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位置的选择42页PPT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5d8958856a561253d36f2e.png)
2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 2.越岭隧道选择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与目的 4.隧道纵坡的型式、适用条件、限制坡度
26
5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6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
无法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
但围岩类别应不小于Ⅲ 级。且斜交角度一般不 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7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4
1.4.2 隧道线路纵断面设计
5.坡段连接
◆为了行车平顺,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不宜太大。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坡段间的代数差值△ip不应大于重车方向 的限坡值 ,否则就应在两个坡段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段。
◆当相邻坡度差大于一定限值时,设置缓和坡段已不解决问 题,而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还要注意竖曲线不应与缓和 曲线重叠。这些规定与洞外明线的要求是一样的。
《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2 讲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1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2 隧道位置选择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4 隧道线路设计
2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节主要内容: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8
1.4.1 隧道线路平面设计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及识读—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施工课件)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及识读—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施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f149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6.png)
2.两个关系:曲线半径与视距的关系 超高与隧道断面关系
明暗变化 3.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曲线半径,并符合视距要求
4.根据停车视距换算不加宽的最小曲线半径。
5.洞口应采用大半径曲线的引线与隧道衔接。
进隧道由明到暗
6.设置曲线有利于司机的“亮适应”。
出隧道由暗到明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主要内容
1隧道平面设计
曲线上隧道缺点
曲线隧道设计要点
公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2隧道纵断面设计
坡道形式 坡度大小 坡段长度 坡段间的衔接
设计要素
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要素
1.坡道形式 两种:人字坡和单面坡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坡度以不妨碍排水的缓坡为宜 变坡点设足够的竖曲线 一般纵坡:
2%以下 ,大于3%不可取,规范:一般取3%。 在施工时需要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排水)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三、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应当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车安全,尤其在进口一侧,需要在
(3)明线曲线Βιβλιοθήκη 量坡度i允= i限- i曲
?克服曲线阻力
i允-设计中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 i限-按照线路等级规定的限制最大坡度 i曲-曲线阻力折算的坡度折减量
(4)隧道内坡度折减(>400m)
i允=m i限- i曲
(1)湿度大,轮轨粘着系数低 (2)隧道内空气阻力增大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1[1].2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1[1].2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a07bdeef8c75fbfc77db219.png)
净空断面
净空断面
2.7 紧急停车带 (3)设置紧急停车带的隧道
长、特长隧道应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 停车带。双向行车隧道,其紧急停车带应双侧交 错设置。 不设检修道、人行道的隧道,可不设紧急停 车带,但应按500m间距交错设置行人避车洞。
3、排水:不应设置平坡,施工和竣工后考虑,最 小坡度不宜小于0.2% ,一般为0.3%,高寒地区 4、施工作业安全及工程费用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竖曲线长度(坡度变更处)
引线
1、隧道洞外引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并符合以 下规定: (1)隧道洞口内外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 的平面线形应一致。
(2)隧道洞口内外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的 纵面线形应一致,有条件时宜取5s设计速度行程
净空断面
2、公路建筑限界: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包括车道、路肩、路缘带、人行道等的宽度;以 及车道、人行道的净高。 隧道建筑限界由车道宽度、侧向宽度、余宽、检 修道或人行道组成。
净空断面
净空断面
2.1 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取5.0m;三、四级公路取4.5m 2.2 隧道路面横坡,当隧道为单向交通时,应取单 面坡;当隧道为双向交通时,可取双面坡,一般 可取1.5~2.0%。当路面采用单面坡时,建筑限界 底线与路面重合;当采用双面坡时,建筑限界底 边线应水平置于路面最高处。 2.3 单车道四级公路的隧道应按双车道四级公路标 准修建。
平面线形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原则:采用直线,避免曲线。若必须设置曲线, 其半径不应小于不设超高的平面曲线半径,并符 合视距要求。 3、曲线隧道的缺点:
隧道选址勘测
![隧道选址勘测](https://img.taocdn.com/s3/m/bf66d4a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隧道选址勘测一、隧道选址原则合理选择隧道位置,可以缩短线路长度,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维修简单,减少通行时间,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隧道位置选择与线路选择是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隧道位置是由线路位置大体决定的,线路方案一旦确定,隧道位置只能进行很小幅度的调整。
但是,如果隧道很长,工程规模很大,或者工程地质条件很复杂,属于本区段的重点控制工程,就得根据隧道的最优位置,调整线路。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①隧道应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单一、岩体完整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以隧道轴线垂直于岩层走向最为有利。
②隧道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当必须穿过时,宜与之垂直或以大角度穿过。
③隧道应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地下水富集区、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地层、地层松软地带。
