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设计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5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5篇教案名称:光的折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教材章节为《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义、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折射现象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玻璃棒、水、三角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现象。
2. 新课讲解:介绍光的折射定义、折射定律,并通过实验演示折射现象。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折射现象,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折射定律:入射角i、折射角r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之间满足关系式n1sin(i)=n2sin(r)。
3. 应用: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入射角为30°,第一种介质折射率为1.5,第二种介质折射率为2的光线折射角。
答案:折射角为26.57°。
2. 题目:分析透镜成像的原理,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图。
答案: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研究光的折射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透镜成像技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光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关系的定律。
物理教学设计探索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与讨论
物理教学设计探索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与讨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与讨论的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并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 光源:可使用白炽灯、荧光灯等;2. 光线传导材料:例如,玻璃棒、水晶棒等;3. 白纸和直尺。
三、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在实验台上,并确保其位置稳定;2. 在光源的一侧,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作为折射界面;3. 将光线传导材料(例如玻璃棒)的一端轻轻放在玻璃板上,并确保与玻璃板的接触面光滑;4. 拿起另一端的玻璃棒,并将其另一端轻轻接触到纸上;5. 观察纸上的折射光线,并测量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光线的路径;6. 重复上述步骤,尝试不同的折射材料和入射角度;7.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四、实验讨论1.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图;2. 分析图像,让学生观察到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规律,即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关系;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折射现象以及折射规律背后的原理;4.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总结并归纳光折射规律,并向他们展示相关的物理公式。
五、教学拓展1. 结合实验,介绍折射规律的公式以及其背后的数学推导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折射规律对生活和科技的应用,例如光的折射在眼镜、棱镜等光学器件中的运用;3. 提出进一步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折射规律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探索了光的折射规律,并从中培养了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深入理解了折射现象的原理和折射规律的数学表达。
此外,学生还了解了光折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3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3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
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
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往往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程度,对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我决定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光的折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反思与评价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水晶球、眼镜、光纤通信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光的折射吗?光的折射是什么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初中物理教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初中物理教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初中物理教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对我们理解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光的折射规律是光学研究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折射的基本概念;2. 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速度的变化;3.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并能够应用该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材料:1. 物体:光盒、透明玻璃棱镜、透明各向同性均质介质;2. 光源:小灯泡或激光器;3. 光屏:白色纸张;4. 光探测工具:量角器或斜尺;5. 其他实验辅助工具:直角三角板、直尺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光盒连通电源,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安装光屏于光源的正前方,使其与光线垂直,固定在合适的高度。
2. 实验一:探究光在空气中传播的直线性和速度(1)将光源对准光屏,并打开光源,确保光线通过后形成明显图像。
(2)将透明各向同性均质介质(例如玻璃板)竖直插入光路中,观察光线传播的变化并记录。
(3)分析光线在各向同性均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并给出合适的解释。
3. 实验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将光源对准光屏,并打开光源,确保光线通过后形成明显图像。
(2)将透明玻璃棱镜置于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3)观察光线在玻璃棱镜中的折射现象,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
(4)使用量角器或斜尺进行合理的测量,并计算光的折射角。
(5)分析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在各向同性均质介质中的传播是呈直线传播的;2. 光线在各向同性均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慢;3. 光在玻璃棱镜中发生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值关系;4. 光的折射规律为“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在两个介质中光速的比等于一个常数”。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精
讲
留
白
精
讲
留
白
一、光的折射定义及现象
通过提问回顾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再让学生思考:“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又是怎样传播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光的折射实验仪”,得出光的折射定义。
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折射现像
通过图片展示,彩虹、海市蜃楼、公路上的水影。
2、独立完成金牌学案P33页,课时达标第1、3、5、6题。
3、想一想: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向射到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又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留白”,为下面的讨论作铺垫。对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起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
组
讨
论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收获,谈谈困惑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动手探索,解决困惑
语气温和、互爱互助,每个人都要有表达
〖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重〗
全
班
交
流
1、随机抽查小组分享讲述刚才讨论的内容,或提出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
2、其他组的学生可以举手回答刚才的问题。
3、学生举手提问还存在的困惑。
4、老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内容,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率。
2.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折射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玻璃砖、白纸、直尺、量角器。
2.教学课件:光的折射现象动画、折射定律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
(2)提出问题: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观察光的折射现象(1)教师演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砖的折射现象。
(2)学生观察并描述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3)引导学生发现:光在玻璃砖中传播时,方向发生了改变。
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激光笔从空气射向玻璃砖,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入射角和折射角。
4.推导折射定律(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推导折射定律。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折射定律。
5.应用折射定律(1)教师举例说明折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2)学生举例说明折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光的折射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导定律、应用知识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光的折射现象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光在从空气进入玻璃砖时发生了什么吗?生:光的方向改变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光的传播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等现象,为本章节学习光的折射打下了基础。然而,光的折射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可能会对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6.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以及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书写规范。
3.教师将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
3.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
