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4页)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4页)

绝密★启用前|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I 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之效在诗外。

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A .感悟 鼓荡 振聋发聩B .感想 鼓动 振聋发聩C .感悟 鼓动 震耳欲聋D .感想 鼓荡 震耳欲聋2.“化虚为实”是古诗词中常用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C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D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 .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才能做到。

B .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C .麦克马斯特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下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整合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和情报机构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在未来有必要的时候向特朗普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选择。

D .近年来,党中央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为的是增强其自身免疫力,为各级干部立好标、打好样。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1)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2)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3)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 (4)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 (5)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6)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A .(4)(1)(6)(5)(3)(2)B .(4)(1)(5)(6)(2)(3)C .(6)(5)(4)(3)(2)(1)D .(6)(5)(4)(2)(3)(1) 5.对下面这则材料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语文联合考试试卷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语文联合考试试卷

语文联合考试试卷一积累应用(l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

(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

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

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

高三试卷语文-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2.12.1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多年以来,许多哲学家、大多数科学家、神经学家以及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在激烈地争论着一个问题:意识可否通过人工智能再造。

1980年,持不可造观念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家约翰·希尔勒,用“汉语房间”的形式来表达他的观点。

假设一个非汉语语者坐在一间屋子里,当门外传进来一串用汉语字符提出的问题,这个人可以根据手中特别详尽而聪明的规则表,排出一串包含有该问题答案的新的汉语字符,并把它们传出门外。

从在房间外提出问题的汉语语者的角度看,似乎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在房间里阅读他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但是对房间里的人而言,问题和答案都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

希尔勒认为这就是人工智能最有可能做到的:一个机器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同时却不理解答案的意思。

所以说,无论机器的程序有多复杂,它都不可能有意识———它将用最愚蠢的方式来显示它的聪明。

借由“汉语房间”理论,希尔勒加强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攻击。

他坚持认为,既然说意识是由非程序、非计算机的生物化学过程来产生,那么人工装置得到意识的希望几乎不存在。

但是,希尔勒的观点看来又是相当容易反驳的。

就像从理论上、经验中论证的一样,生物化学作用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且低级但是完整的生物化学计算机装置的问世也是在将来几年内肯定可以预见的,同时非生物化学神经网络在模拟大脑功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些传统人工智能学者也反击说,高度繁杂的人工智能程序并不是简单地以最愚蠢的方式从一系列规则中作出选择,而是考虑许多并列的不同规则、处理规则之间的冲突、对各种规则进行推测、认识规则之间的联系,还要组建新的规则。

他们认为,这就好比一个锁在汉语房间里的、特别敏锐的、不懂汉语的人最终有可能开始理解汉语一样,一个繁杂的、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系统是有可能得到基础意识的。

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考试版)

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试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七百年风雨,正在文庙大殿那些高大的檐角上,镌刻沧桑。

一代代学子们从泮桥上经过。

他们的步伐,如线装书一般(稳健/稳重)。

静静(徜徉/徘徊)于文庙,或可与七百年来的士子们相逢。

那里有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方以智,有明末诤臣左光斗,有桐城派三祖方苞、姚鼐、刘大櫆,有美学大师朱光潜,还有弘扬新儒学的方东美……,薪火不绝。

A.稳健徜徉灿若星辰 B.稳健徘徊灿若星辰C.稳重徜徉寥若晨星 D.稳重徘徊寥若晨星2.下面是一首词,但词牌缺失,请选出恰当的词牌(3分)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A.蝶恋花 B.沁园春 C.虞美人 D.卜算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陆启铿留校任助教时,听过华罗庚的演讲。

他不但钦服于华先生精深的学术造诣,而且敬佩华先生的人格,于是不久之后就去信向华先生介绍自己学业、工作情况,表达了希望成为华先生学生。

B.戏曲电影以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汲取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特色,通过剪辑处理、演员表演、拍摄取景以及编剧等电影手法使其出现在银幕上。

C.据说,清明这天一定要放风筝。

有些地区还举办放风筝比赛,认为风筝的高低是一年好运的标志,风筝放得越高代表年景越好。

D.汉文学史中,原始的神话可以说保存得很少,因为它很早便与历史合流,神话学中称作“创世英雄”、“文化英雄”的人物,已很早演变为历史中实有的帝王,存留下来的吉光片羽,自然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神话系统。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那就必然会大大挫伤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大损害民族文化在民族认同方面的力量。

