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特征维度划分的实证研究
并购式内创业维度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
![并购式内创业维度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245ef7f61fb7360b4c65e0.png)
第25卷 第3期2007年6月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5No .3Jun .2007文章编号:1003-2053(2007)03-0528-08并购式内创业维度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颜士梅,王重鸣(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摘 要:基于以往研究,提出并购式内创业维度的假设,认为内创业包含业务风险、产品及技术创新、组织更新和战略先动四维度,然后,根据问卷法获取的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技术分析基于内创业企业背景的并购式内创业维度特征。
关键词:企业管理;维度;实证研究;并购式内创业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3-15;修回日期:2006-06-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32010) 作者简介:颜士梅(1969-),女,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创业。
王重鸣(1949-),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生存和发展难度增大,这使企业不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战略更新、业务更新、技术和产品更新以及组织更新等内创业活动,而其中并购是一种重要方式[1-4]。
并购式内创业指组织通过并购而进行的内创业活动[2][5][6]。
内创业是指在现存组织内进行的创业活动过程,这个组织可大可小,这个过程不仅导致新业务风险,而且也导致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新技术或管理技术开发,新战略和竞争态势开发等类创新活动[5-8]。
纵览以往相关内创业的文献发现以往研究已明确了并购是内创业的一种方式。
随着“内创业”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认为企业内创业及其产生的绩效水平不仅被组织本身的因素所培育,而且被组织间关系所培育[9]。
Ant oncic 认为,内创业可以分为企业内内创业和企业间内创业,企业间内创业是指通过跨越组织边界的方式进行的内创业,如,通过战略联盟、并购等方式而进行的各类创新活动[2]。
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_刘志
![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_刘志](https://img.taocdn.com/s3/m/2eca351d844769eae009ed2f.png)
教育发展研究2013.21专题·大学生就业·摘要: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最佳切入点,维度结构分析是创业意向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访谈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归纳出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包括创业行为倾向、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三个维度。
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意向测量量表,总结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提出建立创业意向结构的国家框架、对学生进行内外兼修的素质培养与项目扶持、实施分类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等三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意向;结构刘志/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教授(长春130024)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笮刘志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同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创业是一个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行为,[1]意向是计划行为唯一最佳预测指标,因而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
[2]创业意向研究理应成为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分析创业意向维度结构涉及创业意向概念的界定与测量工具的开发,分析维度结构是创业意向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3][4][5]但对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研究的对象分散在多种不同职业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的不同阶层人士,专门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
因此,有必要通过创业意向结构的探析、验证与反思,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本质及提升策略。
编制大学生创业意向测量表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创业意向包括行为倾向、希求性和可行性3个一级维度,其中希求性又包括物质性、控制感、成就感、创新性4个二级维度,可行性包括能力、个性、经验、资源4个二级维度。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评述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7acd6d7e21af45b307a846.png)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项目课题资助(编号是:Q20091708)。
收稿日期:2010-04-07作者简介:刘万利(1979-),男,吉林公主岭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系统分析与决策等。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评述刘万利1,胡培1,许昆鹏2(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2.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73)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dentificationLiu Wanli 1,Hu Pei 1,Xu Kunpeng 2(1.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2.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For insighting into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entrepreneurs ,to reveal the deep-seated reasons of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the articl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tudys the key variable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The relevant studies are reviewed and sorted .A t la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ssue to study in this field,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research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review摘要:为了洞悉创业者创业决策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揭示影响创业决策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文章对影响创业者创业决策的关键变量———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构思进行了测量、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等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评述,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大学生创业机会及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机会及创业能力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4288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6.png)
大学生创业机会及创业能力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职业梦想,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创业之路充满挑战,成功并非易事。
