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化学元素及机械性能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成分

金属材料成分
2.00~3.00
430
≤0.12
≤0.75
≤1.00
≤0.040
≤0.030
≤0.60
16.00~18.00
-
430A
≤0.06
≤0.50
≤0.50
≤0.030
≤0.50
≤0.25
14.00~17.00
-
钢种
化学成分
特性
KT
AISI
SUS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高强度
K302
302
302
0.15MAX
SUS304L
STS304L
02Cr18Ni11
304L
S30403
304L
-
304L
9
0Cr19Ni19N
304N1
SUS304N1
STS304N1
-
304N
S30451
-
-
-
10
0Cr19Ni10NbN
304N2
SUS304N2
STS304N2
-
XM21
S30452
-
-
-
11
00Cr18Ni10N
6
Y1Cr18Ni9Se
303Se
SUS303Se
STS303Se
-
303Se
S30323
303Se
303Se
-
7
0Cr19Ni19
(0Cr18Ni19)
304
SUS304
STS304
07Cr18Ni9
304
304H
S30400
304

(完整版)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完整版)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1.生铁: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

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

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

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

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

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

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 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

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学

名词解释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常用Me表示)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Fe的元素C,N,Cu,Mn,Ni,Co,W等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α-Fe稳定的元素Cr,V,Si,Al,Ti,Mo等原位析出:指在回火过程中,合金渗碳体转变为特殊碳化物。

碳化物形成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

如Cr钢碳化物转变异位析出: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如V,Nb,Ti。

(W和Mo既有原味析出又有异位析出)网状碳化物: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过剩碳化物(过共析钢)或铁素体(亚共析钢)形成的网状碳化物。

水韧处理:高锰钢铸态组织中沿晶界析出的网状碳化物显著降低钢的强度、韧性和抗磨性。

将高锰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范围,使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然后在水中快冷,使碳化物来不及析出,从而获得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水韧后不再回火)超高强度钢:用回火M或下B作为其使用组织,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大于1400 MPa (或屈服强度大于1250MPa)的中碳钢,均可称为超高强度钢。

晶间腐蚀:沿金属晶界进行的腐蚀(已发生晶间腐蚀的金属在外形上无任何变化,但实际金属已丧失强度)n/8规律:随着Cr含量的提高,钢的的电极电呈跳跃式增高。

即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跳跃式显著下降。

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

黄铜: Cu与Zn组成的铜合金青铜: Cu与Zn、Ni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铜合金白铜: Cu与Ni组成的铜合金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

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

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

钢性, 化学元素钢材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杂志含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钢材的物理‎化学性质%26mda‎s h;%26mda‎s h;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含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26ldq‎u o;锰钢%26rdq‎u o;,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机械材料分类

机械材料分类

机械材料分类机械材料分类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机械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组成的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组织结构,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铁素体材料铁素体材料是由铁与碳组成的合金,主要包括普通碳素钢和合金钢。

普通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合金钢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改善钢的性能,如增加硬度、耐磨性等。

1.2 铸铁材料铸铁材料是由铁与碳、硅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低成本,广泛应用于制造大型机械零件。

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铸铁可以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等。

1.3 有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包括铜、铝、镁、锌、铅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电气设备、航空航天器件等。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2.1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是由聚合物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能。

根据聚合物的来源和性质,塑料材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2.2 橡胶材料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根据橡胶的来源和性质,橡胶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2.3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温器件和耐酸碱介质的部件。

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

根据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合复合材料等。

3.1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将颗粒状的增强材料嵌入到基体材料中形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适用于制造摩擦零件和冲击负荷较大的部件。