7.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教学评价,反馈改进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简单的互动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杯和一支笔,将笔斜插入水杯中,观察笔看起来弯曲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10篇)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10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不同颜色物体反光不同的实验和光的折射实验)和演绎惟理能力(根据光反射的一般规律,解释一些光反射现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白色纸屏,红、黄、蓝、绿、黑、白色的纸,玻璃杯(周围贴一半自一半黑的纸,在涂黑部分竖着开一条直缝),电筒,烧杯,水。
2、挂图或投影片:光的反射、折射3、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在一年级曾经研究过镜子,镜子有什么作用?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1)谈话:还有哪些物体能像镜子一样反光?(2)实验:试一试,各种学习用品,哪个能像镜子一样反光?(3)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的反射。
(4)讲述: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情况不同。
像镜子这样表面非常平的物体,能把照射的光集中反射到一个方向,因此看起来表面是亮晃晃的。
表面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光,但反射光是分散的,向着各个方向,看起来表面不是亮晃晃的。
不同物体的反光还有其他的不同。
2、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不同(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是否相同。
方法是:将白色的纸屏立在向阳的桌上,分别用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电光纸对着阳光,使光反射到纸屏上。
观察它们反射的光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红颜色的物体反射红光,绿颜色的物体反射绿光……(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指导学生认识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1)讲述:我们再来研究白色的物体和黑色的物体反光有什么不同。
方法是:把书打开,立在桌上,使有字的书页背光。
试一试,能否借助白纸反射的光把书照亮?再换用黑纸做实验,能不能把书照亮?(2)学生分组实验。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
2.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池底变浅、筷子插入水中弯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实验观察(1)教师演示光的折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之间的传播路径。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之间的折射现象。
(2)教师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应用拓展(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眼镜、放大镜等,引导学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释,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练习巩固(1)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6.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复习光的折射定律,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2.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尝试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进行解释。
3.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光的折射现象:教师通过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吗?”让学生举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等。
(2)光的折射定律: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家注意看,光线进入玻璃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个变化遵循什么规律?”2.教学难点:(1)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想象一下,当你们从空气走进水里,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光也是一样的,它进入不同介质时,速度会改变,方向也会改变。
光的折射教案15篇中班
光的折射教案15篇中班光的折射教案15篇。
第一篇,认识光的折射。
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和一束光源。
2. 准备一些白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1. 让学生观察玻璃棱镜的形状,并讨论光线在玻璃棱镜中的传播情况。
2. 将玻璃棱镜放在一块白纸上,用光源照射玻璃棱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3. 让学生用铅笔在白纸上标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让他们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总结,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
这对于他们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的使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准备一些案例,如水面上的鱼钩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游泳池底的瓶子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
教学过程:1. 让学生观察和使用各种光学器件,讨论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发现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可以矫正视力、望远镜可以观察远处的景物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
总结,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
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三棱镜和一束白光。
2. 准备一些白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1. 让学生观察三棱镜的形状,并讨论光线在三棱镜中的传播情况。
2. 将三棱镜放在一块白纸上,用白光照射三棱镜,观察光线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3. 让学生用铅笔在白纸上标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让他们发现不同颜色光线的折射角不同。
4. 引导学生总结出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的关系,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的结果。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光线被折射的现象。
比如,当太阳照射在水中时,我们可以看到形状扭曲的鱼影和波纹。
这就是由于光线从空气折射到水中后发生了偏折,导致鱼影的形状变形。
那么光为什么会发生折射呢?在初中物理第一册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这是光学中非常基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下面我将介绍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教案,这非常有助于初中生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规律,能够简单的说明其原理2.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与折射3.知道如何用测量与计算法来验证光的折射规律4.了解什么是光的全反射和临界角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表达式和证明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方法和技巧三、教学准备1.晶体三棱镜等实验器材2.完整的教材和试卷3.知识点概括和参考书四、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应首先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包括什么是反射和折射,以及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例如,光在鱼缸玻璃上的折射和光在棱镜中的分离。
2.介绍光的反射与折射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反射与折射的概念。
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返回原路;折射是光线在媒介介质中传播时的偏折。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反射和折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完整的教学的光的折射规律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光从空气射向透明媒介(如玻璃)时,如果入射角度增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教师就可以介绍完整的光的折射规律了。
当光线由光疏媒介从入射面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度i和折射角度r的关系如下: n1*sin i=n2*sin r,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4.小组讨论与实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配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使用发现和测量折射角度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使用晶体三棱镜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时,学生应该熟悉实验方法、注意事项与实验技巧。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优秀3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优秀3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下一章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说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
3. 难点和重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二、学生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 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 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3.4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教学评价与反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实验技巧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 小组讨论区:布置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在墙上张贴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随时查阅。
5. 课堂互动工具:
- 准备白板、白板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解答问题。
- 准备答题器或卡片,用于课堂提问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课后学习资源:
- 提供课后学习资料,如习题库、科普文章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能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的最一般的事物中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逐步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使学生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难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三.教具:激光笔、水槽、光的折射演示仪、硬币、筷子、杯子、水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筷子在水中变弯,海市蜃楼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告诉学生,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那么,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用两个相同的开口较大且深的杯子、水、硬币、筷子等带领学生在做完课本上的实验后,启发指导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并完成实验。
