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控制测量》word版

合集下载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
第6页/共87页
导线控制测量精度指标
(N为导线转折角个数)
第7页/共87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8页/共87页
等级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观测时段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 /s
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二等
15
4
2
90
10~60
6
三等
15
4
2
60
10~60
6
四等
15
4
1.6
45
10~60
6
一级
15
第20页/共87页
三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的特点正形投影,等角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 其他子午线变化赤道投影后亦为直线其他纬线变化
展开
Y
第21页/共87页
三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投影带
6°带
为了控制长度变形
从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 °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60
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第34页/共87页
为了减少长度变形而引起的误差,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若因测区地面高程引起的变形大于2.5cm/km,则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作为归算面以减少变形;若因测区偏离中央子午线而引起的投影变形大于2.5cm/km,则应选择测区中央的某一子午线作为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带宽为3度(任意投影带)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图件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带全局性的技术环节。因此,地籍控制测量必须做到“精心设计、从高到低、分级布网、严密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1页/共87页
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基本控制测量方法: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GPS网地籍基本控制测量精度: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方法:导线网、GPS网;图根控制测量精度:一、二级

阐述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方法

阐述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方法

阐述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方法摘要: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

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

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

地籍测量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关键词:地籍测绘;控制测量;测量方法一、概述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为满足测绘地籍图等基础需求,以地籍区、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依据规范要求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测定基本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的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一般需要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如测量记录计算本、校正仪器、绘图铅笔、半圆仪、三棱尺等。

地籍控制测量是绘制地籍图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技术环节,在测绘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精心设计、严密布网、从高到低、严密实施”的原则。

地籍测量控制一般包括基本控制测量与图根控制测量,可采用线形锁、三角网、导线、导线网等方法。

二、特点地籍测量控制点点位要求精度高、密度大。

地籍基本平面控制测量包括二、三、四等基本控制测量和一、二级加密控制测量。

根据当今的测绘科技发展状况,前者普遍采用GPS测量方法,后者则视测区情况采用GPS测量或GPS和导线测量两者的结合。

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大的密度。

地籍图根测量的布网规格(点位精度、密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而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有测图比例尺决定;地籍图根控制点位密度要满足界址点测量的需要,点位的密度要求较高,基本上每条道路上都要有导线;地籍图根控制点不仅要为当前的地籍细部测量服务,还必须为日常地籍管理服务,所有地籍图根控制点应尽可能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识,而在地形测绘中,图根控制点原则上不必长久保存,点位大多只做临时标识。

(完整版)武大地籍测量学第三版

(完整版)武大地籍测量学第三版

地籍测量测量学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3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总是与土地用途相关联的,其适宜的用途受土地本身的性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4界址点坐标: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

它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地籍图: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6宗地图: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当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7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

二、填空1.地籍测量的定义:(1) 地籍控制测量(2) 界线测量(3) 地籍图测绘(4) 面积测算(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2.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1) 文件确认。

(2) 惯用确认。

(3) 协商确认。

(4) 仲裁确认。

3.常见的基础测绘图件有以下几种类型:(1) 航片(2) 地形图(3) 影像平面图(4) 其他图件4.与房屋有关的名词:(1) 假层。

(2) 气屋。

(3) 夹层和暗楼。

(4) 过街楼和吊楼。

(5) 阳台和挑外廊。

(6) 天井和天棚。

5.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1)北京坐标系(2)城市坐标系(3)任意投影带独立坐标系测(4)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6.土地面积测算方法: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维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消除图纸变形对面积测算的影响、求地块在某一投影面的面积、求地球表面倾斜面的面积三、简答1.地籍的功能:(1) 地理性功能。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一、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一)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原则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

(二)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三)控制点的密度
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界址点的精度和密度以及地籍图测图比例尺和成图方法等因素来定。

但还应考虑到地籍测量的特殊性,即应能满足地籍测量资料的更新和恢复界址点位置的需要。

因此要求每幅图内要有一定数量的埋石点。

(四)点之记和控制略图
地籍平面控制点若需要做永久性保存的就必须在地上埋设标石(或标志)。

为了今后应用控制点寻找方便,必须在实地选点埋石后,对每一控制点填绘一份点之记文件资料。

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测区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分布情况,检查控制网布网的合理性和控制点分布等情况,必须绘制测区控制网略图。

