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宁波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宁波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宁波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方一崴 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摘 要:在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背景下,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总结了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借鉴了国内外港产城发展的先进经验,分析了宁波在港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发展策略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宁波发展的生命线和最大的资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城一体化”是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1],也是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经验。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宁波港产城融合发展面临新问题新矛盾,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

本文基于宁波港产城发展条件,提出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建议,为宁波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参考。

1.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内涵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对港口依赖程度持续加深,港口功能不断拓展,不再只具有简单的装卸、搬运功能;港口的定位也由传统的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向国际物流中心和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转变。

港产城融合发展包括港口、临港产业和城市三大核心要素,三个要素相互影响、互动发展。

其中,港口是临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临港产业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则是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的依托。

港口可以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物流等服务,对临港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临港产业为港口发展提供货源保障,对港口功能拓展和城市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城市为临港产业集聚和港口发展提供要素资源,临港产业和港口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形成港产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合力[2]。

2.港产城融合发展经验鹿特丹、汉堡、新加坡、香港等国际港口名城港产城发展已形成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2.1 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港口名城均统筹兼顾港口岸线与生活岸线,推动港区和城区相对独立,减少港区对城区的影响,实现港城相对分离;优化临港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港口和临港产业紧密结合,协同合作,减少物流量,降低物流成本。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综述吴红蕾【摘要】产城融合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本文在梳理产城融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下产城融合的缘起背景和内涵、产城融合定量分析、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开发模式的角度进行归纳、综述与展望,以期为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和国家转型升级提供有益支撑.【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9(038)009【总页数】5页(P77-81)【关键词】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定量分析;空间布局;综合规划;城市功能【作者】吴红蕾【作者单位】吉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1;F403.3引言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经历城镇化与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但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耗能高、污染重、重速轻质等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模式粗犷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理念也不断深化,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提到“推进功能融合和产城融合”,两者的融合发展是保证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生态平衡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城市发展新课题的涌现,新形势下产城融合的研究及探索应进一步加深。

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为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和国家转型升级提供有益支撑。

1 新型城镇化下产城融合的缘起背景和内涵国外学者对产城融合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系统的解释,但从其对城市化和产业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产城融合的观点。

早期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从各方面全面规划城市空间而寻求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被视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随后还出现提倡城市集中、增加绿地面积、优化交通情况的“现代城市主义”、中心城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卫星城理论”、倡导土地与空间混合合理运用的“新城市主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索爽
【期刊名称】《住宅与房地产》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出现了开发区、工业园区、职教区等城市单一功能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种单一功能的新区暴露出职住不平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城市交通拥挤、居住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

本文从城市用地功能、交通体系等方面出发,初步探讨"产城融合"理念下城市规划相关策略研究,从规划理念、发展目标、总体定位等方面指导规划新区向产城融合性新区发展,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发区建设中在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的规划策略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总页数】1页(P59-)
【作者】索爽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策略思考 [J], 杨少贤
2.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J], 索爽
3.吴晓莉:低碳城市规划应体现产城融合理念 [J], 无
4.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索 [J], 廖章森[1];轩紧紧[1]
5.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杭州运河拱宸桥段滨水空间更新模式与策略 [J], 厉泽萍;李俊杰;郑亨;康昱;陈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着一些优势和挑战,主要问题包括城市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等。

为了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优化发展路径等对策。

未来,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产城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和措施,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将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产城融合,我国,发展现状,优势,挑战,问题,对策,路径,政策,前景,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产城融合是指生产要素和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产城融合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的均衡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产城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产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产城融合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

1.2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地纷纷提出了相应政策和规划,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区产城融合水平较低,相关政策实施不到位。

产城融合中存在着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城市规划缺乏针对性使得产业发展受限。

我国产城融合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市规划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产城融合的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产城融合的发展不够多元化,城市规划滞后导致了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脱节。

产城融合发展下的产业园区布局策略研究—以玉溪科工产业园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下的产业园区布局策略研究—以玉溪科工产业园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下的产业园区布局策略研究—以玉溪科工产业园为例产城融合研究背景产业园区是产业和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物质空间。

新中国建国初期是仿造苏联的产城分离模式,即用地的一边为工业区、一边为商业区,而另一边为住宅区。

因为中国那个年代大多城市规模小,很多重污染工业区不能靠近生活区。

自从1979年在蛇口设立第一个工业园起,到1990年以来,各地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大量兴办产业园区[1]。

