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答案一、(一)1.C【解析】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天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达错误,因果倒置。

B项文中引用《出寨》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曲解文意。

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2.C【解析】题中C项,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B【解析】B项,“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原文为“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二)4. D (错在“极大缓解了陪读家庭的压力”。

材料二中原文说“尽管收人不高……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可见并不能大大缓解家庭压力。

)5.C(错在“大多数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大”。

从材料三的数据看,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大,相反,认为帮助小、没有帮助甚至起反作用的合计超过了一半。

6.①材料一具体描述陪读家长真实的状态 ;②材料二指出陪读现象带动了“陪读经济"的发展;③材料三从不同角度探讨人们对于陪读的看法;④材料四分析了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答出四点给6分。

)(解答此题,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就是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因此,只要能够准确地对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三)7.A(小说中刘院长安排酒菜可以理解为是特意安排,而“先生”却在吃饭前就主动要求分配工作。

故选项中“让‘先生’接受村医的任命”的分析有误,并且“一时冲动”分析错误。

)8.①小说倒数第2段中“在县医院早就成专家了”照应了前文“在县医院当大夫”,这一布局表现出了小说谋篇的严谨性;②表现了“村医”淡泊名利权势,突出了人物的悲天悯人之德;③以能为村民看病为满足,深化了歌颂平凡英雄的主旨。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形式,与陶瓷器、金属器、纸本类共同构成了我国历史文物的四大主干。

从原始社会的古代崖刻,到周代的石鼓文;从秦始皇东巡刻石,再到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碑碣、墓志、摩崖、塔铭……石刻文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歌功颂德、记人载事的赞、颂、记、志、铭等,有各种经典文集、杂咏、题名、地图、谱系、楹联、符咒、药方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书体上看,石刻有古籀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特别是保存了大量各朝代的异体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的泰山石刻,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珍存着秦朝《李斯碑》、汉代《张迁碑》、晋代《孙夫人碑》,以及北齐《金刚经》大字和唐朝《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

泰山石刻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

”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与其如出一手。

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

”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在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

以上诸说皆无定论,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

石刻与藏之于秘府的典籍不同,它铭之于石,公之于众,记录、揭示的史实也较为可靠,可以作为订正古籍的有力证据和补充经史的珍贵资料,其价值不下于甲骨文之于商周史,敦煌汉简之于汉史。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争论一直为历朝尤其是清代学者所关注,并融入到近代古史辨的学潮中,衍化成古书真伪之争。

由于无法一睹汉代文本之真,争论似永无结果。

【高三语文试卷】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高三语文试卷】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

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

二是恬淡观。

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

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

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

到明代中期,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以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副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衙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其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贳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膏血。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超过500亿多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且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的网民达到85. 4%。

不夸张地说,骚扰电话面前,几乎无人能幸免。

公众可能不难:日常生活中,接到骚扰电话,( )。

打骚扰电话的人究竟是谁,他们从何种渠道、如何获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又都在为哪些产品做宣传,都是无从得知的。

一场对骚扰电话的公民追击,在向警方报案、做过常规的笔录和调查后就了。

客观而言,具体某个骚扰电话给公民个人带来的权益侵害可能有限,一般性的电话骚扰或不至于涉及刑事犯罪,但却起码也是明白无误的治安违法,有效的社会治理也不能就这样的任其地逍遥法外。

公民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乏报警求助、拿起法律武器等内容,但事实上骚扰信息的发布主体一般处于无从查证的状态,最终难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感同身受杳无音信肆无忌惮不了了之B.身临其境杳无音信有恃无恐不了了之C.感同身受石沉大海有恃无恐束之高阁D.身临其境石沉大海肆无忌惮束之高阁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习惯性地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B.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C.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D.习惯性地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B.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C.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D.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道家的祭天、通神、避邪等仪式都离不开香。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香文化与应用。