(五)地籍测量的坐标系统
1. 1954年北京坐标系
2. 1980年国家坐标系
(六)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在等级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分为一、二级,可布设为相应级别的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

第二节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与地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当地籍控制点在数量和密度上不能满足地籍测图的需求时,应在各等级地籍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一定数量的地籍图根控制点,以作地籍测图的控制。

加密地籍图根控制网
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一般有:
图根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各种交会测量等。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地籍测量学概述1.1 课程介绍1.2 地籍测量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3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与作用1.4 地籍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二章:地籍控制测量2.1 地籍控制测量的概念与意义2.2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技术2.3 地籍控制测量的成果与应用第三章:地籍要素测量3.1 地籍要素测量的概念与内容3.2 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与技术3.3 地籍要素测量的成果与应用第四章:地籍图件编制4.1 地籍图件的概念与类型4.2 地籍图件的编制方法与技术4.3 地籍图件的成果与应用第五章:地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概念与意义5.2 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5.3 地籍测量数据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第六章:地籍权属调查6.1 地籍权属调查的概念与意义6.2 地籍权属调查的内容与方法6.3 地籍权属调查的程序与要求6.4 地籍权属调查的成果与应用第七章:地籍变更测量7.1 地籍变更测量的概念与意义7.2 地籍变更测量的类型与原因7.3 地籍变更测量的方法与技术7.4 地籍变更测量的成果与管理第八章:地籍信息系统8.1 地籍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8.2 地籍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8.3 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8.4 地籍信息系统在地籍测量学中的应用第九章:地籍测量法律法规与规范9.1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概述9.2 地籍测量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9.3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9.4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权益保护第十章:地籍测量实践与应用案例10.1 地籍测量实践概述10.2 地籍测量应用案例分析10.3 地籍测量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0.4 地籍测量实践的总结与展望第十一章:地籍测量学与现代技术11.1 地籍测量学与现代技术的关系11.2 地籍激光扫描技术11.3 地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11.4 地籍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第十二章:地籍测量的精度与误差分析12.1 地籍测量精度的概念与表示12.2 地籍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12.3 地籍测量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2.4 地籍测量精度的提高与控制第十三章:地籍测量安全与职业素养13.1 地籍测量安全的重要性13.2 地籍测量安全的风险与预防13.3 地籍测量员的职业素养要求13.4 地籍测量伦理与责任第十四章:地籍测量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14.1 地籍测量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4.2 地籍测量项目的计划与组织14.3 地籍测量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14.4 地籍测量项目成果的评价与验收第十五章:地籍测量学的未来发展15.1 地籍测量学发展的新趋势15.2 地籍测量学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15.3 地籍测量学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扩展15.4 地籍测量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地籍测量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及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不动产测绘》课件——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与基本要求

《不动产测绘》课件——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与基本要求
1.地籍控制测量的作用 (1)为不动产测绘提供控制和起算数据。 (2)为不动产测绘的变更与修测提供起算数据
地籍控制测量的的布设原则与基本要求
2.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 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和其他控制一样.应遵循“从整
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地籍控制测量的的布设原则与基本要求
3.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控制点间有较高的相对精度 (2)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点有相当的密度 (3)要求控制网点能长期保存使用 (4)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点的坐标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不要经常变化。 (5)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精度指标按照《地籍调查
规程》(TD/T 1001)执行。
感谢聆听!
地籍控制测量
——布设基本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现代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主要以图根加密控制测量为主, 基本上是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和导线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NSS高程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的的布设原则与基本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地籍测量的核心是(A. GPS控制测量C .地籍细部测量答案:C2.地籍测量以测定()°B .面积汇总统计D .绘制宗地图)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A.宗地B.界址C.界址点D.界址线答案:B3.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A .初始权属调查C.初始土地登记答案:A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B .初始面积量算D .初始土地统计4.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A.重要地物C. 土地权属界线答案:BB .等咼线D .河流5.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①坐标计算;②数据整理;③成果输出;④边长改化;⑤归档A.②④①③⑤C .④②①③⑤ 答案:A B .①②④③⑤D .①④③②⑤6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制定的, 四等网中最弱做若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A. 土5厘米 B . ± 7厘米C. 土10厘米 D . ± 15厘米A7、一般情况下每幅地籍图的控制点个数为A. 10-20 个 B . 10-15 个C. 15-20 个D. 20-25 个8、地籍图的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择应该以长度变形值不大于()为原则坐标系A. 2.5cm/kmC. 5cm/km 15-20 个B. 4cm/km D 3cm/km9、为了满足地籍测量资料的更新和恢复界址点位置的需要,要求每幅图中哟一定数量的埋石点,1: 500比例尺的地籍图中,埋石点的数量不少于A. 4个 B . 3个C. 5个 D . 6个10、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在精度上应该满足界址点坐标测量的精度要求,界址点坐标测量的精度为A . ± 5cm 或± 7cmB . ± 5cm 个C . ±7cm D . ± 10cm或土7cm11、用钢尺量距时,同一边内的各尺段的段点偏离测线方向不得超过A.5cm B . ± 7cmC. 10cm个 D . 8cm12、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用国家统一的()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A . 1.5 °B . 3°C. 9° D . 6°13、当测区面积小于()k卅时,可以不经过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A . 100B . 50C. 150 D . 12014、在图上进行选点是,要避免短边与长边相连接,相邻导线边长度比不应该大于A . 1: 3B . 1: 2C. 1: 4 D . 1: 5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有()。

