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粉尘管理办法
粉尘废气控制程序
页次1/2 文件名称粉尘废气控制程序生效日期XXX
版本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摘要版本版次修订日期生效日期发行章批准审核制定
页次2/2
文件名称粉尘废气控制程序生效日期XXX
1.目的:
为了对粉尘和废气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减少粉尘和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和对人身的伤害,
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生产工艺过程中粉尘、废气污染的控制。
3.术语与定义:
无
4.权责:
4.1 生产部负责所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污染的控制管理。
4.2 管理部负责定期安排第三方测试机构对相关车间的废气检测。
4.3 品质部负责废气控制的监督检查。
5.作业程序:
5.1 管理办法
5.1.1 生产线应保持良好通风,以降低作业场所废气浓度。
5.1.2 为了减少粉尘、废气对人身的伤害,各车间内局部粉尘、废气浓度高的工序工位,操作员工应佩戴活性炭面罩。
5.1.3 管理部负责每年至少一次安排第三方测试机构对丝印车间的废气进行检测,确保废气中有害物质符合国家标准。
5.2 新、扩、改项目及设备管理
5.2.1 新、扩、改项目及设备如可能造成粉尘、废气排放或大气污染,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因素和危害识别、评价,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5.3 监督检查
质量部对上述过程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检查发现不符合,由质量部出具《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
6.相关文件
6.1《新、改、扩建项目控制程序》
7.相关表单/记录
7.1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粉尘废气管理规定
粉尘废气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防止大气污染的管理工作,使公司在施工中的扬尘以及施工过程中和整个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气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管理。
3. 职责3.1 项目管理部(器材)负责公司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管理,施工扬尘的治理和监控。
3.2资产部负责汽车废气污染防治和锅炉燃烧废气的监督管理(蒸汽大于或等于1t)。
3.3综合办负责食堂油烟的控制和1t以下生活用锅炉的燃烧废气的监督管理。
3.4 工程部负责现场道路硬化、围墙封闭的监督管理。
3.5 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4. 工作程序4.1 大气污染产生源a. 锅炉燃气排放;b. 建筑材料搬运储存及施工中产生的粉尘;c. 汽车尾气排放;d. 食堂油烟的控制;4.2 锅炉燃烧废气的控制4.2.1 锅炉燃烧应使用优质低硫煤,(含硫量小于0.5%,含灰量小于10%)。
4.2.2 燃油锅炉运行要调整空气压力与空燃比,保持各喷嘴通畅,使之雾化良好,燃烧正常,以确保不冒黑烟和达标排放(黑度一级以下)。
4.3 对施工中粉尘、废气的控制4.3.1各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流体建材、(水泥、白灰、砂子、石子等)堆放场地要采取喷淋、遮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
执行《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有关条款规定。
4.3.2 施工现场要经常保持整洁,工程弃土要及时清运,要设置洗车轮的设施,确保车辆出入施工现场不带泥土。
4.3.3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垃圾暂存点,工程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分别存放并及时回收、清运工程垃圾与废土。
装载建筑材料、垃圾或渣土的车辆,应采取喷淋、遮盖等有效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渣土洒落、外溢造成扬尘污染。
4.3.4 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所有工地进出口必须加30米长混凝土路面,四周要设置有效、整洁的防尘隔离围挡,对于某些不便全部封闭的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应在作业场所的四周设置隔离墙、围。
废气与粉尘排放管理制度
废气与粉尘排放管理制度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本厂对废气、粉尘的控制、监测及管理。
保护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废气、粉尘的污染。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所产生废气、粉尘的管理。
3引用文件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6297-1996)3.2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1985)3.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职责4.1安全保卫科负责协调环保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并负责废气、粉尘治理设备的运行监督。
4.2动力工段负责锅炉烟气排放和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的控制,负责中央除尘系统的维护管理。
4.3机动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所管车辆的尾气排放管理。
4.4人力资源科负责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
4.5各工段负责生产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
5术语6工作程序6.1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原则减少废气、粉尘的产生,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a) 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个人依法进行检举、监督。
b) 购置新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资源和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
c) 防治废气、粉尘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确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须经安全保卫科同意。
d) 部门防治废气、粉尘污染的设备要做到定人管理,定期维修,定期清扫。
e) 环境卫生责任区要做到定人管理,定人清扫,不留死角。
f) 严格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保证设备运行良好,减少废气与粉尘的污染。
6.2废气、粉尘的来源6.2.1废气的来源——工段除尘器排放、净气;——锅炉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央空调除尘器排放、净气;——机动车辆产生的尾气;——工段产生工艺尾气。
6.2.2粉尘的来源——锅炉燃烧排放的粉尘;——薄片、制丝、卷接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6.3废气、粉尘的控制6.3.1废气排放控制——各工段做好各类除尘器的日保、周保和定期维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除尘器排放净气出口浓度应小于120mg/m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除尘效率;——各工段所有工艺尾气应进入管道排放;——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车辆司机在发现车辆尾气排放异常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废气的污染;——厂区内不得焚烧树叶、树枝、垃圾、废纸和残漆等;——任何使用易挥发油类及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应先检查油桶及化学品包装(或盛载物)是否完好,若发生打翻、泄漏油类及易挥发性化学品,应参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防止大量油类及化学气体挥发,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供应商等相关方应提供和保证油类或化学品的商品质量和良好包装,以上物资入库时,验收和仓管人员应仔细检查,防止泄漏挥发;——对有易挥发气体、油类贮存区应保持避光低温(室温以下)通风等措施。
