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前言】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地震、台风、火灾、交通事故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危险了人们的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所以,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运而生。

【正文】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什么?(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ational contingency plan)简称国家应急预案,是由国家危机管理中心编制的,对全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的指导性文件,它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制度文件,是指挥决策机构和“应急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行动规范,对组织协调、信息报送、人员调度、物资保障、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国家应急预案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文件。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机制的组成方式和工作流程,包括应急组织结构、应急工作流程、应急职责分工、应急信息报送、应急指挥医疗救援、应急人员调动等方面的内容。

预案对各级危机管理机构明确了指令和任务,明确了应急联动机制、灾害调查和分析、资源保障和应急处置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范围、内容和形式,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根据实际需要更新完善;(二)修订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管理科技进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修订,有人员变动、制度备案等情况,当随时修订;(三)修订范围:应针对新情况、新需求,分层次、分地域、分阶段制定应急预案。

修改时应考虑到应急规划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工作和浪费资源的情况。

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实施(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组织好人员,做好准备,全力应付突发事件。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预防、控制、救治和恢复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预防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2)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负总责。

(3)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配合。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应急处置。

(2)优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三、组织管理1、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

4、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保障工作。

5、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6、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及相邻国家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完善公共卫生法规和标准,加强卫生监管,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组织指挥统一、综合协调有力、联动机制有序、决策科学正确、系统保障周密、应急行为高效、部门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广泛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领导机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2.2工作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3现场指挥机构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设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3.1预防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3.2预警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处置与救援4.1信息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4.2先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3指挥协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指挥协调机制,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五、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5.1善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抚恤、恢复生产等。

5.2恢复重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机制,确保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保障措施6.1人力资源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

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

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通用1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篇1一、总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制定公司xx年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二、应急演练目的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应急演练要求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要制定出应急演练方案交安全环保部审核,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单位、时间、地点、演练步骤等。

5、预案演练完成后应对此次演练内容进行评估,填写应急预案评审记录表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登记表后交安全环保部备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通用6篇)

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通用6篇)

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通⽤6篇) 在⽇常学习、⼯作或⽣活中,有时会突发⼀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通⽤6篇),欢迎⼤家分享。

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1 ⼀、安全⼯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事故预处置程序 发⽣安全事故,第⼀责任⼈要在第⼀时间内,到现场负责领导和指挥。

⾸先做好⼈、财、物的抢救和疏散⼯作。

第⼆,组织⼈员保护现场。

第三,按规定做好逐级上报⼯作,重、特⼤事故必须在事故发⽣后2⼩时内上报市教育局。

3⼩时内上报省教育厅。

三、应急处置⼯作组 1、稳定处置组: 组长 成员 2、紧急求助组 组长 成员 3、事故调查组 组长 成员 4、协调、接待组 组长 成员 四、突发事件处理的程序 (⼀)发⽣⽕灾预案 1.报警:报警早、损失⼩。

发⽣⽕灾时,在场⼈员应视⽕情⼤⼩及时通过有线或⽆线电话向领导⼩组或⽕警"119"台报警,报⽕警时要做到: (1)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延误时间。

(2)讲清着⽕单位的名称地址,靠近什么路⼝和明显标志。

(3)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部位,⽕势⼤⼩,有⽆⼈员被困,以及报警⼈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

(4)报警后,应⽴即派⼈在路⼝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场灭⽕。

(5)报警时,应组织在场⼈员⽴即扑救⽕灾和疏散⼈员、物资。

2.接警 (1)领导⼩组及其他有关⼈员必须闻警⽽动,⽴即赶赴⽕场,按照本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分⼯负责、密切配合、履⾏职责、迅速开展⼯作。