WPHY系列材质及机械性能列表

WPHY系列材质及机械性能列表

415-655
240
30 40 40 40
温度-46℃冲击试验三次冲击平均值大于17.6焦耳(J) 样品尺寸10x10x55mm 温度-130℃冲击试验三次冲击平均值大于31焦耳(J) 样品尺寸10x10x55mm 温度-130℃冲击试验三次冲击平均值大于31焦耳(J) 样品尺寸10x10x55mm 温度-130℃冲击试验三次冲击平均值大于31焦耳(J) 样品尺寸10x10x55mm
Ti
0.22 1.00-1.50 0.030 0.010 0.15-0.4 0.30 0.25 0.50 A860 WPHY52 0.22 1.00-1.50 0.030 0.010 0.15-0.4 0.30 0.25 0.50 A860 WPHY60 0.22 1.00-1.50 0.030 0.010 0.15-0.4 0.30 0.25 0.50 A860 WPHY65 0.22 1.00-1.50 0.030 0.010 0.15-0.4 0.30 0.25 0.50 A860 WPHY70 0.12-0.2 1.2-1.6 <0.045 <0.045 0.2-0.55 0.42 16Mn 0.18 1.0-1.6 0.025 0.025 0.2-0.55 0.42 16MnR 0.2 0.5-1.3 0.020 0.015 0.15-0.4 0.30 0.12 0.40 A420 WPL6 0.08 2.00 0.045 0.030 1.00 17.0-19.0 9.0-12.0 A403 WP321 2.00 0.045 0.030 1.00 16.0-18.0 2.00-3.00 10.0-14.0 A403 WP316L 0.030 2.00 0.045 0.030 1.00 18.0-20.0 8.0-12.0 A403 WP304L 0.030 说明:对于 MSS SP-75 WPHY系列材质 Mn含量为1.0-1.6, C含量最大为0.3

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式中 Ak——冲击吸收功,J;
F——试验前试样刻槽处的横截面积,cm2;
ak——冲击值,J/cm2。
4.硬度
金属材料抵抗表面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三种。
(三)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承受各种冷热加工的能力。
第三节 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一、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通常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一)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1.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用符号P表示。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计算毛坯的重量,鉴别金属材料等。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如下:铸钢为7.8g/cm3,灰铸铁为7.2g/cm3,钢为8.9g/cm3,黄铜为8.63g/cm3,铝为2.7g/cm3。
C5
2.合金结构钢的编号
合金结构钢的钢号由三部分组成:数字+化学元素符号+数字。前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以汉字或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百分含量。当元素的平均含量<1.5%时,则钢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注含量;其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1.5%、≥2.5%、≥3.5%……时,则在元素后面相应标出2、3、4、……如“16Mn”钢,从钢号可知:其平均含碳量为0.16%,平均含锰量为<1.5%。
(2)抗拉强度 金属材料在破坏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以σb表示。σb值越大金属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越大,强度越高。
强度的单位是MPa(兆帕)。
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表示金属材料塑性性能有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及冷弯角等。

机械方面常用机械材料

机械方面常用机械材料

机械方面常用机械材料1. 引言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对于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机械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以满足不同工况和使用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机械方面常用的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

2.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机械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等。

2.1 钢材钢材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和碳,同时添加少量的合金元素来改变其性能。

常见的钢材包括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和不锈钢。

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机械性能,在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

合金结构钢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铬、钼等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耐酸、耐碱的零件。

2.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轻质特性,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需要重量轻的产品。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散热,同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2.3 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电气设备和导热元件。

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摩擦零件。

3.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合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化合物。

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减震性能,常用于制造各种零件和外壳。

聚乙烯是最常见的塑料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聚乙烯适用于制造容器、管道和绝缘材料。

3.2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管道。

聚氯乙烯还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来改变其性能,如增塑剂可以增强其柔韧性。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良好的刚性,常用于制造容器、管道和模具。

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4.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常用于制造高强度、低密度的零件和结构。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铝合金GB/T 15115-94铸造铝合金化学成分表点击次数:1393发布时间:2009-3-18 12:45:48铸造生铁的化学成分表点击次数:106发布时间:2009-2-19 9:58:47几种碳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点击次数:46发布时间:2009-8-5 10:19:300.008 %。

供方能保证合格时,可不做分析。

经供需双方协议,08〜25钢可供应硅含量不大于0.17 %的半镇静钢,其牌号为08b 25b。

钢材(或坯)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Z T 222 ―― 1984标准中表2的规定。