地籍控制测量的名词解释

地籍控制测量的名词解释

地籍控制测量的名词解释地籍控制测量是土地管理和地籍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指通过测量、标定、记录和校验地籍桩号、控制标志点及其相关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以确定土地边界、土地面积和土地权属关系。

地籍控制测量涉及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法律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对土地管理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概念地籍控制测量的核心概念是地籍桩号、控制标志点和土地权属。

地籍桩号是指固定在地面上,标识地籍边界的点位之一。

它通常由具备测量资质和授权的测量机构实施,采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定位,并根据一定的测量规范进行记录和存档。

地籍桩号的精度和准确性对土地边界的确定和土地权属的划定具有重要影响。

控制标志点是指位于土地或地理空间中的标志物、标志点或界桩等,用于测量和确定地籍桩号的位置关系。

控制标志点可以是实地物理标志点,也可以是虚拟的地理位置点。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控制标志点的配置和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们在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调查中扮演着传递和维系地理信息的关键角色。

土地权属是地籍控制测量的核心目标之一。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使用者对土地所享有的权益,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等。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通过确定土地边界和位置关系来划定土地权属界限,进而保障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二、地籍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地籍控制测量主要采用测量仪器、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综合手段进行实施。

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水准仪、经纬仪等,用于测量地籍桩号和控制标志点的位置坐标、高程等信息。

测量技术包括测量原理、观测方法、数据处理等,用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籍控制测量的重要工具,用于整合、管理和分析地籍数据、地理数据和土地信息。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还涉及到辅助设备和测量方法。

