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课件——镜子里的我
小班科学课教案《镜子里的我》
小班科学课教案《镜子里的我》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带领小班幼儿了解并认识镜子,通过试着打破幼儿自身认知和常识,达到引发幼儿好奇心,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认识镜子,并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和原理;•发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幼儿好奇心;•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以下部分: 1. 了解镜子; 2. 理解反射; 3. 利用镜子认识自己; 4. 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流程时间教学步骤重点难点10分钟1. 互相问好;2. 导入课程激发好奇心无20分钟1. 引领观察镜子;2. 介绍反射现象让幼儿理解反射理解反射现象20分钟1. 利用镜子认识自己;2. 提供幼儿借助拓展认知范围拓宽幼儿知识面帮助幼儿思考和表达10分钟1. 小组讨论;2. 撤离课程帮助幼儿收获无课程具体内容导入课程•互相问好,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氛围温馨。
•导师介绍今天将要讲的课程的主题“镜子里的我”。
了解镜子•提供幼儿一个圆形镜子,要求幼儿与老师互相观察、摸触、尝试用手折射阳光,引导幼儿发现和认识镜子。
•家长介绍镜子的使用和常识。
理解反射•问幼儿有没有看过水中的影子,反射现象,进行简单的科学讲解。
•将圆形镜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指头试着摸摸圆镜子,让幼儿发现手指头被“变形了”,引导幼儿认识反射现象。
利用镜子认识自己•让幼儿面对圆形镜子,并问:“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
•鼓励幼儿在镜子面前认真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
•引导幼儿尝试改变自己的表情,看看自己的反射形象会如何变化。
•提供一些道具如眼镜、帽子等玩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比较各自在镜子里的表现。
•帮助幼儿收获,如“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镜子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好工具”等。
教学资源1.镜子(1个);2.玩具道具(眼镜、帽子等等);3.导师准备好的课件,包括相关课程介绍、镜子使用方法及主题讲解。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镜子里的我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镜子里的我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观特征和生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具体目标包括:1.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自己的基本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头发等。
2.能够认识到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些变化。
3.能够理解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来增强它们。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
2.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3.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并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些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和方式1. 自我介绍在开始上课前,教师要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接着,教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身高、体重、头发和眼睛颜色等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以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不同的头发、眼睛和身高等特征,以便学生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
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学生描述特征不准确或含糊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
2. 身体变化在学生完成自我介绍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描述自己身体的变化。
教师可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和介绍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的变化,例如身高、体重、牙齿等生理特征的变化。
在学生理解了身体变化是正常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和回答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身体会变化?”、“身体变化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3. 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概念,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讲解、带头示范、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对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练习和小组讨论,以帮助学生增强它们。
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
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我认知与表达》,详细内容为“镜子里的我”。
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了解面部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我,培养审美情趣和自我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分析面部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我。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面部比例和表情,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手持镜子,让学生轮流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面部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面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富有生动感的面部作品。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范例,开始进行自我肖像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提问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镜子里的我面部特征: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比例、表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镜子里的我”为主题,创作一幅自画像。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面部特征,提高绘画技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如水彩、蜡笔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照镜子幼教美术教案
照镜子幼教美术教案
标题:《照镜子》幼教美术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绘画自己的镜像,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通过动手绘画,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感知。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 镜子若干
2. 彩色画笔、水彩、纸张等绘画工具
3. 照片或画像若干(供幼儿参考)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照片或画像,让幼儿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 主体部分:
(1)教师分发镜子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指导幼儿如何将自己在镜中的形象描绘出来,例如,从头部开始,再到身体,最后是手脚等。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在镜中的形象。
3. 结束部分:
(1)教师收集所有幼儿的作品,让每个孩子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作,描述他们在镜中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或者尝试画出家人或朋友在镜子中的形象。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还能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感知。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例如,让幼儿尝试画出不同表情下的自己,或者在画面中添加背景等元素,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
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的世界》,具体内容为“镜子里的我”。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自我形象,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的肖像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观察方法,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自己的五官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个人形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创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面镜子,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在镜子里的发现。