本文将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方法。
一、大学生创业机会调查1.1 创业机会来源大学生创业机会来源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
(2)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开发新产品,提升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4)人脉资源:通过人际关系网络获取商机和资源支持。
1.2 创业领域选择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领域。
这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创业者的关注。
1.3 创业动机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多样,主要包括实现个人梦想、追求自主创业、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财务自由等。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是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2.1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2.2 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协调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
2.3 抗压能力创业之路充满挑战和风险,需要创业者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地走向成功。
2.4 资金管理能力资金管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者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提升资金管理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3.1 加强实践锻炼大学生创业者应该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建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大学生创业能力建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扎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db3322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d.png)
第9卷第5期V ol.9No.52018年10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Oct. 2018大学生创业能力建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秦艳,张玥(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816)[摘要] 与大学生热衷于自主创业相比,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较低,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较贫乏。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为资料分析提供了一套普遍适用的操作性程序。
文章以扎根理论为支撑,通过对调查样本进行三个阶段的分析,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归结为创业规划、机会把握、资源与经验积累、成长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应对能力等六个方面,以此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较为客观的能力范畴的指引。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能力;建构;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8)05−0019−04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带动,大学生越来越青睐于自主创业。
大学生中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激情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创业能力却远不能与其较高的意愿相匹配。
大学生对创业很多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与之匹配的创业实践能力相对匮乏。
据统计,在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初次创业者只有2%−3%的成功率。
因此,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依然困难重重,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建构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一、创业能力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对创业能力的界定中重点关注了个性特征、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等要素。
March[1]将创业能力分为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两个因子。
Chen等[2]认为创业者的自我效能体现在市场、创新、管理、风险承受、财务控制等五个方面。
Man 等[3]从创业者行为的角度出发,将创业能力分为六个维度:机会能力,关系能力,概念性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承诺能力。
Priyanto在Man的研究基础上将创业能力进一步归纳为竞争能力和执行能力。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59f7252af90242a895e55a.png)
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解释创业机会在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型下的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而解释其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可以直观的给创业者展现机会识别的整个过程,并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一)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 张健,姜彦福,林强:《创业理论研究与发展动态》2. 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3. 姜彦福,邱琼:《创业机会评价重要指标序列的实证研究》4. 张玉利,李乾文,陈寒松:《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评述及研究趋势》5. 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6. Risk K F, 1993. Uncertainty and Profit. Houghton Miflin, 1993.7. Schumpeter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8-156.8. Kirzner I, 1973.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等。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众多的学者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创业现象进行大量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给予相应的解释。
德鲁克认为创业主要表现为:运用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或者创造新的顾客群体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
准确识别市场需求、有效获取并整合资源,以及合理的决策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奈特(Knight)基于风险的角度认为创业者应该是那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承担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人;熊彼特(Schumpeter)基于创新的角度认为创业者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科茨纳(Kirzner)从认知学的角度提出,创业者应当具有捕捉市场获利机会的“敏锐”,创业者能够利用自己特有的知识来认知这种机会,并通过对机会的开拓获取回报。
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
![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c359e9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a.png)
