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与考试说明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

2.评价建议
•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以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基本依据,日常教 学活动评价,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依据。要关注学生 对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综合性与整体性。
• 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 目标,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 评价。
• 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 能够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 思想。
•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
水平三:
•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 以表达;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针对 具体问题运用或创造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理 解数学结论的一般性,能够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知 识体系。
• 在现实问题中,能够把握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并用准确的数 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 数学思想。
•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数学建模活动 与数学探究活动
机动
建议课时 30 44 26
4 4
4.课本章节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
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 学业质量是应该达成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水平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水平一:
•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 例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模仿学过的数 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基本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基本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该标准从课程基本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
一、课程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的标准这一理念是指要注重学习者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发展学习者能力,为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和潜能提供发展的空间,不仅注重课程的知识性,还需注重课程的启发性,促进学习者培养工程素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复合型人才。
2.中西文化的交融这一理念是指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合理搭配,注重发掘传统文化对于数学教育的独特贡献,并吸收来自西方数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3.规范教学的标准这一理念是指要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教育观,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科核心素养1.“数学科学视野”这一素养要求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学生应该能够学习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数学科学背后的思想、原理等,形成对数学科学的基本认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数学探究精神”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开展调查和研究,探究数学的本质、规律、思维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数学应用技能”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方法、技能进行灵活运用,例如计算、推理、建模及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4.“数学思辨能力”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培养严谨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创造性,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强调了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注重整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
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围绕“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理念、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培养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内容:(1)理解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2)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为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初等数学的各个分支,对数学学科有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他们需要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基本素养;(2)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3)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4)学会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如归纳、类比、演绎等,提高逻辑推理能力;(3)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5)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数学之美,提高数学素养。
完整版)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版

完整版)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版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17版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
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评价的依据是相应研究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目标是获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与旧课程相比,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但新的课程更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发展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思考并判断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式。
2.提高基本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数据处理。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树立良好的数学研究惯,认识数学的科学、应用和文化价值。
5.研究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6.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数学核心素养包括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思维与表达、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
8.研究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经历、体验和探索。
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核心素养摘要:时代发展与进步引领了义务教育改革的脚步,传统教育模式基本完成了应有的时代使命,为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涵盖了“以人为本”及“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的前沿理念,核心素养充分契合了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发展观,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中数学新教材完成了对核心素养的凝练,教材中对数感、抽象能力、推理意识等多方面核心素养能力进行了渗透,有助于教学的深度开展与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重要性引言:随着新课标政策的深度推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义务教育的前沿理念,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发展观,为数学学科育人作用的发挥创造了便利条件。
新教材映射了对高中数学教育的最新标准与要求,教师应发挥灵活性思维对新教材进行充分解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中,进而使新教材发挥应有效应。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体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2022年新课标使核心素养实现了从理念向目标的过渡,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掌握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可赋予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与创新精神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使学生掌握在现实中通过数学的角度具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使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进一步发现世界、感受世界、改造世界。
数学核心素养与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应用思维密切相关,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深度认知数学的本质,对学生的抽象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大提升,以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同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应用能力,将数学回归于生活。
二、高中数学新教材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数学是社会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数学学科的创造本质上是为人类社会服务,数学学科源自于生活,在教学中如何使数学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重要教学目标。
【高考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材改革(选择性必修)

一、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一)立德树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大概念、结构化、主题、情境化•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施,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水平的达成。
明确各学科学业评价标准•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二)学科知识整体架构图哲学思考学科应用广泛、统摄性强一般观念能揭示学科本质,形成方法论学科视角从四基、四能通向核心素养的桥梁核心概念与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的自我生长能力统摄性较低的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基本事实、概念、定理……(三)当前的教学不能适应这些要求•长期以来,在考试评价“唯分数”指挥棒下的数学教学,以考试分数为目标,将数学内容碎片化为知识点,采用“灌输+记忆”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再通过刷题提高解题技巧“秒杀”考题,可以提高分数,但不利于学生获得“四基”、提升“四能”,不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不能适应这些要求•“现在的教师缺乏两样东西,一是独立思考,二是学科知识,本领不扎实,都是‘一课一练’培养出来的。
数学核心素养及全国高考试题

从各板块分析可得,各模块占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在题目设置上考查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 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 二、试卷各部分分析——选填偏基础,大题显常规 ①选填题: 今年,选择填空部分的考点设置基本与新课标2014、2015及2016年一致,顺序略有调整,注重基础,渗透中华文化,比如说第4题,但部分题目 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第8题考查函数图像,需要结合奇偶性并代入特殊值进行判断,第9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考生比较少练习,第 12题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且计算难度较大,第16题是三棱柱锥的外接球,对文科生来说,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挑战。
由模块占比可知,整套试卷在六大板块的考查比重上趋于稳定,但是概率模块想拿满分难度较大,跟去年一样,依然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理 解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各部分分析——选填更灵活,大题较常规 ①选填题: 选择填空部分的考点设置基本与新课标2016的一致,顺序略有调整,难度有所降低,第3题复数和命题结合,考点新颖。第 12题考点为数列的前n项和,有一定的技巧性,第16题考查立体几何体积的最值问题,这两题综合文字过多,对考生的理解 能力要求较大。
数学核心素养与全国卷试题
普通高中数学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下的真题评价 素养下的真题典例剖析
一、数学核心素养
1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3月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
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核心素养