主要体现在道教斋酿焚香、养生修行等方面,它发展延续贯穿着整个道教文化的传承历史。

道教香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形而上的精神哲理,形而下的应用科学。

亘古以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道人敬神、养生都离不开香道。

道人焚香、熏香、敬香等,都包含于香道之中。

道教中以三炷香代表道教三宝,道宝代表玉清,经宝代表上清,师宝代表太清,也代表天、地、人,敬三炷香表示着敬三清,敬天、地、贤人。

道人向神明上香时,要用左手插香,因左手为阳,为大,以示尊敬。

三炷香插在香炉中的总宽度最好不要超过一寸,这叫“寸诚感神”。

道经说:“寸心可达九重天。

”真心诚意能够感动九天之上的神明。

道人通过眼观、手触、鼻嗅、冥神,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欣赏和感悟,在简朴传统的仪式中感悟今生,与天地融于玄妙的清静之中。

道教在长期的香道仪式中发现香气与人身有密切关系,由初始最简单的激发内心愉悦感功能延伸到养生养心功能。

道教中按香品香气确定了其四大主要功能:1.祀先供圣——礼仪的表达手段(通神);2.祛疫辟秽——草药的重要部分(预防);3.安魂正魄——宗教的必备用品(养心);4.启迪才思——文人的读书伴侣(安神)。

宋初东华派创始人宁全真在《上清灵宝大法》就有详细的说明:道香者,心香清香也。

德香者,神也。

无为者,意也。

清净者,身也。

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

洗身无尘,他虑澄清。

曰自然者,神不散乱,以意役神。

心专精事,穹苍如近君,凡身不犯讳。

四香合和,以归圆象,何虑祈福不应。

这里“香”不再是普通的香料,其实是人的“心香”,属于形而上的修行境界。

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中国道教几度沉浮,有过兴盛,有过衰退,但香文化始终与道教紧密相连。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播、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动等特征的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
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
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
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
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
药。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女孩言之切
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同时费尽心
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
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善良,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过年时,还专门开车送
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说好,过完年她就回来,并且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女孩穿着妻子
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仍没有任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刘醒龙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
那棵大樟树。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
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
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本是一
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

1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答案1.【答案】D 【解析】A 项原文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形成后,对我国的外交产生作用。

B 项原文是说“以义为利”,并不是说不要“利”。

C 项,说的是“一带一路”,张冠李戴了。

2.【答案】B 【解析】“理论上”表述错误,应该是事实论据。

3.【答案】C 【解析】A 项“也发展好已和我国建交的国家”错误,原文只是说“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建交”并不与“建立伙伴关系”对等。

B 项“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略”于文无据。

D 项“世界将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印记”的推断没有根据。

4、【答案】C 【解析】“这句话表明这个人已观看过表演”属于主观臆断,喊话者这样做的用意在于制造噱头,吸引观众下次观看。

5、①娇艳美丽:“露出一张俊俏小脸,流目盼顾,含情脉脉,竟是一风流少女。

”②表演技艺高超:“少女面有难色,做出万般挣扎苦状。

”③耍蛇手法熟练:“她便双手托起,又在手中万般作弄,或掬或握,或作衣带系腰,或作围巾缠头,末了,提起蛇尾,蛇直直下垂,如棍,如绳”④深谙世事,少年老成:少女说:“今人不以自然为美,游园要赏荷花,登山要观怪古,我们耍艺的,只好如此。

”说完,长叹一声,令人感慨。

(每点2分,共6分。

在此三点上适当延伸拓展、分析,有理由亦可给满分。

)6、内涵:现代人不崇尚自然美,却追求各种畸形的美。

①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②同少女清新自然的外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她少年老成的性格,令人叹惋。

③引人深思,令人警醒。

告诫世人应崇尚自然美,否则会助长歪风邪气。

7.【答案】B 【解析】A 项“代表着当下的年轻群体”错误,原文只是说“他们身上其实有着当下年轻人的诸多共性”。

C 项“没有韩流,就不会有‘娘炮’的出现”说法错误,原文说“古已有之”,并举唐朝优伶为例。

D 项说法绝对。

8.【答案】D 【解析】A 项原文并没有明确指出“关爱、引导之道”。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试题中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下面就一起来练习吧。