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创业活动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能力作为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创业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其影响机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对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为深入理解创业能力的本质及其作用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在理论构建方面,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创业能力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创业能力的定义、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实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创业能力理论模型。
该模型不仅涵盖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还突出了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能力和技能。
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出的创业能力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
通过收集大量创业者的实际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对创业能力的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创业能力的理解,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建议,同时也为政府、高校等机构在制定创业政策和开展创业教育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创业能力研究的重要性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创业能力已成为个体成功创办企业并推动其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创业能力不仅涉及创新思维、市场洞察力等软技能,还包括资源整合、团队管理、风险控制等硬实力,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对创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创业过程的复杂性,还能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创业能力研究对于提升个体创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创业能力的内涵与构成,我们可以帮助创业者识别自身在创业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提升计划。
这有助于创业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逐步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创业可行性分析的四个维度
![创业可行性分析的四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54d2c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b.png)
创业可行性分析的四个维度一、市场维度创业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市场的可行性。
在进行市场维度的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规模: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和潜在增长趋势。
了解市场的容量和发展趋势将决定创业项目的潜在机会。
2. 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趋势和消费者行为。
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是否稳定,并确定创业项目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市场竞争:调查目标市场的竞争态势和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
分析市场上已存在的竞争者以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判断创业项目的竞争力。
4. 市场趋势:了解目标市场中的趋势和变化。
分析市场的趋势将帮助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创业者决策提供参考。
二、技术维度技术维度是创业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考量,涉及到产品或服务的研发和实施方面。
以下是技术维度的主要要素:1. 技术可行性:评估所需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
创业项目是否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是否可获得,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2. 技术团队:创业团队中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来支持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技术团队的实力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竞争优势。
3. 技术保护:评估项目的技术是否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技术被竞争对手复制或侵权。
三、财务维度财务维度的分析是判断创业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财务维度的要素包括:1. 投资回报率:评估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
通过分析项目的成本和预期收入,判断项目的盈利潜力和回本周期。
2. 资金来源:确定项目所需的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
评估项目所需投入的资金量,以及创业者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3. 财务风险:评估项目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等。
对风险进行逐一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组织维度组织维度的分析是评估创业者自身和团队的能力,以及组织结构和文化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以下是组织维度的关键考虑因素:1. 创业者能力:评估创业者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经验。
大学生创业动机特征实证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大学生创业动机特征实证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4166196c175f0e7cd137d0.png)
不 同 , 目前学 术界 尚无统 一 、成熟 的大 学生创 业动
机 测评 问卷可 供借鉴 。因此 ,此 研究在 借鉴前 人研
究成 果 的基 础 上 ,依 照 马斯 洛 的需求层 次理论 ,采
用归纳法构建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内容维度 , 自主 并
编制 “ 学 生创 业 动机 特 征 实 证研 究 调 查 问卷 ” 大 。
集美大学学报
第 1 2卷
完全符 合 。选 取部 分与正式 施测 对象 同质 的被试进 行试测 ,并对 试测 结果进 行 项 目分 析 ,剔 除 C R值 未达显 著水 准的第 9题 ( = .6 ) 0 14 、第 l 0题 ( 仅 = .2 ) 0 69 、第 1 9题 ( = .6 )和第 2 00 5 0题 ( = 078 。通 过对 剩余 1 项 目进行 因素 分析 ,形 .7 ) 3个 成包括 3个 维 度 、l 项 目在 内的 大 学 生创 业 动 3个 机特征 实证研究 正式 调查 问卷 ,对 其进 行 内部 一致
S ae ( 0 3 hn 2 0 )认 为 创 业 动 机 是 个 体 的一 种 意 愿 , 这种意 愿会影 响人 们去 发现机 会 、获取资 源 以及开
研 究方 法
( )测 量工 具 一
展创业 的 过 程 ;何 志 聪 (04 认 为 “ 业 动 20 ) 创 机是个体 创业 前所 表现 出来 的 目标或 愿景 ,强调 创 业动机不 是一个 抽 象 的观念 ,而是 内化 为创 业者 个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通用版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e49e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1.png)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通用版一、引言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希望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然而,创业并非易事,成功需要正确识别和评估创业机会。
本文将探讨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估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创业机会。
二、创业机会识别1.市场需求调研识别创业机会的第一步是进行市场需求调研。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深入了解,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中存在的缺口和机会。