(2)⽕警值班⼈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并做好记录。

3.抢救⼈员和疏散物资:发⽣⽕灾时,如有⼈员被⽕围困,要⽴即组织⼒量抢救,应坚持救⼈第⼀,救⼈重于救⽕的原则,救⼈是⽕场上的⾸要任务。

⽕场寻⼈⽅法,主要有⼤声呼唤和深⼊内部寻找两种。

进⼊⽕场救⼈,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风险管理,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监测工作,做好预防工作。

(2)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更新。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合法性。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3)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应急响应的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3)建立健全值班值守制度,确保24小时应急值守。

三、组织管理1、成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国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2、设立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3、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卫生计生、公安、交通、教育、宣传、财政、发展改革、工信、商务、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

4、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合力。

5、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6、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响应迅速。

7、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条例》等法律与法规,制定本总体应急预案。

第二条本总体应急预案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工作,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条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应急处置”原则,实行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应急管理环节和措施,采取综合性、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救援方法,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节应急预案的层次与编制第四条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企事业单位四级编制。

第五条国家级应急预案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经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审核后发布实施。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经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审核后发布实施。

第七条县/市/区级应急预案由县/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部门审核后发布实施。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各单位依据本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和自身特点编制,经县/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节应急预案的内容第九条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分级、评估方法和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定;(二)应急机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划定;(三)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的程序、方法和措施;(四)群众疏散、人员避险、医疗救助等应急保障措施;(五)多部门协同合作、信息共享、资源调配的应急管理机制与措施;(六)应急演练和培训的组织方式和要求;(七)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的要求和配置;(八)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篇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篇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选3篇(一)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与措施的总体框架。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概要:1. 总体原则与目标:- 保护公众生命安全:优先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伤亡。

- 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确保社会秩序不受严重干扰,维护社会稳定。

- 快速应对与响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 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协调,及时共享信息,确保应急处置的连续性和效果。

2. 预警与监测:- 建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相关的突发事件。

- 监测与情报收集:加强监测与情报收集工作,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与影响范围。

3. 应急处置:- 快速反应与调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

- 信息发布与广播通知: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向公众传递准确、明确的信息。

- 人员疏散与安置: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组织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 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 现场安全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安全,防止事态扩大和二次灾害发生。

4. 评估与恢复:- 事件评估与报告: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 事后调查与归档:对突发事件进行事后调查与归档,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 恢复与重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与生活。

以上仅为一个概要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实际的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具体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地区情况进行完善和细化。

此外,重点还应注重事前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选3篇(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突发公共事件分类与级别划分(一)自然灾害类1.地震2.暴雨洪水3.旱灾4.道路塌方(二)意外事故类1.交通事故2.火灾爆炸3.泄露事故4.其他特殊事故(三)公共卫生事件类1.传染病爆发2.食品安全事故3.化学物质中毒4.大规模突发疾病爆发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一)紧急通报与发布指令1.监测与预警系统迅速发现,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和单位。

2.政府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紧急通报,提供指令和行动建议。

(二)部门协调与指挥体系1.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政府高层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制定详细的部门职责分工,并推动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协同行动。

(三)应急救援与资源调配1.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响应体系,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紧急救援。

2.各相关部门协调资源调配,确保救援物资、设备和人员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

(四)社会动员与群众疏导1.启动社会动员机制,组织志愿者和群众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2.组织社区、学校等场所疏散,避免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步骤(一)预案启动1.收到事件报告后,由应急指挥部确定事件性质与级别,并启动相应预案。

2.针对不同事件类型,启动相应紧急通报与指令发布流程。

(二)信息收集与评估1.各部门及时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包括事发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状况等。

2.通过专家评估,对事件的可能进展和风险进行预判。

(三)资源调度与行动计划1.各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调派适当的救援力量和资源。

2.制定行动计划,确定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方式。

(四)应急救援与后续工作1.救援人员及时到达救灾现场,进行生命救援和灾害处置工作。

2.各相关部门根据需求,开展事故审查、事后培训和后续支援工作。

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法律保障(一)法律依据与法律责任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权力。

