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5-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合集下载

专题08 阅读课例+《红楼梦》举例1-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08  阅读课例+《红楼梦》举例1-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高中语文整本书《红楼梦》阅读课例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今天我们呈现《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例,以及针对课例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与阅读策略关注一个核心问题,撬动整本书阅读,积累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学目标1.研读经典文段,撬动整本书阅读,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

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难点:整体把握,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宝玉挨打,在第33-34回,是《红楼梦》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大事件。

- 上节课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研读文本的发现,以王焕同学为代表的18名同学的发言中都提到,来探视宝玉伤情的宝钗好像在完成一-次礼节探视,和黛玉的真情流露相比,作秀的痕迹明显,认为她对宝玉是虚情假意。

以辛玉聪同学为代表的20个同学认为宝钗是真心爱宝玉,儿疼宝玉的。

两派意见的同学都拿出了文本依据。

认为宝钗是在演戏、无有真情的文本信息有:1神态:和黛玉“哭”不同,宝钗是“笑”着和袭人告别的不难过2.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3.语言: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查房、下医嘱一样,没有深情厚谊4.侧面描写:宝玉也用非真之语答复曰:“好些了”,以假对假认为宝钗是真情流露的相关文本信息有:1.神态: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与平时端庄不同2.语言: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心疼宝玉真情流露3侧面描写: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宝玉因宝钗之情忘疼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阅读大部头的作品,阅读中有了疑难问题或者和别的读者意见不一致时,请大家不要简单机械地给人物贴标签。

可以尝试运用“前后勾连,整体把握”(板书)的方法。

例如: 34回,宝钗的哥哥薛蟠说宝钗的话。

专题09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2-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09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2-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一:客观题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菱的诗中,寓有香菱身世的影子。

“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她出身高贵,聪明才华总要表现出来;“缘何不使永团圆”,又像是对自小与家人离散命运的质问。

B.“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

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

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群打手,深更半夜在大观园中抄检了七个地方。

C.王熙凤爽朗、泼辣、精明、干练、骄矜好强,在《红楼梦》里的重要性,仅次于宝、黛、钗;作者对她有褒有贬,读者对她爱恨参半。

她是-一个形象生动、意蕴深厚的艺术典型。

D.芦雪庵即景联句时,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人皆对景伤怀,同病相怜的史湘云宽慰林黛玉,不要这样感伤“自苦”,说着旧家的破落,未卜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人生幻灭的悲哀,二人先后吟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样悲凉凄婉的诗句。

答案D应该是“凹晶馆联诗时”。

题型二:主观题1.(2019江苏,26,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的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普解人意,关怀他人。

(2)“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

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友诀别时的悲愤。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名著相关情节的识记和概括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解答本题,要对《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的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扣住“任是无情也动人”,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概括。

专题11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4-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1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4-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二:主观题1.(2017江苏,25,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解析:(1)“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钗黛感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应该熟知。

(2)两个细节的共同点是:对于新思潮运动,民众不理解,甚至排斥,且他们还停留在为崇祯复仇、百日维新的旧事上。

应从“民众”“新思潮运动”两个角度概括。

2.《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宝钗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案:居住环境的“冷”:室内的陈设如雪洞一-般,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对爱情的“冷”:她虽然心里爱着宝玉,但平时的言行举止却“远着宝玉”。

对奴仆之死的“冷”:金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

解析:题目要求学生说明《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前先明确此处的“冷”是指宝钗性情中与其他女孩的不同,即其世故、虚伪、冷酷无情、恪守封建礼教的一面。

只要认真阅读过《红楼梦》这本书,回答本题还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金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

她喜欢奉承人。

贾母要给她过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

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

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二)(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二)(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二)一、单选题1.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兴。

实际上,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暗示了掣签人的性格和命运。

下面四个签上的画和诗句内容与掣签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③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④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A.①黛玉②香菱③宝钗④李纨B.①妙玉②香菱③李纨④惜春C.①李纨②宝钗③妙玉④惜春D.①香菱②宝钗③黛玉④李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是符合其个性的。

