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出砂和出砂油井的采油方法
石油开采过程与步骤
![石油开采过程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40206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3.png)
应用:适用于油层渗透率高、 油层厚度大的油田
钻机的类型:旋转钻机、冲击钻机、复合钻机等 钻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和压力将钻头钻入地层,提取石油和天然气 钻机的主要部件:钻头、钻杆、钻铤、泥浆泵、动力系统等 钻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操作,定期维护和检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采油树的作用:控制和调节油井的生产 组成:主要由油管头、油管挂、油管法兰、油管阀门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通过油管头连接油管,将油井中的原油输送到地面 特点:耐高压、耐腐蚀、耐磨损,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添加项标题
政策支持:政府对石油开采行业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添加项标题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添加项标题
替代能源: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的出现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
汇报人:
安全培训:对石油 开采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应对突 发事故的能力。
定期演练:定期进 行应急演练,确保 员工熟悉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深海开采: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 深海开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化: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如页岩气、 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 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添加项标题
资源枯竭: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
添加项标题
环境污染: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添加项标题
技术挑战: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需要不断研发新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4ba074d3c1ec5da50e270ce.png)
盛世石油科技技术培训材料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1.泵挂深度——抽油泵在井内的下入深度;有杆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固定凡尔的深度,电潜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分离器入口的深度。
2.边水——油(气)藏含油(气)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3.表层套管——为防止井眼上部地层疏松层的跨塌和上部地层水的渗入以及安装井口防喷器装置而下的套管。
4.表观粘度——也称视粘度。
在恒定温度时某一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
5.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具有气泡、乳化、增溶、湿润反转和洗涤等重要作用。
6.波及系数——注入驱油剂所触及到的油藏部分和整个油藏的比值,使用中一般又分为面积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和体积波及系数。
7.捕集残余油——经一次或二次采油后,油以不连续的泡滴状或油脉形成被湿润的驱替水所包围的残余油。
8.不压井作业——采用特殊设备和工具,不使用压井液就能正常起下井内管柱的作业。
9.采出程度——油藏开采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0.采气井口装置——气井完井以后,用于控制气井开、关,调节压力和气产量的装置。
也叫采气树。
11.采收率——油(气)田废弃时,累计采出油(气)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12.采液速度——年产液量与油田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3.采油(气)速度——年产油(气)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4.采油平台——为开发海上油田所建造的平台,有以安装采油工艺所需的设施。
