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NEW)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分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 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3.下列研究设计类型中,既能描述因变量的年龄差异,又能描述 年龄变化,还能对年龄、群组、测量时间等效应进行分离的是 ( )。[统考2012年研]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双生子设计 【答案】C 【解析】纵向设计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 察、测量或实验;横向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 观察、测量或实验;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 起,克服了纵向设计的缺点,又保留了横向设计的长处,从而更好地研 究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答案】B 【解析】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 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C 项,席勒一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 的一种方式。
4.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 调( )。[统考2014年研]
6.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试了他们各方面 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统考 2014年研]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感觉记忆能力 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答案】B 【解析】18~30岁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记忆的效率最高。35 岁以后,记忆逐步减退。减退的趋势,假定18~35岁时记忆的平均成绩 为100%(最高),那么35~60岁时记忆的平均成绩则为95%,60~85 岁时为80%~85%。A项和D项,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 比较属于晶体智力,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都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 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 降速度更显著。
朱智贤 儿童心理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作者:林崇德文章来源:本站资料点击数:689 更新时间:1/16/2008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说明-内容提要-目录《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说明《儿童心理学》是1961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指定朱智贤教授编写的。
1962年初版,1979年再版。
这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当前学术水平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培养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此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80年代末,朱智贤教授根据各地教学的需求和适应国内外儿童心理学进展的需要,决定第二次修订《儿童心理学》。
此时,他正领导和主持着跨“六五”“七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由于全国二百余位心理学家的艰苦研究,朱老已收集了大量的国内的第一手资料。
因朱老年事已高,所以命我协助他制订修改方案,并请我所讲师李虹做具体工作。
不幸的是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大师和教育家于1991年3月5日离我们而去。
朱智贤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一位卓著的学者和导师。
朱老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修订他的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
为了努力完成朱老未竟的事业,为了使他的学术思想更好地在读者中间传播,作为他的忠诚的及门弟子,我不顾自己学识的谫陋,担起了这个扛鼎式的严峻任务,按照朱老生前的要求,我从1991年暑假开始修订起他的《儿童心理学》。
在修订过程中,我注意突出朱老的学术思想。
其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并以这四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赛如一条主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
其二,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个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来展开,构成全书的框架。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1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客体永久性答: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
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
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2.深度知觉答:深度知觉是对一个物体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时就有这种能力。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证明两个月大的乳儿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时,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惧。
研究表明三个月大的儿童能够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觉进行分类。
3.依恋答: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简答题1.新生儿具有什么样的无条件反射?它们有何作用?答: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新生儿具有的重要的无条件反射包括:(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
(4)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5)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6)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7)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一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版)》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考试
习题
习题
教辅
儿童
经典
心理学
笔记
辅导
图书 要点
儿童心理
心理学
复习
学龄
笔记
任务
发展
方法
内容摘要
圣才电子书产品内容全面,涵盖考研考博教辅图书;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证券金融类、工程类等各种 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各种职称考试辅导图书;外语、经济、理工类等相关考试辅导图书。
精彩摘录
这是《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 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2.1本章要点 2.2复习笔记 2.3课后习题详解
3.1本章要点 3.2复习笔记 3.3课后习题详解
4.1本章要点 4.2复习笔记 4.3课后习题详解
5.1本章要点 5.2复习笔记 5.3课后习题详解
6.1本章要点 6.2复习笔记 6.3课后习题详解
7.1本章要点 7.2复习笔记 7.3课后习题详解
第0 38 章 学 龄 初期儿童心 理的发展 (中)—— 学龄初期儿 童心理过程 的发展
第0 49 章 学 龄 初期儿童心 理的发展 (下)—— 学龄初期儿 童个性和社 会性的发展
05
第10章少 年期学生心 理的发展
06
第11章青 年初期学生 心理的发展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Sequential design[中科院2007研]答:Sequential design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
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
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
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
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2.Cohort effect[中科院2007研]答:Cohort effect中文翻译为“同辈效应”。
同辈效应是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横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常在横断研究中反映出的年龄差异因未能考虑不同同辈之间文化或历史因素的影响,就可能混淆年龄和同辈效应。
不同的同辈间与年龄有关的差异,部分是由他们在成长经历中的文化或历史的差异所导致,而不是由真正的发展变化引起的。
3.纵向研究[南京师大2003研]答: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
它与“横断法”相对。
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
其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导读:本文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儿童心理学》,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修订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朱智贤教授的《儿童心理学》这部传世之作。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朱老阐述的这四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是我们修订中所坚持的信念;朱老原著中每章都涉及社会环境、活动、神经机制和言语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并以认知(思维)和个性(社会化)为主线,这是我们修订中所坚持的基本纲要。