2. 观察与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学生互相交流,描述对方的五官特征。
3. 范例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肖像画。
4. 课堂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范例,独立完成自己的肖像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作品,强调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课程《镜子里的我》2. 绘画步骤:a. 观察自我形象b. 运用线条描绘轮廓c. 添加五官细节d. 涂上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为自己或家人画一幅肖像画。
2. 答案:见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和描绘自我形象。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粉、彩铅等)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授幼儿简单的绘画技巧,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2. 教授幼儿如何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镜子中的倒影,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2. 指导幼儿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表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二、教学准备1. 每人一面小镜子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音乐CD、录音机4. 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向幼儿讲解镜子中的倒影原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3. 绘画活动(10分钟):教师教授幼儿简单的绘画技巧,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心得。
其他幼儿和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四、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以“镜子里的我”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镜子,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开展“镜子里的朋友”主题活动,让幼儿邀请朋友一起站在镜子前,用绘画表现彼此在镜子中的形象。
2. 组织幼儿参观室内镜子,让幼儿尝试用诗歌、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镜子中的倒影的认识。
七、家长沟通1. 教师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探索自我:镜子里的我》幼儿园托班美术活动教案
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为“探索自我:镜子里的我”,面向幼儿园托班的孩子们开展。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出来,从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游戏,让他们猜猜自己是谁。
我们可以让他们用手捂住眼睛,然后逐个让他们走进一面镜子前,让他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我们可以让他们描述自己看到的自己的面部特征。
第二步:细心观察
在进行绘画活动时,孩子们通常会只画出自己认为最明显的特征,比如眼睛、鼻子和嘴巴。
但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更仔细地观察自己,找到更多的细节。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脸的轮廓,以及自己的眉毛、耳朵和下巴等其他部位。
第三步:创造个性画作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画作也应该是独特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不同的素材和工具,让他们自由组合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比如,我们可以给他们不同颜色的彩笔、油漆、竹签、彩纸和糖纸等,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创造自己的作品。
第四步:展示精彩作品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有一个舞台来展现它的魅力。
在这次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将孩子们的作品挂在墙上,展示出来,让其他孩子们和老师们欣赏。
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我们还可以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相框,让他们把自己的画放进去,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作品,还可以保护作品,让孩子们更有责任感。
“探索自我:镜子里的我”活动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自己,在美术创作中发扬个性,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次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并在创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一、引入环节1.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基本了解什么是镜子;•理解镜面的反射原理;•认识镜面中的自己。
1.2 导入1.玩具镜子引入在家具中取出玩具镜子,给孩子们展示镜子并询问他们知道镜子是什么。
2.反射现象引入给孩子们展示一面小镜子,通过反射自己的手指令孩子感受镜子的反射,同时询问孩子们反射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二、实施环节2.1 操作1.观察自己让孩子们在镜前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外貌特点。
提问:“你们觉得你们看到的自己和真正的你一样吗?”2.感知自己通过观察自己的反射状况,教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肢体姿势等。
3.摸索反射老师给予小朋友反射竹棒,并引导孩子通过摸索、试验的方法手握竹棒,学习观测和发现“看到的东西”和“拿到的东西”的区别,加深对反射现象的认识。
2.2 教材设施1.玩具镜子2.反射竹棒三、总结环节3.1 建立反思机制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分享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体验,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引导孩子们领会学科之外的修养。
3.2 学习反思在交流中询问孩子们是否觉得本节课学到了新的知识,进而建立孩子们的反思机制。
3.3 小结引导孩子们主动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让他们知道他们学到了些什么,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多大的帮助。
3.4 作业布置为巩固教学效果,布置一些巩固学习的作业,例如画自己的相片、摸索出反射原理等。
四、教学心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镜子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开展了自我感受的体验,还获得了体验和发现的乐趣。
同时,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观察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这都是非常有益的教育成果。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像》,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成像原理;通过观察、描绘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镜子的成像原理,学会观察和描绘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镜子,引导幼儿发现镜子的特点,讨论镜子中的成像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幼儿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五官和表情。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讲解绘画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练习。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镜子里的我》2. 内容:镜子成像原理、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绘画方法、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2. 答案:幼儿完成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将绘画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可以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如《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他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镜子的成像原理,学会观察和描绘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教案名称:镜子里的我
教案类型:科学教案
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1. 镜子;
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立方体、人形等);
3. 笔、纸。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拿出一面镜子给幼儿看,问幼儿有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幼儿能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吗?有什么作用?