2.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是创业机会识别的重要环节。
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趋势等信息,可以帮助创业者抓住市场机遇。
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的门槛、竞争程度等因素,以便评估自己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识别创业机会的关键。
创业者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或改进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市场机会。
4.个人兴趣与技能个人兴趣与技能的结合也是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
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创造出有潜力的创业机会。
三、创业机会评估1.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创业者需要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
一个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快速增长潜力的市场,更容易带来成功的创业机会。
2.竞争程度和差异化了解目标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评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只有通过差异化竞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评估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创业者的重要任务。
要考虑资源投入、运营成本、盈利模式等因素,确保创业项目能够持续并获得盈利。
4.风险与回报创业机会评估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与回报。
创业本身伴随着风险,创业者需要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判断潜在回报是否能够抵消这些风险。
四、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的案例分析以共享经济为例,通过对市场需求调研和行业研究,发现共享经济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在识别创业机会时,需要综合考虑竞争程度和差异化,以及平台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模式等因素。
大学生创业意向测量维度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向测量维度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f3e16d1711cc7931b716ff.png)
于自 谋职业, 自 己创业。 自 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_, 一 方面可缓解 日 益严峻的就 业形势, 另一 面也可有效 磨砺大
临着来 自各方 面的 影 响因素 , 这 些因素 或 推动 或 阻碍 创 业活
学 生 的实践 能力 。 作为实 现 自我价 值 的有 效平 台, 自 主创 业面 施 创业 行为 的一 种倾 向性 , 这种 倾 向性 通过 创业 动机 形成 创 动的 顺利 开展 , 因此 , 对 其展 开研 究 具 有深 远 的 理 论 意 义和 实践价 值 。 G a r t n e r 和K a t Z ( 1 9 8 8 ) m 将 创业 意向定义 为 : “ 搜 寻可 以帮 助实现 创业 目 标 的相关 信息” 。 创业 意 向是潜 在创业 者对从事
实 施创业 行 为的 一种 多方面的 主观心 理准 备状 态及 其 程度 。 这 些 方面主 要 包括 潜在 创业 者对 自 身 素 质( 包括 创 业认 知 和
1 . 2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
关 于大 学生 创业 意 向现 状 的研 究单 纯 从 结果 倾 向( 即大 学 生创业 意 向调 查结 果高 低) 来 看, 可以 分为 两类 , 一类是 : 高
采 用探索性 因子分析并结合穗 尔菲法专家打分 结果 , 探讨个 体 创业意 向的维度 结构。 结果表明, 在中国背景下, 个体 创业
意 向的测量 维度 包括价 : 个人特质、 创业 能力、 创业经验、 创业认 知 、 创业 态度 、 创业教育以及创业 效能感。
关键 词 : 大学生 创业 创业意向 探索性 因子分析
开始大众化,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骤然增大 , 高校毕 能 的测 量 维 度 , 并根 据 它们 设 计 问卷 , 通 过 探索 性 因子分 析
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
![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a6cdbb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5.png)
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创业管理是创业者在创立新企业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因此,对于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与评估,并分析其对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影响。
一、创业管理实证研究创业管理实证研究主要针对创业管理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以寻求有效的创业管理策略。
现阶段,创业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过程的管理针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如申请资金、管理团队等问题进行管理。
通过对创业过程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在创业初期控制风险。
2. 创业资源的管理创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网络资源等,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否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帮助至关重要。
3. 创业市场的分析分析创业者要进入的市场,了解该市场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和消费者需求,可以建立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二、创业管理的评估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规范的创业管理,才能使创业项目顺利实施。
因此,进行创业管理的评估,有助于创业者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资源分配评估判断创业者的资金投入是否合理,是否出现浪费或不足的情况。
排除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将资源聚焦在最重要的地方。
2. 团队协作评估对于团队合作的效率进行评估,初步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方式和协调能力等情况。
在日后工作中加以改进,提高团队效率。
3. 市场调查评估对于创业者的市场调查进行评估,了解是否针对市场需求做出了切实有效的市场调查,是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企业品牌等。
并在日后工作中加以改进,提高市场调查质量。
三、创业管理的影响创业管理的实证研究和评估对创业者和创业项目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除了可以帮助创业者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还可以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1. 对创业者的影响帮助创业者更好地理解创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建立一种正确的创业管理理念。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06d9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6.png)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研究【摘要】本文基于SWOT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在研究中,我们首先介绍了SWOT分析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
我们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本文旨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用的指导,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研究,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建议,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而非仅仅是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种趋势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包括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推动,以及大学生自身对于个人发展的追求。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更可以促进社会创新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大学生创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缺乏经验、资源匮乏、市场竞争激烈等。
