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Blackburn与Greider共同发现催化端粒延 伸的端粒酶
虽然Blackbum和Szostak的实验证实了端粒在 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以及其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重 要功能,但是端粒的复制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科学 家们试图用多种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包括同源重 组或转座作用、回文结构或发卡结构等,也有科学家 设想存在一种全新的酶催化合成端粒。
万方数据
色体DNA发生同源重组,或很快被降解而不能长时 间稳定存在。因此,如何使线性质粒分子在酵母细 胞核内稳定存在并进行复制,便成为Szostak实验室 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1980年,Blackburn在戈登会议(Gordon Confer- ence)上关于嗜热四膜虫染色体端粒结构的报告引 起了Szostak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合作设计一个方 案来提高酵母线性DNA分子的稳定性。他们将嗜 热四膜虫rDNA一个长1.5kb、含有端粒的末端片 段,连接到酵母环状质粒酶切后形成的线性分子两 端,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线性DNA分子。令人惊讶的 是这种分子转入酵母后,它们可以稳定存在并且进 行复制,子代DNA保持了嗜热四膜虫端粒的结构特 点(图3)。如果将这种分子一端换成酵母自身染色 体的末端片段,这种稳定性同样存在一J。Blackbum 和Szostak的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于发现了嗜 热四膜虫rDNA的端粒能在亲缘关系较远的酵母中 发挥功能这一现象,说明端粒在进化上具有很强的 保守性。在后续的研究中,Blackburn和Szostak测 定了酵母的端粒是由序列C1—3A不规则重复构 成,并且发现酵母中特有的端粒重复序列同样可以 添加到嗜热四膜虫线性质粒分子的末端发挥同样的 功能㈨。
圈4端粒合成模式图 在G链上端粒酶催化端粒沿3 7—巧7延长,再以此
为模板合成互补c链
随后,她们发现这种特殊的转移酶是一种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 RNP)复合体,两种成分均是其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她们将这种酶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J。接着, 两人又克隆了嗜热四膜虫端粒酶上一段159bp长的 RNA片段(159 RNA),该片段上含有(CAAC— CCCAA)序列,如果设法干扰这一段序列,那么端粒 酶将无法正常工作,这说明端粒酶可能以此为模板 来延长端粒¨1。1990年,Blackburn实验室的Gou— Liang Yu将这段序列突变,结果合成的端粒序列随 之变化,且与之互补,这充分说明了端粒酶是以其上
四、端粒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Szostak两位科学家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端粒能够保护染色体末 端,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进化保守性,但具体机制 当时并不清楚。经过2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对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以下仅以 哺乳动物的端粒为例加以介绍。 哺乳动物端粒的重复序列为(TFAGGG/AATC. CC),其中G链3 7端是一段单链的悬突(overhang) (图6),C链5 7端以序列(ATC)结束。电镜观察发 现,端粒结构是一个双环结构,称为T环(T—loop),3’ 端的悬突替代G链的一段序列与C链配对,形成D 环(D-loop)(图6),T环的形成使得染色体的末端 被包裹保护起来而免遭破坏u 0|。哺乳动物的端粒 与一个6种蛋白构成的复合物sheherin结合,这6 种蛋白分别为TRFl、TRF2、POTl、TIN2、Rapl和 TPPl。TRFl和TRF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 and 2)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双链重复序列上的 5 7一YTAGGG,丌R-3 7序列,POTl(protection of telo— mel七¥1)则能识别并结合3 7端悬突和D环上单链重 复序列上的5 7一(T)TAGGGTYAG-3’序列,上述三种
3’硝’方向先将G链延长,再以此为模板合成互补
的c链,这样就保证了子代DNA链5 7端的完整性 (图4)。她们用一段合成的端粒作为底物,加入嗜 热四膜虫的无细胞浸出物(cell free extract)中,并混 合了Ot一32P—dGTP与dATP、drrI'P、dCTP,孵育一段时 间后将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发现,DNA寡 聚体的延长是以6碱基序列重复相加来完成的,上 述结果说明了确实存在一种此前未知的酶来催化端 粒特有的重复序列延伸。为了排除这种延伸是由已 知的DNA聚合酶以四膜虫自身染色体上的 (CCCCAA)序列为模板完成的,她们用微球菌核酸 酶(micrococcal nuclease)破坏无细胞浸出物中四膜 虫自身染色体上的(CCCCAA)n序列,但上述过程 依然存在,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嗜热四膜虫中的 这种转移酶还能催化(rlTGGGG)叠加到酵母端粒重 复序列构成的引物上,这说明此种转移酶同样具有 进化上的保守性。但其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 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旧J。
一、端粒问题研究的由来 “端粒”(telomere)的概念最早由果蝇遗传学家 Hermann J.Muller(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者)提出。Muller于上世纪20年代用x射线对 果蝇进行了人工诱变,在对突变基因的分析中,他发 现很多突变与染色体片段的重排——倒转、易位或 缺失有关。重排是通过片段的重新连接(reattach— ment)来实现的,但是这种连接不会发生在染色体游 离端(free end)与游离端、或者游离端与断端之间。 1938年,Muller在当时的科学杂志The Collecting Ne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remarking of Chromo一 ¥omes”的演讲稿,文中他将染色体的游离端命名为 端粒。端粒的字面意思是末端部分(end part),由两 个希腊词根“telos”(末端)和“mel'o¥“(部分)合成。 Muller设想端粒是一种末端基因,指出“这种末端基 因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即可以对染色体的末端起 到封闭(sealing)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染色 体的末端不被封闭,染色体就不会持续存在”。 Muller的结论由Barbara McClintock(1983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在玉米中得到证实。1941 年McClintock在分析X射线诱导玉米发生基因突 变时,同样发现了染色体存在易位、缺失等现象,这 些都是DNA断端融合(fusion)的结果,但是“染色 体的末端不会与任何染色体片段发生融合”,也就 是说,DNA断端具有“黏”性,易于与其他断端融合, 而正常的染色体末端则非常稳定¨J。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合理的推测是,染色体末端不同 于DNA断端,它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来避免它们 之间发生融合。这是有关端粒的第一个问题。