辅助设备包括标尺、测量棒和测量杆等,用于测量长度、高度和角度等。

测量方法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等,用于确定地籍桩号和控制标志点的位置关系。

3、地籍控制测量

3、地籍控制测量

β =110010′06′′
3
+1.44 +1.54 -3.79
A β 4
β3
β
β1
β2
1
2
M
fβ = +48′′
∆h = −0.05
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内业计算的任务: 内业计算的任务: 1、根据观测值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2、检查观测中是否存在错误观测值 、 3、评价观测质量是否合格 、
(1)闭合导线
1
第三步: 计算坐标增量
∆X AB = SAB cosαAB ∆YAB = SAB sin αAB
X
αAB
XB SAB
α3A (∆X3A,∆Y3A)
3
α23 ∆X , ∆Y ) ( 23 23
B
∆X AB
A
β
A
YA XA ∆Y
AB
M
αA1
SA1
(∆X12, ∆Y12)
α12
2
1 (∆XA1, ∆YA1)
O
YB
Y
第四步: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调整
理论值 ∑∆X理 = 0 ∑∆Y理 = 0 闭合差 f X = ∑∆X理 − ∑∆X算
fY = ∑∆Y理 − ∑∆Y算
3
′ (∆X3A , ∆Y3A ) ′
′ ′ (∆X23 , ∆Y23)
A
M
′ ′ (∆X A1 , ∆YA1)
2
′ ′ (∆X12 , ∆Y12 )
2、地籍控制作用
地籍控制作用
控制是地籍图的数学基础, 控制是地籍图的数学基础,关系到界 址点的精度等带全局性技术环节。 址点的精度等带全局性技术环节。
测绘要求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地籍测量学概述1.1 地籍测量学的定义解释地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强调地籍测量学的重要性1.2 地籍测量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地籍测量学的发展历程讲解地籍测量学的重要里程碑1.3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阐述地籍测量学的核心任务解释地籍测量学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第二章:地籍控制测量2.1 地籍控制测量的概念解释地籍控制测量的定义强调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性作用2.2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地籍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和技术讲解地籍控制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2.3 地籍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解释地籍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强调数据处理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地籍要素测量3.1 地籍要素测量的概念解释地籍要素测量的定义强调地籍要素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3.2 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地籍要素测量的常用方法和技术讲解地籍要素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3.3 地籍要素测量的数据处理解释地籍要素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强调数据处理在地籍要素测量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地籍图的绘制4.1 地籍图的概念解释地籍图的定义强调地籍图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性4.2 地籍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介绍地籍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讲解地籍图的具体绘制步骤4.3 地籍图的应用解释地籍图的应用领域强调地籍图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第五章:地籍测量学的应用5.1 地籍测量学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解释地籍测量学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地籍测量学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性5.2 地籍测量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地籍测量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讲解地籍测量学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5.3 地籍测量学的发展趋势阐述地籍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强调地籍测量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六章:地籍测量学中的仪器与设备6.1 地籍测量常用仪器介绍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基本仪器讲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6.2 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介绍地籍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常用的软件工具讲解如何运用这些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3 地籍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分析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强调新型仪器和设备对地籍测量学的意义第七章:地籍测量学中的误差理论与分析7.1 误差理论基本概念介绍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解释误差理论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7.2 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讲解地籍测量中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介绍误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7.3 提高地籍测量精度的措施阐述如何减少和消除误差,提高地籍测量精度强调误差控制在地籍测量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地籍测量学中的法律法规与规范8.1 地籍测量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地籍测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讲解地籍测量活动应遵守的法律法规8.2 地籍测量规范与技术标准介绍地籍测量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重要性讲解地籍测量中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8.3 地籍测量中的法律责任与伦理分析地籍测量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问题强调地籍测量人员应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第九章:地籍测量学实际操作案例分析9.1 地籍控制测量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地籍控制测量的实际操作案例讲解案例中采用的方法、技术和经验教训9.2 地籍要素测量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地籍要素测量的实际操作案例讲解案例中采用的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9.3 地籍图绘制与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地籍图绘制和应用的实际操作案例第十章:地籍测量学的发展与展望10.1 地籍测量学的研究进展阐述地籍测量学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动态介绍地籍测量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10.2 地籍测量学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地籍测量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讲解地籍测量学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前景10.3 地籍测量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强调地籍测量学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地籍测量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途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地籍测量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主要任务解析:地籍测量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其定义、历史发展和主要任务对于深入学习地籍测量学至关重要。

2022-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预测试题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预测试题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下列有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B.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现行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为依据C.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采集和存储D.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应适应现代地籍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以现行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为依据,结合地籍管理的业务运行模型,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与应用,满足地籍管理流程化办文模式的工作需求,适应现代地籍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

2.地籍控制测量是为()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

A.日常地籍测量B.日常地籍变更测量C.地籍细部测量D.权属调查E.土地登记正确答案:A、C本题解析:控制网测量与控制网平差统一称为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

3.()是土地勘测定界调查工作用图,是外业调查、转绘、面积量算、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A.工作底图B.宗地草图C.地籍铅笔原图D.着墨二底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工作底图是指土地勘测定界调查工作用图,是外业调查、转绘、面积量算、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从准备到外业调绘、内业转绘,都是在工作底图上进行。

勘测定界所用工作底图应是用地范围内的现势性较好的地籍图、地形图或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4.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中,某文字资料符合的条件有:技术设计方案具体,质量保障措施严格,语言规范具体且技术报告中总结了对技术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它应该属于()。

A.优等品B.良等品C.合格品D.不合格品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分为优等品、良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题中的描述是优等品的条件。

第4讲_地籍控制测量

第4讲_地籍控制测量


所谓坐标系是用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和
空间目标的位置所采用的参考系。 一、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面
为基准的,其两个参考面为:
起始子午面和赤道平面(见图)

