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工作回顾·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宋伟+ 宋德懋△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
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 (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图1),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 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学生 △通讯作者
万方数据
生堡型堂进屋!Q!Q笙筮堡!鲞筮!塑
其中,前导链(1eading strand)连续合成,随从链(1ag- sing strand)先分段沿5 7_+3’方向合成冈崎片段 (Okazaki fragment),然后切去各段引物,再由DNA 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成完整的DNA链。分析上 述过程时不难发现,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催化
1984年Greider来到加州大学,在Blackburn的 指导下共同研究端粒的复制问题。上文已述及由于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不能催化3 7硝7方向的合成
反应,导致了子代DNA链5 7端的引物被切去后留下 的空隙无法补充,这段空隙的模板链是G链。她们 设想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转移酶(transferase)能沿
上述两个有关端粒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 兴趣,其中就有Blackburn教授和Szostak教授。
二、Blackburn与Szostak合作发现端粒能保护 染色体末端
1975年,Blackburn在耶鲁大学Joseph Gall的 实验室里检测了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 mophila)编码核糖体RNA的线性rDNA分子的端粒 序列,结果表明是由核苷酸六聚体(CCCCAA/ GGGGTI')连续重复构成,重复的次数在20—70之 间;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端粒重复序列具有方向性,即 在端粒的3 7端由(TYGGGG)重复序列构成(称为G 链),5 7端由(CCCCAA)重复序列构成(称为C链)。 除此之外,Blackburn还揭示了四膜虫端粒的重复序 列具有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的存在有助于对不 同的端粒进行标记,但是其意义还不完全清楚[3】。
C删H.G憎hkr EBtalK-tb IL日kd‘b||m
触w.Sz啊talk
田1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看
Elizabeth Blackburn教授1948年出生在澳大利 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市,毕业于墨尔本大学,1975 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而后在耶鲁大学做博士 后,1990年至今在加州大学任教。Jack Szostak教授 195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1977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供职 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霍华休斯医学研究所。 这两位科学家合作证实了真核生物的端粒具有保护 染色体末端的作用。Carol Greider教授1961年出生 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1987年在加州大学Black— burn教授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而后在冷泉港实验 室做博士后,1997年至今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 学医学院。Greider教授与Blackbum教授合作发现 了催化延伸端粒结构的端粒酶。本文将重点介绍三 位科学家具有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在当 前医学领域的非凡意义。
四、端粒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Szostak两位科学家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端粒能够保护染色体末 端,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进化保守性,但具体机制 当时并不清楚。经过2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对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以下仅以 哺乳动物的端粒为例加以介绍。 哺乳动物端粒的重复序列为(TFAGGG/AATC. CC),其中G链3 7端是一段单链的悬突(overhang) (图6),C链5 7端以序列(ATC)结束。电镜观察发 现,端粒结构是一个双环结构,称为T环(T—loop),3’ 端的悬突替代G链的一段序列与C链配对,形成D 环(D-loop)(图6),T环的形成使得染色体的末端 被包裹保护起来而免遭破坏u 0|。哺乳动物的端粒 与一个6种蛋白构成的复合物sheherin结合,这6 种蛋白分别为TRFl、TRF2、POTl、TIN2、Rapl和 TPPl。TRFl和TRF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 and 2)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双链重复序列上的 5 7一YTAGGG,丌R-3 7序列,POTl(protection of telo— mel七¥1)则能识别并结合3 7端悬突和D环上单链重 复序列上的5 7一(T)TAGGGTYAG-3’序列,上述三种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 发现以及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催化DNA 复制机制的阐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问题随之出现。 1972年,James Watson(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获得者)在探讨噬菌体r17的DNA复制时【2 o指 出,真核生物线性DNA的复制始于内部起始点,以 短链RNA分子作引物,沿503方向延伸互补链。
的RNA片段为模板来合成端粒的‘91。至此,嗜热四 膜虫端粒合成的机制已经非常清楚了(图5)。



‘,}酣^儿粕E鲋E
图5端粒酶催化端粒延伸模型 嗜热四膜虫端粒G链上带有一个13个碱基的悬突(0velllng) (1)端粒酶识别端粒底物末端的1TGGGG重复序列,并与端粒 酶RNA上的5"-CAACCCCAA-3 7模板序列配对;(2)合成TrG序 列;(3)端粒酶移位使末端的TrGGGGTIV,重新与模板序列配 对;(4)继续延伸端粒,复制模板序列完成TTGGGGTrG序列的 合成。(引自参考文献Is J)