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探讨其现状和发展状况,为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大学生创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业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创业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这一群体的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及创业结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支持。
研究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创新思维和创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比较研究基于GEM数据的实证分析
![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比较研究基于GEM数据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380e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2.png)
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比较研究基于GEM数据的实证分析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
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成为两大主要的创业模式。
机会型创业是以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为核心,通过创新、资源整合和执行力来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价值。
而生存型创业主要是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控制和生存策略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基于全球创业监测(GEM)数据,对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对GEM数据库中大量创业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在创业初期,生存型创业企业往往更容易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运营后,这些企业有望逐步发展壮大,实现机会型创业的转化。
这主要是因为生存型创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了团队,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等。
当企业转变为机会型创业时,它们将面临更高的市场风险和技术挑战。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对企业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
机会型创业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
而生存型创业企业在市场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创新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在不同的地区和产业领域中,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和绩效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这主要与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支持、文化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
《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比较研究基于GEM数据的实证分析》文章将从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的概念界定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类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创业者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创业特征实证研究
![网络创业特征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7231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4.png)
网络创业特征实证研究网络创业特征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及编码技术,对网络创业的内涵及本质特征作了实证分析研究,提出网络创业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其区别于其他创业的3个关键特征是虚拟性、技术性和分布性。
关键词:网络创业;编码技术;实证研究一、引言在2008年5月举行的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到2.2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147万户。
这说明中国互联网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伴随互联网而生的电子商务自然也因此成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们关注的乐园。
据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47家中国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市值总额超过千亿美元。
由此可见,网络创业在实践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活跃,而相应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支持则显得有些相对滞后。
事实上,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发现,对于什么是网络创业,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等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目前都还缺乏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
本研究正是希望通过现场访谈,了解网络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及运营活动,从而分析总结出网络创业区别于其他创业的几个本质特征。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结合相关资料收集,来获取第一手的访谈案例材料。
在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求访谈对象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生动关键事件,然后将访谈内容整理成若干访谈案例,最后对这些案例进行内容编码分析,并加以总结提炼。
(一)取样本研究在中国网络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了12家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盈利模式的典型网络创业企业作为访谈研究样本,访谈对象涉及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共计19人。
访谈样。
创业机会研究(
![创业机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f2d04ae45c3b3567ec8b98.png)
目录开题报告 (2)中文摘要 (5)English Abstract (6)前言 (7)一.导论 (8)二.创业机会的来源 (8)三.创业机会的特点 (9)四.创业机会之窗的出现和关闭 (9)五.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10)六.创业机会的开发 (12)七.结语 (13)参考文献 (14)开题报告(一)背景和意义创业是一个跨学科、多层面的复杂现象,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创业研究仍处于解释性阶段。
在经典的创业模型中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环境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而创业机会作为创业的初始阶段的关键环节影响到了整个创业活动。
2005年全球创业观察(GEM)的研究显示,全球的创业活动以机会型创业为主,生存型创业为辅;我国的创业活动正由以生存型为主向机会型为主转变。
该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创业对于经济的强劲增长具有驱动作用,其中机会型创业比生存型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出口和市场。