天津市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监督管理办法(97修正)
天津市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监督管理办法(97修正)【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布部门】天津市政府【发布日期】1997.12.07【实施日期】1997.12.0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30件政府规章和80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29日实施日期:2004年7月1日)废止(原因:被2002年7月18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取代)天津市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监督管理办法(1994年4月8日市人民政府发布1997年12月7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发布)第一条为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对本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一切向大气环境排放或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和恶臭(以下统称为有害废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有害废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市辖区内向大气排放有害废气的企业,必须把有害废气防治工作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和技术改造计划。
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有害废气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把对有害废气污染的防治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对无组织排放有害废气的污染源应予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暂时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单位,须制订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治理计划,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其治理污染的计划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逾期不实施治理计划,或无组织排放源对厂区外大气环境的影响超过规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应限期治理。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模版(3篇)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模版施工现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场所,但同时也是一个会产生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等环境问题的地方。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和实施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措施十分关键。
下面是一个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模版,供参考。
1. 粉尘管理措施1.1 粉尘防控方案:- 制定和执行粉尘防护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粉尘防控措施、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尘和扬尘监测、粉尘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施工现场的尘土管理等。
1.2 扬尘控制:- 确保在施工现场上的车辆和机械设备都配备了有效的尘控装置,如灰尘收集器、喷水设备等,以减少粉尘的扬起。
- 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给工作人员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风险。
- 定期清洁施工现场的道路、设备和建筑物,以清除积尘,并采用湿拖的方法进行清洁,以减少尘埃的扬起。
2. 噪声管理措施2.1 噪声监测:- 在施工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并定期进行噪声监测,确保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2.2 噪声防控:- 在施工现场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如选择低噪声设备和机械、设置噪声屏障、对施工现场进行隔声处理等,以减少噪声产生和传播。
- 将施工现场噪声源与周围环境的噪声源隔离开来,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 对噪声超标的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调整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使用等。
3. 废水管理措施3.1 废水处理设施:-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分离和处理,以确保废水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 废水处理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能够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并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要求。
3.2 废水收集和排放:- 在施工现场设立废水收集系统,将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避免废水直接进入地下水、河流或其他水源。
- 对收集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然后再进行排放。
环保管理制度—废气管理制度
废气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各单位废气收集、治理及达标排放等各方面的事务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废气的来源1.热处理工序、印刷工序产生的NMHC。
2.RTO焚烧炉产生的烟气。
3.混料工序投料粉尘和切割烟尘。
4.烧结工序产生的CO和NMHC,磨粉工序产生的粉尘,以及施工工地和临时作业现场产生的粉尘等。
三、废气的控制管理(1)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2)施工期运输渣土、砂石、土方等散装物料的车辆,应当采用密闭、遮盖等方式,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段行驶,不得遗撒、泄漏物料。
(3)各生产单位向大气排放工业废气的,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按照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4)各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须经过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
各单位不得擅自停用(闲置)、拆除废气处理设施、设备,一经发现,严厉处罚。
因异常情况需暂时停用或长期停用的,应办理“环保设备设施开停机报备审批手续”,经使用车间主管、生产单位负责人、安环部主管、安环部经理以及公司总经理审批同意后停用。
