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现状材料

志愿者现状材料
志愿者现状材料

志愿者留下的遗书雷远东摄

□《志愿者遗书首次披露》追踪

“相信这些文字能感动每一个人,我是含着热泪看完的!”“虽然过去快一年了,但还是忍不住泪水,感谢他们。”继本报昨日首次披露了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遗书后,无数读者和网友被志愿者们这些真实的生死文字感动。

彭嵩,江苏省泗洪县;肖红兵,四川资阳安岳;邹挺,四川中江县;吴金龙,辽宁凌海市;燕鹏税,山西省沁源县;杨伟艺,山西省临汾市……昨日,省红十字会启动了遗书的登记入册工作。省红十字会保存的遗书也许是目前仅有的由官方保存的“5·12”地震志愿者遗书。

“其实,这多少与我们制度的缺失有关。”志愿者的遗书不仅让人感动,更引发了相关人士对志愿者制度建设的关注。

当事人说每封遗书都很沉

“最初有大约四五十封,有的已经被当事人领回去了。”负责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于建玮几乎接触过每一封上交的遗书,直到现在重新读这些文字,他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交到我手里的每一封遗书都是沉甸甸的。”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于建玮说只能用“感动”两个字来形容。从5月13日上午开始,就不断有志愿者前来报名要求进入灾区。面对一颗颗热忱的心,工作人员决定先通报真实情况再让志愿者们自己权衡。结果,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此去究竟是生是死,没有谁知道。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决定让带队的志愿者和到最艰苦地方的志愿者给亲人们留下临走前的话语。有几百上千封“遗书”飞到了全国各地亲人的手中,其中四十多封就留在了省红十字会。

专家分析遗书背后有无奈

据省内各地的红十字会介绍,在去年地震前往灾区的志愿者中,虽然有来自国外,也有来自港澳台的同胞,但是写遗书的只有大陆的志愿者,就在已经整理出的15封遗书里,我们不乏看到类似这样的豪言壮语:“如果途中发生什么意外,不追究国家或有关单位的任何责任……”“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测,与任何人无关……”

“其实,这多少与我们制度的缺失有关,港澳台地区和国外许多国家的志愿者都有保障,但我们目前还缺少这样的保障制度。”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者坦言,由于没经费为志愿者买保险,每次组织活动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元说,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但这些遗书却显得很悲壮。他认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应该建立在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下。不然再英勇的表现也只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张小元

还表示,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权益保障才会有持续性的志愿服务。

对此,省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周百年也说,我国志愿服务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志愿者服务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尽管有关部门或一些省市施行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文件,如中国红十字会颁布了《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颁布了《中国青少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但不具备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

最新进展成都代表建议立法

如何更好地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怎样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关注。据省红十字会

宣传部副部长刘强介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参会的30余名成都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促进法》的议案,该议案已提交给大会议案组。主要内容包含: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范围、志愿服务精神和文化倡导;志愿

服务管理机构,规定管理机构的性质、职权职责、保障与奖励,法律责任和救济,规定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三者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违法的法律责任、纠纷的处理及其救济途径等。增补有关志愿服务和志愿组织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益,使其与志愿服务法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

他山之石有绩效评估可奖励表彰

美国:早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愿服务法,目前的志愿者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3年颁布的《全美服务信任法案》、1997年颁布的《志愿者保护法》。同时美国在其他的相关立法和政策优惠上都显示出了对志愿者活动的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方面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如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有专项资金,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学分,对于升学、就业、晋级都有利,杰出的志愿者还将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德国:先后制定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奖励志愿生态年法》法律,鼓励16到27岁的青年暂时离开校园,投身社会或环保志愿服务的行列。不仅如此,志愿者在租税、交通、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享有优惠奖励。

日本:1995年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志愿者团体在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日本于1998年通过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明确认可人民及其组成团体的参与权,并将志愿服务完全与任何给薪式劳务区分开来。该法还规定了政府在推动、促进和保护志愿者和志愿者团体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遗书故事生死抉择前他们自愿写遗书

截至昨日下午4点,本报记者从省红十字会拿到了15封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写的“遗书”。一篇篇简单朴素,甚至潦草得有些认不清的文字,道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们通过追访了解到,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大多离开灾区回归自己的生活轨道,但他们的这份对灾区人民最真挚的情意,永久珍存在了四川人民的心里。

争写遗书写的都是爱和誓言

遗书摘抄:“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自愿去前线当志愿者,不知前面的路是阳光的迎接,还是夜空的等待,但我都不怕,我爱你们,请你们支持女儿小小的心愿吧。”

这是来自山西长治的李海晔写给父母的遗书。而这样的遗书,在去年地震期间赶来支援的志愿者中间,是最常用的文字。负责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于建玮说,当时红十字会的办公楼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这一幕:能靠着写字的地方,有笔有纸的地方,都被志愿者占领着,他们或是站,或是蹲,一个个埋头给亲人留下了“诀别”的话语。

“信纸不够了,大家在衣服上,我们发的马甲上都写。”有一天,不知道谁在马甲上写下了“自愿为这次灾难奉献生命”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后,大家都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马甲从楼上传递到楼下,里里外外都写满了名字。”后来,这件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马甲被带到了灾区,并被志愿者们完好地带了回来。如今,它已经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见证灾难他要保留遗书的秘密

遗书摘抄:“亲爱的妈妈,姐姐们,此刻的我心情很沉重,当你们看到这份文字时,我不希望你们有太大的难过,伤痛。我总觉得应该为了死难的同胞,为了那些失去家园、身体残缺的人做些什么……”

直到现在,江苏的志愿者陈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曾经写过遗书,这封遗书也被他尘封在了记忆里。每天,陈扬上班、回家,和家人相守,平常得就跟从未发生过什么一样。只有他心里明白,那巨大的变化是来自内心深处对爱和亲情的重新理解。

2008年6月14日,在双流机场没待多久,就听说已经有志愿者在灾区牺牲了。“几个女生都哭了。”陈扬回忆说,没有人想离开,但是大家都觉得是该给家里人留下点话的时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