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关系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单个经济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国名收入(产出)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采用个量(单项数值)分析方法宏观经济: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联系:相互补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2.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衡量。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五、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 衡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一,GDP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

第二,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三、IS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若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各个组合的分析第一种: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领域,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来研究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体经济的运行和稳定。

本文将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联系与区别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及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企业、家庭、个人等)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进行经济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它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消费、生产、投资等行为,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交易和市场交换资源和产品。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稳定,它研究经济总产出、就业、通货膨胀、失业等整体经济变量,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二、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研究,即从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它使用数学工具、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则主要采用演绎法进行研究,即从整体经济现象中推导出一般规律。

它使用宏观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等方法,通过总量数据的分析和推理来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

三、联系与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都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们都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都以数学、统计学等工具为支持。

其次,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整体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个体决策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反映在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总体经济现象上。

然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研究对象更具体、更细致。

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的运行和稳定,研究对象更宏观、更抽象。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预测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过 分析这些政策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
评估政策组合效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往往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分析政策组 合的实施效果,可以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并为政策调整提供 依据。
0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互动关系
微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
评估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通过分析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可以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和税收)和货币政策(如利率和货 币供应)是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这些政策的 变化,可以了解总需求的变动情况。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经济政 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用于评估政策实施效 果。
货币供给与需求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市场利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货币市场 的均衡状态,可以了解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
预测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通过分析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趋势。
市场结构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市场结构与产业政策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 同。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技术创新,而垄断市场则可能 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阻碍技术创 新。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了解市场结 构的特点有助于评估经济增长的潜力 和质量。
生产者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生产者的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关注生产者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助于 预测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

宏经与微经的比较

宏经与微经的比较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一个研究人类活动中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等经济现象的学科,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欲望;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层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欲望。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在研究的层次上,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行为和决策出发,研究个体企业、家庭、消费者等单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供求和价格等方面的行为和决策规律,从而推导出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等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从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出发,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导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分析和预测也需要依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1.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而这个体系是由许多个体经济主体组成的。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分析需要依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企业生产决策、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只有在理解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后,才能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2.宏观经济学需要考虑微观经济学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分析和预测也需要考虑微观经济学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基本问题是:物价与通货膨胀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周期问题。

(二)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

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三)主要观点1.加速原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

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根底。

2、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缺乏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3、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需求定理.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则,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改变.则,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3)需求定理所说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4、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应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应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则,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5、简要说明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根据各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4)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拟陡峭的线.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拟平坦的线.6、为什么化装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1)化装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7、试说明收入弹性分类及如何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划分商品的类型?1)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响程度.根据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小,可以把收入弹性分为五类: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线.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且比拟平坦的线.第三,收入缺乏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且比拟陡峭的线.第四,收入单位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一样.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并与横轴民45o的线.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2)可以根据收放弹性的大小来划分商品的类型.收入弹性为正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的商品为低档商品.收放弹性大于1的商品为奢侈品,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为必需品.8、什么是需求穿插弹性?如何根据穿插弹性系数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1)需求的穿插弹性又称穿插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2)对于不同的商品关系而言,穿插弹性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如果穿插弹性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互补关系越密切;如果穿插弹性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接近于1,替代关系就越强;如果穿插弹性为零,则这两种商品这间没有关系.9、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10、在对*种商品征税时,如何判断其税收负担是由消费者承当还是由生产者承当?1)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分摊,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当称为税收归宿.在这种税收的分摊中,经营者承当多少,消费者承当多少,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 2)如果*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应富有弹性,这就是说,消费都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响不敏感,无法及时根据价风格整自已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响敏感,可以根据价风格整自已的供应,则,税收就主为落在消费者身上.3)如果*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应缺乏弹性,这就是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响敏感,能及时根据价风格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响不敏感,无法根据价风格整自己的供应,则,税收就主要落中生产者身上.11、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的论的根本观点.1)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根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展衡量.所谓效用可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根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上下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12、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一样的一条曲线.在这一概念中,无差异的含义就是对消费者来说效用是一样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异.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说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一样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一样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一样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13、工资的变动是如何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应的?1)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局部:工作以及闲暇.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应.闲暇是没有收入的,享受闲暇就必须放弃工作所能得到的工资.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应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资增加,人们的收放增加,收入增加引起人们对各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增加.闲暇也是一种正常物品.因此,随着收入增加,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应随工资增加而减少.3)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放效应对劳动供应起着相反的作用.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应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应减少.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决定了劳动供应政策.1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否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普遍规律?为什么?1)在短期中,当固定投入不能改变,只有可变投入能改变时,产量的变动服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根本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不是适用一切情况的普遍规律.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15、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到达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到达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16、简要说明引起在经济和在不经济的原因.1)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引起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展综合利用;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置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第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2)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引起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17、说明等产量线的特征.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2)特征是: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这说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到达一样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一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一样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矛盾.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18、等本钱线及其变动.1〕等本钱线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企业、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行为等;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现象,如国民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等。