2. 引导幼儿观察镜子,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实验探究:
1. 将镜子固定在桌子上或墙上,让幼儿围绕镜子站成一个圈。
2. 教师逐个拿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形象在镜子里的变化,并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
3.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反的?请幼儿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小结和总结: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这个活动,总结镜子的作用和原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物体在镜子中看起来是反的。
3. 鼓励幼儿用纸和笔练习在镜子里写字,并观察字在镜子中的形象。
延伸活动:
1. 让幼儿自己摆弄镜子,观察其他物体在镜子中的表现,并描述其特点。
2. 制作简单的镜面迷宫,让幼儿通过观察镜面里的转弯和交叉来寻找正确路径。
3. 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一个关于镜子的实验,如观察镜子反射光线的路径等。
教案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并培养了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探索,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我认知与表达》,详细内容为“镜子里的我”。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描绘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描绘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神秘的礼物——镜子,引导幼儿轮流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2)教师提问:“你们在镜子中看到了谁?自己和自己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范例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作品中的形象特点。
(2)教师讲解绘画步骤,如先画轮廓、再涂颜色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观察镜子中的自己,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进行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镜子里的我2. 绘画步骤:(1)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2)画出轮廓(3)涂上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镜子里的家人2. 答案:请幼儿观察家人在镜子中的形象,用画笔描绘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延伸活动:开展“我的家人”主题活动,让幼儿观察并描绘家人的形象,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描绘出来。
哈哈镜中的我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
哈哈镜中的我——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哈哈镜的基本特点,知道通过哈哈镜可以看到不同的自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镜子进行观察和绘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运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并将其特点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哈哈镜、绘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环境:宽敞的绘画空间,确保幼儿安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哈哈镜,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哈哈镜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哈哈镜的基本特点,让幼儿了解通过哈哈镜可以看到不同的自己。
3. 示范:教师运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将这些特点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4. 绘画环节:教师分发绘画纸、画笔和颜料,引导幼儿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鼓励幼儿将哈哈镜中的特点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5.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贴在墙面上,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哈哈镜的情况,评价幼儿对哈哈镜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绘画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玩哈哈镜,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相关区域设置哈哈镜,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继续观察和绘画。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哈哈镜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美术展览,让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镜子里的我》教案
《镜子里的我》教案《镜子里的我》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4、激发了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
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4、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5、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6、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小百科: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铜为镜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
《镜子里的我》教案2活动目标明白每天都要洗脸。
学会洗脸的步骤。
活动准备《我爱洗澡》伴奏。
试衣镜一个。
小猫挂图一幅。
毛巾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一、出示挂图1、老师今天带来两只小猫,陪你们一起玩好不好?我们来看看这两只小猫?2、小朋友们这两只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啊?一只小猫是不是很干净啊?另一只小猫好脏,脸都变成小花猫了。
3、那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跟哪只小猫玩啊?为什么啊?二、出示试衣镜1、老师这有一面大镜子,小朋友们也一个个的出来照照镜子吧!2、镜子里的你们小脸干净吗?有没有像小花猫的啊?3、小朋友们平时是谁给你们洗脸啊?4、那我们来学着自己洗脸吧!三、学洗脸的步骤1、播放音乐伴奏,教师先示范的做一遍。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的我》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镜子里我》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我认知》,详细内容为《镜子里我》。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形象,让他们学会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模样,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在镜子中形象,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自画像。
3. 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个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形象,并准确地用画笔表现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毛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摆放一面镜子,让幼儿轮流观察自己在镜子中形象,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外貌特征。
2. 例题讲解(5分钟)以教师自画像为例,讲解绘画自画像基本步骤,如观察、构图、描绘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观察到自己在镜子中形象,尝试用画笔描绘自画像。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问题。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欣赏,互相评价。
教师对每个幼儿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挥个性,提高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自我认知:《镜子里我》2. 绘画步骤:观察→构图→描绘3. 作品展示:幼儿自画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让家长帮忙拍摄一张自己在镜子前照片,下次课带来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形象,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绘画自画像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剪纸、泥塑等)创作自己形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镜子里的我》