我们按朱老的原先框架,更换了一些实验材料,补充了最新的文献,特别是我国自主研究的文献,佐证了朱老的思想与理念,充实了这部传世佳作的内容。
更多书籍推荐:
解读绝望
心理学改变生活
人格谜题
佛洛依德的名言
《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4版)》
人际交往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过教育类的著作。
在校长的推举下,我选择了一本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进展状况,掌控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
我多年从事的是低班级的音乐教学,所以我对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进展非常感爱好,我便重点学习了这一章节。
在课堂上,低班级的同学的留意力是最难掌控的。
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学龄初期这些孩子的留意力进展的特点,即:无意留意已经有很好的进展,有意留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详细来说就是: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留意正在开始进展,而无意留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留意正在逐步进展,而详细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留意上,仍旧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讨论如何利用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进展儿童智力。
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留意:1、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爱好。
2、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3、应当利用儿童的心情立场。
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留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育儿童的有意留意是须要的:1、进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进展儿童有意留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2、把有意留意进展为“有意后留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留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留意的时间特别有限,当他们的有意留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需要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留意调整同学的学习心情。
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留意需要有节奏地交替进行。
抓住同学的有意留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同学焦灼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同学的无意留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胜利地引起同学的有意留意。
但是,假如过分偏向哪种留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
假如过分亲睐无意留意,一味地为同学的爱好,为课堂的喧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意同学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同学的技能确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同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进展。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朱智贤简介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要从陈鹤琴(1892—1982)算起,最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是朱智贤(1902—1991)。
(二)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1)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环境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
朱智贤认为,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环境和教育是促进这个内部矛盾产生和不断运动的条件。
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的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的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那些外因决定的。
有关内部矛盾的具体提法,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国内就有十几种之多。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朱智贤的提法,这是因为他提出的内部矛盾中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他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体意识倾向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2)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先天因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等后天因素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如何,向哪儿发展?朱智贤认为,这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
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如呆苏联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学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阐述心理发展的潜力的话,那么朱智贤的观点则指明了挖掘这种潜力的途径。
无论是遗传还是生理上的成熟,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只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且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朱智贤还指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
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想教师重在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因为,教什么的问题有课程纲要和教材的明示,为什么教的问题那是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怎么教的问题,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所在。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其中,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让孩子错过教育良机,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
者能够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指导和影响实际。
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
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
这是责任所在。
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意无痕地创造,然后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所以,教育契机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
这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顺应并接纳对方的终极的或阶段性的状态。
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
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最好作为创造契机的策略,而不好作为矫正的办法。
因为,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上的舒缓的过渡阶段,是以人为本,否则容易出现逆反的现象。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体发展答: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个体发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个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个体心理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
人类发展史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聚合交叉研究答:聚合交叉研究是一种在纵向研究中分段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聚合交叉研究吸收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优点在于:发扬纵向研究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发扬横断研究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同时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二、简答题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2)儿童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学科。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由于专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欢迎查阅。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1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评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评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是朱智贤主编的一本心理学研究书籍,它对中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