两个领域是相互关联的,但在研究方向、方法和应用层面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微观经济学重视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它是基于个体行为研究的。

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的生产决策是基于自身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以及竞争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一个家庭的消费行为是基于家庭成员的收入、偏好和预算等因素的考虑。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数据和模型,来研究个体决策的影响,从而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等。

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更关注总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

它着重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及其变化趋势。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包括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和利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模型,来了解经济总量、结构、增长和波动等方面的情况。

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不同层面的经济现象,但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是相互依存、互相支持的。

例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个体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个体决策的效果也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的总体现象。

举例来说,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方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的制定都需要考虑到个体行为、市场供求关系等微观经济现象。

而在商业决策、投资决策等方面,又需要考虑到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对市场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将两者结合、相互印证,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出政策建议。

例如,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了解个体决策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利率再反过来对货币供给、经济总量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这样,就可以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政策。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紧密关联的两个领域。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和企业的行为,研究市场的运作和机制,探究价格、供求关系等微观经济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区别和分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1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它指的是市场上个体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在宏观经济学中,市场机制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例如,在宏观层面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也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的。

货币市场主要涉及到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控制货币量和利率水平,以维持整个经济体系的平衡运行。

资本市场则是企业通过融资和投资来增加资本,创造更多的就业和财富。

1.2 生产力和收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生产力和收入问题。

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而收入则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的报酬。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力和收入通常与企业和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息息相关。

在宏观经济学中,生产力和收入则涉及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包括国民收入、财富分配等。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要保持生产力的高效率,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3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包括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分配,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而在宏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则关系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和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整个经济体系顺利发展的保证。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2.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和企业的行为,探讨市场运作的机制、价格的形成等微观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2.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 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有三个基本假 设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分别是市场出清假设、理性人假设 和完全信息假设。
5.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说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那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政策问题 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效应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两者相互补充
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这一目 标既包括资源的最优配置,又包括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 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 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 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 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 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共同揭示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
4.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个组织和个人,即工资、 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如何决定的。分配理论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 的问题。
5.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 福利的实现。
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实际上, 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市场机制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当市场 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利用微观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管 理市场价格、调节消费与生产、实现收入分配平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科学。

而这个广泛的领域又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做决策,以及他们的决策如何影响市场和货币流通。

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所有市场和企业的整体表现,关注的是产业的全局,尝试预测经济潮流。

两种经济学角度不同基本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从个人决策的角度出发,而宏观经济学从整个经济领域的角度出发。

微观经济学着眼于企业所作的决策,包括销售、制造、市场开发和个人投资。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和价值。

比如,微观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企业如何制定价格和如何适应市场变化。

宏观经济学则通过分析比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现象,强调全球经济的表现。

这个框架包括国际贸易、政府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国家政策方面,同时关注失业率、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等整体宏观经济的表现。

两种经济学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微观经济学中学术探究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经济学模型。