在第二十二回中,贾母替宝钗做生日,请了戏班演出之后,贾母赏了小旦和小丑两个孩子。

这时“甲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乙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

丙也猜着了,亦不敢说。

丁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丙听了,忙把丁瞅了一眼,使个眼色。

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

”请依据人物性格判断甲、乙、丙、丁代表的人物依次是()A.贾宝玉王熙凤史湘云薛宝钗B.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宝玉C.史湘云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D.王熙凤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宝玉不愿会客,湘云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马上放下脸,叫湘云到别处呆去,还说“林姑娘”从不说这些混帐话。

B.端午节,宝玉因金钏儿之事正心事不宁,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服时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忍气吞声。

C.史湘云做东道,邀请众姐妹以菊花为题,饮酒吃蟹吟诗。

黛玉的诗被评为最佳。

D.刘姥姥到稻香村,被凤姐插了一头菊花。

在秋爽斋用饭时,凤姐和鸳鸯合伙捉弄刘姥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4.《红楼梦》(庚辰本)第五十六回为“敏探春兴利除弊害,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下列对该回目中写到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专题11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4-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1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4-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1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4-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二:主观题1.(2017江苏,25,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解析:(1)“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钗黛感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应该熟知。

(2)两个细节的共同点是:对于新思潮运动,民众不理解,甚至排斥,且他们还停留在为崇祯复仇、百日维新的旧事上。

应从“民众”“新思潮运动”两个角度概括。

2.《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宝钗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案:居住环境的“冷”:室内的陈设如雪洞一-般,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对爱情的“冷”:她虽然心里爱着宝玉,但平时的言行举止却“远着宝玉”。

对奴仆之死的“冷”:金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

解析:题目要求学生说明《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前先明确此处的“冷”是指宝钗性情中与其他女孩的不同,即其世故、虚伪、冷酷无情、恪守封建礼教的一面。

只要认真阅读过《红楼梦》这本书,回答本题还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金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

她喜欢奉承人。

贾母要给她过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

专题14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7-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4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7-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三:整本书阅读类微写作1.(2019北京,22,10分)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②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

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③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

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写作指导】此题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对《呐喊》中的作品的结尾有一定印象,现将《呐喊》中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结尾列出:《药》的结尾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孔乙已》的结尾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_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狂人日记》的结尾是“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故乡》的结尾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例文1】《孔乙已》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断腿之后,用手“走”到咸亨酒店。

他颓唐的神情,粗糙的沾满泥巴的双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孔乙已本是个读书人,奈何社会“吃人”,只能沦为一个靠喝酒麻醉自己的可怜人,最后因偷窃被人打断了腿。

这样的结尾深深震撼了我。

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投身于我们这个新时代当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例文2】《故乡》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无数个夜晚和黎明,每当我伏在书桌上,徜徉在书海中,它总是回响在耳畔,激励我不断前行,它也是当代青年人充满斗志、不断奋斗的精神源泉。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一)(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一)(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一)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红楼梦》曲词对应的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聪明累》)——王熙凤B.“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好事终》)——秦可卿C.“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乐中悲》)——史湘云D.“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虚花悟》)——贾元春2.下面人物描写中选出最切合薛宝钗形象的一项()A.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B.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D.肌肤微丰,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二、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在其文艺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扁平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可以说是类型人物,给人印象鲜明强烈,如《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始终扮演着一个反衬别人光芒的廉价的丑角。

而圆形人物性格复杂,更能使小说逼真。

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表现出人生的复杂真相。

3.《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典型的圆形人物。

请写出她的两种相对的性格特征,并举例加以简要说明。

(100字以内)4.“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除王熙凤外,另写出其中的五个女性形象:、、、、。

5.阅读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

”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2023届高考语文名著复习备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在试题中的考查

2023届高考语文名著复习备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在试题中的考查

高考语文名著复习备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在试题中的考查清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曾写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近代王国维评价《红楼梦》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用其后半生陪伴《红楼梦》,对其珍爱之至,她在《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设想:如果高考不考红楼,岂不是一大“恨”呢?【北京市2021年高考试题】微写作(10分)微写作。

