的课题,请设计一个对“生活质量”概念进行操作化的方案。

2.某城市有20个区(县),共1000万人口。

这些区(县)有8个是城区,12个是郊区。

现要从全市抽取2000名居民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居民的消费状况。

请设计一种多阶段的抽样方案,要说明每阶段的抽样框.抽样单位.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2.论述一项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资料收集阶段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六、统计计算和分析题(共20分)
1.在多个地区各随机抽出若干居民家庭样本对其消费支出水平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家庭平均支出水平的差异,得到方差分析表如下:
方差分析表
(1)将上表抄录在答题纸上。

根据表中己有的信息,试计算并填写括号中缺失的计算方差分析过程所需要的数值。

(10分)
(2)请问该方差分析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属于哪个测量层次?(2分)(3)该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什么?(2分)
(4)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几个地区?(2分)
(5)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多少个居民家庭?(2分)
(6)根据检验结果,应该得出什么检验结论?(2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随机抽取
答:随机抽取即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入选样本。

或者说,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被抽中的概率相等(也即被抽中的机会相等)。

而且,任何一个个体的入选与否,与其他个体毫不相关,互不影响。

或者说,每一个个体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是一种随机事件。

2.区群谬误
答: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是指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

区群谬误一般是将社区特征与群体特征、群体特征与个人特征相混淆的错误。

3.实地研究
答: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即研究者一
定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

4.连续接近法
答:连续接近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它不断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得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

具体地说,研究者从所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概念与假设的框架出发,通过阅读和探查资料,寻找各种证据,并分析概念与资料中所发现的证据之间的适合性,以及概念对资料中的特性的揭示程度。

研究者也通过对经验证据进行抽象来创造新的概念,或者修正原来的概念以使它们更好的与证据相适合。

然后,研究者又从资料中收集另外的证据,来对第一阶段中所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研究者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

而在每一阶段,证据与理论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着相互塑造。

这种过程就被称做“连续接近”,因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循环,修改后的概念模型几乎“接近”了所有的证据,修改的概念和模型也更加准确。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图是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示变量的分布,可以用直方图和折线图来刻画定类变量的分布。

【答案】错误。

【解析】折线图是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直方图按组距相等的原则进行的两个关键数位是分组数和组距。

表现为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连接起来的直方型矩形图,是一种几何形图表。

而定类数据仅仅
表现为数据上的差异,因此两种统计图并不适用于表现其分布。

2.中位值是用来度量变量的离散趋势的。

【答案】错误。

【解析】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值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央位置的那个数值就叫中位数。

它所描述的是定序变量以上层次的变量,是用来度量集中趋势的。

3.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管总体分布如何,当样本规模n扩大时,抽样分布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答案】错误。

【解析】中心极限定理表述为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其前提要求是“当n充分大时”。

4.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就是假设检验。

【答案】错误。

【解析】假设检验,实际上就是先对总体的某一参数作出假设,然后用样本的统计量去进行验证,以决定假设是否为总体所接受。

根据定义,“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是参数估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