(5)各生产单位产生的废气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大气。
(6)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7)各生产单位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各单位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8)热处理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全部通过RTO焚烧炉处理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如果RTO焚烧炉不能正常作业,应当及时联系运维人员检修。
在RTO焚烧炉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非甲烷总烃的,应当开启RTO焚烧炉旁路装置,通过活性炭处理后排放,并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按照要求限期修复。
2024年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
2024年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很抱歉,作为AI助手,我无法提供给您2024年的文件。
建议您根据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计划。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供您参考:
1. 粉尘管理:
- 使用覆盖物或防尘网覆盖土地,减少土壤扬尘。
-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水喷雾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湿式降尘处理。
- 使用封闭工艺或吸尘设备进行作业,减少产生的扬尘。
2. 噪声管理:
- 选择低噪声设备和工具进行作业。
- 在施工现场边界处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根据施工现场噪声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噪声控制,如隔音罩、消音器等。
3. 废水管理:
- 对施工现场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或分流处理,确保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 设置合适的沉淀池、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废水的初级和二次处理。
- 定期监测废水的排放情况,确保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4. 废气管理:
- 使用低排放的机械设备和车辆,减少废气的排放。
- 设置排气管道,并确保排气管道的高度和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 选择高效的污染物去除设备,减少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还建议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咨询和技术指导,制定更详细的施工环境管理计划,并落实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
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废气粉尘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
废气粉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如果排放不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废气粉尘排放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保护环境。
废气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逆的,它会破坏大气、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2. 保障人民健康。
废气粉尘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会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3.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通过建立完善的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二、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内容1. 废气粉尘排放管控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废气粉尘排放的限值和监测要求,确保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2. 排放监测与报告。
企业应定期对废气粉尘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同时及时向环保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3. 废气粉尘治理技术。
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生产工艺的废气粉尘治理技术,确保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4. 废气粉尘排放的处罚与奖励制度。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应当依法处以罚款或关闭整改;同时对于积极履行环保责任的企业,应当给予奖励。
5. 废气粉尘排放监督管理。
设立专门机构对企业废气粉尘排放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6. 废气粉尘排放数据公开。
企业应当将废气粉尘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实施1. 政府的监督管理。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废气粉尘排放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排放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企业的自我管理。
各企业应加强对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环保体系,主动履行环保责任。
3. 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监督,并对违规企业提出举报和投诉,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四、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1. 定期评估。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范文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范文施工现场作为一处大规模的建筑项目,其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是保障环境安全和工人健康的重要考虑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个较为详细的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粉尘管理施工现场的粉尘是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喷淋设备,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湿式喷淋,减少粉尘的飞扬。
2. 使用封闭式设备进行施工,如封闭式切割机、吊车等,减少粉尘的产生。
3. 在施工现场设置防风围挡,并加装遮挡网,减少风吹扬粉尘的可能性。
4.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清除地面积聚的粉尘。
二、噪声管理噪声是施工现场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如低噪声吊车、挖掘机等。
2.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噪声隔离带,减少噪声的扩散。
3. 定时对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设备的噪音过高。
4. 为施工人员提供防噪声耳塞等防护用品。