④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堆积层厚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傍山隧道,宜向山脊线内移,加长隧道,避免短隧道群。
⑤隧道洞口应选择在山坡稳定、覆盖层薄、无不良地质之处,宜早进洞、晚出洞。
⑥隧道顺褶曲构造轴线布置时,宜避绕褶曲轴部破碎带,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翼部通过。
⑦隧道宜避开高地应力区,不能避开时,洞轴宜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
二、隧道位置选择(一)不同地形条件下隧道位置选择1.越岭隧道线路跨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时,这段线路称为越岭线。
越岭隧道所经过的地区一般山峦起伏、地形陡峻、地质复杂,自然条件变化很大。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时,应在附近较大范围内比选,全面调查各个垭口,弄清其高程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查清垭口两侧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垭口作为隧道穿越的位置,并最终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高程。
因此,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就是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
(1)垭口选择。
确定线路时,常常有若干个垭口可以通过,此时就要分析比较,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
从平面上考虑,越靠近连接控制点的航空直线的线路,距离越短,但由于垭口两侧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做到。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PPT课件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31634f0066f5335b81214c.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
1、洞门前不设路堑,必 须早进晚出,不破坏山体 环境。
2、全隧道不设变形缝,特 殊地段设置诱导缝,8级地 震区在洞口段40~50 m 处设减震缝。
3、必须重视岩溶地区
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
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预 报范围前方≥30m,隧 道周边外1倍洞径做为 工序列入。
18、要实事求是,确定 合理工期,合理造价。
19、要建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要有系统地下工程的理念, 要有方便运营维修的理念, 要有保护环境的理念。
20、隧道顶部允许塌方 空洞存在,拱顶上方要 有2m土厚保护。
21、客运专线从隧道运营 安全出发,压力波和真空度 的存在不宜设一个大洞,而 应分洞运行。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0、取消中部排水沟。
11、反对长隧短打。提倡设 置平行导坑,可提高正洞2 倍速度,斜井是正洞的0.5 倍速度,坚井是0.1~0.3倍 的正洞速度。
12、正台阶施工不允许分
长、中、微台阶,台阶长度 为一倍洞径,第支护结构施工必须 是一次支护从上向下施作, 二次 模筑衬砌必须从下 向上施作。
6、一次支护由钢筋网、 钢拱架、喷混凝土组成, 钢拱架接头联结处设索脚 锚管(灌浆)。
7、取消系统锚杆。
8、软弱地层必须采用潮 喷混凝土,不提倡湿喷混 凝土。
9、必须采用复合式衬砌 结构型式,一次支护和二 次模筑衬砌之间必须设防 水隔离层,采用无钉铺设 防水板,无纺布后部必须 设置系统排水盲管。
14、隧道宜近不宜联, 可采用小间距隧道,反 对双联拱、多连拱隧道。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02db3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e.png)
三 隧道平、纵断面线形设计
(1)铁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
• 隧道内的线路最好采用直线。 • 应尽可能采用短轴线,或是半径较大的曲线。 • 在曲线两端应设缓和曲线,最好不使洞口恰恰落在缓和曲线
分离式隧道 连拱隧道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1 隧道位置选择的概述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 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要求,以及现有的 施工技术水平与今后的运营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 必须与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 • 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 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选择在地质条件
沿河傍山地面线路靠里做隧道或增长隧道, 减少桥梁、路基工程,能减少或避免许多 弊病。
以中长隧道或长隧道代替隧道群或桥隧群, 工程集中单一,施工管理方便,并有利于 运营安全。
沿河傍山修建中长隧道或长隧道,易于设 置辅助坑道(如横洞),增加工作面。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4 地质构造的影响
• 单斜构造: 尽可能避开软弱结构面,隧道不能与软弱结构面平行,应 正交或成一定角度。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定高程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 施工期越短,两端展线长度增 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 工期长,运营条件好;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 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 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示例:穿越中国大凉山西部支脉小相岭的单线铁路隧道。成昆铁路全线最高点 车站之间,1966年完工
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结构构造设计课件(ppt 43页)
![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结构构造设计课件(ppt 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a461e9958f5f61fb636660e.png)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半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偏压式)
2、棚式明洞
当山坡坍方,落石数量较少,山体侧压力不大,或因受地 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棚式明洞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外侧边墙的结构形式。通常有 墙式、刚架式,柱式和悬臂式(不修建外墙时)等 ※ 墙式棚洞(墙式棚式明洞)
大拱脚薄边墙衬砌
曲墙式衬砌
3、曲墙式衬砌 ※ 适用范围 ※ 作用 ① 地质条件较差,为抵御底鼓压力,配以仰拱使
衬砌形成环状封闭结构;
② 基础地基较好,可采用无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4、喷混凝土衬砌、喷锚衬砌及复合式衬砌
① 要求用光面爆破开挖,使洞室周边平顺光滑, 成型准确,减少超欠挖。适当的时间喷混凝土,即 为喷混凝土衬砌;
环框式洞门
3、隧道洞门构造
⑴ 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水 沟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 m,洞门墙顶应高 出仰坡脚0.5m以上。
⑵ 洞门墙基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1.0m,嵌入 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0.5m ,墙基底埋设的深度应大于墙 边各种沟、槽基础底埋设的深度;
路堑对称型明洞
路堑偏压型明洞
※ 路堑偏压型
适用于两侧山坡高差较大的路堑,高侧边坡有坍塌,落石 或泥石流;低侧边坡明洞墙顶以下部分为挖方,且能满足外侧 边墙嵌入基岩要求的地段
※ 半路堑偏压型
适用于半路堑靠山侧边坡较高,有坍塌、落石或泥石流等 不良地质现象,而外侧地面较为宽敞和稳定,上部填土坡面线 能与地面相交以平衡山侧压力的地段
③ 增加底部和墙部的支护抵抗力,防止内挤而产生剪切破坏。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ppt课件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7a8ea1f8c75fbfc77db2b3.png)
.