有无人平台和有人居住采油平台两种。
在陆上丛式采油井场有人也叫采油平台。
15.采油(液、气)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气)量。
16.采油曲线——油田或油井产量、地区压力、流动压力、油气比、含水量、开井井数、工作制度等开采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油田或油井生产状况及变化情况。
17.采油树——亦称井口生产装置。
安装在生产井口的阀门、管汇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18.残酸——酸液被挤入地层向其深度流动的过程中浓度低到3%以下时的酸液。
油水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油水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9f016d336c1eb91b375d19.png)
2、处理方法:
(1)过载电流应调整为额定电流120%。
(2)检查三相电流、保险及整个电路。
(3)检查含砂量、洗井、检电泵。
(4)测量电缆绝缘、和直阻,检电泵。
1、常见故障原因 (1)转子被卡(砂、蜡、脏卡)起不来。 (2)抽油杆断、脱。 (3)进油口堵塞。 (4)定子橡胶损坏。 (5)油管漏失或油管掉井。 (6)转子没进工作筒。 (7)供液不足和气体影响。 (8)地面驱动装置部分配件损坏。 (9)电路问题。
油水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大港油田采油五厂 蒋远国
2012年6月
一、抽油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一》、出现故障:抽油井出砂 1、抽油井出砂的判断及危害: (1)油样中有砂粒、化验有砂,取样闸门关不严。 (2)抽油机负荷明显增大,电机运转声音不正常,手摸光杆有震动感
觉。 (3)示功图分析有锯齿状。 (4)动液面下降,产液量下降。 (5)出砂可造成砂埋部分油层和全部油层。 (6)出砂可造成抽油泵设备磨损、凡尔不严,产生漏失。 (7)出砂可造成深井泵砂卡。 (8)砂卡可造成抽油杆断脱及抽油设备损坏。 (9)严重出砂可造成套变和损坏。
(5)检查控制屏,进行修理。
(6)液体发生回流,使油管及泵中产生真空,此 时不能起泵,应打开放空和灌水后消除真空再起, 检电泵时更换单流阀。
《二》、出现故障:欠载停机 1、故障原因判断: (1)欠载电流调整不正确。 (2)泵、分离器轴断。 (3)控制屏线路故障。 (4)气体影响,引起电机负载减少。 (5)地层供液不足。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16143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a.png)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砂粒被带入采油系统中,导致设备磨损、管道堵塞甚至井口堵塞。
油井出砂不仅会影响油田的产量和开采效率,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油田的经济效益。
研究油井出砂的因素、防砂技术及对策,对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1. 地层岩石特性地层中的砂粒含量、形状和大小是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
当地层中的砂粒含量较高、砂粒颗粒较大时,油井出砂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些砂粒在采油过程中易被输送到地面,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2. 产量及采出液量油井的产量和采出液量也是影响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
产量过大或者采出液量过高会导致地层压力降低,砂层容易崩塌,从而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3. 井底流速井底流速是指地层流体在井底的流速,它是影响油井出砂的一个重要因素。
井底流速过高时,砂层容易被冲击破坏,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4. 井筒结构及完井方式井筒结构及完井方式直接影响到油井出砂的发生。
当井筒结构不合理或者完井方式不当时,容易引起地层砂粒的涌入和输送,从而形成油井出砂问题。
二、油井出砂的防治技术1. 人工堵砂人工堵砂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物质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地层中的砂粒固定在原位,防止其被输送到井口或者地面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方法包括注浆、注漏、封堵等工艺,通过固化地层砂粒,防止其对采油系统的侵蚀。
2. 防砂管柱防砂管柱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管柱,能够有效地阻挡地层中的砂粒进入油井系统。
这种管柱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地层中的砂粒,保护采油系统的安全运行。