三、废水管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水环境,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收集池,并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
2. 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分离、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
3. 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
4. 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废气管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废气管理措施:1. 使用低污染的能源,如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燃料,减少废气的产生。
2. 采用封闭式设备进行施工,减少废气的释放。
3. 定期清洁和更换施工设备的排放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的废气符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7.09.05•【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令•【施行日期】1988.06.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发布日期:1995年8月29日实施日期:1995年8月29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令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
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地方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范本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废水、废气、固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部施工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废水、废气、固废排放的控制,减少对地域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依据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项目部及其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定了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液)、废气(排气污染物、粉尘)、固废(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排放控制的范围、方法及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生活污水。
是指在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
包括洗漱、炊厨、卫生间等产生的污水。
(二)工业废水。
是指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污水以及废液组成的工业废水。
包括含酸污水、含碱污水、洗片污水等。
(三)废液。
是指机器试运转过程中、设备维修和保养过程中排放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脂)等;金属理化试验废液;洗片废液;机加工乳化液。
(四)排气污染物。
是指机动车辆以及燃油设备排放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等。
(五)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细砂、水泥、泥砂、保温材料石棉尘、切割和焊接烟尘等。
(六)固废。
是指生产施工、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七)生产垃圾。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弃土、砖石、铁屑、边角下料、废焊条、包装纸箱、废材料等。
(八)生活垃圾。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包括炊厨废物、废纸、织物、家用什物、废塑料制品等。
(九)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____的固体废物。
主要有石棉产品使用产生废料、涂料包装桶、报废的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废荧光屏及汞灯、废胶片及废像纸、废有机油桶及油手套等。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____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公司各单位、项目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范文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范文一、粉尘管理在施工现场,粉尘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粉尘对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影响。
1. 技术措施(1)采用湿法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的方式,如湿洗、喷水等,使粉尘在空气中悬浮时间减少,降低粉尘的扩散;(2)使用封闭式设备:选择封闭式设备进行作业,减少粉尘的扬尘和扩散;(3)加装粉尘收集设备:在施工设备上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及时将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4)控制风速:合理设置风向、风速,减少粉尘的扩散范围;(5)设立防护带: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立防护带,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 管理措施(1)制定粉尘管理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粉尘管理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粉尘管理;(2)培训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保证他们正确使用粉尘控制设备和措施;(3)定期检查和清理: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粉尘控制设备和措施的使用情况,及时清理粉尘,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4)监测和评估: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粉尘管理的问题;(5)建立台账:建立粉尘管理的台账,记录每日、每周、每月的粉尘控制情况,便于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
二、噪声管理施工现场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噪声管理。
1. 技术措施(1)选择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设备,减少噪声的产生;(2)封闭噪声源: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机械进行封闭,减少噪声的传播;(3)减振和隔音措施:对机械设备和建筑物进行减振和隔音处理,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影响;(4)控制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敏感时段(如夜间)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2. 管理措施(1)制定噪声管理方案:在施工前,制定噪声管理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管理;(2)培训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保证他们正确使用噪声控制设备和措施;(3)密闭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密闭处理,防止噪声向周围传播;(4)设立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周围居民注意噪声管理;(5)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6)建立台账:建立噪声管理的台账,记录每日、每周、每月的噪声控制情况,便于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