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

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

不超过150字。

模拟题【青岛市2021年高三期初试题】四、整本书阅读(5分)“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指在亲属、地缘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产生的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

这种格局能放能收,且随自己所处的时空变化而变化。

请你从《红楼梦》人物贾政、王熙凤、香菱中任选一人,对“差序格局”进行具体分析。

不超过100个字。

【解析】答案中应该包含两个必备要素——人物行为变化表现和变化原因,并且需要结合题干中差序格局的概念进行具体解读。

【胶州市2021年高三期中试题】四、整本书阅读(5分)《红楼梦》第十三回的回末诗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请你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找出一位可持家的裙钗,并简要陈述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字数不超过100字。

(5分)【答案参考】王熙凤: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针对宁国府五大积弊对症下药,开出系列“治病”良方,并坚持贯彻执行,使得宁国府上下整肃,人人兢兢业业,执事保守。

这体现了王熙凤的理家才能。

(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临期推委;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贾探春:贾探春兴利除宿弊。

探春在“查例”论理、对待生母赵姨娘、免除学里公费、废除姑娘们月钱的基础上,受大管家赖大家园子的启发,积极推行承包责任制,然后又进一步向李纨、宝钗等阐明这样改革的四大好处。

《红楼梦》高考真题与解析

《红楼梦》高考真题与解析

《红楼梦》高考真题与解析《红楼梦》是我国的文学瑰宝,这些年关于《红楼梦》的试题连续进入高考考题,其中江苏卷从2008年起至今,连续13年年年必考,北京卷也从2017年至今年年以微作文的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考查。

如今,新高考来临,最新部编高中语文必修的两册中有两个单元是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一是上册第五单元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另一个就是下册第六单元的《红楼梦》。

语文情报局公众号回复:红楼梦,即可下载本篇精彩内容及课件。

江苏卷2008年《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5分)【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009年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2010年要求判断是否正确:《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参考答案】书中写迎春由贾赦作主,嫁给了一个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的孙绍祖,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

可怜迎春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2011年《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2012年“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2013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1、《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答案解析

1、《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答案解析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答案解析全国卷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及“范文”见另一份资料。

】北京卷2.(2021·北京高考真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香消玉殒,王熙凤大权在握”,这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说的话。

“非常喜事”是指贾元春晋封为妃,皇帝恩准元春省亲。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

专题13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6-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3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6-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二:主观题4.(2016江苏,25,10分)名著阅读。

(1)《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

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6分)(2)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

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有什么样的认识?(4分)答案:(1)“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方面,凶残、贪婪;--方面,愚昧、无聊。

解析:(1)前一回中,既然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及对联有点儿满意,那么宝玉的议论在贾政心里应该也是得到赞同的;之所以这时贾政口头上称宝玉为“孽障”,不过是为了不让宝玉沾沾自喜以致止步不前,而且在众人面前应该客气一下,不能显得过于轻狂。

后一回主要内容是宝玉挨打。

起因有三: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无端给贾政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与望子成龙、渴望重振家业的贾政背道而驰。

贾政认为儿子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与宗法、社会对立,这是思想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内心极痛。

(2)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细节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考生阅读名著时,若能关注细节、反复推敲,解答此题轻而易举;但若是对名著内容记忆模糊,便要从题目本身入手。

“眼里闪出攫取的光”体现“庸众”的贪婪,“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体现“庸众”的凶残;不过“观刑”而已,竞有如此表现,可见“庸众”愚昧、无聊。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悲剧:“冷月葬花魂"叶朗①《红楼梦》的悲剧性是什么,红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不在于贵族之家的衰亡,而在于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被毁灭,是美的毁灭的悲剧。

②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他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有情之天下",追求春天。

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

在他看来,“有情之天下”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大观园就是“有情之天下"的理想世界。