在新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城市发展对产业的升级、更新及转型需求日趋强烈,原有粗放式、单一功能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趋势。

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引导,常常“重产轻城”,导致“产城分离”、“产城脱节”等突出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并不协调。

因此,随着我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运用产城融合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脱节。

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就是“空城”,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

产城融合不仅是对产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深入思考,更是新时代进一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的内在要求[2]。

1.产城融合理论发展与现代内涵2.1产城融合理论发展产城融合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针对随之而来的城市居住、生态、交通等环境污染问题。

1920年恩温提出著名的“卫星城”理论,旨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1944年完成的大伦敦周围建立了8个卫星城,居民可在所生活的卫星城享受到居住、交通、工作、休闲、娱乐、教育、购物等日常的基本生活服务,这样可使其周边区域性的大中城市发展的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一、背景引言产城融合是指将传统的工业城市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通过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协同发展模式。

产城融合能够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始重视产城融合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我国产城融合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现状分析1. 产城融合的定义与特点产城融合是一种城市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城市和产业间的紧密结合。

其特点包括:创新发展模式、高效土地利用、多元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

2. 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产城融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实践。

一些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城融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3. 产城融合的挑战和问题(1)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不协调:一些地区由于规划不合理,产城融合效果不佳。

(2)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杂,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人居环境。

(3)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产城融合来解决。

(4)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支持,制约了产城融合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产城融合案例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强化产城融合策略,南海区成功打造了一批产业园区,提升了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2. 上海市嘉定区产城融合案例嘉定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产城融合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

2. 加强规划和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合理布局产业和居住用地。

3. 强化协同创新: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

五、结论产城融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方案引言产城融合是一种综合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城市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产城融合方案,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等。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房地产泡沫、环境恶化等。

产城融合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本项目旨在通过将产业和居住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如下:1.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引入新的产业和商业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经济水平。

3.优化交通系统: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的交通网络,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4.保护环境: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和有效的资源管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步骤1.规划和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环境专家合作,共同制定产城融合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合适的地点进行产城融合项目、设计合理的居住和产业用地分布等。

2.建设和开发阶段:根据规划和设计方案,我们将开始建设和开发项目。

这包括建设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等。

同时,我们还将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项目,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交通规划和建设阶段:在产城融合方案中,交通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系统的改进等,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4.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阶段:在产城融合方案中,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建设绿化带、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产城融合方案,我们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 一港双城”战略下的唐山市港产城融合发展探析

“ 一港双城”战略下的唐山市港产城融合发展探析
市范围内实施“ 一港双城” 建设格局ꎮ 关于“ 一港双城” 概念ꎬ“ 一
港” 指唐山港ꎬ具体包含三个港区ꎬ分别为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
和丰南港区( 建设阶段) ꎬ“ 双城” 指唐山市主城区和曹妃甸滨海新
城ꎮ “ 一港双城” 建设的本质ꎬ就是针对唐山市的客观情况因地制
宜设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ꎮ
一、唐山市港、产、城及融合现状
1. 港口情况ꎮ 唐山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ꎬ其陆域
海岸线长 229. 7 公里ꎬ在河北省内占比 47. 4% ꎻ海域面积 4467 平
方公里ꎬ占全省 64. 3% ꎻ岛岸线长 118. 5 公里ꎬ占比更是高达全省
的 97. 1% ꎮ 天生的优势必不可少ꎬ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ꎮ 唐曹、
及融合所存在的问题ꎬ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ꎮ
【 关键词】 唐山市ꎻ一港双城ꎻ港产城融合
2017 年 12 月 8 日ꎬ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唐山调研时ꎬ结合
当地地理位置、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ꎬ正式提出了“ 一
港双城” 的战略设想ꎮ 唐山市委、 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快速反
应ꎬ在 2018 年 1 月 14 日的唐山市委第十届四次全会上确定在全
1. 做大做强港口ꎬ打造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ꎮ 以港口发展
带动产业聚集ꎬ以产业聚集催动城市崛起ꎬ这是大部分港口城市选
择的最优发展路径ꎮ 唐山市需要充分利用深水大港这一天然优
也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ꎮ
1. 港产融合ꎮ 因唐山特殊的海洋、岸线位置分布ꎬ导致目前港
口分为京唐港和曹妃甸港两个港区ꎬ丰南港区仍在紧张的建设期
内ꎮ 港口主要业务基本仍停留在来往船舶停靠、海运货物装卸、搬
运及仓储等基本功能上ꎮ 港口总体发展水平较低ꎬ至多处于二代