废水、废气、粉尘、固体废弃物、噪音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1目的保证公司工业废水、大气污染物、粉尘、噪声的污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其排放实施有效的限制,以及合理的处置和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预防造成环境污染,保证员工健康.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水污染、大气污染、生产性粉尘、噪声污染的防治以及一切活动、产品与效劳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治理.3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 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 0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 997年3月1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 0 08新版〕;GB 185 9 9- 2 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限制标准?;GB18 5 97—2 0 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限制标准?;SBCJ—HJYJ 2 0 1 400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定义4.1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价值单倍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态和置于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治理的物品、物质.4.2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及液态废物.5责任5.1安环部5.1.1负责对公司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5.1.2对各部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回收、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5.2业务部5.2.1负责公司可回收类固体废弃物的委外处置.5.2.2负责公司危险废物〔包括办公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委外处置.5.3生产运营部5.3.1负责本部门工业废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治理.5.3. 2负责本部门噪音源的日常限制.5.3.3负责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部门负责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其性质分类、收集、处理,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6工作程序6.1废水来源及限制6.1. 1废水来源生活废水.5.4.2废水限制公司生活废水经有动力生化装置处理后,目前尾水回用厂区绿化, 待与淮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接管后,排入淮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置.6.2废气、粉尘来源及限制6.1.1废气、粉尘来源废旧家电拆解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氟利昂.6.1.2废气、粉尘限制6.2.2.1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公司为预防粉尘无组织排放对车间工人的影响,将各产生粉尘的工段上方设置负压抽风装置,保证没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源.6.2.2.2增强生产治理,严格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规程,保证冰箱外壳、聚氨酯保温材料破碎系统密闭,对散发于生产车间的氟利昂,经集气罩收集后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尽量减少氟利昂的无组织排放.6.3.2.3增强运行治理和环境治理,在作业过程中标准操作,提升工人操作水平,通过宣传增强职工环保意识,减少氟利昂泄漏到环境中的几率及数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多种举措并举,减少污染物排放.6.3.1噪声来源噪声主要由机械振动和空气湍动引起,机械振动噪声主要由设备运行以及机械、空压机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来源于引风机气体排放.主要的噪声设备是生产车间的空压机、风机、切割机、粉碎、破碎机、压块机等机械设备,以及人工拆解过程产生的噪声.6. 3.2噪声限制6.1。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办法1 目的明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的管理要求,以减少环境污染。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承接工程的施工现场。
3 职责本规程由工程管理部主管,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
各施工班组负责其工作场地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4 工作程序粉尘4.1.1 产生粉尘的作业a) 沥青拌和作业b) 土方外运、填方的产生粉尘c) 切割金属、木材、石材及瓷片等;d) 室内场地扬尘;e) 露天场地风沙、扬尘等;f) 电焊产生的烟尘。
g)隧道工程钻眼产生的粉尘。
4.1.2 个人防护在有粉尘的环境中作业,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工作服、眼镜、工作帽、安全帽等,直接与水泥、石灰等粉质材料接触时还应戴手套。
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4.1.3 环境保护a) 搬运粉质材料,如水泥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撒,水泥等存放时应保持包装完整。
搬运土方、建筑垃圾时,应适当撒水,车辆应遮盖。
室内关闭风扇及迎风面窗户,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b) 切割及打磨时,只要可能,应加水(或油)冷却,同时可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批量的切割活动,只要可能应集中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房间进行,以减少粉尘的扩散源。
c) 室内应经常撒些水,以保持一定湿度,同时,应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减少地面扬尘。
d) 室外堆放河沙、石料等可被风吹散的细颗粒材料时,应设挡风墙,或放置在避风处。
e) 施工现场内的道路,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C20混凝土浇筑,局部予以绿化。
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f)、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
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
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g)、在混凝土输送泵前和混凝土车清处洗设置沉淀池。
防粉尘噪音废气措施
防粉尘噪音废气措施当涉及到粉尘、噪音和废气排放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非常重要,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