本书引领我们走向了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方向。
下面我将总结该书的主要观点,并评价其价值和意义。
首先,本书认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领域必须有自己的、本土的理论框架。
作者指出,现有的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结果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领域无法完全适用。
因此,应从中国儿童青少年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出发,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量化研究方法。
其次,本书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育方法。
作者指出,中国的家庭和文化环境中存在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家长权威。
因此,教育者应该积极发挥这种文化优势,采用亲和力和警惕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创造出宽松、激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此外,本书认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应该注重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作者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以“人人皆需关爱”的习惯为例,提出了“情感社会化”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意义。
该书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同时,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教育方法和设施的实用指南,这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总之,朱智贤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将西方心理学理论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道路。
2021年《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摘要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
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关键词学派,朱智贤学派,发展心理学。
1 引言在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学派。
代表性的有:机能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皮亚杰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
这些学派有利地推动了心理学科的发展。
促进了对人类心理本质的认识。
关于学派的含义,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强调有师承关系。
如在《辞海》中,将学派定义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在《自然辩证法词典》中,将学派定义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术师承不同,由学术观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批科学家所形成的派别。
第二。
强调学术观点的相同。
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派定义为:同一学科中由于学术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基于此,李江源和綦松波(1999)提出,应从四个层面理解学派的含义,具体为:(1)学派限于同一学科领域;(2)学派是科学家共同体;(3)师承关系是学派形成的主要原因;(4)同一学派对某一学科的基本问题有共同的学术观点。
我们同意以上观点,但应该还加上(5)学派创始人应该有很高的学术威望。
朱智贤教授及其弟子们在我国发展(或儿童)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朱智贤学派”。
其理由如下:(1)朱智贤教授赢得了崇高的学术声望,他被公认为“大师”级的学术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
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
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页 1 第
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196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儿童心理学课用的教科书。
1979年修订后再版。
全书共479页,36.9万字。
此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是朱智贤教授在60年代为解决教学急需而编写的一部专业性教材。
此书首次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全书共有11章组成。
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一,第二,第三章组成。
此部分主要解决了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在回顾中外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儿童心理发展观中合理的思
想,提出了自己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部分由第四、第
五、第六章组成,此部分分别论述了新生儿(0一1个月)、页
2 第
乳儿(1个月一岁)、婴儿(1岁一3岁)、学前儿童(3—6,7岁)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儿童
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并结合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三部分由第七、第八、第九章组成。
此部分重点论述了学龄期(7,8岁一11,12岁)儿童的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住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
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四部分由第十章组成,重点讨论了少年期(13,14岁一15,16岁)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
第五部
分由第十一章组成,阐述了青年初期(16、17岁一17、18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本书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顺序来安排章节的。
无论1962年版还是1979年的修订版,都力求反映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初步地使人们了解了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种种心理特点和规律。
《儿童心理学》一书紧紧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来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
决定的?这是一个在心理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朱智贤教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和奥国心理学家彪勒夫妇提页3 第
出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迟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2)对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可以任意加以改变的教育万能沦的观点;
(3)对美国心理学家吴德沃斯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乘积的调和论的观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指出了他们各自观点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遗传素质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
环境和教育则规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其中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发展。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儿童在不断的积极
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动力。
依据此观点,作者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例如他指出乳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在成人的影响下,不断产生的掌握随意动作,跟成人进行交往,并且获得对简单事物的初步认识的需要跟机体和心理发展水平
页 4 第
极低的状态之间的矛盾。
再比如,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需要跟从事独
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作者认为游戏活动是解决学前期儿童心理矛盾主要活动形式。
回顾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有关发展动力的提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的罗素;(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维也纳学派的彪勒夫妇,(3)只讲内因外因不讲发展,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6)既讲内因,外因又讲发展的,如皮亚杰。
朱智贤教授不仅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发展观,而且提出了心理发展中内外因的具体内容,并且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性意识倾向性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儿童学习积极性,能力发展,品德发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因此他提出的理论因为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而受到了国内大多数
心理学界同行的认同。
页 5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