鉴于机会型创业活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创业机会对于创业成功的重要地位,对机会型创业和创业机会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主攻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创业者”(Corporate Entrepreneur)和“公司创业力”(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大管理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极大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术分支。
早在1934,经济学家熊彼得就阐述了个人的创业行为对创造和破坏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任何研究只有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成果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阅读、分析和综合大量的创业机会的中外文献,在总结经典创业模型的基础上,就机会型创业的内涵、基本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同时选取转型经济下我国不同的城市创业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各城市创业机会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差异,并探索其原因。
本文分析了创业机会的特点、创业机会之窗的出现和关闭、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以及创业机会的开发,发现、评估及利用创业机会是任何一项创业活动的开端,潜在企业家不论其原先拥有的知识多么渊博、经历多么丰富,其所直接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凭借其独自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往往无法迅速有效地掌握创新机会。
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984f6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c.png)
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谢觉萍;王云峰【摘要】好的创业机会并不会突然出现,创业者需要克服创业资源的不足来寻找、发现和评估创业机会,这是创业初期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任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创业者如何认识到潜在的机会,探索并理解创业机会识别的认知过程,通过创业机会识别结果考察创业绩效.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创业机会识别的不同维度对创业绩效不同维度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扩展,并为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提供实践参考.【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创业机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创业资源【作者】谢觉萍;王云峰【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也时刻接受着严峻的企业间竞争。
创业者除了需要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外,还需要拥有好的创业机会,一个评估正确的创业机会对创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如果无视创业机会,盲目选择创业项目,创业的成功将无从说起。
Headd(2006)提出,2005-2006年期间,有649700家企业创办,564900家公司倒闭。
Knaup(2005)调查显示:2年后,有66%的新企业仍然存活;4年后,仅有44%的企业存活。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许多创业者看到机会并采取行动创办企业,但是企业的存活率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机会识别出现错误[1]。
机会识别是创业活动的起点,一个完整的创业过程往往始于机会的选择,其对整个创业过程的影响,乃至对创业活动成败起决定作用。
作为创业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研究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Shane&Venkataraman,2000)[2]。
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及实证研究
![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及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dfe83d580216fc700afd63.png)
一、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衡量指标1.区域创业率。
国外一般用创业率指标来比较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
区域创业率是将区域内新创企业数用区域内劳动力人口数或现有企业总数标准化以消除区域规模影响的指标。
区域创业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为劳动力市场法(LaborMarketApproach),计算公式为区域创业率=区域内新创企业数/区域内劳动力人口数(或区域人口数);另一种为生态学方法(EcologicalApproach),计算公式为区域创业率=区域内新企业数/区域内现有企业总数。
这两种方法都是从创业企业角度来衡量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将区域内新企业数标准化以消除区域规模的影响,只是这两种方法选用的标准化基数不一样。
劳动力市场法选用区域内的劳动力人数作为标准化基数,生态学方法选用区域内已有的企业数作为标准化基数。
相比而言,劳动力市场法应用更多一些,而生态学方法由于忽视了区域内公司规模大小的差异,因而会带来较大的偏差,使大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创业率被高估,而使小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创业率被低估。
2.全员创业活动指数。
全球创业研究协会(GlobalEn-trepreneurialMonitor,简称GEM)建立了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指标。
全员创业活动指数的含义是每100名18~64岁的成年人中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
参与创业活动的人包括参与企业创立的人(不要求是发起人,可以只是管理者)和新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
新企业指创立至今不超过42个月即3.5年的企业。
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计算公式为区域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区域参与创业活动的成年人数/区域成年人总数区域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是从创业者角度衡量区域创业活动活跃度的指标。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所得数据具有与全球创业研究协会成员组织的可比性。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研究小组已先后公布了2002、2003、2005、2006年度相关数据,其中中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指标具有权威性和与全球创业研究协会成员组织间的可比性。
时间维度视角下创业行为的动态特征--成因分析与实证研究
![时间维度视角下创业行为的动态特征--成因分析与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a61a2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7.png)
时间维度视角下创业行为的动态特征--成因分析与实证研究闫丽平【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基于CPSED三轮调查数据,选择处于创建过程中的新生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时间维度视角下创业行为的动态特征规律及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1)创业者先前经历能够直接影响创业行为的选择与决策。
创业者先前创业经历与创业行为集中度之间为正向显著的相关关系,创业者先前产业经历与创业行为集中度之间为负向显著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创业者先前经历所蕴含的知识属性并不相同,对外在化的创业行为的选择与决策影响力不同。
(2)创业机会的创新程度在创业行为的选择与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与行为速度负相关;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行为集中度负相关。
研究结论揭示了新企业生存与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内在机理。
