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ppt(22份)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 人教版21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北伐战争 (1)基础条件:政治基础——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军事基础——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 军奠定了基础。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 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考法一
考法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主要是资产阶级 指导思 以资斗目标 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不 群众 同 基础 点 结果 革命不彻底, 没解决土地问 题, 不能充分发动群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 武器, 以建立社会主义 社会为政治目标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 得到 了人民的支持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3)井冈山会师: ①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 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②意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二万五千里长征 (1)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2)经过(示意图):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未完成反 最终结束了中国半殖 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未改变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质, 取得完全的胜利 性质
人教版8下历史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历史对未来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
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未来 人类共同价值观。
从历史科技发展中汲取灵感,推动未来科 技创新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历史 知识和事件
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之 间的联系
培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
培养对国家、民族和文 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2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期
总结词
文明起源、国家形成
详细描述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商朝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原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 法制的确立,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对国家启示
从国家历史中汲取智慧,制定 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繁荣 发展。
历史对人类启示
通过研究历史,了解人类文明 的演进,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对未来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决策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借鉴历史经验,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和借 鉴。
通过总结历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趋势, 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古代科技
阐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如 四大发明、天文地理等领域的
发展。
古代战争与征服
讲述古代战争、征服和帝国的 扩张,如罗马帝国的崛起和扩
张。
古代文化与艺术
分析古代文学、哲学、宗教、 建筑和雕塑等方面的成就。
近代世界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 技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 影响。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PPT课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49-1950年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和新中国建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来说 明。 不是。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 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 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 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B)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_平__外交政策。 2.外交形势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苏__联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孤__立政策, 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 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 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B)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专题复习ppt 人教版
专题三
党的失误及纠正
• 失误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 设社会主义”
• 失误二: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纠正: 1961年提出 “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失误三:发动文化大革命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人民公社
集体、国家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遵循原则: 实事求是,遵循 经济规律 ,生产关系 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 生产力 的发展。 认识: 1、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农 民问题的核心是 土地问题 。 2、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农村政策的出 发点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的 生产力 , 维护最广大 人民群众 的利益。
(3)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 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重返联合国、中日邦交正常化。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出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
从对抗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再到努力建设 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 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 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C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是 ( ) A、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B、高指标 C、瞎指挥 D、浮夸风
A
3、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C )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邓小平被诬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22份) 人教版15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九、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佚名 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十一、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十二、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十三、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十四、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十五、对一个有毅力的人来说,无事不可为。——海伍德 十六、有梦者事竟成。——沃特 十七、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十八、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十九、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佚名 二十、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二十一、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二十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二十三、“梦想”是一个多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词啊。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你不曾真切的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柳岩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 卡波特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二十八、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 奥赖利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三十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三十三、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三十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三十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四十一、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佚名 四十二、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四十三、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 菲利普斯 四十四、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四十五、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四十六、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四十七、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四十八、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五十一、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五十二、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董必武 五十三、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五十四、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佚名 五十五、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李开复 五十六、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五十七、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五十八、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 安· 普罗克特 五十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六十、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六十一、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六十二、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六十三、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佚名 六十四、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六十五、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像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六十六、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是越风发。——班生 六十七、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托里安诺 六十八、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六十九、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 哈尼克 七十、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小塞涅卡 七十一、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
初二下册历史ppt课件ppt课件
思考未来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未来 观和人生观。
展望未来前景
通过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如何从历史中学习与成长
学习历史的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 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学习历史的方法
05 现代历史
现代欧洲历史
01
02
03
04
欧洲的文艺复兴
详细描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背 景、主要特点和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
分析了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 政治的影响。
欧洲的启蒙运动
介绍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代表 人物及其对现代欧洲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
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现代欧洲
的影响。
分析历史背景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经验教训
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和教训,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分析未来趋势
通过对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帮助 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初二下册历史ppt课件
目 录
• 历史背景与发展 • 古代历史 • 中世纪历史 • 近代历史 • 现代历史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 总结与展望未来
01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定义与意义
历史定义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件、 行为、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记录和研 究。
历史意义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同时也 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现在和 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未来 观和人生观。
展望未来前景
通过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如何从历史中学习与成长
学习历史的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 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学习历史的方法
05 现代历史
现代欧洲历史
01
02
03
04
欧洲的文艺复兴
详细描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背 景、主要特点和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
分析了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 政治的影响。
欧洲的启蒙运动
介绍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代表 人物及其对现代欧洲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
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现代欧洲
的影响。
分析历史背景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经验教训
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和教训,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分析未来趋势
通过对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帮助 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初二下册历史ppt课件
目 录
• 历史背景与发展 • 古代历史 • 中世纪历史 • 近代历史 • 现代历史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 总结与展望未来
01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定义与意义
历史定义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件、 行为、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记录和研 究。
历史意义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同时也 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现在和 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套PPT课件
18
资料 : 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
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 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 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
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 时期手工业发展取得的进步有哪些。
19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 的特征?
明朝中后期 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纺织业部门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 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 16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
早 期机 资户 本 家
——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明南皇都都繁积会胜图图((北南京京的的繁繁荣荣景景象象)) 22
14
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①出现地区、行业: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 中。
②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拥有大量资 金、几台甚至几十台织机,他们采用计时或 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
③认识: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 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萌芽的特点。
15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2.大量新品种被培 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3
4
花生,原产南美洲。15、 玉最布我米初)国,传。。原入16产欧世美洲纪马明欧其洲(传铃万洲当大哥入薯历直作陆伦甘最(间,年到观。薯初哥传原间赏1,传伦入8产传植世原入布我南入物纪产欧)国美我。末美洲。。洲国还洲和明。。将大东万向大陆南历1我有6日约。亚年国四世葵在种 千纪, 1植年传7原世花的入产纪生历我北从的史国美东历。。洲南史其。已实
资料 : 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
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 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 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
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 时期手工业发展取得的进步有哪些。
19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 的特征?