防粉尘措施:1.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在产生粉尘的设备上安装收集器,以防止粉尘通过空气扩散。
这些收集器可以是物理过滤器、湿式收集器或静电除尘器等。
2.湿化处理:通过使用喷雾系统来湿化粉尘,以减少其空气中的浓度。
这可以防止粉尘在空气中扩散和被人吸入。
3.合理堆放和储存:确保粉尘材料妥善储存,避免大量材料的堆积,以减少粉尘扬尘的机会。
4.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向员工提供适当的呼吸器、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噪音控制措施:1.声音隔离:通过安装隔音墙、隔音窗等设备,将噪音源与人员工作区域隔离开来,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2.控制噪音源: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音源的产生,例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合理调整设备运转速度等。
3.个人耳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4.员工轮岗制度: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应定期轮岗,以减少对单个员工的长期噪音暴露。
废气排放措施:1.污染物检测: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检测,并确保排放水平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安装废气处理设备:根据废气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废气处理设备,如过滤、吸收、催化剂反应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提供通风系统:在产生废气的区域内安装通风系统,以有效清除废气,并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4.教育培训:提供培训并加强员工意识,关于废气产生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废气。
此外,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制定一套废物处理计划,确保废物的安全储存和正确处理,包括分类、封装和送往指定处置场所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管理方案。
此方案应明确责任人,制定工作程序和培训计划,以确保所有员工严格遵守防护措施。
此外,定期评估和维护这些设备和措施的有效性也是很重要的,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噪音和废气对员工和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施工现场是一个繁忙且具有高风险的环境,其中包括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管理。
本文将就施工现场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进行探讨,以使施工现场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一、粉尘管理粉尘是施工现场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且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施工现场的粉尘。
首先,施工现场应设立封闭装置,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其次,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具,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例如,使用湿法施工和水冷式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
另外,还可以采用粉尘抑制剂来抑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总之,粉尘管理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以降低粉尘产生的风险。
二、噪声管理施工现场常常面临噪音污染的问题,而且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施工现场需要采取措施来管理噪声。
首先,可以通过减少噪声源的强度和频率来控制噪声。
例如,采用散播式设备和减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产生。
其次,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和隔音窗等设施来抑制噪声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员工轮班制度和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员工免受噪声损害。
综上所述,噪声管理需要从源头控制和传播抑制两方面入手,以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
三、废水管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经常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进行废水管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首先,可以通过设置固液分离设备和废水处理系统来减少废水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降低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建立废水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废水的排放情况,以确保废水的合规排放。
综上所述,废水管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保护环境免受废水污染。
四、废气管理施工现场常常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进行废气管理以保护工人和环境。
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粉尘噪音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粉尘噪音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粉尘噪音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粉尘噪音污染的防治工作,制定了该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含以下内容: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该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粉尘噪音污染的防治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粉尘和噪音等污染物的管理工作。
二、固体废弃物管理2.1 分类存放: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根据有害程度、易腐程度、可回收程度等进行分类存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分别存放。
2.2 统一处置:各种固体废弃物都应在本企业内进行统一收集、转运、处理和处置,不准私自倾倒或倒卖。
2.3 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设施应选址合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三、废水管理3.1 污水集中处理:将本企业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不准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3.2 严格执行排污标准:本企业产生的废水排放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污标准,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3.3 环境保护:废水处理设施应选址合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四、废气管理4.1 排放控制:本企业产生的废气应进行控制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控制排放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