(1)做好筷子折断实验,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
(2)在杯子中放入硬币,把杯子端到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向杯子中倒水,则可再次看到硬币,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再看到硬币?2、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光的折射规律分三步进行:显示折射光线: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光笔被固定,射出光线照在容器P点形成光斑,让学生猜想,容器中加水后,光斑P的位置是否不变。
沪粤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扫描版)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光的折射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基础题:求给定入射角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角。
2.提高题:已知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和在水中的速度,求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率。
3.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光的折射实例,如眼镜、放大镜等,解释其原理。
4.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五)总结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过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为主题,结合沪粤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探究光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光的折射定律教学教案
光的折射定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包括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现象。
3. 运用讲解法,阐述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试管、水、铅笔、激光笔。
2. 教学课件:光的折射定律相关图片、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阳光透过树叶的光线,提问:为什么阳光透过树叶的光线会呈现出美丽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方式。
2.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 演示实验:将铅笔斜插入玻璃试管中,观察铅笔在水面处的弯折现象。
2. 提问:为什么铅笔在水面处会弯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3. 学生汇报: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3. 学习光的折射定律1. 课件展示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 讲解光的折射定律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 学生汇报: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
4. 应用光的折射定律1. 出示实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放大镜等。
2. 小组讨论: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这些实例。
3. 学生汇报: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光的折射定律。
2. 观察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对角度计算、三角函数等有一定的掌握,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3.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教师应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表达能力和协作意识有待提高,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
1.标题:光的折射规律
2.内容:
(1)光的折射现象
(2)折射规律
(3)折射定律
(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前,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等现象,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折射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学会使用折射定律计算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折射角度。
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折射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引导学生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有一定的关系。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光的折射优秀教案篇一光的折射优秀教案(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三)课型:规律课.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2.引入新课:(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3.授新课:(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 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4)演示: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5.总结新课: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6.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p20的第3题做实验,并回答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光的折射》教案篇二《光的折射》教案精选(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篇)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篇一㈠教学目的:⒈知道现象;知道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⒉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综合力量。
⒊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
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现象。
观看、分析试验,归纳出规律。
难点:观看、分析试验,归纳出规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㈢教学仪器:玻璃水缸、水、激光放射器、光具盘、玻璃砖、几根钢针、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㈣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许多方法,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
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进展叉鱼竞赛。
当学生在竞赛时,发觉钢针都叉在鱼的上方后,惊异之余,告知学生,要知道为什么,等我们学完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从而引入课题。
(电脑显示标题)二、新课进展:1、平常我们看到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会在水面处弯折,也是这个道理(电脑显示图片)。
让我们再来观看另一个试验,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块木板,用激光沿着木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问: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水面处转变方向进入水中)再观看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中,问:要以看到什么现象?(同样也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玻璃面处转变方向进入玻璃中)从试验中,我们看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和玻璃中都能看到光在水面和玻璃面处转变传播方向,而且实践也证明其他介质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因此,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的这种现象叫做。
(板书用电脑显示)2、规律:通过刚刚的试验教师把刚刚现象用电脑显示出光路图。
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误认为折射角。
所以,要特殊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并用电脑显示)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讨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有什么规律。
要求学生要留意观看,并用电脑显示观看目的:①光从哪一种介质中射入哪一种介质中的?是怎样入射的?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d、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是如何变化的?先让学生观看一下整个试验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答复出局部问题后,教师:为更好地讨论规律,我们来仔细分析整个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执教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
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
点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
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教学过程
光的折射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
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
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
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生乙]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生甲]向介面偏折.
[生乙]向法线偏折.
[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
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
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折射
.
[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
[师]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
[生]看不见.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师]大家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生]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
[师]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
[演示5]
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
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
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
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
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
小
结
让学生口述
作
业
板书设计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
②硬币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