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也在逐步进行改革。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
与传统的数学教育相比,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增加了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探究性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当今社会,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数学核心素养所强调的。
在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探究性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探究性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数学核心素养所强调的。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附录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水平素养数学抽象水平一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例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模仿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能够解释数学概念和规则的含义,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能够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推理和论证;能够在解决相似的问题中感悟数学的通性通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境解释相关的抽象概念。
水平二 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将已知数学命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能够在新的情境中选择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用恰当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则;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够理解和构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能够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
001续表水平素养数学抽象水平三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运用或创造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理解数学结论的一般性,能够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现实问题中,能够把握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水平素养逻辑推理水平一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用归纳或类比的方法,发现数量或图形的性质、数量关系或图形关系。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内容中,识别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知道通过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是或然成立的,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必然成立的。
能够通过熟悉的例子理解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
了解熟悉的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一些基本命题与定理的证明,并有条理地表述论证过程。
核心素养视角下2024_年全国新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难度评析与备考启示

核心素养视角下2024年全国新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难度评析与备考启示文尚平1,2农雅婷2卢玉琦2杨璧华2(1.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南宁市第二中学)摘要:2024年全国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试题的命题风格、试卷结构、难度系数、综合素养水平代表着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将在2024年新高考中全面体现。
课题组借助喻平的数学关键能力评价框架和鲍建生的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分别对此次适应性测试试题所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和试题的综合难度进行分析,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新高考命题的趋势、特点等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备考启示:深化基础,强化对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注重素养,强化对数学教育内核的追求;改善教学,强化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综合素养水平;综合难度系数;适应性测试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53-06作者简介:文尚平,1983年生,广西桂林人,在读博士研究生,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农雅婷,1986年生,广西崇左人,本科,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卢玉琦,1987年生,广西宾阳人,本科,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杨璧华,1984年生,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系统提出了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水平的划分,明确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拉开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理念层面走向教学实践的序幕,并将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新教材、新课程和新高考“三新”综合改革的全过程[1]。
2019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高考命题要突出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及学科思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的测评是以区分度为主要依据开展的,而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新高考备考中试题的命制尝试与思考

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新高考备考中试题的命制尝试与思考发布时间:2022-03-21T14:40:54.726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3月作者:陈荣芬[导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了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新高考功能从能力立意向素养导向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笔者在学校举行的命题大赛中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尝试,分别命制了图形情景、开放性问题、多知识点融合试题,考查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就这次命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陈荣芬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了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新高考功能从能力立意向素养导向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笔者在学校举行的命题大赛中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尝试,分别命制了图形情景、开放性问题、多知识点融合试题,考查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就这次命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命制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8(2022)3-200-02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数学学科素养的体现,数学学科素养具体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六大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数学学科素养的体现之一表现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解题能力是数学思维的体现,训练试题的质量影响解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对于师者而言,所命试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新高考试题在命制中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为引领,注重层次性和综合性,从能力立意向素养导向转变。
为了适应这样的转变,笔者在学校举行的命题大赛中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尝试,并做了一点思考。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与考试考核目标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新课标下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下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并且具有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学生才能真正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标;新教材引言高中数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并且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高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息息相关,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六大方面,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要在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于达到教育部对于新课改下高中生核心素养要求。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概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高中生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通过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高中生应该具备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样高中生才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且让学到的数学知识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数学核心素养是让高中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取到与社会发展契合的数学素养,并在实践中把数学素养发展为综合素质。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数学逻辑以及独立思考等几个方面。
高中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接受教育的时候,掌握数学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学技能是基础,掌握独立思考能力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如果高中生一直一味地追求记忆数学理论和知识,不讲求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中生需要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学习方法。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题(包括答案)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题(包括答案)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题(包括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A. 逻辑推理B. 数据分析C. 几何画板技能D. 数学建模{答案:C}2. 在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哪个领域主要包括函数、导数、积分等内容?A. 几何B. 代数C. 概率与统计D. 微积分{答案:D}3. 下列哪个数学思想方法不是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A. 转化与化归B. 分类与讨论C. 归纳与猜想D. 计算机辅助证明{答案:D}4. 在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哪个层次的数学课程主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A. 必修课程B. 选择性必修课程C. 选修课程D. 拓展课程{答案:A}5. 下列哪个教学策略不符合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注重学生自主研究B. 强化过程评价C. 提倡题海战术D.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几何直观、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7.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分为______个研究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6个研究领域,包括数与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函数、导数与微积分、数学建模}8.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教学方式。
{答案:讲授、探究、实践}9.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0.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高中)与数学核心素养