2.对于不按照应急预案行动、迟缓救援或拖延发布通报等失职行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5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5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5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1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一)成立白竺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村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成员:(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执行乡应急委Y会的决定,负责全村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全村性重大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并报乡应急指挥部。

2、负责全村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全村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

3、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和评估工作。

4、负责全村紧急救援、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5、承办白竺乡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运行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一)预测与预警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监督网络:建立突发事件信息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监测网络,拓宽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

2、监测内容:负责本村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序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二)应急处置1、信息报告:(1)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村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白竺乡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将乡应急办指示传达给村民小组,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2)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详细说明:大型活动人流量大,安全隐患多,应增加条款规定活动的安全容量、安检措施、紧急医疗救援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疫情防控
-条款增加: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措施,如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措施、疫苗接种等。
-详细说明:疫情防控需要快速、严格的措施,应明确疫情报告流程、隔离标准、医疗资源配置等,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2.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降低损失和影响。
4.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引导。
5.根据事件发展,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和应急措施。
六、后期处置
1.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3.加强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实际问题及注意事项:
1.问题:应急预案更新滞后。
解决办法: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更新机制,确保预案与实际应急需求相匹配。
2.问题:应急资源分配不均。
解决办法:制定明确的应急资源分配原则和流程,提前规划资源布局,确保关键时期资源充足。
3.问题:应急演练流于形式。
解决办法: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注重演练实效,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2.化学品泄漏事故
-条款增加:涉及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紧急处理程序,包括泄漏源控制、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泄漏物质的安全处置等。
-详细说明:针对化学品泄漏的特殊性,应明确疏散距离、个人防护措施、现场洗消程序等,确保事故处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条款增加:大型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活动前期风险评估、现场人流控制、紧急疏散预案等。
4.对参与应急处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一、严格落实行政人员值班制和日情况通报制根据学校安排的值班表,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目标,强化责任,预防为主,努力将工作做在前头,每天值班情况在行政会和教师会时进行简要通报,并填写在校务日志上,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出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要立即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并在5——10分钟内上报区教体局。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组织师生离开危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二、突发公共事件向区教体局报告的主要内容是:(1)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3)事件发生后学校所采取的应急措施;(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5)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三、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灾组织机构总指挥:xx副总指挥:xx成员:xx(1)抢险救灾队伍组长:xx成员:xx年级组长、班主任(2)通讯信息组组长:xx成员:xx(3)后勤保障组组长:xx成员:xx(4)卫生防疫组组长:xx成员:xx班主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一、加强应急机构建设为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区已经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设在区政府办公室。

各镇、街道、区直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将应急办设在本单位办公室,在区应急办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系统、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应急办主任,确定3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为联络人,于年统一运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在前将应急办人员(主任、工作人员、联络人)、值班电话报送区政府办公室326室(见附表)。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指导辖区内农村、社区建立应急办,区直各单位要协助本系统内的企事业单位(如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医院、每一个企业)组建相应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24年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风险管理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风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 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 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公众的应急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 预案,加强预案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
02
作用
03
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框架。
04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在应急响应中的 职责与任务。
05
促进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06
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4
法律法规依据
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
作用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组织体系与职责 • 预警机制与预防措施 • 应急响应与处置程序 • 资源保障与恢复重建计划 • 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计划 •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2
01
应急预案概述
Chapter
3
定义与作用
01
定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各类突发 公共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全国性、综合性、指导性的应急计 划或方案。
强化信息报告和公开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报 告事件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加强信 息公开,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1
责任追究制度
01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提高汽车维修安全事故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安全事故,妥善处理,有效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减少有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初会秩序和工作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能,制定本预案,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1)本公司正常维修工作中,发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2)本公司维修车辆出现重大维修质量安全事问题,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及以上重大险情。