③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

脂砚斋和红学家们都谈到过。

“太虚幻境"是一个“清净女儿之境”,大观园也是。

这里聚集了一群明亮、活泼、聪明、灵巧、热烈、多情的少女,她们把生命和爱情结为一体,她们维护爱的尊严,维护人性的尊严。

她们追求“情"的自由,追求“情”的解放,追求“有情之天下",追求春天。

这里有□□□□:龄官在蔷薇花架下,在地上一点一画地画了十几个“蔷”字,连下大雨也没有感觉。

这里有秋爽结社:从探春提议结海棠社开始,大观园的女儿们一次又一次聚会,赋诗,咏海棠,咏菊花,咏梅花等等。

这里有黛玉葬花:黛玉用花囊把落花装在袋里,埋在一个花冢之中,并作葬花吟。

这里又有□□□□:湘云吃醉了酒,在山子后面一块青板石凳子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口里还作睡语,作酒令。

④但这个理想世界被周围的恶浊世界所包围,不断受到打击和推残。

大观园一开始就笼罩着一层“悲凉之雾",很快呈现出秋风肃杀、百卉凋零的景象。

《红楼梦》的悲剧是“有情之天下”的毁灭,而不是贵族之家的没落,用黛玉的诗句就是“冷月葬花魂"。

⑤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从贾政、王夫人等统治阶层的人看来,她们悲惨的结局都是由她们的“不端”“过失"引起的,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以《红楼梦》为例

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以《红楼梦》为例

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以《红楼梦》为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是高中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高考中,对于这部作品的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整本书阅读的视域下,探讨高考中对于《红楼梦》的考查。

首先,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要求考生对《红楼梦》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这就要求考生熟悉整个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关系、了解主要主题等。

在高考中,考生可能会面临与整个故事情节相关的题目,例如要求考生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解读。

此时,只有对整个《红楼梦》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清楚地回答相关问题。

其次,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注重对于文本细节的把握。

在高考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细节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本来回答相关问题。

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小说,把握细节,包括人物形象描写、情节转折、对话等。

只有通过深入的阅读,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细节,从而回答相关问题。

再次,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强调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人物。

而在高考中,考生可能会遇到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

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对于小说全文的阅读,对于人物形象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此外,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还会注重对于小说主题和意义的探讨。

《红楼梦》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作品,其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如爱情、权力、命运等等。

在高考中,可能会出现有关主题和意义的题目,要求考生对于小说的主题进行解读和阐述。

这就需要考生通过对于整本书的阅读,从中找出小说的核心思想,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对于《红楼梦》的要求是全面的。

无论是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的了解,还是对于文本细节、人物形象、主题意义的掌握,考生都需要通过深入的阅读来准备。

通过对于《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作品,为高考中的考查做好准备。

专题12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5-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专题12  真题解析+《红楼梦》举例5-2021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理论+实践全面指导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主观题1.(2015江苏,24,10分)名著阅读。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5分)(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

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

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答案:(1)刘姥姥。

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2)因为听到碾坊--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老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解析:(1)《红楼梦》原文: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

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也叫“清客”。

应结合本回情节,并联系涉及刘姥姥的其他各回中的相关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征并分点概括。

(2)根据《边城》中翠翠与二老初次相遇的前后情节可知,翠翠心里一方面责怪,另一方面又有欢喜,通过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翠翠的单纯可爱和对爱情的觉醒意识。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

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

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案:①贾宝玉。

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展现了诗才。

③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相关情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具体作答。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原卷版)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原卷版)

《红楼梦》(讲义)目录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知识导航.思维引航 (2)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考点一把握人物关系 (4)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 (5)考点三品味生活习俗 (5)考点四欣赏诗词曲赋 (6)考点五设想人物结局 (7)考点六体会小说主题 (7)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8)真题解悟.命题洞见 (9)近年高考《红楼梦》考题统计分析表考点一把握人物关系《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纷繁。

理清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认识相关的情节,是阅读《红楼梦》重要的一环。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闲游遇到了冷子兴,二人在聊起贾府时,冷子兴有如下一段话:“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1.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贾府,熟悉其人物关系,作者在《红楼梦》前6回中,安排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带着读者走进贾府,认识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

此三人分别是第二回中为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和紧随其后几回中到贾府__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_(人物)以及到贾府___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___(人物)。