系程
必修课程
删 除
三简算 视单法 图线初
性步 规 划 问 题
调 整
平 面变 解量 数析的 列几相 何关 初性 步
选择性必修课程
教材内容上的删减、增添与调整变化
选择性必修课程(与文科相比)
新
删
增
除
统计与概率
贝 努 力 概 型
误 差 模 型
样 本 空 间
空数 间学 向建 量模 与与 立数 体学 几探 何究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 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 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 绎。
主要表现在:
发现和提出命题; 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
探索和表述论证的过程; 构建命题体系;
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
的。
数学抽象
•
•
数学抽象是对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抽象得到数学
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
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
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
主要表现在:
形成数学概念和规则;
形成数学命题和模型;
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
形成数学结构与体系。
• 数学核心素养相对独立性
•
数学每一个核心素养有自身独立性,在学习学科过程中,在发现与
提出、分析与解决学科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它们各自在不同环节会发挥
不同作用。
• 数学核心素养整体性
•
我们更需要强调整体性,数学各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
体,它们不是两两“不交”的独立素养,而是相互“交着”相互“渗透”
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

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数学建模、数学沟通〕,并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5.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结构新课标的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包括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三个方面,选修部分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必修部分1.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沟通四个方面,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
2.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等基础知识,是数学学科的基础部分。
3.数学方法:包括数学思维方法、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数学证明方法等,是数学学科的方法论部分。
选修部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修内容包括数学竞赛、数学实践、数学研究和数学拓展等方面,旨在提供多样化的数学研究体验和开展平台。
四、教学要求新课标提出了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开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注重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应用思维能力。
2.开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注重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注重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
4.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出了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1.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新高考数学试题与数学核心素养契合度研究

新高考数学试题与数学核心素养契合度研究摘要:随着新高考的出现,数学教师对数学科目的教学重点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学习数学科目,适应新高考的考试方法,教师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做好教学计划,使教学策略有所改变,并积极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使学生能深刻掌握和学习数学科目,使数学核心素养与新高考数学试题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高考成绩。
关键词:新高考;数学试题;数学核心素养前言: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品质和能力,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对学生核心要素的培养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关键能力。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对目前的新高考下的高中数学学习来说,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新高考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概述对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具备更加坚定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创新设计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变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给学生创造能自由发挥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观察、学习、思考等能力,探索出高效且适应自身的学习方法。
1.新高考数学试题与数学核心素养契合存在的问题在高考形势紧张的当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重视将理论知识和习题讲解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要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际的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对数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数学实践能力和逻辑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转换为学习过的数学问题去解决,甚至无法做到有效审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重要数学技术, 是大数据 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 也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 主要数学方法,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科学、技术、工程和 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收集和整理数据,理解和处理 数据,获得和解释结论,概括和形成知识.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提升获取有价值信 息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适应数字化学习的需 要,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通过数据认 识事物的思维品质,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 规律的活动经验.
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为: 理解运算对象, 掌握运算法则, 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进一步发展数学运 算能力;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算促进 数学思维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 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6.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 运用数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 素养.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 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
二、学业质量水平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是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 综合表现.每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 (详 述参见附录),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 体表现和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如下: 情境与问题 情境主要是指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 学情境.问题是指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 知识与技能 主要是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与技能; 思维与表达 主要是指数学活动过程中反映的思维 品质、表述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交流与反思 主要是指能够用数学语言直观地解释 和交流数学的概念、结论、应用和思想方法,并能进行评 价、总结与拓展.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 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 关键 能力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 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 ,得到数学研 究对象的素养.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 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 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4.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 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 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 系、 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 利用图形描述、 分析数学问题; 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 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 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 结构的思维基础. 直观想象主要表现为: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利用几何 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问题,运用空间想象认 识事物.
数学模型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 是数学 应用的重要形式.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 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建模主要表现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 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的关联;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数学实践的 经验;认识数学模型在科学、社会、工程技术诸多领域的 作用,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 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产生、发展、 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 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数学抽象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 学命题和模型,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认识数学结构与体 系.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在情境中抽象出数 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 验;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把 握事物的本质,以简驭繁;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思考 并解决问题.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提升数形结合的能 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几何直观和 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形成数学直观,在具体的情境 中感悟事物的本质. 5.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 依据运算法 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 运算法则, 探究运算思路, 选择运算方法, 设计运算程序, 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 数学运算是演 绎推理,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2.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 依据规则推出 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 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 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 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 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逻辑推理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 现问题和提出命题, 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 理解命题体系, 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逻辑推理的基 本形式,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能够在比较复杂的情境 中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形成重论 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增强交流 能力. 3.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 用数学语言表 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数学建模 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 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