3. 人工举升液柱人工举升液柱是通过提高井口液柱的压力,使得地层中的砂粒无法通过液柱的阻挡,从而达到防止油井出砂的目的。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地层砂粒对油井系统的损害,保护油井设备的安全运行。
4. 井底提前砂化井底提前砂化是一种通过在井底注入一定的砂化剂或者添加一定的砂化剂,从而使地层中的砂粒得到固化和稳固的技术手段。
油水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油水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3af64a336c1eb91a375d54.png)
2、处理方法: (1)过载电流应调整为额定电流120%。 (2)检查三相电流、保险及整个电路。 (3)检查含砂量、洗井、检电泵。 (4)测量电缆绝缘、和直阻,检电泵。 (5)检查控制屏,进行修理。 (6)液体发生回流,使油管及泵中产生真空,此 时不能起泵,应打开放空和灌水后消除真空再起, 检电泵时更换单流阀。
故障《一》曲柄剧烈周期性跳动: 1、故障原因: (1)曲柄上差动螺栓松动 (2)从动轴键压坏或键槽扭坏。 (3)齿牙磨旷,上下负荷交替有倒回之响声。 2、处理方法: (1)紧差动螺母。 (2)换键,或用另一组键槽。 (3)更换齿轮。
故障《二》减速箱内有不正常响声或敲击声: 1、故障原因: (1)齿轮制造不精确,齿轮磨损或折断。 (2)其中一根轴轴向串动。 (3)八字齿轮倾斜不正确。 (4)抽油机不平衡。 (5)大冲程,快冲次。 2、处理方法: (1)、(2)、(3)送修。 (4)调平衡。 (5)调小冲次。
2、处理方法: (1)、(2)、(3)严禁随意停抽,防止砂卡。 (4)增加注水量,检泵冲砂。 (5)检泵冲砂,严重出砂的井,则进行防砂。 (6)检泵冲砂。 (7)抽油泵轻微砂卡,可以先碰泵、后洗井处理, 可把活塞提出工作筒洗井,严重砂卡则检泵或防砂。 (8)抽油杆对扣、打捞、检泵,维修抽油设备。 (9)修复套管。
《三》、出现故障:机组不能启动 1、故障原因判断 (1)电源切断和没接,或保险丝烧。 (2)控制屏线路故障。 (3)地面电压过低。 (4)电缆或电机绝缘破坏或断开。 (5)泵或保护器机械故障。 (6)油稠、死油多、泥浆没替干净。
2、处理方法 (1)检查三相电源、变压器及保险丝,闸刀是否 合上。 (2)检查控制屏电压,桥式电路,二极管,保险 丝好坏。 (3)调整变压器档位至正确值。 (4)测量电缆绝缘、和直阻,检电泵。 (5)做反向启动,不行检电泵。 (6)用油或水热洗(控温),然后再启动。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
![采油工艺流程图及各分工艺流程图(精)](https://img.taocdn.com/s3/m/3112968fbb68a98270fefa71.png)
管理控制技术要领井口憋压单量(单量车单量1、从井口考克泄完压力,排完残液;2、倒好正确流程;连接好单量输油管线,丝扣不斜,对接严实,不刺不漏;3、检查电缆是否完好无损;4、启动离心泵时是否顺时针转动;5、检查液位计和温度计显示是否有效;6、准确记录单量时间和流量计底数;7、检查加温口温度是否正常;8、单量过程中记准瞬时流量。
1、单量前检查单量设备;2、防止电路或液位计等出现故障而发生溢流等事故;3、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维修;4、抽油机开抽1小时后计单量数量,单量时间段必须百分之百准确,单量计算数据准确无误;5、各单井每月定期至少完成3次以上的单量;6、做好单量详细记录。
1、蹩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井口压力;2、不正常井,根据情况加密憋压次数;3、如果上冲程时油压增高而下冲程时油压稍稳定,或略有下降,说明泵工作正常,油管无渗漏;4、如果蹩压开始时压力上升快,而后缓慢上升、待十多分钟(或更长后压力又上升,甚至达到1兆帕以上时,说明油井是间歇出油:5、如果油压开始上升缓慢,经十多分钟时间油压的数值仍然上升,甚至又回降,则说明油管漏失,油管上部漏失的功图宽于油管下部漏失的功图6、有详细的憋压记录(憋压日期、憋压时间、憋压井号、憋压结果;管理控制1、憋压时选用合适的压力表,并经校验合格;2、采油树各部位不渗不漏,阀门灵活好用;3、憋压时间不少于10min ;4、拆装压力表时操作要缓慢、平稳;5、憋压压力的下限值应高于本井组回压,最高值控制在高于本井组回压2Mpa 以内;6、憋压值不得超过压力表量程的2/3;7、读压力值时,眼睛、指针、刻度成一条垂直于表盘的直线。
日常工作单井录取抽油机井口油、套压1、录取油压(读压力表要使眼睛位于压力表盘正前方,眼睛、指针和刻度线在同意水平位置上;2、检查压力表时放空或卸表要缓慢,特别是放空时要准备放空筒,防止放空时油花四溅。
1、有详细的录取记录(录取日期、井号、油套压值;2、录取的压力值必须在量程1/3-2/3之间,否则要更换量程合适的压力表。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油水井出砂危害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油水井出砂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ae26c6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3.png)
油水井出砂危害油水井出砂是国内外各油田普遍存在的一个自然现象。
从油、水井完井开始到采油、注水或修井过程中,每一步施工作业对地层出砂都有影响,其中有些因素可以避免,有些则无法避免。
如果地层出砂得不到有效防治,油水井出砂会越来越严重,致使油、水井减产、减注甚至停产、停注,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砂卡、套管损坏或油、水井报废。