切削加工用钢材或冷拔坯料用钢材交货状态硬度应符合表3规定。

不退火钢的硬度,供方若能保证合格时,可不作检验。

高温回火或正火后的硬度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A3示钢的化学成分。

A3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35钢基本相同。

45钢:中碳钢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

Q235=A3的化学成分2007-09-17 09:30 A.M.Q235分A B C D 四级(GB700-88)Q235A级含C0.14~0.22% Mn0.30~0.65Si < 0.30S< 0.050P W 0.045Q235B级含C0.12~0.20% Mn0.30~0.670Si < 0.30S< 0.045P< 0.045Q235C级含C< 0.18% Mn0.35~0.80Si < 0.30S< 0.040P< 0.040Q235□级含C< 0.17% Mn0.35~0.80Si < 0.35S< 0.040P< 0.035青华Q235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国家标准)级别 C Mn Si S PA 0.14-0.22 0.30-0.65 0.30 0.050 0.45B 0.12-0.20 0.30-0.70 0.30 0.0450.040C < 0.18 0.35-0.80 0.30 0.0400.040D < 0.18 0.35-0.80 0.30 0.03540cr钢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成分:碳0.37 〜0.45 %,硅0.17 〜0.37 %,锰0.5 〜0.8 ,铬0.8 〜1.1 %退火硬度:小于207HBS正火硬度:小于250HBS调质处理:试样直径:25mm 850度淬火加热油淬,520度回火后:抗拉1000兆帕,屈服800兆帕,延伸9%,断面收缩45%,冲击韧性588.3千焦/平方米。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概述。

1.钢:钢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其中碳含量在0.04%到2.1%之间。

其他常见的合金元素包括锰、硅和钼。

钢的机械性能取决于合金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

通常,钢的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一些常见的钢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在400MPa到2000MPa之间,屈服强度在200MPa到1800MPa之间。

2.铝合金: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元素(如铜、锌、锰、镁)形成的合金。

铝合金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率。

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因合金化元素和热处理方式而异。

强化型铝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一般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在100MPa到600MPa之间。

3.黄铜: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也可以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锰和铁。

黄铜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机械性能因合金化元素的含量而有所差异。

普通黄铜的抗拉强度范围在200MPa到800MPa之间。

4.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含有至少10.5%铬的钢合金。

除了铬,还可以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镍、钼和钒等。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因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方式而异。

一般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在500MPa到2000MPa之间。

综上所述,不同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性能,以确保材料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知识整理(经典版)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知识整理(经典版)

第一章 合金化原理主要内容:概念:⑴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⑵杂质:冶炼时由原材料以及冶炼方法、工艺操作而带入的化学元素。

⑶碳钢:含碳量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

⑷合金钢:在碳钢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①低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或等于5%的钢。

②中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范围内的钢。

③高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超过10%的钢。

④微合金钢:合金元素(如V,Nb,Ti,Zr,B)含量小于或等于0.1%,而能显著影响组织和性能的钢。

1.1 碳钢概论一、碳钢中的常存杂质1.锰( Mn )和硅( Si )⑴Mn :W Mn %<0.8% ①固溶强化 ②形成高熔点MnS 夹杂物(塑性夹杂物),减少钢的热脆(高温晶界熔化,脆性↑);⑵Si :W Si %<0.5% ①固溶强化 ②形成SiO2脆性夹杂物;⑶Mn 和Si 是有益杂质,但夹杂物MnS 、SiO2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和塑、韧性下降。

2.硫(S )和磷(P )⑴S :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小, S 和Fe 能形成FeS ,并易于形成低熔点共晶。

发生热脆 (裂)。

⑵P :可固溶于α-铁,但剧烈地降低钢的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称为冷脆。

磷可以提高钢在大气中的抗腐蚀性能。

⑶S 和P 是有害杂质,但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3.氮(N )、氢(H )、氧(O )⑴N :在α-铁中可溶解,含过饱和N 的钢析出氮化物—机械时效或应变时效(经变形,沉淀强化,强度↑,塑性韧性↓,使其力学性能改变)。

N 可以与钒、钛、铌等形成稳定的氮化物,有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

⑵H :在钢中和应力的联合作用将引起金属材料产生氢脆。

⑶O :在钢中形成硅酸盐(2MnO•SiO2、MnO•SiO2)或复合氧化物(MgO•Al2O3、碳钢中的常存杂质 碳钢的分类 碳钢的用途 1.1 碳钢概论 主要内容 1.2 钢的合金化原理: ①Me 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②Me 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③Me 对Fe-Fe3C 相图的影响 ④Me 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⑤Me 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1.3合金钢的分类MnO•Al2O3)。