4.2 净化处理:废气处理设施应选址合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4.3 环境保护:本企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五、粉尘管理5.1 排放控制:本企业产生的粉尘应进行控制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控制排放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
5.2 净化处理:粉尘处理设施应选址合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确保粉尘达标排放。
施工扬尘和废气的处理措施
施工扬尘和废气的处理措施
1.管理目标:
预防污染、减少扬尘、持续净化周边环境
2.现场管理措施
2.1现场道路及用地采用混凝土硬化,存土区覆盖密目安全网,其他裸露部位种植草皮;
2.2道路及场地设专人清扫,保证地面无浮土;
2.3现场设封闭垃圾箱,用垃圾车集中封闭外运,装垃圾时要
浇水湿润;
2.4出场车辆要经过车轮清洗,车轮不得带泥砂出现场;
3.施工过程管理
3.1回填土施工时控制土的含水率,过干时要洒水湿润;白灰
保存时要有封闭库房;现场搬运、拌料时轻拿轻放,不得遗洒;
3.2基础、结构施工期间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现场搅拌带来
的大气污染;装饰施工期间采用预拌砂浆,减少现场拌制产生的雾
状粉
3.3施工期间的楼内散状垃圾要装袋运输,不得抛洒;楼内施
工做到活完料净脚下轻,每天楼内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4其他管理
3.4.1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发
放和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3.4.2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
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泄漏和废油、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杜绝
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3.4.3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组织清运;
3.4.4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外逗留、休息,人员用餐必须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内;
3.4.5项目经理部配置粉尘、噪声等测试器具,对场界噪声、现场扬尘等进行监测,并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到对包括污水排放在内的各项环保指标进行测试;对环保指标超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施工现场粉尘、噪音、废水、废气管理规程
施工现场粉尘、噪音、废水、废气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粉尘排放进行控制;对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对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进行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污水排放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保障职工健康,防止职业病,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本项目部内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
3职责3.1项目经理部是施工现场粉尘、噪音、废水、废气的直接管理者,并接受公司工程技术部的监督管理。
3.2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其他各部门协助管理工作的开展。
4 程序4.1 粉尘4.1.1本项目部产生粉尘作业场所4.1.1.1水泥卸入仓库作业;4.1.1.2水泥浆及泥浆搅拌作业区域;4.1.1.3车辆在无硬化的路面上行驶;4.1.1.4拆卸安全网和清扫施工现场等。
4.1.2产生粉尘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4.1.2.1水泥装卸作业:(1)凡参加水泥装卸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2)作业期间,应轻拿轻放,减少粉尘的飞扬;(3)遇有破包应及时进行换装,以免粉尘散落在外,造成污染;(4)作业完毕之后,运输工具应清扫干净,不得残留水泥在工具内。
人员应及时清洗头、脸、脚、手。
4.1.2.2水泥浆及泥浆搅拌作业区域:(1)搅拌机操作人员在作业期间应戴防尘口罩;(2)作业时,应将水泥袋轻置于入料斗口,将水泥缓慢放入,用完水泥袋要定点堆放在一起,不要随手乱丢;(3)作业完毕,应将搅拌机清洗干净,入料斗清扫干净,不要有水泥残留;(4)作业人员在作业完毕后,清洗整理,方可进餐。
4.1.2.3车辆在无硬化的路面上行驶:(1)施工现场在施工准备时应对主要路面进行硬化处理;(2)每天应由专人进行路面清扫,当天气干燥时应经常洒水,保持路面不因车辆经过产生粉尘,车辆离场时进行冲洗处理。
4.1.2.4拆卸安全网时和清扫施工现场会产生粉尘,注意减少粉尘,清扫施工现场时应洒水,保证不产生较大的粉尘。
4.1.3凡参加有粉尘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患有职业病,应立即组织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气、粉尘管理办法
1.0目的
控制公司的废气和粉尘的排放,以符合政府相关的法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排放废气/粉尘的区域。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对有废气或粉尘排放的生产车间、车辆应制定管辖区域,由办公室与生产部共同编
制项目废气/粉尘排放点。
4.2生产部负责废气/粉尘的排放中不符合的排放项的标识。
4.3办公室负责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并进行测量与监督。
4.4新项目时要把废气/粉尘排放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部份对于大中型项目应按有关“新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办法”。
5.0程序
5.1废气/粉尘排放的识别
大汽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以下途径:生产部生产过程中的扬尘、车辆排放的尾气等。
5.2废气与粉尘排放的管理
5.2.1办公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要求和规定对废气/粉尘进行管理。
5.2.2生产部生产时应加强文明生产管理,减少粉尘的产生。
5.2.3生产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
5.2.4处于扬尘环境中或使用易扬尘的物料时,操作者除了要戴好防护口罩,防止员工吸入体内;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尽量缩短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避免空气中扬尘并要及时封存好物料。
5.3 废气/粉尘的检查
废气或粉尘的监测按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程序”,由环保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公司办公室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监督各生产部按本规定实施粉尘控制管理。
5.4不符合发生时的处置
当发生粉尘环境污染时,事故发现者应即向上级主管报告,主管须报告环保责任人,环保责任人和办公室经理共同现场调查,并当场提出纠正措施。
事故严重时,要按“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处理。
5.5废气/粉尘标准
5.5.1 公司所在地的排放标准按政府规定的法律或法规规定。
5.5.2生产现场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0记录
无
7.0相关文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新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