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第三章防止常见病1.出生缺陷、环境中的致畸因素出生缺陷: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

涉及两个方面:1.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疚具有的疾病或损伤;2.胎儿分娩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致畸因素:1)病毒感染:病毒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居室通风,空气新鲜最为重要。

少去公共场合 2)药物 3)放射线 4)烟酒 5)环境污染2.婴儿抚触是指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没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成保健的目的。

能有效接触皮肤饥渴。

注意事项: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为喂奶后一小时左右;调节好室温;抚触者的准备;体现爱抚,以便抚触以便交流;抚触时间应视婴儿的月龄而定。

3.婴幼儿患病一般会出现哪些生病迹象?1)精神: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

2)表情:眼神呆滞,同时有尖叫啼哭的现象3)脸色4)吃喝: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异嗜癖: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食欲亢进。

5)大小便异常A.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同时小儿排便时哭闹---肛门裂。

B.脓便血:便次多,有排不干净大便的感觉,伴发热,大便脓血样---细菌性痢疾C.红果酱色:小儿阵阵腹痛,屡屡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肠套叠,2岁以下常见D.白陶土样:同时尼色加深---黄疸型肝炎E.柏油样:小儿流鼻血,若将血咽下,大便就会呈黑色柏油样.若鼻血止后,大便正常,则无需紧张;若未留鼻血---消化道出血尿色异常:正常尿液为清楚透明,淡黄色A.红色: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急性肾炎B.橘黄色: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肝胆疾病C.乳白色:若因泌尿道感染,尿内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痛的现象。

排尿次数:A.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则是脱水的表现。

B.次数明显增多,一点儿尿液憋不住,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6)睡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7)囱门:前囱凹陷,可以因脱水而囱门松弛,凹陷。

前囱鼓出:重要见于脑膜炎,脑炎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疾病。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得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就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与增进学前儿童健康得一门科学,也就是幼儿师范学校得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得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得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得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得健康水平,就是学前教育得重要内容,也就是学前卫生学得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得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瞧,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就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就是人体结构得基本单位,也就是进行生理活动得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与功能相似得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得组织。

根据组织得形态与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得分布与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得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得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得名称、位置)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得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 三、人体功能得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就是相互联系得。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得功能。

四、人体得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得:氢、碳、氧、氮。

五、人体得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自我更新得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就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得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就是分解生物体得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得要点:●人体八大系统得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得特点●保育要点。

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

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一、生长、发育、骨龄的概念;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和增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骨龄是指骨骼的年龄二、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划分;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7岁)三、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有不均衡性,但统一协调2.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3.生长是有一定程序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4.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5.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育密切联系四、胎儿致畸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生活方式、季节与气候因素、社会环境、环境污染)五、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评价指标(形态、生理功能、心理指标)1.形态:身高、体重、头围、胸围2.生理:心率、脉搏、血压、肺活量、呼吸频率、握力、拉力、背肌力...3.心理:智力发展正常、既有良好的情绪特征、个性特征良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没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六、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智力正常、情绪愉快稳定、意志坚定、热爱学习求知欲强、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行为统一协调、性格特征良好、自我意识良好八、遗尿症、孤独症、多动症的表现特点;遗尿症:白天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或者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于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又是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

睡眠昏沉难以唤醒,醒后不知。

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多动症: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感知觉及认识障碍、学习困难、轻微的神经系统缺陷先天性缺陷九、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与预防矫治措施;原因:家庭教育不当、疏泄情绪保护自己、模仿口吃的主要原因;发音障碍、伴随动作、心理异常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塑造和矫正相结合原则十一、营养素、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营养素是指能够维持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所包含的营养成分。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第一章生理基础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产生运动。

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维生素D)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

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耻骨、坐骨、髂骨):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盐(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

(青枝骨折)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培养正确的姿势;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供给充足的营养;衣服,鞋子适度宽松。

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及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学会擤鼻涕。

2)喉: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保护幼儿声带。

呼吸运功特点: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管道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细胞的作用、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血块的收缩)。

1.4《学前卫生学》考点梳理

1.4《学前卫生学》考点梳理

学前卫生学》考点梳理第一章生理基础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 不要让小儿拎国中的东西;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1培养正确的姿势,2 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3 全面发展动作,4, 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5供给充足的营养,6 衣服,鞋子适度宽松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a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b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学会擤鼻涕。

2)喉:a 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B 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4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5 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6 保护幼儿声带呼吸运功特点:1 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2 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 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3.小儿消化系统特点1 )牙齿:一般在6-7 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