一、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节选自《滕王阁序》)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舸舰弥津弥:更加B.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C. 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D. 宁移白首之心移:改变2.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 潦水尽而寒潭清/宾主尽东南之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 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 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穷则独善其身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A. 襟三江而带五湖B.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C. 眄庭柯以怡颜D. 悦亲戚之情话【答案】1. A 2. C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湖北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湖北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湖北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 (11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被大作家沈从文称为“周百科”。

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豁达,是一位不慕名利的学者。

周有光十岁进入苏州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

1955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

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发挥作用的方案。

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他本人却一直觉得被这样称呼不好。

他说:“读过我书的人,绝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晓园说:“他觉得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

进入全球化时代,周有光努力推进语文现代化进程,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说:“除了对汉语拼音的贡献,周老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以及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方面的学术成就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周有光将目光从研究拼音、文字等转移到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上,阅读、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写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2019 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答案一、(一)1.C 【解析】 A 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天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达错误,因果倒置。

B 项文中引用《出寨》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曲解文意。

D 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2.C 【解析】题中 C 项,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B 【解析】 B 项,“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原文为“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二)4.D (错在“极大缓解了陪读家庭的压力”。

材料二中原文说“尽管收人不高⋯⋯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 ,可见并不能大大缓解家庭压力。

)5.C(错在“大多数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大”。

从材料三的数据看,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大,相反,认为帮助小、没有帮助甚至起反作用的合计超过了一半。

6. ①材料一具体描述陪读家长真实的状态; ②材料二指出陪读现象带动了“陪读经济" 的发展 ; ③材料三从不同角度探讨人们对于陪读的看法; ④材料四分析了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两点给3 分,答出三点给5 分,答出四点给6 分。

)(解答此题,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就是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因此,只要能够准确地对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 三 )7.A (小说中刘院长安排酒菜可以理解为是特意安排,而“先生”却在吃饭前就主动要求分配工作。

故选项中“让‘先生’接受村医的任命”的分析有误 , 并且“一时冲动”分析错误。

)8.①小说倒数第 2 段中“在县医院早就成专家了”照应了前文“在县医院当大夫”,这一布局表现出了小说谋篇的严谨性;②表现了“村医”淡泊名利权势,突出了人物的悲天悯人之德;③以能为村民看病为满足,深化了歌颂平凡英雄的主旨。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考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

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

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

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

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

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

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

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

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

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

2019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期中语文试卷

2019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期中语文试卷

2019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

湖北省四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四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 分钟命题学校:宜城一中襄州一中枣阳一中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们祖先的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深刻阐释我们国家的外交思想,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我们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站立世界潮头,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为当今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这些格言从现实意义上以博大的胸怀和进取的姿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念与方略,处处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在强调,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中国提倡的伙伴关系,具有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放包容、强调共赢共享的鲜明特征。

目前,中国已经与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

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之一。

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谋和平、谋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世界各国利益。

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013 年秋,我们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 21 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绘就了一幅“大写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被誉为 21 世纪伟大故事的“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根植于历史厚土,世界将打上 深深的 中国文化印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耍蛇记
贾平凹 西安街头,艺人很多,有玩猴的,有弹唱的,有运气划拳的,有行书描画的,一帮一伙,很是热 闹;常常这伙拉了那帮观众,那帮又搡了这伙生意。于是,得胜的坐地不走;败下阵的,悄遁而 去,暗中再苦练绝技,又来挤垮别人。一时间,你争我斗,技愈来愈绝,观众却愈看愈馋,水涨 船高,不亦乐乎。忽有一日,从南方来了一伙耍蛇人,展出七寸蛇、双头蛇、眼镜蛇、响尾蛇、 大蟒蛇,白、褐、赤、青,色彩斑斓,便声名轰然满城,围观者匝匝而来,如潮汹涌,经久不 衰。 耍蛇者一共五人,一老者,两壮年,另有一婆一女,俨然一户人家。先是白布围了四周,宣称日 耍五场,每场定时,人不足三百则等,人过三百则谢绝不卖;观众觉得稀罕,购票的队列长达几