本预案维修工作和维修车辆是指正常情况下,符合本公司规章制度及国家法律的相关维修工作和车辆。

二、工作机制在市交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我公司对各部门建立和完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各部门负责建立和拟定本部门维修作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并负责根据应急预案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组织实施工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公司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公司总经理、厂部、维修部、以及零件部的应急组织,各级部门在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响应、分级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行应急工作责任制。

(1)各级部门的应急组织与职责厂部和维修部根据市交管部门的应急工作制度及办法,建立应急组织体系,由总经理作应急组织体系负责人,维修部负责维修生产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的部门,包括、机修车间、钣金车间、喷漆车间等由车间主作牵头负责。

应急职责包括本部门维修生产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指导本部门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及时了解掌握维修工作重大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及时各总经理报告事故情况,指导、协调本部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 急预案一、工作目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威胁,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源头上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依法进行。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3)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协调有力。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措施和责任,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三、组织管理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指导。

2、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处置和善后等工作。

4、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财政部门负责应急资金保障;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应急运输保障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 前言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了本总体应急预案。

2. 总体目标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通过科学、迅速、有序的应急响应,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尽快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等情况,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Ⅰ-Ⅴ级。

每个级别对应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和响应措施。

应急响应级别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并报请有关领导批准。

4. 应急预案体系本总体应急预案由总体部分和专项预案两部分组成。

4.1 总体部分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指挥机构、指挥体制、应急响应流程、工作职责、预警与信息报告和应急物资保障。

4.2 专项预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和防控需要,编制相关的专项预案。

各级应急响应机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责,编制各自的专项预案,明确职责、内部机构设置、应急响应流程、工作措施等,建立与总体部分相衔接的应急体系。

5. 应急响应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启动;2. 快速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程度和扩散趋势;3. 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4. 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应急响应各项措施落实到位;5. 监测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展;6. 组织实施后续处理和修复工作;7. 应急响应状态解除。

6. 注意事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工作:1.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2. 符合法律法规的应急响应措施;3. 推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支撑应急响应工作;4. 加强防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5. 做好心理干预,维护社会稳定;6. 做好应急演练和预案修订工作。

国家突发应急事件总体预案

国家突发应急事件总体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2.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2.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加强预防和应急准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应对的工作格局。

2.4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法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治化水平。

2.5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反应、协同应对,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2.6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和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

三、组织体系3.1 国务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3.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3.3 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四、应急响应4.1 预警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4.2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形势下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防范体系,根据国务院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㈠编制目的和依据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管理,促进全县形成统一组织指挥、综合协调有力、联动机制有序、决策科学正确、系统保障周密、应急行为高效、部门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广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制,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安全环境。

本预案的依据是:《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草原法》、《传染病防治法》、《气象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森林防火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自治区制定的相关法规、规章。

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㈢工作原则⒈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手段。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工作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⒉分级负责。

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除发生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外,一般及区域性突发公共事件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置,责任单位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⒊以防为主。

把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⒋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把平时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与国防动员工作相结合,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演练演习,努力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救援方式等方面,实现平时应急救援与战时消除战争后果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⒌军政结合。

以政府领导、指挥为主,县人武部、县武警中队、消防等军事机关协助政府指挥重大、特大应急救援行动,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军队、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充分发挥民兵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有效使用各方面力量,提高应急能力,确保救援实效。

㈣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可以预见的各类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⒈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暴雨、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⒉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铁路、公路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㈠应急组织机构⒈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成立XX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应突总指挥部),作为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最高指挥机构,代表县党委、政府、人武部组织领导和指挥全县重大、特大突发事件综合预防管理和联合救援工作。

总指挥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人武部部长、县政府有关副县长、武警同心中队中队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公安局、民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教育文化体育局、财政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与环境保护局、交通局、农业与科学技术局、畜牧局、水利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粮食局、气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地震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供电局、电信局、商业总公司、火车站、同心消防中队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⒉县应突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

㈡应急分指挥机构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需要,县应突总指挥部设立有关分指挥机构,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种类、危害范围、涉及部门数量情况,实行分级指挥。