乳牙有20 个,2 岁半全部出齐。

切牙- 尖牙- 磨牙;先下后上;出牙数=月龄-4 ;6 岁左右,最先萌发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不与乳牙交换。

;7.8 岁中切牙,8,9 岁侧切牙;10-11 第一双尖牙;11,12 尖牙;12,13 第二恒磨牙。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第一章生理基础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产生运动。

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维生素D)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

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耻骨、坐骨、髂骨):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盐(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

(青枝骨折)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培养正确的姿势;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供给充足的营养;衣服,鞋子适度宽松。

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及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学会擤鼻涕。

2)喉: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保护幼儿声带。

呼吸运功特点: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管道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细胞的作用、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血块的收缩)。

学前卫生学复习重点

学前卫生学复习重点

一、1、制定合理的生活日程:合理的生活日程就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将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觉、进餐、活动、游戏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与间隔给予合理安排。

二、2、安排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形成动力定型、保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便于更好的安排教育活动。

三、3、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1、考虑年龄的特点。

2、结合季节做适当调整。

3、适当考虑家长接送,并使儿童的家庭生活时间能与托幼机构的生活相衔接。

四、4、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

2、保教结合。

3、家园同步。

4、个别照顾。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5、提供合理的膳食:集体儿童膳食的配置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六、6、集体儿童膳食的卫生要求:符合儿童的营养需要。

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促进食欲。

清洁卫生。

七、7、膳食计划:就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一、选择食物的种类:包括四大类食物1、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

2、富含维生素、无机盐与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

3、供热能食物:粮食,薯类,白糖,油。

4、调味品:盐、酱油、醋。

二、计算数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能各占总热能的12%-15%、20%-30%、50%-60%。

三、制定食谱:食谱就是一日食物的量、调配与烹调方法的实施计划,就是膳食计划的重要部分。

四、讲究烹调技术,注意饮食卫生。

八、8、制定食谱的原则:1、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与数量。

2、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3、食谱所列的烹调法与食物应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4、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5、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作调整。

6、每周更换食谱。

九、9、传染病的管理:一、管理传染源: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

2、做好疫情报告。

3、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学前卫生学》分章节考点梳理

《学前卫生学》分章节考点梳理

《学前卫生学》考点梳理第一章生理基础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婴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①培养正确的姿势,(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②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骨骼生长需要阳光、运动和营养)③供给充足的营养,④全面发展动作,(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的形成)⑤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上面234点)⑥衣服,鞋子要适度宽松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a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b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学会擤鼻涕。

2)喉:a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B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呼吸系统卫生保健: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3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6保护幼儿声带呼吸运动特点:1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2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3.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等)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小儿消化系统特点1)牙齿:一般在6-7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

乳牙有20个,2岁半全部出齐。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第一章生理基础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国中的东西;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1培养正确的姿势,2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3全面发展动作,4,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5供给充足的营养,6衣服,鞋子适度宽松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a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b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学会擤鼻涕。

2)喉:a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B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4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6保护幼儿声带呼吸运功特点:1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2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3.小儿消化系统特点1)牙齿:一般在6-7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

乳牙有20个,2岁半全部出齐。

切牙-尖牙-磨牙;先下后上;出牙数=月龄-4;6岁左右,最先萌发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不与乳牙交换。

;7.8岁中切牙,8,9岁侧切牙;10-11第一双尖牙;11,12尖牙;12,13第二恒磨牙。

乳牙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助于恒牙的健康;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第一章生理基础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

骨骼肌收缩牵动者产生运动。

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维生素D〉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

3)髓部由三块骨头拼成(耻骨、坐骨、骼骨):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盐(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

(青枝骨折)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培养正确的姿势: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供给充足的营养:衣服,n 子适度宽松。

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及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睡觉打辩要检查鼻咽:学会挪鼻涕。

2)喉: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哑噪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喋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鼠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保护幼儿声带。

呼吸运功特点: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管道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有运输级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细胞的作用、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血块的收缩)。

学前教育-《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为坏血病,是一种以多处出血为特征的疾病。

2.新生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成人不同,其体型是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

3.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长出恒牙,故又称六龄齿,是第一恒磨牙。

4.可以被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有单糖、二糖及多糖,不能被吸收的粗纤维、果胶等总称为膳食纤维。

5.健眼遮盖法是治疗弱视的一种公认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6.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7.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8.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9.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0.根据我国教育部规定,能容纳100名幼儿的整日制幼儿园平均每个儿童至少应占地15--20平方米,寄宿制幼儿园平均每个儿童至少应占地20~25平方米。

11.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称采光系数。

12.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实现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一切良好行为的培养、训练,以至学习,都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