(1)一个先进的强盛的民族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2)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3)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甚至把长处也看成短处(4)如果一个落后的民族再把自己的文化贬得一无是处,甚至主张用外民族的文化完全取代自己的文化(5)与此相对的是所谓“弱者政策”,即一个落后的贫弱的民族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6)这种“强者政策”是要不得的A.(2)(1)(6)(5)(3)(4)B.(2)(1)(5)(6)(4)(3)C.(6)(5)(4)(3)(2)(1)D.(6)(5)(2)(1)(3)(4)5.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②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③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④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A.①元宵节②清明节③七夕节④端午节B.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重阳节C.①中秋节②端午节③七夕节④清明节 D.①中秋节②清明节③端午节④重阳节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2页,包含选择题(第24题,共1题),非选择题(第21题~ 第23题,第25题~ 第28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高考语文除了具备和承担着考试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和职责外,还担负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

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

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

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

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

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

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

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

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马塘中学四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马塘中学四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马塘中学四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教练看到了林书豪在球场上的表现之后总是会说:“他比外表看起来还要敏捷。

”林书豪感觉出了,知道这是一种歧视。

他将此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动力,一再地以的瞬间移动,人球合一般杀入禁区,为球队赢得了胜利,让球迷,为他大喊:“上帝降临!”A.弦外之音兔起鹘落望其项背B.胯下之辱兔走乌飞望洋兴叹C.胯下之辱兔走乌飞望其项背D.弦外之音兔起鹘落望洋兴叹【答案解析】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第一处主要结合教练说的话,应该是弦外之音;第二处结合“瞬间移动”应该是指动作等,用“兔起鹘落”;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

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D.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答案解析】B试题分析:A项主要强调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2017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题

2017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题

2017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题1分)(1)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2)仁以为己任,?(《论语》七则)(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4)左思《咏史》诗中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侧面烘托出了琵琶曲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

2.下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2分)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为了激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揭开层层面纱一探究竟的冲动,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常常利用“障景”营造景观效果。

游人一路行来,满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愉悦。

比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人的视线,使人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周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从而发出“”的感慨。

A.远近高低各不同B.庭院深深深几许C.柳暗花明又一村D.天上人间诸景备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9题。

(15分)神祇怪物背后的美丽误读吴剑文①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天书..”,被尊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一是《易经》,一是《山海经》。

众所周知,《易经》是“群经之首”,自汉代直至清代,其“带头大哥”的地位从未有谁能取而代之。

如果《易经》算是名门正派,那么《山海经》就是游侠民间、特立独行的江湖高手了。

伴随着这位高手的,自然少不了神乎其神的江湖传说、奇闻异事。

②古往今来,无论是汉代大儒还是现代学人,在众多读者的心目中,《山海经》所呈现的,可不就是一副神仙妖怪出没其间的天外飞仙模样?如果说《易经》以给人“算命”为乐趣,那么《山海经》的爱好就是讲“鬼故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7届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第一~第六题,共90分)和作文(第七题,70分)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教练看到了林书豪在球场上的表现之后总是会说:“他比外表者起来还要敏捷。

”林书豪感觉出了,知道这是一种歧视。

他将此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动力,一再地以的瞬间移动,人球合一般杀入禁区,为球队赢得胜利,让球迷,为他大喊:“上帝降lin!” A.弦外之音兔起鹘落望其项背 B.胯下之辱兔走乌飞望洋兴叹 C.胯下之辱兔走乌飞望其项背 D.弦外之音兔起鹘落望洋兴叹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弦思想积累,知识俯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 ” 。

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名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D.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在叶子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那野樱樓仿佛己经在枝头处处著花。

B.黄金的小叶映在嫩绿广阔的草地上,如夜里苍穹发光的星座。

C.树上兀自顥抖的,是环环层叠的星辰。

D.细微的叶子就在我的目睹之下快速地飘舞,狂飞,掉下,就像梦幻的流星雨。

4.下列对联所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立原) 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 D.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流寓经历的一项是(3分) A.小楼昨夜乂东风,故国不堪冋首明月中。

(李炫《虞美人》)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诗经?氓》)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K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道山亭记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冷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其途或逆坂如缘绶,或垂崖如一发,或倒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罕不踱也。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休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水行其味间,或衡缩绿揉,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楼,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

虽圣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年于门庭。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说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樣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箄席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事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之外,其志壮我!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旗,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石错出其间错:交错 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属:聚集 C.其城之内外皆涂涂:滩涂 D.以寓其耳目之乐寓:寄托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累数驿乃以得平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C.闽以险且远若属皆且为所虏 D.程公能因其地之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亊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4分) (2)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4分) 请简耍概括程公修造道山亭的原因。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0?12题。

沁园春 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翻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搂中乐太平。

谁争赏?有珠珰责成,玉佩公卿。

如今湖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10.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梅”的?结合上阕进行概括。

(3分) 11.下阕“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化用了前人哪两句诗?(2分) 12.分析下阕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賦》) (2)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3)定乎内外之分, ,斯己矣。

(《庄子?逍遥游》) (4)醉不成欢慘将别,。

(白居易《琵笆行》)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商旅不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 (7)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8)薄于身而厚于民,。