因此,分析油水井出砂原因,掌握油水井出砂规律并适时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控制油水井不出砂或砂面基本保持稳定,以减少冲砂、检泵及大修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油水井出砂原因油水井出砂是由近井地带岩层结构破坏引起的,与地层应力和地层强度有关。
地层应力包括地层结构应力(如弹性、塑性应力)、地层孔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流体流动时的拖拽力和生产压差。
地层被钻开后,井壁岩石原始应力平衡状态首先被破坏,并且在整个采油过程中始终保持最大应力。
因此,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井壁岩石将首先发生变形和破坏。
地层强度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地层岩石结构、胶结强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其他地层物理特性。
当地层应力超过地层强度时,地层结构受到破坏,油水井就有可能出砂。
由上可知,油水井出砂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内外因可划分为两大因素: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
地层出不出砂与地质因素有关,什么时候出砂则取决于开发因素。
1.1地质因素1.1.1地层胶结疏松地层胶结疏松时,地层流体在生产压差作用下向井眼方向渗流,致使岩石颗粒间的胶结力不断削弱,地层结构破坏引起出砂。
流体密度粘度越高、含气量越大,流动阻力越大,就越容易出砂。
地层疏松与否主要取决于岩石颗粒间胶结力的强弱,胶结强度与胶结物的种类、数量及胶结方式有关。
容易出砂的地层主要是接触胶结,胶结物数量少,而且泥质较多。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渗透率越高,岩石强度越低,地层越容易出砂。
1.1.2地层构造变化地层在构造上发生急剧变化的区域,例如在断层多、裂缝发育、地层倾角大及边水活跃的地区,由于地层岩石原始应力状态被复杂化,极易引起地层出砂。
油井出砂
![油井出砂](https://img.taocdn.com/s3/m/6d817c30af45b307e87197ff.png)
地质条件 完井因素 开采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因:
1、应力状态:砂岩油层在钻井前处于应力平衡状态。钻开油层后,井壁附 近岩石的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井壁附近的岩 石就越容易变形,从而引起在采油过程中油层出砂。
2、岩石的胶结状态:油层砂岩的胶结物主要有粘土、碳酸盐和硅质、铁质 三种。对于同一类型的胶结物,其数量越多,胶结强度越大。容易出砂的油 层主要以接触胶结方式为主,而且其中含有较多的粘土胶结物。
能阻止油井出砂,起到防砂作用。
2)加强出砂层油井的管理,开、关操作要求平稳,防止因生产压差突然增 大而引起油井大量出砂。
3)对胶结疏松的油层,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要以不破坏地层结构为前提 。
4)根据油层条件和开采工艺要求,正确选择完井方式和改善完井工艺。
机械防砂 化学防砂 砂拱防砂 焦化防砂
筛管防砂、滤砂管防砂、割缝衬管防砂、砾石充 填防砂、压裂防砂、预充填砂管、膨胀式筛管等。
3、油井工作制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生产压差越大,流体渗流速度越 高,则井壁附近流体对岩石的冲刷力就越大。另外,油井工作制度的突然 变化,使得油层岩石受力会发生变化,也容易引起油层出砂。
油层出砂是砂岩油层开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之一。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是提高采油速度 的主要障碍。
1)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通过生产试验所确定的生产压差不会造成油 井大量出砂。
树脂胶结法、预涂层砾石法、人工井壁法、水泥 砂浆、氧化有机化合物固砂、氢氧化钙固砂、焦 化固砂等。 砂粒在炮眼口处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砂拱, 达到防砂的目的。
向油层提供热能,促使原油在砂粒表面焦化,形 成具有胶结力的焦化薄层。
防砂原则 油井状况、井筒条件、储层特点、经济和费用条件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77e9f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0.png)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摘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出砂的问题一直是石油开采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油井出砂不仅会造成油井减产、加快油井井下开采设备的磨损、老化,还会导致开采区域地层出现亏空,引起油井报废。