这三人因性情、遭遇、背景和目的不同,眼中的贾府自然也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2.下列选项中,对贾府人物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惜春之父是宁国府贾敬,她与贾珍是兄妹关系B.贾赦与贾政是亲兄弟,他们和贾敬是堂兄弟关系C.贾宝玉与贾兰一起在家塾读书,他们是兄弟关系D.贾环很喜欢与贾兰一起玩耍,但他们是叔侄关系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性格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高考真题+解析题型:主观题1.(2015江苏,24,10分)名著阅读。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5分)(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

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

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答案:(1)刘姥姥。

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2)因为听到碾坊--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老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解析:(1)《红楼梦》原文: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

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也叫“清客”。

应结合本回情节,并联系涉及刘姥姥的其他各回中的相关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征并分点概括。

(2)根据《边城》中翠翠与二老初次相遇的前后情节可知,翠翠心里一方面责怪,另一方面又有欢喜,通过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翠翠的单纯可爱和对爱情的觉醒意识。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

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

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案:①贾宝玉。

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展现了诗才。

③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相关情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具体作答。

根据题干和材料的提示,梳理相关的情节作答即可。

立足课标,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吴欣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投人使用以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成为教学难点,而《红楼梦》则成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难点。

高中生阅读《红楼梦》的难度显而易见,如何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确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分析《红楼梦》的教学价值,需要重点关注学习目标与内容的第(2)条、第(4)条:(2)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4)利用书中的日录、序政、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贵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参照《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可以初步确定其教学价值。

详见下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文学经典,《红楼梦》的研究视域极其宽广;进人语文课程,作为教学文本,《红楼梦》的教学内容需要服从课程设计、《课标》要求的相关规定,需要参考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

因此,上表列出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师生经由课程协商合理调试。

二、自读指导的规划与推进“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深人思考、讨论与交流。

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

”作为高中语文正式课程的内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包括制订学生自读指导方案和组织课堂教学两个方面。

自读指导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完成通读的真实困难。

从中观层面看,学生阅读《红楼梦》存在的问题包括:阅读耐力不足,阅读过程中建立关联的能力较弱,缺少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难以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

针对这些问题,制订《红楼梦》自读指导方案,既需要“刚性的制度”,也需要“弹性的任务”。

“刚性的制度”指规定性的阅读行为要求。

高中生阅读《红楼梦》的一个回目,大约需要25~ 30 分钟的时间,如果建议阅读“八十回本”,每天阅读一个回目,需要80天完成。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用什么方式鼓劲与督促,师生要达成一致。

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经典名著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是学业发展与素养提升的需要,认识到自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阅读任务。

《红楼梦》难读,但能够提供高中生现阶段需要的具有挑战性的阅读内容,能够帮助高中生养成现阶段需要的阅读习惯,建构阅读经典名著的策略。

有了共同认识,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各个阅读阶段的状况,摸清学生的阅读心理,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坚持阅读的信心。

针对前五回的阅读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局部讲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奠定阅读全书的背景基础。

“刚性的制度”意味着过程管理,意味着严格要求,建议教师采用随机交流的方式,根据阅读进度与不同的学生分享阶段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形成师生共读的良好氛围。

“弹性的任务”指开放性的阅读活动设计。

通读阶段的阅读活动侧重帮助学生边阅读边统整,不断建立阅读内容间的联系,生成更为丰富的意义,逐步修正碎片化阅读造成的浮躁与粗糙的阅读习惯。

教师参照学生的阅读进度,依据全书内容的局部完整性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体阅读、整体思考的意识,推动学生在不断建立关联的过程中提高建立关联的能力。

比如,读完前五回,布置学生制作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谱,呈现家族介绍、家族关系与家族谱系;读完第五十八回,请学生在原有的谱系图上补充十二金钗、十二丫餐,以及贾府买来唱戏的“十二官”。

通过这样两个阅读活动,学生基本上能够梳理清楚全书的人物关系,有助于在未来的阅读中站在人物关系的角度讨论情节发展。

读完第二十三回之后,请学生关注《红楼梦》塑造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贾府,虚幻世界——太虚幻境,以及理想世界——大观园。