幼儿园小班教案《镜子里的我》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
2.培养幼儿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对镜子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镜子(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镜子)。
2.玩具或图片卡片,用来引导幼儿描述不同外貌特征的词语。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1.通过引导讨论,让幼儿们了解镜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2.带领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
第二步:学习1.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人拿着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
2.引导幼儿一个个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比如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形状、嘴巴的大小等。
3.利用玩具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外貌特征的词语,帮助幼儿进行描述。
4.鼓励幼儿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特征。
第三步:实践1.让幼儿尝试自己画出镜子中的形象,帮助他们进行绘画。
2.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第四步:总结1.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每个人独特的外貌特征。
2.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积极的语言描述自己,避免负面评价和比较。
2.需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描述,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3.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尊重,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五、延伸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合作绘画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幅反映班级特色的画作。
2.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让他们了解到外在和内在特征的重要性。
六、教学心得通过《镜子里的我》这一教案,我深刻感受到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值得被发现和肯定的特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展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他人。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照镜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照镜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像》,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通过照镜子的形式,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镜像的原理,知道镜子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是左右对称的。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学会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提高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镜像的原理,学会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镜子、画纸、画笔、颜料、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面镜子,让幼儿轮流照一照,观察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2. 讲解镜像原理(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明白镜子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是左右对称的。
3. 观察五官特点(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说出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4. 课堂范例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5. 幼儿绘画实践(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自己的形象。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7.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镜像原理:左右对称2. 五官特点:形状、位置3. 绘画步骤:观察、起稿、勾线、涂色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画出镜子中的自己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照镜子的形式,让幼儿学会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提高了绘画表现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镜像原理,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观察家人的五官特点,并进行绘画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对镜像现象的观察和讨论。
幼儿园托班美术活动教案:《通过镜子认识自己》
近日,本人参加了某幼儿园托班的美术活动课程,主题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
这节课程让我领略了美术教学的另一面,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幼儿的多面性和学习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效果。
一、活动内容本次美术活动课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观察、画画和分享。
老师让幼儿们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五官和轮廓,然后放一张空白的人物轮廓给幼儿们进行涂色填充。
让孩子分享他们所画的脸谱和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观察孩子们首先通过放置在面镜中心的树形模型观察自己的五官和轮廓,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
老师在一旁给出引导和提示:“眼睛是我们的视窗,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嘴巴是我们交流的工具..”等,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认知更加清晰。
而且在美丽的面镜上,经过一个个孩子的亲身体验,形成了一些非常真诚和有趣的共鸣,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新的可能。
画画在观察环节之后,老师送给每个孩子一张空白的人物轮廓,并要求他们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脸谱。
孩子们还可以自己添加或减少特征,表现出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主题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究。
分享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画作和心理认识,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察觉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对其他孩子的分享表示尊重和鼓励。
这些讨论和分享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阐述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和自我认知。
三、教学效果1、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由涂色和绘画创作,可以得到更多自由和探索的空间。
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和创造力,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验。
2、使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观察和画画,孩子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脸部特点,还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和情感体验,加深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
