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及翻译
《方山子传》苏轼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方山子传苏轼〔宋代〕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
(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文言文启蒙读本101-116翻译(五篇)
文言文启蒙读本101-116翻译(五篇)第一篇:文言文启蒙读本101-116翻译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叔父叫宗炳,志行高洁却不肯做官。
宗悫年少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时,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
当时宗悫虽然才14岁,却挺身抵抗强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102 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
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仙女说:“我是织女。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
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
仙女说:“兲衣本就不是针线所织。
103 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
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做饭。
但是到了19:00~21:00的时候,黄生的肚子疼,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来。
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以为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立刻去找医生。
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
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悉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104 董熙载接受朋友邀请,到朋友家赴宴喝酒吃饭,他从中午饮至傍晚已经大醉,朋友见喝醉酒想要留他住宿。
董熙载说:“不需要,我还能骑马回家。
”当天夜黑风大,他不一会因醉酒而从马上掉下来,直挺挺地卧在路边,缰绳还握在手里。
突然有一个小偷路过,见状很是高兴,自言自语道"老天爷帮助我啊!”就脱掉他的衣服,又想盗他的马。
正当贼弯腰拿起缰绳,马便急忙用牙齿紧紧咬住贼的发髻,贼虽极力挣扎也不得逃去,等到董熙载酒醒后,又把所失的东西都穿戴好。
马才把贼放了。
105 唐高祖的第三个女儿,地位低微时嫁给了柴绍。
唐高祖率兵起义,柴绍和妻子商量说:“你父亲想平定混乱的天下,我想投奔起义军,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妻子说:“你最好赶快离开。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八上文言文翻译》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第一篇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101--250)101. 管仲被捆绑,从鲁国到齐国,在路途中又饿又渴,经过绮乌地方时向边防人员讨吃东西,绮乌的边防人员跪着喂他,很尊敬他,边防人员乘机私下里对管仲说:“你适逢侥幸被流放到齐国没有死还被齐国任用,将要拿什么回报我?”管仲说:“如果真能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要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边防人员怨恨他。
102. 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
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
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
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103. 释之担任廷尉。
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吓到天子座车的马儿。
于是派骑兵去追捕,把他交给廷尉治罪。
释之审问那个人。
那人说:「我是乡下人,来到这里,听说皇上出巡,禁止通行,便躲在桥下。
过了很久,以为出巡的队伍已经通过了,就出来,一看到皇上的车驾,立刻转身跑了。
」廷尉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单独一个人触犯禁止通行的命令,应该判以罚金。
」文帝很生气地说:「这个人亲自惊吓到我的马儿,幸亏我的马儿驯服和顺,假使换了另一匹马,难道不会让我受伤吗?但是廷尉居然只判他罚金!」说:「法律是天子要跟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规定如此,而要再加重他的罪,这样法律就不被人民信任了。
况且当那个时候,皇上假使立刻处罚他,也就算了。
现在既然交下给廷尉治罪,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如果稍有偏斜,那天下执行法律都将因此而或轻或重,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人民岂不是要手足无措吗?希望陛下明察。
」过了很久,皇上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104.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 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和翻译译文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和翻译译文1、《游白水书付过》原文和翻译译文《游白水书付过》原文和翻译原文《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采。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题解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苏轼五十八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
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
漫笔记录,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貌。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
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
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
“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编辑本段译文殆:也许循:顺,沿度:越过顾:回头看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
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
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大全及答案
何岳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
③俟工(sǐ):等待。
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参考答案】1471、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 皆合2、这件事于是(就)曾经听说3、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拾金不昧,寄金不昧5、穷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虹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
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