% Based on CPSED three rounds of survey data, selecting in the new firm creation proc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rough research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time dimension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t shows that(1)Entrepreneurs have to directly affect th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choice and decision. Entrepreneurs 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ignificant previous industry experience, entrepreneurs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epreneur prior experience,knowledge attribute contains the is not the same, external choice and decision influence 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different.(2)The degree of inn ov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and decision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peed negativ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rket innova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reveals the general law and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survival and growth of new enterprises.【总页数】7页(P56-62)【作者】闫丽平【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5【相关文献】1.“创业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农业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成果报告 [J],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创业环境维度视角下的农民工回乡创业选择 [J], 吴磊;郑风田3.\"创业生态\"视角下的青年创业实证研究 [J], 林仲轩;马志浩4.创业环境视角下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之间关系的混合模型研究 [J], 王美云; 苏永华5.影响拖延行为的时间维度综述——基于时间洞察力视角 [J], 石小加;张傲子;牛晓;曲方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技术经济
Vol 27, No 2 总第 172 期
创业机会特征维度划分的实证研究
陈海涛 蔡 莉 ( 吉林大学, 长春 130025)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 提 出机会 的赢利 性及可行 性两个 维度 , 在 T immons 的机 会评价 框 架下 , 对相应的维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 ,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验证了适合中国创业者进行非正 式评 价快速评估创业机会的六个度量方面内容 。 本文的研究证明 , 对机会的评价应该从机会的主观及客 观两 个方面加以考虑 。 关键词 创业 机会特征 Timmons 机会评价框架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创业往往是从发 现、把握、利 用某个 或某些 商业 机 会开始的。创业机 会的出 现往往 是因为 环境 的变动、 市 场的不协调 或混乱、信 息的滞 后、领先 或缺 口 , 以及 各 种各样的其他因素的 影响。创业 机会是 有吸 引力的、 较 为持久的和适时的一种 商务活 动的空 间 , 并最终 表现 在 能够为消费 者或客户 创造价值或 增加价值 的产品或服 务 之中 ( 陈震红 , 董俊武 , 2005) [ 1] 。创业机会作 为新企 业 创建的起点 , 应具 有哪些 有别于 其它事 物的 标志 , 不 仅 是每一位致力于创业的 创业者 所关注 , 同 样是创 业研 究 领域所关心的话题。 本文以 T immons 的机会评价指标体 系为基本 出发点 , 从机会的客观性与主观 性两个 方面进 行分析 , 深 入探 讨 了机会的不同维度的构成 , 并通过实证进行维度的检验 , 在理论方面为机会的评价提出了清晰、简洁的划分标准。 同时 , 为创 业者在创业实 践中提供 了快速 识别把 握创 业 机会的宝贵的参考。 险、回报平衡。因此 , 蒂蒙斯 提出 了一个 被广 泛应用 的 机会筛选模型 ( T immons, 1999) 为我们 进行有 效的创 业 机会特征提取提供了良好的素材。T immons 认为 , 新企业 的起点是商机 , 从另一层隐含的意义来讲 , 其实是客户、 市场和行业。在吸引力 等级上 , 一 个有潜 力的 商机究 竟 可以放在一个多高的位 置上。该 标准提 供了一 些量化 方 式 , 使创业者可 以 对行 业 和市 场 问题 、竞 争优 势 问题、 经济性问题、收获问题、 个人标 准问 题、致命 缺陷问 题 等做出判断 , 以及这些要 素加起 来是否 组成一 个有足 够 吸引力的商机。因此 , 该评 价模型 隐含了 作为 创业机 会 [ 2] 的关键特征 。 1 2 谢恩 ( Shane) 和维卡塔拉曼 ( Venkataraman) ( 2000) 观点 他们从创业的本质和 根源入 手探 讨了机 会特 征。他 们指出 : 作 为一个商业 领域 , 创业 致力于 理解 创造新 事 物 ( 新产品 或者 服 务、新 市场、 新生 产 过 程或 原 材料、 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 ) 的机会 是如何 出现并 被特定 个 体所发现或创造的 , 这些 人如何 运用各 种方法 去利用 或 开发它们 , 然后产生各 种结果。 根据 其定义 , 说明创 业 作为由特定个体所展开 的一种 活动 , 包 括前面 提到的 重 要行为 : 识 别具有潜在 价值的机 会 , 在实 际商 业方面 具 有可开 发性 ( 即 ) 能 够潜 在地 产生 可 持续 利 润的 机会 , 以及确认在实际利用或 者开发 该机会 的过程中 所包含 的 活动 [3] 。 1 3 傅家骥 ( 2003) 的观点 他认为 , 对某一创业机 会进 行辨 识 , 通常 需要通 过 五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和判断 , ∀ 特定 商业机 会的原 始 市场规模 ; # 特定商业 机会将存 在的 时间跨 度 ; ∃ 特 定 商业机会的市场规模将 随时间 增长的 速度 ; % 特定的 商 业机会是不是较好的 商业机 会 ; & 特定 商业机 会对 ∋ 某 个创业者( 自身的现实性 [ 4] 。 1 4 马林斯 ( Mullins, 2002) 在 ) 创业 测试∗ 一 书结 合 成功企业的三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构成 市场、行业及 构成 企 业家 团队 的 一个 或 几个 人物 , 提了七个领域模型清楚 地回答 了缠绕 在每一位 有抱负 的
图1
创业机会特征维度划分
创业机会特征包括机会的赢利性和可行性两个维度 , 赢利性分为 ∋ 市场 / 行业吸引力、目标市场的利益和 吸引 力及机会的竞争优势( 。可行性分析 ∋ 创业者特征、 创业 者/ 创业团队的能力、 与价值 链内外 的社 会网络( 。以 下 对两个方面的内涵加以论述。 2 1 机会的赢利性 从机会的赢利性的定 义来看 , 反映的 是机 会所带 来 的赢利能力和规模。本文从三个维度分析机会的赢利性 , 即行业与产业的吸引力 、目标市 场的利 益及机 会的竞 争 优势。 2 1 1 行业与产业的吸引力 对于任何创业者 , 他们 往往喜 欢在大 部分 参与者 都 能获得良好效益的行业 中竞争 , 而不愿 意在那 些很多 公 司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 的行业 里打拼。 这种行 业的选 择 是创业者选择机会的首 要考虑 的问 题 , 正如 迈克尔 波 特 ( 1980) 认为 , 企 业战 略的核 心是 获取 竞争 优势 , 而 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之 一是企 业所处 产业的整 体赢利 能 力 , 即产业的吸引力。波 特认为 , 选择合 适的 机会应 该 选择有潜 在 高 利 润 的 产 业[ 9] 。同 时 , 迈克 尔 波 特 在 ) 竞争战略∗ ( 1980) 提出了 决定行业 吸引力 的力 量。这 些力量是影响任何行 业利润 的决定 性因素 , 同样 , 是 进 行行业和产业吸引力分 析的主 要方面。 波特提 出产业 五 种竞争力模型 , 这一模型 说明产 业的赢 利能力 主要取 决 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 供应商、 购买者 及产 业内现 有 竞争者五种因素。而产业 赢利能 力影响 这个机 会有多 大
还需创业者具备一定的 开发机 会的资 源和能 力 , 并在 创 业精神的驱动下 , 依靠内 部或外 部的网 络获取 必要的 资 源进行开发。因此 , 机会 具有主 观性 的一面。 本文认 为 机会存在两个特征 , 即 : 机会的赢利性和机会的可行性。 这与苗青 ( 2006) 的结 论相符 [ 7] 。但本 文所 采用 的二 级 指标的选取与苗青 ( 2006) 的 新颖性、潜在 值、持续性、 实践性、独 立性、 可取 性不 同 , 本文 是 通过 对 T immons 的指标进行了归类 , 归类 的原则 是通过 专家评 议法按 照 机会的两种 特征对 Timmons 的 53 类 指标进 行抽取 , 并 通 过聚类分析进行假设检 验的 , 具 体归类 过程详 见实证 分 析部 分。因 此 在 二 级 指 标 的 选 取 及 归 类 方 法 与 苗 青 ( 2006) 的结论有差 异性。 Timmons 认为潜在的特征蕴藏在机会的 ∋ 行业和市场 因素、经济性因素、收 获因素、 竞争 优势因 素、管理 团 队因 素、战 略 差异 因素、 个人 因 素、致 命的 差异 ( 中。 本文从这八大类 53 个指标中抽取 了相应的指标 , 通 过聚 类分析进行了如下机会特征维度划分 , 见图 1。
收稿日期 : 2007 ! 12 ! 27 基金项目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编号 : 2006049)
!