过地面点P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大地经度L;地面点P的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为
大地纬度B;地面点P沿法线方向至椭球面的距离,称 为大地高h。

三、高程基准
在通常的情况下,地籍测量的地籍要素是以二维坐 标表示的,不必测量高程。


房地产测绘一般不要求测定界址点和碎部点的高程。
但地籍测量规程中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土地管理 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时要求在平坦地区测绘 一定密度的高程注记点,或要求在丘陵地区和山区的 城镇地籍图上表示等高线,以便使地籍成果更好地为 经济建设服务。
平均高程面为投影面;
4. 当城市面积小于25km2时,直接在平面上计算。
(4)平面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是指某点位置由一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
另一坐标系的坐标的换算工作,也称为换带计算。它
包括6°带与6°带之间、3°带与3°带之间、3°带与 6°带之间以及3°(6°)与任意投影带之间的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也称换带计算)利用高斯正、反算公 式(即高斯投影函数式)进行。具体做法是:先根据点 的坐标值(X,Y),用投影反算公式计算出该点的大 地坐标值(L,B),再应用投影正算公式换算成另一 投影带的坐标值(X′,Y′)。
五、地籍控制点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
为了今后应用控制点寻找方便,必须在实地选点埋石
后,对每一控制点填绘一份点之记。 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测区地籍控制网点分布情况, 检查控制网布网的合理性和控制点分布等情况,必 须绘制测区控制网略图。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word版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word版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 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 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 地籍编号1.4.1 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 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 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 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 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①解析法;②部分解析法;③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 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

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

1.8 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土地(国土)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1.9 地方补充规定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必要时可对本规程某些条款作补充规定,报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后实施。

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

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

(二)城市坐标系
在城镇地区,则尽可能利用已有 的城市坐标系与城市控制网点来建立 当地的地籍控制网点。这些控制网点 一般都与国家控制网进行了联测,并 且有坐标变换参数。
(三)独立坐标系
城镇地区的地籍测量应尽可能沿用 该地区已有的国家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 若无法利用,则可根据测区地理位置与 平均高程,以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 2.5cm/km的原则选择独立坐标系,并 在有条件时与国家坐标系联测。
(四)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不具备经济实力的条件下,而又 要快速完成本地区的地籍调查与测量工 作,或面积小于25km2时,可考虑建立独 立平面坐标系,建立步骤如下:
1、起始点坐标的确定; 2、起始方位角的确定。
1、起始点坐标的确定
(1)在图上量取起始点平面坐标。 选择一适当的特征点,例如主要道
三高程基准在通常的情况下地籍测量的地籍要素是以二维坐标表示的不必测量高如有要求一般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四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四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国家坐标系国家坐标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几十年的努力建立应尽可能利用以便使地籍控制测量成果与国家坐标系成为一整体
地籍测量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
支导线边长应往返观测, 角度应分别测左、 右角各一测回,其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 超过40〞。
m
S1 S2 S
Ym2 2R2
H R
(0.0123Ym2 157.0H)106
公式(6-5)
• 式中:Ym、H应为公里单位计算。
减少因长度变形而引起的误差,一般采 用如下方法:
若因测区地面平均高程引起的变形大于 2.5cm/km时,则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作 为归算面以减少变形,这是因为H值变得 很小,由式(6-1)可知,△S必然也很小。

地籍测量 作业指导书(精编文档).doc

地籍测量 作业指导书(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总则1.1内容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

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

地籍测绘成果包括: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

1.2 技术依据1、《地籍测绘规范》CH/T 5002-94;2、《地籍图图式》CH/T 5003-94;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8969-2010;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2地籍测量精度要求2.1 界址点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

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问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下式计算结果。

2.2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地籍图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4mm。

2.3坐标系统地籍测绘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均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

2.4地籍图的比例尺城镇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 1 00。

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般采用1: 2 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 500。

3平面控制测量3.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3.2平面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包括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

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

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

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地籍测量是指对一定范围的地表进行测量、定位,准确记录地块的位置、外形、面积等基本信息。

其中,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测量已知点的坐标,确定其他点的坐标,以建立一个坐标系,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基准。

控制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点选择在控制测量中,要选择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容易找到和测定的地物作为控制点。