(《晏子春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4?17题。

桃园 废名 王老大只有一个女孩儿,叫阿毛,一十三岁,病了差不多半个月了。

王老大一向以种桃为业,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园。

桃因的篱墙的一边又给城墙做了,但这时常惹得王老大发牢骚,成上的游人可以随手摘他的桃子吃。

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时候,许多女孩子跑来玩,兜了花回去。

秋深的黄昏,阿毛病了也坐在门槛上玩,望着爸爸取水。

桃园里面有一口井,桃树,长大了的不算又栽了小桃,阿毛真是爱极了。

爸爸担着水桶林子里穿来穿去,不是把背弓了一弓就要挨到树叶子。

阿毛用了她的小手摸过这许多的树,不,这一棵一棵的树是阿毛—手抱大的!一一是爸爸拿水浇得这么大吗?她记起城外山上满山的坟,她的妈妈也有一个,一一妈妈的坟就在这园里不好吗?爸爸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有一田一箩桃子都踢翻了,阿毛一个一个的朝箩里拣!阿毛看见天上的半个月亮了.地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一一黑了岂不连苔也看不见?一一她的桃园倘若是种橘子才好,苔还不如福子的叶子是真绿!她曾经在一个人家的院子旁边走过,一棵大橘露到院子外,一_檷树的浓荫俨然就遮映了阿毛了! “阿毛,进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风很凉“爸爸,你还要上街去一趟不呢? ” 今天太晚了,不去,一一起来王老大歇了水柄伸手挽他的阿毛。

“瓶子的酒我看见都喝完了。

”“喝完了我就不喝。

” 爸爸实在是好,阿毛可要哭了!一一当初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半夜三更还要上街去!家里喝了不算还要到酒馆里去喝!但妈妈明知道爸爸在外面没有回也不应该老早就把门关起来!妈妈现在也要可怜爸爸罢! “爸爸,我们来年也买一些橘子来栽一栽。

” “买一些橘子来栽一栽!你晓得你爸爸活得几年?等橘子结起橘子来爸爸进了棺材!” 王老大向他的阿毛这样说吗?问他他自己也不答应哩.但阿毛的福子连根拔掉了。

王老大这样的人,大概要喝了一肚子酒才不是醉汉。

这时月亮才真个明起来,就在桃树之上,屋子里也铺了一地.王老大坐下板鱟脱草鞋,一一阿毛伏在桌上睡哩。

” “阿毛,到床上去睡“我睡不着“你想橘子吃吗? ” “不。

” 阿毛虽然说栽橘子,其实她不是想到摘子树上长槁,一棵橘树罢了。

地还没有吃过橘子。

“阿毛,不说话一睡就睡着了。

”王老大就闭了眼睛去睡。

但还要一句一一 “要什么东西吃明天我上街去买。

” “桃子好吃。

” 阿毛并不是说话说给爸爸听,但这是一声霹雳,爸爸的眼睛简直呆住了。

如果不是夜里,夜里睡在床上,阿毛要害怕她说了一句什么叫爸爸这样!桃子一一王老大为得桃子同人吵过架,成千成万的桃子逃不了他的巴掌,他一口也嚼得一个,但今天才听见这两个字! “现在那里有桃子卖呢? ” 一听声音话是没有说完.慢慢却是一一“不要说话,一睡就睡着了。

” 睡不着的是王老大。

窗孔里射进来月光.王老大不知怎的又是不平!月光居然会移动,他的酒瓶放在一角,居然会亮了起来!王老大怒目而视.阿毛说过,酒都喝完了。

瓶子比白天还来得大,王老大恨不得翻起来一脚踢破了它!世界就只是这一个瓶子一一踢破了什么也完了似的! 王老大挟了酒瓶走在街上。

“十五,明天就是十五,我要引我的阿毛上庙去烧香低头丧气的这么说。

自然,王老大是上街来打酒的。

“桃子好吃阿毛的这句话突然在他的心头闪起来了,一一不,王老大是站住了,街旁歇着一挑桃子,鲜红夺目得厉害。

“你这是桃子吗!?”王老大横了眼睛走上前问。

“桃子拿玻域瓶子来换。

” 王老大又是一句:“你这是桃子吗!?”同时对桃子半鞠了躬,要伸手下去。

桃子的主人不是城里人,看了王老大的样子一手捏得桃子破,也伸下手来保护桃子,拦住王老大的手一一“拿瓶子来换。

” 换桃子的收下了王老大的瓶子,王老大捧了桃子一一他居然晓得朝回头的路上走!桃子一连三个,每一个一大片绿叶,王老大真是不敢抬头了。

“王老大,你这桃子好!”路上的人问.王老大只是笑,一一他还同谁去讲话呢? 围拢来四五个孩子,王老大道:“我替我阿毛买来的.我阿毛病了要桃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