这种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将真实世界中的一些元素进行了抽象化和理论化。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尝试预测和解释企业和市场行为,并获得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执行策略。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对消费者需求曲线、企业成本曲线和某个产品市场运作的分析。

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组合方法,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宏观经济体系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运行。

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对不同国家或整个世界的经济运动有广博的了解。

在这种方式下,研究人员可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国际政治输出导致的经济危机、全球政治和社会事件如何影响经济表现。

两种经济学互为补充虽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的区别,但两种学科也有很强的相似之处。

比如,对于生产、供给和需求都有着重要的关注。

从这一角度来看,两种经济学都具有预测、定量和理论的可受控性。

此外,如果宏观经济学家想要制定国家政策,他们需要先了解实际生产人口的现状、市场需求情况和宏观经济运动趋势,这些信息来源于微观经济学研究。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划分标准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划分标准

一、研究对象不同。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2、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2、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三、研究方法不同。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四、基本假设不同。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1、为什么农产品(例如粮食)总是跳不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

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此外,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

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

并且,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2、“薄利多销”是商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它适用于所有企业吗?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但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采用该策略,只有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案例分析:禁毒与经济学毒品泛滥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许多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禁毒,但收益并不明显。

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用税收的手段,借助价格机制禁毒。

即让毒品合理化,这样,由于税收极高,毒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吸毒者会减少,同时,政府收入提高,又可以帮助吸毒者戒毒。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分支。

微观经济学着眼于个体经济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决策、企业的生产决策、市场的竞争等,关注经济体系的微观层面。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指标(如GDP、物价指数等)的演化规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等,关注经济体系的宏观层面。

两者之间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区别:
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

2.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通常采用实证方法和理论分析,研究个体的最优决策和市场价格形成等;宏观经济学则采用经验研究和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和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 应用层面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应用于企业、行业分析和市场机制的改善;宏观经济学则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金融风险预警等领域。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也有着互动联系,比如:
1. 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如通胀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客户的消费决策。

2. 微观经济行为的叠加和相互作用会形成宏观经济现象,如大
量市场供求关系的叠加形成价格水平及通胀率。

3. 通常在探究宏观经济问题时,需要基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才能得到有效结论,如对经济投资的分析就需要以企业投资行为为基础进行解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答: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A、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都研究如何利用各种理论、方法、手段实现各种稀缺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选择、利用等,最终实现经济均衡、社会稳定发展。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前者研究资源优化配置,后研究资源利用,两者互为补充。

C、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主要强调对客观现象的认识。

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

B、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D、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E、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在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微观和宏观主体中运用,试举例说明。

答: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研究的是不同层面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影响;而微观经济学则着眼于个体经济单位,分析个体决策、市场交互和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现象。

下面将分别就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示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及其长期增长、短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者通常采用数量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方法等来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与波动、通货膨胀与通缩、失业等。

它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决策制定和经济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中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市场交互和资源配置以及市场机制等微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如个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企业的生产决策、市场供求关系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构建微观经济模型来分析个体经济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市场机制,并运用数理逻辑和实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微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市场结构和竞争、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企业行为与策略、消费者行为与福利等方面。

它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和市场机制,为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市场营销、政府监管等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研究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的问题。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资源的科学。

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公司)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家庭、公司等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例如个人如何选择消费、公司如何决定生产和定价。

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例如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2.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通常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推断总体经济的表现。

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倾向于采用模型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来研究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3. 研究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问题,重点在于分析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整体经济的宏观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重点在于研究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依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依存的。

宏观经济的表现受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也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例如,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到个人和公司的消费和投资决策,而个人和公司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也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表现。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享理论和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享许多理论和方法。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需求
产品市场
供给
居民户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企业
供给
要素市场
需求
宏观经济学体系
货币 AD
支出和税收 其它因素
资本 AS
劳动
技术
产出
就业 价格
国际收支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 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 到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 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
容 不
长期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
这一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 期波动的原因、 长期增长的