82 !
第 27 卷 第 2 期 2008 年第 172 期
企业家心头的疑问 : ∋ 我的 机会能 否成功 , 为 什么 ?( 该 模式不仅提 供 了用 以测 评和 创造 市场 机会 的有 效 手段 , 同时为进一步的机会特 征分类 提供了 坚实的 基础。该 模 型清楚的定义了两大类 七个方 面的问 题 , 其中客 观方 面 主要包括 : 行业吸引力、市 场吸引 力、目 标市场 利益 吸 引力、可持 续优势 , 而主观部分主要包括 : 团队的使命 / 个人志向和冒险倾向、执 行关键 成功因 素的 能力、与 价 值链内外的关系网络 [ 5] 。 1 5 Ardichvili ( 2003) 的观点 Ardichvili ( 2003) 根 据创业机会的来源和发展情况 对 创业机会进行了特征分 类。在他的 创业机 会矩阵 中有 两 个维度 : 横轴以探寻到的价值 ( 即机会的潜在市场价值 ) 为坐标 , 这 一维度代表着 创业机会 的潜在 价值是 否已 经 较为明确 ; 纵轴以 创业者 的创造 价值能 力为 坐标 , 这 里 的创造价值能力包括通 常的人 力资本、财 务能力 以及 各 种必要的有形资产等 , 代 表着创业 者是否 能够有 效开 发 并利用这一创业机会。按 照这两 个维度 , 他们把 不同 的 机会划分成 四个类型 , 即梦想 型、尚待 解决 的问题、 技 术转移及市场形成 [ 6] 。 1 6 苗青 ( 2006) 提出创业机会 识别对 于创业 者而言 是 一个多维度的特征模型 根据识 别内容可以 推演得 到六个 因素 : 新颖性、 潜 在值、持续性、实践 性、独 立性、可 取性。 进一 步可 以 概括为二阶因素 : 机 会的赢 利性 ( opportunity profitability) 和机会的可行性 ( opportunity feasibility) , 从而构成了二 阶 六因素模 型。前 者意 指机 会所 带来 的 赢利 能力 和 规模 ; 后者意指实现赢利的可行性和把握度 [ 7] 。 1 7 林嵩 、 张帏和姜彦福 ( 2006) 对于 创业者 所选择 的 创业机会来说 , 主要存在两个维度的特征 ∀ 市场层面的特征 : 主要 指创业 者所 面临的 市场 环 境的特征 , 包括市场的 成长性、市 场的 规模、市 场的 竞 争程度 , 是否拥有 良好的 市场网 络关系 等。 # 产 品本 身 的特征 : 主要指产 品本身 的技术 优势 , 包 括产品 的技 术 是否存在进入壁垒、产品 技术是 否有成 本优 势、技术 优 势能否持久等 [8] 。 纵观学者们对创业机 会所作 的界定 及类 型划分 , 由 于研究者们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 , 对 其特征 的理解 有所 差 别 , 不过 , 机会可以分为主 客观两 大类属 性总的 来说 没 有太大的分 歧。因 此本文 认为 , 创 业机会 特征应 该包 括 两个方面 , 一是机会的 赢利性 , 二 是机 会的 可行性。 其 中 , 前者意指机会 所带来 的赢利 能力和 规模 ; 后 者意 指 实现赢利的可行性和把 握度。机会 的两个 特征向 量结 合 蒂蒙 斯 ( Timmons) 机 会 评 价 标 准 及 马 林 斯 ( Mullins, 2002) 机会测试 模型的 特点。这 样 , 可 以以 标准 的量 表 为基础 ( 蒂 蒙斯的评价模型中八大类 53 个 指标量表 ) 展 开实证工作 , 同时 , 在对每 个特征 向量进 一步维 度划 分 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