明朝中后期 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纺织业部门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 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 16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
早 期机 资户 本 家
——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明南皇都都繁积会胜图图((北南京京的的繁繁荣荣景景象象)) 22
14
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①出现地区、行业: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 中。
②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拥有大量资 金、几台甚至几十台织机,他们采用计时或 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
③认识: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 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萌芽的特点。
15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2.大量新品种被培 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3
4
花生,原产南美洲。15、 玉最布我米初)国,传。。原入16产欧世美洲纪马明欧其洲(传铃万洲当大哥入薯历直作陆伦甘最(间,年到观。薯初哥传原间赏1,传伦入8产传植世原入布我南入物纪产欧)国美我。末美洲。。洲国还洲和明。。将大东万向大陆南历1我有6日约。亚年国四世葵在种 千纪, 1植年传7原世花的入产纪生历我北从的史国美东历。。洲南史其。已实
八年级历史下册ppt22份人教版课件
考法三
考法一
考法二
(2)第一步:了解设问要求。第一小问“历史事件”是求答项,要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分析;第二小问“启示”是求答项,要结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来分析。 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一小问从时间信息“1937年”并结合问题限定词“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来分析。 第三步: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作答。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启示的解答要从两次战争不同结果的出现原因及我们应该如何做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
二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二
一
二
一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一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
二
一
(二)战场上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考法三
考法一
考法二
参考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或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内因: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当时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技术落后等。外因:列强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较强等。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或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等。
考法一
考法二
(2)第一步:了解设问要求。第一小问“历史事件”是求答项,要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分析;第二小问“启示”是求答项,要结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来分析。 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一小问从时间信息“1937年”并结合问题限定词“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来分析。 第三步: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作答。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启示的解答要从两次战争不同结果的出现原因及我们应该如何做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
二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二
一
二
一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一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
二
一
(二)战场上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考法三
考法一
考法二
参考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或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内因: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当时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技术落后等。外因:列强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较强等。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或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ppt(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21个) 人教版12优秀课件
A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强化记忆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 成就、作用。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性质。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自勉 岁月不待人
(1953-1976年)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1956 年,到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甚至出现“文化大 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吨
黄金
国民党逃跑 时掠走金银
白银
美钞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 内容
中国
1952年产 量
印度
美国
1950年产 1950年产
量
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人均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自主预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___年至___年底) 1、背景:①解放前夕__②新中国建立后__③我国还是__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 3、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__②相应地__③相应地__ 4、成就:①工业_ _ _ _ ②交通_ _ ③工业基地_ _ _ 5、意义:我国改变了__,向__迈进。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强化记忆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 成就、作用。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性质。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自勉 岁月不待人
(1953-1976年)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1956 年,到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甚至出现“文化大 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吨
黄金
国民党逃跑 时掠走金银
白银
美钞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 内容
中国
1952年产 量
印度
美国
1950年产 1950年产
量
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人均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自主预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___年至___年底) 1、背景:①解放前夕__②新中国建立后__③我国还是__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 3、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__②相应地__③相应地__ 4、成就:①工业_ _ _ _ ②交通_ _ ③工业基地_ _ _ 5、意义:我国改变了__,向__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中共 七大
抗 战
日本投降
胜
利 历史
意义
胜利的主 要原因
时间和地点: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 内容: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 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 途准备了条件
标志: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 100 多年来中国人民反 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 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一
二
平型关
大捷
全
中国
面 重要 人民
抗 事件 的抗
台儿庄 战役
战
战 百团
大战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937 年 9 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38 年春,李宗仁 指挥,歼敌 1 万多人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0 年 8 月,彭德怀指挥,主要目标是破坏 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是指哪一历史事 件?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相关史实的认识。
一
二
(二)战场上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 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 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 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 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 幕。
平津战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东北解放军、华 北解放军
分割包围敌军, 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一
二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历史 意义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基本上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 利
一
一
二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 年 9 月至 11 月
指挥员 及军队
林彪、罗荣 桓;东北解 放军
淮海战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 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 放军
战况
攻占锦州 断敌退路
在徐州大量歼敌
战果
解放东 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胜败主 要原因
启示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或落后的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兴的资 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
本主义制度
战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
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
族利益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 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 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1937~1945 年
廊坊战役
平型关大捷、台儿 庄战役、百团大战
清政府战败,签 订《辛丑条约》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 国人民取得抗日战 争的胜利
中国完全沦为 是近代百年来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 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建社会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二
5.走向胜利 渡江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
侵华战争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结果
影响
甲午中日战 争 1894~1895 年 黄海大战、威 海卫战役 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 约》 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一
二
开始 七七 标志 事变
全
面
国共
抗 战
重要
合作
事件 南京
大
屠杀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 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背景:1937 年 7 月底,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背景:1937 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罪行:占领南京的六周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 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同日本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材料一和所 学知识,分析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 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 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 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 之一切……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第十单元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一
二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局
开 始 标 志
九 一 八 事 变
部
抗 战
重 要
西 安
事事
件变
爆发: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炮轰 沈阳城
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概况: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等到 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一
二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
目的
过程 结果 意义
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 和平的阴谋
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中国共产党赢 得了政治上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