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梳理第23篇 核舟记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核舟记》知识要点归纳作者魏学洢(yi)(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制的《虞初新志》收录。

一.生字难字器皿(mǐn)罔(wǎng)贻(y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诎(qū)箬(ruò)篷高可二黍(shǔ)许石青糁(sǎn)之髯(rǎn)执(zhí)不属(shǔ)舟尾横卧一楫(jí)椎(chuí) 髻(jì)葵(kuí) 扇天启壬(rén) 戌(xū)二.通假字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注:“诎”和“屈”是同义词,而不是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还有)甫: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后。

三.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 (是)为人五:(刻有)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能以径寸之木 (木块)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 )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作)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是)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扇,量词)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扇子)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天启壬戌秋日 (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以:能以径寸之木(用)以至鸟兽、木石 (甚至)语:如有所语(说话)此中人语云(告诉)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四.古今异义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核舟记》所有基础知识点及中考题(内含答案)

《核舟记》所有基础知识点及中考题(内含答案)

《核舟记》所有基础知识点及中考题(内含答案)核舟记【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篇一:核舟记知识点归纳】通假字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重点词语解释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的技艺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3、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4、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象:模拟5、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6、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可:大约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缓地兴:起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11、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12、佛印绝类弥勒绝:极类:像13、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14、其人视端容寂端:正15、其船背稍夷背:这里指船底夷:平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1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18、其色墨墨:黑19、其色丹丹:朱红色20、为人五;为窗八为:刻2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盈:满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长而窄多义词为宫室:刻中轩敞者为舱:是为人五:雕刻能以径寸之木:木头以至鸟兽、木石:树木,如“草木皆兵”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特别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东坡右手执卷端:边其人视端容寂:正,如“端正”重点语句翻译1、苏黄共阅一手卷 1 、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2、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3、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6、尝贻余核舟一6、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7、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8、技亦灵怪矣哉技艺出真奇妙啊!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2024年)第23课《核舟记》

(2024年)第23课《核舟记》
2024/3/26
主体部分
详细描述核舟的外观、内 部结构和雕刻工艺,展现 其精巧细致的特点。
结尾
总结核舟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重要地位。
8
关键语句解读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点明核舟的制作者王叔远,突出其“奇巧”的特点。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和精湛。
创作动机
据传说,《核舟记》是魏学洢在游览太湖时,被一枚核桃舟的精巧细致所吸引而创作的。他以核桃舟为 载体,通过生动细致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6
CHAPTER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6
7
文章结构梳理
01
02
03
引言
简要介绍核舟的背景和来 历,引发读者的兴趣。
2024/3/26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描绘核舟上的人物、景物栩栩如生,情态各异。
9
艺术特色赏析
构思巧妙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 象,将核舟的特点和雕刻工艺展
现得淋漓尽致。
2024/3/26
描写生动
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核舟之中,感 受到其精巧细致之美。
情感真挚
2024/3/26
黄庭坚
黄庭坚在文中被塑造成一个沉稳、内敛的形象。他虽不如苏 轼那般奔放,但却有着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通过对其 与苏轼的对话和互动,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彼此间的尊 重。
16
舟子形象特点分析
• 舟子作为文中的配角,虽然没有过多的着墨,但却给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他忠诚职守,尽心尽力地为客人服务,体现了其 职业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同时,他也能在适当的时候为客 人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展现了其聪明和机智的一面。

初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初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初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整理核舟记》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核舟记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舟记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1《核舟记》译文: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长,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

中间高起并且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子,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他的右边,鲁直位于他的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一幅书画长卷。

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

鲁直左手拿着画幅左端,右手指着画幅,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

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都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佛印和尚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敞开胸脯,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起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人。

位于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

位于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那只船的船底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篇阅读指导类型六文言文阅读第23课时八年级上册篇目迁移练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篇阅读指导类型六文言文阅读第23课时八年级上册篇目迁移练

第23课时文言文阅读之八上篇目迁移练八上《三峡》迁移练(一)水经注·江水郦道元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④。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注】①迳:取道,经过。