源泉等问题, 以期实现经济
长期稳定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4 ) 分配理论。 研究产
( 4) 开放经济理论。现
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
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的经
各集团与个人, 即工资、
济,开放经济理论要分析
利息、 地租和利润如何决 定。 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

济规律的前提之下, 以经济 手段进行调节。进行这种调

节的就是政府。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 广泛, 其中主要有: ( 1) 均衡价格理论。也称 价格理论, 研究商品的价格 如何决定, 以及价格如何调 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 2) 消费者行为理论。 研 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 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 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 3) 生产理论。 研究生产 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 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 大化。
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 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 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

题。 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 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 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 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 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 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 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 是“根据产量、收入、价 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 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 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 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 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 两个假设: (1 )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得到 恰当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 提到充分利用。要做到这一 点, 仅仅靠市场机制就不够 了。 (2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人类 不是只能顺从市场机制的作 用, 而且还能在遵从基本经 济规律的前提之下, 以经济 手段进行调节。进行这种调 节的就是政府。

四 、 基 本 内 容 不 同

微观经济学
(4 ) 分配理论。 研究产 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 各集团与个人, 即工资、 利息、 地租和利润如何决 定。 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 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 题。 ( 5)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 利经济学。 研究社会资源 配置最优化的实现, 以及 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 题。 ( 6)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 济政策。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凯 恩 斯
萨 缪 尔 森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 单 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 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 民户是经济中的消费者。 厂商是经济中的生产者。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 假设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 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 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 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 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 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 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 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 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体系
需求 产品市场 供给
居民户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企业Leabharlann 要素市场 供给需求
宏观经济学体系
货币
支出和税收 其它因素
AD
产出
就业
资本 劳动 技术
AS
价格
国际收支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 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 到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 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 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 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 的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实 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 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 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 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 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宏观经济学
( 4) 开放经济理论。现 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的经 济,开放经济理论要分析 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 动如何影响别国,以及如 何受到别国的影响, 同时 也要分析开放经济下一国 经济的调节问题。 (5 ) 宏观经济政策。 宏 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 济服务的, 宏观经济理论 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 据, 而宏观经济政策要为 这种干预提供具体措施。
宏观经济学
一 、 基 本 含 义 不 同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也 就是说, 宏观经济学所研 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 位, 而是这些单位所组成 的整体, 这样, 宏观经 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的 运行方式与规律, 从总体 上分析经济问题。微观经 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 置。 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 题。 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 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化。 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 位都实现了最大化, 那么, 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 实现了最优化。
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 以下三点: (1) 市场出清。 坚信在价 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 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 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 (2) 完全理性。在微观经 济学中,价格的调节能使整 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 化。 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 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 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 最大化的原则行事, 既能把 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 何实现最大化。 ( 3) 完全信息。消费者和 厂商只有具备完备而迅速的 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对价格信 号作出反应,以实现其行为 的最优化。完全信息假设是 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 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三 、 基 本 假 设 不 同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 广泛, 其中主要有: ( 1) 均衡价格理论。也称 价格理论, 研究商品的价格 如何决定, 以及价格如何调 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 2) 消费者行为理论。 研 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 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 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 3) 生产理论。 研究生产 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 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 大化。

五 、 研 究 对 象 不 同


四 、 基 本 内 容 不 同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 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 (消费者)与厂商(生产 者)。 •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 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 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 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 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 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 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 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 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 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 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 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 润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也相当广 泛, 其中主要有: ( 1) 收入决定理论。国民 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资源利 用情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状况 的基本指标。 ( 2)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 中最主要的问题。 ( 3) 经 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经 济周期指国民收入和短期波 动, 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和 长期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 这一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 期波动的原因、 长期增长的 源泉等问题, 以期实现经济 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
二 、 中 心 理 论 不 同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 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 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人 的决定中心来研究资源利 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 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 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运用 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体经济 中的各种问题。


微观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