13.新生儿的神经细胞,有的轴突外尚无髓鞘,所以刺激传导容易产生泛化。

14.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这些弯曲与人类直立行走有关,可以起到缓冲振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15.在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中,脉搏和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16.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17.“种四苗、防六病”中的防六病是指结核病、小儿麻痹症、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18.实施急救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学前卫生学复习重点

学前卫生学复习重点

一、 1.制定合理的生活日程:合理的生活日程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将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觉、进餐、活动、游戏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安排。

二、 2.安排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形成动力定型、保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便于更好的安排教育活动。

三、 3.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1.考虑年龄的特点。

2.结合季节做适当调整。

3.适当考虑家长接送,并使儿童的家庭生活时间能与托幼机构的生活相衔接。

四、 4.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

2.保教结合。

3.家园同步。

4.个别照顾。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 5.提供合理的膳食:集体儿童膳食的配置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六、 6.集体儿童膳食的卫生要求:符合儿童的营养需要。

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促进食欲。

清洁卫生。

七、7.膳食计划: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一、选择食物的种类:包括四大类食物1.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

2.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

3.供热能食物:粮食,薯类,白糖,油。

4.调味品:盐、酱油、醋。

二、计算数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能各占总热能的12%-15%、20%-30%、50%-60%。

三、制定食谱:食谱是一日食物的量、调配和烹调方法的实施计划,是膳食计划的重要部分。

四、讲究烹调技术,注意饮食卫生。

八、8.制定食谱的原则:1.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

2.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3.食谱所列的烹调法和食物应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4.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5.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作调整。

6.每周更换食谱。

九、9.传染病的管理:一、管理传染源: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

2.做好疫情报告。

3.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说明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说明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各种管腔的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名称、位置)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的:氢、碳、氧、氮。

五.人体的新代。

概念:新代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生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分章节考点梳理资料

《学前卫生学》分章节考点梳理资料

《学前卫生学》考点梳理第一章生理基础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婴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①培养正确的姿势,(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②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骨骼生长需要阳光、运动和营养)③供给充足的营养,④全面发展动作,(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的形成)⑤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上面234点)⑥衣服,鞋子要适度宽松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a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b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学会擤鼻涕。

2)喉:a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B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呼吸系统卫生保健: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3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6保护幼儿声带呼吸运动特点:1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2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3.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等)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小儿消化系统特点1)牙齿:一般在6-7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

乳牙有20个,2岁半全部出齐。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一、考试目标通过《幼儿学前卫生学》的考试,考察考生对于幼儿卫生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幼儿生理、心理、营养、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为考生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考试内容1、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1、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2、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幼儿心理卫生与健康1、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2、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3、幼儿营养与饮食卫生1、幼儿营养需求与合理膳食2、幼儿饮食卫生与安全4、幼儿疾病预防与照顾1、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识别2、幼儿急救与护理基本知识5、幼儿安全与意外事故防范1、幼儿活动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2、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三、复习要点1、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包括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等。

2、理解并掌握幼儿心理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等。

3、理解并掌握幼儿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基本知识,包括幼儿营养需求与合理膳食、幼儿饮食卫生与安全等。

4、理解并掌握幼儿疾病预防与照顾的基本知识,包括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识别、幼儿急救与护理基本知识等。

5、理解并掌握幼儿安全与意外事故防范的基本知识,包括幼儿活动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其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学前卫生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幼儿身心健康、营养健康、疾病预防、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广大学员自学学前卫生学,我们特地制作了这一系列课件,旨在帮助学员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

幼儿身心健康:包括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睡眠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名称、位置)●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三.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的:氢、碳、氧、氮。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生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部分。

知识比较系统,理论性较强。

大家要认真掌握。

)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一、骨骼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有营养骨的作用,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

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里。

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人的骨髓腔里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成份:有机物和无机盐。

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盐使骨坚硬变脆。

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

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度加大。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

(观察教材8页的图,了解关节的结构)二、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有的肌肉组织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如肠道的平滑肌)。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1)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①骨膜较厚。

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

②全是红骨髓、③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尚未完成(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颅骨(颅骨的骨化最晚在婴儿12-18月已完成,幼儿园里很少遇到。

)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

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

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

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④关节的特点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

容易引起脱臼。

(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保育要点是根据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来的,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忆。

)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

(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2.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组织活动时应注意:①全面发展动作②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

){3.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作业指导:本节课概念比较多。

课后的几道思考题就是本节的主要内容的复习。

(通过“运动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小结一下这八大系统的学习方法:每一系统,大家都要掌握这一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幼儿的发育特点,保育方法。