因此,如何解决油井出砂问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对油井出砂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对防砂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抽油泵;油井出砂;原因分析;防砂技术引言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进行,地层能量也会随之不断下降,此时油井内部的压差就会不断增大,进而导致油井出砂的问题不断严重,油井出砂会对其产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地层出砂会进入到井筒中,可能会造成管线和设备堵塞情况的出现,或者对泵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会导致井壁坍塌的问题,造成套管变形损坏,最终使油井不能够继续生产,而且会影响后续开采和最终的采收率,因此加强对油井出砂机理的研究,针对油井出砂机理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来对油井出砂问题进行预防,对于保证油田产能的稳定,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油井出砂原因分析油井出砂的原因并不都是一样的,不同区域的油井在出砂原因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油井出砂主要是两类原因导致的,一方面原因是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开采因素,这两方面因素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对这两方面因素进行分别的分析:1.地质条件的影响开采区域内岩层的自然因素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
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原油输出会导致开采区域土层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引起岩层的松动,严重时会导致区域内的岩层脱落,进而出现油井出砂问题。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开采区域内岩层应力的分布是导致油井出砂的内因,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石油需要的压力不断加大,此时油井内开采区域内的岩层应力状态平衡状态被打破,破坏了开采区域内的结构,引起岩层脱落,产生油井出砂问题。
油层胶结强度。
油层胶结强度对于出砂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影响油层胶结强度的因素包括胶结物的种类、数量和强度。
采油操作流程
![采油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7f9464ddccda38376baf64.png)
7.开、关阀门不侧身。
8.不停抽油机进入危险区域。
2.调整游梁式抽油机曲柄平衡操作
操作项
安全操作要求
调整游梁式
抽油机曲柄平衡操作
游梁式抽油机不平衡将会造成能源浪费,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曲柄平衡调整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电器操作不当,造成电击,灼伤甚至死亡;
3.调整游梁式抽油机井冲次操作
操作项
安全操作要求
调整游梁式
抽油机井冲次操作
抽油机井冲次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抽油机电机皮带轮直径大小来实现的。调整游梁式抽油机井冲次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电器操作不当,造成电击、灼伤甚至死亡;
2.大锤砸伤手指及飞出伤人;
3.拔轮器未安装牢固,松脱坠落伤人。
为确保安全,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卸负荷
方卡子大口朝上,小口朝下坐在盘根盒上,将两卡瓦片开口与方卡子开口一致平行装入方卡子,摘手套用锤子砸紧卡瓦片,卡瓦片外露在10mm左右。
检查、清理抽油机周围障碍物,缓慢松刹车。
戴好绝缘手套,侧身合上铁壳开关,用验电器检测电控柜外壳确认无电,打开电控柜门,侧身合闸送电。
侧身按启动按钮,启动抽油机,严禁逆向启动。
收拾擦拭工具用具,清理施工现场。
不安全行为
1.不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2.施工现场无监护人。
3.不戴绝缘手套接触用电设备。
4.按启、停按钮,拉、合闸刀不侧身。
5.登高不系安全带。
6.全部卸掉平衡块固定螺母。
7.戴手套握锤把。
8.高空作业时,地面人员进入下方危险区域。
9.从高处随便抛丢工具。
10.不停抽油机进入危险区域检查。
采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技术
![采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785984524de518974b7d0d.png)
(3)合理生产压差 防砂井存在人工井壁结构破坏而重新大量出
砂可能。防砂后,要先保持防砂前生产压差,定 期取样分析,观察油井出砂情况,经一段时间证 明油井不出砂,油层本身又具有潜力时可适当放 大生产压差,增加采油量。