3、促进孩子们的社交发展分享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孩子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增强展示自己的勇气,建立友情和信任关系,并培养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
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1、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艺术家夸张的表现手法。
2、大胆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活动准备1、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2、哈哈镜,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让幼儿在哈哈镜前欣赏自己夸张的样子。
2、欣赏名画幼儿欣赏毕加索名画《镜前的女孩》,感受画家夸张的绘画手法。
3、教师重点讲解示范镜里、镜外的基本表现形式,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现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4、幼儿自画哈哈镜中的像。
提示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再到哈哈镜前照一照。
5、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水中的哈哈镜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哈哈镜中人物身体夸张变形的多种姿态,能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线条创造性地表现形象。
2.体验变形创作带来的幽默、诙谐、快乐。
3.乐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哈哈镜的基本特性。
2. 四面哈哈镜、各种形状纸、黑色笔、范例、白纸、剪刀等。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一、自由照哈哈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觉得像什么?2.自由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什么样了?二、观察夸张变形的形象,进一步感受镜中人物的变化。
1. 出示(水滴型的纸)先猜测:镜里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看看是什么样的?请仔细观察头部、身体、四肢、衣服上的装饰的变化,学习他的动作。
2.出示(果核型的纸)和以上方法一样。
3.比较这两个形象的异同点。
4.老师小结:不同形状的哈哈镜照出来的人就有不同的变化。
三。
展示各种形状的纸并讨论。
四、幼儿创作哈哈镜里的人。
1.根据不同形状的纸来设计哈哈镜中的人。
2.自己设计、裁剪不同形状的纸,再画哈哈镜里的人。
五、评价、欣赏。
1.说说你画的哈哈镜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变形的?学一学他的动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照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一、感受照镜子画面中人物的相反动作,体会表现左右对称的图像。
二、能斗胆表现人物的动作。
细致均匀地涂色。
3、感受用画面表现生活情景的欢乐。
4、会用它们斗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制造,喜爱装饰。
五、鼓舞儿童发觉生活中的美,培育幼儿对美术的酷爱之情。
活动预备:范画两幅活动进程:一、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上个礼拜咱们学了照镜子,此刻我来考考小朋友,你会可不能做镜子里的人。
请小朋友来当镜子里的我,我来做动作,教师做动作,小朋友仿照。
师:此刻咱们周围同时面朝大伙儿发觉咱们的动作怎么样?(是对称的)再请几个小朋友仿照。
二、出示范画师:上个礼拜咱们画了蜡笔画照镜子,今天咱们画版画照镜子。
谁来告知我画版画时线条有什么要求?(线条少一些,细节的地址不要画得太多。
)师:咱们来看看那个小朋友的画。
出示范画吹塑纸。
提问:她画了哪些东西?衣服上有花纹吗?什么缘故没有?(因为太细小了,画了很难涂色。
)她的镜子是怎么涂色的?(没涂色)三、出示完整的范画,作对照,引出两种画法相结合。
出示范画师:咱们看看她最后的完成成效,你们发觉了什么?(用蜡笔添画上了衣服上的花纹、背景、镜子)师:镜子是怎么涂色的?(用蜡笔轻轻的盖上去的)教师示范。
总结:原先,版画能够用颜料和蜡笔上色,蜡笔能够弥补毛笔的不足,小朋友在画画中必然要灵活运用各类方式。
四、幼儿作画师:此刻请小朋友来画一画照镜子的人。
提示幼儿画的时候人物画大,细节略掉。
涂色的时候颜料要薄薄的涂在纸上。
五、作品交流看看外面的画说说哪幅画好看什么缘故。
版画活动《照镜子》说课稿设计用意:小朋友在给版画涂色的时候用惯了颜料的涂绘,用蜡笔在黑纸板上涂色是一种比较富有创意的方式,蜡笔有相当不错的遮盖力,尽管有逊于颜料,可是他和颜料彼此补充一方面能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让细小的部份更易表达。
教材:照镜子是对称画,通过小孩的分析让小孩画显现实中和镜子中的对称人物。
这节活动富有趣味,不单单是小孩们发挥想象就能够够了,他们还要对画面中的人物做分析。
幼儿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反思
幼儿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美术镜子里的我教案反思教案反思:在撰写这个教案之前,我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进行了充分的了解。
我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我选择了“镜子里的我”作为主题,因为这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并展示他们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首先,我向幼儿们展示了一些有关自画像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画作。
接着,我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面小镜子,让他们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用画笔和颜料来描绘自己的形象。
我鼓励幼儿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无论是通过颜色、线条还是形状。
在这个教案中,我认为我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们在观察和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他们展示了对自己形象的认识,并尝试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观察到幼儿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有些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描绘自己的形象,而有些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挑战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其次,我在评估方面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
除了关注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我还应该关注他们对自己形象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这个教案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表达自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和个性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作品展示:
课后作业:
想象你30年后的样子,尝试把他画出来吧!
谢谢观赏
作者:1甲天下1
范 画 步 骤 :
步骤1:小黑头在牛皮纸上画出三组有关联的景物,并添画出细节部分
范 画 步 骤 :
步骤2:金属笔在黑卡上继续画出相关联的景物,用粉蜡笔突出主体,完成作品。 (条件较好的校区可以用色粉笔代替粉蜡笔,效果会更好)
范 画 步 骤 :
步骤2:金属笔在黑卡上继续画出相关联的景物,用粉蜡笔突出主体,完成作品。 (条件较好的校区可以用色粉笔代替粉蜡笔,效果会更好)
Hale Waihona Puke 你照过镜子吗?说说镜子里有趣的人和景!
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说说自己面部、五官的细节特点? 再做一些有趣的表情,谈谈面部、五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
观察图片人照镜子的 人物,说说他们各自 的表情和动态特征!
镜子可以折射梦想,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课堂作业:
观察镜子里的自己,抓住自己的面部特点,设计绘 制下来吧!
梦 境
第十二课 《镜子里的我》
一、教学目标 :
1、尝试用剪贴组合表现的方式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特征 2、增强动手的技能,提高欣赏审美的眼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合拼贴绘画表现及运用 难点:剪贴表现人物不同的面部及五官特征
三、教具准备:各种材质彩纸、镜子、彩卡、白纸、牛皮纸、纸袋、剪刀 四、教学基本步骤 :
1、提问导入:你照过镜子吗?说说镜子里有趣的人和景! 2、观察图片,分析特征:
(1)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说说自己面部、五官的细节特点? 再做一些有趣的表情,谈谈面部、五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
(2)观察图片人照镜子的人物,说说他们各自的表情和动态特征!
3、镜子可以折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4、作业布置:观察镜子里的自己,抓住自己的面部特点,设计绘制下来吧! 5、教师示范 6、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7、课后作业:想象你30年后的样子,尝试把他画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