※ IV级以上围岩,地基松软,往往侧压力较大,故宜采用 曲墙带仰拱的衬砌。
设置 作用 仰拱
使结构及时封闭,提高整体承载力和侧墙抵抗侧 压力的能力
抵御结构下沉变形,调整围岩和衬砌的应力状态
※ 严寒地区隧道,不管围岩等级如何,只要有地下水存在, 衬砌型式仍应采用曲墙式衬砌,并在施工中根据情况设置伸 缩缝
① 当初支产生形变及形变压力时,隔离层允许其有少量的变形, 可降低形变压力;
② 当初支支护力不够时,可将少量形变压力均匀的传布到二衬 上,依靠二衬制止其继续变形,且不使初衬出现裂缝时,二衬 也出现裂缝。
.
③ 具有防水效果,且可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 预留初期支护变形量:在确定开挖尺寸时,应预留必要的初 期支护变形量以保证初期支护稳定后,二次衬砌的必要厚度
.
4.3 明洞
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 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用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 常称明洞。
※ 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①作为地面建筑 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②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而 取代隧道的作用;③用于在与公路、灌溉渠立交处,以减少建 筑物之间的干扰。 ※ 明洞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经济、运营安全及施工 难易等条件进行选择,采用最多的是拱形明洞和棚式明洞
.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半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偏压式)
2、棚式明洞
当山坡坍方,落石数量较少,山体侧压力不大,或因受地 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西南交通大学课程与资源中心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西南交通大学课程与资源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579b7c950975f46527d3e18d.png)
23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单斜构造是指成层的岩层向一 个方向倾斜的地质构造。常见的工 程地质问题为不均匀的地层压力、 偏压、顺层滑动等现象。按岩层的 倾角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1)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 较为稳定。若通过很薄的岩层,则 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此时, 以不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山岭隧道
16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4)工程案例
山岭隧道
17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平面障碍
铁路、公路进入山区,这里山峦起伏,河谷蜿蜒, 线路不得不依山傍河迂回前进。有时走行在凹岸,则 需注意是否受到河水冲刷。如果走行在凸岸山嘴,则 沿山坡绕行,凸度较大时,曲线半径势必很小,行车 条件恶化。若是山嘴伸出太急,线路就无法随之环绕, 这就出现了平面障碍。解决平面障碍有以下两种方案。
山岭隧道
11
芬兰的很多公路宁以高工程成本修建暗挖隧 道,而不以低工程经费开挖地面、修建边坡。
山岭隧道
12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3)越岭隧道方案
当地形紧迫,山坡陡峭,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开凿隧道, 穿山通过,就成为唯一可行,而且是比较有利的方案。修建隧 道可能工程量要大一些,工期也会长一些,但是,它能使线路 平缓顺直,不需要较大的坡度,不需设置太多、太急的曲线。 今后在长期的运营中,由于技术条件好,可以牵引更大的重量, 可以提高行驶速度,缩短运程,还不受外界干扰,战争时期将 是良好的掩护所。因此,从全局和长期考虑,越岭隧道方案是 比较合理的。
山岭隧道
2
108-演示文稿-隧道位置和洞口位置设计以及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108-演示文稿-隧道位置和洞口位置设计以及隧道平纵断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2c29daa32d7375a41780ff.png)
重点、难点内容
1. 隧道具体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 越岭隧道与河谷隧道有何区别?它们在位置的选
择上各采取什么原则? 3. 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选择有哪些影响? 4.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洞口
位置考虑哪些因素? 5. 隧道长度的定义。
重点、难点内容
6. 道路隧道平面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7. 隧道的纵断面的坡度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2) 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t a
b 侧蚀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3) 应考虑施工和既有便道设置的位置,应注意边 坡的可能坍塌对洞身稳定的影响。
便道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乐 昌
坪石 南岭煤矿
九峰
坪石
预留水库西岸双绕岐门 跨武水越岭方案
预留 水库 大瑶 山 14.3 公里 长隧 道方 案
第二节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隧道长度为其进出口洞门墙外表面与线路内轨顶 面标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 、工期和运营安全。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 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 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 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 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 刷,破坏山体稳定。
(8) 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 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9) 长大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 以及便道等的位置。
总之,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条 件,考虑边坡、仰坡的稳定,结合洞外有关工程及 施工难易程度,本着“早进晚出”的指导思想,全面 综合地分析确定。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和要求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6b03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3.png)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和要求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它能够将两个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地区连接起来,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
而隧道洞口的位置选择对于隧道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岩性、构造、地层和地下水等。