当发生复合型多灾种突发事件,需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部门超出主管副县长分管范围时,由县应突总指挥部实施指挥,或委托有关分指挥机构实施指挥。

当发生一般性单一灾种的突发事件时,由县应突总指挥部有关分指挥机构指挥。

⒈县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

由杨森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

⒉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由苏晓理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重大、特大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

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由滑志敏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洪灾、旱灾、冰雹等灾害的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

⒋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周玉荣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由田萍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各种重大、特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⒍县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由马宁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重大、特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

⒎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马宁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重大、特大道路交通等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

⒏县消防灭火应急指挥部。

由马宁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公众聚集场所、货场、仓库等火灾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县消防中队。

⒐县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指挥部。

由滑志敏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重大、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应急行动。

森林防火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草原防火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

⒑县重大、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周玉荣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重大、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1.县防治重大、特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

由滑志敏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各种重大、特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防控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

12.县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周玉荣副县长任指挥长,指挥各种重大、特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物及辐射伤害的应急救援行动。

办公室设在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

县各分指挥机构要建立乡村(局)二级指挥网络体系,各分指挥机构实施指挥之前,应向县应突总指挥报告,指挥过程中有关情况应随时报告。

㈢其他应急机构⒈成立县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研究判断突发事件现状与趋势,为县应突总指挥部组织防灾救援准备和指挥联合救援行动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

⒉建立县突发事件应急联络员网络机制,由县应突总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分指挥机构办公室确定联络员。

主要负责沟通信息、协调业务、传达指令等方面的工作。

⒊在县公安局设立县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接、处警中心,按照县应突总指挥部和有关分指挥部的指令,对突发事件统一接、处警。

各乡(镇)也要成立由乡(镇)长担任总指挥的应突指挥部,负责本乡(镇)一般及区域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三、预测、预警㈠信息监测与报告⒈信息检测与报告要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⒉县应突总指挥部与各成员单位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监测与报告网。

各成员单位要建立监测站,负责信息监测,总指挥部负责各类事件监测结果综合,组织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特大事件的趋势、危害做出正确判断,为总指挥部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㈡预警⒈县应突总指挥部与各成员单位建立应急值班系统,受理灾情报告,按程序处警。

⒉实行统一报警、接警和分级处警的办法。

统一接警由“110”负责,接警后,按分工将报警情况转达给总指挥部或相应分指挥部应急值班系统。

⒊总指挥部对各分指挥部应急预案实行监督。

㈢预测预警支持系统县应突指挥部办公室XX县应突接、处警中心要与各分指挥部应急值班系统建立有线电话网,逐步建立计算机网络,保证信息传递高效、快捷和资源共享。

㈣预警级别及发布⒈预警级别。

可能造成紧急状态的突发事件按四级预警,一般级(ⅳ),造成一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对社会造成一般影响的事件。

较重级(ⅲ),造成较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严重级(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特别严重级(ⅰ),造成群死群伤、经济损失特别严重或对社会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事件。

四至一级预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⒉预警发布。

ⅰ、ⅱ、ⅲ、ⅳ级预警均由县人民政府发布。

特殊事件,按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定程序和级别发布。

四、应急响应㈠iv级预警事件,启动县应急预案和指挥机构,并报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

ⅲ至ⅰ级预警事件,启动县级应急预案,并报自治区政府应突总指挥部。

㈡有关单位、个人一旦发现掌握突发事件的前兆或发生突发事件时,要立即将有关信息报告给应急联动接、处警中心。

公民有义务通过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或其他途径,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报告和反映突发事件有关信息。

突发事件发生单位和所在地要对事件进行先期应急处置,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事态扩大和灾情蔓延。

㈢应急接、处警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根据突发事件的灾种、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按照县应突总指挥部赋予的职责及时分警。

属于重大、特大事件的,要迅速向县委、政府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