前八十回中命运完结的“十二钗"有秦可卿和晴雯两位,她们的判词都出现在第五回。

读完第七十七回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回读第五回,在众多判词中找到秦可卿和晴雯的判词,对比判词、图册、红楼十二曲和作品情节,解读判词,初步感受《红楼梦》中谶语的作用,借助丰富的阅读发现增强阅读成就感,强化阅读动机。

读完八十回书,请学生梳理贾府的关键事件,说明自己认为其关键的理由,帮助学生在重要事件之间建立联系。

“弹性”表现在布置任务时间的弹性,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布置,哪些内容需要就在哪些内容上设置;表现在活动形式的弹性,用什么样的形式组织活动,要求学生用什么方式呈现,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真实需求密切相关;还表现在活动成果标准的弹性,活动成果要在学生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设定评定标准。

“刚性的制度”保证阅读进程的有序推进,“弹性的任务”侧重解决学生阅读《红楼梦》存在的问题,二者结合,共同促进学生“读起来”“读下去”。

必须说明的是,如果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不存在或极少存在上述问题,那么完全可以请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规划,自主完成通读任务。

无论“刚性的制度”还是“弹性的任务”,都要立足于学生阅读行为习惯的真实问题,并非不可缺失。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整本书阅读的“课时可安排在两个学期,宜集中使用,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本书”3)。

按照《课标》的学分设定,《红楼梦》阅读在必修阶段可以安排9课时的课堂教学,“集中使用”可理解为“集中一段时间的花用、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两求,通读和研读阶果堂教学,课时有多种分配方式。

例如1-1-2-2-3的课时分配方式:读定前五回安排1课时,主要讨论前五回提纲草领的作用,借助微型讲座帮助学生明确整部作品两条并进的线索——贾府衰落与宝黛爱情。

整体梳理人物关系,请学生展示分享人物关系谱系图。

谈完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裥呆香菱情解石榴机》之后.安排1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与“湘云醉卧“共同具有意境美的场景,如宝钗扑蝶、龄官划普共读《西厢》、宝琴立雪、黛玉葬花等,进而关注、重读其他能够体现《红楼梦)审美风格的部分,启发学生关注(红楼梦》的审美格调与品位。

通读全书后,安排2课时,集中讨论《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众体皆备”“特犯不犯,同而不同处有辨”“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背面傅粉”等。

研讨过程可以采用演绎、归纳两种办法,如果学生已经凭借相关资料了解到某种艺术手法,建议用演绎的方法分析阐释;如果学生关注到了相关形象、场景、主题表现,建议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从手法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在关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可以再安排2课时推进文本细读和关联阅读,帮助学生生成更多的阅读发现。

《红楼梦》的文本是自足的体系,文本细读能够单纯依托文本自身建构完足的意义和价值,细节间的关联则能够增加文本解读的深度。

建议教师设计阅读活动帮助学生重读文本,关注通读时没留意的表述方式以及内容之间的关联。

例如。

《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府“吃“穿”“住”行”无一不精致。

请从某一方面,在书中找到不少于两处作为实例加以分析,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可表现贾府这一贵族家庭生活的精致的。

借助这项阅读活动,学生可能会关注到不同的细节,如从庄头送年货的清单可见贾府吃的种类丰富:从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细说茄鲞的做法,可见贾府食物做工精细;从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想喝“小荷叶小莲蓬的汤”需要使用连薛姨妈都没有见过的模具,可见贾府食具讲究。

另外,《红楼梦》中多次描写宴饮的场景,其中的菜品名称、佐餐的茶酒都充分体现出贾府生活的精致。

最后用3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建议引人王昆仑《红楼人物论》作为例文,引导学生从人物整体评传、人物细节剖析、人物类别比照三个方面,关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整理相关文段撰写人物评传。

上述课时分配穿插在通读、研读和重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把9课时完全用在研读和重读过程中,采用3-3-3的课时分配方式。

每三节课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交流研讨,三个课段分别讨论整体的艺术架构、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四、经典重读的方式与要点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程"的学习过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越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三个学段,学生在高一读完《红楼梦》,高三还可以开展经典重读。

有些在必修阶段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放到选择性必修或选修阶段,等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提高了,再开展相关学习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