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
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④。
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导读:本篇先写与同事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后借孙彦先之语,点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深入浅出,生动传神。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 )年号,公元1068—1077年。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①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②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③,非练实④不食,非醴泉⑤不饮。
于是鸱⑥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⑦!’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①相:做宰相。
②鹓鶵(yuān chú):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止:栖息。
④练实:竹子所结的子⑤醴(lǐ)泉:甜美的泉水。
⑥鸱(chī):猫头鹰。
⑦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是:________②子固非鱼也固:________③或谓惠子曰或:________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甲】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是因惠子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而挑起的。
【乙】文庄子用“鹓鶵”比喻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
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八上文言文翻译》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第一篇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翻译1. 黄鲁直随遇而安陆游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数度转徙。
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字鲁直)也受到了牵连,于宋徽宗初年被贬。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南海归来的苏轼相遇,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
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的吃完,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三郎,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么?”说完,留下尚未回味过来的黄庭坚,苏轼大笑着起身离去。
为官一方,有为官一方的快乐。
骑马游街,体察民情,胸怀坦荡,两袖清风。
安一方百姓,看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做好百姓的父母官,便是随遇而安。
2. 文言文《黄鲁直随遇而安》的原文是什么《黄鲁直随遇而安》陆游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数度转徙。
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字鲁直)也受到了牵连,于宋徽宗初年被贬。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南海归来的苏轼相遇,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
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的吃完,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三郎,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么?”说完,留下尚未回味过来的黄庭坚,苏轼大笑着起身离去。
为官一方,有为官一方的快乐。
骑马游街,体察民情,胸怀坦荡,两袖清风。
安一方百姓,看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做好百姓的父母官,便是随遇而安。
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 黄鲁直敬重苏轼的译文黄鲁直敬重苏轼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
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选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译文黄鲁直晚年把苏东坡的画像挂在家中,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供敬地作揖施礼.有人认为苏黄二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黄鲁直惊慌地离开座位说:“庭坚对于东坡而言,不过是学生罢了,我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现在江西诸君子称“苏黄”齐名,并非黄鲁直的本意.[注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高中必掌握120个实词一组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一士人善画阅读答案
一士人善画阅读答案【篇一:《核舟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8、【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2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际;④随便1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8.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0.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1.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评分说明:能结合写猫的句子1分,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述1分,共2分)【篇二:201510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2015.10一、积累(15分)4.本文作者朝文学家。
(1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安徽省滁州市南片五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质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质检试卷语文1. 默写。
(10分)(1) 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
我们诵读经典,可以在“ ______ ,______ ”的辗转难眠中,看出主人公对意中人强烈的思念(《关雎》):可以在“ ______ ,______ ”的冷落和结霜的秋景中,感受萧瑟凄清的气氛(《蒹葭》):可以在“ ______ ,______ ”的视觉、听觉描写中,体会陶渊明对安宁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桃花源记》)。
(2)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 ,______ ”为我们徐徐展开从煌煌京城到缥缈巴蜀的画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______ ,______ ”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3分)A 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就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凭借这本书引发读者对经典的兴趣,并增加一些国学经典的基础。