各种金属元素对材料性能影响

各种金属元素对材料性能影响

钢中常见元素对钢的各种性能影响1、SiSi的熔点1410C,是缩小丫相区、形成丫相圈的元素,在a铁和丫铁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8.5%及2.15%。

Si是钢中常见元素之一,Si和氧的亲和力仅次于铝和钛,而强于Mn、Cr、V。

所以在炼钢中为常用的还原剂和脱氧剂。

为保证质量,除沸腾钢的半镇静钢外,Si在钢中含量应不小于0.10%,作为合金元素一般不低于0.4%Si在钢中不形成碳化物,而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

Si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可起到提高它们的硬度和强度的作用,在常见元素中仅次于P,而较Mn、Ni、Cr、W、Mo、V等为强。

但Si量超过3%,将显著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延展性。

低Si含量对钢的抗腐蚀性能有显著增强作用。

Si含量为15~20%的Si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对不同温度和浓度的硫酸、硝酸都很稳定。

但在盐酸和王水的作用下稳定性很小,在HF 酸中则不稳定。

高Si铸铁之所以抗腐蚀,是由于当开始腐蚀时,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薄层,阻碍着酸的进一步向内侵蚀。

含Si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形成SiO2薄层,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在Cr、Cr-Al、Cr-Ni、Cr-W等钢中加Si,都将提高它们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各种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约2%的Si,可以增强它们的高温不起皮性。

Mn钢加Si也可以提高它的抗氧化性。

但Si含量高时,钢的表面脱碳倾向加剧。

Si提高钢中固熔体的硬度和强度,从而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在普通低合金钢中,Si还可以增强钢在自然条件下的耐腐蚀性,特别时增高局部腐蚀的抗力。

Si含量较高时,对焊接性不利,并易导致冷脆,还降低钢的被切削性;对中高碳钢回火时易产生石墨化。

2、M nMn的熔点1244E,扩大丫相区,形成无限固熔体。

Mn与硫形成MnS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可防止因硫而导致的热脆现象,从而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

在工业用钢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Mn。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1.碳钢:碳钢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碳,其含量在0.08%至1.2%之间。

碳的含量越高,碳钢的强度越大,但韧性较低。

碳钢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锰、硅、磷和硫等。

锰可以提高碳钢的强度和韧性,硅可以提高耐磨性,磷和硫的含量较高会使钢材质量下降,降低其可焊性。

2.不锈钢:不锈钢中含有铬、镍和其他合金元素,主要目的是提供抗腐蚀性能。

铬是不锈钢最主要的合金元素,通过形成铬氧化物保护膜来防止钢材被氧化腐蚀。

镍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增加了抗腐蚀性能。

其他合金元素如钼、钛和铜等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

3.铝合金:铝合金中含有铝以外的元素,如铜、锌、镁、锰和硅等。

这些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变铝合金的性能。

铜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但降低了其可焊性。

锌可以增加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硬度。

镁能够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降低了其耐蚀性。

锰和硅的添加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和硬度。

4.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纯铜具有较低的强度,但可以通过合金化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通常,铜合金中添加的元素包括锡、锌、镍和铝等。

锡的添加可以提高铜的抗腐蚀性能和强度。

锌可以提高铜的硬度和强度。

镍可以增加铜的抗腐蚀性能和塑性。

铝的添加可以提高铜的强度和硬度。

5.镁合金:镁合金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镁元素,其含量可达到90%以上。

镁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常见的合金元素包括铝、锌、锰和稀土元素等。

铝的添加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增加其耐腐蚀性能。

锌可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锰的添加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

总之,常用金属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影响深远。

通过控制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合金化可以调整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其他机械性能。

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及进行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10B2110B21 是合金钢,加入了硼的元素,它可以生产9.8。