产城融合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以北流市工业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以北流市工业园区为例

城 镇 规 划
乐 至西垠 的公路 联通 ,对 外交通 十分便 捷 。在 园区 道路 系统 规划 时 ,内部利用 工业 大道 串联 各组 团 ,
打通 整个 园 区东 西 向的联系 ,并在 工业 大道南 北两
内局部 区域 、 地块 的交通 ,以服务功能为主 。 ( 4 ) 公交线路 按照 “ 分 层布设 、逐 步成 网” 的总体思路 ,规 划将 工业 园区 的城 市公 交线划分 为快 速线路 、骨干
格局 ,引进先进 理念 ,围绕生 态工业 园 区的定位 ,
理论 ‘ 科技 / I I I T H E O R I E S &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 编辑一 刘琚
设计一 姜瑶
突 出对 山水 生态环 境基底 的保护与 利用 。 同时 ,还 要 结合北流 市 “ 创 建 国家园林城市 ” 目标要 求 ,注
给 园区 内部 众多 的次干路 ,突 出其高 效 、便 捷 的中
转和 集散特点 。 园 区 内最 重 要 的 主 干路 为 工 业 大 道 , 由东 至 西 串联 了 民安 、十字铺 、民乐 、鑫 山和 田心五 大组
包 括超 市 、小 型商业 、小 型文化活 动设施 、小 型卫
生站等 ,主要 为该工 业集 中区 的居 住人 口和产 业人 口服 务 ,形成 邻里 配套服务 节点。
线路 、集 散线 路三个 层级 ,并 利用长 途客运 站 、公
பைடு நூலகம்
侧各 设一 条主干 道 ,形成 三条东西 向平行 的干 道 ;
整 治 容 县至 北 流 的 公 路 ,形 成 与 玉 容 一级 公 路 并 驾齐 驱之 势 。园区外 部则打 通新圩 至 山围 的6 0 m大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邢东新区为例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邢东新区为例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
邢东新区为例
张丽娟;张健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2(19)9
【摘要】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河北省邢台市邢东新区为例,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对其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

通过
分析邢东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困境,明确其城市新核、产业引擎、战略绿芯、枢纽门
户的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采取组团放射发展模式和“双核引领、轴线驱动、一
带串联”的规划设计。

本文为在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进行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张丽娟;张健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绿色交通规划策略-以呼和浩特市东部新城为例
2."金科产城"融合视角下的高新区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以肇庆国家高新区为例
3.产城融合视角下新区空间规划研究——以沈抚新区白沙岛为例
4.面向管理的“产城融合”
园区规划编制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中韩产业园核心区控规为例5.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新区生物多样性设计应对——以滇中新区小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张企予;张企欢;江丽;姚冰凌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7(000)027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城新区"孤岛"、"空城"、"卧城"现象不断涌现,结合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的规划实践,提出构建"组团+单元"的层级式布局体系、调整单元用地比例、引入TOD开发模式三大规划策略,形成功能组织有序,组团有机复合,城市运行高效的格局,达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目标,为其他新城新区提供经验参考.
【总页数】2页(P208-209)
【作者】张企予;张企欢;江丽;姚冰凌
【作者单位】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湖南长沙 410005;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44
【相关文献】
1.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绿色交通规划策略-以呼和浩特市东部新城为例 [J], 洪亮平;郭紫薇
2.石化园区产城融合策略探讨——以福建省泉港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 [J], 黄顺江
3.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 [J], 沈正平;陈伟博
4.“产城融合、三生共融”的城市更新策略探讨——以石家庄桥西区金融创新区规划为例 [J], 吕科;
5.国家级新区产城融合的耦合协调评价
——以舟山群岛新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 [J], 安静;王荣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城融合背景下深圳市城市更新路径探索——以深圳市清水河片区更新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深圳市城市更新路径探索——以深圳市清水河片区更新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深圳市城市更新路径探索——以深圳市清水河片区更新为例刘中毅;池葆春;段希莹【摘要】一直以来清水河片区属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区,这里有深圳市区面积最大的陆运仓储区和罗湖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庞大人口的落脚、现状用地的不足、公共配套的紧缺以及特区一体化以来重大交通通道对空间的占用,使这个处于特区边缘的城中村发展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项目组尝试运用片区更新统筹的方法,以产城融合为切入点,与清水河地区村集体、企业统筹协调,平衡利益,进而探索出一条可实施、可持续的更新路径.【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年(卷),期】2018(025)006【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边缘;城中村;仓储物流业;产城融合【作者】刘中毅;池葆春;段希莹【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53;西安科技大学西安710054;长安大学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 边缘的没落与繁荣清水河片区位于罗湖区行政范围内中北部,与龙岗区交界,紧邻原特区边境管理线“二线”布吉联检站和广九铁路线,距离南部罗湖中心商圈3 km,距福田中心CBD约6 km,距深圳东站1.5 km。