出砂机理与预测
一、地层出砂机理
• 1、拉伸破坏机理
随内外压差增大, 流体流向井内的流速也 增大,对岩石的拖曳力 增大,岩石承受拉伸力 也增大,当该力超过岩 石抗拉伸强度时,岩石 就会遭受拉伸破坏。
出砂机理与预测
一、地层出砂机理
• 2、剪切破坏
上覆岩层压力由孔 隙压力与骨架应力共同 平衡。随开采进行,油 藏压力逐渐降低,施加 在岩石骨架上的压力越 来越大,当该力超过岩 石的抗剪切应力,岩石 就会被剪切破坏。
谢谢
后 ②水泥砂浆人工井壁
期
油
防 砂
水泥 + 石英砂 + 水
③树脂核桃壳人工井壁
出砂部位 固化剂
早
油
期
防 酚醛树脂 + 粉碎的核桃壳颗粒 + 柴油
砂
中性水
④树脂砂浆人工井壁
后期防砂
酚醛树脂 + 石英砂 + 柴油
防砂方法与技术
3、焦化防砂的机理
• (1)物理方法固砂
原油中重质部分尤其沥青,在低温下可凝固成半固态物质,不再溶于原油, 可以将疏松砂岩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渗透性的挡砂屏障。
出砂机理与预测
一、地层出砂机理
• 3、精细颗粒的影响 地层中存在诸如粘土之类精细颗粒,会随产出液一起
稠油出砂冷采工艺技术
![稠油出砂冷采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6a3e9bb84ae45c3a358c77.png)
稠油出砂冷采工艺技术作者:何术华姚宏斌来源:《石油知识》 2014年第2期何术华姚宏斌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的基本原理,即不注热量、不防砂,利用螺杆泵将原油和砂一起采出。
包括两个最重要的开采机理,一个是形成“蚯蚓洞”,即通过此种方式使砂子大量的产出,油层中产生“蚯蚓洞”,使得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二是形成泡沫油,随着溶解气与原油成泡沫油状同时产出,既可以保持“蚯蚓洞”的稳定,避免了底层原油脱气,延长稳产时间,溶解气又给原油提供了内部驱动力量,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更有利于原油流动。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的适用条件稠油出砂冷采技术较适用于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此油藏的物性是油层胶结疏松,原油粘度高,高粘度的原油可以将疏松的砂子一起携带出来,形成“蚯蚓洞”,增加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选用稠油出砂冷采技术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油藏埋深。
油藏埋深应大于300米,油层太浅就会能量不足;而上限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举升技术的水平,如果应用井下驱动螺杆泵会对油层深度上限放宽要求。
(2)油层厚度。
出砂冷采的油层厚度应大于3米,油层太薄既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利于蚯蚓洞网络的形成。
(3)油层压力。
由于出砂冷采技术利用了地层能量,所以初始油层压力不应太低,压力越高越易造成较大的压力下降,这对出砂以及泡沫油的形成有利。
(4)原油粘度与密度。
原油粘度与原油携砂能力以及泡沫油的稳定性有关,粘度越高其携砂能力越强,所形成的泡沫油越稳定,目前证明的采用此技术的最好的粘度大致在1000~50000mPa.s,脱气原油密度为0.92~0.98g/cm3。
(5)原始溶解气油比。
出砂冷采的稠油油藏应含有一定的溶解气量,因为溶解气能使地层中形成稳定的泡沫油,使原油膨胀,不但可以提供驱动力量,而且可以提高采收率。
(6)粘土胶结物含量。
粘土胶结物含量越少,油层胶结越疏松,更容易造成出砂。
(7)初期含水量与底水。
初期含水量要小于40%,含水越高,携砂采油的能力越低;底水的存在有两种影响,一方面它为原油提供内部驱动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底水一旦进入井筒,出砂冷采就无法进行。
油田采油名词解释
![油田采油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9f91ee7524de518964b7d2d.png)
名词解释4 油井流入动态: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简称IPR曲线.5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油量.它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6 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7 滑脱:由于油,气密度的差异和泡流的混合物平均流速小,因此,在混合物向上流动的同时,气泡上升速度大于液体流速,气泡将从油中超越而过,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现象。