首先,岩性应该坚硬稳定,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
其次,构造应该简单,避免出现复杂的断层和褶皱,以减少隧道建设和维护的难度。
地层应该层次清晰,不存在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最后,地下水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隧道内涌水和泥石流的危险。
二、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地形条件主要包括地势高低、坡度、地貌和交通条件等。
地势高低应该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位置对隧道建设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坡度应该适宜,以便于车辆的上下坡行驶。
地貌应该平缓,避免过于陡峭的地形对隧道建设的影响。
交通条件应该便利,以确保隧道的使用率和交通效益。
三、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
生态环境应该得到保护,避免对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破坏。
气候条件应该适宜,避免过于恶劣的气候对隧道使用的影响。
人口分布应该合理,避免隧道通行对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四、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也是选择隧道洞口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等。
建设成本应该合理,避免因地质、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导致建设成本过高。
运营成本应该低廉,以保证隧道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效益。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要求包括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隧道洞口位置能够确保隧道的安全、便利和经济效益,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因此,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隧道工程。
《隧道位置的选择》课件
![《隧道位置的选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03b8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0.png)
根据地质勘察和评估结果,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优化隧道进出口位置、洞身线 形、断面尺寸等设计要素。
优化目标
提高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提高隧道建设的 经济和社会效益。
施工方案优化
方案内容
根据隧道设计的优化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 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机械等。
自然障碍物
隧道应尽量避开河流、湖泊、水库 等自然障碍物,或选择合适的跨河 地点。
环境保护要求
生态保护
隧道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开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噪声与振动控制
隧道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和振动,避免 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水土保持
隧道施工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隧道建设
生态保护
在隧道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节能减排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能耗 和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旧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隧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2
社会经济效益
隧道建设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 济和社会发展。
工程经济性
建设成本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包括隧道长度、埋深、断 面尺寸等因素。
运营成本
隧道位置的选择还应考虑运营成本,包括通风、排水、维修等费用 。
经济效益与风险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评估经济效益与风险,选择经济效益较高、风险 较小的方案。
施工可行性
施工难度与工期
01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考虑施工难度和工期,选择易于施工、工期
《隧道位置的选择》ppt课件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ce756a331ed9ad51f01df29c.png)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 (1)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 (1)2.2铁路隧道规划——洞口位置的选择 (3)2.3 铁路隧道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4)2.3.1隧道平面设计 (5)2.3.2隧道纵断面设计 (5)2.4隧道横断面设计 (7)2.4.1.直线隧道净空 (7)2.4.2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9)2.4.3.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的衔接方法 (12)2.5铁路隧道构造设计 (12)2.5.1衬砌构造 (12)2.5.2洞门与明洞 (14)2.5.3明洞 (15)2.5.4附属建筑物 (16)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铁路隧道是山区线路穿越山岭时用来克服高程障碍的一种建筑物,是整条线路的组成部分,同迂回绕线的方法相比,往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改善线路的平纵断面以及日后的运营条件,但它相对路基建筑物而言,造价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也比较慢。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上的一种建筑物,其位置选择与线路走向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中、短隧道的位置服从于线路走向的大体位置,可作小幅度的调整。
对于长大隧道,如遇到复杂地质情况,修建技术上有一定困难时,隧道成为线路修建的控制工程,其位置往往影响线路走向的位置,这时线路就得服从隧道所选择的最优位置。
所以,隧道位置的选择与线路的选线是相互关联的,应该综合考虑两者的利弊来决定。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今后运营条件等因素有关。
1.越岭线上隧道平面和立面位置的选择当铁路线路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穿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两大因素来决定。
⑴选择垭口分水岭的山脊线上高程较低处称为垭口。
平面位置选择主要是对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的多个垭口的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垭口地质条件、隧道长度、两侧展线的难易程度、线形和工程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