一般情况下,选择建筑物的角点、边线交点、地界标志物等地物作为控制点。

同时,还需考虑控制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整个控制网的可靠性。

2.控制点的测量方法控制点的测量常采用全站仪配合全站定位系统进行,通过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水平、垂直方向的角度和距离,然后使用全站定位系统进行定位。

全站仪可以精确测量控制点在地面上的水平、垂直角度,并能通过导线测量方法得到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再结合大地测量学原理计算出控制点的空间坐标。

3.控制网的建立控制网是由多个控制点组成的空间点位结构。

在建立控制网时,需按照一定规律在控制点上布设控制标志,记录控制点的名称、坐标、高程等信息,并进行精确的定位。

控制网的布设应满足精度要求,控制点之间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如闭合、平差等。

4.控制网的观测控制网一般采用闭合观测方式。

即从一个控制点开始,按照一定方向和顺序观测至最后一个控制点,再从最后一个控制点返回到第一个控制点,通过观测数据的闭合差和角度调整控制点坐标,使之符合精度要求。

观测方法主要包括方向角观测、距离观测和高程观测。

5.控制网的计算与调整观测数据经过计算与调整后,可以得到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计算中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使观测数据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最小,以得到最优的控制点坐标。

同时,还需进行闭合差检核,判断控制网的平差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以上就是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的主要内容。

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建立控制网并进行观测、计算与调整,可以建立起一个准确可靠的坐标系,为地籍测量提供基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控制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籍测量的核心是( )。

A. GPS控制测量 B.面积汇总统计
C.地籍细部测量 D.绘制宗地图
答案:C
2.地籍测量以测定( )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A.宗地B.界址
C. 界址点
D. 界址线
答案:B
3.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A.初始权属调查 B.初始面积量算
C.初始土地登记 D.初始土地统计
答案:A
4.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A.重要地物 B.等高线
C.土地权属界线 D.河流
答案:B
5.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

①坐标计算;②数据整理;③成果输出;④边长改化;⑤归档
A. 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①④③②⑤
答案:A
6、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制定的,四等网中最弱做若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A.±5厘米 B.±7厘米
C.±10厘米 D.±15厘米
A
7、一般情况下每幅地籍图的控制点个数为
A.10-20个 B.10-15个
C.15-20个 D.20-25个
8、地籍图的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择应该以长度变形值不大于()为原则坐标系
A.2.5cm/km B.4cm/km
C.5cm/km 15-20个 D 3cm/km
9、为了满足地籍测量资料的更新和恢复界址点位置的需要,要求每幅图中哟一定数量的埋石点,1:500比例尺的地籍图中,埋石点的数量不少于
A.4个 B.3个
C.5个 D.6个
10、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在精度上应该满足界址点坐标测量的精度要求,界址点坐标测量的精度为
A.±5cm或±7cm B.±5cm个C.±7cm D.±10cm或±7cm
11、用钢尺量距时,同一边内的各尺段的段点偏离测线方向不得超过
A. 5cm B.±7cm C.10cm个 D.8cm 12、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用国家统一的()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A.1.5° B.3°
C.9° D.6°
13、当测区面积小于()k㎡时,可以不经过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A.100 B.50
C.150 D.120
14、在图上进行选点是,要避免短边与长边相连接,相邻导线边长度比不应该大于
A.1:3 B.1:2
C.1:4 D.1:5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有( )。

A.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B.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必须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
C.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可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
答案:AD
2.地籍测量坐标系的选择一般有( )。

A.国家统一坐标系 B.地方坐标系
C.独立坐标系
3、独立平面坐标系起始点坐标的确定方法一般有
A.图解法
B.假定法
C.坐标Y值可以是负值 D.必须是水塔
4地籍测量的特点有
A.平面精度要求高 B.高程精度要求高
C.地籍控制点的精度预测图比例尺无关 D.平面控制网度采用导线形式
5、独立平面坐标系的起始方位角确定方法一般有
A. 图上量算方位角法
B.磁方位角计算法
C.任意确定法
D. 大地纬度法
6、光电测距是需要进行气象改正,需要测定的气象数据由
A.大气压强 B.个空气温度和湿度
C.天气的阴晴 D.风力
7、图根导线光电测距时每条距离观测值应该加入改正,需要加入的改正数有A.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B.地球高斯投影改正C.气象改正 D.倾斜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