A.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我们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并以此为理论 和思想 武器。 B.我们提倡的伙伴关系,坚持以义至上,具有合作、平等、开放、共赢等鲜明特征。
C.做大中国的“朋友圈”,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彰显了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大国使命。 D.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以深化外 交布局 为依托。 2、下列对本文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在联合国倡 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 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为人类社会作出实 实在在的中国贡 献。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推动 新时代对外工作不断开拓新天地、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下列对本文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的全球伙伴关系,谋求既发展自己,也发展好已和我 国建交 的国家。 B.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顺应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为完善全球治 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略。 C.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已在联合国发出倡议并付诸实际行动,承担起了大 国使命。
十米远。进得场去,四边排列大小不等的名蛇近百,皆是玻璃箱罩,蛇在里边有蜷,有卧,有 蠕,各尽其态,观者森森然不忍看,却又不忍不看。 “锵咚”一声锣响,耍蛇人在场中摆出台子,口若悬河地大讲蛇的丑恶、凶猛,使人毛骨悚然。 说罢,便打开身边一个木箱,掀去外层木板,显出一个铁笼,内盘两条大蛇,一条青绿,一条灰 黄。两蛇先十分亲昵,扭成一副绳状,然后作恶起来,各自绕成一团,头伸向上,相持相搏,如 斗鸡一般。忽丢进两只灰鼠,蛇双目鼓出,勃然而起,囫囵吞下,便见蛇身凸起拳大一包,从蛇 身上部蠕蠕而下。随之,又丢下一鼠,两蛇相争,一衔鼠头,一咬鼠尾, 互不谦让,鼠便裂为两 截,殷血流出。 观者倒抽凉气,面如土色,牙齿咯咯磕打,正欲退步,又一声锣响,蛇箱覆盖,耍蛇人又哗啦打 开一大木箱,观众不知又有什么恶蛇出现,正疑恐之际,箱中却冉冉开出一朵鲜花,花枝分开, 露出一张俊俏小脸,流目盼顾,含情脉脉,竟是一风流少女。观者为之一筋骨放松下来,随即就 报之一笑了。忽然,一蛇跃上,蛇首与少女几乎平肩,观者一惊,顿时毛发竖起,一颗心悬在喉 间。那少女无动于衷,任蛇缠绕身上,匝匝如背绳索。蛇头翘在脸前,少女目光凝视,嘴唇翕 动,似作窃窃私语。忽蛇头一动,观者大惊,那蛇便钻入衣内,头从领口探出,立时缠脖颈,愈 缠愈紧,少女面有难色,做出万般挣扎苦状。观者惊骇不已。少女却用手轻揉蛇身,微握七寸, 便慢慢附过嘴来,竟在那蛇头频频亲吻呢。观者失声惊叫,有拥近去似要解围的,有纷纷后退欲 要逃走的,有呆立原地,口不能言,步不能移的。那少女双眉颦起,猛握七寸,蛇哗然绽脱,她 便双手托起,又在手中万般作弄,或掬或握,或作衣带系腰,或作围巾缠头,末了,提起蛇尾, 蛇直直下垂,如棍,如绳;少女则一声嬉笑,
湖北省四校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们祖先的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 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深刻阐释我们国家的外交思想,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我们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站立世界潮头,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 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强大 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为当今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这些格言从 现实意义上以博大的胸怀和进取的姿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念与方略,处处 体现了一个负 责任大国的担当与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在强调,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 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提倡的伙伴关系,具有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放包容、强 调共赢共享的鲜明特征。目前,中国已经与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 不同形式的伙伴 关系,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 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 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谋和 平、谋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世界各国利益。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 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013 年秋,我们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 21 世纪伟大新故事的 “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绘就了一幅“大写意”。通过谋划、部署和推动,经过夯基垒台、立 柱架梁,“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共建“一带一路” 顺应了当前全 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 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国本着对自己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 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A.文章所选的三句格言可以体现当今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方略,通过这些也能展示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魅力与生机。 B.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生根发展的“大写意”从理论上支撑起“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这一中国当今外交智慧和外交思想。 C.本文在论证当今中国外交理念、方略时,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周密严谨的逻辑力 量的同时,又让人对此外交理念产生自信。 D.为了分析论证观点,本文综合运用论据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中国传统经典格言,也有 重要的 理论引用,更有胜于雄辩的现实依据。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