图3带有端粒的人工微染色体可以在酵母菌中稳定存在 嗜热四膜虫rDNA的一个长1.5kb、含有端粒的末端片段连接到 酵母线性质粒分子的两端,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线性质粒分子。 将其转入酵母细胞后,可以稳定存在(http://nobelprize.org/no- 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9/)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 发现以及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催化DNA 复制机制的阐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问题随之出现。 1972年,James Watson(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获得者)在探讨噬菌体r17的DNA复制时【2 o指 出,真核生物线性DNA的复制始于内部起始点,以 短链RNA分子作引物,沿503方向延伸互补链。
DNA链3 7—7方向的延伸,子代DNA链5 7端的引
物被切去后会留下一段空隙,导致子代DNA分子上 有一段不完整的57末端,DNA链也会随着不断的复 制而逐渐缩短(图2)。但实际上真核生物线性 DNA末端的复制是可以完整的,这个机制是什么? 这是有关端粒的第二个问题。
围2其核生物线状DNA在复制过程中导致末端部分缺失
上述两个有关端粒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 兴趣,其中就有Blackburn教授和Szostak教授。
二、Blackburn与Szostak合作发现端粒能保护 染色体末端
1975年,Blackburn在耶鲁大学Joseph Gall的 实验室里检测了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 mophila)编码核糖体RNA的线性rDNA分子的端粒 序列,结果表明是由核苷酸六聚体(CCCCAA/ GGGGTI')连续重复构成,重复的次数在20—70之 间;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端粒重复序列具有方向性,即 在端粒的3 7端由(TYGGGG)重复序列构成(称为G 链),5 7端由(CCCCAA)重复序列构成(称为C链)。 除此之外,Blackburn还揭示了四膜虫端粒的重复序 列具有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的存在有助于对不 同的端粒进行标记,但是其意义还不完全清楚[3】。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学生 △通讯作者
万方数据
生堡型堂进屋!QBiblioteka Q笙筮堡!鲞筮!塑其中,前导链(1eading strand)连续合成,随从链(1ag- sing strand)先分段沿5 7_+3’方向合成冈崎片段 (Okazaki fragment),然后切去各段引物,再由DNA 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成完整的DNA链。分析上 述过程时不难发现,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催化
的RNA片段为模板来合成端粒的‘91。至此,嗜热四 膜虫端粒合成的机制已经非常清楚了(图5)。



‘,}酣^儿粕E鲋E
图5端粒酶催化端粒延伸模型 嗜热四膜虫端粒G链上带有一个13个碱基的悬突(0velllng) (1)端粒酶识别端粒底物末端的1TGGGG重复序列,并与端粒 酶RNA上的5"-CAACCCCAA-3 7模板序列配对;(2)合成TrG序 列;(3)端粒酶移位使末端的TrGGGGTIV,重新与模板序列配 对;(4)继续延伸端粒,复制模板序列完成TTGGGGTrG序列的 合成。(引自参考文献Is J)
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Szostak在哈佛大学 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试图在酵母中构建一种人工 线性DNA分子,来研究酵母(Yeast)染色体同源重 组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但当他用限制 性内切酶酶切酵母的环形质粒时,由于存在“黏”性 末端,酶切后形成的线性DNA分子很快与酵母的染
C删H.G憎hkr EBtalK-tb IL日kd‘b||m
触w.Sz啊talk
田1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看
Elizabeth Blackburn教授1948年出生在澳大利 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市,毕业于墨尔本大学,1975 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而后在耶鲁大学做博士 后,1990年至今在加州大学任教。Jack Szostak教授 195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1977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供职 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霍华休斯医学研究所。 这两位科学家合作证实了真核生物的端粒具有保护 染色体末端的作用。Carol Greider教授1961年出生 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1987年在加州大学Black— burn教授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而后在冷泉港实验 室做博士后,1997年至今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 学医学院。Greider教授与Blackbum教授合作发现 了催化延伸端粒结构的端粒酶。本文将重点介绍三 位科学家具有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在当 前医学领域的非凡意义。
·诺贝尔奖工作回顾·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宋伟+ 宋德懋△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
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 (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图1),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 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1984年Greider来到加州大学,在Blackburn的 指导下共同研究端粒的复制问题。上文已述及由于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不能催化3 7硝7方向的合成
反应,导致了子代DNA链5 7端的引物被切去后留下 的空隙无法补充,这段空隙的模板链是G链。她们 设想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转移酶(transferase)能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