这些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

找到学习规律,就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后面几节的内容请大家就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学习,这里只提示大家要求掌握的知识的大纲)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1.血浆——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2.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3.白细胞——吞噬入侵身体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衰老的细胞,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4.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二)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三)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1.动脉2.静脉3.毛细血管&(四)血液循环1.体循环2.肺循环二、淋巴系统1.淋巴管2.淋巴液3.淋巴结4.扁桃体~5.脾脏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1.学前儿童血液的特点:(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2)血浆含水分多,含凝血物质少。

(3)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4)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肌体抵抗能力差。

2.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1)心脏相对大于成人。

(2)心排血量较小。

(3)心率快。

3.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1)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2)血管比成人短。

(3)血管管壁薄,弹性小。

(4)血压低。

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一)防治贫血?(二)服装宽松适度(三)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四)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五)合理营养(六)预防疾病作业指导:课后第二题: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答:血液借助心脏节律性搏动,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脏,这是总血液循环。

总血液循环又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排出→主动脉及各级动脉→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排出→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第三节呼吸系统、一、概述(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呼吸道(1)鼻:保护呼吸道和肺(2)咽: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3)喉: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注意会厌软骨的作用)(4)气管和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分泌的粘液有益菌和抗病毒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二)呼吸运动(三)肺的通气量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一)呼吸器官的特点1.鼻腔:富有血管,没有鼻毛,易感染2.咽:耳咽管较短,宽,平直3.喉:喉腔狭窄,粘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柔软、缺少弹性组织,较干燥,易发炎/5.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肺泡量较少,易被粘液堵塞(二)呼吸运动的特点1.呼吸量少、频率快2.呼吸不均匀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一)培养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四)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六)保护声带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概述: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一)口腔1.牙齿2.舌3.唾液腺(二)食管(三)胃(四)小肠(五)大肠(六)肝脏(七)胰腺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一)口腔1.牙齿: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脆软,牙髓腔较大,容易患龋齿2.舌3.唾液腺(二)食道(三)胃(四)肠:1、吸收能力较强。

2、消化能力较差。

3、肠的位置固定较差。

(五)肝:相对较大,肝功能不完善,解毒能力较差:(六)胰腺三、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一)注意口腔卫生(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保持愉快情绪并安静进餐(五)饭前后不做剧烈活动(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第五节泌尿系统一、概述1.肾脏2.输尿管3.膀胱4.尿道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1.肾脏]2.输尿管3.膀胱:尿总量较多,储尿功能差,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4.尿道:短,黏膜柔嫩,弹性组织发育不全,尿路黏膜容易损伤和脱落。

三、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1.供给充足的水分2.养成学前儿童定时排尿的习惯3.注意清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第六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见课本30页图示)(一)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2.脑(二)周围神经系统1.脑神经2.脊神经3.自主神经?二、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一)反射(名词):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二)条件反射(名词):人类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型ü欢ㄌ跫纬傻模诜翘跫瓷浠∩辖⑵鹄吹母呒渡窬硕三、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一)对侧支配(二)倒立分布且皮质区面积与功能相关(三)睡眠(四)动力定型.(五)优势原则(六)镶嵌式活动原则四、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一)脑量增长迅速(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顺序——先皮下,后皮质(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1.兴奋过程占优势2.条件反射建立少《3.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五)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五、学前儿童节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一)注意用脑卫生(二)保证充足的睡眠(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四)合理营养,(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第七节感觉器官一、眼(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眼球壁2.内容物(二)视觉的形成(三)屈光不正【(四)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1.眼球前后距离较短2.晶状体弹性大(五)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1.科学用眼2.科学采光3.预防眼病4.注意安全'5.培养和发展辨色能力二、耳(一)结构与主要功能1.外耳2.中耳3.内耳(二)听觉的形成(三)学前儿童耳的特点·1.外耳道骨化不完全2.咽鼓管短、宽、近水平位3.耳蜗的感受性强(四)学前儿童耳的卫生1.预防损伤2.预防炎症3.避免药物的影响4.发展听觉@三、皮肤(一)皮肤的构造及功能1.皮肤的构造2.皮肤的生理功能(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1.保护功能较差2.调节体温的功能差(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点?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注意衣服卫生3.不用刺激性化妆品4.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四、鼻、舌(一)鼻(二)舌第八节内分泌系统;一、概述(一)甲状腺(二)脑垂体(三)胸腺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1.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较多2.缺碘影响甲状腺功能3.幼年时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三、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1.供给学前儿童科学合理的膳食2.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章的学习要点一、生长、发育、发育成熟的概念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第一节生长发育概述一、生长、发育及发育成熟的概念生长是细胞的繁殖和增大,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大小、重量、长短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