10,9级的产品,只是相对直径12MM以下,10B21是棚钢中的一种,与合金钢相似。

它在渗碳热处理后可达;10.9、8.8级成份:10B21最主要成份:C=0.18~0.23%,B=0.0005%以上;性能:属碳素硼钢,加入合金元素B(硼,非金属),可塑性高(延伸率可达15%左右),可生产10.9级系列及以下产品,所制产品不适于用在高温环境(硼元素对高温怕怕,不过一般工作环境都没问题);这种材料的淬透性能比较好,可以做高强度螺栓。

机械性能比较稳定,在美制标准中可以查到。

10B21为硼钢在台湾一般使用在8.8级机械螺丝现广泛使用於建筑螺丝上并取代1022材质的建筑螺丝~在台湾为相当普遍的材料1022中等强度的钢,多用作于紧固件(1022a是美国ASTM标准的优质碳钢的牌号).碳0.18-0.23镁0.7-1磷<0.04硫0.05SCM435在业内SCM435全称是SCM435 JIS合金结构钢 (铬钼钢),SCM中的S可能是SI(硅)或者S(硫),这二者都是钢材中的物质,C应该是Cr(铬),M应该是Mo(钼).Q345Q345是一种钢材的材质。

它是低合金钢(C<0.2%),广泛应用于桥梁、车辆、船舶、压力容器等。

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强度,后面的345,就是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在345兆帕左右。

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

Q345按等级可分为Q345A,Q345B,Q345C,Q345D,Q345E。

它们所代表的,主要是冲击的温度有所不同。

Q345A级,是不做冲击; Q345B级,是20度常温冲击; Q345C级,是0度冲击; Q345D级,是-20度冲击; Q345E 级,是-40度冲击。

在不同的冲击温度,冲击的数值也有所不同。

Q345钢是老牌号的12MnV、14MnNb、18Nb、16MnRE、16Mn等多个钢种的替代,而并非仅替代16Mn钢一种材料。

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1.机械性能:化学元素通过固溶、析出等方式对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
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

举例来说,镍元素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硬化金属;铝元素能够增强金属的强度和韧性,改善
加工性能,降低密度。

2.腐蚀性能: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铬
元素能够与氧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铬膜,阻止铁的进一步氧化,提高不锈
钢的耐腐蚀性能;锌元素通过差电位的作用,作为阴极保护材料的金属,
保护铁材料不受腐蚀;镉能够防止铁的氧化腐蚀,提高防腐性。

3.导电性: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的电导率有重要影响。

铜具有出色的
导电性能,因此在电器领域广泛应用;铝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应
用于电力传输线路中。

4.热传导性能: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铜和铝具有很高的热传导率,适用于制作散热器、导热装置等;镍具有较
低的热传导率,可以用于制作热屏蔽材料。

5.磁性: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的磁性能也有影响。

铁能够与其他元素
形成强磁性材料,钢材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领域;镍、钴和铁等元
素的合金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可用于制作各种磁性材料。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化学元素还能影响金属材料的相变温度、烧结性、耐磨性等性能。

需要指出的是,单一的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往
往有限,往往是通过合金化的方式来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综合调控。


过合理的添加不同的化学元素,可以使金属材料具备复合性能,扩大其应
用范围。

金属材料学知识整理(经典版)

金属材料学知识整理(经典版)

第一章 合金化原理主要内容:概念:⑴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⑵杂质:冶炼时由原材料以及冶炼方法、工艺操作而带入的化学元素。

⑶碳钢:含碳量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

⑷合金钢:在碳钢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①低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或等于5%的钢。

②中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范围内的钢。

③高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超过10%的钢。

④微合金钢:合金元素(如V,Nb,Ti,Zr,B)含量小于或等于0.1%,而能显著影响组织和性能的钢。

1.1 碳钢概论一、碳钢中的常存杂质1.锰( Mn )和硅( Si )⑴Mn :W Mn %<0.8% ①固溶强化 ②形成高熔点MnS 夹杂物(塑性夹杂物),减少钢的热脆(高温晶界熔化,脆性↑);⑵Si :W Si %<0.5% ①固溶强化 ②形成SiO2脆性夹杂物;⑶Mn 和Si 是有益杂质,但夹杂物MnS 、SiO2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和塑、韧性下降。

2.硫(S )和磷(P )⑴S :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小, S 和Fe 能形成FeS ,并易于形成低熔点共晶。