一直以来清水河片区都属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区,这里有深圳市区面积最大的陆运仓储区和罗湖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总占地面积237公顷(见图1)。

如今的清水河仓库繁忙中透着没落。

与仓储区的“没落”形成反差的是城中村的“繁荣”。

章輋村连同清水河村、鹤围村、吓围新村一起形成了清水河的城中村,位于仓储区以北。

伴随城市的兴起,这一片村落从几十户瓦片房的小村庄逐渐变成几百栋砖混小楼交错密布。

也因为靠近中心的区位和廉价的租金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目前城中村居住的人口近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90%以上。

庞大的外来人口使房屋租赁行业异常兴旺,同时村里也新增了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见图2)。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策略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策略

互动关系松散 区域极化效应
日益密切,反哺母城, 辐射扩散效应
互融互促,一体化发展, 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空间形态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特质一览
1 产城发展路径
产城分离
各自为政
边缘融合
产城融合
产业聚合 结构耦合
功能复合 设施调和
定位契合
规划协和 空间缝合
用地混合 人文融合
图例: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行政用地
文体用地
绿地用地
工业用地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解析示意图
1 产城发展路径
Part
产业园区以往一直是金融与产业发展和集聚的载体,是项目与人才碰撞和汇聚的聚集地,随着中国城市、地产、社会、管理制度、网络环 境和产业能级的不断升级,尤其是随着全球市场条件变化的不可预见增加,产业园区的更新速度已经越来越快。
第一代:1978-1989 零散自发形成的厂房模 式,简单粗放,定位不 明,职能微弱。
‘80S
第二代:1990-2000 统一规划,园区化,智能 化,信息化,产业聚集, 招商为主,初步规划,初 具社会职能
‘90S
第三代:2000-2010 工作,生活,休闲一体街 区化,专业化招商,一定 社会职能,产业链及配套 服务。
镇,产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 • 产城关系:园区与城市边界逐渐模糊,生产生活空间高度融合。
上海青浦工业园区是1995年11月25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九大市级工业开发区之一,目前规划面积56.2平方公里。园区不
仅位于长三角“之”字型经济圈的交接处,是上海通往江苏、浙江两省的交汇点,而且也是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带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 进产业带的枢纽作用和对长三角、华东地区的辐射作用。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空间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空间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产业新城,“产城分离”“潮汐交通”“产业空城”等城市病愈发凸显。

“十二五”规划以来,“产城融合”作为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理念,广泛运用在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及国民经济规划等各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产城融合的模式、实施路径、评价体系等:景秀艳等提出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居住空间三者的有机融合是高端城区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1];卫金兰等从产业化与城市化角度,提出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15个二级指标[2];李苑基于福建省基本概况,从产业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功能及人的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产城融合度测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3];赵虎等基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结构、功能、形态三大类与11个子项的产城融合策略体系[4]。

本文通过对厦门产城发展历程及新时期产城发展的需要进行梳理与分析,开展产城融合理念在城市设计空间层面的研究,探讨产城融合的技术路径与空间评价因子,并通过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进行论证。

1厦门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现存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产城融合发展经历了产村融合、产城互促、产城融合三个阶段,逐步探索出适应厦门城市需求与产业发展的模式。

1.1产村融合(1980—1995年)1984年南方谈话后,厦门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以“中外合资、港澳台独资、外商独资”为主的多元发展模式。