过于华丽的辞藻和粗bǐ的语言同样容易使人心生反感,而这本书的语言结合当时的白话文水平,在现在看来则显得朴实而又俏皮。
翻开书随便截取一段:“诗的源头是歌谣。
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dàng气。
”语言让人很是下饭。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凭借______辞藻______粗bǐ ______回肠dàng气______(2) 选段中A名字叫______ ,他所作的《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 、史、______ 、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 ______ ”书放在最前头。
(3) 划线句运用了______ 修辞方法,并把它改成反问句。
(4)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国学经典”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华丽的辞藻B.白话文水平C.显得朴实D.诗的源头3. 八(1)班组织了一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及翻译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
原文:
鲁直至宜州,州无亭驿,又无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寺,法所不许,乃居一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过。
一日忽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以受雨,顾谓寥曰:“信中,吾平生无此快也。
”未几而卒。
翻译:
黄鲁直到宜州时,州里没有可借住的官方住所,又没有民房可租借,只有一处和尚的寺院可寄宿,可恰恰是为徽宗皇帝祝寿的佛寺,按法律是不允许的。
于是住到一处城楼上,屋子非常低矮潮湿狭小,当时又正是秋老虎逞威的时节,日子很不好过。
有一天,忽然下起小雨,黄鲁直微微喝醉了酒,坐在一把交椅上,从栏杆间伸脚到屋外让雨水淋着,他回头看着范寥说:“信中,我生平还没有这样痛快过呢!”过了不久,他就病逝了。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市级名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文理)试题含解析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市级名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文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夹.缝/夹.袄匀称./称.心如意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憔悴./荟萃.默契./锲.而不舍殚精竭.虑/怒不可遏.C.龟.缩/龟.裂斗.志/斗.转星移发.愤图强/令人发.指D.脊.梁/贫瘠.胸襟./噤.若寒蝉勘.测水位/堪.当重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殉职袒护金箍咒海枯石烂蛛丝蚂迹B.枯躁藩篱家俱店无人问津按部就班C.剽悍破绽照相馆相形见绌语无伦次D.斡旋布署抚恤金销声匿迹划蛇添足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恪守郑重其事宽宥歇斯底里B.聘婷附庸风雅遵循断章取意C.桑梓相得益章怨伥孜孜不倦D.儒养言不及义阴诲前仆后继4.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B.前三句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C.这篇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情绪和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文言文马理的字词翻译
1. 马理《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其中“横”字可译为“横亘”,“绕”字可译为“环绕”。
整句翻译为:青山横亘北郭,白水环绕东城。
2. 马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其中“冷”字可译为“寒冷”,“流萤”可译为“飞萤”。
整句翻译为:银烛映照秋光,寒冷的画屏,轻罗小扇扑打飞萤。
3. 马理《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其中“依”字可译为“依靠”,“入”字可译为“流入”。
整句翻译为:太阳依靠山峦逐渐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4. 马理《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其中“眠”字可译为“睡觉”,“啼鸟”可译为“鸣叫的鸟儿”。
整句翻译为: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已亮,处处都能听到鸣叫的鸟儿。
5. 马理《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其中“京口”可译为“京城门口”,“钟山”可译为“钟形的山”。
整句翻译为:京城门口的瓜洲与江水相连,钟形的山只隔数重山。
6. 马理《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其中“绝”字可译为“消失”,“灭”字可译为“消失”。
整句翻译为:千山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径人踪已消失。
7. 马理《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未央”一句,其中“牛渚”可译为“牛渚山”,“未央”可译为“不尽”。
整句翻译为:牛渚山西江夜泊船,客人行旅虽言快乐不尽。
8. 马理《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其中“千寻”可译为“极高的”,“寻”为古代长度单位。
整句翻译为:飞来山上极高的塔,听说鸡鸣时可见太阳升起。
9. 马理《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其中“疑”字可译为“怀疑”,“霜”可译为“霜冻”。
整句翻译为:床前明月光,怀疑是地上霜冻。
10. 马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其中“离离”可译为“茂盛”,“荣”可译为“茂盛”。
整句翻译为:原上草木茂盛,一年一枯荣。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弈者胜________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山中四季景色描写的语句紧扣季节特征,语言精妙,刻画传神。
B.太守自号“醉翁”,而其“醉酒”只是表象,实则是为人、为景、为情而醉。
C.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全文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成都高新新源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成都高新新源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伛偻提携________ ③名之者谁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
原文:
鲁直至宜州,州无亭驿,又无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寺,法所不许,乃居一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过。
一日忽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以受雨,顾谓寥曰:“信中,吾平生无此快也。
”未几而卒。
翻译:
黄鲁直到宜州时,州里没有可借住的官方住所,又没有民房可租借,只有一处和尚的寺院可寄宿,可恰恰是为徽宗皇帝祝寿的佛寺,按法律是不允许的。
于是住到一处城楼上,屋子非常低矮潮湿狭小,当时又正是秋老虎逞威的时节,日子很不好过。
有一天,忽然下起小雨,黄鲁直微微喝醉了酒,坐在一把交椅上,从栏杆间伸脚到屋外让雨水淋着,他回头看着范寥说:“信中,我生平还没有这样痛快过呢!”过了不久,他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