发生热脆 (裂)。

⑵P :可固溶于α-铁,但剧烈地降低钢的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称为冷脆。

磷可以提高钢在大气中的抗腐蚀性能。

⑶S 和P 是有害杂质,但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3.氮(N )、氢(H )、氧(O )⑴N :在α-铁中可溶解,含过饱和N 的钢析出氮化物—机械时效或应变时效(经变形,沉淀强化,强度↑,塑性韧性↓,使其力学性能改变)。

N 可以与钒、钛、铌等形成稳定的氮化物,有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

⑵H :在钢中和应力的联合作用将引起金属材料产生氢脆。

⑶O :在钢中形成硅酸盐(2MnO•SiO2、MnO•SiO2)或复合氧化物(MgO•Al2O3、碳钢中的常存杂质 碳钢的分类 碳钢的用途 1.1 碳钢概论 主要内容 1.2 钢的合金化原理: ①Me 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②Me 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③Me 对Fe-Fe3C 相图的影响 ④Me 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⑤Me 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1.3合金钢的分类MnO•Al2O3)。

金属材料的种类、特质和性能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种类、特质和性能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种类、特质和性能有哪些?【1】概述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1.1意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

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2种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

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

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1.3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

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

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

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

DIN EN 1706 铝和铝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中文版)

DIN EN 1706 铝和铝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中文版)

5 5.1
化学成分 概述 化学成分必须按 EN 1780-3 中规定的书写规则标出。铝铸造合金的化学成份是 按表 1 中质量组分的 % 来确定的。
铝和铝合金 铸件 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EN 1706 共 17 页 第 7 页
注释:
在表 1 中,同样也标明了制作铸件的生铁块的化学成分。这些数字都 写在括号中。如果它与铸件所要求的极限值不一致,则采用 EN 1676 中的数值。 如果指明必须对元素进行分析,关于一些特定的极限值都列举在表 1 中。其它 元素,如果在供求双方之间有协议,也必须进行分析。这些情况特别适用于须 要细晶化的元素和其熔化液须要进一步精炼的元素,例如钠,锶,锑,磷等元 素。这些合金元素及杂质必须按下面的顺序予以注明。 — 硅(Si),铁( Fe),铜( Cu),锰( Mn),镁( Mg),铬( Cr),镍 (Ni),锌( Zn),钛( Ti),其余(全部)元素,铝。 其他指明的,确定有极限值的元素,在字母序列的顺序中都要插在锌和钛之间。 在这里,铅和锡也必须包括在顺序中,或者在注脚中写明。
1998 年 6 月 DIN EN 1706 共 17 页 第 2 页
铝和铝合金 铸件 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EN 1706 共 17 页 第 3 页
欧洲标准
EN 1706 1998年3月
ICS 77.040.30; 77.150.10 主题词: 铝,铝合金,铸件,定义,标记,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 德文本 铝和铝合金
5.2
用于分析的试样 借助发射光谱测定法来进行分析的试样是必须做的。所以在铸造时就必须从熔 融金属中提取这种试样注入金属模具中。 注释: 借助发射光谱测定法对铸件进行分析是必须有的一个步骤,所以建议 将铸件的一部分再行熔化,并用金属的试样模型再行铸造,以避免出 现熔析现象。在这样再行熔化的过程中,可以查明所规定的元素,例 如钠( Na),锶( Sr),镁( Mg)的含量是否减少,所以这些元素应 该直接从铸件中取出分析。 关于取样和分析,在相应的标准发行之前,建议使用现有的标准和规定。

金属材料分类及其特点

金属材料分类及其特点

金属材料分类及其特点1. 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根据其元素组成可以分为钢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等。

1.1 钢铁钢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主要由铁元素和一定量的碳、硅、锰等元素组成。

根据其含碳量的不同,钢铁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1.2 有色金属除了铁之外,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

常见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铜、锌、锡、铅等。

这些金属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3 贵金属贵金属包括金、银、铂等,这些金属因其稀有性和稳定性而具有很高的价值。

2. 金属材料特点金属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在各种应用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金属材料的一些主要特点:2.1 高强度和刚度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承受大的压力和负荷。