该阶段产业发展以密集型、粗放型工业为主,产业与村庄融合,提供就业人口的同时也促进村庄配套的提升与完善,实现产村融合。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升,产城融合成为评价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文章以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厦门产城融合发展历程进行剖析,提出“以产城融合为驱动核心、以城市设计为空间抓手,打造‘产—城—人—地’深度融合、持续共生的活力新城”的策略,同时结合城市设计规划实践,聚焦产城居比、职住平衡指数、生活圈活动覆盖率三大融合因子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探索构建一套可行有效的产城融合空间评价体系,为促进厦门“两高两化”建设献言献策。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一、产城融合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规划过度理论化,城市建设中产业和城市规划的脱节等。

而产城融合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产城融合的背景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

通过将产业发展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与城市的紧密结合产城融合的特点之一在于产业与城市的紧密结合。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业常常被忽视,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到产业的需求和发展。

而产城融合模式突破了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藩篱,将产业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

2. 以人为本的理念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必须以人为本。

产城融合模式将人口、产业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 倡导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模式强调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绿色产业和绿色城市建设。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中,要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绿色化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4. 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产城融合模式促进了城市的创新发展。

通过将产业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产业创新和城市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力度,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1. 深圳产城融合深圳作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先行者,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在深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深圳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产业优势,推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深圳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了城市规划和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产城融合模式,深圳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通过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城融合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产城融合的背景、产城融合的模式和效果、实践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产城融合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无序发展和城市功能单一,许多城市陷入了发展瓶颈。

产城融合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产城融合的模式和效果:产城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包括将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城市、将产业园区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将企业总部设立在城市中心等。

不同的城市在产城融合中采取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但都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为核心目标。

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产业的高效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实践案例:产城融合的实践案例举不胜举,以下以杭州互联网产业园为例进行分析。

杭州互联网产业园位于杭州市核心区域,从规划、建设到运营,均以产城融合为目标。

该园区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入驻,形成了互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杭州市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该园区还注重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设施,提高了员工的居住和工作条件,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产城融合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各地城市发展的差异和政策的制度性问题,产城融合在不同地区的推进效果存在差异。

其次,产城融合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和居民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不够匹配的问题。

最后,由于产城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参与,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协调,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和产业之间的融合,通过将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产城融合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产城融合的现状产城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搬迁到城市周边,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也越来越注重产业支撑,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等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二、产城融合的优势1. 促进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可以提高城市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2. 优化城市布局: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空间的优化利用,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3. 促进城市更新:将传统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可以带动城市的更新与升级,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4. 促进社会公平:通过产城融合,可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城乡差距。

三、产城融合的挑战1. 城市规划和产业需求不匹配: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导致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

2. 产城融合的机制不完善:当前对于产城融合的政策和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

3. 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有限:产城融合会增加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力度。

四、建议1. 完善政策和机制:加大对产城融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和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合作。

2. 加强产城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以满足城市和产业的需求,实现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

3. 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力度:在产城融合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通过智能技术、绿色设计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建立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加强产业培训和技术创新,实现产城融合的良性循环。

总之,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将产业和城市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05T16:24:01.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彭俊
[导读] 本文首先叙述了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项目概况,而后对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以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彭俊
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城融合已然成为现如今新的热点话题,且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也越发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

以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对旅行文化、社区功能以及产业设计等融合的设计方式,对该地区设计方案的确定尤为有利,但因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起步偏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缓,致使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之多的,对此,应对其中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以探析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设计;石家庄;策略
前言:
产城融合为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之一,加快产城融合建设步伐,能够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所以,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应分析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积极找寻应对问题的设计策略,实现对城市的有效设计。

本文首先叙述了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项目概况,而后对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该项目研究范围为23.32km2,城市设计范围为18.87km2。

以核心区范围来说,主要包括生活服务、功能业态以及项目聚焦这三个方面,其中生活服务属于一项关键产业,也为社区服务节点。

功能业态,是沿着活力街区与活力带所分布的办公、教育及业态复合等方面内容,属活力中心位置。

项目聚焦,一般为项目布置,如商业街、创意区以及活力公园等。

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为城市有机部分,也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可将其视为发展契机,落实优化城市用地,平衡城市产业和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城市形象得以保持。

2 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如城市间联系较弱,生活功能较差、融合水平相对较弱以及历史资源挖掘程度不够等,以上都为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应深入分析其中问题,探寻问题产生之根源,以期依据此落实对问题的改正。