②纡曲:迂回曲折。

③形容:形态。

④践跻:登临。

1.在下列选项中,与江水特点不同的一项是(C)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在文段结尾发出“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感慨的原因。

答:示例:因为这里风景秀丽、林木茂盛,这里有泠泠作响的流水、有清朗的猿啼,和书里面记载的凶险完全不一样。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江水又东.东.市买骏马《木兰诗》B.绝.壁或千许丈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C.略.尽冬春略.无阙处《三峡》D.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八上《三峡》迁移练(二)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

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核舟记 》知识梳理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核舟记 》知识梳理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核舟记》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二)古今异义1.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

2.高可二黍许“可”的古义:大约;今义:表示同意。

“许”的古义:上下;今义:答应,允许。

3.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较量。

4.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类似;今义:归属。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竟然;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奇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2.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中轩敞者为舱(是)3.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4.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5.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6.卧右膝(卧倒)舟尾横卧一楫(放)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表并列,并且)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连词,表转折,但是)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8.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四)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2.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4.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五)成语积累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课后习题解答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

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雕刻材料体积虽小,内容却十分丰富。

如船体长度“八分有奇”“曾不盈寸”和高度只有“二黍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

第二,雕刻的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展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初中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总结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生物七年级上册提纲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初中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贻(yí)有奇(jī) 二黍许(shǔ) 箬篷(ruò) 糁之(sǎn)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2)罔不因势象形象:模拟(3)尝贻余核舟一贻:赠(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零数,余数(5)如有所语语:说话(6)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7)佛印绝类弥勒类:像(8)其船背稍夷夷:平(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竟然(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解析: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均为“好像”。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

(1)能以径寸之木(C)(2)石青糁之(A)(3)左臂挂念珠倚之(A)(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梳理第23篇 核舟记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梳理第23篇 核舟记

大约 可以 右端 正视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6. 文言虚词 能以径寸之木
(1)以 以至鸟兽、木石 能以径寸之木
(2)之 箬篷覆之 为宫室、器皿、人物
(3)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轩敞者为舱
介词,在 连词,和“至”连用,表递进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船舱 做。这里指雕刻 动词,表判断,是 动词,表判断,是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二、句子翻译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 尝贻余核舟一 。(2018江苏淮安)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3.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018江苏淮安)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课下注释)
古义:_靠__近_________ 今义:比较,较量 古义:_相__类__似_______ 今义:属于 古义:_竟__然_________ 今义:曾经 古义:_挑__选_________ 今义:简单,简化
第23篇 核舟记
3.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 石青糁之 4. 其他重点实词 (1)能以径寸之木 (2)以至鸟兽、木石 (3)罔不因势象形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3. 第3段重点介绍船头部分,详细描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庭坚和佛印三人不同的 外貌、神情和动作,人物形象突出,读来情趣盎然。( √ ) 4. 文章第4段写两个舟子,极富动感和活力。他们一左一右,一动一静,右边的若 啸呼状,左边的若听茶声,既对称,又交错;既动中有静,又静中有动。( √ ) 5. 为了准确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作者使用“阅”“执”等一系列动词,不仅 使人物栩栩如生,而且使静止的船头仿佛有了动感。( √ ) 6. 本文叙事条理清晰,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 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 √ )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核舟记.doc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核舟记.doc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23课核舟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罔wǎng贻yí八分有奇jī箬ruò篷糁sǎn峨冠guān髯rán楫jí篆zhuàn壬戌rénxū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其船背稍夷。

夷:平。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解释为:弯曲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解释为:横放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解释为:挑选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窃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点拨: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形状刻成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轼和黄庭坚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点拨:古代汉语数词后往往省略量词,翻译时要补上。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点拨:重点理解“比”“卷底”等词语。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点拨:重点理解“视端容寂”“若……然”等词语。