例如,钢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因为它可以承受大的拉力和压力。

2.2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例如,铜和铝都是常用的电线和电缆材料,因为它们可以高效地传输电能。

2.3 抗腐蚀性许多金属具有抗腐蚀性,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保持稳定。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的钢合金,常用于制造管道和容器。

2.4 加工性金属材料可以通过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等多种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这种加工性使得金属材料可以被用来制造各种复杂的结构和部件。

2.5 耐用性和延展性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用性和延展性。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大量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而不会轻易失效或断裂。

例如,黄金是一种具有高度延展性的金属,可以制成非常精细的线材或薄片。

2.6 美学价值金属材料因其光泽、颜色和质感等美学特点,常被用于制造首饰、餐具、艺术品等具有装饰性的产品。

例如,白金和黄金因其贵重和美观,常被用于制造高档珠宝。

2.7 资源有限性虽然金属材料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优良的性能,但它们的资源有限,价格相对较高。

因此,在使用金属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

各种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

各种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G25 HT250 C Si Mn P S(參考)%HardnessHB 30 - ≥250 - 180-225GG20 HT200 C Si Mn P S(參考)~~~1≤≤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 ≥200 - -ASTM A126B C Si Mn P S Cr Ni Mo - - - ≤≤-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 ≥214 - -GGG40 EN-GJS-400-15 EN-JS1030 GB/T 1348 QT400-15 C Si Mn P S(參考)~~3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50 ≥400 ≥15 130~180EN-GJS-400-18 EN-JS1025 GB/T 1348 QT400-18 C Si Mn P S(參考)~~≤≤≤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50 ≥400 ≥18 130~180ASTM A536 65-45-12C Si Mn P S(參考)%HardnessHB 30≥310 ≥448 ≥12 -ASTM A536 60-40-18 C Si Mn P S(參考)~~≤≤≤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275 ≥414 ≥18 -ASTM A395 65-45-15C Si Mn P S Cr Ni Mo≥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310 ≥450 ≥15 156~20165Mn GB/T 711 C Si Mn P S Cr Ni Cu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430 ≥735 ≥9 ≤229Q235A C Si Mn P S Cr Ni Mo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35 375~500 26 -閥門常用材料標準ASTM A216WCAGB12229-05 ZG205-415 C Si Mn P S Cr Ni Mo ≤≤≤≤≤-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05 415~585 ≥24 ≥35ASTM A216WCBGB12229-05 ZG250-485 C Si Mn P S Cr Ni Mo ≤≤≤1 ≤≤-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50 485~655 ≥22 ≥35ASTM A216WCCGB12229-05 ZG275-485 C Si Mn P S Cr Ni Mo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75 485~655 ≥22 ≥3535 GB/T 711 C Si Mn P S Cr Ni Cu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315 ≥530 ≥20 ≤19745 GB/T 711 C Si Mn P S Cr Ni Cu~~~≤≤≤≤≤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355 ≥600 ≥16 ≤1970Cr18Ni9 ≤≤1 ≤2 ≤≤17~19 8~11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05 ≥520 ≥40 ≤187304C Si Mn P S Cr Ni Mo ≤≤≤2 ≤≤18~20 8~-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05 ≥515 ≥40 ≥50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17~19 ~11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85 500~700 ≥50 130~18000Cr19Ni10 C Si Mn P S Cr Ni Cu ≤≤1≤2≤≤17~198~11-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77 ≥480 ≥40 ≤187304L ≤≤≤2≤≤18~208~1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170 ≥480 ≥40 ≥50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17~19~-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70 550~750 ≥40 140~2000Cr17Ni12Mo2 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16~10~14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05 ≥520 ≥40 ≤187316 C Si Mn P S Cr Ni Mo ≤≤≤2 ≤≤16~18 10~14 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170 ≥480 ≥40 ≥50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11~14 