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Szostak在哈佛大学 建立了自己的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图在酵母中构建一种人工 线性DNA分子,来研究酵母(Yeast)染色体同源重 组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但当他用限制 性内切酶酶切酵母的环形质粒时,由于存在“黏”性 末端,酶切后形成的线性DNA分子很快与酵母的染
万方数据
色体DNA发生同源重组,或很快被降解而不能长时 间稳定存在。因此,如何使线性质粒分子在酵母细 胞核内稳定存在并进行复制,便成为Szostak实验室 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1980年,Blackburn在戈登会议(Gordon Confer- ence)上关于嗜热四膜虫染色体端粒结构的报告引 起了Szostak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合作设计一个方 案来提高酵母线性DNA分子的稳定性。他们将嗜 热四膜虫rDNA一个长1.5kb、含有端粒的末端片 段,连接到酵母环状质粒酶切后形成的线性分子两 端,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线性DNA分子。令人惊讶的 是这种分子转入酵母后,它们可以稳定存在并且进 行复制,子代DNA保持了嗜热四膜虫端粒的结构特 点(图3)。如果将这种分子一端换成酵母自身染色 体的末端片段,这种稳定性同样存在一J。Blackbum 和Szostak的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于发现了嗜 热四膜虫rDNA的端粒能在亲缘关系较远的酵母中 发挥功能这一现象,说明端粒在进化上具有很强的 保守性。在后续的研究中,Blackburn和Szostak测 定了酵母的端粒是由序列C1—3A不规则重复构 成,并且发现酵母中特有的端粒重复序列同样可以 添加到嗜热四膜虫线性质粒分子的末端发挥同样的 功能㈨。
图3带有端粒的人工微染色体可以在酵母菌中稳定存在 嗜热四膜虫rDNA的一个长1.5kb、含有端粒的末端片段连接到 酵母线性质粒分子的两端,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线性质粒分子。 将其转入酵母细胞后,可以稳定存在(http://nobelprize.org/no- 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9/)
圈4端粒合成模式图 在G链上端粒酶催化端粒沿3 7—巧7延长,再以此
为模板合成互补c链
随后,她们发现这种特殊的转移酶是一种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 RNP)复合体,两种成分均是其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她们将这种酶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J。接着, 两人又克隆了嗜热四膜虫端粒酶上一段159bp长的 RNA片段(159 RNA),该片段上含有(CAAC— CCCAA)序列,如果设法干扰这一段序列,那么端粒 酶将无法正常工作,这说明端粒酶可能以此为模板 来延长端粒¨1。1990年,Blackburn实验室的Gou— Liang Yu将这段序列突变,结果合成的端粒序列随 之变化,且与之互补,这充分说明了端粒酶是以其上
三、Blackburn与Greider共同发现催化端粒延 伸的端粒酶
虽然Blackbum和Szostak的实验证实了端粒在 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以及其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重 要功能,但是端粒的复制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科学 家们试图用多种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包括同源重 组或转座作用、回文结构或发卡结构等,也有科学家 设想存在一种全新的酶催化合成端粒。
3’硝’方向先将G链延长,再以此为模板合成互补
的c链,这样就保证了子代DNA链5 7端的完整性 (图4)。她们用一段合成的端粒作为底物,加入嗜 热四膜虫的无细胞浸出物(cell free extract)中,并混 合了Ot一32P—dGTP与dATP、drrI'P、dCTP,孵育一段时 间后将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发现,DNA寡 聚体的延长是以6碱基序列重复相加来完成的,上 述结果说明了确实存在一种此前未知的酶来催化端 粒特有的重复序列延伸。为了排除这种延伸是由已 知的DNA聚合酶以四膜虫自身染色体上的 (CCCCAA)序列为模板完成的,她们用微球菌核酸 酶(micrococcal nuclease)破坏无细胞浸出物中四膜 虫自身染色体上的(CCCCAA)n序列,但上述过程 依然存在,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嗜热四膜虫中的 这种转移酶还能催化(rlTGGGG)叠加到酵母端粒重 复序列构成的引物上,这说明此种转移酶同样具有 进化上的保守性。但其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 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旧J。
DNA链3 7—7方向的延伸,子代DNA链5 7端的引
物被切去后会留下一段空隙,导致子代DNA分子上 有一段不完整的57末端,DNA链也会随着不断的复 制而逐渐缩短(图2)。但实际上真核生物线性 DNA末端的复制是可以完整的,这个机制是什么? 这是有关端粒的第二个问题。
围2其核生物线状DNA在复制过程中导致末端部分缺失
一、端粒问题研究的由来 “端粒”(telomere)的概念最早由果蝇遗传学家 Hermann J.Muller(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者)提出。Muller于上世纪20年代用x射线对 果蝇进行了人工诱变,在对突变基因的分析中,他发 现很多突变与染色体片段的重排——倒转、易位或 缺失有关。重排是通过片段的重新连接(reattach— ment)来实现的,但是这种连接不会发生在染色体游 离端(free end)与游离端、或者游离端与断端之间。 1938年,Muller在当时的科学杂志The Collecting Ne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remarking of Chromo一 ¥omes”的演讲稿,文中他将染色体的游离端命名为 端粒。端粒的字面意思是末端部分(end part),由两 个希腊词根“telos”(末端)和“mel'o¥“(部分)合成。 Muller设想端粒是一种末端基因,指出“这种末端基 因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即可以对染色体的末端起 到封闭(sealing)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染色 体的末端不被封闭,染色体就不会持续存在”。 Muller的结论由Barbara McClintock(1983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在玉米中得到证实。1941 年McClintock在分析X射线诱导玉米发生基因突 变时,同样发现了染色体存在易位、缺失等现象,这 些都是DNA断端融合(fusion)的结果,但是“染色 体的末端不会与任何染色体片段发生融合”,也就 是说,DNA断端具有“黏”性,易于与其他断端融合, 而正常的染色体末端则非常稳定¨J。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合理的推测是,染色体末端不同 于DNA断端,它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来避免它们 之间发生融合。这是有关端粒的第一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