细致来说产城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第一,城市间联系较弱。

此为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产城融合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般以功能分区内容作为理论基础,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城市倒挂问题,这里指的是产业发展速度高于石家庄南新区发展速度,致使石家庄南新区出现配置不全现象,城市功能也出现了相对单一的状况,相较于城市母体,空间布局层面上还存在不少的距离,且交通体系也相对匮乏,导致产城出现分离状况,难以达到融合目标[1]。

第二,生活功能较差。

若生活功能较差,也会给产城融合带来不小的影响。

以用地比重来说,石家庄南新区用地比重相对较小,同时商业服务用地比例也相对较低,然而石家庄南新区的人口数量并不在少数,若用地比例较低,则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难以满足人们高标准的生活需求。

第三,融合水平相对较弱。

石家庄南新区的实际规模并非很大,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不但要对主题规模加以突出,也应对次级功能加以重视。

但以石家庄南新区发展状况来看,因规模并不大,所以难以对城镇旅行功能等进行大规模开发,甚至会导致石家庄南新区陷入至一种融合瓶颈中。

第四,历史资源挖掘不够。

历史资源对产城融合是有很好推动作用的,且利于凸显该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城市产业发展。

然而以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石家庄南新区产城融合时,对历史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甚至在融合过程中,破坏了某些历史文化,致使当地文化特色陷入至危险境遇之中。

3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来说,主要通过功能融合、交通规划以及文化生态这三方面来实施的,以期推动石家庄南新区产城融合进程,促进城市化与产业化两者的共同发展,最终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因此得到提高。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主要内容有如下体现:
3.1 功能融合
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功能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落实对功能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推动产城融合的进程,也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所以说,务必应重视对产城的设计,积极实现对功能的融合,使石家庄南新区发展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详细阐述,在进行功能融合时,应善于追求功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石家庄南新区的总体规模并不大,对产城融合的要求也并不是很大,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当地功能的打造越发受到重视,功能分区不但要包括旅行、以及居住等,还应涵盖地产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并且还应注重功能之间的融合,促进各个功能分区的有机结合,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切实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获得里程碑式的飞跃[2]。

除此之外,在推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还应将功能予以匹配,如在发展模式之中,要追求一种等量发展的规模,并要注重对产业组团以及居住组团等的建设,促进其一同进步与发展,且还应对两者所占据比例予以保持。

再者,也应重视当地的商业用地,确保用地范围的合理性,使石家庄南新区商业化特征也能够获得凸显,从而使商业发展能够对城市发展予以推动。

3.2 交通规划
在进行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时,也应加强对石家庄南新区位置交通的规划,良好的交通环境与秩序,也利于推动产城发展,进
而使当地经济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将功能融合视为基础,对石家庄南新区交通流量进行控制,确保其处在合理的流量范围之内,使石家庄南新区处的交通秩序能够得到真正保障。

同时,还应重视组团之间的交通关联,各个功能分区都应有良好的交通分流,并对各个道路间距予以控制,从而确保交通的流通性。

由上述可见,对城市设计来说,务必要注重对交通的规划,保障当地交通秩序,利于增加当地人员流动量,也才能够对经济予以一定刺激作用,使当地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3.3 文化生态
在城市设计中,对文化生态的融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利于凸显当地文化内涵,还利于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3]。

所以,以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应对当地文化生态予以深入建设,切实彰显地方特色,使石家庄南新区的活力能够被激发,促进当地文化与产业之间的相互结合,这种不但能够增强人们的内心愉悦性,还能够使人们的内心需求获得较好满足[4]。

另外,也应善于运用第三产业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文化发展以及地区旅行三者之间的高度融合,进而使石家庄南新区的地域性能够得到凸显,在此背景下,旅游业等产业势必会得到发展,如此当地的经济发展就能够获得进一步推动了[5]。

结语:
在城市化脚步不断推进的同时,对产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此,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应重视产业化与城市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对城市实施良好设计。

以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通过产城融合,能够使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商业等之间获得融合发展,最终推动石家庄南新区南部产业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李胜全,路思远,王新峰.产城融合视角下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8,34(06):134-138.
[2]孔斌,陈超,武君臣,疏唐昊.“产城学”融合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设计探索——以丹阳市南师大中北学院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7(11):25-29+47.
[3]张洪涛,宋立志.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区规划发展策略解析——以山东菏泽为例[J].中外建筑,2016(09):96-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