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一份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复习好功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 货币的本质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 4:金属货币与纸币1 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 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一)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学问点归纳〔一〕经济,是指确定范围(世界、国家、区域)内,组织一切生产、支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之总。
以下是学习啦我为你整理的经济生活核心学问点,期望对你有所关怀!经济生活核心学问点1: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值确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置、消费)会削减;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置、消费)会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削减,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削减;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削减,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整产量。
②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经济生活核心学问点2: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进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进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进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根底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将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需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削减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需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强宏观调控,实行财政、税收等手段调整收入支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进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正。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置力)。
要大力进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应;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 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2 2 、货币(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要求: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1 / 4必须用现实货币。
(4)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3 3 、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二(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对经济的影响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对居民: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秩序混乱。
对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和销售。
对国家: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最新资料推荐------------------------------------------------------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中国GDP从 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1年的40多万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 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 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 2010年投资流量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 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 但在这个过程中,代工的中国工人获利微乎其微。以苹果手 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的利润, 中国工人获得的利润只有1.8%。从入世到2011年底,中国 受到贸易救济调查近767起。 材料二 2011年12月11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 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将加快 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 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14分)
三、高试题赏析
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 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 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 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C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 发展,回答13-14题。 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 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 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txt其实全世界最幸福的童话,不过是一起度过柴米油盐的岁月。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1、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8、收入分配公平是指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有何意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19、效率和公平的关系பைடு நூலகம்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
20、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②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从物价上涨的角度)(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的影响是什么?(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1)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原因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高中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1—5课重点归纳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收入差距… 原因: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分析
问题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的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如何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支出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引导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热点, 消费结构升级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第五课: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重点归纳2 就业(扩大就业) 重点归纳2:就业(扩大就业)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发现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问题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等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 分析 就业严峻的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就业严峻的原因: 问题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1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1模块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其他职能有哪些?▲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生产者要能把商品顺利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的含义是什么?纸币有何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的发行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5.货币的流通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6.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解决?▲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总结经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习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一政治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 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经济生活是指人们为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
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
其中,生产是经济生活的基础,分配是经济生活的结果,交换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物品和服务的流通方式,消费是经济主体购买物品和享受服务的行为。
2.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本是劳动力的有机组合,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 经济制度及其分类经济制度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所构成的经济组织体系。
常见的经济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个人和企业自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混合经济制度既包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机制,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手段。
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的特点包括商品经济、自由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等。
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由国家统一安排和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活动。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经济发展中两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各具优势和限制。
5. 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总体调控和管理。
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经济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们的经济观念的建立和培养,以及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的总结。
一、经济基本概念1.经济:指人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活动的总和。
2.经济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价值创造的问题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3.经济发展的基本要义:增长、平衡、效益和可持续。
二、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主体和经济组织形态。
2.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市场自由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4.计划经济制度:以国家计划为主导,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和组织的经济制度。
三、价格与市场1.价格的功能:价值尺度、分配信号、激励机制和调节工具。
2.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环境,具有竞争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3.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新激励等。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1.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体现经济规模和强度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动力: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3.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五、供给与需求1.供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受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的概念和类型: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受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3.供需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市场均衡指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
六、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特征: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以及周期性变动的不规则性。
2.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周期波动、消费波动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3.经济周期的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物价和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等。
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原因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一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线索:商品---货币---纸币---结算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1) 商品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含义)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实现。
(基本属性)3.商品交换:(1)W----W (物物交换) (2)W---G---W(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 货币1.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价格、标价)--------------------------------------------观念的货币流通手段(购买了,买卖,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黄金白银)----------------------------------------------现实的、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和工资--------------------现实的货币世界货币(金银、美元等---用于购买外国商品,平衡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流通公式: 商品价格总格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3) 纸币1.纸币的发行规律: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低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通货紧缩(供过于求,物价下跌,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4)信用工具1.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国际购买力增强,有利于出国旅游、留学、偿还外债,有利于对外投资和提升国际地位。
不利于出口-------国际竞争力下降,不利于来华旅游、留学、外汇储备贬值,不利于对华投资,扩大外需。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升,有利于来华旅游、留学、外汇储备升值,有利于对华投资,扩大外需。
不利于进口-------国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出国旅游、留学、偿还外债,不利于对外投资和提升国际地位。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A、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供给;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成本,生产者会增加价格下降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减少价格上升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难点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成本)↓→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成本)↑→价格↑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价总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价总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4.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二)消费类型-----消费心理-----消费原则A、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B、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盲目性重复性--------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炫富性攀比性--------是不健康的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C、消费原则(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四)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单一。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1)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略)-----参考教材P30(2) 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什么)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什么坚持和完善)(怎么办)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A、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D、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四)为什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什么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为什么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八)我国国民经济从所有制角度: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参考教材P38)☆☆☆☆2.公司、企业成功的经营和发展的措施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
-企业自身④企业要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市场占有率。
—市场⑤通过企业兼并、企业联合和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规模经济,向规模向效益。
—规模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
—科技⑦要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依法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