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25 500~750 ≥40 130~19000Cr17Ni14Mo2 C Si Mn P S Cr Ni Mo ≤≤1≤2≤≤16~1812~15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77 ≥480 ≥40 ≤187316LC Si Mn P S Cr Ni Mo ≤≤≤2≤≤16~1810~14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170 ≥480 ≥40 ≥50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11~14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95 450~700 ≥45 140~200C Si Mn P S Cr Ni Mo ≤≤1 ≤2 ≤≤~~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25 500~750 ≥40 150~2101Cr13 C Si Mn P S Cr Ni Mo≤≤1 ≤1 ≤≤~13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345 ≥540 ≥25 ≥159 ≥55`410 C Si Mn P S Cr Ni Mo≤≤1 ≤1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275 ≥480 ≥20 ≥159 ≥45`Y1Cr13 416 C Si Mn P S Cr Ni Mo≤≤1≤≤≥12~14--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343 ≥540 ≥25 ≥159 ≥55`2Cr13 C Si Mn P S Cr Ni Mo~≤1≤1≤≤12~14--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440 ≥635 ≥20 ≥192 ≥55`420 C Si Mn P S Cr Ni Mo ≥≤1 ≤1 ≤≤12~14--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345 ≥655 - ≤2411Cr17Ni2 C Si Mn P S Cr Ni Mo ~≤≤≤≤16~18~-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 ≥1080 ≥10 ≤285431 C Si Mn P S Cr Ni Mo≤≤1 ≤1 ≤≤15~17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589 ≥785 ≥15 ≤285 ≥40`0Cr17Ni4 Cu4Nb C Si Mn P S Cr Ni Cu≤≤1 ≤1 ≤≤~3~5 3~5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725 ≥930 ≥16 ≥277 ≥50`17-4PH C Si Mn P S Cr Ni Mo≤≤1≤1≤≤~3~53~5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726 ≥933 ≥13 ≥277 ≥45ZG0Cr18Ni9 C Si Mn P S Cr Ni Mo ≤≤~2≤≤17~208~11-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00 ≥450 ≥25 ≥32CF8 C Si Mn P S Cr Ni Mo≤≤2 ≤≤≤18~218~11-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05 ≥485 ≥35 -C Si Mn P S Cr Ni Mo≤≤2 ≤≤≤18~209~11-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175 440~640 ≥20 130~200 ≥60ZG00Cr18 Ni10 C Si Mn P S Cr Ni Mo ≤≤~2 ≤≤17~20 8~12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80 ≥400 ≥25 ≥32CF3 C Si Mn P S Cr Ni Cu≤≤2 ≤≤≤17~21 8~12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 ≥195 ≥485 ≥35 - -ZG0Cr18 Ni12Mo2Ti C Si Mn P S Cr Ni Mo ≤≤~2≤≤16~1911~13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20 ≥500 ≥30 ≥30CF8M C Si Mn P S Cr Ni Mo≤≤≤≤≤18~219~12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Reduc.Area %≥205 ≥485 ≥30 -C Si Mn P S Cr Ni Mo≤≤≤≤≤18~20~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185 440~640 ≥20 130~200 ≥35C Si Mn P S Cr Ni Mo≤≤≤≤≤18~20~2~3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Reduc.Area %≥185 440~640 ≥20 130~200 ≥60CF3M C Si Mn P S Cr Ni Mo ≤≤≤≤≤17~21 9~13 2~3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205 ≥485 ≥30 -C Si Mn P S Cr Ni Mo ≤≤≤≤≤17~20 10~13 2~3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85 440~640 ≥25 130~200ASTM B148 C95400Cu Al Fe Mn Ni - - - ≥83 10~3~5≤≤-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205 ≥515 ≥12 ≥150CuAl10Fe% Reduc. Area %≥180 ≥500 ≥15 ≥115ASTM B148 C95800 Cu Al Fe Mn Ni - - -≥78 ~~~4~5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 ≥240 ≥585 ≥15 -CuAl10Ni%Hardness HB 30≥270 ≥600 ≥12 ≥145ASTM A494 M35-1Ni Cu Fe Mn C Si P S balance 26~33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70 ≥450 ≥25 -ASTM B865N05500 Monel K500Ni Cu Fe Mn C Si P S 63~70 27~33 ≤2 ≤≤≤- ≤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690 ≥965 ≥20 ≥265ASTM B164 N04400 Monel 400 Ni Cu Fe Mn C Si P S ≥6328~34≤≤2≤≤-≤0,2%.N/mm2Tensile-Str.N/mm2ElongationA5 %HardnessHB 30≥170 ≥480 ≥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