OR: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8 滞留率:多相流动的某一管段中某相流体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9 滑脱速度:气相流速与液相流速之差.10 自喷:油层能量充足时,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就能将油举升到地面的方式称为自喷.11 临界流动:指流体的流速达到在流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时的流动状态.12 临界压力比:对应于最大流量十的压力比称为临界压力比.13 功能节点:压力不连续即存在压差的节点统称为功能节点.14 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法.15 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到达管鞋时的井口注入压力.16 光杆冲程:柱塞上下抽汲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进油与排油的过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称为光杆冲程长度,简称光杆冲程.17 扭矩因数:就是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18 等值扭矩:就是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两种扭矩下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则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边哈的扭矩的等值扭矩.19 水力功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功率.20 光杆功率:是通过光杆来提升液体和克服井下损耗所需要的功率.21 气锁:由于抽吸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和膨胀,使吸入和排出阀无法打开,出现抽不出油的现象.22 静液面:是关井后环行空间中液面恢复到静止(与地面压力相平衡)时的液面.Ls23 动液面:是油井生产时油套环行空间的液面.Lf24 沉没度:表示泵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hs25 折算液面:即把在一定套压下测得的液面折算成套管压力为零时的液面.26 气蚀:环空过流面积越小,给定的油井产出流体流过该面积的速度就越高.流体的静压力随其流速增加的平方而下降,在高流速下静压力将下降到流体的蒸汽压.这个降低的压力将导致蒸汽穴的形成,这个过程称为气蚀.27 注水井指示曲线: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井出砂和出砂油井的采油方法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有些油井在产油的同时,往往会有地层的砂子随油产出,石油工作者称此为油井出砂。
凡是出砂的油井其产油层都是砂岩。
砂岩是由砂粒经粘土、碳酸钙及其他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的岩石。
易出砂的砂岩一般都成岩差,胶结强度低,地下产出油的拖曳力就足以破坏砂粒之间的粘结,使砂子随油流出。
还有,易出砂的地层,粘结砂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粘土,一但油井见水,粘土易膨胀,岩石受到破坏,油井出砂将更为严重。
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产出的砂如果不能全部被带至地面,部分砂会沉入井底,日积月累,将会砂埋油层,致使油井停产。
因此对这类井必须采用特殊的采油方法。
目前成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防砂采油,即用人工方法将砂阻隔在油井以外,不让油井出砂,其专业用语叫防砂;另一种方法是排砂采油,即不控制地让地层在生产过程中自然出砂,并使地层产出的砂随油流采至地面进行处理。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是防砂采油。
防砂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防砂,指用化学方法,向地层挤注可使地层砂粘结在一起的各种液体化学物质,在井筒周围形成一道坚固的人工井壁,将可移动的砂阻隔在油井以外。
新形成的人工井壁有比地层大得多的强度,可抗住油流的冲刷,从而达到防止地层出砂的目的;另一类方法为机械防砂,这一方法是在油层部位设置一个可挡住地层砂通过的网状工具,通常使用绕丝筛管,并在工具以外填充砾石,见砾石充填防砂示意图。
这些工具耐冲刷强度远大于地层,又有着允许油通过的极好能力,可达到防砂采油的目的。
最近几年又发展了一种压裂防砂工艺,这种方法将压裂和防砂相结合,不但可防止油井出砂还可提高油井产量。
排砂采油:排砂采油的关键是采用耐砂磨的抽油泵,让油井以最大能力产油,将地层产出砂带至地面。
有资料报道,一口井在生产期出砂可达千方以上,大量砂的采出,使近井地带油流通道增大,原油产量可数倍于防砂采油(见防砂采油和排砂采油日产对比表)。
排砂采油初期,油井出砂有个上升期,然后就逐渐降低,然后维持在一个轻微出砂情况下生产。
实践证明,排砂采油效益不错,所以世界上已有数千口井改变了防砂采油的作法,采用了排砂采油。
由于该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暴露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地层大量出砂后,易于引起油井套管变形,影响油井寿命,若将这一问题解决好,该技术将更富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