第11课《核舟记》知识梳理

第11课《核舟记》知识梳理

《核舟记》知识梳理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wǎng )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小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帽子、长着浓密的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斜着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篇 核舟记
好题精练
(2020原创)阅读《核舟记》,完成1~3题。(10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高可二黍许
( 左右 )
(2)如有所语
( 说话 )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竟然 )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三、文章分析理解 (正确的打“√”,错的打“×”) 1. 文章第2段中,通过小窗可开关,雕栏相望以及清晰的十六个题字,与“舟首 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体积之小形成对比,充分表现了核舟雕工的精 致、奇巧。( √ ) 2.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话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 明了船体长度和高度,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 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 × ) 【解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话使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 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形象逼真地展现了核舟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具体介绍 核舟主体时,又是按事物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B. 文章第2段特意点出船窗所刻十六字,分别借用苏东坡《后赤壁赋》和《赤壁赋》 中的语句,自然引出下文对船上的苏轼及其友人的介绍。 C. 文章第6段计算了整个核舟所刻人物、窗户、箬篷、器物、文字的数量,以“计 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内容之多。 D. 本文既是一篇简洁、严谨的说明文,更是一篇气韵生动的艺术美文。作者行文井 井有条,准确细致,让读者充分感受到雕刻者巧夺天工的技艺。 【解析】文章写核舟先从中间的船舱、船篷写起,接下来介绍船头部分,再写船尾, 是按照逻辑顺序介绍的。
古义:_靠__近_________ 今义:比较,较量 古义:_相__类__似_______ 今义:属于 古义:_竟__然_________ 今义:曾经 古义:_挑__选_________ 今义:简单,简化
第23篇 核舟记
3.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 石青糁之 4. 其他重点实词 (1)能以径寸之木 (2)以至鸟兽、木石 (3)罔不因势象形
返回目录
原意:米饭粒儿,在文中的意思:_用__颜__料__等__涂__上____
径:直径 木:树木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第23篇 核舟记
(4)尝贻余核舟一 (5)盖大苏泛赤壁云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7)高可二黍许 (8)清风徐来 (9)水波不兴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零数、余数 奇丽景色
奇山异水(《与朱元思书》)
奇特,奇异
盖大苏泛赤壁云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2)盖
盖[F]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大概
盖石性坚重(《河中石兽》)
因为
第23篇 核舟记
(3)可 (4)端
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大约 可以 右端 正视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6. 文言虚词 能以径寸之木
(1)以 以至鸟兽、木石 能以径寸之木
(2)之 箬篷覆之 为宫室、器皿、人物
(3)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轩敞者为舱
介词,在 连词,和“至”连用,表递进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船舱 做。这里指雕刻 动词,表判断,是 动词,表判断,是
知识盘点


好题精练
第23篇 核舟记
知识盘点
一、文言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2)左手倚一衡木
_诎___同_屈___,意思为:_弯__曲__________ _衡___同_横___,意思为:_横__着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2. 古今异义 (1)其两膝相比者 (2)神情与苏、黄不属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贻:赠 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有奇:有余,多一点儿 许:左右 徐:慢慢地 兴:起 峨冠:高高的帽子 峨:高 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11)如有所语
(12)佛印绝类弥勒 (13)矫首昂视 (14)珠可历历数也 (15)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16)若听茶声然 (17)其船背稍夷 (18)钩画了了
如:好像 语:说话 类:像 矫:举 历历:分明的样子 舟子:撑船的人 若:好像 夷:平 了了:清楚明白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19)其色丹 (2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丹:朱红 盈:满 修狭:长而窄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5. 一词多义全扫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5.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6. 舟尾横卧一楫。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7.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018四川巴中)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3. 第3段重点介绍船头部分,详细描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庭坚和佛印三人不同的 外貌、神情和动作,人物形象突出,读来情趣盎然。( √ ) 4. 文章第4段写两个舟子,极富动感和活力。他们一左一右,一动一静,右边的若 啸呼状,左边的若听茶声,既对称,又交错;既动中有静,又静中有动。( √ ) 5. 为了准确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作者使用“阅”“执”等一系列动词,不仅 使人物栩栩如生,而且使静止的船头仿佛有了动感。( √ ) 6. 本文叙事条理清晰,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 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 √ )
返回目录
第23篇 核舟记
返回目录
二、句子翻译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 尝贻余核舟一 。(2018江苏淮安)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3.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018江苏淮安)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课下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